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国家和人民更加繁荣、幸福、富强。
为此,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
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致力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同时,中国努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中国致力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更加灿烂的发展。
中国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致力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期末复习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本章学习重点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断的形成与理论内涵。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一、社会主义的本质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与形成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3、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1)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2)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3)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4)体现了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5)体现了在动态中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4、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1)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2)在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完成自身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要求。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各种问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高度重视一以贯之。
2、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3、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坚持科学发展●总体小康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91-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考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
考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本文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重要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梳理。
一、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导。
三、重要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要求、总体布局、总任务、总目标等重要内容。
其中,总体要求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
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
总任务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总目标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
它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经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伟大实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背景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实践经验和时代要求,制定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蓝图。
该总布局明确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路径和方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总体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经济强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建设人民富裕幸福的社会:推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三、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确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1. 经济发展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中之重。
重点任务包括:•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型国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 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
•改善医疗卫生体制,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构建健康中国。
•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家庭,推动婚姻家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名词解释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名词解释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领导的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制度。
它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而成的,充分结合了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一任务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我国确立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2. 总任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确定的,因此具有独特性和特殊性。
这个任务的实现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并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它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还需要从国际视野来进行思考和实践。
3. 名词解释3.1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谓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和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
3.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我国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中华文明能够再次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一概念更多是从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层面来考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和改革。
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总结回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名词解释,涉及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一任务是全面的、长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只有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认识到这一制度体系的独特性和辩证性。
毛概 第6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最终
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本质论从动态上理解社会主义;解放、发展、
消灭、消除、最终实现,这些动词说明社会主义是动 态发展的。 第五、本质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清楚。”
第一、从否定到肯定的认识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邓小 平首先把过去扣在社会主义头上的错误 观点进行纠正,从而否定了一些对社会 主义的错误认识,主要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两个原则:
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具体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表现。如:政治上,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经济上,公有制和按 劳分配;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模式是指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在 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方式和方 法的总称。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可 以存在不同模式。如:苏联模式、南斯 拉夫模式。
本章思考题:
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
生产力?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核心和方法是什么? 5、如何理解“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6、请谈谈“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者关系:本质决定特征和模式,特征 和模式反映本质,为本质服务。三者的 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全貌。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要求 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要致力于生产力的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国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始终保持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加坚定地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将从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要求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党的领导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谋福祉、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至上,保障人民的权益,让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动力。
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束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创新。
4.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治意识和法治实践,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国家安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使命。
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稳定。
二、重点任务1. 经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关键。
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
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 富,离开了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 义。”
邓小平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从生产力 角度讲的),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从生产关 系角度讲的),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则是从社会主义 本质和理想目标角度讲的),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是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天下第一村”——江苏江阴华西村
五是“斗”
为什么我们对什么是社会 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 根本问题仍然不能完全搞清楚 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多年来,在我们的社 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 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 倾向。
二是我们曾经把苏联模 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 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 的社会主义观念。
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
实行计划经济; 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 阶级和国家将逐步消亡;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 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 港。史称“大逃港”。
全村小车五百多辆,多数人家有小汽车,, 最少的人家一辆,最多的人家有3辆。 华西农民的住房已经历五代变化:草房、 平房、楼房、别墅。全村现有 1000多幢 别墅,每户人家居住面积最大的600多平 方米,最小的也有400多平方米。
把握一条主线 坚持三个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文建国
把握一条主线坚持三个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文建国2012-12-25 9:10:5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更加深入学习、全面理解、透彻领会、自觉贯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鲁迅曾经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对于这样一条来之不易的光辉道路,我们必须清楚来龙去脉,坚定道路自信。
1、回顾光辉历程,增强底气。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自此,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题词和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而来呢?十八大报告以简明的语言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总结历史的角度,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全面反映出这条道路的坚实基础、历史进程和实践成就,更有厚重感,更具说服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从内心深处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与总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与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道路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总布局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与总布局。
一、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要求我们优先发展生产力,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为导向。
同时,要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建设坚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治。
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同时,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同时,要加强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
四、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
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社会问题,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
五、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建设美丽中国。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护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事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定了一系列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本文将对这些任务和目标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首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事业不断前进。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首要任务来贯彻和落实。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因此,经济建设始终是事业的中心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经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进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任务。
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广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任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任务。
党的建设是事业发展的保证,是事业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第三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包括的内容: 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发现现实中的 社会主义社会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 会有很多差异: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也曾走过一段曲 折的路程。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要把以人为本 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立场。
第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全面协 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统筹兼 顾作为发展的根本方法。
综合考虑科技实力各要素,世界各国的科技实力大 致分为以下5类:第1类为科技强国,目前只有美国 够格,美国正是凭借其超强的科技实力以及基于科 技实力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企图不断强化其单 极霸权地位;第2类为科技大国,如日本、法国、德 国、英国等,其中日、德分别是排在世界第2和第3 位的科技大国;第3类为中等科技大国,如加拿大、 意大利、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 韩国、瑞士、芬兰、挪威、丹麦、比利时、奥地利 等,俄罗斯已经由昔日的科技大国沦落为中等科技 大国,并有向科技发展中国家继续下滑的趋势;第4 类为“科技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巴西等 国;第5类为“科技欠发展国家”(或者称“科技弱 国”),以大部分非洲国家为代表。
•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的新要求:
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扩大社会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公平 正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4)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三个层次的统一 ①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③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④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⑤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25
没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基础,共同富 裕就无法实现;离开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失去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 意义。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也是一个受 到“基础”制约和“目标”引导的过程。
新闻背景: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 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 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 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 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 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 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 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 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 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 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 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与模糊观 念;克服和纠正了以往片面强调生产关系, 忽视生产力的教条主义倾向;排除了姓“资” 姓“社”问题对改革开放的纠缠和干扰。
32
社 会 主 义 基 本 特 征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 高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人民当家作主和不断发展的社会 主义民主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
马克思
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毛泽东 提出要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来建设 我们的国家 周恩来 邓小平 提出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它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通过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体人民创造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目标。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经济建设。
这一目标旨在建设一个富裕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全体人民提供物质上的丰富和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旨在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条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政治建设。
这一目标旨在建设一个民主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当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和决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旨在建设一个人民民主的政治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文化建设。
这一目标旨在建设一个文明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综合发展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文化是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旨在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社会建设。
这一目标旨在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和谐是全体人民共同愿望的体现,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体人民创造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党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十二
党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十二9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92.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
()答案:√9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9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
()答案:×95.“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答案:√9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答案:√97.要实现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增速必须达到7%以上。
()答案:×9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根本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答案:×99.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100.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101.中共十六大总结13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基本经验时,第一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102.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基础,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是“三个代表”的归宿。
()答案:×103.在新的世纪,我们党要完成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104.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105.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高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
★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剥削阶级已经作为一个阶级不存在了,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对工商业进行了公私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私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被消灭了,总的说,那时侯没有剥削,而且私营业主也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进入到七十年代末期后,邓小平认识到,要想是中国人摆脱贫穷,就要发展生产力。而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层次不一,搞单一的公有制,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于是在经济体制上走了一条改革道路。即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允许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实现证明这种形式更有利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以来,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又出现剥削和分配的一些旧现象,但这并不和社会主义相位被。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概括,最新、最突出的方面,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本质观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长期笼罩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念的拨乱反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个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早已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却经历了相当艰苦和曲折的探索过程,是在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反复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和揭示,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科学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这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言简意赅,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领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20C的中华民族的三位伟人:孙XX,,。
3.两次思想革命理论飞跃:思想,理论。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大转折:第一次以“八七会议”为标志,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转折。
第二次以“XX会议”为标志,是从王明路线造成的失败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和打开抗日统一战线新局面的转折。
第三次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是从“文化大革命”的失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转折。
5.理论的发展阶段:第一,准备和孕育阶段,1956年党的八大至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产生和形成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之后到党的十二大(1982)。
第三,展开和发展阶段,从党的十二大(1982)到党的十三大(1987)。
第四,走向成熟阶段和形成体系阶段,从党的十三大(1987)到十四大(1992)。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2月首次提出,党的十六大确立为指导思想。
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X畴”: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8.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1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它是社会主义这一学科或思想体系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解读十八大精神
六、思路
(6)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7)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 的政治本色; (8)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七、亮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
改革目标的新要求
政治民主到社会民主
同志们,我 走了,再 见!!!
中央全会
中央全会会期一般在3-4天。中央候补委员可以出席中央全 会,但无表决权。每次的中央全会一般要审议通过一个中 心议题,所讨论的内容也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惯例。 如每届的 一中全会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二中全会决定向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荐国家机构 领导人员人选; 三中全会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做出决定; 四中全会一般对党建问题进行研究并做出决定; 五中全会对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做出建议; 六中全会一般对文化事务或社会事务进行研究并做出决定, 并决定下一年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七中全会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
六、思路
3、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3)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4)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六、思路
4、社会: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
建设。 (1)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六、思路
(5)外交战略:互利共赢; (6)外交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六、思路
九、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2)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 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3)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 干队伍; (5)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 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
在当代中国,通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了我们的共同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根本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任务要求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以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政治方面,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文化方面,我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方面,我们要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中心发展思想,注重民生工作,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在生态文明方面,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要求我们在经济、国防、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国防方面,我们要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
在外交方面,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文化方面,我们要加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望和奋斗目标。
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只有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我们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