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4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解析)
(4)地球上的水1.影响地表径流量的因素2.全球热量平衡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由于地域狭小,无法在陆地上找到较大的蓄水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
为此,新加坡通过建设滨海堤坝,将滨海湾和外海隔开,雨水汇入海湾,使其中海水逐渐被替换为淡水,从而缓解了淡水资源短缺。
下图示意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
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的角度,推测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是()A.地势低平,下渗量小B.雨季短,年降水量小C.气温高,蒸发量大D.河流短小,储水难2.新加坡在海湾处建设滨海堤坝的主要影响是()A.降低河流泥沙含量B.打破不同纬度热量平衡C.加剧河道弯曲程度D.造成海湾生态环境变化3.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A.盐度增大B.密度降低C.温度升高D.潮汐规律改变龙脊梯田地处广西龙胜自治县龙脊山,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m。
龙脊梯田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梯田周边及以上海拔的森林均保存较完好,并呈垂直分布,植被对梯田区的水资源起到了重要的调配作用。
龙脊梯田所在地区雨量充沛,有地表“隐形水库”(主要由稻田及相邻的沟渠、山塘组成),还有地下“隐形水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森林对梯田所在地区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A.减少大气降水,减缓水土流失B.增加大气降水,加大地表径流C.增加雨水下渗,缓和地表径流D.加大植物蒸腾,加快水汽输送5.龙脊梯田地下“隐形水库”主要是指()A.森林截留下渗的径流B.地下引水渠C.人工地下水库D.海拔较低的稻田6.地下“隐形水库”对龙脊梯田的意义有()①减轻梯田的洪水压力②减小梯田坡度③有效减少暴雨与干旱天气的发生频率④保证旱季梯田用水补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大潮总会如期而至。
图1示意钱塘江口位置,图2示意钱塘江大潮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有()①农历十五前后引潮力大②岛屿众多易形成大潮③与杭州湾形状密切相关④与台风活动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杭州湾口海水盐度最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关于舟山渔场的成因,正确的是()A.河流入海携带泥沙少B.周边水域较深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D.水温季节变化小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第4章《地球上的水》讲义含考题演练卷附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第4章《地球上的水》讲义含考题演练卷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补给特点、原因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能够分析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读图10-1,回忆下列知识。
图10-1(1)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和大气水。
陆地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2)由图甲可知,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水体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湖泊水与地下水。
(3)结合图甲及所学知识,说明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哪些?(4)图乙中左图表示(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补给。
(5)图乙中右图表示(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补给。
(6)各类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自然界的水循环读水循环示意图(图10-2),回忆下列知识。
图10-2(1)在图中直线上添加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
(2)主要环节:①⑧,②④,③,⑤,⑥,⑦,⑨。
(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
(填序号)(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
(5)人类活动对(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改变空间分布规律——。
(6)简要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读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统计图(图10-3,未包含南极洲),回答相关问题。
图10-3①水资源的概况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浅层地下水。
②水资源的分布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特点具有明显的表现大洲图中的A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E洲,而F 洲最少国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排在前6位的国家:、、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③简要分析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第4章《地球上的水》讲义含考题演练卷附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第4章《地球上的水》讲义含考题演练卷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补给特点、原因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能够分析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读图10-1,回忆下列知识。
图10-1(1)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和大气水。
陆地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2)由图甲可知,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水体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湖泊水与地下水。
(3)结合图甲及所学知识,说明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哪些?(4)图乙中左图表示(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补给。
(5)图乙中右图表示(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补给。
(6)各类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自然界的水循环读水循环示意图(图10-2),回忆下列知识。
图10-2(1)在图中直线上添加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
(2)主要环节:①⑧,②④,③,⑤,⑥,⑦,⑨。
(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
(填序号)(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
(5)人类活动对(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改变空间分布规律——。
(6)简要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读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统计图(图10-3,未包含南极洲),回答相关问题。
图10-3①水资源的概况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浅层地下水。
②水资源的分布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特点具有明显的表现大洲图中的A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E 洲,而F洲最少国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排在前6位的国家:、、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③简要分析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练习含解析)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题组 1水循环与河流补给(2019 全国卷丙卷(Ⅲ卷))以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损坏的丛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颠簸也减缓了。
据此达成 1—3 题。
1.丛林植被遭损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颠簸激烈,是因为A. 降水更多转变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变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流淤积2.丛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添①坡面径流增添①蒸发(腾)量增添①地下径流增添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3.假如降水最后主要转变为河流径流,那么丛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 甲增添,乙减少,总量增添B.甲减少,乙增添,总量增添C.甲增添,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添,总量减少分析:1.B 2.C 3.D 1.植被拥有修养水源的作用,近似于水库的调节作用;雨季植被能够将吸纳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使得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小。
植被遭损坏后,修养水源功能变差,降水更多地转变为坡面径流,转变为地下水的比率降低。
降水变率大小和植被状况关系不大。
河流淤积不会造成河流径流量年内颠簸激烈。
2.降水量增添与否与植被变化关系不大,主要和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相关;植被恢复后,植被修养水源功能增强,降水下渗比率增添,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添;因为植被增加和地下水增加,蒸发 (腾)量增添。
3.因为降水最后主要转变为河流径流,在植被恢复后,坡面下渗量增添,降水更多地转变为地下水后,经过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
从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岩层倾斜状况来看,更多的坡面降水经过地下水补给到乙河流,所以乙河流流量增添;因为植被恢复,降水转变为地下水的比率增添,而地下水其实不是都补给给地表河流,所以甲、乙两河流的流量整体减少。
(2019 全国卷甲卷(Ⅱ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洗河床。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听课手册(详细答案)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自主梳理】1.(1)海洋水陆地水水源相互补给(2)河流水与地下水(3)雨水(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4)丰水河流水地下水(5)枯水地下水河流水(6)水位2.(1)(2)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蒸腾(3)①③④⑤⑥⑦①②④⑧⑨(4)降水地表径流(5)⑤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6)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1)①淡水湖泊水②地区差异亚南美大洋巴西俄罗斯中国③水资源影响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人类社会影响水资源: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在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湖水;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发展了海水淡化技术。
④自然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人为原因: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导致需水量增加;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①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时空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②自然原因:华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多水带和少水带之间的过渡带,水资源数量相对较少。
特别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还没到来,降水量小,河流径流量小。
人为原因: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本来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难以利用;等等。
③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淡化海水;人工增雨;等等。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等。
【考点互动探究】1.(1)D(2)B[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环节。
第四章水的运动(答案版)高二年级地理单元精讲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水的运动目录01 观·单元时空02 述·考点列阵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1 陆地水体(重点掌握)考点2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第二节洋流考点1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重点掌握)考点2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重点掌握)第三节海一气相互作用考点1 海一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基础讲解)考点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基础讲解)03 明·疑难解读疑难点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疑难点2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疑难点3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疑难点4 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断技巧疑难点5 渔场的成因与分布疑难点6 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疑难点7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疑难点8 等温线图的判读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1.河流与湖泊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第二节洋流考点1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重点掌握)考点2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重点掌握)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考点1:海一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基础讲解)1.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①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水热交换的形式(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热力的,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是动力的。
)①影响海一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①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2.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①水热平衡②水循环和水平衡考点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基础讲解)1.沃克环流沃克环流是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的热力环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热力差异,其具体形成原理如图所示:【示例】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河流径流分配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2.该河流的径流量最低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示例】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各月每旬降雨、降雪、融雪及融冰产水量年内变化图。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专题4地球上的水【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年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疆。
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疆。
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1题。
1.西太平洋35°N旁边海疆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缘由是这里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限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答案及解析】C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疆,西太平洋北纬35°海疆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疆的水温,能满意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 错误;北纬35°以南海疆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错误。
故选C。
(2024年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积累体。
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
探讨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
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状况。
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
据此完成2—3题。
2.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3.依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缘由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削减B.河道的水位上升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答案及解析】2.A 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削减,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削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解除选项B、C、D。
2017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文档: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含答案
考情概览·备考定向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命题研究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自然界水循环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陆地水体,河流径流补给2015课标Ⅰ,1~2题,8分2015课标Ⅱ,9~10题,8分2014课标Ⅱ,6~7题,8分2012课标文综,4~5题,8分选择题内容探究: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河流的特征描述及其分析,水循环各环节的分析及应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关注河流的特征描述及其分析,水循环各环节的分析及应用。
形式探究: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考查形式并存。
难度系数在0。
6左右,分值为8~12分。
热点探究:水资源危机、河流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意义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015课标Ⅰ,7~9题,12分2011课标文综,36(1),(3)题,16分选择题综合题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课标Ⅱ,9题,4分选择题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识记: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水循环的意义,水资源的分布。
2.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3.应用: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考点一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整合]1.相互联系的水体读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
(1)水的三种存在形式: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
(2)水体的三种类型:A海洋水、B 陆地水和C大气水。
(3)陆地水体间的关系: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示意图类型环节名称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海陆间循环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G地下径流,H下渗陆地内循环D降水,I蒸发,F植物蒸腾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对吗?提示对;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深度解读]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循环B. 海陆间循环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的主要形式C. 地球上的水循环不涉及大气中的水循环D. 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通过生物循环实现2、关于地球上的水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圈主要存在于地球表层,厚度约为10-1000米B. 水圈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组成C. 地球上的水圈是地球上所有水的总和D. 地球上的水圈与地球上的其他圈层没有相互作用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B. 海洋蒸发是水循环中水量最大的一个环节。
C. 水循环对地球的能量平衡没有影响。
D. 水循环能够促进岩石圈的物质迁移。
4、关于地下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的岩石和土壤空隙中。
B. 所有的地下水资源都是无限且可以快速更新的。
C. 过度抽取地下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D. 地下水是很多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
5、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不会引起水的形态变化?A. 蒸发B. 降水C. 地下径流D. 凝结6、下列关于地球水资源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分布均匀B.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C.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高山和沙漠地区D.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7、下列选项中,哪种类型的水体在全球水量中占比最大?A、湖泊水B、冰川水C、海洋水D、地下水8、水的三相转变中,从液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A、升华B、凝华C、凝固D、凝结9、地球上的水体根据其分布特点可分为几类?A. 5类B. 4类C. 3类D. 2类 10、以下哪项不是地球上淡水的来源?A. 融化冰川B. 降水C. 海水蒸发D. 潮汐11、下列关于地球上水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练习含解析)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题组1 水循环与河流补给(2019全国卷丙卷(Ⅲ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①坡面径流增加①蒸发(腾)量增加①地下径流增加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1.B 2.C 3.D 1.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类似于水库的调节作用;雨季植被可以将吸纳的降水转化为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使得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小。
植被遭破坏后,涵养水源功能变差,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降低。
降水变率大小和植被状况关系不大。
河道淤积不会造成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2.降水量增加与否与植被变化关系不大,主要和大范围的大气运动有关;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加强,降水下渗比例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增多和地下水增多,蒸发(腾)量增加。
3.由于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在植被恢复后,坡面下渗量增加,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下水后,通过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
从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岩层倾斜情况来看,更多的坡面降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到乙河流,所以乙河流流量增加;由于植被恢复,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增加,而地下水并不是都补给给地表河流,所以甲、乙两河流的流量总体减少。
(2019全国卷甲卷(Ⅱ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
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冰川融水补给B.雨水补给C.积雪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流域降水量增加B.全球变暖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D.大量修建水库1题,材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冬三季的径流量占全年的39%,则春季径流量占比最大,说明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故C项正确。
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减小,说明受到了人类活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所致,故D项正确。
短时间内流域降水量不会有明显变化;全球变暖对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小;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灌溉面积可能会增加。
A、B、C三项错。
2.D下图是某地区井水多年水位(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地区井水水源补给的最主要类型是()A.雨水B.冰川融水C.积雪融水D.湖泊水4.1965年、1966年,该地区发生了严重的()A.洪灾B.旱灾C.台风D.寒潮3题,该地区井水水位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大,水源补给的最主要类型是雨水。
由于气温没有明显变化,故冰川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的年际变化小;湖泊水补给的季节变化小。
第4题,1965年、1966年,该地区井水水位比一般年份低,应是发生了严重的旱灾。
若发生洪灾,水位应比一般年份高;台风、寒潮对井水水位影响很小。
4.B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上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下游 B.湄公河中游C.密西西比河上游 D.黄河下游[2023·河南开封期中]扎陵湖和鄂陵湖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
目前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区有渔业生产基地,但湖区鱼类生长缓慢。
下图是1977~2012年扎陵湖(左)和鄂陵湖(右)湖泊变化示意图(图幅相同)。
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扎陵湖和鄂陵湖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冰川和积雪融水 D.河流水4.1977~2012年扎陵湖和鄂陵湖整体范围的变化以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A.变小区域降水减少 B.变小地下水位下降C.变大河流汇入增多 D.变大全球气候变暖[2023·山西晋城期中]沙颍河流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子流域,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于颍上县沫河口汇入淮河。
研究发现,沙颍河流域地下粘土层将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且径流区和排泄区浅层地下水水平径流流速非常小。
读图,完成5~7题。
5.沙颍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C.湖泊沼泽 D.积雪融水6.与上游补给区相比,下游排泄区( )A.径流较小 B.流速较慢C.无结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7.沙颍河中游径流区浅层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排泄的主要形式是( )A.泉水溢出 B.下渗C.人工排泄 D.蒸发巴拉顿湖呈狭长条状,湖水浅,湖水中含有大量矿盐。
每年的4~5月水位最高,9~10月湖水水位最低。
5~10月天气温暖,阳光充足。
夏天温度在24~28 ℃,冬天湖面结冰,厚达20厘米。
北岸是一条狭窄的沉积岩丘陵,西北多玄武岩山帽,是700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遗迹,湖南面是沙土和黄土平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1习题答案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会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C)A.雨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湖泊水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B)A.珠江B.塔里木河C.松花江D.长江,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水源主要为冰川融水,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第一大湖泊,其水量变化受降水、流域内河流径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20002015年鄱阳湖水量和流域降水总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鄱阳湖水量(C)A.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B.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C.汛期年际变化大D.降水多的月份年际变化小4.1011月,伴随流域降水的增多,鄱阳湖平均水量却持续降低是因为(A)A.长江水位低,湖水外泄B.湖泊面积大,湖水蒸发多C.流域内河流补给有延迟D.围湖造田广,截留湖水多3题,读图可以看出,鄱阳湖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也大,A、B错误;鄱阳湖水量在510月的汛期年际变化大,枯水期的年际变化较小,C正确;在降水多的月份年际变化大,D错误。
故选C。
第4题,1011月,长江进入枯水期,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湖水外泄,所以,鄱阳湖平均水量持续降低,A正确;与夏季相比,1011月气温相对较低,蒸发弱,B错误;流域内河流补给延迟,不会导致鄱阳湖平均水量持续降低,C错误;1011月鄱阳湖平均水量持续降低,与围湖造田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A。
俄罗斯某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下图示意该河径流量、流域内气温、降水量及积雪覆盖面积的逐月变化。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B)A.降水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地下水6.该河流上半年最可能发生凌汛的月份是(C)A.3月B.4月C.5月D.6月5题,图中径流量变化超前于降水变化,不是以降水补给为主,A错误;径流量与积雪覆盖面积呈负相关,峰值出现在6月份,而不是气温最高的7月份,主要补给水源不是冰川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很大,推断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B正确,C错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D错误。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后作业含解析选择性1
2.换水周期最长的湖泊是( )A.洞庭湖B.太湖C.滇池D.青海湖3.由表中信息可知()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B.湖泊储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C.年平均入湖流量越大,换水周期越短D.湖泊储水量与年平均入湖流量的比值越大,换水周期越长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②补给方式受气温影响大C.③补给方式水量变化大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方式5.由统计资料可知( )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D.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6.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能力提升】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回答7~8题。
7.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8.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防洪、发展养殖、发展旅游等.如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假设当地入湖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回答9~10题.9.该水库一年中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A.甲时期B.乙时期C.丙时期D.丁时期10.橄榄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一旅游团在该水库周边地区旅游时发现当地大量栽培油橄榄。
该水库所在地区可能的位置是( )A.南纬25°~35°的大陆东岸B.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C.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D.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潜在蒸发量是指充分供水的下垫面(即充分湿润的表面或开阔水体)蒸发或蒸腾到空气中的水量,又称可能蒸发量或蒸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019山东聊城二模)地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简称ET)也称陆地表层水汽通量,是地表植被蒸腾、土壤与水体蒸发的水汽总和。
下图为2000—2014年黄河源区多年月平均ET与气温和降水变革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源区夏季ET数值较大的原因不是()A.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较强C.降水较多D.太阳活动剧烈2.黄河源区冬季ET主要来源于()A.地表植被蒸腾B.土壤浅层水分蒸发C.水面水分升华D.人类活动水分排放3.关于黄河源区ET漫衍纪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ET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B.与降水量呈正相干,与气温呈负相关C.冬季大于降水量,夏季小于降水量D.秋季低于气温值,春季高于气温值2.B3.A解析第1题,由质料可知,ET是地表植被蒸腾、土壤与水体蒸发的水汽总和。
黄河源区夏日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植被蒸腾及水分蒸发猛烈,且降水较多,所以ET数数值较大,而太阳活动与ET数值巨细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项。
第2题,冬季气温低,源区植被凋谢,蒸腾作用小,A项错。
地温相对较高,浅层水分蒸发,产生ET,B项对。
冬季气温低,水面水分不会孕育发生升华,C项错。
人类活动水分排放不属于ET,D项错。
第3题,读图可知,黄河源区ET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A项对。
与降水量及气温均呈正相干,B项错。
由于坐标系的单元存在差别,图中所示ET值无论哪个季候均小于降水量,C项错。
气温与ET值不具可比性,D项错。
故选A项。
(2019全国百校联盟联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导致流域水资源发生变化的关键缘故原由。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变革特性景象下,河流的水文特征也产生相应的变革。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流域不同情景下的水文变革特性。
其中,情景a、b、情景、生态恢复情景中的一种的地下径流年变革环境。
据此完成4~6题。
4.该河流域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降水峰值的()A.1个月前B.2个月前C.1个月后D.2个月后5.图中表示生态恢复情景下地下径流年变化情况的是()A.情景aB.情景bC.情景cD.情景d6.该流域内林草地覆盖面积的变化对该河水文影响较大的是()A.2月B.7月C.9月D.12月5.A6.C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河流域所在地区的降水峰值发生在7月份,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9月份,所以该河流域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降水峰值的2个月后,D项正确。
第5题,流域内生态规复,林草地面积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增大,在态规复景象四景象中,生态恢复情景的地下径流量最大。
A项正确。
第6题,20年来实测情景、耕地扩张情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和生态恢复景象这四个景象中,耕地扩张情景和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使得该流域林草面积减小,地表水的下渗量减小,地下径流量减小,所以情景c、d分别为此两种景象的一种。
流域内生态规复,林草地面积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增大,所以情景a为生态规复景象。
情景c、d使得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小。
情景a使得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减小,地下径流量增大。
读图可知,这种作用在9月份最为显着。
C项正确。
(2019广东佛山二调)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
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地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7~9题。
7.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A.技术要求低B.移民搬迁多C.资金投入多D.生态破坏小8.图中四地中,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 )A.甲B.乙C.丙D.丁9.在天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 )A.3月B.7月C.9月D.12月8.C9.C解析第7题,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
故与地表水库相比,技能要求高,移民搬家少,资金投入少,对地表粉碎小,生态粉碎小,D项正确。
第8题,由图可知,甲处海拔较高,地下水位与基岩的高差小,地下水量小,甲处不符合。
乙处有断层,易渗漏,不得当构筑地下水库。
丙处地下水储量大,利于水库设置装备摆设。
丁处以黏性泥土为主,且水源较少,不得当构筑地下水库。
C项正确。
第9题,我国新疆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关系密切。
9月份以后气温开始低落,冰雪融水渐渐淘汰,故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C项正确。
(2019山东潍坊一模)奥里诺科河上游水流湍急,沿途采取浩繁支流,流量很大。
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
图1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图2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月份,乙水文站测得阿普雷河水流速度最慢的是()A.3月B.4月C.7月D.8月11.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A.1—3月B.5—7月C.7—9月D.9—11月11.D解析第10题,读甲、乙水文站整年水位差图可知,图中甲、乙水文站4月和11月水位差为0。
乙水文站位于阿普雷河与奥里诺科河交汇处相近,甲、乙水文站的水位差直接影响阿普雷河河水的流向与流速,水位差越小,则流速越慢。
据以上分析可知4月和11月水位差最小,故乙水文站测得的阿普雷河的流速最慢的时间为4月和11月,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
第11题,河流的含沙量与河流流量、流速密切相关,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搬运本领就越强,河道的含沙量就越大,反之越小。
读图可知,9—11月两个水文站之间的河道水位差渐渐变小,流速则渐渐变慢。
加之奥里诺科河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雨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故9—11月干流流量在变小,因此,河流的搬运本领在渐渐变弱,泥沙不停沉积于河流,故甲水文站含沙量在渐渐变小,选D项。
月牙泉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2019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一模)月牙泉是我国甘肃省敦煌市闻名旅游景点,1960 年前,最大水深 9 米,泉水清澈见底。
但是之后水位连续降落,1985年平均水深仅0.7~0.8米。
为了抢救这一千古古迹,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从附近的党河直接举行管道补水的步伐,因某种原因该措施被终止;然后又接纳渗灌补水的措施,将党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地皮渗透地下补给,但是结果并不显着。
结合图完成12~14题。
12.月牙泉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区域降水较少B.环球天气变暖,水分蒸发加强C.过度用水,地下水位下降D.地势较高,地表径流明显13.从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措施终止的原因可能是()A.中途损耗量过大B.不能自流输水C.党河含沙量过大D.党河水质较差14.渗灌补水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径流不易调控B.地表起伏不平C.渗灌区域距离过长D.土壤致密载重13.D14.A解析第12题,月牙泉水位连续降落的缘故原由,重要思量人为缘故原由,人类过分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降落,故选C项。
环球天气变暖,蒸发加剧,对月牙泉水位的降落也有影响,但是根本缘故原由是人类过分用水。
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与海拔较高、距离海洋的远近无相干接洽。
第13题,利用管道进行补水的措施最终被终止是因为月牙泉与河道二者的水质差别,月牙泉为地下水,水质优;河道水为地表水,水质差。
引河流水增补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质变差,因此选D项。
用管道举行输水会淘汰消耗。
党河阵势高于月牙泉,能够实现自流输水。
内流河含沙量较小。
第14题,采用渗灌补水的方法将党河的水引入土地周围举行地下水的回补,水流在地下的流向难以调控,不一定流入月牙泉四周的地下,因此该种结果不显着,选A项。
跟地表的起伏以及土壤质地无关。
由图中可以看出渗灌的间隔较短。
(2019安徽六安质检)下图示意某年6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图甲)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乙)。
据此完成15~17题。
甲乙15.A处水温低的原因是()A.冷海水上泛B.距陆地近C.太阳辐射弱D.阴雨天气多16.推测此时(图示)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7.与图甲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A.澳大利亚西部沿海B.索马里东部沿海C.秘鲁西部沿海D.美国东部沿海16.C17.B解析第15题,从该事物漫衍来看,越靠近海岸越多。
由于该季节琼东沿海盛行西南风,沿海地域盛行上升赔偿流,加之沿海地区水温高,浮游生物繁盛,是由于冷海水上泛导致的,A项正确。
第16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6月为夏季,夏季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风,C项正确。
第17题,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和秘鲁西部沿海地区及美国东部沿海地域都位于信风带内,洋流在信风带离岸风影响形成的赔偿流,而索马里沿海地区与海南岛东部沿海地区均为季风导致的上升赔偿流,二者最为相似,B项正确。
(2019山东枣庄模拟)鱼汛是指水生经济动物高度集中于某水域,适于大量捕捞的时期。
图中甲、乙两渔场鱼汛季候差别明显,海雾多发。
读图,完成18~20题。
18.甲渔场的多雾期一般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19.甲、乙两渔场鱼汛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的影响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河水的汇入D.人类活动20.甲渔场鱼汛提前到达、滞后竣事的年份,印度半岛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B.洪涝C.旱灾D.海啸19.B20.B解析第18题,图中甲渔场夏日吹西南季风,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泛形成寒流,受寒流影响多雾,所以甲渔场多雾期一般出现在7月,C项正确。
第19题,甲渔场夏日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鱼汛;乙渔场夏日受西北季风影响,形成鱼汛;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候移动,故两渔场鱼汛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候移动,B项正确。
第20题,甲渔场夏日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鱼汛,鱼汛提前到达、滞后结束也就是西南季风提前到达、滞后结束,说明该地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较长,雨季较长,易出现洪涝,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6分)(2019山东青岛二模)阅读图文质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属于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流域面积为38平方千米,长约14千米,年降水量575.9毫米,年均水面蒸发量1 732.9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使得土壤水分成为限制该流域植被生长的关键条件。
该流域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个时段,其中7—8月为土壤水分积聚期。
该流域植被主要为刺槐、油松、侧柏等乔木,以及丁香、连翘、胡枝子等灌木。
观察中发明,丁香林地9月份0~130厘米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刺槐和油松林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