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资料12第十二章胚胎学概要系统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课件 绪 论
绪 论
组织学是以显微镜等手段观察人体器官组织的微细 结构并研究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其中,在普通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微细结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到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胚胎学是研究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及其变 化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 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论是活体还是尸体标本处于何种姿势和体位,均必须
以此姿势为标准进行描述。
绪 论
图0-1
解剖学姿势
绪 论
2. 方位术语
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统一规定了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
(1)上:近头者为上,或称为颅侧。 (2):近足者为下,或称为尾侧。
(3)前:近腹者为前,或称为腹侧。
(4)后:近背者为后,或称为背侧。 (5)内和外:要描述的结构与脏器或者管腔的关系。在
绪 论
生殖系统主要执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内分泌系统协调全身各系 统的器官活动;脉管系统输送血液和淋巴在体内周而复始地流动;感觉 器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并产生兴奋的装置;神经系统调控人体全身 各系统和器官活动的协调和统一。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系统、呼吸系 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器官大部分位于胸、腹、盆腔内,并借一定 的孔道直接或间接通向外界,统称为内脏。人体各系统在神经和体液的 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互相影响,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 人体按部位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和四肢。其中,躯干部又分为
更好地帮助理解和记忆。
绪 论
3. 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任何器官或局部都是 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的功能活动在神经、体液的 调节下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某一系统或器 官出现疾病时,可能会引起其他系统或器官的功能变化或
《人体胚胎学概要》课件
细胞分化是构建组织和器官的基础,不同分化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排 列组合方式形成复杂的组织结构。
胚胎发育中的信号转导机制
信号转导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对于细胞的生长、 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
信号转导通路通常由受体、信号转导分子和效应分子等组 成,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并引发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原因
胚胎发育异常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母体因素。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 、基因突变等,环境因素包括辐射、化学物质、药物等,母体因素包括母体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
常见的人类遗传性疾病
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多 一条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 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
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胚胎发育的过程、机理、遗传控制、 环境影响等。
研究方法
观察、实验、遗传分析、细胞培养、 动物模型等。
胚胎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早期胚胎学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和人类 的繁殖过程,初步认识到胚胎
发育的存在。
19世纪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科学 家开始对胚胎发育进行更深入
胚胎学在药物研发和毒性测试中的应用
药物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药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可以 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为 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VS
毒性测试
胚胎是药物毒性的高敏感期,通过胚胎毒 性测试可以评估药物的潜在风险和安全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受到精 确调控,以实现不同细胞类型的形成 和组织结构的构建。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资料01第一章细胞
第一章细胞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构造。
熟悉:细胞器及功能。
了解:细胞的增殖。
学习重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一般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为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分为三层:内层、外层电子密度高,呈深暗色;中间层电子密度低,呈浅色,这种三层结构的膜,称单位膜。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包含物,在生活状态下为透明的胶状物。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除成熟红细胞外,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
难点解析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ATP的重要部位,是细胞内动力工厂或能量转换器,又称“动力车间”。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内质类按功能分为糙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类。
糙面内质网上所附着的颗粒是核糖体;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
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合成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和甾醇等),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高尔基体(内网器):由一系列扁平小囊和小泡所组成。
高尔基体主要功能是细胞分泌物的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参与细胞的分泌、溶酶体的形成和合成多糖。
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合成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质留存的蛋白质。
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含有多种能够水解多糖、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酸性酶。
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消化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故溶酶体有细胞内“消化器”之称。
中心体:多位于细胞核周围,由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学期:第1学期计划学时:84一、课程设置(一)设置依据《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是依据高职护理专业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针对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同时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需求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功能,结构与功能融合统一,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后续检验课程以及影像专业岗位实践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正常人体结构》是护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是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是学习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各临床专业课的基础。
本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器官和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在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的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设计思路《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围绕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教学过程,主要采用阶段性“问题”教学模式,即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的提出问题阶段;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的解决问题阶段;及以教师为主的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
并设置了学习情景,使学生首先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和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形态与功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进化与发展相联系的学习观点,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交际能力。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知识点之第12章消化管
第12章消化管【学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管壁结构;了解消化管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主要学习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消化系统消化腺小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均开口于消化管腔大腺: 位于消化管壁外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从内向外,管壁分四层。
(一)粘膜: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两端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中段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富含小消化腺、血管和淋巴组织。
3、粘膜肌:薄层平滑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
(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消化腺、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与粘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襞。
(三)肌层: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为平滑肌。
多呈内环、外纵走向,肌层之间含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纤维膜或浆膜(结缔组织外有间皮)。
二、口腔: (自学)(一)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有小唾液腺,无粘膜肌。
(二)舌:表面覆有粘膜,内部为骨筋肌。
舌乳头:由舌背粘膜隆起形成,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味蕾:主要位于后两种舌乳头内,呈花蕾状,由味觉细胞(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组成,为味觉感受器。
(三)牙:解剖上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其组织结构包括: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牙髓腔,由牙小管和间质(胶原原纤维及钙化基质)构成。
牙袖质:包于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由袖柱和轴柱间质构成,为人体内最硬的结构。
牙骨质:包于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其组织结构似骨组织。
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髓腔内。
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
骨膜及牙龈:包绕牙颈周围的口腔粘膜。
(四)咽:由粘膜、肌层(骨骼肌)和外膜(纤维膜)组成。
粘膜:口腔: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喉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三、食道特点:粘膜: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较厚,为纵行平滑肌。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资料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正常人体结构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学时:11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医学技术类等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正常人体结构属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教育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医学技术类等专业学生,是医学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包括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两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医学技术类等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形态学基础。
1.知识目标说明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完整有机体。
能够将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外界环境相联系。
掌握人体的分区和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并能与器官的功能相联系。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自行观察和辨认人体组织结构的镜下特点。
观察并识别人体主要的体表标志、骨性标志及器官的体表投影。
记忆人体形态结构的医学专业词汇,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的基本知识,应用于后期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医学技术类等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医学诊疗技术的操作,并能应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宣教工作。
3.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医学技术类等专业,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诚信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
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爱护仪器、设备。
三、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医学各专业教育中为必修课程。
医学名词1/3以上来源于此,与医学各学科关系密切。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资料04第四章消化系统
第四章消化系统教学要求一、概述掌握: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消化管的一般微细结构;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消化管掌握:1.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位置和开口部位;咽峡的组成。
2.咽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食管的位置、长度、狭窄及临床意义。
3.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和胃壁的组织结构特点。
4.十二指肠的形态分部、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置。
大肠的分部,盲肠、结肠的形态特点,阑尾的位置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熟悉:1.口腔的境界;牙的形态、构造、牙的分类及牙式。
2.结肠的分部、直肠的位置分部。
了解:回盲瓣的位置作用;肛管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消化腺掌握:1.肝的位置、形态;肝的体表投影。
2.肝小叶的组织结构;胆囊位置、形态和分部;肝胰壶腹的概念。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汁的排泄途径。
4.腹膜形成的结构和腹膜陷凹及临床意义。
熟悉:1.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开口部位;胰的形态、位置,胰岛的概念。
2.腹膜的概念、男女性腹膜腔的区别。
掌握,了解胰的分部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肝的血液循环。
学习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为中空性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临床上通常将口腔至十二指肠这一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
口腔和咽还参与呼吸和语言活动,舌还有味觉功能。
2.口腔的分部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前借口裂通外界,向后经咽峡通咽腔,其前壁为口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
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
口腔以上、下颌牙弓为界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两部分。
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最后磨牙后间隙相通。
临床上当病人牙关紧闭时,可借此间隙放置开口器或插管,以避免舌咬伤或注入药物和营养物质。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资料02第二章基本组织
第二章基本组织教学要求一、上皮组织掌握: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分布,各被覆上皮的功能。
熟悉: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了解:腺及腺上皮的概念。
二、结缔组织掌握:1.疏松结缔组织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各纤维成分的形态。
2.血液的组成,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
熟悉:疏松结缔组织基质的组成和功能;血细胞的形态特点。
了解:1.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特点和分布。
2.软骨的一般结构特点、软骨的分类及分布。
三、肌组织掌握: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的微细结构和分布。
熟悉:肌组织的一般形态特点、肌组织的分类。
了解:骨骼肌、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
四、神经组织掌握:神经元的组织结构、分类;突触的电镜结构。
熟悉:神经纤维的构造和分类;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
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分类和功能。
学习重点1.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细胞多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有极性(二个面),一面为游离面,朝向体表和有腔器官腔面,一面为基底面,借一层很薄的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靠结缔组织内的血管供应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神经未梢。
2.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细胞数量少,种类较多,无极性分布。
细胞间质多,包括基质和纤维。
基质含量丰富,纤维较少,排列稀疏。
结缔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未梢,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3.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液是循环流动在心血管系统内的红色液态组织,成人血液总量为4000~5000ml,约占体重的7%~8%,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类型,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在采取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肝素或柠檬酸钠),经自然沉淀或离心沉淀后,血液可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层红色的是红细胞;中间薄层灰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占血液容积的45%,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红细胞呈双面微凹的圆盘状,直径约7.5微米,中央较薄,周边较厚。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细胞器但细胞质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课件 第十二章 人体胚胎学概要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与受精
图11-2
受精图示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与受精
1. 受精的条件
1)成熟的生殖细胞 精子在睾丸内既无运动能力,也 无受精能力,只有在附睾内逐步达到
功能上的成熟。卵巢能够正常排卵,
且卵细胞在排卵前必须处于第二次成 熟分裂的中期。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与受精
2)精子获能
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穿透卵子透明带 能力的生理过程。当精子穿过宫颈时,其头
部表面覆盖的一层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
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的能力。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与受精
பைடு நூலகம்
3)正常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正常成年男子每次射精时排出的 精液为2~6 mL,每毫升精液中约含1亿个 精子,当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少于400万 个时,常可导致不孕。当畸形的精子数超 过精子总数的30%时,也可导致不孕。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与受精
图12-1
生殖细胞发生示意图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与受精
二、 卵子的生成
卵细胞是由卵巢皮质的卵原细胞发育而来。
卵原细胞可生长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胎儿出
生时,卵巢内约含70万~200万个初级卵母细胞。初 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核型为46,
XX。青春期后,初级卵母细胞才能完成它的第一次减
型即为46,XX,由此新个体的性别就为女性。
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若不受精,则于排卵后12~24小时内退化消失。次 级卵母细胞经过二次减数分裂,也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细胞质多,
体积大的称为卵细胞,即成熟的卵子,另一个细胞是第二极体。
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是无功能细胞,不久就退化消失。因此,一个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1个成熟的卵细胞和3个第二极体,它们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资料00绪论
绪论教学要求掌握: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轴的概念、切面术语。
熟悉:人体的组成,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了解: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的定义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学习重点1.人体的组成细胞是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细胞间质。
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按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规律有机结合,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肺、肝、胃、胰、肾等。
系统是由许多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联合在一起,人体有九大系统。
2.解剖学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难点解析1.切面术语矢状面是将人体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如将人体纵切为左、右完全相等的两半,称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又称额状面,是垂直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又称横切面,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2.轴轴是通过人体某部或某结构的假想线。
在标准解剖学姿势下,可设置三种互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是与人体的头侧、尾侧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是与人体的垂直轴和冠状轴都互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又称额状轴,是与人体的垂直轴和矢状轴都互相垂直的轴。
理论教学内容一、正常人体结构的定义二、正常人体结构的研究内容三、学习正常人体结构的观点和方法(一)进化发展的观点(二)形态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三)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四、人体的组成概况和分部五、人体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一)解剖学姿势(二)方位术语(三)轴和面主要概念1.解剖学姿势2.轴3.面4.组织5.器官6.系统。
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资料11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教学要求掌握: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各腺分泌的激素名称及生理功能。
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形态。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习重点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两部分。
内分泌器官是指形态结构上独立存在、肉眼可见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胸腺和松果体等。
内分泌组织,是指分散存在于其它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团,如胰腺内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巢内的卵泡和黄体,以及消化管壁内的内分泌细胞等。
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为激素。
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各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
一种激素一般只作用于某种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对某种激素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和器官,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和靶器官。
2.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甲状腺略呈“H”形,分为左叶、右叶以及中间的甲状腺峡。
有半数人的甲状腺从甲状腺峡向上伸出一锥状叶。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左叶、右叶贴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
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术时,应避开甲状腺峡。
甲状腺借结缔组织固定于喉软骨,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3.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甲状腺素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尤其对婴幼儿的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十分重要。
在儿童,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新陈代谢率降低、毛发稀少、精神呆滞、发生粘液性水肿等。
甲状腺素功能亢进时,新陈代谢率增高,可导致突眼性甲状腺肿,病人常有心跳加速、神经过敏、体重减轻及眼球突出等症状。
甲状腺素的合成需要碘,如果缺碘,可导致甲状腺素合成的原料不足,长期缺碘,可导致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肥大,形成单纯性甲状腺肿。
4.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肾上腺左、右各一,呈黄色,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肾上腺呈三角形。
正常人体结构 ppt课件
(二)排卵(ovulation)
概念:成熟卵泡 破裂,次级卵母 细胞连同透明带、 放射冠随卵泡液 从卵巢表面排出 的过程。
第三节
黄体
女性生殖系统的微细结构
形成:排卵后,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 卵泡壁和卵泡膜的细胞体积增大, 并分化成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 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黄体的内分泌功能
基础与临床
输卵管结扎术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女性的永久性节育措施。通过切断、结 扎输卵管峡的方法,阻断精子移向输卵管的通路,阻止精子与卵 子结合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该手术不影响卵巢的排卵及内分泌 功能,术后女性的性功能和第二性征均不受影响,能正常产生月 经,周期规律不变。
阴道自净作用
成年女性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下增生变厚,富 含糖原。上皮细胞脱落后,在阴道内乳酸杆菌作用下糖原分解为 乳酸,使阴道处于酸性(pH为3.8~4.4)环境,使适应于弱碱性 环境中繁殖的病原菌受到抑制,这是女性的一种自然防御功能。 幼年女性、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阴道自净作用较弱,故 容易罹患阴道炎。
女性外生殖器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微细结构
一、卵巢的微细结构
表面上皮: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白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 皮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白体、 闭锁卵泡以及结缔组织组成
表面
实质
髓质:由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血管 和淋巴管等 。 少量门细胞
卵巢仿真图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的组成:
成年卵巢的大小约为4㎝ ×3㎝×1㎝,重5~6g.卵 巢的大小、形状随年龄 年龄增长呈现差异。幼 女的卵巢较小,表面光 滑;性成熟期卵巢最大, 凹凸不平;30~40岁卵巢 开始缩小;50岁左右随 月经停止而逐渐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胚胎学概要
教学要求
掌握:植入的概念;蜕膜的概念。
熟悉:受精和卵裂的定义;胚泡的形成过程。
了解: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学习重点
1.受精与胚胎早期发育
卵裂是指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卵裂后的细胞称为卵裂球。
第3天的卵裂球为12~16个细胞称为桑椹胚。
第4天的卵裂球形成中空的囊泡状结构,称胚泡。
胚泡由三部分构成:外表为扁平一层细胞,与吸收营养有关,称滋养层,以后参与胎盘的形成;中央有滋养层细胞围成的空腔称胚泡腔;胚泡腔一侧有一团细胞称内细胞群或胚胎层。
2.植入
植入:胚泡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或着床。
植入的时间是受精后5~6天开始,11~12天完成。
植入和部位通常在子宫体或底的后壁。
3.胎膜
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等。
绒毛膜:由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组成。
羊膜:由羊膜上皮及胚外中胚层组成。
卵黄囊:由胚体内胚层上皮形成。
尿囊:由原始消化管壁的尾端上皮形成。
脐带:是连于胚胎与胎盘间的索状结构。
外包羊膜。
4.胎盘
胎盘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与母体的基蜕膜共同组成,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难点解析
1.胚盘
是由内细胞群分化来的盘状结构,是整个胚体的原基;第2周时仅由两个胚层即上胚层和下胚层构成,称为二胚层胚盘;第3周时则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
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称为三胚层胚盘。
2.羊膜腔和卵黄囊形成
胚盘上下方各出现二个腔,即羊膜腔和卵黄囊。
羊膜腔:上胚层(上方)靠滋养层侧。
腔壁为羊膜,腔底为外胚层。
卵黄囊:下胚层(下方)靠胚泡腔侧。
为内胚层细胞向下延伸所形成。
羊膜腔和卵黄囊对胚盘起保护和营养作用。
3.三胚层胚盘
形成:胚盘由二胚层转变为三胚层,即胚内中胚层出现。
上胚层在中线尾侧细胞增殖形成原条和原结(原条头端膨大),其上浅凹,为原沟和原凹。
原条两侧细胞向侧方和前方扩展,形成介于上下胚层间的胚内中胚层,即中胚层。
中胚层出现后,原上胚层改称为外胚层,下胚层则成为内胚层。
原结头端形成一细胞索,为脊索。
脊索延长,原条则相对缩短,最后消失。
胚盘上有二处缺少中胚层的小区:口咽膜(脊索头端)和泄殖腔膜(原条尾侧)。
4.三胚体的分化
此时期为胚胎4~8周的发育过程。
三胚层逐渐分化成各种器官的原基。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殖细胞与受精
一、精子的生成
二、卵子的生成
三、受精
第二节卵裂与胚泡形成
一、卵裂
二、胚泡的形成
第三节植入与蜕膜
一、植入
二、蜕膜
第四节三胚层的形成与早期分化
一、三胚层的形成
二、三胚层的早期分化
第五节胎膜与胎盘
一、胎膜
二、胎盘
第六节双胎、多胎与畸形
一、双胎
二、多胎
三、联体双胎
主要概念
1.胚期 2.胎期 3.宫外孕 4.葡萄胎 5.胎盘屏障 6.孪生 7.先天性畸形 8.致畸敏感期
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十九人体胚胎发育
1.实验目的:
了解受精卵、卵裂、桑椹胚、胚泡;三胚层的形成过程和胚胎的结构。
2.技能要求:
通过多媒体示教和电化教育手段,达到掌握以上内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