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方法与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反映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
第三节 会计记录
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用数学等式表示的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基本公式)
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
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
(二)持续经营假设
明确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 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
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存在形态
现金 20000
银行存款 50000
原材料 20000
固定资产 160000
资 产合计 2500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250000
借款 50000
资本 200000
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确立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04
03
01
02
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的一种计算基础。
基本内容:凡属于本期应确认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凡属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费用。
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关系图
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二者都是对会计主体时间范围的假定。 来自持续经营分期假设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 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2020/4/15

路漫漫其悠远
2.收入与费用配比
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 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 确认。 (包括因果配比和期间配比)
•2020/4/15

路漫漫其悠远
•3、会计期间
•(1)会计期间的概念 •也称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 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期,以便分考核其经营活动的成果 。
•(2)会计期间的划分: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3)会计分期的意义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 别,为权责发生制、收入与费用配比、可比性原则等奠定 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2020/4/15

路漫漫其悠远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 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依据;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下,保证会 计信息的完整性;
3)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 的、无偏的。

路漫漫其悠远
课堂练习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用: 某企业2009年5月发生下列收支业务,要求按 权责发生制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收入和费用。 (1)本月销售产品10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2)支付本月的水电费1500元; (3)销售产品5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4)预付下半年的房屋租金12000元; (5)收到上月份应收的销货款30000元。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1.会计核算的主体理论:会计核算的主体是经济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户等。

主体理论强调会计核算的主体必须是经济实体,并且主体要素和个体字会计核算要求主体是具有独立个体法律地位的组织。

2.会计核算的货币计量理论:会计核算的核算单位是货币,通过货币计量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会计核算的持续性理论:会计核算的持续性原则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持续经营的实体进行核算,将其生命周期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来反映企业连续经营的历程。

4.会计核算的个体独立性理论:会计核算强调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与其所有者、投资者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要相互区分,个体独立性理论要求将合营、分支机构等与企业独立核算。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会计核算的计量方法:会计核算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原价计量方法和现价计量方法。

原价计量方法是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照购买或形成时的原始价值进行核算,现价计量方法则是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当前市场价值进行核算。

2.会计核算的数据处理方法:会计核算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分录和账簿的编制。

分录是将每笔经济业务按照会计等式进行账务处理,账簿是记录和存储企业的账务信息的工具,包括总账、明细账等。

3.会计核算的财务报表编制方法:会计核算要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其编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原始会计凭证,经过分类、整理和汇总处理,最后形成财务报表。

4.会计核算的会计监督方法:会计核算要进行监督,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是由公司内部的会计部门进行的,包括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内部控制的建立;外部监督主要是由政府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包括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审计。

三、会计核算的应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应用包括:1.决策管理:会计核算提供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2.外部报告: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向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提供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

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

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

第一,资产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保持平衡。从银行提取现金1 000元备用。 资 产 = 负 债+所 有 者 权 益 现金 银行存款 +1000元 -1000元第二,负债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保持平衡。签发4个月期限的商业承兑汇票8 000元,抵偿以前所欠供应单位账款。 资 产 = 负 债 +所 有 者 权 益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业使用的会计科目由国家财政部通过发布会计制度统一制定,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规定科目核算的内容;二是科目的使用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共设置了85个会计科目。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核算运用的科目及报表作出了统一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包括了总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报表编制说明、会计报表附注。
第九,资产项目减少,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保持平衡。企业为调整资本结构,决定以现金退还投资者投资180万元。资 产= 负 债 +所 有 者 权 益 现金 实收资本-1 800 000元 -1 800 000元
结论
(1)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产生一定影响; (2)在分析日常各种经济业务时,应根据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所产生的影响,全面、相互联系地加以考察,把握事物的本质; (3)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不外乎是增加或减少两种情况,并且在会计要素之间或会计要素内的增减变动,是等量的; (4)虽然经济业务发生会影响会计要素之间或会计要素内部的具体项目发生变动,但并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
账户的“借”、“贷”两个记账符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不同 。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借方本期发生额- 贷方本期发生额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会计学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会计学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会计学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会计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资金及其流动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财务信息的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以及对财务信息的解读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帮助读者对会计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基本概念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并且可以用于经济活动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在会计中,资产是企业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所有权益。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欠他人的债务,包括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负债是企业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债权人对企业主要的权益要求。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拥有者对企业的主要权益要求,包括股东权益、利润留存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收入增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包括成本、税费等。

费用减少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表达了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表明了一个基本的核算原则,即企业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组成的。

会计周期会计周期是指会计报告的时间跨度,一般为一年。

会计周期的设定可以使企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报告,便于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处理和报告的规则和原则。

会计准则的制定旨在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可能存在差异,但都追求合理、公允和可靠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参考。

会计分析会计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信息进行解读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显示组织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显示组织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净 利润。
会计账户
用于存储和总结会计科目中的交易信息。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收据
记录收到的现金或财产。
发票
记录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支票
用于支付款项的凭证。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总账
记录所有会计科目的交易总额。
明细账
记录每个会计科目的具体交易细节。
会计期间的概念和作用
会计期间是指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段,通常是一年。它的作用是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完整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核算的概述、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科目与会计 账户,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用途,会计期间的概 念和作用,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损益表的编 制和分析,资金流量表的概念和意义,现金与银行存款的会计处理,存货的 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应账款和应付 账款的会计处理,贷款和借款的会计处理,税收的会计处理,成本的核算和 分析,利润及其分配的会计处理,会计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以及会计信息化 的发展趋势。
会计核算的概述
会计核算是一种重要的商业实践,它涉及记录、分类和分析财务信息,以便对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和 审计。
会计基础知识
1 资产
组织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3 所有者权益
属于组织所有者的净资产。
2 负债
组织欠他人的债务或义务。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会计科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于分类和记录不同类型的经济交易。

会计核算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系统、科学、准确地记录、分类、加工和汇总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学理论和实践总结了一系列专门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会计核算专门方法。

一、记账核算方法记账核算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和起点,它包括了借贷记账法、现金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又称单式记账法,是最简单、常用的一种记账核算方法。

按照该方法,每一笔业务都要详细列明借方和贷方。

现金记账法,是以现金作为核算对象的一种记账方法。

按照该方法,只有与现金有关的业务才会记录在账簿上,以反映现金流量。

复式记账法,是会计核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按照该方法,每一笔业务都要同时在借方和贷方做记账,使借贷双方的金额相等。

二、凭证核算方法凭证是会计核算中记录和证明业务发生和处理的依据。

凭证核算是通过凭证进行的,包括原始凭证核算法、简化凭证核算法和合并凭证核算法。

简化凭证核算法,是为了简化操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凭证核算方法。

按照该方法,一些常见的业务可以通过合并凭证或制作简化凭证来代替原始凭证。

合并凭证核算法,是将一段时间内相同性质的业务汇总在一起制作凭证的方法。

按照该方法,相同性质的业务可以汇总在同一张凭证中,减少凭证的数量。

三、账簿核算方法账簿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和汇总各项业务的数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账簿核算主要包括分类账法、总账法和明细账法。

分类账法,是一种按照业务性质或账户分类的账簿核算方法。

按照该方法,账簿根据不同的业务或账户进行分类,汇总和记录相关业务的借贷金额。

总账法,是一种以总账为核算主体的账簿核算方法。

按照该方法,每一笔业务都要同时在分类账和总账上进行记账,以反映不同账户余额的变动情况。

明细账法,是一种以明细账为核算主体的账簿核算方法。

按照该方法,每一个账户都要制作相应的明细账,记录和汇总该账户相关的业务。

四、比率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会计核算是指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计量、汇总和报告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经济环境。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计核算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会计核算方法之一是现金基础会计和权责发生基础会计。

现金基础会计是指以现金的收入和支出为核心进行会计核算,即收入和支出发生时立即确认。

而权责发生基础会计是指以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时间为核心进行会计核算,即收入和支出发生时确认。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其次,成本法和市价法是另外两种常见的会计核算方法。

成本法是指按照成本进行会计核算,即以购入成本为基础进行资产的计量和确认。

而市价法是指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会计核算,即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资产的计量和确认。

这两种方法在资产计量和确认方面有所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此外,还有折旧法和摊销法等会计核算方法。

折旧法是指按照资产的使用期限进行资产价值的分摊和确认,而摊销法是指按照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资产价值的分摊和确认。

这两种方法在资产价值确认方面有所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最后,还有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

财务会计是指对企业的整体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以编制财务报表为主要任务。

而成本会计是指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会计核算,以计算和控制生产成本为主要任务。

这两种方法在会计核算的对象和目的方面有所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总之,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经济环境。

企业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会计人员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会计要求。

简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简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简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核算是指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为了反映和评价经济活动结果以及经济资源的使用情况,根据财务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以及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的变动加以分类、记录、核实、汇总、报告和分析的过程。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的记帐、核算和报告三个环节。

首先是会计的记帐方法。

记帐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会计的记帐方法包括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两种。

复式记账是以借方和贷方为记帐载体,将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向在会计账簿上予以登记,以实现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的同时增减;单式记账是将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借方和贷方分开记载在两个不同账簿上,并进行汇总,以实现同样的目的。

记帐的目的是使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能够在会计账簿上有正确而全面的反映,为会计核算的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是会计的核算方法。

核算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和核对,形成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过程。

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科目核算和明细核算两种。

科目核算是按照会计科目的划分,在会计账簿上进行分类和登记,以反映经济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明细核算是在科目核算的基础上,按照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和性质,进一步拆分和细化,将经济业务的每一项具体事项都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核对,以便更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

最后是会计的报告方法。

报告是将记账和核算的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和方式传递给有关方,供他们作出决策和评价的过程。

会计的报告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报表法和报表分析法两种。

财务报表法是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将经过记账和核算的数据经过处理和汇总,编制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报表分析法是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评价,从而为有关方提供决策和评价的依据。

总结起来,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记账、核算和报告三个环节。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会计原则和规范,对经济交易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会计要求和实际情况,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现金基础会计法:按照交易的实际收付现金的时间进行核算。

一般适用于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该方法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掌握,但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业务活动。

2. 权责发生制会计法:按照交易的实际发生时间进行核算。

即在经济事项发生时确认相关收入、费用、负债和权益。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业务活动,适合大多数企业使用。

3. 收入确认制度:根据交易的实际发生时间和实现收入的条件,确定合理的收入确认政策。

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服务等具有一定周期的行业。

4. 成本法:以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将资源投入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的核算依据。

适用于需要对资产进行持续跟踪和价值评估的企业。

5. 全面成本法:将所有的成本都纳入核算范围,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该方法能够全面反映企业成本的分摊情况,有利于成本管控和决策。

以上仅是常见的几种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在选择方法时应根据
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并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高三会计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三会计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三会计必背知识点汇总高三会计是学习会计的关键一年,它是会计学习的决战之年。

在这一年里,学生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会计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高考中会计科目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下面将对高三会计必背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的定义和基本任务:会计是一门以记录、核算、分析和报告经济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反映和组织经济活动的结果。

2.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领域,财务会计是以利益相关方为对象,主要任务是编制和报告财务报表;管理会计是以企业内部为对象,主要任务是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实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4. 会计信息的特点: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和及时性。

二、会计账簿和凭证1. 会计账簿包括:日记账、分类账、总账和资产负债表。

2. 录入会计凭证时应当注意:准确填写日期、科目名称、金额、摘要等信息,保证凭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会计分录的格式:借方金额在前,贷方金额在后,方向性相反的科目在一起,并用竖线隔开。

4. 查询账簿时要注重掌握查询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查询结果准确。

三、会计科目和账户1. 会计科目的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2. 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3. 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四、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1.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全面核算和偏重核算。

2. 会计核算程序主要包括:日常记录、凭证汇总、账簿查询、报表编制等环节。

五、财务报表分析1. 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

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等指标。

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现金流量指标。

六、会计制度和法规1. 会计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会计核算、会计方法与会计等式

会计核算、会计方法与会计等式

会计核算、会计方法与会计等式引言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它提供了有关组织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的信息。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核心部分,通过记录、归纳和汇总财务交易,以及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等式,会计核算能够揭示企业的经济实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核算、会计方法以及会计等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核心任务之一,它包括记录和分析企业的财务交易和资产负债情况。

会计核算有两大方面,分别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是指企业为了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核算。

它侧重于记录和报告经济交易的结果,制定财务报表,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和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管理会计是指企业为了内部管理决策而进行的会计核算。

它侧重于提供给内部管理层使用的信息,用于监控和评估企业的业务绩效,并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制定。

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指会计在记录、计量、分类和报告财务信息时所采用的方法和规则。

常见的会计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现值法、成本法等。

历史成本法是最常用的会计计量方法,它基于原始成本记录资产和负债。

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的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原始投资和获取资产的历史成本。

现值法是一种根据未来现金流折现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方法。

它充分考虑了时间价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价值。

成本法是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计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市场价格的可交易资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的核心公式,用于描述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等式的基本形式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企业拥有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货币、存货、应收账款等。

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债务和义务,包括应付账款、贷款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包括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等。

会计等式的平衡原则要求资产的总额必须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来源既可以是自筹资金,也可以是债务融资。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一)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它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
基本的会计等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若加以扩展,将收入和费用进行综合,则会计等式变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1.星海实业公司 2×20 年 10 月初有关账户余额
2. 该公司 10 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收到某单位投入的法定资本 2 000 000 元存入银行。
(2)用银行存款 250 000 元偿还前欠某企业账款。
(3)用银行存款 500 000 元购入一台全新机器设备。
(4)将资本公积金 400 000 元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
定义:所谓账户,是指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 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账户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划分为左右两方,分别用来登记增加数或减 少数,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记录的余额称为期初余额,结束时记录的余额称为期末余额。 账户一般有四项金额,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例】以用银行存款2500000元归还长期借款为例,按上述步骤,经分析这项业务涉及 的是资产和负债两个要素;资产减少,负债减少;资产减少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 反映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增减变动的账户是“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两个账户,据 此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借款 2 500 000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1. 概述企业会计核算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计量和报告的过程。

它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从而为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提供支持。

2.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一些核心原则之上的,这些原则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1. 计价原则计价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企业经济资源的原始成本进行计量的原则。

按照计价原则,企业在购买资产或者发生费用时,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进行计量。

通过计价原则,企业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

2.2. 全面核算原则全面核算原则要求企业对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记录和核算。

这包括所有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通过全面核算原则,企业能够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3. 持续性假设持续性假设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基于企业的连续经营假设。

按照持续性假设,企业会计核算的时间段通常为一年,企业在这个时间段内应当认为将继续进行经营活动。

持续性假设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比较性和连续性。

2.4. 归属期原则归属期原则要求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项事项必须归属于相应的时期。

即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将其归入相应的报告期间。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

通常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要素反映了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资产的计量通常基于计价原则。

3.2.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所负担的对外债务和承担的经济责任。

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负债的计量通常基于计价原则。

3.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的权益。

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程序。

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各种核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就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介绍。

一、现金基础会计法。

现金基础会计法是指以现金的收付为基础,仅在现金发生变动时才予以登记,不考虑账面上的应收应付账款。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个体经营者或小型企业,但其缺点是不够准确和全面,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权责发生制会计法。

权责发生制会计法是指以收入实现和费用发生为基础,不管是否已经收到或者支付现金,只要发生了收入或者费用,就应该予以确认和计量。

这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三、混合会计法。

混合会计法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既考虑现金基础,又考虑权责发生制。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的会计科目和业务特点,选择现金基础或者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这种方法综合了现金基础和权责发生制的优点,但同时也增加了会计处理的复杂性。

四、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以成本为基础,对资产和费用进行核算和计量。

在成本法下,资产按照其取得成本予以确认和计量,费用按照其发生的成本予以确认和计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和存货等项目的核算,能够保证资产和费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市场法。

市场法是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核算和计量。

在市场法下,资产按照其市场价值予以确认和计量,负债按照其清偿价值予以确认和计量。

这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但同时也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六、折旧摊销法。

折旧摊销法是指对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其使用年限或者使用量进行摊销,以逐年减少其账面价值。

这种方法能够合理分配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成本,反映其在不同会计期间的贡献。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要求,选择适合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录一、会计基本概念 (2)1.1 会计的定义与特征 (3)1.2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4)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5)二、会计核算方法 (6)2.1 会计确认与计量 (8)2.2 会计记录与报告 (9)2.3 会计循环与会计报表 (10)三、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11)3.1 会计主体假设 (13)3.2 持续经营假设 (14)3.3 会计分期假设 (15)3.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6)四、会计要素计量 (18)4.1 历史成本法 (19)4.2 重置成本法 (20)4.3 可变现净值法 (21)4.4 现值法 (22)4.5 公允价值法 (23)五、会计科目与账户 (24)5.1 会计科目设置 (25)5.2 账户结构与分类 (26)5.3 会计分录与记账方法 (28)六、会计凭证与账簿 (29)6.1 会计凭证种类与作用 (30)6.2 会计账簿种类与作用 (32)6.3 会计档案管理与保管 (34)七、财务报告与分析 (35)7.1 财务报告概述 (36)7.2 财务比率分析 (37)7.3 综合分析法 (38)八、会计管理与发展 (39)8.1 会计管理制度 (40)8.2 会计电算化 (42)8.3 会计职业道德与监管 (43)一、会计基本概念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具有进行会计核算的必要条件。

所有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围绕这一主体进行记录和分析。

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s):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要素。

这些要素构成了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会计等式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石,反映了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资产和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3章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

第3章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

(二)记账基础
(3)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
为记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凡是向上级事业单位领报经费,发生预算管理
关系或者财务隶属关系,且有下属单位的事业单 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 )。 A行政主管单位会计 B事业主管单位会计 C二 级事业单位会计 D基层事业单位会计 2.政府财政会计的会计主体是( )。 A各级政府部门 B各级行政机关 C各级政府与 征收机关 D各级政府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一般对象是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即这 些部门和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与会计等式
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现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 分为五大类: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费用) 其中: 只有净资产没有明确内涵,它只是资产减负 债后的差额。
(二)多项选择题
3.判断会计主体是否是行政单位应依据的判别条
件是( )。 A是否承担特定的国家行政管理职能 B是否进行成本和利润的核算 C其经费是否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 D是否采用收付实现制
(三)判断题
1.从会计角度看,事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
备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且不以营利为目 的,或承担某些政府授权的管理职能,其经费全 部或部分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这两个先决条件。 2.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是同一概念。 3.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各级财政部门, 不包括财政部门本身的经费开支。 4.行政单位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其目标是维护 社会.下列关于记账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政府财政部门采用的记账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B行政单位采用的计账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C事业单位采用的计账基础是只有收付实现制 D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权责发生制为主, 兼有收付实现制的结账基础 2.下列会计要素中,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和企 业会计中名称相同的有(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E所有者权益

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1.2.3、利润
利润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收入扣减费用后, 再加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减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后 的差额。
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的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 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如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分期前提与持续经营前提是联系在一起的, 两者互为补充,不可分离。只有设定一个会计主体能够持续地、无 期限地经营下去,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
3.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记录、计量
与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在我国,人民币是法定的货币,因此,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 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
企业资产构成及分类图
1.1.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一种形式。 特征: (1)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它是由于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
起的、企业目前实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 (2)负债的清偿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一项义务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才能确认为负债:
(1)该义务符合负债的定义;
(2)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3)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负债及分类图
1.1.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 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又被称为净资产。 由于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所有者权益有不同的名称。在我 国,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称为股东权益,非股份制企业则 将其统称为所有者权益。 特征: (1)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参与企业决策以及获得利润分配的

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1、账户的名称 2、日期 3、凭证号数 4、摘要 5、增加额、减少额及余额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复 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一)记账符号
借方
账户名称


◆其中一方用来登记增加额,相对的 另一方用来登记减少额。但哪一方登 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在各 类账户中是有所区别的!
银行存款
(1)存入 1 000 00
(2)支付 5
发生额平衡
第四节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的意义
会计凭证的种类
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载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 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一)会计凭证是审核经济业务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三)会计凭证是分清各有关方面经济责任的依据
计分录转记到有关账户的记账步骤. (举例教材P32)
(三)试算平衡方法: A 发生额平衡 B 余额平衡 理论依据: A 发生额平衡——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B 余额平衡——会计等式平衡原理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部分账
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
★“平衡”绝非指单个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的相等关系。在某一个账户中,其借方发生额 与贷方发生额之间一般不会存在平衡关系。
本期发生额
贷方
借方
本期减少
本期发生额
收入类
本期增加
本期发生额
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 —— 账户登记金额。
有借必有贷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核算方法一、会计循环的含义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那么这些会计信息如何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给信息的使用者呢?为了实现会计目标,会计信息系统在提供信息时,有着一套独特的会计循环程序和方法。

由于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在收集、加工、整理数据并形成最终会计信息的过程中需要特有的步骤或程序,这个程序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几个基本环节,将其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广义的会计循环,其过程如图3.1所示:图3.1 广义的会计循环图在上述程序中要使用大量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具体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七种方法。

在实务中,会计主体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都需要经过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最后编制出财务报告等一系列的处理程序,这个程序从期初开始,到期末结束,并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故习惯上称为狭义的会计循环。

从狭义上看会计循环,亦称会计核算程序。

如图3.2所示。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编审凭证)(记账)(对账)(试算)(结账)(编表)日常会计工作期末会计工作图3.2 会计核算程序图因此对会计循环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从广义上或从会计期间的角度来理解会计循环,是从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开始,依次经过计量、记录,实现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到编制财务报告,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循环。

从狭义上或从会计具体记录方法的角度来理解会计循环,是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开始依次经过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到最后编制财务报告,完成一次会计循环。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所谓会计的基本程序是指会计系统在加工数据并形成最终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所特有的步骤,主要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四个基本程序,财务会计活动就是在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经营资金按比例并存是企业再生产过程顺 利进行的条件和表现。
4.经营资金在循环和周转中具有资金补偿性 和资金增值性。
8
三、会计的法规体系
(一)会计法 “会计法”,全称“中华人民共
和国会计法”,是就我国会计工作的 主要方面作出规定的法律规范,是我 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各项 会计法规的基本依据。
9
(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也称会计原则,是从会计理 论到会计方法和程序的一种指导思想。它 是处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制定会计制度的 依据,也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1. 基本会计准则 -- 主要就会计核算的 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作出规定。
(1)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十三项一般原则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运动,具体
表现为资金运动。所以,再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再
生产过动中的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的一般
对象。
4
工业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过程
(一)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性
企业单位所用的资金,随着生产经营 活动而运动变化着。一方面,资金运动反 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资金运 动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经营资金的循 环和周转,既有静态表现,又有动态表现; 既有数量变化,又有性质变化。
5
资金运动过程: 1. 筹集与投入 取得渠道 --- 资本金、负债 2. 周转与耗费
生产型企业 供应阶段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固定资金 生产阶段 储备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销售阶段 成品资金 货币资金 3. 收入与分配 以价值形式反映企业财务成果 与分配过程
的一种管理活动。
3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对象存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 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所构成,包括多种多 样的经济活动。不仅表现为物资的运动 -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而且表现为价值的 运动 -- 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适用于科学研究 机构、大专院校等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 核算。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适用于国家行政 机关的会计核算。
15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提出会计主体的概念是为了确定会
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和界限,把某个特定 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 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
16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 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它 所拥有的资产,将按既定的目标投入正常的 营运,所承担的债务责任,将如期履行。
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资 产估价、费用分配等重要会计问题,确定会 计活动的时间范围。即会计核算所采用的会 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建立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基 础之上,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才能真 实可靠。
13
企业会计制度:
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交通 企业、铁道运输企业、民航运输企业、 邮电通信企业、金融企业、保险企业、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施工企业、房地 产开发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农业企 业等十三个。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已取消) 企业会计制度(2000.12.29)。 14
预算会计制度
1.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 适用于国家财 政部门进行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包括中 央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地方财政总预算会 计。
6
从一个企业来讲,其资金总要表现为资金 运用和资金来源两个方面,有其来源必有其运 用,有其运用,必有其来源。
另外,一个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资金,不 存在没有资金来源的资金运用,也不存在没有 资金运用的资金来源。
静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金在循环周转中,一方面要耗费资金, 发生各种费用,另一方面,还会发生资金收回, 获得各种收入,一定时期的收入补偿费用以后, 形成盈利。
11. 借款费用 – 2000.1.18
12. 租赁 – 2000.1.18
12
13. 无形资产 – 2000.1.18
(三)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
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 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是我国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的主要方式,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是会计核 算的具体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分为企 业会计核算制度和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两大类。 ❖ 会计工作制度 ❖ 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17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 过程,合理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
确定会计期间的目的在于定期(月末、 季末、半年末、年末)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实施有效的管理,并把 不同期间的情况进行比较。
财务会计学
重庆交通学院财经系 教学电子课件制作组
1
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

一、会计的涵义
(一)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 经济管理而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的一个 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二)管理活动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并采用专
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4. 债务重组 – 1998.6.12
5. 建造合同 – 1998.6.25
6. 投资 – 1998.6.24
7.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 1998.6.25
8.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 1997.5.22
9. 非货币性交易 – 1999.6.28
10. 或有事项 – 2000.4.27
动态: 收入-费用=利润
7
(二)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特点
1.资金在循环周转中要顺序经过供应、生产 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金、生产 资金、商品资金三种形态.
2.资金在循环周转中具有并存性和继起性。
并存性--指资金在循环周转中几种形态并存。
继起性--指资金在循环周转中顺序地从一种 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与报告原则
10
2.具体会计准则 -- 根据基本会计准 则的要求,对具体会计业务的处理作 出的规定。
(1)基本业务会计准则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 (3)特殊行业会计准则
11
1. 现金流量表 – 1998.3.20
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1998.5.12
3. 收入 – 1998.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