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学时折算标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学时折算及依据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学时折
算及依据(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学时折算及依据
(摘自市教委成教高发(99)第10号文)
一、规范性培训:依据是:学时证明、成绩通知
1、参加成教院、进修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培训合格者按实际学时计算,不合
格者按实际学时的30%计算。
(由培训单位发给证明)
2、参加学历教育(属师范教育或与所教学科紧密相关专业)者,每及格一科计15学
时,不及格一科计5学时(学时证明和成绩通知)
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WORD文档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WORD文档本文仅供学习使用不得使用在其他用途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多谢合作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进一步M强我省中小学教师址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开展,提升教师队15整体素质,提高全省根底教育质量和水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立的意见?〔国发〔2021〕41号〕、?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已取得教师资格的普通中小学在职教师。
第三条本方法所指继续教育是指中小学教师为提髙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进展的学习培i丿II。
第呱条人力资瀰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综合管理、指导和监视,教育行破部门依法做好继续教育的规则制定、组级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師的权利和文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誠®1、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为教師学习培训提供条件保障。
'第穴条。
缆续教育实行学分管理。
原朋么上每五年为一f周期。
每周期内,中小学教师应完成不少于360学分且毎年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
中小学教师参J1U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第二章内容与形式第七条继续教育以提髙教师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开展以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更新与扩展、专业能力训练与实跌、教育科学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圳。
第八条缆续教育分为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是指貝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展的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的教育。
非学历教育是指经学校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级或汰可的、对教師进展的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及岗位要求而开展的学习培洲。
第九条缆续教育坚持教师全员培洲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Dll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肮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实用文档学历提升相结合,统一培训与自主研习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督促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树立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考核制度.
二、考核办法
1、考核对象为本园在编在职教师。
2、在试用期内的新任教师继续教育应达150学时;其他在职教师应达70学时。
3、学时计算方法为:办班单位有规定学时数的按实际数计算;未明确的按每天6学时
计算;发表论文按区级3学时、市级4学时、省级6学时、国家级8学时计算;园本培训按一年12学时计算。
4、每年六月份对教师进行验证考核。
由教师本人向园部提供一学年进修学习的证明材料,由园部填入继续教育证书和登记卡,再由园部统一到区教育人事部门验印。
5、经验证合格的《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必备材料;且继续教育考核作为教师常规工作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
6、幼儿园成立考核小组,成员由行政有关人员和年级组长组成。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折算表
3.各区(县)、学校组织其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每4学时折算1学分。
本板块周期要求为20学分。2007年前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不再纳入本周期进行登记。
4.提高学历、学位进修(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网络远程培训,凭主办单位毕结业证书、学位证书或成绩证明、课程合格证,按结业1科2学分计,但总分不得超过20学分。教师参加挂职进修,每学年计5学分。
5.教学实践:(1)参加优质课竞赛获奖、撰写论文获奖、参与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获奖,按主办单位层次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6、5、4学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5、4、3学分,区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3、2学分计,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1分,各项以最高标准计,不重复计算。
3.课题审批来源需为各级教育科研规划、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规划、自然科学科研规划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委托课题。
4.教师获奖颁证单位需为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院(校)、教研部门、电教部门、教育学会,其他组织评比活动不纳入学分登记范围。
新技术
1.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凭培训合格证书,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分别计14、12、10学分。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合格,凭考试等级证书,高、中、初级分别计6、4、2学分。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折算表
板块
学分折算办法
备注
师德教育
1.每学年结束时根据《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职业道德考核,获得合格及以上等级的计3学分。
2.完成市级课程培训并考试合格,计3学分。
本板块周期学分要求为18分。凡考核等级不合格者,年度继续教育认定为不合格。
新理念
完成市、区(县)级课程培训并考试(含补考)合格,每科计3学分。校本培训按4学时折算1学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登记及折算标准讲课教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登记及折算标准
1、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集中培训按照6学时折合1学分,非集中培训按8学时折合1学分。
2、参加由培训院校举办的属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范围的各种长短培训,学完规定课程,课程考核不合格,不计学分。
3、参加由其他培训机构举办并经市以上教育局师资培训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专题讲座,可按实际听课的时数,以每小时为1学时计并折合学分。
4、经成人高考或其他进修考试录取的,教育系统举办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函授、脱产进修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参加教育系统系列的自修考试提高学历的教师,学习结束,原则上按饱满学时折合学分。
如中途辍学,未能毕业均不记学分。
但上述各种类型的中小学教师均必须参加省、州、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培训,不参加者扣其总学分。
5、此前各地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教相关培训按以下项目及标准凭证登记:
WTO培训4学分
职务培训2学分
校长提高培训3学分
骨干教师培训6学分
6、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时及学分计算办法如下:。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各类研训活动学分安排与折算标准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各类研训活动学分安排与折算标准1日期:20 年月日嵊泗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各类研训活动学分安排与折算标准培训项目及层次各项目学分安排及折算标准与要求审核材料学年最高限制考核认定要求集中研训县级主题性集中研训每年暑期安排县级集中研训12学分研训机构计划安排及各学科教研员研训方案。
12学分根据各学科教研员点名记载,参训教师每缺勤一天扣2学分;由教研员报县教师进修学校考核认定。
学校层面校本研训学校层面集中研训按每45分钟为1学时,2学时记1 学分折算。
主要包括学校主题性集中研训,教研组有主题的集中学习、公开课、备课、听评课、技能竞赛等研讨活动。
每一研训项目结束,学校或教研组都必须对参训教师进行及时评估,分出等次,按等次赋予学分。
学年结束各学科教研组长将各位教师一年来参训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按10~20学分不同等第赋予学分,并报校本管理员和县学科教研员审核。
学校研训档案、教研组研训记载、教案及听评课记录等40学时,20学分。
根据《管理手册》记载,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学科教研员考核认定;各教研组未按不同等第给教师赋予学分的将不予认定。
师德培训学校层面集中研训按每45分钟为1学时,2学时记1 学分折算。
学校培训档案,教师参训记载。
中小学6学分、幼儿园8学分根据《管理手册》记载,由县教师进修学校考核认定。
教师自主研训论文或教案设计获奖县级:三等奖1学分/篇,二等奖2学分/篇,一等奖3分学/篇。
市级:三等奖2学分/篇,二等奖3学分/篇,3一等奖5学分/篇。
省级以上5学分/篇。
获奖证书复印件5学分论文获奖和竞赛评定单位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师训机构,同一论文或竞赛只计最高级别,不重复计算。
由教师所在学校认定,各学科教研员、师训机构审核。
优质课比赛校级1学分/节,县级:三等奖1.5学分/节,二等奖2学分/节,一等奖3分学/节。
市级:三等奖2学分/节,二等奖3学分/节,一等奖5学分/节。
省级以上5学分/节。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对因产假病假等特殊原因无法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学分的教师,经学校同意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补修。具体办法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加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过程管理,对学分登记与事实不符或培训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限期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追究相关部门、学校及人员责任。
第二十六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各学校依据国务院关于中小学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提取继续教育经费,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十七条 中小学教师参加法律、法规规定的继续教育,其费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决;参加所在单位安排的继续教育,其费用由所在单位负担;参加自主选择的继续教育和自主研习活动,其费用按照所在单位的规定解决。
第十五条 中小学教师参加国民教育系列提高学历(学位)教育,在读期间学业成绩合格,本学年继续教育记72学分。
第十六条 新任中小学教师试用期培训不少于120学时,经考核合格记72学分。担任班主任的中小学教师,每5年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经考核合格,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第十七条 在县级及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中,担任主讲教师、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的,完成工作任务可按其承担的培训学时数的两倍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第十条 继续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实施。五年周期内,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提供不少于240学分的全员培训,其中市、县(市、区)提供的面对面培训不少于60学分。中小学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学习实践等自主研习活动。
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及学时计量标准
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及学时计量标准
一、规范性培训是指县及县以上的规范性培训;灵活性培训是指校内各类培训;
两类学时每学年达80学时。
二、继续教育学时计量标准:
1、听课者,每小时一学时;担任主讲者,(省)9、(市)7、县(区)5、(校)2学时。
2、每学期师德修养心得计10学时,中心、自学笔记和自学心得计10学时。
3、参加职业技能训练合格计20学时,优秀计30学时,良好计25学时。
4、参加课题研究:国家级40学时,省级30学时,市级20学时,县级10学时,校级5学时,参研人员按主研人员的三分之一计算。
5、参加学历教育每及格一科计15学时,正在进修的每学科计1学时。
6、论文获奖、发表,国家级20学时,省级15学时,市级10 学时,县级8学时,校级4学时。
7、承担教师进修提高的指导教师,计10 学时。
8、参加教育教学方面的竞赛获奖者,国家级一等奖20(省15、市10、县8)学时,二等奖15(省10、市8、县5)学时,三等奖12(省8、市5、县3)学时,校一等奖3 学时、二等奖2学时。
9、计算机C级合格计10 学时,B级合格计15 学时。
10、普通话等级检测达二级甲等者计15 学时,二级乙等者计15 学时。
11、参加五项技能合格者计15 学时。
12、暑期参加校本培训计25 学时,参加学校教研、备课活动计40 学时。
2011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计分办法
2011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计分办法
一、培训类(包括培训、进修、学术讲座或自修等)
1.市区人事局组织的公修科目培训,按证书计分;区局读书活动必修科目培训2010年《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7分。
2.英特尔教育培训项目,7分。
3.骨干教师培训:每5学时记1学分。
区级7分,市级24分,省级30分(按证书)
4.校长岗位培训,校长提高培训,教育干部(政教干部、团队干部等)培训,每5学时记1学分,或按证书计分。
5.省、市农村教师素质教育提高培训,20分。
6.学历培训:凭毕业证记分,一般按学年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每学年20分,专科60学分,本科80学分,教育硕士学位进修40分。
7.其他:按培训合格证书计分。
二、论文类(指正式出版的论文、论著等)
市级发表5分,省级发表10分,国家级发表15分。
多人合作的论文,按总平均计算学分。
三、成果类(指从事科研、设计、管理等取得的成果)
主要是指已结题的科研课题,市级15学分省级25学分国家级30学分
四、不计分项目
1.非法出版物,
2.论文字数在500字以下的,
3.新闻、宣传稿件,
4.各类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等,
5.获奖论文成果、课件、案例、辅导奖等,
6.2002年6月30日以后的计算机培训证书,职称评聘时考的计算机证书。
7.其它不符合继续教育管理规定的项目。
继续教育学习形式及学时计算办法(共五则范文)
继续教育学习形式及学时计算办法(共五则范文)第一篇:继续教育学习形式及学时计算办法继续教育的学习形式及学时计算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的下列继续教育形式之一的,凭相关有效证明,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班、进(研)修班、学术讲座、国内外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实习、学术会议、业务考察;2、在科研、教学等活动中取得的技术成果等;3、正式发表出版的与本业务相关的专著、译著、论文、译文等作品;4、参加本单位正式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5、参加与业务工作相关的远程教育、学历教育以及有计划、有考核的各种自学活动;6、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有关办学活动。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时间以天为单位计算的,每天计6学时。
具体形式及学时认定办法如下:一、参加培训、研修活动1、参加国家部委及国(境)外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选派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认定。
2、参加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主办单位认定。
3、参加省、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办班项目审核单位认定。
二、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课程进修凡考试考核合格者,每门课认定15学时。
三、个人自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向本单位申报自学方案,经认可后列入单位年度继续教育计划。
1、有考核的自学:完成自学计划后,参加有关部门或经认可的施教机构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者,持有关凭证到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学时数。
2、有指导的自学:专业技术人员拟定自学计划,单位认可后指定指导教师。
完成自学计划者,撰写自学报告,经指导教师评定合格后,报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学时数。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自学形式的继续教育,每年认定的学时数一般不超过35学时。
四、参加学术会议1、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会议:认定8个学时。
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5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8个学时。
继续教育学习形式及学时计算办法
继续教育的学习形式及学时计算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的下列继续教育形式之一的,凭相关有效证明,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班、进(研)修班、学术讲座、国内外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实习、学术会议、业务考察;2、在科研、教学等活动中取得的技术成果等;3、正式发表出版的与本业务相关的专著、译著、论文、译文等作品;4、参加本单位正式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5、参加与业务工作相关的远程教育、学历教育以及有计划、有考核的各种自学活动;6、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有关办学活动。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时间以天为单位计算的,每天计6学时。
具体形式及学时认定办法如下:一、参加培训、研修活动1、参加国家部委及国(境)外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选派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认定。
2、参加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主办单位认定。
3、参加省、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办班项目审核单位认定。
二、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课程进修凡考试考核合格者,每门课认定15学时。
三、个人自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向本单位申报自学方案,经认可后列入单位年度继续教育计划。
1、有考核的自学:完成自学计划后,参加有关部门或经认可的施教机构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者,持有关凭证到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学时数。
2、有指导的自学:专业技术人员拟定自学计划,单位认可后指定指导教师。
完成自学计划者,撰写自学报告,经指导教师评定合格后,报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学时数。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自学形式的继续教育,每年认定的学时数一般不超过35学时。
四、参加学术会议1、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会议:认定8个学时。
报告论文者, 2000字以内,另加5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8个学时。
2、参加省级学术会议:认定6个学时。
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3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5个学时。
继续教育学时数计算或折算标准和方法
继续教育学时数计算或折算标准和方法
附件3
继续教育学时数计算或折算标准和方法
一、学历教育
1、本科函授:全年50学时,半年25学时
2、本科自考:每及格一门15学时(含研究生)
3、大专自考:每及格一门10学时
二、非学历教育
1、市人事局举办的公共科目考试,合格者每门课程计25学时
2、全员培训26学时
3、市、县班主任培训合格25学时
4、通过普通话考核20学时
5、通过信息技术考试40学时
6、通过职称外语考试40学时
7、通过教学基本功考核20学时
8、论文发表或获奖按县级10学时,市级20学时,省级30学时,国家级40学时
9、优质课、说课、课件制作等业务竞赛获奖,县级10学时,市级20学时,省级30学时,
国家级40学时
10、外出听课、考察或业务学习、培训须凭主办单位通知或证明,每天计6学时,最多不超
过20学时
11、承担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的须凭有关证明,每人每年计20学时
12、新教师培训全年48学时
13、校本培训每人每年不超过20学时
三、教师继续教育年度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继教学时折算表
中每学年
总计:50
或:按培训单位学时证明计算
注:按当年县区(校)规定量计算
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奖
注:教育教学论文同一篇按最高等级只记一次
校
区
市
国
4
3
2
6
5
4
9
7
6
11
10
9
注明:灵活性学时(校本研修学时):示范性学校不少于70学时,其余为50学时(教师研修学时)折算表(2016年春修订整理)单位:学时(40分钟=1学时)
教育教学研修与专题培训、教师技能培训
研讨课、示范课、竞赛课
论文发表或参赛(1500字以上/篇)
学历培训
其他
主讲(上课)者
主讲(上课)者
发表或交流
自考
网络研修与外出培训学习
省级:9
市级:7
区级:5
校级:3:
省级:9
市级:7
区级:5
校级:3
国:30
省:20
市:10
区:8
校:3
每科及格
计:15
不及格:5
1、按培训单位学时证明计算,或每天计:8
2、专业人员职业技能网络学习考试(人社局)计:20
参研(听课)者
参研(听课)者
评委
课题研究
函授
自学自练
省级1
区级:1
校级:1
省级1
区级:1
校级:1
省级3
区级:2
校级:1
课题实验主研人员每学年计:15;参研人员计5
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培训学时计算办法
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培训学时计算办法引言: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制定一种科学合理的学时计算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培训内容与形式、学时计算办法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 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们可以更新教学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培训内容与形式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该广泛涵盖各个学科和教学领域。
除了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外,还应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线下研讨会、网络课程、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3. 学时计算办法为了确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课时:根据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确定课程的学时长度。
例如,一场研讨会可以确定为2个学时,一门网络课程可以确定为10个学时。
(2)学习成果:教师参与培训后,应该进行学习成果评估。
可以通过考试、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估教师的学习成果,并根据成果的质量给予相应的学时奖励。
(3)教学实践:教师在学习后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可以将实践的时间与学时相关联,根据实践的深度和质量给予相应的学时奖励。
4. 学时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学时计算办法应该既具备合理性,又具备可操作性。
在确定学时时,应考虑培训内容的难度、学习成果的实际价值和教学实践的工作量。
同时,学时计算办法应该简洁明了,方便教师和培训机构操作。
5. 建立学时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学时计算的公正和准确,建立学时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应明确学时的来源和归属,成立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管理部门,负责学时的统计、审核和管理工作。
6. 建立培训资源数据库为了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资源,可以建立培训资源数据库。
通过收集、整理和发布各类培训资源,教师可以更便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
南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学时折算标准
南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学时折算标准层次学时折算项目灵活性培训规范性培训层次学时折算项目发表教育教学学术论文(篇)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篇)优质课等竞赛(次)上示范课(节)教研教改教学观摩教改实验及课题研究指导新教师或本校研修技能训练考核编写教材撰写教育专著、教师自学学历提高教育(或第二学历)继教讲座(每小时)骨干教师培训其他教师培训“三新一德”自考层次学时折算项目听讲国家级15—30学时,获奖者另加10—20学时209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5学时9每小时计学时县级及以上立项的主研人员每学年计15学时,其余人员每学年计8学时每学年计10学时按当年标准计算专著等每千字计20学时自学每千字计2学时当学年所学课程经主考院校考核合格者,在当年灵活性培训拦中每科计15学时,所学课程不及格者,按每科计5学时每小时记一学时9考核合格,按学时证明计算学时按当标准计算由各级自考部门提供参考人员名册及成绩,教师进修学校按文件规定登记学时9省级10—20学时,获奖者另加3-8学时159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5学时9市级5—10学时,获奖者另加2-6学时107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4学时775县级2—5学时,获奖者另加1—4学时55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3学时53区级33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2学时3每小时计半学时校级22学时,获等级奖加1学时22备注每篇不低于1500字;见原件,同一文多刊发表,以最高级别计算学时.见原件,同一文在各级会议交流,以最高级别计算学时。
见教案和证书,同一课在各级获奖,以最高级别计算。
见教案和通知见笔记见研究方案见指导计划任务职责见等级证书见原件见成绩通知单见继续教育学习笔记见教案或安排表见各级学时证明及继续教育学习笔记按照当年要求准备资料见参考人员名册及成绩以上项目均由各中小学在网上登记灵活性学时以上项目由各培训机构在网上登记规范性学时.规范性学时和灵活性学时不得相互冲减。
年度登记时间为上年7月31日起至当年7月30日止.年满58岁的男教师、年满53岁的女教师,考试考核不作硬性要求,但培训必须参加,总学时应达到规定标准。
绵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量登记办法
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量登记办法
说明:
1、同一活动(成果),只按最高学时计其一项(次),不得重计或累计。
2、试用期内的教师每学年须完成120学时的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其余教师每学年须完成50学时的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
3、学时登记均须提供原始凭据。
若系复印件,须由培训机构签章并由经办人签名。
4、从2007年起,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登记以此文件为准,以前文件与本文相抵触的内容同时废止。
绵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登记办法>的通知》(绵教发[2007]13号)文件。
继续教育活动与学时折算参考标准
继续教育活动与学时折算参考标准1、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学时数由基地同级管理部门按其批准学时数认定。
2、参加培训、研修活动。
参加国家部委及国(境)外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量由选派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认定;参加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主办单位认定。
3、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课程进修,凡考试考核合格者,每门课程认定15学时。
4、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会议:认定12个学时。
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6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8个学时;参加省级学术会议:认定8个学时。
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4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6个学时。
5、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
国家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按职责大小排序,前5名,每年分别认定64学时、56学时、48学时、40学时、32学时;子课题(项目)组成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8学时、40学时、32学时。
省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56学时、48学时、40学时;子课题(项目)组成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0学时、32学时、24学时。
- 1 -6、出版著作(译作)或发表论文。
出版著作(译作)或在公开出版刊物(增刊、副刊除外)上发表论文的,署名前3名的作者按以下标准计算学时:出版著作(译作)每万字计12学时;国外及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专业刊物每篇计算48学时,省级专业刊物(核心期刊)每篇计40学时;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每篇计24学时。
7、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56学时;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40学时。
8、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56学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48学时。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标准的有关说明
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标准的有关说明第1项:此项指校内各类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包括学区教研活动。
除请假人员外所有老师每年都计分,校本研修认定表“研训主题或内容”填“语文(数学、英语)教育教学”等。
第2—5项:此项中国培计划算省级培训;学区联片教研活动算县级培训(会议记录、签到册等),每天8学分;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学校自主派教师外出培训,报教体局备案的,算县级培训,没备案的算校级培训。
后勤人员参加安全培训、财会人员参加财务培训均按照县级加分。
但教师参加公务员培训、党课学习、后配干部的培训等均不在加分范国。
第6项:此项中函授自考每年加30学分,但有效学习时间即入学时间和毕业时间要控制。
第7项:此项中晋职前培训不再另加。
第8项:此项中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加60学分。
第9项:此项中所有远程培训均算网络培训,均按规定标准计分。
第10项:此项中在国家权威期刊、211、985工程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算国家级;其余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到的算省级。
合著论文不计分。
在《中小学学校管理》、《教与学》、《素质教育》、《教育学文摘》、《职业技术教育》、《中小学教育》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均不计分。
甘肃省的《甘肃教育》、《教育督导》、《教育革新》及《》四种刊物按省级算,其他不计分。
第11项:此项中的教材指经“甘肃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算出版教材:专著必须是教育教学类的。
第12项:此项专指课题鉴定(省级鉴定的,市级和鉴定;立项的不计分),有效计分人员为前4人,含主持人,前2人计10分,第3人计6分,第4人计4分,以后人员不再计分。
第13项:此项专指课题获奖,计分办法同12项。
第14项:此项中“承担指导青年教师”必须是学校安排或指定的,要有协议、有安排,指导教师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
帮扶对象须取得成果(评优课、说课获奖)才计分。
第15项:此项时间须在一学期以上。
第16项:此项指对免修对象凭假条加免修学分。
教师国家省市县学时计算办法
6 7 8 鼓励优 秀教师 示范引 领 9
教师获奖(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 门)颁发的教学成果显著奖、教育教 学技术发明 在县级以及以上组织的培训中授课 各级做学术交流 县级以及以上级公开课、示范课 县级以及以上级优质课、教学基本功 、技能大赛
同意奖项不累计。不限学时 不限 不超过24学时 同一课按照最高级别记学时、不累计
4
论文大赛
不限学时
教育科 研活动 并取得 成果
5
课题(子课题不认定学时)
结题当年,国家级前5名主研记72学时, 其余记60学时;省级前5名主研记60学 时,其余记48学时;市级前5名主研记48 学时,其余记36学时;县级前5名主研记 36学时,其余记24学时.只记最高奖项。
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48、42、36学时;省 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36、30、24学时;市级一 、二、三等奖分别记24、18、12学时;县级一、二 、三等奖分别记12、10、8学时。
按照课时3倍计算
国家级14学时;省级12学时;市级10学时;县级8 学时; 国家级24学时;省级20学时;市级16学时;县级12 学时; 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36、32、28学时;省 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25、24、20学时;市级一 、二、三等奖分别记20、16、12学时;县级一、二 、三等奖分别记12、10、8学时。
教师学时认定 项目 序号 1 2 3 项目 学时 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三四等级记市级培训 学历提升毕业当年 刊物发表 20 72 备注(均要提供佐证材料方可认定且要装档) 由培训审核机构录入 提供毕业证作为佐证
第一作者国家16、省12、市8、县4;第二 最多32学时 作者国家8、省6、12、市4、县2;
课题(项目)级别认定标准:国家级指全国教育科 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课题(项目);省级指 教育部直属教育业务单位或中国教育学会、四川省 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课题(项目); 市级指四川省教育厅直属教育业务单位或四川省教 育学会、巴中市教育局立项课题(项目);区县级 指巴中市教育局直属教育业务单位或区县教育行政 部门立项课题(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干教师培训
其他教师培训
“三新一德”自考
层次
学时折算
项目
听
讲
国家级
15—30学时,获奖者另加10—20学时
20
9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5学时
9
每
小
时
计
1
学
时
县级及以上立项的主研人员每学年计15学时,其余人员每学年计8学时
每
学
年
计
10
学
时
按
当
年
标
准
计
算
专
著
等
每
千
字
计
20
学
时
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每
千
字
计
以上项目由各培训机构在网上登记规范性学时.
规范性学时和灵活性学时不得相互冲减。年度登记时间为上年7月31日起至当年7月30日止。年满58岁的男教师、年满53岁的女教师,考试考核不作硬性要求,但培训必须参加,总学时应达到规定标准。
附件二:
南部县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学时折算标准
层次
学时折算
项目
灵活性培训
规范性
培训
层次
学时折算
项目
发表教育教学学术论文(篇)或参加学术研讨
学历提高教育(或
第二学历)
参加各级教研活动
讲听公开课示范课(节)
教育教学
竞赛获奖
继教讲座(每小时)
课题研究
(学年)
出版教育
教学专著
出版编著教材、教参教辅读物
指导新
教师或本校研修
技能训练考核
学历提高教育(或第二学历)
骨干教师培训
其
他
教
师
南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学时折算标准
层次
学时折算
项目
灵活性培训
规范性培训
层次
学时折算
项目
发表教育
教学学术
论文(篇)
交流教
育教学经验
(篇)
优质课等竞赛
(次)
上示范课
(节)
教研教改教学观摩
教改实验及课题研究
指导
新教师或本校研修
技能训练考核
编写教材撰写教育专著、教师自学
学历提高教育(或第二学历)
字
数
计
学
时
见原件,按执笔字数计算学时
见
原
件
,
按
总
字
数
计
学
时
见原件,按执笔字数计算学时
见
指
导
计
划
任
务
职
责
见
证
书
见
成
绩
通
知
单
见各级学时证明及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按照当年要求准备资料
见参考人员名册及成绩
以上项目均由各中小学在网上登记灵活性学时
以上项目由各培训机构在网上登记规范性学时
规范性学时和灵活性学时不得相互冲减。年度登记时间为上年7月31日起至当年7月30日止。年满58岁的男教师、年满53岁的女教师考试考核不做硬性要求,但培训必须参加,总学时应当达到规定标准。
省级
15
15
10
8
30
10
市级
10
7
10
8
5
7
20
7
县级
8
5
8
5
3
5
10
4
区级
4
3
5
3
2
3
7
3
校级
2
2
2
5
2
备
注
每篇不低于2000字,见原件,同一文多刊发表、交流以最高级别计算学时
见
成
绩
通
知
单
见
笔
记
活
动
记
录
见
教
案
和
通
知
见
听
课
笔
记
见
获
奖
证
书
见聘
书
讲
稿或安排表等
见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进展情况等
见
原
件
,
按
总
培
训
“三新一德”自考
层次
学时折算
项目
讲
听
一等
二等
三等
讲
听
主研
协研
主编
副主编
编者
主编
副主编
编者
国家级
20
当学年所学课程经主考院校考核合格者,在当年灵活性培训栏中每科计15学时,所学课程不及格者,每科计5学时
以
正
式
会
议
时
间
折
半
计
算
9
按
实
际
课
时
折
半
计
算
20
15
12
9
每小时记一学时
40
14
每
千
字
计
11
学
时
每
2
学
时
当学年所学课程经主考院校考核合格者,在当年灵活性培训拦中每科计15学时,所学课程不及格者,按每科计5学时
每小时记一学时
9
考核合格,按学时证明计算学时
按
当
年
标
准
计
算
由各级自考部门提供参考人员名册及成绩,教师进修学校按文件规定登记学时
9
省级
10—20学时,获奖者另加3—8学时
15
9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5学时
千
字
计
10.5
学
时
每
千
字
计
10
学
时
每
千
字
计
6
学
时
每
千
字
计
5.5
学
时
每
千
字
计
5
学
时
每
学
期
计
10
学
时
其
中
自
学
每
千
字
计
2
学
时
按
当
年
标
准
计
算
当学年所学课程经主考院校考核合格者,在当年灵活性培训拦中每科计15学时,所学课程不及格者,按每科计5学时
考核合格,按学时证明计算学时
按
当
年
标
准
计
算
由各级自考部门提供参考人员名册及成绩,教师进修学校按文件规定登记学时
见原件,同一文在各级会议交流,以最高级别计算学时。
见教案和证书,同一课在各级获奖,以最高级别计算。
见
教
案
和
通
知
见
笔
记
见
研
究
方
案
见指导计划任务职责
见
等
级
证
书
见
原
件
见
成
绩
通
知
单
见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见
教
案
或
安排表
见各级学时证明及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按照当年要求准备资料
见参考人员名册及成绩
以上项目均由各中小学在网上登记灵活性学时
9
市级
5—10学时,获奖者另加2—6学时
10
7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4学时
7
7
5
县级
2—5学时,获奖者另加1—4学时
5
5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3学时
5
3
区级
3
3学时,获等级奖最多加2学时
3
每
小
时
计
半
学
时
校级
2
2学时,获等级奖加1学时
2
2
备
注
每篇不低于1500字;见原件,同一文多刊发表,以最高级别计算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