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

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

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摘要】本土化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重要的战略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本土化的定义与意义,探讨了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应用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本土化对企业的影响,重点关注本土化成功案例和本土化策略的关键因素。

通过研究本土化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提升在异国市场中的竞争力。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土化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性,强调了本土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定义与意义、应用、影响、成功案例、关键因素、结论1. 引言1.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本土化战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土化不仅意味着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做到本土化营销、本土化定制产品和服务,更意味着企业深入了解、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差异化。

对中国企业而言,本土化不仅是一种战略选择,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本土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升级本土化战略,以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市场环境和文化因素。

通过本土化战略,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赢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土化战略也能降低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风险,减少市场适应成本,提高市场开拓速度。

在这个全球化竞争激烈的时代,本土化战略已成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选择。

只有不断完善本土化战略,才能使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正文2.1 本土化的定义与意义本土化是指企业在海外市场中采用当地化的战略,将产品、服务以及营销活动根据当地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定制。

本土化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提升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本土化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摘要: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发展状况,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跨国经营之路,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真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得条件之下,而我国的企业开始真正面对更加复杂的、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必须寻求新的战略手段。

走出去应成为当前中国产业与企业的战略选择之一,要跨出国门全面与跨国公司接触,是要敢于与跨国公司合作和竞争,并尽快成长起来,做大中国的跨国公司。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因素分析这里借用企业战略定位的SWOT框架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进行分析。

SWOT 框架是把企业的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寻找并制定适合企业的经营战略。

(一)潜在内部优势(S)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目前全球经济一片萎靡,而我国经济仍然在保持增长,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人才水平方面,通过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目前我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分布在各个行业。

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也在逐步增强,甚至在一般机电产品、重化工、航天、建材等领域已占据全球领先的地位。

从规模经济来看,总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则具有相对优势,并已形成了不少大的企业集团,如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讯、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等30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政府在国家政策方面,给予跨国经营大力支持。

十六大报告上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战略路径选择。

企业可以选择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国际化。

这是一种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并获取资源的方式。

通过收购外国企业,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客户资源,并且可以通过整合和重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来获取技术、品牌等核心资源,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跨国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文化差异、管理融合等问题,需要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做好各种准备和应对措施。

企业可以选择通过绿地投资来实现国际化。

绿地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兴办企业或项目的方式。

通过绿地投资,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构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本地资源和市场优势。

与跨国并购相比,绿地投资更加灵活和可控,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绿地投资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国际化经验和资源,同时还需要面对市场竞争、政策风险等问题。

企业可以选择通过合作与合资来实现国际化。

合作与合资是指企业与国外企业共同合作开展业务,共享技术、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合作与合资,企业可以借助国外企业的资源和经验,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风险和成本。

合作与合资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合作与合资也需要企业在合作伙伴的选择和管理上进行谨慎考虑,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和合作纠纷。

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主要包括跨国并购、绿地投资和合作与合资。

选择不同的路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来进行权衡和选择。

无论是哪种战略路径,企业都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同时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国际化经验和资源。

企业还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背景,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和调整措施。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在国际化经营中取得成功。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坚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商业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

这将是我们长期实行的重要战略。

中国企业应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优势,制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多种策略,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相互交织的战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中国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

一、“走出去”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内涵1、“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里,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指出,这一世界市场并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和政治的领域,其发展的结果是相互依赖的加强,民族的局限性和区域的封闭性被最终打破,世界从而走向一体。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其经济,都必须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

况且,社会主义本身要求在世界市场基础上实行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开放发展。

“走出去”战略正是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世界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势。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渊源。

2、"“走出去”战略的内涵“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

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

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许多企业追求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市场拓展、资源配置和文化融合三个方面,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进行分析。

一、市场拓展跨国经营的首要目标是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拓展需要企业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文化背景和法律法规,从而制定适合的市场进入策略。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调整产品或服务的定位。

举个例子,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品创新,推出了绿茶、咖啡和茉莉花茶等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饮料,成功融入当地文化,并取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

其次,企业需要依托本土资源和合作伙伴,进行市场渗透。

比如,通用电气在中国市场投资并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一家汽车制造工厂,通过联合生产本土化产品,提高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要与当地政府、商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当地的商业活动,增强企业在该市场的知名度和形象。

二、资源配置成功的跨国经营还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资源可能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知识产权等。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企业可以实现不同市场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体运营水平。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各市场的需求差异,进行全球供应链管理。

比如,苹果公司将生产工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生产,并通过全球供应链管理将产品顺利地输送到全球各地,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其次,企业需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优势。

香港中华煤气公司通过持续投入研发,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水合物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另外,企业还应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全球化的人才队伍。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与并购,在本土招聘人才,进行培训和知识转移,提高跨国团队的协同效应。

这样的实践可以使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更加灵活应变,提高反应速度。

三、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企业跨国经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9期
江 西社 会 科 学
Ja g i o il ce c s in x ca in e S S
我 国 企 业 跨 国 经 营 的 战 略选 择
口 谢 勤
( 东烟 台 大 学 经 管 学 院 , 东烟 台 2 0 0 山 山 5 0 0)
二 、 进 跨 国经 营 企 业 的 集 团 化 , 求规 模 促 寻
【 者 简 介 】 勤 ( 9 ) 女 , 西 南 昌人 。 山 东烟 台 大 学 经 济 与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讲 师 , 究 方 向 为 跨 国 投 资 和 市 场 营 作 谢 1一 , 江 研
维普资讯


积 极 开 展 海 外 投 资 市 场 环 境调 研 , 避 规
海 外 投 资 风 险
海 外 投 资 企 业 进 行 跨 国 经 营 的 运 行 机 制 是 外 向 型 、 放 型 的 , 面 临 的是 完 全 不 同 于 国 内 开 所 的投 资 环境 , 经 营 和 投 资 环 境 是企 业 无 法 控 制 其
在 东 道 国 合 法 经 营 , 以 免 招 来 不 必 要 的 法 律 纠 纷 , 响企 业 的 正 常 活 动 。 影 () 场环境 5市
包 括 人 口 规模 、 化 、 业 结 构 、 文 职 民族 和宗 教
信 仰 。 因为 人 口总 量 制 约 市 场 规 模 , 口的文 化 人 程 度 、 业 结 构 直 接 影 响人 们 的 消 费 行 为 。 职
国企 业 跨 国经 营 应 在 积 极 开展 海 外 投 资 市 场 环 境 的 基 础 上 , 海 外 投 资 的 市 场 、行 业 和 方 式 进 行 合 理 的 战 对 略 选 择 并 积 极 培 养 高素 质 的 全 方 位 的 人 才 。 【 键 词 】 国经 营 ; 略 ; 择 关 跨 战 选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21 00年 第 0 9期 ( 第 20期 ) 总 0

世 纪桥
N . 9, 0 0 o 0 2 1
Si i i h J Qa o
( eea N .o ) G nr o 2o l
经济研 究 ・
中 国 企 业 跨 国 经 营 的 战 略 选 择
范 则 周
( 湖南财政经济 学院 会计系, 湖南 长沙 4 00 ) 12 5
成 的机 会 ( p otnt s 、 胁 ( het) 优势 ( t nts , O p r ie ) 威 u i T ra 、 s Sr g ) e h
( ) 二 潜在 内部 劣势 ( 分析 w)
劣势 ( ans) Wek e 四个 方 面 的情 况 , 合起 来加 以分析 , s 结 寻
来 , 大 中国 的跨 国公 司 。 做 我 国企业跨 国经 营的 因素分 析

网络 , 国产 品在 国 际市场 上 的 竞争 力 也 不 断加 强 , 国 我 中 企 业 的制 造业水平 已具备 相对 优势 。 同时 , 由于劳 动力 供

成本低 廉 , 使 中 国企 业 的产 品 在 国 际市 场 上 具 也 这里借 用企业 战略 定 位 的 S T框 架 对 我 国企 业跨 应 充足 、 WO 国经 营进行 分 析 。S T框 架 是 把企 业 的 内外 环 境 所形 有 许多 国家的企业 所无 可 比拟 的价格 优势 。 WO
这样 的企业 在生 产 和经 营方 面 回 生 产技术 水平 不断 提高 , 企业 的创新 能 力和 知识 产权 意识 融资 功能 和信息功能 等 ,
等 领域 已 占据 全球 领先 的地位 。从 规模 经济 来看 , 总体上 界跨 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 ,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 仍 落后 于发 达 国家 , 与 发 展 中 国家 相 比则 具 有 相 对 优 但 和资本 、 知识 、 技术 密集型 产品 。一些 高技 术产 品 , 比如航 空航 天 、 电子 、 微 生物 工程 等 , 现代 跨 国公 司 中逐渐 成 为 在 势 , 已形 成 了不少 大的企 业集 团 , 中国石 化 、 并 如 中国移动 而我 国多数 企业 技 术 水平 落 后 , 品技 术 含 量 产 通讯 、 中国建设 银 行 、 汽 集 团 等 3 一 O多 家企 业 进 入 世 界 支 柱产业 , 低 , 术创新 意识 不强 、 力不足 、 制 不活 、 技 能 机 人才 缺乏 , 缺 50强 , 0 充分 展示 了 中国企业 的国 际竞 争力 。 吸 引 我国政府在国家政策方面, 给予跨 国经营大力支持。 少技术 引进有效 的消 化 、 收 和再 创 新机 制 来 避 免 “ 进 十六 大报告 上 明确 指 出 :鼓 励 和支 持 比较 优 势 的各 种所 “ 实力 的跨 国企业 和 著 名 品牌 ” 。通 过税 收 、 金 安排 等 方 资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讲解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讲解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内容摘要: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气力,本文分析了当代发达国家和新兴产业国家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新动向,提出了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跨国公司新动向战略分析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全世界6.3万个跨国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产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加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获取更大利益,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掀起新的跨国并购战略。

全球化时代是规模收益递增的时代。

在全球化经济中,企业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度竞争或市场萎缩的行业,规模是企业获得生存机会的源泉。

因此,随着竞争的激化,全球企业吞并风潮愈演愈烈。

占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约有16000多家企业被吞并,其中80%被跨国公司并购,跨国并购交易额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

利用直接投资(FDI)争夺世界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

近几年,世界FDI格式由原来“三级化”(美、日、韩)转变为“多级化”。

1990年底在西方各国的FDI总额中,发达国家占80%,发展中国家占20%。

但在1993-1998年流进发展中国家的FDI高达35.3%,1999-2000年又下降到17.9%,2001年又回升到27.9%,2002年中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欧大型的跨国公司在新兴的市场不但没有大规模的撤资,而且一举替换日、韩等国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投资者,充分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高度重视。

大大加强本地化战略。

随着国际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的人才上风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上风,大大加强了本地化战略的进程。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选择一、引言跨国投资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发展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方式,中国企业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其对外投资与国际竞争格局密切相关。

然而,在投资海外时,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如经济、政治制度、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战略选择,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挑战。

二、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选择1.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中国企业实施跨国投资时,可以选择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直接购买或控制资产,开展生产或服务业务,获得利润并面临风险;间接投资则是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隔离业务和风险,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直接管理企业。

中国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实力、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2. 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投资,以尽量分散风险。

除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还可以采用控股、合资、收购、并购等方式。

采用合适的投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规避投资风险。

3. 选择投资区域和行业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应优先选择政治、经济稳定、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

同时,应密切关注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比如,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企业应重点关注技术来源、市场规模和政策环境等因素,以制定出最佳的投资计划。

4. 遵循国际规则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需要遵循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积极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商业信誉,还有利于企业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跨国投资中面临的挑战1. 经济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制、市场结构、消费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可能会遇到经济上的一些难题,比如本地化生产难度大,无法掌握市场的变化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做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定制出更加符合当地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几个发展我国跨国公司战略选择的建议。

首先,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市场的多元化。

在全球市场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有所区别。

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根据市场特点调整产品定价、功能和外观等方面。

此外,也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进行合规经营。

因此,我国跨国公司应该在市场多元化方面进行战略选择。

其次,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技术创新能够帮助我国跨国公司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为了实现技术创新,我国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研发等方式来获取技术资源。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我国跨国公司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

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国际化人才、提供培训机会、制定良好的激励机制等方式来留住人才。

另外,我国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来培养专业人才。

第四,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在全球化竞争中,我国跨国公司应该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可持续性,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选择的考虑范畴。

可以通过减少环境污染、推行社会责任、加强公司治理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应该注重市场的多元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

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之一。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业务活动的过程,包括对外贸易、对外投资、跨国合作等形式。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通过制定合适的战略路径选择来应对和把握。

一、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中国企业要实现国际化经营,首先需要具备相应的实力和能力。

包括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品牌实力、管理实力等。

只有在这些实力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中国企业应该把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作为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之一。

发展壮大自身实力需要企业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等。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际大企业竞争,才能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目标。

二、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路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路径,比如对外贸易、跨国投资、并购重组、跨国合作等。

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路径。

在选择国际化路径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2. 目标市场的特点:企业在选择国际化路径时,要考虑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商业环境和文化背景,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国际化路径。

3. 政策和法律环境: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要考虑目标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企业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选择适合的国际化经营路径。

四、构建全球化的商业网络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要构建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通过建立跨国合作关系和打造全球化的供应链,实现全球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构建全球化的商业网络,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企业可以与跨国公司合作,打造全球化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与国外的大型零售商进行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摘要:根据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推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国经营,中国企业我国加入WTO,一方面一些世界级大公司更加容易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充分利用国际经营环境多样性和易变性,建立世界范围竞争优势的机会。

也就是说,开展跨国经营将是我国企业建立世界范围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选择。

一、当前国内外环境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国际方面经济全球经济化浪潮推动着世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海外投资,1998年,尽管东亚和俄罗斯爆发了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慢,但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跨国公司在扩大海外经营活动方面的投资仍可达到4300至4400亿美元的水平;除此之外,强强企业购并不断,购并范围涉及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激烈的金融服务业等,有些购并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国际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在一些产业中的垄断作用不断加强,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形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具有一些有利因素。

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又一轮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这便为我国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和韩国等东亚国家资产大幅度贬值,这也给中国企业进一步对外投资、购买外国资产、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目前,东亚许多国家的资产价格普遍比危机爆发前降低60至80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很多美国企业挟着美元强势和经济景气之威,大举进军亚洲市场,放手收购工厂、电厂、电视台、电话系统、零售网络、金融结构等。

连台湾当局也利用这一时机,在东南亚廉价资产收购战中先行一步。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

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路径是一个复杂而且关键的决策,需要企业综合考虑自身实力、行业特点、市场环境和国际竞争等因素。

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主要包括直接出口、加工贸易和直接投资三种形式。

直接出口是最为常见和最为简单的国际化战略路径。

通过直接出口,企业可以将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取境外市场份额,提高销量和利润。

这种战略路径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和低风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利润空间较小等问题。

加工贸易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国际化战略路径。

通过将生产加工的环节下放到境外,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境外市场资源和优势。

这种战略路径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取境外市场份额、增加竞争优势和降低成本,但是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和跨国经营经验。

直接投资是一种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度进入的战略路径。

通过直接投资,企业可以在境外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进一步拓展境外市场。

这种战略路径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在选择国际化战略路径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企业自身实力和资源。

不同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战略路径时要有所侧重,小型企业可以先选择直接出口和加工贸易,逐渐积累经验和实力;中大型企业可以考虑直接投资和建立境外子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

其次是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

不同行业对于国际化战略路径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高技术行业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获取技术和市场优势,而传统行业则可以通过直接出口和加工贸易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益最大化。

最后是国际竞争和风险控制。

选择国际化战略路径时,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的竞争情况和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和掌握,避免盲目冒进和遭受重大损失。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融入这一洪流。

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企业争取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在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无一例外的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

其核心是无歧视的公平的自由竞争,是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加速运动,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社会化大生产冲破国界的限制,实现资本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是多边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的不断发展和健全。

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强为特点,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的一体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实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经济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真正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国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活动,根据自己面对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积极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步骤,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同时,主动打入国际市场,才能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形式下争取有利的地位。

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跨国经营将由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变为企业的一般要求,这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外在动力。

随着中国加入WTC和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贸易壁垒的大量减少和国民待遇的实施,一方面,外国商品和服务将更容易挤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大型国际企业将增加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份额。

这将使国内商品和服务市场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局面,它将迫使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获取稀缺资源和市场份额。

第十二章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之路——“走出去”战略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PPT课件

第十二章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之路——“走出去”战略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PPT课件
1. 我国企业开展国外投资对推动经济发展 的作用
2. 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给经济持续发 展带来的好处
三、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有利条件和 不利因素
(一)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有利条件 (二)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不利因素
四、中国企业“走出去”与跨国经营的风险
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开展跨国经营可能 会遇到的风险,既有宏观风险,也有行业环 境风险和企业内部经营风险。做好前瞻性应 急方案至关重要。
(五)制定有利于国外投资的法规和政策
1. 建立和完善有关法规 2. 制定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政策
二、中国企业正确处理跨国经营中的矛盾 通常要处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内部团结与外延扩大 (二)战略管理与战术应用 (三)集权制与分权制 (四)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 (五)创新技术与科学管理 (六)企业大型化与大中含小 (七)企业创新与规避风险
(二)政府制定总体战略规划
1. 利用法规与政策指导国外经验活动 2. 加强政府宏观服务功能
(三)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1. 重视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以软管理 为主;
2. 新颖的“公司文化”; 3. 治理企业的关键是人才。
(四)监督海外企业的资产
1. 建立资产的定期抽查制度 2. 建立资产保值和增值的奖惩制度
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既“请进来”,又“走出去”。
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 1. 利用外国贷款; 2.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3. 使用商业信贷; 4. 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
一、 企业由内向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
(一)企业演变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 跨国公司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现实选择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现实选择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现实选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也代表了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各国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国际分工,使得各国企业加入经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价值的创造,促进各国企业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当中,如何使得我国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存活并发展下来,是当前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现实选择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标签:国际化;经营战略;现实选择0 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必然趋势。

可以说,这种趋势对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如何更好地迎接大型企业的挑战,同时应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对国家和企业层面都具有深远影响。

1 国际化经营含义一般来说,企业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更好的资源和更高的利润,突破一个国家的边界,从事跨国界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活动。

它主要包括:(1)商品在国际间的交换,即国际贸易;(2)对外直接投资。

(3)劳务输出,包括市场广告、法律服务、财务信息咨询、保险、货物运输、会计以及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的输出;(4)国际间接投资,包括证券及不动产投资等。

2 我国的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投资收益波动较大,盈利能力有限在“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融资需求大,建设周期长,与一般项目相比,风险更加难以预测,不确定性增加,长期投资的风险水平持续上升。

由于在海外的投资市场与国际投资市场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汇率、利率的波动都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致使中资企业海外资产收益普遍较低。

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资产的质量,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降低不良资产率。

2.2人才不足,经营制度不完善国际化经营对人才和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我国企业缺乏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文化、宗教、风俗等,还要依据国际法律法规从事相关事务。

企业战略企业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企业战略企业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企业战略企业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文档资源★★★摘要: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选择正确的跨国经营路径,对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从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分析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商务路径选择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带给企业,也同时要求企业面对开放的市场并接受更多的竞争。

因此,从事国际化经营就成为企业生存乃至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活动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利条件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市场需求旺盛,因而形成对中国产品的巨大需求,出口猛增。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大多数贸易伙伴国内的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日本1998年的增长率为负,欧盟国家的经济也呈低迷状态,但是美国的经济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由于中国政府实行了刺激出口的政策,从而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低迷状态下依然实现了出口额的增长。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形势逐步回暖,来自国际市场的需求旺盛,中国企业出口再度猛增。

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达到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出口首次超千亿达到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这说明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了外贸领地,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商务活动,进行跨国经营。

FDI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首先,入世后,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2000年407亿美元,2001年486亿美元,2002年527亿美元和2003年535亿美元。

2004年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再上一个台阶,突破600亿美元,达到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融入这一洪流。

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企业争取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在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无一例外的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

其核心是无歧视的公平的自由竞争,是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加速运动,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社会化大生产冲破国界的限制,实现资本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是多边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的不断发展和健全。

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强为特点,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的一体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实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经济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真正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国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活动,根据自己面对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积极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步骤,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同时,主动打入国际市场,才能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形式下争取有利的地位。

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跨国经营将由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变为企业的一般要求,这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外在动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贸易壁垒的大量减少和国民待遇的实施,一方面,外国商品和服务将更容易挤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大型国际企业将增加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份额。

这将使国内商品和服务市场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局面,它将迫使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获取稀缺资源和市场份额。

因此,国内市场生存空间的挤压是企业走出去的内在需求。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发展的必然。

二、我国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改革开放至今,可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

1、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个世纪末,为中国“引进来”的战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重点引进国外的资本与技术,对经济中的短缺性给予弥补,促进企业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更新换代,为经济起飞做好准备。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口产品单一、出口市场单一、出口收入来源单一的脆弱的发展水平。

中国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极为有限,靠当时以农产品、初级出口所赚取的外汇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面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制造品的落后,外汇收入低下,国内企业供给不足等困难,政府依据国民经济的状况,实施“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有限的外汇收入集中用于适宜国内发展生产的企业引进适宜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及其生产效益,促进改善国内的整体投资环境。

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中国企业大量地吸收了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引进来”发展战略实施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2003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已达到535亿美元的水平,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一(UNCTAD,2003)。

同年年底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500亿美元。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带动,使中国的对外创汇能力大大提高。

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国内长期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状态,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同时,为中国企业提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良性循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998年以后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走出去”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1998 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

“走出去”战略的思路开始形成;2000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为主,调整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上来,“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走出去”战略正式形成;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促进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重要措施,并积极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

“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 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而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展开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1、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多数采用了与当地公司或集团合资的方式,独资公司并不多见。

这有几个原因,首先,与当地企业合作有利于利用当地企业原有的市场资源和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减少进入新市场的风险。

其次,可以弥补中方的资金不足。

此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业务以贸易为主。

目前中国贸易型境外企业比重较大,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多。

2、海外投资的范围较广,但以资源开发为主,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海外企业涉及的部门和领域较广,有林业、渔业、石化、冶金、轻工、电子、机电、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工程、金融保险、医药卫生、旅游服务、工艺美术、技术服务等,其中以资源开发为主,技术水平较低。

在1990-2000年度中国30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23家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

2004年对外投资方面,从行业分布看,主要流向采矿业,投资额为9.94亿美元,占55.12%;商务服务业3.48亿美元,占19.32%;制造业2.7亿美元,占14.92%;批发和零售业0.9亿美元,占5.01%。

这说明中国产业的跨国经营以获取东道国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为主,属于资源开发利用性的跨国经营;也说明了中国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高。

3、中国各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区域相对集中。

在跨国经营的初期,中国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

其原因有二:一是地理位置的相临和人文的相近,可以减少文化差异大带来的成本;二是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于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

但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仍旧相对集中。

4、宏观管理薄弱,企业管理以行政干预为主。

我国目前尚没有海外投资企业的高层次的管理机构,宏观管理薄弱。

在管理方法上以行政干预为主,主要依据是1985年公布的《关于在国外开设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及后来陆续公布的一些补充规定。

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甚微,还没有形成一套鼓励开展海外企业的政策措施。

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大企业无论在管理、营销、技术开发、产品创新方面都不在一个档次上,竞争力的差距十分明显。

世界500强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或是家族企业,而中国的大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甚至是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机制转换不到位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几点建议1、加强政府对跨国企业的宏观管理职能。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有关部门应站在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我国跨国公司重要意义的认识,将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制定我国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总体战略规划,制定和完善对外投资方面的宏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

对外投资的流向、结构要与国内产业调整、结构优化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关税、外汇、贷款诸种经济手段引导优先、重点发展的海外投资项目。

国家金融机构可有选择地对海外企业创业初期的固定资本投入和营运资金给予一定的支持,根据投资规模、类型、风险性情况提供适当的长期信贷或担保。

同时,对投资的后期监管应予加强,主要是建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对外投资企业逃税的机制,要完善对外投资统计制度和海外企业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海外企业必须向政府部门公开和披露法定信息,便于政府对对外投资宏观情况进行监管,这也是完善对外投资统计制度,真实反映对外投资状况的基础工作。

2、加强政府在咨询、立法、外交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我国跨国经营尚处在初始阶段,不仅需要国家的指导,更需要国家提供各种服务。

目前企业最需要的是提供跨国经营信息咨询服务和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营管理人才。

建议政府组建几家全国性和地方性有权威的海外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以帮助企业对海外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可行性研究等。

同时应建立全球信息资料中心,与国际信息库、著名咨询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和正常业务关系,系统收集国际市场行情和世界各地的投资环境信息,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资料。

良好的信息咨询服务将有助于减少企业对外投资的盲目性、促进海外投资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

强化法律和制度保障。

新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模式,必须有一定的法律监管和法律保障。

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尽快改变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无法可依的局面,制定我国《海外投资法》。

海外投资法规和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将有效鼓励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其它跨国经营活动,保障他们的权益。

外交也要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

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是难以严格区分开来的,以经促政,以政促经,外交为经济战略服务,经济战略的有效实施反过来为外交创造新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才是当今国际关系的真谛。

所以在国际政治中要善于打经济牌,这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时,不仅要在原则上维护国家利益,而且要在具体事务上、尤其是重大项目的市场开拓上,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予以促进和支持。

3、企业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快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根据邓宁提出的“三优势模式”(OIL Paradigm),无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跨国公司,要进行跨国经营首先要找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所在。

具体地说:一是所有权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