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合集下载

阳明心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阳明心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阳明心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在近年来,随着文化认同的崛起和热议,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日渐凸显。

其中,阳明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理念和实践方式,得到不少人的关注和推崇。

那么,阳明心学究竟能否和其他中华思想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呢?一、阳明心学概述阳明心学是中国明朝时期思想家王阳明发展的一种“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心学思想。

王阳明认为,凡是人在世上行事所作所为,都是经过了心与理的充分结合而产生的。

因此,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共同构成了心学的主要内容。

阳明心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内心的哲学思想,旨在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提高文化素养和实现个人精神升华的目的。

二、阳明心学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1、荀子学说与阳明心学融合荀子作为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两种主张。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归于善性,否则便容易走向恶性;而阳明心学则主张人性本善,提出“朱子心外无物”的理念,认为只有通过悟出内心的“致良知”,才能用良知、道德、智慧去诠释事物,做到无德不入、无智不达的境界。

荀子的“人之性恶”,反思了人性的阴暗面,而阳明心学揭示了人性的光明面。

2、道家思想与阳明心学融合道家思想主张“至悟之境”的体验,强调内心的真实感知和自然流转。

阳明心学也认为,在持续的信念与实践的氛围中,我们可以达到“心即理”的境界,将心中的真实感悟贯穿于行为之中,“德行才得其真。

”两者有着相通之处。

闲静观古今,不常处繁华,与道家保持恰当的距离,会有助于心灵的净化和启迪,以及对于阳明心学的体悟和领悟。

3、佛教禅宗与阳明心学融合禅宗强调内心的禅定、觉悟与证悟,从而达到心境的清明与净化。

而阳明心学也强调内心的觉醒、清明、智慧和内心的呈现,对心的理念和道德自觉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历炼流变,承载着一代一代先人的智慧和心血。

论罗钦顺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

论罗钦顺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

将无法彰显修养工夫 的重要性 。 因在于 , 良知 即天理” 原 “ 说意味着 , 只要能够体悟本心 、 人 良知 , 天理便 向人 呈 现 出来 , 人无 须 向外 寻求 天 理 , 不 需要 刻 意地 去做 学 、 、 、 、 的工夫 。 也 问 思 辨 行 可见 , 罗钦 顺 反对 王
阳明所 追 求 的这 种 易简 之 理 , 转 而 突 出循 序 渐 进 的后 天 工夫 。 他 在他 看 来 , 理 论 上划 清 良知 与 天理 之 从 间 的界 限 , 能使 学者 不迷 信顿 悟 的捷 径 , 而踏 踏 实实地 做 修身 工夫 , 才是 儒 者应 走 的正途 。 才 从 这 罗钦 顺 还从 常识 的角度 指 出 “ 良知 即 天理 ” 之悖 谬 。 说 :今 以 良知 为天 理 , 他 “ 即不 知 天 地万 物 皆有 此 良知否 乎 ? 之高 也 , 易骤窥 , 天 未 山河 大地 吾 未见其 有 良知也 。 物 众 多 , 万 未易 遍举 , 草木 金 石吾 未 见 其有
引起 争议 的学说 。 王阳明 学形成 与发展 的过程之 中 , 在 心 罗钦 顺即与王 阳明展 开辩驳。 对王 阳明心 学的辩 难可 他
归纳 为以下数 方面 : 一是从体 用 、 修养 工夫、 常识等 角度 批驳 了王阳 明关于“ 良知即天理 ” 类的说 法; 之 二是 认为
王 阳明的“ 即理” 心 说会 滋生“ 内遗 外” 求 等弊病 ; 三是反 对王 阳明将格物 解释 为“ 正念 头” 等等 。 , 罗钦顺批 驳 、 辩 难王 阳明心 学, 旨在扭转王 阳明心 学过 于 内在化 的倾 向。 不过 , 罗钦顺对王 阳明心 学的辩难也有 不合理之 处。 [ 关键词 ] 学;良知 ; 心 格物 ; 辩难 [ 中图分 类号 ] 8 — ; 28 [ B 2 0B 4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 号 ] 10 — 7 9 2 1 )3 0 4 — 5 0 1 4 9 (0 2 0 — 0 6 0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摘要:本文讨论分析了禅宗心性论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着重讨论了惠能对“心”、“性”的认识,也分别讨论了五派七流的观点,以此来具体论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关键词:心性论惠能禅宗一、综述禅宗作为佛教的真正代表在中国心性历史上影响远远高于其它各宗,可以说佛教心性完成于禅宗。

而禅宗虽有“南能北秀”二宗,但是神秀主张“息灭染心”,而惠能则反对定慧割裂,从人本主义角度以“众生即佛”的观点与神秀对立,自然,真正在历史上发挥影响的是以惠能代表的南宗,因而这里讨论的禅宗心性论主要指南宗而言。

心性这两个字就像这字面本身一样,就是心的本性,就是内心固有的本来面目。

心性一词最早见于《增一阿含经》“心性极清净”,除了“心性”一词之外,在佛教哲学中也有许多其他名称,正如郭朋《坛经校释》所述“佛性、法性、实性、自性、本性、法身、本心、真如等等称谓,实质上指的都是一个东西——佛教所幻想的最高的、永恒的精神实体。

它是惠能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也是惠能心目中的宇宙实体,世界本原。

”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以“明心见性”作为根本宗旨一方面保留了宗教本身的神秘性而在另一方面却将宗教世俗化,让更多人接受其哲学理念。

二、心与性惠能对于心提出“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品第二》),显然这与我们所说生理学意义上的心是不同的,在惠能的论述里,“心”是一个能够主宰世界的独立本体,而惠能又说“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提出了“自心”的概念,这个自心和心比更具有人本主义倾向,旨在让人们强化自我意识。

而本体的自心则被惠能称为“本心”,如“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坛经·自序品第一》),又如“若识自信见性,皆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第二》)。

对于心的修行方法称为“直心”,如“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浅论王阳明与禅宗的关系:以《传习录》为中心

浅论王阳明与禅宗的关系:以《传习录》为中心

第28卷 第4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8 No.4 2019年4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Apr. 2019 文章编号:1008-8717(2019)04-0020-03浅论王阳明与禅宗的关系:以《传习录》为中心 张 贤 明(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摘 要:阳明学因时代关系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王阳明本人与佛教禅宗有过密切的接触。

从《传习录》记载看,其与禅师间交往,对佛教的评判,引导弟子的方式,对禅宗术语、意象的使用,都可证明禅宗对其有过重要影响。

关键词:王阳明;禅宗;《传习录》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ngYangming and Zen: Centered on Chuang XiluZHANG Xian—ming(School of Marxism,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18)Abstract:Wang Yangming’s idea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Buddhism because of the times. Wang Yangming himself has had close contact with Zen Buddhism. From the records of the Book of Chuang Xilu, Wang Yangming can be proved that Zen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Zen Buddhism by its contacts with Zen masters, its judgment of Buddhism, the way of guiding disciples, and the use of imagery.Key words: Wang Yangming ;Zen; Chuang Xilu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8-11-10本文为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博士课题“佛教受生文献研究”的研究成果(13BS007)张贤明(1976-),男,安徽泗县人,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一、是非题(共12题,每题2分)1. 中国的“酒文化”最主要关注的内容是我国数千年来酿酒工艺的衍变。

(错)2. 伏羲又称为“炎帝”,与黄帝一同被后世尊为中国民族的始祖。

(错)3. 黄河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早期人类文化区。

(错)4. “经史子集”当中,道家的经典《庄子》属于“经”的范围。

(错)5. 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式类似于体育竞技,按照一定的礼仪规则列阵交战,一般一场战役历时仅数日,伤亡较少。

(错)6.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经常出现数十万人死亡的惨烈战役。

(错)7. 秦始皇曾派人出使西域,使统一的中华帝国受到周围国家的尊敬(错)。

8.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选才制度,是对两汉察举制度的巩固。

(错)9.“锦衣卫”是清朝创立的特务机关。

(错)10. 明成组朱棣做了两件事:迁都北京、废除丞相。

(错)11. 宋朝外战不利,丢失了“燕云十六州”。

(错)12. 我国的科举考试历时1300年,始终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错)13.“反者道之动”是《荀子》的核心概念。

(错)14. 魏晋玄学的兴盛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盛世景象。

(错)15. 两晋时期文学的主流文体是散文。

(错)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此在“经史子集”的分类当中,这部书应当属于“集”部。

(错)17. 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说明他在乡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对)18. 赵云字子龙,名与字意义相关。

(对)19. 国子监是明清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育机构。

(对)20. “连坐法”是秦国的商鞅提出的。

(对)21. 中唐时期,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反对空洞无物。

(对)22.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23. 秦始皇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上泰山封禅的皇帝。

(对)24. 韩愈提出“道统说”,意图复兴儒学。

(对)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1. 下面哪一项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后果无关?(A )A.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相继失败B.外战不利,最终北宋亡于异族之手C.国家内部长期安定统一,经济发达D.根除了藩镇军阀割据的局面2. 儒家理想中的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人格?(B )A.无为而治B.内圣外王C.称霸天下D.铁面无私3. 儒家的“内圣外王”指的是怎样的君主?(D )A.什么也不干涉,让百姓按照自然法则生活的君主B.制定法律,并且严格依法治国的君主C.秦始皇、汉武帝那样有大作为,改变历史的君主D.以上三项都不对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哈哈你好啊请教一下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唯识思想有什么相通么甚谢甚谢!

哈哈你好啊请教一下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唯识思想有什么相通么甚谢甚谢!

哈哈,你好啊,请教一下,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唯识思想有什么相通么甚谢甚谢!我也不清楚,下面有篇东西是讲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阳明心学与佛法(2007-09-10 13:30:16)转载标签:人文/历史分类: 散文随笔王阳明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

他不信佛,但他创设的“阳明心学”却对佛教的一些修行方法大量篡用。

他的思想,主要是依于理学,篡用佛法。

依于理学方面,他对程朱理学在修心法方面进行了突破;篡用佛法方面,他又只篡用方法而弃失精华。

所以,当时无论是佛教还是理学,多把“阳明心法”看作是异端。

本文通过阳明心学对于佛法篡用情况的分析,从佛教的角度说明阳心法作为异端的一些表现,从而进一点体现佛教在修行方面的独特性和殊胜性。

一、王阳明在心学中何以能篡用佛法?王阳明继承的是理学,而理学自称是孔学的光大--事实上王明阳认为自己是孔学心法的真正发现者,所以,孔学内在的理论结构对于王阳明篡用佛法肯定起到了某种作用。

另外,他在理学中的一些发现以及他自己的禅修经验,也是最终导致了他要篡用佛教的重要因素。

(一)孔学本有的学理结构使王阳明篡用佛教成为可能。

古代中印主流文化的特征是,中国提扬伦理,印度注重禅思。

但是,在私人哲学方面,二者对于心性的修行,都有所提及,当然在古印度这方面的资料更为丰富。

方立天先生说:“内在超越和主体思维离不可心性修养,佛教与儒道两家都具有鲜明的心性旨趣,因而心性论逐渐成了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原载《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1993年出版)既然提到心性的修行,所以二者在方法上甚至是程式上,都会有共同的体现:心的本体是什么?如何发现或接近这本体,发现和接近本体后如何用于世俗生活--或者说是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

在本体方面:佛教认为心性本空,心性的智慧特征就是空性智。

大乘佛法进而还认为,空与有是心性的两个方面,是一体的,即所说的空有不二,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转禅宗与宋明理学2

转禅宗与宋明理学2

转禅宗与宋明理学2南宋朱熹(1130--1200年)在这一方面也不亚于二程。

他曾参学于"看话禅"的创始人径山宗杲(1098--1163年)及其徒谦开善等高僧。

《宋元学案·卷四十八》云:"(朱)熹旧日无所不学,禅道文章…事事要学。

"明清学者说他"凡诸子、佛老…无不涉及讲究也"。

朱熹本人也说:"少年亦曾学禅","出入于释老者十余年","熹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切至矣。

"关于"理"的学说,可上溯到先秦诸子的著作。

《管子·心术》云:"理也者,明分以喻义之意也"。

《孟子·告子上》云:"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这里的"理",均是指作为社会规范的礼义。

《荀子·正名》之"形体色理以目异",《易传·系辞上》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之"理"均是指事物的形式。

《庄子·养生主》之"依乎天理"即依乎自然之规律。

《庄子·天下》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韩非子·解老》之"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中的"理",均是指事物变化的特殊规律。

他们都未把"理"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体现了早期儒家不重本体的探讨。

而程朱则把"理"作为其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这一发展,既有儒学自身演变的因素,也是受佛学影响的结果。

唐代华严宗提出了"四法界"的观点,作为其理论核心,对程朱理学影响较大。

圭峰宗密曾批评儒家在穷理尽情方面不及佛家。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说:"梁武帝不识正理"(见《坛经》),这里的"正理",依慧能弟子永嘉玄觉(665--713年)的解释,乃真如佛性也。

张九元:《王阳明心学》感悟(核心版)

张九元:《王阳明心学》感悟(核心版)

《王阳明心学》感悟主讲人张九元课程介绍:习近平主席倡导国学,使国学日盛。

而国学中又以儒学为承上启下的骨干,王阳明心学则是骨干中的重要一支,也是中华国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

我们今天要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心学是非学不可的。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 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

足见阳明心学是多么神奇的实用智慧之学!本课程结合当今中国新常态的宏观形势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为自己也会社会开启一股新的动力之源。

本课程的授课讲师张九元先生,出生于孔子故乡曲阜,有着40年的工作经验,加上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可谓学贯中西、融汇古今,18年来一直在政府机关、开发区、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总裁班上讲授国学课程。

相信他的授课,一定能够给学员带来贴合实际的启迪和帮助。

课程特色:1、系统思维。

本浓缩课程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和深刻感悟。

2、简明实用。

本课程特别注重中国社会的实际,立足于解释、解决现实问题,能够即学即用。

3、轻松愉快。

把心学理论融入实践,把人生感悟结合工作和生活,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课程重点:1、中华国学一脉相承的渊源2、阳明心学的基本理念解读3、阳明心学的核心及其应用4、如何运用心学进行人生修炼课程对象:高中层管理者培训课时:核心课程一天(6小时)。

什么是儒释道

什么是儒释道

什么是儒释道儒释道三教异同论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

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

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

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

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

佛家讲的是“见性”。

“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

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

”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

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

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

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

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

王阳明早期思想的转向探寻——从“二氏之学”到“龙场悟道”

王阳明早期思想的转向探寻——从“二氏之学”到“龙场悟道”

王阳明早期思想的转向探寻——从“二氏之学”到“龙场悟道”杜国华摘要:青年时的王阳明在“成圣之路”上下求索,“陷溺佛老”二十年之久。

经历了“阳明洞证悟”,他开始认识到佛老之学违人情、遗物理的理论缺陷,对佛老之学产生了怀疑,从而转向儒家思想探索成圣之法。

但王阳明仍然对佛老“二氏之学”且信且疑,至“龙场彻悟”,方解决了对佛老之学的困惑,完成了从理本论到心本论的转向,找到了一条完全内求于心的成圣进路,实现了形上本体与形下日用的贯通,达到了在情感和伦理生活中超越的精神境界,这为他建立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的心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王阳明;阳明洞;佛老之学;龙场彻悟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7-0039-03佛老之学是王阳明为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佛老之学有会于心,遂误认为佛老之学即是圣人之学,并认为“二氏之学比吾儒反觉捷径”[1],更加激起了他对佛老之学的兴趣。

后来经过“阳明洞证悟”,王阳明发现佛老之学的理论缺陷,但仍然对其保有“依违往返,且信且疑”的态度。

直到“龙场彻悟”,他才彻底解决佛老之学的疑问,坚定了儒学的信仰,创建了融合儒、释、道为一体,具有阳明特色的心学体系。

由此可见,“出入佛老”是王阳明学习成长中的重要历程,而“阳明洞证悟”和“龙场彻悟”则是这一为学阶段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陷溺佛老”:二十年的成圣探寻青年时期的王阳明为学涉猎广泛,但思想变化比较明显,他的同道学友以及弟子均对其早年的为学经历和思想演变作过记载。

湛甘泉为王阳明所作的墓志铭称其“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2]1401,他的弟子钱绪山指出王阳明“出入于二氏”[2]1574,他的另一位高弟王龙溪也提到他“出入于佛、老者久之”[3]180。

这些对王阳明早年为学经历的描述都提到了“二氏之学”(佛教、道教学说),而这一经历的探索与早年王阳明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有关,即对“第一等事”的追求。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摘要:本文讨论分析了禅宗心性论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着重讨论了惠能对“心”、“性”的认识,也分别讨论了五派七流的观点,以此来具体论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关键词:心性论惠能禅宗一、综述禅宗作为佛教的真正代表在中国心性历史上影响远远高于其它各宗,可以说佛教心性完成于禅宗。

而禅宗虽有“南能北秀”二宗,但是神秀主张“息灭染心”,而惠能则反对定慧割裂,从人本主义角度以“众生即佛”的观点与神秀对立,自然,真正在历史上发挥影响的是以惠能代表的南宗,因而这里讨论的禅宗心性论主要指南宗而言。

心性这两个字就像这字面本身一样,就是心的本性,就是内心固有的本来面目。

心性一词最早见于《增一阿含经》“心性极清净”,除了“心性”一词之外,在佛教哲学中也有许多其他名称,正如郭朋《坛经校释》所述“佛性、法性、实性、自性、本性、法身、本心、真如等等称谓,实质上指的都是一个东西――佛教所幻想的最高的、永恒的精神实体。

它是惠能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也是惠能心目中的宇宙实体,世界本原。

”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以“明心见性”作为根本宗旨一方面保留了宗教本身的神秘性而在另一方面却将宗教世俗化,让更多人接受其哲学理念。

二、心与性惠能对于心提出“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品第二》),显然这与我们所说生理学意义上的心是不同的,在惠能的论述里,“心”是一个能够主宰世界的独立本体,而惠能又说“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提出了“自心”的概念,这个自心和心比更具有人本主义倾向,旨在让人们强化自我意识。

而本体的自心则被惠能称为“本心”,如“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坛经・自序品第一》),又如“若识自信见性,皆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第二》)。

对于心的修行方法称为“直心”,如“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坛经・定慧品第四》)也就是说,直心指的是对一法都不生分别、执著之心,一方面可以说它是修行的方法,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道德要求。

王阳明心学及其影响

王阳明心学及其影响

1 .2
脱朱归陆
阳明心学体系的创立,也包含朱熹思想的渊源,既来源于朱熹, 又独立于朱熹。阳明早年遍读考亭之书,不可能不受到朱熹 “心即理”“心与理一”学说的影响与暗示。阳明后来宣称克 服朱熹“析心与理为二”的理论矛盾,又作《朱子晚年定论》 以论证朱熹晚年转向心学,虽不尽合事实,但已足充分说明阳 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王阳明对于朱熹的理论贡献,从来是作 积极评价:“晦庵折衷群儒之说,以发明六经语孟之旨于天下, 其嘉惠后学之心,真有不可得而议者。”“文公精神气魄大, 是他早年合下便继往开来,”“予既自幸其说之不谬于朱子, 又喜朱子之先得我心同然。”王阳明通过生存绝境的切身体验, 借助先儒自强有为之精神,解脱了与朱熹学说的联系而独立出 来。
2 .立志成圣贤
阳明自幼立志读书成圣贤。十一岁至十七岁随父 寓京师,为准备科举考试,泛滥于词章,遍读考 亭之书,当时蒙古人犯境,京师吃紧,阳明慨然 有经略四方之志,经常登长城,考察居庸关、雁 门关山川形势,开始探究兵家秘籍,为读书人统 兵打仗打下基础。 元、明以来,朱熹哲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一般 士人皆试图通过学习、实践朱子学而成圣成贤。 何况,即使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也要读朱熹的著作 。王阳明在此时代气氛中,也积极探讨和实践成 圣成贤之道。
王阳明心学形成后,他开始为陆九渊平反,为陆九渊辨诬排 难,极力寻求朱陆共同之处,归宗陆学。“宗儒陆象山先生 兄弟,得孔孟之正传,为吾道之宗派。学术久晦,致使湮而 未显。”因此要“务加崇重之义,以扶正学之衰。”王阳明 认为陆九渊与朱熹都是圣人之徒,“晦庵之学既已章明于天 下,而象山犹蒙无实之诬,”故王阳明“欲冒天下之讥,以 为象山一暴其说,虽以此得罪无恨。”
• 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王阳明对竹子 之理并非一无所知,而是知之甚深。王 阳明曾在《君子亭记》中说:“竹子有 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 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 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 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宣,有君子之时; 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四夏, 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簌 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 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 容。”能说王阳明对竹子之理一无所知 吗?

从“无善无恶”看心学与佛学交融的可能与限度

从“无善无恶”看心学与佛学交融的可能与限度

立 场亦 是经历 数 变 , 过援 释入 儒与 以儒 摄 道 , 通 心学 贯通 儒 释道三 教 。由此 而 来 的问题 是 , 明心 学 的 阳 根本 立 场究竟 是 阳儒 阴释 , 还是 阴儒 阳释 , 历代 对 此 诤论 不 已。阳 明后 学 王 龙溪 与李 卓 吾 等将 “ 善无 无
的表述 , 主要 是 以下 三处 :
出“ 氏 之 学 , 妙 与 圣 人 只 有 毫 厘 之 间 , 不 易 二 其 故
辨 , 笃 志 圣 学 者 始 能 究 析 其 隐 微 , 测 憾 所 及 惟 非 也 。 ¨ 在 “ 善无 恶 ” ” 无 问题上 , 阳明本人 立 足 于 王
无善 无 恶者理 之 静 , 善 有 恶 者 气之 动 。不动 有 于气 , 即无善 无 恶 , 谓 至善 。 是 …
阳明根 据体 用 一源 之理 , 出本 体 界 “ 善无 恶 ” 指 无 与 现 象界 “ 有善 有 恶 ” 有着 根 本 不 同 , 现 象 须 赖本 虽 但 体 而 开显 , 本体 须 以现象 为依托 , 体界 与现 象界 不 本
可 截然 割裂 。一 方 面 , 免 了性 一 元 论 中有 善 则无 避 恶、 有恶 则无 善 的理 论 难 题 ; 一 方 面 , 免 了性 二 另 避 元论 中善 恶 之 截 然 对 立 。王 阳 明关 于 “ 善无 恶 ” 无
援 释 入 儒 而 以儒 为 宗 , 学 与佛 学是 在 保 持 各 自差 异 基 础上 的 交 融 。 心 关 键 词 : 无 善 无 恶 ; 用 一 源 ; 起 性 空 体 缘 中 图分 类 号 :4 0 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4—7 1 (0 1 0 0 2 0 G 0— 5 A 17 6 5 2 1 ) 5— 09— 5

《心学》始祖王阳明:贯穿古今,荣辱不惊,堪称“千古圣人”

《心学》始祖王阳明:贯穿古今,荣辱不惊,堪称“千古圣人”

《心学》始祖王阳明:贯穿古今,荣辱不惊,堪称“千古圣人”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

为学者,立志之事也"风动还是心动","什么是永恒","什么是时间","什么是人"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从古至今的先贤哲人们。

春秋战国时代,哲学家,思想家们开始了他们的思考,也给出了他们的结论,儒家的学者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道家的学者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呼啸而来,前人给了我们思想的种子,我们自己发芽结果。

到了唐代,宋代,我们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对世界又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依旧有许多人在发表着对于世界的言论,但是有这么一位特别的人,他就是王阳明。

心学的创始人和宣扬者。

命运多舛,直面人生王阳明认为要想成功,必须要苦练心智,面对人生的磨难而不被压垮,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在他艰苦求学的许多年,即便求学路漫漫又艰辛,但他认为这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他一点也没有觉得辛苦。

在心学创造之前,他在思想上常常受到困扰,自己的思想和儒家思想不一致,他就在精神上受着极大的折磨。

我们大家都会为升学,加薪,升职等苦恼,王阳明却深深懂得这是磨炼自己的一个过程,只有经受住这些磨难,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强大。

这种磨砺自己是王阳明的智慧,他把磨炼自己作为第一步,把这些道理融入进自己的思想之中。

以天地万物为老师,是王阳明的另一个智慧,在大自然中,存在无数的智慧,从羊有跪乳恩,让我们知道要感恩,动物都知道要感恩,更何况是我们人呢?大自然和我们是相通的,我们要从大自然中学会自己的生存之道。

要想成功,首先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自己的心理素质必须要好,要能抗压,要会自我治愈,自我排解,在走向成功的路上,要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本心,有什么样的心境,这些都能反映在自己平时的行动和表现上,所以要塑造一颗强大的内心,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

从王阳明心学出发,论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教育的思考

从王阳明心学出发,论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教育的思考

从王阳明心学出发,论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教育的思考哲学本义为爱智慧,哲学是我们获得智慧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哲学作为哲学中的一支奇葩,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阳明心学出发,贯彻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渗透于教育。

使得学生学习、生活做到,心外无物的心境,知行合一的认知、做事、学习,具备致良知的境界状态。

因此。

在学校开设中国古代哲学课程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1.心外无物是原点王阳明心学的原点是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人心生,道心灭;人心死,道心活。

故,人心不死道不生。

关于心外无物,中国古代哲学也有类似阐述。

比如:上古十六字心传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太极,《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清静为天下正;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道即心,众妙之门即心门。

[1]《易经》: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3]无论是王阳明心学,还是中国其他的古哲学,都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首先要做到心外无物,把私心、贪心和杂念,统统摒弃,心不会受外物、外事干扰,在学习上、做事上能定的住,只留下一颗纯真之心、一颗只想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之心,一颗道心。

(1)心外无物在学生管理中的思考现如今的学生,可以说身边分散精力的事情太多,比如说智能手机、抖音、游戏、还有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情绪、社会的压力等多方面的干扰,成为了孩子成长的羁绊,压榨着孩子的时间。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做到心外无物的投入到学习中,专注于学习,养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这就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开展工作:①学生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家庭的环境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还有对孩子心境的影响是最基础性的。

所以,作为家长要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好成长的环境,塑造好的心态。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心传心应该是禅宗的顿悟法门,所谓“心”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而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在思想来源上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不同处也是明显的。

佛家是“缘起性空,如幻如化”;儒家是“仁体义用,真实无妄”,本文浅显的对二者做一下比较分析。

关键词:心性论;知行合一;禅宗;清净;王阳明一、禅宗概述禅是禅那的简称,古译为“静虑”,也有去“弃恶”之说,一般译为禅定。

禅宗的创始人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后来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庙,嵩山少林也因此得名,如今达摩洞依然保存,供后世瞻仰。

达摩之后下传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可以说禅宗经历了鼎盛繁华也有落寞,其实说起来一直到六祖慧能那里才真正意义上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一)禅宗心性论的内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可以说直接倒出了禅宗的心性论的核心宗旨,这里的心指的是本心、真心,只有守得住,控制得住自己的那份真心,才能达到彼岸,渡己渡人。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自我,解脱一切烦恼成就为佛。

禅学认为:万物万理的根源是心。

有了心才能认知世间万物。

致良知: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

禅学;心的本体是清净的。

无须修饰,勿使染污。

则心的活动“意”与“行”是符合社会客观道德伦理的。

《坛经》人心皆有佛性而且是成佛的依据,一切皆由心生由心灭。

从一定意义上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心或性所变现的。

这里,心性两者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相同的,两者实为同一精神实体。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禅宗的心和王阳明的心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由内而外的,不需要刻意装饰的,是天生的本心、本性。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汲取和综合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等思想,孟子的影响是间接的,陆九渊的影响是直接的,禅宗的影响是启发式的。

这些影响使得王阳明成为心学集大成者,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标签:王阳明;心学;理论渊源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子伯安,浙江余姚人。

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

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

在儒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

熊十力说:“阳明之学,确实是儒家正脉。

”(熊十力《十力语要》)我们认为,王阳明心学是儒学发展史上无法绕过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宗旨就是“心”。

他说:“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卷三)王阳明心学从理论渊源上说,他是继承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

一、孟子的“心”思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影响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理论渊源首先是继承了孟子的“心”学。

孟子曾多次谈到“心”。

孟子谈到的“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心”指人的本心和人的认同与拥戴之情。

如“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另一方面,“心”指的是对善意、正义、公正的追求。

如“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谈王阳明的心身之学

谈王阳明的心身之学

101[摘 要] 王阳明的心身之学是以心之本体来主宰身体的行为,即身体的行为是由道德本心来决定,同时人的行为过程也是自我道德良知本体赋予人的实践活动以道德意义的过程。

王阳明心身之学的核心即是心身合一,这是道德意识与自我主体实践价值的圆融合一。

道德本心是身体之德行的道德根源,德性存在于心中,也源于心内。

心身合一乃合一于人的良知本体,良知本体不仅是主体的内在德性依据,还是身体行为之意义的根源。

人的身体行为是良知本体内在主动作用于人并自为地去实现自我良知的现实意义,这是良知自觉实现化德性为德行的自然过程。

[关 键 词] 王阳明;心身之学;良知本体谈王阳明的心身之学刘睿远一、王阳明心身之学思想的渊源王阳明心身之学思想可以追溯至先秦。

从古代文字词源来看,心与身是合在一起的字,有“从心从身”之义,同时也曾用于解释“仁”。

“从心从身之仁的构形首见于战国玺印文,多有‘忠’之合称。

郭沫若曾把这个字释为‘仁’字的异形。

”《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之“身”更多的是道德修身养性的意义,提醒人要时刻注意省身察识人之自身德性修养。

《大学》则有“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统一的鲜明主张,并把“修身”作为君子的道德品性,而且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皆以“修身”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根本。

而《中庸》则明确指出“修身则道立”,以修身作为立人之道的原则,修道则必志达于仁。

《孟子》则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主张守正至善之本身,守正自身的贞洁,达则发善于人人。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大儒,自然会对王阳明心身之学思想有所影响。

在心性关系上,朱熹认为心兼有已发未发的状态,性为心的未发状态,情为心的已发状态,后来又主张“心统性情”,同时指出心分有人心与道心之别,王阳明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把心分为两截。

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命题。

这是以心为宇宙本体,使得本体之心内化成为主体性的本根。

穆孔晖《大学千虑》“心性论”思想流脉

穆孔晖《大学千虑》“心性论”思想流脉

穆孔晖《大学千虑》“心性论”思想流脉
许文平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6
【摘要】穆孔晖,北方王门第一人,其《大学千虑》以解读《大学》为纲,继承和发
展了“阳明心学”思想,发展了“心学”本体论、体用之学、知行合一等理论观点。

穆孔晖虽以儒家经典《大学》为媒介,但其语义及内在逻辑多涉“心学”内涵,整体
思想脉络体现了“大道归一”的思想旨归,多角度拓展了“心学”的境界,是“阳明
心学”思想余脉。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许文平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
【相关文献】
1.自制带侧孔冠脉球囊经靶向给药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无复流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2.将孔、释、耶、穆及祖先揖入一堂——唐君毅之新宗教思想
3.穆
孔晖人君养心论4.穆孔晖的理学思想与其学派归属考论5.交汇游离、通达为一:北
方王门学者穆孔晖的心学理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心传心应该是禅宗的顿悟法门,所谓“心”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而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在思想来源上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不同处也是明显的。

佛家是“缘起性空,如幻如化”;儒家是“仁体义用,真实无妄”,本文浅显的对二者做一下比较分析。

关键词:心性论;知行合一;禅宗;清净;王阳明一、禅宗概述禅是禅那的简称,古译为“静虑”,也有去“弃恶”之说,一般译为禅定。

禅宗的创始人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后来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庙,嵩山少林也因此得名,如今达摩洞依然保存,供后世瞻仰。

达摩之后下传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可以说禅宗经历了鼎盛繁华也有落寞,其实说起来一直到六祖慧能那里才真正意义上指出佛性人
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一)禅宗心性论的内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可以说直接倒出了禅宗的
心性论的核心宗旨,这里的心指的是本心、真心,只有守得住,控制得住自己的那份真心,才能达到彼岸,渡己渡人。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自我,解脱一切烦恼成就为佛。

禅学认为:万物万理的根源是心。

有了心才能认知世间万物。

致良知: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

禅学;心的本体是清净的。

无须修饰,勿使染污。

则心的活动“意”与“行”是符合社会客观道德伦理的。

《坛经》人心皆有佛性而且是成佛的依据,一切皆由心生由心灭。

从一定意义上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心或性所变现的。

这里,心性两者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相同的,两者实为同一精神实体。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禅宗的心和王阳明的心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由内而外的,不需要刻意装饰的,是天生的本心、本性。

(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禅学:不仅要口说,更要心行,要做到心口一致。

综上所述,可见心学与禅学是一而不是二。

他们都把人摆到了一个崇高的地位。

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入世,一个出世。

慧能祖师经常提到“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行若悟,众生是佛。

” 这颗心每个人都有,它不仅是成佛的依据,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不仅佛在本心,而且道、法、
智亦在本心,世界一切均在本心,这也是禅宗本心一元论的基本内涵,这种绝对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也很大,亦被其吸收接纳。

王阳明的良知说正是吸取禅宗思想的这一典范。

二、王阳明的良知说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

”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

而在王阳明这里,“良知”范畴已演变为融本体论、功夫论、
道德论为一体的最高的哲学范畴。

“良知”是心之本体。

王阳
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说的基础上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于
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

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

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特征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器”的“道”。

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良知即天道。

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启示就是禅宗所说的的“本来面目”,是本质,是心之本体。

可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与禅宗的“本心”一样,不仅是心之本体,也是万事万物最高本体。

当然二者也有极大的区别,禅宗的本心是佛性,是玄虚的精神本质,是为了成佛的真如境界服务的,王阳明的良知虽然也是虚无本体,但却是一种天理,即封建的伦理道德,但二者的最终确立的又都是绝对的以我为主的
唯心主义,正是这种同与异的相包容极大地促进了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

在王阳明看来,是非之心即是良知,下
分圣愚,人人同有。

只是圣人没有气质之蔽,是“心与理一”,而众人由于障蔽的掩盖,故“心与理二”。

人人有是非之心,则人人有良知。

王阳明提出“满街是圣人”,人人胸中各有个
圣人。

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悟到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圣人就在自己心里,因此,只要认得自家良知,我就是圣人,何必向身外求圣人。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王阳明的良知还是禅宗的本心都是人
的主观精神,二者极其重视它,从而反对所谓的权威偶像,这也是二者又一个贯通之处。

三、王阳明心学对禅学
上的突破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中一以贯之的观念,所谓致良知就是通过不断地直觉、观照去除心上的层层遮蔽物恢复到良知本体。

在他看来,良知是顺乎本心的直观到达,是一种自我觉悟的经历,这与禅宗顿悟成佛的过程有相似之处,但他的立场又与禅宗的立场有所不同和突破,禅宗只顾个人顿悟解脱,而王阳明始终关乎现实社会,阳明执着于儒家立场,与禅宗的不问红尘之事有所区别,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反对佛家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

而是以一颗仁义之心还之,这正是对禅宗非心非佛的一种扬弃。

王阳明在禅宗的影
响下明确指出: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这种
知行合一的观点和禅宗即心即佛,体用不二一脉相通,但是他有不满足于禅宗的空相之美,认为心不能只是在心中默念静想,还需要去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感悟,人须在事上磨练功夫。

他说天赋良知只有用过后天的致知才能达到,要随时随物精查此心之天理,肯定后天致知人事活动的必要性。

他的心学超越了禅宗的虚无境地,始终以现实的人文关怀为基石,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比起禅宗更加具有说服力,更有生活实践的意义。

四、二者影响与意义禅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是最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

禅思想是印中两国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禅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禅文化,它的流行也深深地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的诗歌创作,使之深深浸润了禅家空灵、脱俗,“超乎象外,不落言诠”的意境。

同时也对后世的哲学
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禅宗的心性论也是人类智慧的
结晶,它注重人类自我意识的升华,从内到外的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让人更加清明的看待万事万物,看待这个世界。

它让人认识自我从而再超越自我,让人以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地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未来与明天。

王阳明作为心学
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如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人,无论在何种时代,身处何种体制,无人能代替你看顾自己的内心;对于人而言,很难否认“一生的写照皆出于心”,这正是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心外无学。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信仰,不要靠外在的制度,只需求正自己的内心,人人皆有圣心,很多很多的思想精髓到如今也是闪闪发光,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也给后世的学者们指导与启示。

参考文献【1】方立天.心性论-禅宗的心性论要旨[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冬之卷【2】郭鹏.坛经校释[M].中华书局2012 【3】刘光育王阳明的本题功夫论与禅学[J]广西社会科学时间20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