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争鸣

合集下载

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讨论

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讨论

第32卷第7期2018年7月教育与教学研究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Vol.32No.7Jul.2018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讨论陈文嬅(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摘要]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自问世以来,学界对其的争议一直居高不下。

从语言的本质问题、语言的“象似性”问题、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习得和使用问题以及新造词的构成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索绪尔所提出的任意性原则是 否为语言的本质属性。

研究发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一种有变化的语言现象,而不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语言现象[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8)07-0017-08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在讨论语 言符号的本质问题时,创造性地将构成语言的“音响形象”和“概念”分别用“能指”和“所指”代替,指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产物,同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具有任意性(arbitrariness)。

此后,任 意性不仅被看作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还成为了语言学一切研究的基本假设。

连索绪尔本人都强调,“没有人争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它是统领整个语言学的原则。

”[1]68由此可见,任意性原则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是一条纲领性的原则。

然而,围绕着任意性问题的历史争论也就此展开,时至今日依然绵绵不绝。

本文在梳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来龙去脉与历史纷争的基础上,从语言的本质问题、语言符号“象似性”问题、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习得和使用问题以及新造词的构成问题等几方面入手,尝试讨论索绪尔所提出的任意性原则是否为语言的本质属性,以期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了解。

一、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确立 及影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收稿日期】2018-04-09【作者简介】陈文婷(1985—),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

再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再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第2 7卷 第 1期 21 0 2年 0 3月
邢 台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 0F XI NGTAIUNI RS TY VE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 . 7 No 1 12 . .
M a. r 201 2
再 谈 索 绪 尔语 言 符号 的任 意性 原 则
贾锦锦

( 中国海洋大 学文 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 岛 26 0 ) 6 10 要 :任 意性原 则是 索绪 尔整个语 言符 号理论 的基础 ,是根本 性原则 。在索绪尔的语 言理论 中具有本体论 的地位。
一 一



[ 收稿 日期 ]0 卜O —7 2 1 92 [ 者 简介 ] 锦锦 (9 7 ), 山东泰 安人 ,0 0级汉语 言 文字 学研 究生 , 作 贾 18一 女, 21 主要 从 事词汇 学 的研 究. -a lj j j O0 0@ 13 o Em i :ai i l2 3 6 . m i nn t
中图分类号:H0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7.6 82 1)10 7 -3 6 24 5 (0 20 -1 10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 2 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 明显地看 出:一方面,任意性和约定性之间是 一种 家之一,也是最著名 、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 脉相承 的关系,约定性 即语 言内在 的规约性;另 11 9 6年在 日内瓦 出版 的 普通语言学教 程 一书 方面,任意性原则和本质论之 间存在着根本上 的 是他 的代表作,该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部经典著作。 区别,本质论 强调语言的理据性 ,强调语言和客观 它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 生,索绪尔也 因此 事物之间的直接的 自然联系。 被誉为 “ 现代语言学之父”。 三 、任意 性原 则 的否定 之否 定 任意 性原 则 的提 出 语言学界 中质疑甚至直接否定任意性原则的语 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一书中,索绪尔首先批 言学观 点并不罕见,正如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 判 了将语言看作 一种分类命名集这一基本原则 。所 哈姆雷特”一样。否定也好,肯定也罢 ,在语言学 谓传 统的分类命名集就是指语言是 一份跟 同样多的 界都是 正常现象。在这里,我针对种种否定观加 以 事物相 当的名词术语表。索绪尔认为这 一原则假定 否定 ,试 图在否定、分析批判者 的观 点的基础上间 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却没有告诉 我们 接地论证索绪尔提 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的合理 名称按本质来说是声音的还是心理 的。与此同时, 性和科学性。 它还会使人想到名称和事物之 间存在一种非常简单 ( )普 通用 例 一 的联 系。在批判这一传统观 点的基础上,索绪尔提 索绪尔在提 出 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基本原则后, 出 “ 语言符号连结 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 紧接着举 了两个简单但却十分典型的例子来论证这 音响形象。”… 接着 ,他解释道 “ 后者不是物质的 观 点。例证一: “ ‘ 姊妹’的观念在法语里同用 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 印迹 , 来做它的能指 的 s0 r 串声音没有任何 内在的关 一一 这 我们 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 象。它是属 于感觉 系;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 例证二: 的,我们有 时把它叫做 ‘ 物质的’ ,那只是 在这个 “ ‘ 牛’这个所指的能指在国界的一边是 bo f -— , 另一边却是 。k s 一- 。”… 这两个例子反映出索绪尔 意义上说的,而且是 跟联想的另一个要素,一般更 抽象的概念相对立而言的”…。 所说 的任 意性指的是不可论 证性。 二 、任 意性 原则 的 内容 针对这两个普通用例 ,语言学界 的一些从事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 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 言学研 究的工作者包括一些著名 的语言学家开始否 形 象地讲就是 一张纸的正反 两面,其概念和音响形 定它们的信服力 ,认为 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言 中具 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影响,彼此呼应。他把 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语音形 式只是源于不 同理据 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为 了有效地避免 的音义联 系的一种表现。著名语言学家 洪堡特 曾经 歧义, ( (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用彼 此呼应 同时又相 提 出的一个例子便是持这一否定的观点: “ 月亮在 互对立的名称来表示这 三个概念,即 “ 用符号这个 希腊语的词音是 m n e ,在拉丁语 的词音是 ln u a和 词表 示整体 ,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 念和音响形 1c n ,我们却不能说 ‘ u- a 月亮’的音义结合是任意 象 ” n。 的,因为这两个词分别强调或突出 了月亮某方面的 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 系是 特征。m n 的意思是 ‘ e 度量之物’ ,取义月亮衡量 任意的,是 由社会成员共 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 时间的功 能;ln u a的意思是 ‘ 发光之物’,取 义 月亮的澄明状况。它们各有各 的理据。”” 们之间有什 么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简言之,语言 符号是任意的。从对任意性原则 的这一界定 中可以 从表 面 上看 ,希腊语 的 m n 以及拉 丁语 的 e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近年来,随着人类语言研究的进步,语言学家对语言学的理论上的探索与发展也更加深入。

其中,“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Saussure’s Principle of Arbitrariness of Language Symbols)便成为当代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

索绪尔是欧洲语言学家中最杰出的,他创立了现代结构语言学,1916年他的代表作《语言的结构》(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大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他曾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理论,即语言符号是人为设置的,没有必然性。

首先,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他说,语言符号是一种人类创造的,自然没有任何必然性。

这是因为“语言符号”一词可以指任何形式:它可以是词汇、句子,或者是句子中的元素,比如单词、音素,例如“dog”可以译为“狗”,也可以译为“犬”。

此外,“狗”和“犬”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它们之间也没有必然性。

其次,索绪尔也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中,他指出,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中的新概念和新词汇即可以来源于现有的旧字的创新拼写和新意,也可以新颖地将两个单词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字,甚至会发明新词。

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正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体现。

最后,索绪尔也认为,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意义上。

他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但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dog”的意思是“狗”,而在法语中,相同的单词“chien”的意思是“犬”,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创造的,它的任意性体现在语言符号的形式、变化以及语义上。

索绪尔本人也被认为是语言学史上杰出的理论家,他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为后来的语言学家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评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评介

第21卷 第6期2005年12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 IV ERSIT Y Vol.21 No.6 Dec.20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评介岑运强,李海荣(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摘 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以来,语言学界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讨论十分活跃,新的论著也越来越多,其研究涉及到语言符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

本文试对此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回顾总结,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理据性;象似性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05)06-0025-06 一、引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索绪尔的学说就已经传到中国来了,但是那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没有中译本,早期的学者用的除了法文本之外,还有日文本,就连英文本出现的也较晚,而且直接阅读外文本又比较困难。

所以在80年代以前,对索绪尔的语言学说的研究只能局限于语言学界少数的语言学家。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由高名凯先生译成中文,经岑麒祥先生和叶蜚声先生校订,198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此书的出版使中国学者能较全面地了解索绪尔的理论。

可以说80年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在中国的出版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在中国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的新阶段。

也就是从这一时候起,学者们开始关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从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逐步成为热门话题。

索绪尔认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它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因此,多少年来,对任意性学说的研究经久不衰,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发表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到语言符号,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到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之父——索绪尔,他是第一位正式将语言纳入符号学视野的语言学家。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他明确指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在回答什么是语言符号这一语言学、符号学的根本问题时,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定义为“能指(意义载体)和所指(概念或意义)的结合”。

而在语言符号的几个特性中,索绪尔特别强调任意性原则,他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看成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它“支配着整个语言学”,“事实上,整个语言系统都是以符号是任意的这一不合理原则为基础的”。

(索绪尔198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也就成了全面理解索绪尔语言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因此,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

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发表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对于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这一问题的理解仍然存在各种分歧。

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看待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的观点,从而对正确理解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1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述索绪尔(1985)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接时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随后他又进一步指出,“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它不应该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

我们的意思是说,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能指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为了更加全面阐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进一步区分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他指出,“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分开来。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然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索绪尔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再认识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再认识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再认识吴边【摘要】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自出版后,就不断引起语言学家对其思想进行讨论,其中围绕着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展开的论争尤其引人注目.在梳理各方观点的基础上,对论争的缘由进行了解析,并就任意性与命名说、任意性与理据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研究发现:一是符号任意性不适合专有名词、人称代词、拟声词和感叹词,原因在于这些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自然联系.二是任意性与理据性并不矛盾,任何语言符号的产生都是有理可循的,而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但任意性并不等于非理据性.【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8)003【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普通语言学教程;任意性;命名说;理据性【作者】吴边【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8自从《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1916年出版以来,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就成了后世学者争论的焦点。

有的学者从理据性角度出发,对任意性提出质疑,有的则针锋相对,固守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基本准则。

为了客观地剖析这一争议,增进对语言符号性质的认识,本文将力图澄清以下问题: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到底是指什么?反对者的依据是什么?(一)索绪尔的观点索绪尔在《教程》里的第一部分第一章节里便把符号任意性作为第一原则及理论基石。

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声音形象[1]68。

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

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这两个方面紧密相连,彼此呼应。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命名说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错误地假定了概念先于语言符号而存在。

他以arbor(树)、 equos(马)为例,企图说明这两个词并不是现实世界中某匹具体的马或某棵具体的树的名称,而是两个兼具声音形象和概念的语言符号,之后索绪尔分别用能指和所指来替换这两个术语。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索绪尔不仅高度强调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这项原则支配整个语言学研究,还注意到这项原则的普遍性,认为事实上,社会上使用的所有表达方式基本上都是以集体的行为为依据,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

在论证这个观点时,他以中国古代官员朝拜皇帝时需要三拜九叩为例。

他认为,这种礼仪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这种程序是由人们指定的规则(rule)而不是由这些符号本身内在的价值(value)所决定的。

这样,索绪尔就对符号使用的规则和符号内在的价值作了区分,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索绪尔还指出,语言符号一方面是约定俗成即任意的,另一方面必须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即通过一定时间的使用而得到确认。

这就是说,尽管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这种任意的关系并不是任何个人能随心所欲自行决定的,它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经过时间的检验而得到固定。

如果有人认为需要使用新的能指表示新的所指,或需要使用新的能指表示本来已有的所指,或需要使用原有的能指表示新的所指,这种需要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确认。

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的同时也看到,任意性也有例外情况,如象声词和感叹词。

但是,他认为象声词和感叹词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者,这些词即使可以看做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数量也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少得多,因而不能以此否定任意性原则的正确性与普遍性。

索绪尔关于符号任意性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符号任意性是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普遍现象,是符号学和语言学的第一原则。

2.任意性并不是任意选择,而是说符号具有理据性或社会契约性。

3.语言之所以能成为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正是因为语言符号的完全任意性。

4.即使某些符号具有理据性,但就整个符号系统来讲,仍然是任意性的。

索绪尔为了全面阐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把任意性分为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两类。

索绪尔关于这一点有精彩的论述:一切都是不能论证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可以论证的语言,在定义上也是不能设想的。

关于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争论与思考

关于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争论与思考

关于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争论与思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各家针对语言的基本属性提出了诸如“象似性”“理据性”“可论证性”等一些新的概念。

本文试对此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回顾,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标签:索绪尔任意性原则争论一、引言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这一著名论断。

而在索绪尔之前,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就曾经指出:“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不同的是,索绪尔指出任意性是语言同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对这种根本区别的系统论述,就形成了索绪尔的任意性思想。

他认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它“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它的后果是不胜枚举的。

”正因为这一原则在语言研究中如此重要,才引起许多学者的格外关注。

而近年来出现了像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模糊语言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导致语言学研究的重心由内部语言学转向外部语言学,使得这些领域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同时国外的一些学者如海曼、齐翁等对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问题持不同的看法,他们的研究也促进了国内索绪尔研究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国内各家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看法以及争论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国内各家对任意性原则的争论国内许多学者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综观他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立场:赞成意见、反对意见和中和意见。

(一)持赞成意见的认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而且只承认它是唯一属性。

如索振羽先生在他的文章《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正确的》中解释了任意性原则的内涵,批评反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论”和“复归论”,指出在语言共时系统中,尽管相对可论证的语言符号占多数,但因为它的构成要素是不可论证的,所以不能损害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同时他也承认任意性语言符号是少数,但这任意性语言符号中最典型、最重要的是词根和根词,它们在构词中起重要作用,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最终决定着语言符号的性质。

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A.分词作前置定语:单个分词作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表示中心词的的动作或所处的进行状态,二者之间也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

如:a sleeping child (a child who is sleeping)a running horse (a horse is running)the boiling water (the water is boiling)a broken cup ( a cup which is broken)a lost child (a child that lost his way)a frightened child (a child who was frightened)B.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

分词短语作定语只能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它和被修饰之间具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

如:①The student sitting (Who is sitting) at the desk is good at math.②Rays coming(that come)straight down from over head strike the earth strongly.③ It is a factory built (which was built) last year.4.独立主格结构中的逻辑主谓关系。

名词或代词+一个分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或介词短语构成独立主格结构。

这个结构中的名词或代词就是后面分词、形容词等的逻辑主语、分词、形容词等是它的逻辑谓语。

如:①Their work having been down,they took a rest.②The children are a snowman,hands red with cold.③I have bought a new coat,the old one being worn out.独立主格结构也可以用with的复合结构来表示。

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么自然的联系, 我们还可以一直向上追溯。 例如, 他认为berger (1993) “互构语言学纲要” 在 中也指出:语言的结构最初与存 “
说 文 解 字
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王雨欣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 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本文全面 考察了索绪尔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有关论述及其有关讨论, 以及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语言现象, 讨论了语言符号是否具 有任意性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在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时, 还存在着一些概念上的混淆, 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 索绪尔 语言符号 任意性
动词及物性系统是再现人类外部经验过程的模式。辜正坤 在同构, 或者可以说, 语言的结构最初模拟了存在的结构” 。 (二)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正好是和象声词相对, 前者诉诸视觉符号, 后者 诉诸听觉符号来建立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的可论 证性正是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挑战。 汉字是世界公认的象形 文字, 只是由于多少年来的演变, 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很难看 出其象形特征, 但这并不能否认其象形文字的起源。 另外, 汉 语的其他重要造字方法, 如形声和指示, 大多都是建立在与外 部世界有自然联系的理据上的。 (三) 新词的理据性 从我们对所知的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看, 语言中的词 汇是有理据的。首先, 从命名说起。 在中国, 起名字多是有根 据的。 例如, 有个叫李川的人, 他说, 由于他已经有两个哥哥, 于是, 父亲说, 他排行第三,“三” 把 竖起来, “李川” 可 就叫 吧。 见, 起名字时是有所根据的, 只是他人不容易看出。 再看语言 中新增加的词汇。 如现在流行的 “硅谷” 一词。 美国的科学家 们将高科技转化为产品, 使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的周边地带成为高科技中心, 为美国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其主要科技产品是使用了一种硅片 (silicon) 。另外, 斯坦福 大学的周边地带是山谷, 于是得名 “硅谷” (Silicon Valley) 中 。 国目前力争将地处北京中关村地带的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 中国科学院周边地带也建成高科技中心, 于是将这一带称为 中关村 “硅谷” 地带。 逐渐地,硅谷” “ 成为高科技的代名词, 有 些公司便以 “硅谷” 命名, 如北京中关村地带的 “硅谷电脑城。 ” 另外, 音译词也是很多的,“克力架” 如 (由英语 cracker 音译而 来) 、 “奔驰” Bentz 音译而来) 只是受到了汉语意义系统 (由 , 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说 “奔驰” 的起名是无理据的。 对于新词 的理据性, 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提出疑义。 五、 结论 以上通过对索绪尔有关任意性的论述及其对其理论的评 论和质疑, 我们不难发现,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支持索绪尔提 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强有力的论据。相反, 一些事实 倒是可以说明语言符号是有理据的, 即非任意的。 当然, 这是 一个重大的课题, 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摘要】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符号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由于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且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因此语言符号也是任意的,任意性有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之分,要准确理解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思想则必须明晰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思想和内涵。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一、引言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由此提出了具有重大影响的语言符号观,并指出符号的任意性和能指的线性特征是语言符号思想的两大原则,本文试图论述任意性原则的真实内涵并阐述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区别和联系,以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思想。

二、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内涵索绪尔指出构成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即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并且由于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因此语言符号也是任意的,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显而易见,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是以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为出发点的,作为单个语言符号的两个构成要件,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即能指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所指并不决定能指的形式,由于能指和所指分别指代音响形象和概念,我们可以更简单的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索绪尔认为不同语言的存在和语言间的差别就是符号任意性的有力佐证,如果没有这种任意性,那么世界可能只存在一种语言。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而言的,而不是从符号组合和符号结构的角度来论述的。

在理解索绪尔的符号任意性原则时,应该明确“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与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

因此音响形象具有心理性,而概念作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属于认知范畴,也具有心理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概念和音响形象都具有心理实体的性质,而且概念本身是由语言所创造的,因而不可能有先于语言或者先于符号的客观存在,这并不意味着索绪尔所持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语言观,而是说他所持的是一种语言建构观,即语言符号对现实世界具有建构作用,任何语言化的自然实在都不是映现之物,而是构建之物,是我们用语言构成的不同于自然实在或对象世界的感知世界。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论争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论争

1 符号学的研究范 围
11 什么是符号学 . 索绪尔认 为 . 符号学是研究社会上的符号之生命 的一种科学 . 它 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 , 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 符号学包 括人文和社 会科学在 内的大部分学科 其 研究 范围十分广泛 . 几乎人 类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包括进去了 : 音乐 、 建筑、 烹调 、 节 、 礼 广告 、 服装 、
a b t r e s i h r t r n i l f lng a e i n n h t i o i i a n t r p a e a b ta n s u a n y s r e a t e s p l me t o t i r i a i s s t e f s i c p e o a u g sg s a d t a c n c t c n o e l c r ir r e s b t c n o l e v s h u p e n t h s r n i p y i f n a n a rn i l . u d me t l i c p e p
【 e od]agae i sAbr i s I n i K y rsLnug g ; rian s c it w sn tr e ; o cy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言
符 号学 (e i oy 的思想是在 2 世纪初 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Sm O g ) l O ( s r, 首先提出的。 S se) n a u F 虽然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符号学所占的篇 幅很小 . 但是对他来说符号学 的观点对于任何严肃 的语言研究工作都 是极其重要 的。 他写道 :语言是一个 表意符号系统 . “ 它就相当于文字、 聋哑人 的字母 、 象征性的仪式 、 的形式 、 礼节 军事信号等等 它是这些 系统 中唯一最为重要的。 as r . 0 :5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 ”Sus e2 1 1 ) u 0 由能指和所 指构成 的一个双面心理实体 . 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 意的 . 不可论证 的。近年 , 许多学者以语 言符号 的象似性 为依 据 , 对任 意性原则提出了挑 战 通过分析可知 . 任意性是语 言符号不 可动摇的 原则 . 象似性 只能是 置于任意性这一根本 原则之下的补充 . 而不 可能 代替任意性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理论综述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理论综述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理论综述摘要: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索绪尔提出的具有符号学性质的语言学思想,标志着旧的传统语言学思想的终结和语言学研究新时代的开始。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索绪尔把任意性称作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他的全部理论都在此基础之上。

自从该理论提出之后,国内外围绕语言符号任意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理论综述,对认识其本质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索绪尔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1.引言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伟大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观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索绪尔的观点,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头等重要原则”,它“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索绪尔,1980:103)。

自这本书1916年问世以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在受到人们肯定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争议。

本文将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进行理论性的综合评述,将国内外对该理论的研究做一比较和总结。

希望能对该理论的以后研究有所帮助。

2.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关于任意性的含义,索绪尔本人并没有形成十分完整的表述,我们只能根据目前所见的几个研究文本——巴利、薛施蔼根据部分笔记编写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小松·英辅根据孔斯唐丹(又译康斯坦丁)的听课笔记编辑的《1910-1911索绪尔第三度讲授普通语言学教程》,还有戈德勒、斯留萨列娃等人编辑的索绪尔原稿—对任意性原则及涵义加以综括。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是“符号的任意性”。

这里的符号指的是“能指和所指相连结所产生的整体”,任意性指的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也就是说语言成分中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是偶然的、任意的,而并非是建立在某种基础之上的。

在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那一刻,二者才因偶然的相遇而建立联系,而之前两者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乔治索绪尔通过对无意义和有
意义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的语言学原理,这似乎是一种让人质疑的结论,但它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原理,影响着每个人的沟通方式,也对人们的思维产生着重要影响。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最早是被乔治索绪尔设计的,乔治索绪尔曾经对无意义和有意义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论是:任何给定的语言符号都不能仅仅根据它本身而有将这个语言符号含义化的能力,也就是说,意义的创造与联想只能依靠人的主观能力来完成,而不能简单的由语言本身的符号给出语义解释。

那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又是如何作用于人类面对语言时的思维运作的呢?当人们面对语言,主要是直接作出感性分析,从语言中创造出特定的意义来。

乔治索绪尔认为,人们创造出的意义不能直接源于符号本身,而是需要人的联想、抽象、综合等思维过程中的主观影响来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只提供给人们一种抽象的概念与思维,而真正的意义却要借助于个体的联想、分析与抽象能力来实现。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也给了人们一个理解语言系统的
重要思路,它告诉我们,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方式,把信息传递给他人,甚至更多,它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思想或情感,甚至可以塑造一种情绪。

因此,当认识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后,人们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更好的使用语言,从而更好的传达
信息、塑造思维与情绪。

总而言之,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原理,它阐述了语言不能简单的由语言本身的符号给出语义解释的概念,同时也让人们能更真切的理解语言的真实意义,这一原理在让人们更好的使用语言,更好的传递信息上至关重要。

试析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试析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试析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也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但是,多年来,在语言学界对任意性学说的理解,研究者们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一些相关的论述,从而对该理论提出相关的质疑,引发我们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重新思考和评价。

1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定义及其问题的提出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即是任意的。

而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

所以,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但是,语言中一旦确立了所指与能指的关系,使用该语言的人就别无选择,只得将它们这样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是“先任意”“后非任意”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符号有其任意性的一面和非任意性的一面。

对于语言符号的“后非任意”一面,很容易理解,也能得到认同与接受。

巴尔特和雅各布森等都认为,作为心理再现的概念所指和语言符号的能指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它们的结合是集体操练的结果,所以丝毫不具有任意性。

那么,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实际上就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语言符号是否是“先任意”的?2 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几点质疑索绪尔在讨论语言的结构时,提出了语言符号具有“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观点: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别开来。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以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2.1 关于“绝对任意性”的评价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最正面肯定的论述就是他提出的“任意性第一原则”。

前面刚开头已经提到过: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即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他举例来证明这一点。

“姊妹”的观念在法语里用来做它的所指的s-o-r(soeur)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它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说。至少是那些清晰有区别的概念不是任意 意性这一重要概念。他把任意性称作语言符号
的”。波尔·罗瓦雅尔语言学家承认在语言产生 性质的第一原则,简称任意性原则。要想理解语
之初。用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概念是任 言符号的任意性。首先要理解索绪尔所说的语
意的。

言符号。根据索绪尔的解释,语言符号是在大脑
2、洛克(Locke)曾用经验主义的语言观阐 中产生联系的两个要素之间的结合。或概念和
有自然的联系”。C1)(P69)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陛的定义包括三个
万方数据
方面:其一,语言符号是由两个要素或成分即能 指和所指构成的:其二,能指和所指都是心理 的,所以符号是个两面的心理实体;其三,能指 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无根据的。换句话说, 能指和所指在心智中形成任意的联系。
索绪尔在1910—191 1年第三度讲授普通语 言学时对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做了更加清 楚的阐述:符号和被表征的概念之间的联系是 完全任意的,我们把这种联系看作是显而易见 的真理。在每一种语言中,我们必须区分什么是 完全任意的和什么是可以称作相对任意的。在 任何语言中,只有某些符号将是完全任意的,对 于其他符号,我们涉及可能区分任意性程度的 问题。我们使用不可论证性来替代任意性这一 术语。索绪尔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阐述 真正体现了唯物辨证法的原则,同时,索绪尔一 方面以语言作为解剖的标本。建立了自己的符 号学理论.成为符号学的创始人,而他以语言为 标本的符号学,即语言符号学,为其他人文学科 提供了一种范式。确立了索绪尔在人类思想史 上的大师地位。
二、索绪尔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叠 号的任意性进行探讨,但他们的关于符号所指
8 的性质的思想对后来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争议三十年之我观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争议三十年之我观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争议三十年之我观作者:刘新飞来源:《教育界·下旬》2014年第09期【摘要】符号学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备受学者关注,索绪尔可以称得上是符号学研究的鼻祖。

本文回顾了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三十年来的任意性原则研究的概况,阐释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要点,提出了几点对于任意性原则争论的启示。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争论回顾启示一、回顾——国内三十年来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之概况80年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的出版,是国内语言符号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语言学的头等重要的原则。

三十年来,研究者们对任意性原则的研究见仁见智,发表了诸多各自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一家之言。

纵观各家学者的论文和专著,其中具代表性的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原则研究的论述如下:王寅教授在其相关专著中举了许多实例,引经据典来说明和总结在语言符号中极为常见的象似性,在他看来这是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一个冲击。

而郭鸿则认为,语言符号的确存在着王寅教授所描述的象似性的特征。

然而,这种特征多见于符号组合而非单一符号之中。

此外,利用“符号的线性”——索绪尔语言符号观中的另一基本原则,加之人类的认知和思维,也能阐释这个问题。

他坚持“符号的任意性”和“符号的线性”支撑了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语言学。

二、重温——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三个要点笔者认为,要想弄清楚索绪尔有关任意性原则的论述的正确与否,就应该首先全面理解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三个要点:(一)任意性原则来自语言符号的产生层面,如果谈到了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情况时,就变成了语言符号的运用层面,而超出了任意性原则的来源层面;(二)任意性原则有一定的范畴,它仅强调能指和所指之间并无“自然联系”,超出这个范畴来运用任意性原则就是进入了误区;(三)任意性原则中,索绪尔强调的能指和所指都是语言符号的构成要素,而这两者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不能就此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结合也是任意的。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争及其哲学指归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争及其哲学指归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争及其哲学指归
张思锐;莫嘉琳
【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5)003
【摘要】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具有不可论证性.该原则作为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基石,是对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及新语法学派的反拨,触及了语言的本体问题和语言观问题,引发了中外语言学家的争鸣.正确认识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争,清理对任意性原则的误解,从哲学层面对该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人类社会诸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6页(P52-57)
【作者】张思锐;莫嘉琳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争议三十年之我观 [J], 刘新飞
2.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所指--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思考 [J], 赵刚
3.再读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 [J], 曾广
4.评《语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吗》——兼论语言的起源、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及其他 [J], 岑运强;张鹏
5.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 [J], 郭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1 关于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争鸣
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或像似性的讨论,一直是语言学界的一个讨论热点。

许国璋先生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本质上的关联,二者是通过语言的制约和社会的制约建立联系的;杨信彰则批评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排斥符号学研究中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重要组成部分;于海江从思维、客观世界及符号的关系提出了词的理据性问题···
1994年,李葆嘉发表了《论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和复归》一文,这是中国20世纪以来第一篇以专文的形式公开批评索绪尔的文章。

该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索绪尔这条原则提出了批评,体现了鲜明的反索绪尔色彩。

与之相对应,1995年,索振羽先生发表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地正确的》,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引发出了语言学界20世纪90年代关于语言观的大讨论。

它旨在表明: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映照
着经验的世界结构。

这一观点是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最大挑战。

沈家煊在《句法的像似性问题》一文中认为:语言的像似性是相对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

语言结构的像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

王寅在专著《论符号像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章中提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主要关系是像似性的,而不是任意性的,像似性具有自然的、本源的、主要的特征。

但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对“用像似性否定任意性”提出了质疑。

郭鸿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是否成立——与王寅教授商榷》一文中,指出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上,而像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语言结构)中。

复旦大学的朱永生也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像似性》一文中突出了类似的看法。

他认为,在复合词和派生词以及句法层面上的确存在像似性,但就单个符号而言,任意性依然是不可动摇的原则。

像似性应该被看成是对索绪尔理论的补充,而不是任意性原则的替代物。

岑运强持如下看法。

首先,索绪尔的观点必须站在普通语言学的高度上看,我们讨论任意性的时候绝不能只立足于某种语言。

在具体的语言中,把全部根词的音义联系的理据都找出来是不可能的。

即使退一万步,我们找到某种语言的全部根词是怎样约定俗成的,然而一旦谈到其他语言,这种约定性就又不成立了。

其次,像似性问题,我们应对之展开大力研究,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任意性原则,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层面。

任意性主要属于普通语言学范畴,理据性和像似性属于个别语言学范畴。

任意性和理据性,二者的角度不同、范畴不同、作用不同、地位不同、时间不同。

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看,任意性是普遍的、抽象的、基础的,是基石;而理据性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基石上的砖瓦。

一个是下面的基础,一个是上面的建筑。

此外,还可以从著名的音、义、物“语义三角”上看,任意性指的是音义关系的问题;理据性是指人们用什么音义结合为客观物命名的问题,两者不是一个问题。

总之,任意性与理据性这两方面是不可偏废的。

夸大普遍的任意性,否定具体的理据性,会使研究带上神秘主义的面纱;夸大理据性而否定任意性,则必然走向唯心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