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开花植物

合集下载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研究现状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研究现状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Stapf)研究现状李臻;白为;唐霄铧;王辉;尚迪;刘玉珊;刘静【摘要】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为少数民族用药,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岷江蓝雪花标本信息,对其分类学、花粉学、生态学、栽培学、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26【总页数】3页(P8951-8953)【关键词】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研究现状【作者】李臻;白为;唐霄铧;王辉;尚迪;刘玉珊;刘静【作者单位】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四川资中641200;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四川资中641200;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川资中641200;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川资中641200;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四川资中641200;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四川资中641200;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川资中64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白花丹科、蓝雪花属,俗名紫金莲,为少数民族用药,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

主要分布在四川、西藏、甘肃、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干热河谷的林边或灌丛间,因首次发现于岷江河谷而得名岷江蓝雪花[1]。

笔者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岷江蓝雪花标本信息,对其分类学、花粉学、生态学、栽培学、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分类学研究1.1 发现与发表 Ernest.Henry.Wilson于1908年7、11月在四川岷江河谷汶川境内海拔1 300~2 000 m发现,1914年发表于Botanical Magazine[2]。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绿化树种规划调查与分析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绿化树种规划调查与分析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绿化树种规划调查与分析作者:潘婷牟江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5期摘要院通过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绿化树种规划调查了解校园内行道树种、绿化树种、绿化灌木、绿化地被、水生植物、藤本植物种类的使用情况,并且分析校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与分析,能对四川园林植物的使用有初步的认识,并且能为日后西南地区的校园绿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四川大学;植物配植;树种规划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6.7℃,四季分明,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占地面积173.3hm2,建筑面积130多万m2,拥有将近120年校史,校园里绿木成荫、大树繁茂,显示了百年老校的风貌。

1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绿化树种规划调查1.1 乔木1.1.1基调树种。

基调树种是整个校园园林绿地系统的底色,基调树种应该能充分体现当地植被特色,数量较大,能反映校园风格,能作为校园、景观的树种。

主要用作行道树和各类绿地中用作乔木的树种,基调树种的选择以适生、适用、珍惜、美观为标准,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绿化基调。

根据四川大学现状分析确定基调树种为4 种:银杏、榕树、银木、悬铃木。

1.1.2 骨干树种。

骨干树种是指根据不同功能类型的绿地,选用具有不同使用和景观价值的树种,并在不同的园林类型中起骨干作用的树种。

城市各类绿地中,通常以乔木、亚乔木为骨干,形成绿化骨架,这些骨干树种的选择,对于各类绿地的建设与风貌特色的表现具有重要作用。

(1)行道树种。

行道树是指种植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的树木总称,能为车辆及行人遮荫,具有降温、减噪、滞尘、防风、美化环境等功能。

在行道树的选择上必须具备生长迅速、病虫害少、分支点高、易养护等特点。

根据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绿化现状分析,行道树树种有:银杏、银木、榕树、水杉、香樟、法国梧桐、垂柳、秋枫、雪松、蒲葵、黄葛树、天竺桂、广玉兰、银桦、侧柏。

浅析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管理现状

浅析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管理现状

浅析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管理现状09级电子商务郝晓通(0944026007)引言:现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而江安校区是重组后的四川大学于2003年开始兴建并投入使用的新校区,作为大一与大二同学学习与生活的地方,此校区的管理就至关重要,它将决定未来四川大学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强强联合、管理现状、新校区一、运用系统原理分析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管理机构设置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管理部门(见附表1)1、由表可见,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管理部门(按大类分)共有12个,并且每个部门又由多个下属部门。

根据整体性原理,即(指对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达到最优)对于江安校区的管理来说,系统就是指整个江安校区,而各个管理部门就是其中的要素,这些要素都要服从整体,也就是要为实现系统目标,即更好的发展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整体实力而努力,这里包括教育的各种硬件与软件设施等等。

2、由系统原理中的开放性原理分析可得出以下内容:开放的系统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而一个封闭的,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于我们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而言,姑且不谈论它与外界或者内部部门之间是否有很好的信息交换,就说对于此系统管理的对象——在校学生而言,它是否与学生之前有很好的信息交流呢?答案是,没有。

作为一名学生,尽管并没有能力或权利去管理学校,但是应该有权利去了解学校的管理结构与各个部门的职责,对于我而言,倘若没有这次的作业,恐怕自己也不会了解学校的各个管理部门。

虽然会很多人会认为一个学生没有必要去过多了解学校的管理机构,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学习就行了,但是一个学校的主体毕竟是学生,就好比一家公司的主体是员工一样,这样的“封闭”不符合开放性原理,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具体的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论述。

海口地区高校校园鸟类比较

海口地区高校校园鸟类比较

海口地区高校校园鸟类比较王龙舞;杨灿朝;梁伟【摘要】2010-2011年,采用样点调查法,每月1次,对海南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校园内的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其他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所高校校园内的麻雀以海南大学最常见和最多(12只/km2),海南医学院也有一些分布(5只/km2),但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3所高校的优势鸟种均为暗绿绣眼鸟(Zosterps japoni c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鹊鸲(Copsychus saularis).麻雀作为与人共居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乡村和城镇,尤其每个城市的高校校园鸟类调查中均以麻雀为优势鸟种.在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校园,麻雀均不是优势鸟种,这也说明海南岛麻雀稀少、局部地区甚至消失的事实.而在海南岛有麻雀分布的背景下,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活动这一现象实属罕见,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Tree Sparrow (Passer montanus)and other birds in the campus of Hainan University (HU),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NU) and Hainan Medical College (HMC), Haikou City, Hainan Island, China, were monthly surveyed using point count method during a period of 2010-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ee Sparrows were found only in HU ( 12 birds/km2) and HMC (5 birds/km2) but not in HNU. The most common bird species in the three campus are Japanese White-eye (Zosterps japonicus ), Light-vented Bulbul (Pycnonotus sinensis) and Oriental Magpie Robin (Copsychus sau- laris). A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birds in China, the Tree Sparrow is believed to be found easily both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especially in the campus of any university. However, the fact that sparrows are not the common birdin all three universities in Haikou indicates sparrows should have been on decline throughout Hainan Island. Yet, it is still an unusual case that no sparrows were found in the HNU campus, and it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5)004【总页数】4页(P438-441)【关键词】麻雀;校园鸟类;海口市【作者】王龙舞;杨灿朝;梁伟【作者单位】热带动植物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1158;热带动植物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1158;热带动植物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7鸟类对于维持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鸟类能反映生态环境的质量和警示人类所遭受的潜在威胁,可作为环境好坏的“指示剂”[1].麻雀(Passer montanus)是雀形目(Passseriformes)麻雀科(Passeridae)的古北型留鸟,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2-3].Zhang&Zheng(2010)[3]以北京为例,指出城市麻雀的丰富度与城市化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商业中心和高层居民区的麻雀丰富度较低,而校园、公园及城市郊区的麻雀丰富度较高.麻雀可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之一[4].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3高校均座落于海口市区.杨灿朝等(2009)[5]对海南师范大学(海口龙昆南校区)的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该校园没有发现麻雀分布.2010年9月-2011年8月,本研究对海南师范大学校园的麻雀和其他鸟类再次进行调查,同时与邻近其他两所大学进行比较和分析.1 研究方法1.1 鸟类调查采用样点调查法,自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每月开展1次调查,以覆盖整个校园的各种生境包括居民区为原则.为避免重复记数,每隔500 m选取1个调查样点.调查时间选在天气晴好的早上6:30-8:30时段进行,观察视野半径为50 m范围内.每个调查样点停留时间5 min,记录所观察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为进一步比较分析,查阅了迄今国内已开展过高校校园鸟类调查的文献,同时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补点调查,主要调查其优势鸟种.1.2 数据分析鸟类密度的计算,采用固定半径法,其公式为:式中D为研究区域某种鸟的密度,N为所观察某种鸟的总数量,k为总样点数,r 为样点调查半径[6].2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海南大学(海甸岛)和海南医学院(城西)的校园内均发现有麻雀分布,其中海南大学的麻雀数量明显多于海南医学院,而在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没有发现麻雀(见表1).所调查的3所高校校园最常见的优势鸟种均为暗绿绣眼鸟(Zosterps japonic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鹊鸲(Copsychus saularis).其他鸟种中,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在海南师范大学校园也明显少于其他2所高校(见表1).在中国8个地理区域的高校校园中,虽然优势鸟种有所变化,但除华南和海南外,麻雀均以排名第一的优势种广泛见于各高校校园.麻雀在华南地区,也仍然是位居前三的常见鸟类.而在海南的高校校园,麻雀甚至成为罕见种(见表1,表2).3 讨论麻雀作为与人共居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乡村和城镇[2,7].调查表明,在海口地区,麻雀主要见于靠近西海岸的海南大学校园(海甸岛),位于城区的海南医学院也很少,而在城中的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则没有发现麻雀.所调查的3所高校校园,麻雀均不是优势鸟种,这说明海南岛的麻雀稀少、局部地区甚至消失的事实. 根据《海南岛的鸟兽》记载,海南岛除了没有开发的地方,麻雀在全岛各地均有分布[8].然而,曾经广泛分布于全岛各地城镇、村庄和田野的麻雀,经过调查,在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均没有发现[5].海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鸟类无论种类和数量都较少,这与其校园面积较小、人口和房屋相对密集有关.调查表明,即便不是唯一,海南师范大学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麻雀分布的大学校园之一.究其原因,一种可能是海口地区麻雀较少,海南师范大学南校区面积(26 hm2)相对较小且位于海口市中心区,相对于海口地区的面积(6 000 hm2)而言,其面积覆盖不具代表性,麻雀被发现的机率很小.但面积大小相似且位于同一区域的海南医学院有麻雀活动.其二,可能是该校的绿化和建筑结构等不适合麻雀生存,造成麻雀找不到繁殖营巢场所或觅食地点.然而,从绿化和建筑结构等方面来看,海口的3所高校没有明显不同.显然,这两种情况均不能很好解释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麻雀这一现象.有趣的是,在离海南师范大学校园不到500 m远的红城湖一带的居民区,则有麻雀活动,4~6月亦见到占区鸣叫繁殖的个体.表1 海口地区3所高校的鸟类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irds in the campusof three universities,Haikou City,Hainan island,China学校麻雀暗绿绣眼白头鹎鹊鸲八哥白鹡鸰乌鸫棕背伯劳Passer montanus Zosterps japonicus Pycnonotus Copsychus Acridotheres Motacilla Turdus Lanius schach sinensis saularis cristatellus alba merula海南师范大学HNU海南大学HU海南医学院HMC 0 143 12 5 34 29 54 13 20 17 9 7 11 38 3 5 9 5 1 1 1 1 3表2 全国高校校园的优势鸟种Tab.2 The most common bird species in the campus of some universities in China区域校园优势鸟种文献来源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台湾华南海南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广西大学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四川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藏大学宜春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皖西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屏东教育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池学院玉林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麻雀、大山雀Parus major、喜鹊Pica pica麻雀、大山雀Parus major、喜鹊Pica pica麻雀、大山雀Parus major、喜鹊Pica pica麻雀、灰喜鹊Cyanopica cyana、喜鹊麻雀、灰喜鹊Cyanopica cyana、喜鹊麻雀、灰喜鹊Cyanopica cyana、喜鹊麻雀、灰喜鹊Cyanopica cyana、喜鹊麻雀、灰喜鹊Cyanopica cyana、喜鹊麻雀、灰喜鹊、喜鹊麻雀、灰喜鹊、喜鹊麻雀、灰喜鹊、喜鹊麻雀、灰喜鹊、喜鹊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麻雀、白头鹎、喜鹊麻雀、白头鹎、喜鹊麻雀、白头鹎、喜鹊麻雀、白头鹎、喜鹊麻雀、白头鹎、喜鹊麻雀、白头鹎、喜鹊麻雀、灰喜鹊、白头鹎麻雀、灰喜鹊、白头鹎麻雀、灰喜鹊、白头鹎麻雀、灰喜鹊、白头鹎麻雀、灰喜鹊、白头鹎麻雀、白头鹎、乌鸫麻雀、白头鹎、乌鸫麻雀、白头鹎、乌鸫白头鹎、暗绿绣眼鸟、麻雀白头鹎、暗绿绣眼鸟、麻雀白头鹎、暗绿绣眼鸟、麻雀白头鹎、暗绿绣眼鸟、麻雀白头鹎、暗绿绣眼鸟、麻雀暗绿绣眼鸟、白头鹎、鹊鸲暗绿绣眼鸟、白头鹎、鹊鸲暗绿绣眼鸟、白头鹎、鹊鸲[9]本研究本研究[10][4]本研究本研究本研究[11][12],[13][14]本研究[15][16][17][18][19][20][21]本研究本研究[22]本研究[23][23][23][24][25][26][27][28]本研究本研究本研究本研究本研究[29][30][31]本研究本研究本研究[5],本研究本研究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麻雀,很可能是海南岛的麻雀数量减少、局部地区甚至消失的一个缩影.麻雀的种群数量在国内有着曲折的发展历史,曾作为“四害之一”的麻雀,其种群曾遭受过极大破坏.但麻雀被平反后,短期内其种群数量很快又得到恢复,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32].近年来麻雀在中国南、北方的某些地区逐渐减少和消失[32-33].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调查,至少在南方许多地区,如江西、贵州、海南等,麻雀种群经历了一个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减少、甚至局部地区消失,从2000年之后又逐渐有所恢复的波动过程.有研究表明麻雀的减少可能与环境恶化,特别是农药污染等有很大关系[4,32].在海南岛和海口地区仍有麻雀分布的背景下,海南师范大学校园自2000年以来的10余年中均极少有麻雀活动这一现象实属非常罕见,亟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Trammer E J.Bird species diversity:components of Shannonformula[J].Ecology,1969,50:927-929.[2]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3]Zhang S,Zheng G.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abundance and distrbution of Tree Sparrow(Passer montanus)in Beijing[J].Chinese Birds,2010,1(3):188-197.[4]潘超,郑光美,张正旺,等.北京城区麻雀体内污染物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9(4):537-540.[5]杨灿朝,梁伟,蔡燕,等.海南师范大学校园秋冬季鸟类调查[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2(1):67-69.[6]吴飞,杨晓君.样点法在森林鸟类调查中的运用[J].生态学杂志,2008,27(12):2240-2244.[7]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动物室,中山大学生物系.海南岛的鸟兽[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9]郝亚南,易国栋.校园环境中麻雀集群地点选择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26-128.[10]韩桂彪,薛怀清,原广华,等.山西农业大学校园鸟类初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9-15.[11]李金钢,杜央威,郝琳.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鸟类调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2(1):82-85.[12]卜书海,郑雪莉,陈铁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鸟类调查[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140-143.[13]寇世强,姚正阳,赵小妮,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及栖息地特征[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8):27-31.[14]刘永飞,吴逸群,廉小平,等.渭南师范学院校园鸟类群落与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96-3599.[15]杨帆.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鸟类调查初报[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42-44.[16]王志高,张勇,周放,等.校园环境变化对其鸟类多样性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s1):125-129.[17]赵海鹏,张耀光.西南大学校园鸟类区系与资源初报[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4):131-136.[18]杨育林,文勇立,雷申.西南师范大学(老校区)鸟种种群密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333-336.[19]陈顺德,郭克疾,陈贵英.四川师范大学鸟类多样性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84-7486.[20]曹长雷.长江师范学院夏季鸟类群落与多样性分析[J].生物学杂志,2009,26(5):44-47.[21]李偲,张敦房,黄科,等.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鸟类调查[J].四川动物,2010,29(2):249-254.[22]庹云.宜春学院新校区校园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108-111.[23]张红茂,孟秀祥,张辉.武汉市区及市郊鸟类多样性性初步调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20-128.[24]闫永峰,苏东,王汉卿,等.商丘师范学院校园秋季鸟类调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5(9):104-108.[25]梁子安,杜洁,俞亚丽,等.南阳师范学院校园鸟类调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2):59-62.[26]黄族豪,刘宾,罗水香,等.井冈山学院校园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27(6):13-15.[27]刘昌利,程王琨,王伟,等.皖西学院(本部)鸟类资源的初步调查[J].中国林副特产,2010(1):68-71.[28]程伟,虞蔚岩,周梅仙,等.南京江宁大学城校园鸟类多样性研究—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84-7486.[29]佟富春,谢正生,崔姚雪.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J].山东林业科技,2008(1):42-45.[30]蒋爱伍,于家捷,杨浪,等.河池师范学院鸟类初步调查[J].河池学院学报,2009,29(5):69-75.[31]贝永建,谢文海,蒋思胜.玉林市区春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73-77.[32]郭延蜀,郑慧珍.四川省树麻雀地理分布的变迁[J].动物学研究,2001,22(4):292-298.[33]张淑萍,王海涛.麻雀哪儿去了?[J].生命世界,2008(4):24-27.。

观花、观果、观叶植物

观花、观果、观叶植物

室内绿化(一)————观花、观果、观叶观花中文学名:勿忘草拉丁学名:Myosotis sylvatica科属:紫草科勿忘草属生态习性:勿忘草适应力强,喜干燥、凉爽的气候,忌湿热,喜光,耐旱,生长适温为20℃-25℃。

适合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碱性土壤中生长。

形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高30—60cm。

单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

总状花序顶生,长10—15cm;花萼小,5裂;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蓝色、粉色或白色,喉部黄色。

花期4-5月,小坚果褐绿色,果期5-6月。

中文学名:大岩桐拉丁学名:Sinningia speciosa Benth科属:苦苣苔科大岩桐属生态习性: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25 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

叶对生,肥厚而大,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有锯齿;叶脉间隆起,自叶间长出花梗。

花顶生或腋生,花冠钟状,先端浑圆,5-6浅裂色彩丰富,有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大而美丽。

蒴果,花后1个月种子成熟;种子褐色,细小而多。

形态特征:生长期喜温暖、潮湿,忌阳光直射,有一定的抗炎热能力,但夏季宜保持凉爽,23℃左右有利开花,1-10月温度保持在18-23℃;10-翌年1月(休眠期)需要10-12℃,块茎在5℃左右的温度中,也可以安全过冬。

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大,不喜大水,避免雨水侵入;冬季休眠期则需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块茎易腐烂。

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

用途:大岩桐花大色艳,花期又长,一株大岩桐可开花几十朵,花期4-11月,花期持续数月之久。

是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及窗台的理想盆花。

用它摆放会议桌、橱窗、茶室,更添节日欢乐的气氛。

中文学名:绿绒蒿拉丁学名:MeconoPsis Vig科属:罂粟科绿绒蒿属生态习性:绿绒蒿全世界共有49种,主产于亚洲中南部,以我国最为丰富,有40种分布于藏、滇、川、青、甘、陕、等省,其中仅云南就占17种,多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种类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

高原栀子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高原栀子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高原栀子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高原栀子花是一种高山盆景,其绚丽的花朵和叶片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高原栀子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土壤和环境选择、浇水和施肥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成功养殖高原栀子花。

正文:高原栀子花,又称玛瑙栀子花,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高山盆景,在园艺爱好者中非常受欢迎。

它的花朵色彩绚丽,呈现出深紫、浅紫或白色,花期持久,观赏价值极高。

下面将介绍高原栀子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读者成功养殖这一美丽的植物。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是养殖高原栀子花的关键。

高原栀子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对强烈的阳光和高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因此,栽种高原栀子花时,可以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疏松且排水良好的环境。

对于土壤的选择,最好选择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PH值保持在5.5-7之间。

其次,在浇水和施肥方面要注意。

高原栀子花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也不能过多浇水,否则容易导致根系腐烂。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进行一次适量的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在夏季高温时,应勤补水。

施肥方面,建议在植株生长期进行追肥,可以选择一些含有全面营养的有机肥料,每隔2-3个月施一次,以促进植株的生长与开花。

除了浇水和施肥,高原栀子花还需要注意日常管理。

在换盆时,应选择适当的盆土进行更换,并注意不要损伤根系。

植株生长期间,要及时修剪长势过旺的枝条,保持整齐的株形。

另外,高原栀子花喜爱阳光,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将其移至室外晒太阳,有助于促进植株的生长。

此外,高原栀子花也需要防治害虫和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等,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总结起来,养殖高原栀子花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合理浇水和施肥,并进行日常管理和防治害虫病害。

只有注意这些要点,才能成功养殖出健康美丽的高原栀子花,让自己和家人享受到盆景植物带来的美好。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养殖高原栀子花。

四川大学游记作文范文

四川大学游记作文范文

四川大学游记作文范文游玩四川大学的感想作文早就听说川大江安校区风景优美,放假后,我们一家人去川大江安校区欣赏新校区的美景。

我们先去了“不高山”。

“不高山”里树木长的郁郁葱葱,遮挡了林荫小道。

一梯一梯的小道非常狭窄,弯弯曲曲,有曲径通幽的感觉。

“不高山”里鸟语花香,有一些鸟还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

有的在枝头唱着它那清脆动听的歌,有的不时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还有的似乎在说:“大自然呀真美啊!” 各种野花开了,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美景,太漂亮了!山间的小溪的水不深但很干净,而且非常凉爽,让我舒舒服服的享受着水的清凉。

接着我们到了“不高山”旁边的一片荷花池,前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喝足了水的荷叶变的更大了,荷叶中间盛满水珠。

每当太阳照向这些晶莹剔透的水珠,它就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夏天,荷叶穿上了绿衣裳,粉红粉红的荷花也开了。

我还发现一些小鱼正在荷叶下乘凉,原来它们觉得太阳像个火球,在火烤着大地,而且还没有风,显得非常闷热,而荷叶却像一把伞,所以它们躲在荷叶下面凉快凉快。

然后我们到了“江安河”边,接着又去了“德水”,据说是后人为了纪念**元帅,而为他修的河。

最有意思的是,“德水”里面还有五颜六色的小鱼。

有的小鱼独自游来游去,有的小鱼三五成群的玩着游戏,还有的小鱼自己贴着河里的水草上睡觉。

最后我们来到了大楼边的草坪。

草坪上的草非常柔软,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

我们感觉就像到了仙境一般,因为草地上花开了,大树的叶子又密密麻麻的长成了一片绿荫,我躺在大草坪上,仰望着蓝蓝的天空,真是心旷神怡。

...寒假游记作文600字要在四川里!伴着凛冽的寒风,转眼间,已是寒冷的冬天了,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天空中飘落着那晶莹透亮的小雪花;冻成一根根垂直剔透的冰凌;那层层淡薄的雪,正展示着冬天的魅力.但是,更值得一看的是被称为“冰雪世界”的哈尔滨.寒假,妈妈带我坐飞机去领略哈尔滨那神奇的冰雪魅力.我左等右等,终于到了.我激动地跳了起来,不禁打了一阵寒战,“妈妈,哈尔滨怎么这么冷啊”我发抖着问,妈妈边给我围上围巾,边说:“要不冷的话,怎么被称为冰雪世界呢?哈尔滨是我国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的特大城市.哈尔滨还是一座冰雪名城,它每年都举办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灯艺术博览会”,汇集了冰雪艺术精华,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参加经济贸易交流.”“哦!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这么冷呢?”我明白了点点头,妈妈拉着我的手笑着说:“走,去看冰雕吧!”我兴奋极了,脑海中一直在想:冰雕是什么样的呢?来到入口前面,妈妈给我戴好手套,进去后,我终于揭开了冰雕那神秘的面纱.“哇,太美了!”我高兴地说,只见一座座栩栩如生、洁白无瑕、有趣生动的冰雕,美不胜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名叫二龙戏珠的冰雕,那冰雕上的两条龙,在彩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逼真.那两条龙互相怒视,张牙舞爪,谁也不让谁,在争着宝珠;下面是天女散花的冰雕,只见一个个仙女舞动着彩带,撒下一片片美丽的花瓣,姿态优美、千姿百态;我最喜欢的是花满堂的冰雕,冰雕中有玫瑰花、百合花、牡丹、郁金香、荷花、康乃馨……我最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自然垂落、有的紧缩一团、特别逼真;我还感兴趣的是用冰做的乐器,一位音乐家正在演奏;还有的是由小到大的冰凌,可以敲出动听的音乐.有些小朋友在玩冰滑梯,冰秋千.啊,太美妙了!我觉得这些都是每位能工巧匠心血的结晶!啊,哈尔滨,你真不愧被称为“冰雪世界”.2018四川大学考博英作文题目及相关内容是什么?2018年四川大学博士入学英语考试已经于3月中下旬结束。

城市植物引种失败的典型案例

城市植物引种失败的典型案例

城市植物引种失败的典型案例近日,持续关注西昌最美蓝花楹时了解到,除了西昌外,四川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引入蓝花楹。

据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李青撰写的学术论文《蓝花楹在四川地区的分布及园林应用研究》揭示,四川已有50%的地区种有蓝花楹。

同时,论文也指出,虽然蓝花楹在四川普及程度高,但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宜引种蓝花楹。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系主任、副教授刘教授指出,个别城市在引进植物时,并没有考虑到被引进的植物是否适宜当地的气候,导致引种失败,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

他提醒各地,在引进植物时,需要做到科学决策。

西昌街头绽放的蓝花楹美丽芬芳已分布四川50%左右地区攀西地区最适宜川西地区不适宜作为原产地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亚热带地区的树种,蓝花楹是如何来到我国的?这份成稿于2015年6月的论文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中国已引种栽培两种蓝花楹属植物——蓝花楹和尖叶蓝花楹。

早先主要引种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后来逐渐引种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四川,作者采用了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各地区的蓝花楹的分布和园林应用概况。

论文称,目前,蓝花楹分布在四川50%左右的地区,其集中分布在四川地区的攀西、川东南和成都平原这些地区,并有向周围不断扩散的趋势。

据刘教授观察,近年来,蓝花楹在我省种植的范围有扩大,比如,达州就表现出扩张的迹象。

但是,对于我省蓝花楹种植范围到底扩张到了多大,他并没有掌握。

论文进一步指出,在四川地区,蓝花楹主要集中分布在川南,如内江、自贡、宜宾、沪州等,而绵阳、巴中、达州等地未见蓝花楹引种,分布呈南多北少的格局。

近几年,成都温江、郫县、邛崃等地大量的引入蓝花楹。

还收集到蓝花楹原产地和四川各个地区的气候数据,依据气候相似性理论,采用模糊相似类比法,划分出5个类别的蓝花楹气候适宜区,分别是攀西地区为蓝花楹在四川地区的气候最适宜区,川东南和成都平原地区为适宜区,川东北地区为较适宜区,川北和雅安东部地区为基本适宜区,川西地区为不适宜区。

浅析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规划设计

浅析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规划设计

浅析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规划设计【摘要】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坚持整体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与现代化的统一;坚持生态性,园林化;坚持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适应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为师生营造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

本文从使用者的视角发现新校区在规划设计上的的一些不足,笔者对校园内部分同学进行了关于江安校区使用评价的相关调研,结果反映出了种种问题,这也就是规划中欠考虑的地方,文章最后结合城市设计课程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其他校区规划案例的对比,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希望在以后学习工作中以便参考。

标签:生态校园;使用评价;城市设计;尺度0 引言从整体规划平面图上看,校园功能分区明晰,生活区和教学区通过长桥相连,校园整体平面呈哑铃型。

作为一个在江安校区生活了四年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建立在学习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整体规划进行一定的评析,故写了这篇论文。

我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的道路骨架,从而引出了各个功能区,并进行了相应的阐述,思考为何如此布局,有何道理。

另外,江安校区校园的生态性十分明显,绿化系统又十分特殊,它渗透于各个功能区与道路系统之间,起到了衔接各个区域的过渡作用,基于此,我将其单列出来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

1 校园规划的亮点所在1.1 道路交通系统校园由环状曲线型机动车道连接各功能区,红线宽度24米。

各功能区内车行道路为6米。

校园分设六个出入口,南面主入口以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校园中心。

东入口则以景观水渠旁的文化长廊强化其在数条东西向通道中的统领作用。

在园区主干道和建筑间灵活的布置着景观性步道,形成了覆盖整个校园的有机交通网络。

连接生活区和教学区的主要干道便是长桥,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禁止机动车通行,很好的做到了人车分流,反应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同学们对我校的人车分流系统较为满意,满意度高达83%。

统览校园规划平面图,商业街、长桥、知识广场、文化长廊构成了自西向东的主要轴线,视廊随着校园运动系统丰富多变。

大学校园个性化环境景观营建探析——以川大江安校区为例

大学校园个性化环境景观营建探析——以川大江安校区为例
工 , 营造 出学 校 的个 性 化 环 境 景 观 。 以 12 影 响 大 学校 园个 性 化 景 观 的 主要 因素 .
12 1 校 园历 史 文 化 ..
身的文化修养 、 价值观念而对景观有所 比较 , 有所选择 , 有所
偏爱。一个 能够 为师生提 供认 同性 的校园景 观环境应 该是 文化上 、 环境上 、 象征 意义上 的表达 , 由独 特文化形成 的。 是
同, 就会有适应不 同气候 条件 的建筑 、 水体 和植物 景观 。另
外 , H 的 地 域 文 化 背 景 , 塑 造 了 反 映 不 同 地 方 文 化 的 景 小 也 观 候 条 件 和 文 化 景是 形 成 具 有 地 域 个 性 化 景 观 的 主 要 决 定 因素 。
12 3 大 学 性 质 .。
学生 的心理健康 。以人为本 的校 园特色景 观所渗 透 的文 化
气 息 适 应 学 生 精 神 需 要 的 多 样 化 、 性 化 的 特 点 , 免 了 个 避 对 学 生 人 格 塑 造 单 一 化 的倾 向。 激 发 他 们 的 自主 性 、 自尊 心
和 自豪感 , 树立 一个 真实 、 完整 、 积极 的 自我意象 , 形成积 极
四Jl I 建筑
第3 2卷 2期
2 1 .4 020
1 5

城 乡规 划与环 境建 设 ・
间 , 现 在 人 们 面 前 的 是 一 个 阳 光 水 流 中 的 生 态 校 . 呈 . 校 同在 空 间 布 局 上 , 用 了 综 合 型 的校 同 空 问 形 态 , 采 整
而 足 内在 多 种 因 素 完 整 融 合 的 产 物 , 具 有 本 校 个 性 的 景 是
的人们感到愉悦 、 积极 , 产生认 同感和 自豪感。文章将 大学校 园的个性化 环境景 观营 建与校 园文化 相结合 , 提 出校 园个性化景观 来源 于校 园文化 , 园文化是 个性 化景观 的本质表现 , 校 并将 理论 结合 实践 , 分析 了四川

蓝花丹开花生物学观测及花粉储存研究

蓝花丹开花生物学观测及花粉储存研究

蓝花丹开花生物学观测及花粉储存研究李文骥;高素萍;雷霆;张硕;吴佩纹;赵志惠【摘要】Pollen and stigma morphologies,floral characteristics,and flowering phenologies of introduced and cultivated Plumbago auriculata Lam.in Sichuan were systematically observed,with the collection period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of pollen also examined.Results showed:(1)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pollen and stigma morphology;P (polar axis length) and E (equatorial axis length) values of S-morph poll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morph pollen;the stigma of the L-morph polle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S-morph pollen;and the exine ornamentation and stigma stromae of the two morphs of polle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2) P.auriculata had a high flowering synchrony index of 0.89,but its relative flowering intensity was at a mid-level.(3) When the two morphs of pollen were harvested during the half-flowering period,viability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s.The L-morph pollen viability reached 85.24%± 4.22% and S-morph pollen viability reached 87.74%± 2.95%.(4) L-morph and S-morph pollen maintained better viability when stored at low temperatures after drying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25℃ for 0.5 h and 1 h,respectively.(5) Dried pollen was best stored at-86℃,and after 30 d of storage the L-morph pollen viability was 66.51%± 0.85% and S-morph pollen viability was 69.07%± 1.57%.In summar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produ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between the two morph plants of P.auriculata,with differences in thesize,morphology,and drying time of pollen,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igma.Whether these different structures participate in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reaction of P.auriculata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udied.In addition,low flowering intensity can cause insect pollination difficulties,which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extremely low natural seed setting rate.%对四川引种栽培的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花粉与柱头形态、花部特征及开花物候进行了系统观测,并对其花粉的采集时间与储存温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类型花粉和柱头形态均具有较大差异,短花柱型(S型)花粉的极轴长P值和赤道轴长E值均显著大于长花柱型(L型)花粉,L型柱头则明显长于S型,且两种花粉的纹饰和柱头的瘤状突起物形态也明显不同;(2)蓝花丹具有较高的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89),但相对开花强度不高,属于中等强度;(3)蓝花丹两种花型在花蕾半开放时采收花粉,其活力最高,L型花粉活力可达85.24%±4.22%,S型可达87.74%±2.95%;(4)L型与S型花粉分别于25℃干燥0.5h和1h后再低温储存,其活力保持更好;(5)干燥后的花粉在-86℃条件下保存效果最好,储存30 d后L型花粉活力高达66.51%士0.85%、S型达69.07%±1.57%.本研究表明蓝花丹二型植株在生殖资源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导致花粉大小和形态及其所需干燥时间的不同,另一方面导致二型花柱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性的结构是否参与了蓝花丹自交不亲和反应的识别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较低的开花强度会造成虫媒传粉困难,这可能是蓝花丹自然结实率极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期刊名称】《植物科学学报》【年(卷),期】2017(035)006【总页数】10页(P874-883)【关键词】蓝花丹;开花生物学;花粉活力;花粉存储【作者】李文骥;高素萍;雷霆;张硕;吴佩纹;赵志惠【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研究所,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研究所,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研究所,成都611130;成都师范学院,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研究所,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研究所,成都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4.58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为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白花丹属(Plumbago)多年生常绿半灌木,花柱二型,属于典型的花柱异长植物,植株可分为长花柱型(L型)和短花柱型(S型)两种类型,原产南非南部,在我国多地有引种栽培,因其花冠为自然界少有的蓝紫色而受到关注,近年来被广泛的引种栽培和应用。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鸟类调查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鸟类调查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鸟类调查李偲;张敦房;黄科;曹森;刘绍龙【摘要】2007年9月~2008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4种,其中留鸟占44.6%,冬候鸟占20.3%,夏候鸟占18.9%,旅鸟占14.9%;家麻雀、普通鸬鹚等2种为成都市区的鸟类新纪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长耳鸮、普通鵟2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普通鸬鹚、苍鹭等10种;白头鹎、红头长尾山雀、白颊噪鹛、树麻雀等4种为江安校区鸟类优势种,小白鹭、珠颈斑鸠、家鸽、家燕等12种为常见种.对不同生境的鸟类种类进行分析发现,植被受人为干扰较少的待建荒地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人工绿化带如草坪、灌丛、树林等次之,建筑区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低.【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6页(P249-254)【关键词】鸟类;成都;生物多样性;城市化;样线法;生态恢复【作者】李偲;张敦房;黄科;曹森;刘绍龙【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7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人类正对地球生物多样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杨萌等,2007)。

鸟类作为反映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生态工作者的重视。

四川省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据徐雨等 (2008)对四川省鸟类资源的最新统计,四川省鸟类共有 21目 80科 683种,分别占全国鸟类目的 87.50%、科的 79.21%、种的 51.28%,并分布有大量珍稀物种和我国特有种类。

鸟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吴先智等,2005)。

建立长期的鸟类调查研究,对于城市化建设和生态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概述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为中国科学院直属三所高校;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学生达4万余人,其中硕、博士生2.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1042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四川大学现有教职工11100余人,其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特聘院士25人,文科杰出教授4人,理科杰出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19人,居全国第五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和讲座教授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8支, 数量并列全国第五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1人,教授(级)1322人,副教授(级)2345人。
物理学 第十一名
化学 第十五名
生物 第十四名
[编辑本段]
人才培养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教学中牢固确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岗位"的观念,切实提高质量。大力加强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实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立和完善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和创新型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目前,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普通学生达5.6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万余人(其中2006级10245人),硕、博士生2.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1042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万余人,网络教育学生2万余人。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明远湖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明远湖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明远湖植物配置调查分析作者:邱雪凤牟江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11期邱雪凤牟江(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水体景观是全国高校独有的景观亮点之一,明远湖是整个校园的点睛之笔,明镜般的湖水使整个校园充满灵气与生机。

本文通过对明远湖及周边现状植物的种类、种植方式、季节变化、基本形态及植物配置状态的调研,对其景观环境不足之处提出良好改造意见,以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明远湖植物艺术景观。

关键词:明远湖;水景;植物配置;校园环境1 明远湖景观概况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00hm2,水域面积30hm2,明远湖水域面积约13.33hm2,与岷江支流江安河共同构成了校园核心水环境。

明远湖由江安河与地下水净化汇聚而成,属于仿自然形态的人工水体景观,以促进明远湖滨水景观最大程度地发扬校园优良文化和形成一个充满灵气的交流学习、娱乐放松、聚会活动的多功能景观空间作用。

利用人亲水性的心理特征、水倒影成景的物理特性、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生态性以及水体景观产生的哲学意义等各学科间的特点与联系,对明远湖植物选择及配置做出客观的调查和分析,为明远湖的景观改造提供分析意见。

2 明远湖植物配置调查依据2.1 校园文化性明远湖景观空间是学生公共活动与知识交流的场所,是大学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明远湖的景观营造应与大学育人精神相呼应,尊重学校的历史文化,诠释校园人文场所精神,使文化与自然相结合,打造一个庄重、素雅、朴素、沉稳的人文环境来陶冶人的心情、净化人的心灵。

2.2 植物的耐水性江安校区江安河与明远湖不同的功能定位,分别形成以排洪为主的垂直式河堤景观和以美化为主的缓坡式驳岸景观,由于雨季与旱季的降雨量不同,植物的耐水性对植物生长和湖边景观打造起决定作用,所以,在常水位线以下应选择水生植物和耐水湿植物,在常水位与洪水位之间选择耐水湿性植物。

四川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四川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四川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2022四川大学简介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员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

四川大学重点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注:2022年四川大学各专业学费里面不包含寝室的住宿费用,如果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感觉四川大学各个专业的学费收费标准比较贵还可以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分期还款,国家财政还贴息,也算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福利。

四川大学宿舍条件
如何四川大学分为三个校区:江安校区、华西校区、望江校区
江安校区:目前所有大一、大二新生都在该部分校区学习。

住宿条件优越,四人标准间,有卫生间、有空调,气候温暖湿润
望江校区:在这里有像一样的宿舍,三室一厅、空调、热水、开水、自助洗衣一应俱全;人脸识别宿舍门禁,安全有保障;宿舍休闲厅,温馨又别致。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造景植物调查与分析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造景植物调查与分析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造景植物调查与分析王玉梅;张浩然;吴华;辜彬【摘要】以四川大学新校区——江安校区为研究对象,对校区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教学区和生活区植物配置及抗性进行分析,发现江安校区植物造景存在川西地区乡土树种不足,垂直绿化欠缺,植物丰富度较低,群落生态功能降低及绿化管理混乱等问题.建议增加川西特有古树名木来展现强烈的校园文化和地域性特征,在保持现有造景风格的同时,利用篱墙等来构建垂直绿化景观等,以供未来校园环境建设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5页(P188-191,242)【关键词】四川大学;新校区;造景植物;景观分析【作者】王玉梅;张浩然;吴华;辜彬【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9校园环境是大学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交织着自然与文化气息。

校园环境的建设作为校园形象的代表,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新校区不仅在空间上扩大了四川大学的校区规模,也体现着这所百年名校在新时代所特有的生命力。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于2003年落成,在园林建设方面有着明显不同于老校区的设计理念:新校区以河流、水面作为校园的生态景观核心,体现生态校园的主题;新校区寻求简洁、明晰的布局结构,建筑追求群体空间与绿化环境的融合。

江安校区的设计综合考虑植物造景与建筑特色,体现了现代化的园林设计理念,实现了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的规划目标。

笔者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造景植物开展实地调查并对景观效果进行分析,对校园造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

1 江安校区自然地理概况江安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图1),校区总占地面积200 hm2,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少。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例,以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校园景观构成的定性分析及指标的定量计算,结合空间格局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针对分析并得出结论,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得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理解好景观生态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从而创造出各方面都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校园景观。

1 校区概况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校区周边环绕着大件路、黄河路、川大路、长城路等四条主要道路,全长约6.4公里。

总占地3641亩,其中教学、学生生活区3000余亩,教师住宅区240余亩,待征地400亩。

图1 CAD绘制的1:1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总平面图2研究方法2.1 校园总图获得方法和数据来源根据现场调研测绘及拍照的校园概况,结合网上的资料,运用AutoCAD 软件描图得到较标准的1:1校园平面图(图1),计算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作为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数据,再计算得到各景观格局指数。

2.2 景观构成分析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做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

斑块:根据功能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分为五大类:教学斑块、生活版块、运动斑块、绿地斑块、水域斑块。

廊道:校区景观中的廊道以线状廊道为主,其中最主要的线状廊道是道路廊道,另外还包括水体廊道如江安河等。

基质:高校景观的基质在高校景观结构中已经和斑块、廊道融为一体,不对系统独立发生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分析时,不考虑确定基质分类。

2.3 景观格局指标的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在某特定尺度的空间结构特征。

白玉兰根的介绍

白玉兰根的介绍

白玉兰根的介绍
白玉兰属于双子叶植物,因此是直根系。

直根系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特点是主根明显而发达,并且方向为竖直向下,侧根呈葡萄状分布于主根周围。

一般直根系入土较深,其侧根在土壤中的伸延范围也较广,木本植物的根系其伸延直径可达10~18米,常超过树冠的好几倍;而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刺可深入地下20米,以吸收地下水。

扩展资料:
白玉兰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的白兰(Michelia alba )和玉兰(Magnolia denudata )的别称。

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

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

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

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

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

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

用二氧化硫进行人工熏烟,l公斤干叶可吸硫1.6克以上。

因此,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

施肥不当容易导致白玉兰烂根。

每年的五月到八月份是白玉兰生长的旺盛期,对于养分的需求极高。

我们应该在半月左右给其施肥一次,但是我们施肥的时候不要让肥料过于靠近植物的根部,尽量远离根部一些。

一旦施肥浓度太高就会烧根。

使用的花肥千万不要使用高浓度盐类肥料。

这种肥料很容易让白玉兰的根系烧伤。

白玉兰属于双子叶植物,因此是直根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