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心传心应该是禅宗的顿悟法门,所谓“心”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而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在思想来源上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不同处也是明显的。佛家是“缘起性空,如幻如化”;儒家是“仁体义用,真实无妄”,本文浅显的对二者做一下比较分析。关键词:心性论;知行合一;禅宗;清净;王阳明一、禅宗概述禅是禅那的简称,古译为“静虑”,也有去“弃恶”之说,一般译为禅定。禅宗的创始人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后来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庙,嵩山少林也因此得名,如今达摩洞依然保存,供后世瞻仰。达摩之后下传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可以说禅宗经历了鼎盛繁华也有落寞,其实说起来一直到六祖慧能那里才真正意义上指出佛性人
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一)禅宗心性论的内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以说直接倒出了禅宗的
心性论的核心宗旨,这里的心指的是本心、真心,只有守得住,控制得住自己的那份真心,才能达到彼岸,渡己渡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自我,解脱一切烦恼成就为佛。禅学认为:万物万理的根源是心。有了心才能认知世间万物。致良知: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禅学;心的本体是清净的。无须修饰,勿使染污。则心的活动“意”与“行”是符合社会客观道德伦理的。《坛经》人心皆有佛性而且是成佛的依据,一切皆由心生由心灭。从一定意义上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心或性所变现的。这里,心性两者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相同的,两者实为同一精神实体。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禅宗的心和王阳明的心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由内而外的,不需要刻意装饰的,是天生的本心、本性。(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禅学:不仅要口说,更要心行,要做到心口一致。综上所述,可见心学与禅学是一而不是二。他们都把人摆到了一个崇高的地位。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入世,一个出世。慧能祖师经常提到“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行若悟,众生是佛。” 这颗心每个人都有,它不仅是成佛的依据,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不仅佛在本心,而且道、法、
智亦在本心,世界一切均在本心,这也是禅宗本心一元论的基本内涵,这种绝对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也很大,亦被其吸收接纳。王阳明的良知说正是吸取禅宗思想的这一典范。二、王阳明的良知说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而在王阳明这里,“良知”范畴已演变为融本体论、功夫论、
道德论为一体的最高的哲学范畴。“良知”是心之本体。王阳
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说的基础上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于
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特征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器”的“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良知即天道。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启示就是禅宗所说的的“本来面目”,是本质,是心之本体。可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与禅宗的“本心”一样,不仅是心之本体,也是万事万物最高本体。当然二者也有极大的区别,禅宗的本心是佛性,是玄虚的精神本质,是为了成佛的真如境界服务的,王阳明的良知虽然也是虚无本体,但却是一种天理,即封建的伦理道德,但二者的最终确立的又都是绝对的以我为主的
唯心主义,正是这种同与异的相包容极大地促进了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在王阳明看来,是非之心即是良知,下
分圣愚,人人同有。只是圣人没有气质之蔽,是“心与理一”,而众人由于障蔽的掩盖,故“心与理二”。人人有是非之心,则人人有良知。王阳明提出“满街是圣人”,人人胸中各有个
圣人。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悟到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圣人就在自己心里,因此,只要认得自家良知,我就是圣人,何必向身外求圣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王阳明的良知还是禅宗的本心都是人
的主观精神,二者极其重视它,从而反对所谓的权威偶像,这也是二者又一个贯通之处。三、王阳明心学对禅学
上的突破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中一以贯之的观念,所谓致良知就是通过不断地直觉、观照去除心上的层层遮蔽物恢复到良知本体。在他看来,良知是顺乎本心的直观到达,是一种自我觉悟的经历,这与禅宗顿悟成佛的过程有相似之处,但他的立场又与禅宗的立场有所不同和突破,禅宗只顾个人顿悟解脱,而王阳明始终关乎现实社会,阳明执着于儒家立场,与禅宗的不问红尘之事有所区别,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反对佛家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而是以一颗仁义之心还之,这正是对禅宗非心非佛的一种扬弃。王阳明在禅宗的影
响下明确指出: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种
知行合一的观点和禅宗即心即佛,体用不二一脉相通,但是他有不满足于禅宗的空相之美,认为心不能只是在心中默念静想,还需要去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感悟,人须在事上磨练功夫。他说天赋良知只有用过后天的致知才能达到,要随时随物精查此心之天理,肯定后天致知人事活动的必要性。他的心学超越了禅宗的虚无境地,始终以现实的人文关怀为基石,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比起禅宗更加具有说服力,更有生活实践的意义。四、二者影响与意义禅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最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思想是印中两国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禅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禅文化,它的流行也深深地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的诗歌创作,使之深深浸润了禅家空灵、脱俗,“超乎象外,不落言诠”的意境。同时也对后世的哲学
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禅宗的心性论也是人类智慧的
结晶,它注重人类自我意识的升华,从内到外的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让人更加清明的看待万事万物,看待这个世界。它让人认识自我从而再超越自我,让人以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地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未来与明天。王阳明作为心学
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如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人,无论在何种时代,身处何种体制,无人能代替你看顾自己的内心;对于人而言,很难否认“一生的写照皆出于心”,这正是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