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1-4次作业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be30d249649b6648d7473b.png)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保障的六个基本特征(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行)(保障性)。
2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模式(投保资助模式)(强制储蓄模式)(国家统筹模式)。
3(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看,(A)是社会保障的最低目标,它仅仅是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的生存需要。
A 社会救助B会保险年C 社会福利2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看,(B)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它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需要。
A 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年C社会福利3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看,(C)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旨在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A 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年C社会福利4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和重要的理论基础是(B)。
A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B福利经济学理论C新福利经济学5国务院于(B)颁发了《关于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A 1996年B1997年C 1998年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较高目标: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其发展。
(1)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3)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5)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3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社会保障学网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网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539e2d1f34693dbef3e46.png)
社会保障学第一次作业 1试卷总分:100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2分,10题,共20分)(总分20.00)1.( )种福利体制的的非商品化程度最强,给付最慷慨。
(2.00分)A. 合作主义福利体制B. 社会主义福利体制C.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D.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2.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这是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2.00分)A.《救困法》 B. 《济贫法》C. 《济困法》D. 《救贫法》3.2010年10月( )的颁布,开始了我国用法律代替行政法规等来管理社会保障的新阶段。
(2.00分)A. 《社会保障大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C. 《社会保险大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即1883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的制定。
(2.00分)A. 德国B. 英国C. 美国D. 法国5.社会保障原则的第一原则是()(2.00分)A. 普遍性原则B. 正向分配原则C. 生存保障原则D. 选择性原则6.1951年国家政务院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
(2.00分)A. <<劳动保险条例>>B. <<劳动保险法>>C. <<劳动法典草案>>D. <<社会保险法原则>>7.1951年2月23日国家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
(2.00分)A. 《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C. 《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D. 《劳动章程》8.社会保障基金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首要环节。
(2.00分)A. 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B.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管理C. 社会保障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D.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9.( )种福利体制的“非商品化”程度最低。
社会保障学作业及答案4
![社会保障学作业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ee6b398d4b73f242336c5fbe.png)
社会保障学作业及答案4社会保障学第4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通过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为其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2、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收入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生产方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甚至难以维持意间的再生产,在生活方面难以满足人们生存的最低需要,衣食不得温饱,劳动力本身再生产难以维持。
3、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
4、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拱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企业年金:是企业举办的一项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获得的养老收入,被称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最早提出用负所得税制度取代拉平底线的办法来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人物是D。
A.凯恩斯B.庇古C.马歇尔D.弗里德曼2、社会救助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C 需要。
A.最高生活B.中等生活C.最低生活D.任意生活3、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该题无正确答案)A.“三无人员”B.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一时陷入困难的公民C.有劳动能力,也有生活来源,但遭到禽流感的农户D.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公民4、灾害救助的特点有紧急性和(C)。
A.严重性、多样性和选择性B。
广泛性、严重性和多样性C.广泛性、多样性和选择性D。
危害性、广泛性和救助性5、企业年金按照缴费和受益的关系不同可分为(C)。
A.强制性的企业年金和自愿性企业年金B.个人缴费企业年金和个人不缴费企业年金C.待遇确定制企业年金和缴费确定制企业年金D.积累制的企业年金和现收现付制的企业年金三、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社会救助的特征有(ACD)。
社会保障学答案
![社会保障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143a1a10a6f524cdbf8505.png)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1—3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P5)2、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
(P78)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P82)4、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P83)(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哪些?(P12-17)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有:①稳定功能;②调节功能;③促进功能;④互助功能;⑤其他功能。
2、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P17-22)答:社会保障的特征:①公平性特征;②社会化特征;③福利性特征;④法制规范性特征;⑤多样性特征;⑥刚性发展特征。
3、社会保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P23-27)答:社会保障应该遵循原则:①公平原则;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③责任分担原则;④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⑤其它原则。
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P50-52)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基本规律:①立洗先行;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③协调发展;④多样化发展。
5、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P79-80)答: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内容: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第一,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社会求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
第二,对社会保障体系亦可作如下划分:(1)与社会生产相关联的保障制度;(2)普遍保障制度;(3)全民的福利性保障制度(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答: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着不少失误。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a180e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c.png)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乌托邦》一书的作者是谁?A、柏拉图B、莫尔C、欧文D、傅立叶2.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以下哪几个层次?A、制度保障B、经济保障C、精神保障D、服务保障3.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是什么?A、削减福利支出B、调整福利结构C、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D、引入私营机制4.工业化国家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支柱是什么?A、凯恩斯主义B、平等与效率思想C、自由选择理论D、新福利经济学5.国际上以基尼系数表示贫富差距,超过了多少即超过了警戒线?A、0.6B、0.5C、0.4D、0.86.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什么?A、空想社会主义B、制度经济学C、产业经济学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7.结构功能论的创立者是谁?A、帕森斯B、庇古C、亚当.斯密D、卡尔多8.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谁?A、柏拉图B、欧文C、莫尔D、傅立叶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层次是什么?A、安全B、生理C、自我实现D、尊重10.美国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是什么?A、小政府B、大社会C、低税收D、有限福利11.社会保险在性质上属于什么?A、强调权利B、强调义务C、强调权利义务结合D、强调权力12.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制度的开放性B、筹资社会化C、服务社会化D、管理与监督社会化1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什么?A、经济因素B、道德因素C、社会因素D、政治因素14.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A、发展经济B、创造社会稳定C、社会公平D、促进效率15.提出“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的概念的人是谁?A、帕累托B、庇古C、亚当.斯密D、卡尔多16.西方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是什么?A、官办慈善事业B、济贫制度C、民办慈善事业D、宗教慈善事业17.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是什么?A、立法先行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C、协调发展D、多样化发展18.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哪个国家?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19.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哪国1889年颁布的《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为标志的?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20.新派福利经济学导源于什么理论?A、帕累托的经济思想B、庇古的经济学理论C、亚当.斯密的国富论D、卡尔多的经济学理论21.以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可以把社会保障划分为哪几个阶段?A、社会救助型B、社会保险型C、社会福利型D、商业保险型22.以下哪项是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错误评价?A.性质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B.根本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C.保障项目极其有限D.保障水平极端低下E.保障立法较为健全23.英国1601年颁发的哪部法律是西方最早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A、《国民救助法》B、《济贫法》C、《补充救助法》D、《国民保险法》24.影响社会保障进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道德因素D、社会因素25.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A、调节公平与效率B、调节国民收入分配C、调节国民经济发展D、调节市场体系26.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什么法律?A、社会保险法B、保险法C、社会保障法D、社会救助法27.中国的乌托邦思想是什么?A、大同社会论B、社会互助论C、仓储后备论D、社会救济论28.中国历代创设的平仓、义仓等是基于什么思想?A、大同社会论B、社会互助论C、仓储后备论D、社会救济论29.宗教教义表达的哪些思想,为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实践发展奠定了道德基础?A、博爱B、互助C、效率D、平等30.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什么?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优抚D、社会救助31.“社会保障”一词的出现,最早是在英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234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234](https://img.taocdn.com/s3/m/a833910302020740be1e9b11.png)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234 [2011春]2011年4月教材实训科转自省电大在线学习平台《社会保障学》2011平时作业(1234)答案(第一章至第四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按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划分,可以将社会保障划分为AB 。
A.受益基准制B.缴款基准制C.普遍保障制D.就业关联制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阶段的标志是 D 。
A.英国的新《济贫法》B.德国的《工伤事故保险法》C.美国的《社会保障法》D.英国的旧《济贫法》3、福利经济学在20世纪初形成于 B 。
A.德国B.英国C.美国D.日本4、1936年 D 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有效需求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
A.庇古B.大卫·达维逊C.贝弗里奇D.凯恩斯5、以管理职责和业务范围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分为 ABCD。
A.行政主管机构B.具体业务实施机构C.基金营运机构D.监督机构6、影响社会保障管理方式选择的因素有三个ABC 。
A.国家政治体制B.社会保障历史背景C.本国遵循的社会保障理念D.国家人口7、社会保证基金与社会保险基金的区别是 ABCD 。
A.基金征集与使用原则不同B.基金来源不同C.基金的使用对象不同D.目的不同8、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方式有ABC 。
A.支付现金B.发放物资C.提供服务D.授予资质9、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包括ABCD 。
A.安全性原则B.收益性原则C.流动性原则D.社会性原则10、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可投资于以下产品ABCD 。
A.银行存款B.股票C.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D.投资基金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社会保障——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广义)——3、社会保障基金——4、现收现付制——5、完全积累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
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3、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
社会保障学第1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第1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563a2b0717fd5360cdc5a.png)
社会保障学第1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它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系统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用以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各个社会保障子系统所构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定面向劳动者建立起来的,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空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救助是指社会和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中特别贫困的弱势群体或减少收入而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给予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5、福利国家型是以福利经济为理论依据,以公民权利为核心,以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为原则,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C)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政府介入和(A)是社会保障管理理论的核心。
A.调控手段B.政府扶持C.社会拥护D.个人支持3、(C)是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救助D.最低生活保障4、福利国家的起源地是(D)。
A.德国B.瑞典C.日本D.英国5、以劳动者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是(A)模式。
A.社会保险型B.福利国家型C.强制储蓄型D.国家保险型三、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社会保障是以(ABCD)为责任主体,面向全体公民,可供分配的公共资源。
A.政府B.企业C.社会D.个人2、社会保障实践的(BC)是衡量社会保障发达状态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 答案.已完成doc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 答案.已完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e0cf9daef8941ea66e054f.png)
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一思考题:请回答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
(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字)答:现收现付制概念:现收现付制,以养老保险为例,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完全积累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
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1、现收现付制:优点:a.简单易行;b.以支定收,短期平衡较易;c.互济功能较强;d.横向平衡;e.没有基金积累,不存在基金投资增值问题(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社会保障项目,或者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或者已经趋于稳定的养老保险)缺点:a.人口老龄化高峰难以度过;b.无长期规划,缴费率需要经常变动;c.不大适应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发生经济危机的年份2、储蓄积累制(完全积累制):优点:a.建立个人账户,可实现长期平衡;b.个人对自己负责,激励机制较强;c.纵向平衡;d.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时,不会发生支付危机;e.可以积累起大笔资金用于投资(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经济总体水平不高,生产和经营较为分散的地区和国家)缺点:a.互济功能较弱;b.基金积累数额较大,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c.利率变动和工资增长率对基金平衡影响较大;d.时间跨度长,基金的投资和管理专业性强3、部分积累制:优点:a.介于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之间,综合了两者的优点;b.互济功能较强;c.既有横向平衡,又有纵向平衡缺点:a.受通胀影响较大;b.受利率和工资增长率影响较大;c.基金的测算和管理难度较高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二(针对教材1~6章)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或题后的括号内。
电大社会保障学4次作业答案.
![电大社会保障学4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ada671711cc7931b7169f.png)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答案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社会保障的选择性原则: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受保障者的经济收入状况及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程度,有区别地安排社会保障的项目、对象范围、筹资方式和待遇水平等。
3、社会保险: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4、慈善事业: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互助事业,是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D2、A3、A4、D5、C6、A7、C8、B9、C 10、A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BCD2、ABCD3、ABCD4、ABD5、ABC6、BC7、BD8、ABCD9、ABCD 10、BCD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社会保障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1公平性特征;(2社会化特征;(3福利性特征;(4法制规范性特征;(5多样性特征;(6刚性发展特征2、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方面?(1削减福利支出;(2调整福利结构;(3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4引入私营机制,以减轻官方系统的压力并提高社会保障系统的行政效率。
3、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标志的原因。
(1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保障机制,从而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经常性的转变;(2由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共同分担机制;(3受保障者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收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和济贫院的奚落。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 答案.已完成doc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 答案.已完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e0cf9daef8941ea66e054f.png)
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一思考题:请回答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
(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字)答:现收现付制概念:现收现付制,以养老保险为例,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完全积累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
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1、现收现付制:优点:a.简单易行;b.以支定收,短期平衡较易;c.互济功能较强;d.横向平衡;e.没有基金积累,不存在基金投资增值问题(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社会保障项目,或者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或者已经趋于稳定的养老保险)缺点:a.人口老龄化高峰难以度过;b.无长期规划,缴费率需要经常变动;c.不大适应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发生经济危机的年份2、储蓄积累制(完全积累制):优点:a.建立个人账户,可实现长期平衡;b.个人对自己负责,激励机制较强;c.纵向平衡;d.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时,不会发生支付危机;e.可以积累起大笔资金用于投资(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经济总体水平不高,生产和经营较为分散的地区和国家)缺点:a.互济功能较弱;b.基金积累数额较大,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c.利率变动和工资增长率对基金平衡影响较大;d.时间跨度长,基金的投资和管理专业性强3、部分积累制:优点:a.介于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之间,综合了两者的优点;b.互济功能较强;c.既有横向平衡,又有纵向平衡缺点:a.受通胀影响较大;b.受利率和工资增长率影响较大;c.基金的测算和管理难度较高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二(针对教材1~6章)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或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保障学》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abaf5d15abe23482f4d52.png)
《社会保障学》作业参考答案(1)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2.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二)社会保障的功能1.稳定功能;2.调节功能;3.促进发展功能;4.互助功能;5.其他功能。
2.简述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1.尊重本国的国情;2.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4.努力追求社会化;5.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
(二)社会保障的教训1.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2.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3.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4、简述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不同点:(1)保障范围不同;(2)保障对象不同;(3)保障目标不同;(4)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不同;(5)支付方式不同。
三、论述题(要点)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目标。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2.立法滞后;3.责任模糊;4.新制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二).发展目标1.应考虑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规律和我国的国情;2.应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趋向;3.尽快实现制度定型,在政府主导下完善保障体系;4.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5.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6.保持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7.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趋向。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0265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8.png)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占形考总分的20%)思考题:请你谈谈2015年的两会在退休、养老、就医等社会保障方面有什么政策变化?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为300---500字)参考答案: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推进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建立健康养老数据标准体系,将健康数据与养老数据融合互通,形成统一信息资源库。
通过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平台,把社区的一些养老人员的健康数据、养老数据、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为老年人能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针对性强的、精准的一个服务,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能感受到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养老服务方面的一个多元和变化,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1)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
(2)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3)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4)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更优惠政策,让社区生活更加便利。
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
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形考任务2(占形考总分的20%)思考题: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在天堂对话的故事的新版本。
美国老太太对中国老太说:昨天,在我临进天堂之前,终于把我房子等值的钱花光了。
原来,美国老太在60岁时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这样她可以潇洒地去法国旅游、去韩国整容、去瑞士滑雪。
[0220]《社会保障学》 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0220]《社会保障学》 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6d08ff7ec4afe05a1dfb3.png)
[0220]《社会保障学》第一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社会保障2、社会保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5、社会福利6、社会统筹7、失业保险8、医疗保险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社会保障水平1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1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13、公共物品14、现收现付式15、社会保险争议16、企业年金17、社会医疗救助制度18、生育津贴19、社会保险关系主体20、政府失灵参考答案:名词解释题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饮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5、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
6、社会统筹是指社会保险的资金由政府出面,按照社会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依法将分散在个部门、各企业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制度,统一分配使用。
7、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愿意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国开50627-社会保障学-任务1-4答案
![国开50627-社会保障学-任务1-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14d423169a4517723a3ed.png)
国开50627-社会保障学-任务1-4答案
题目1:社会保障是一种防范风险并试图减轻人类苦难的社会制度。
(??? )
: 对
; 错
答案:对
题目2: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 )?
: 对
; 错
答案:对
题目3: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民间组织。
(????)
?
: 对
; 错
答案:对
题目4:福利分配“非商品化”程度越高,对低工资劳动者就越有利。
(????)
?
: 对
; 错
答案:对
题目5:我国已经开征社会保障税。
(? ? )
答案:错
题目6:( ? )是世界上最先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 德国
; 美国
; 英国
; 中国
答案:德国
题目7:社会保障是以( ? )为责任主体,依法律或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予以保障的一种制度。
: 团体
; 机关
; 国家
; 企业
答案:国家。
最新电大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1b1e29e87101f69e319588.png)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电大《社会保障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旧教材P5~6)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P6)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P8~9)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P10~11)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按:应是“责任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P13)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P18)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P31)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P21)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P33)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P36)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P37)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P40)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P43)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5×5=25分)1.社会保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稳定机制。
国开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国开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b5070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c.png)
国开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试题1社会保障是以()为主体,依法律或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予以保障的一种制度。
正确答案是:国家试题2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因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收入时必须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或物质帮助。
正确答案是:补偿试题3我国()明确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正确答案是:宪法试题4社会保障的()体现为社会保障基金“取之于己,部分用之于人;或部分取之于人,用之于己”。
正确答案是:互济性试题5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是以价值或货币形式计量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以及社会给予他的消费品份额的尺度。
正确答案是:工资试题6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实现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正确答案是:社会救助试题7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正确答案是:德国试题81942年,由()主持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研究报告,对西方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贝弗里奇试题9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和重要的理论基础是()o正确答案是:福利经济学试题10凯恩斯指出,经济萧条和危机的根本原因是()o正确答案是:有效需求不足试题11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o正确答案是:个人自由试题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动力是()o正确答案是:满足人的需要理论试题13)o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正确答案是:社会保险试题14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福利试题15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试题16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是( )。
正确答案是:安全性原则试题17社会保障基金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通过投资运营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这体现了 ( )o正确答案是:基金的增值性试题18社会保险基金运用风险最小的方式是( )o正确答案是:购买政府债券试题19对基金在征缴、支付和运营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称为( )o正确答案是:实时控制试题20属于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监管的主要内容有( 正确答案是:管理或运营的风险性试题21 )o)o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的主体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学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填空题:第1题:“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2分)第2题: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2分)第3题: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2分)第4题: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2分)第5题: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2分)第6题: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2分) 第7题: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2分)第8题:从共性上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分)第9题: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2分)第10题: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用理论、保障制度)三大部分构成。
(2分)第11题: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救济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2分)第12题: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2分)第13题: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
(2分)第14题: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2分)第15题: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
(2分)名词解释题:第1题:社会保障(4分)答: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第2题:就业关联制度(4分)答:就业关联制度是对受保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方法,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规定,享受年金或其他定期补助的权利,一般取决于工作或独立劳动时间(即工龄)的长短,家属津贴和工作保障,则取决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
政府是所有保障待遇的最后保证人第3题:普遍保障制度(4分)答:又称为“按人头”补助制度,即对公民或者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者财产如何,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
补助金通常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拨款,补助金一般普遍适用于已在这个国家居住达到规定年限的申请人。
第4题:储蓄保险金制度(4分)答:储蓄保险金制度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
该制度要求企业和职工定期缴纳规定的保险金,共同出资建立特别基金,款项记入每个雇员的帐户,专款专用。
当雇员发生规定的偶然事故时,按时规定将各帐户下的储蓄保险金,连同利息一次发还给受益人。
但有时候在有些情况下,受益人也可以自行选择分期领取本金或遗嘱恤金。
收入、工作或者财产如何,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
补助金通常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拨款,补助金一般普遍适用于已在这个国家居住达到规定年限的申请人。
第5题:社会保障体系(4分)答: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社会保障项目所构成的体系的总和。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现代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等为主要内涵而构建起来的保障国民有生活安定感和社会有稳定感的社会安全网络。
问答题:第1题:简述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5分)答: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疾病、医疗、生育社会保险,工伤、伤亡和家庭津贴社会保险等。
第二部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商业保险和多钟形式的补充保险,这些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
第四部分是住房保障。
第2题:简述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5分)答: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主要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以及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关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的范畴及其产生发展、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构成,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第3题:简述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的主要内容(5分)答: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主要阐述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支付以及储备基金投资等。
资金运行的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原则,不同筹集模式和特点及适用条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规模的确定和结构优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原则、方式及程序,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不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理论和方法等。
第4题: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5分)答:社会保障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构成的要素及构成内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现状和目标模式,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和比较等论述题:第1题:论述福利经济学、福利国家论和福利制度的基本观点(15分) 答:在社会保障学形成过程中,西方出现了所谓“福利国家论”、“福利国家制度”和“福利经济学”三种理论。
福利1、经济学:1920年庇古《福利经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基本观点: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也越大,收入也约平均,福利也越多,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同等数量的收入或者货币,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要比富人大,因此,主张实行收入均等化政策2、福利国家论:福利国家论主张:a、收入均等化,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现再分配;b、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退休金、养老金、家庭补助、医疗保险、卫生保险、住房补贴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或设施等,以期实现“现代化自由民主”的国家,即高福利型国家;c、充分就业化;d、国有化和计划化、工程社会化;e、混合经济论。
3、福利国家制度。
1942年11月,英国社会学家威谦.贝弗里奇在英国政府的委托下,提出了《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著名报告,这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的实践即为“福利国家制度”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以部分工业国有化、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福利为纲领,并先后实施了社会保险,工业伤亡,家庭补助,社会保健四种社会福利法案。
第2题:论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5分)答:中国社会保障实践,古已有之。
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从20世纪50年代陆续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1949年10月到1957的社会保障制度初创阶段。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该条例主要用于企业。
建国初期,社会救济及社会优抚)是在吸取解放区传统办法的基础上创建起来。
社会福利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包含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职工福利中,在社会上,福利是和时候救助合在一起的,统称为救济福利事业。
2、1958年至1966年的初步调整时期。
建国以后,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两套社会保险制度: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社会保险。
在此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调整中得到初步发展。
但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出现了“过热”的倾向,周总理提出的修改《保险条例》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3、1966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停滞甚至倒退时期,“十年动乱”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是社会保险的统筹工作停止;二是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三是影响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
4、1979年至今的恢复、健全和快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基本上实现了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效率公平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部覆盖”向“全体覆盖”的转变,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保障学第2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填空题:第1题:(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2分)第2题: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
(2分)第3题: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社会保障收入),其最终举措是组织(社会保障支出)。
(2分)第4题: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收支平衡)的原则,这种原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另一种是(纵向平衡)。
(2分)第5题: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三种。
(2分)第6题: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基本形式有(现金补助,实物补助)。
(2分)第7题:从原则上讲,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2分)第8题: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2分)第9题: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2分)第10题: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2分)第11题: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
(2分)第12题: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 )多种,有(七)大类。
(2分)第13题: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保障的(普遍化)和制度的(多元化)。
(2分)第14题:俄罗斯实行养老金和(物价水平)挂钩。
(2分)第15题: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所进行的“统帐结合”的改革,正是借鉴了新加坡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
(2分)名词解释题:第1题:社会保障基金(5分)答: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第2题:社会保障分配(5分)答:是指政府或社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安排征缴和使用社会保障基金,以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所设定的目标的各项活动。
第3题:社会保险基金投资(5分)答: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定义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
问答题:第1题:简述社会保障有关的再分配关系答:社会保障有关的再分配关系有:⑴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关系主要是由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两个指标而体现出来的。
⑵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关系集中体现在社会保险方面。
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是中国社会保障分配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