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

合集下载

100米高层剪力墙与标准层面积比值

100米高层剪力墙与标准层面积比值

100米高层剪力墙与标准层面积比值
剪力墙是用于提供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力墙的高度与标准层面积的比值可以用来评估建筑结构的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高度与标准层面积的比值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

然而,对于具体的100米高层建筑来说,剪力墙与标准层面积比值的确切数值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结构设计要求: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结构设计规范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其中包括对剪力墙的强度和布置的规定。

这些规定将直接影响到剪力墙与标准层面积的比值。

2. 地震设计参数:剪力墙的比值也受到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设计参数的影响。

地震设计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场地分类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剪力墙的数量和布置方式都会产生影响。

3. 建筑功能需求:不同类型的建筑对剪力墙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办公楼和住宅楼的设计需求可能不同,因此剪力墙与标准层面积比值也会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剪力墙与标准层面积比值在具体建筑中需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地震设计参数和建筑功能需求等因素进行详细计算和评估。

请咨询专业结构工程师或遵循相关的结构设计规范以获得更准确的比值数值。

墙面刷漆施工面积计算公式:墙漆施工面积

墙面刷漆施工面积计算公式:墙漆施工面积

墙面刷漆施工面积计算公式:墙漆施工面积=(建筑面积×80%-10)×3建筑面积就是购房面积,现在的实际利用率一般在80%左右,厨房、卫生间一般是采用瓷砖、铝扣板的,该部分面积大多在10平方米,该计算方法得出的面积包括天花板,吊顶对墙漆的施工面积影响不是很大,可以不予考虑(这个公式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最接近实际面积的了)。

用漆量:按照标准施工程序的要求,底漆的厚度为30微米,5升底漆的施工面积一般在65~70平方米;面漆的推荐厚度为60~70微米,5升面漆的施工面积一般在30~35平方米。

底漆用量=施工面积÷70;面漆用量=施工面积÷35。

装修时,墙漆油漆工一般是按平方米收费的,但刷前业主往往会忽略门、窗面积怎样计费,一部分人会觉得门、窗面积扣除就行了,但据了解不管是装饰公司还是油漆工,在刷墙漆时门、窗面积一般不会去除,反而因为刷门、窗边墙时技术难度较高而另有收费,但收费标准并不统一,建议业主在刷墙面漆时要和施工队谈好价钱,以免事后引起纷争。

解析墙面基层处理误区经常听到业主这样说:我买了**的乳胶漆最好最环保的一种。

用最好最环保的乳胶漆真的就能把墙面做完美,真的就环保了吗?我们认为未必就这个问题大家来探讨下如今的辅材发展双飞粉+801胶属于非成品腻子~在施工工人调和过程中各种配料的多少全取决与施工师傅 ~ 配制比例的不同很容易就造成质量的不稳定,在配置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浪费,原料中使用的(107.807)胶水做粘合剂,107胶是以聚乙稀醇与甲醛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缩合,再经过氢氧化钠调整ph值;801胶是在此基础上,再以尿素进行氨基化处理~制成的改性聚乙稀醇缩甲醛胶~如果生产厂家工艺不过关,很容易就含有游离的甲醛(大家都知道甲醛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制癌物质)这种非成品腻子具有价格便宜,制造简单等特点,在室内装饰中的确广泛应用~~但是它不耐水,容易起皮,脱粉,寿命短~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弊端~成品腻子根据合理的材料配制,机械化的生产,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现场配制造成的误差产生的质量问题,具有环保,无毒无味,不含甲醛,苯,二甲苯以及挥发性有害物质,兑水就可以用,操作方面,工艺简单`~它用的是天然植物胶剂作粘合剂,粘粘强度高,抗裂性好,批刷完基本无气味等特点(前提是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的腻子)成品腻子又分为n型和y型~~y型指的是一般型腻子,用于不要求耐水的环境中,由大白粉,淀粉胶,纤维素组成~~其中淀粉是一种容与水的胶,不耐水~~n型腻子用与要求耐水的场所,高粘结强度的地方~~~它由碳酸钙,灰钙粉,水泥,有机胶粉,保水剂等组成~~有耐水性,耐碱性,粘结强度高等特点~~(质量好)的耐水腻子都是经过耐水性,耐碱性的试验,没发现起泡,开裂,拖落等问题~~~年复一年的潮气吸收,强面的腻子层会被氧护得更加坚硬,强度更高~~~拖皮起粉发霉现象不会出现~~~在谈谈成本的问题大家都很关注的非成品腻子;双飞粉(20kg/包,5-10元) 熟胶粉(250g,10-15元) 801胶(18kg/桶,50元) 批刮面积(2遍)15-20平方米单位材料成本 0.90-1.50元/平方米y型腻子;成品 (20kg/包,12-18元)批刮面积(2遍)15-20平方米单位材料成本 0.83-1.67元/平方米n型腻子;成品 (20kg/包,38—48元) 单位材料成本 1.27-1.90元/平方米湖北属于亚热带气候,潮湿,雨水多,空气和墙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子~~~当气候湿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向墙体内渗透,使腻子表层粉化,气候干燥的时候储存在墙体内的水分子又会向空气中渗透导致妮子里层粉化~~久之,腻子层里的淀粉胶就会全部流失,腻子就会出现严重的粉化现象,越潮湿的地方普通腻子出现粉化就越快,越严重~~耐水腻子的成分不容与水,20年不会出现粉化现象~~~装修的时候多花几百快钱难不倒人,但是使用好的耐水的腻子可以避免日后几千元的涂料损失的风险。

总面积和使用面积比例算法

总面积和使用面积比例算法

总面积和使用面积比例算法
在房地产和建筑领域,总面积(或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比例算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房屋的实际使用效率。

1.定义:
o总面积(建筑面积):通常是指建筑物外墙(包括墙体)所围成的面积,有时也包括部分公摊面积,如楼梯、电梯间等。

o使用面积:也称为套内面积或净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可以供住户实际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等结构面积。

2.比例算法:
使用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可以帮助购房者判断房屋的实际利用率。

比例算法如下:(\text{使用面积比例} = \frac{\text{使用面积}}{\text{总面积}} \times 100%)
例如,如果一个房屋的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使用面积为80平方米,那么使用面积比例为:
(\text{使用面积比例} = \frac{80}{100} \times 100% = 80%)
这意味着80%的总面积是可用的居住空间。

3. 注意事项:
*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因地区、国家而异,所以购房者在比较不同房屋时,需要明确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包含内容。

* 高使用面积比例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居住效率,但也可能与房屋的设计、布局和结构有关。

* 在购买房屋时,除了考虑面积比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房屋的位置、朝向、采光、通风等。

总之,了解总面积和使用面积的比例算法可以帮助购房者更好地评估房屋的实际价值和居住效率。

2013年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2013年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2005规范】 3.0.1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0m者应 计算1/2面积。
3.0.3 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 层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 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
建筑面积规范:3.0.1
1、本规范不再区分单层建 筑与多层建筑,其建筑面积计 算规则统一进行规定。
2、结构层高是指“楼面或 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 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
建筑面积规范:3.0.1
(1)上下均为楼面时,结构层 高是相邻两层楼板结构层上表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
(2)建筑物最底层,从“混凝 土构造”的上表面,算至上层楼板 结构层上表面。
26
建筑面积规范:3.0.6
1、出入口坡道计算建筑面积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顶盖,二 是有侧墙(即规范中所说的“外墙结构”,但侧墙不一定封闭)。计 算建筑面积时,有顶盖的部位按外墙(侧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无顶盖的部位,即使有侧墙,也不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的出入口
27
建筑面积规范:3.0.6
8
建筑面积规范:3.0.2
【例】以右图为例: 假设局部楼层①、②、③层高均超过 2.20m,计算该建筑物建筑面积。
解:首层建筑面积=50×10=500m2 有围护结构的局部楼层②建筑面
积=5.49×3.49=19.16m2 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局
部楼层③建筑面积=(5+0.1)× (3+0.1)=15.81m2
4、当外墙结构本身在一个层 高范围内不等厚时(不包括勒 脚),以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 围水平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在建筑设计和房地产行业中,建筑面积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内在结构中可供使用的总面积,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空间的总和。

建筑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评估房产价值、规划使用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下面将对建筑面积计算的规则进行总结汇总。

1. 所有的室内空间计入建筑面积在计算建筑面积时,所有的室内空间都应计入建筑面积之中,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

需要注意的是,阳台、露台、楼梯间等不适用于长期使用的空间通常不计入建筑面积。

2. 墙体和结构柱不计入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计算中,墙体和结构柱通常不计入建筑面积。

只有室内空间的面积才算作建筑面积,墙体和结构柱的存在并不改变这一计算原则。

3.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净面积和总建筑面积两种。

净面积是指室内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和结构柱;总建筑面积则包括室内空间的全部面积,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

4. 建筑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关系建筑用地面积通常指建筑物占用的地面面积,与建筑面积有所区别。

在规划建筑项目时,建筑用地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土地规划进行合理确定。

5.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和规定。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遵循当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是建筑设计和房地产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计量指标。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面积的计算不仅对于评估建筑价值和规划使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总结汇总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从业者对于建筑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一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角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2)度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10米的部分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米至2.1米的部位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净高不足1.2米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二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三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四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米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米至2.1米的部位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米时不应计算面积。

五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

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六坡地的建筑物吊角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米及以上的部分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的部分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物掉角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掉角架空层,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七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八建筑物间有架空走廊(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一、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概念:1.建筑物外轮廓线:用于计算建筑物的地面面积和投影面积。

2.共用墙体和结构梁柱:不计入建筑面积。

3. 非净高层面:厚于50mm的层面不计入建筑面积。

4.简化的补充结构构件:可按面积的50%计算。

5.屋檐和露台:按半径的1.0倍计算。

6.不计入面积的部分:透空的走廊、天桥、外悬挑、挑前的柱廊和挑后的走廊。

二、建筑面积计算的方法:1.地面面积计算:建筑物外轮廓线与地面的投影面积。

2.建筑物净高面积计算:地面面积与净高面积之和。

3.分层面积计算:建筑物各层的净面积之和。

4.建筑物投影面积的计算:建筑物各层地面投影面积之和。

5.封闭阳台和挑前的阳台:按分别不同的计算规则计算面积。

6.分体构件计算:按整体与分体构件的面积比例计算。

7.其他特殊部位面积计算:如内挑式建筑物、跨街建筑物、地下室等。

三、建筑面积计算的相关要求:1.隔墙和隔断:非承重隔墙和隔断计入室内面积。

2.斜拉、杂凌、飘窗和立面附加物:按表面积的50%计入建筑面积。

3.立面装饰体和嵌板墙面:按实际面积计入建筑面积。

4.应急通道:按建筑物总面积的5%计算。

5.巨大屏墙和门道:按表面积的50%计入建筑面积。

6.地下室面积的计算:按地下室埋深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7.地下室挡土墙和开挖推土量:不计入建筑面积。

8.屋顶设备区面积计算:根据设备的各个部位计算。

四、建筑面积计算的验收标准:1.建筑面积计算表:建筑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面积计算表,并经设计单位审查和相关部门验收。

2.面积计算结果报告: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建设情况编制面积计算结果报告。

3.面积计算结果的调整:计算结果与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审核意见不一致时,应进行调整。

户型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换算公式是什么

户型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换算公式是什么

户型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换算公式是什么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住宅使用面积是指每套住宅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那么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呢,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所以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户型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1、按照常规楼房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之间的换算系数是1.333,但是根据具体楼房的建筑结构也有不同的换算方法,有的公摊系数能达到1.5。

2、使用面积就是建筑面积减去套内墙体面积,一般说来使用面积的比例占总面积的60%到70%左右。

3、没有固定的转换公式的,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使用面积和墙体面积(包括户内墙体及围护该户的外围墙体)之和叫套内面积,套内面积是该房屋在参与本楼座分摊时候的小的单位,分摊以后套内面积和分摊面积的和即为建筑面积。

户型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换算公式?1、使用面积×1.3=建筑面积,可以利用该公式简单计算。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厅、卧、厨、卫、储净面积+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墙体面积=1/2共用墙墙体投影面积或=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

公共分摊面积公共分摊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3、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幢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户型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户型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换算公式,建筑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柜、不吊柜、室内内楼梯、阳台等空间。

希望本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怎样计算墙面面积?墙面面积与地面面积的关系?

怎样计算墙面面积?墙面面积与地面面积的关系?

怎样计算墙面面积?墙面面积与地面面积的关系?
1、墙面面积计算,就是墙长乘以墙高。

如果是高层住宅,墙面面积概算=建筑面积×2×75%(门窗洞口已抛去)。

乘3就是加上顶面面积。

每个户型都不一样,墙体面积有的多有的少,同样面积房屋,多层的比高层的多,三居室的比两居室的多。

2、卫生间厨房墙面贴砖面积是地面面积的5.2倍左右。

房屋墙面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为2.5:1
3、房屋墙面面积精确计算,地面周长乘以层高减去门窗洞面积。

4、装修公司墙面面积计算是,地面周长乘以层高减去门窗洞一半面积。

5、套内陆面面积=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概算高层套内陆面面积=建筑面积×75%。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用于确定建筑物各个部分面
积的标准和方法。

这些规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筑从业者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1. 建筑总面积计算
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层面在地面投影的总面积。

根据最新版的建筑面积
计算规则,建筑总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总面积 = 建筑底层面积 + 各层面积之和
其中,建筑底层面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第一层天花板之间的面积,各层面积为
每一层的地面投影面积。

2. 建筑净面积计算
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供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等构件的
面积。

根据最新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净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建筑净面积 = 建筑总面积 - 墙体面积 - 柱子面积 - 其他构件面积
其中,墙体面积、柱子面积和其他构件面积应按照一定的方式计算并从建筑总
面积中剔除,以得到建筑净面积的准确数值。

3. 建筑使用面积计算
建筑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各个功能空间的实际可用面积总和。

根据最新版
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下:
建筑使用面积 = 各功能空间面积之和
建筑使用面积应包括所有功能空间的面积,如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以确保建筑物设计满足使用需求。

结语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面积计算可以为设计、
施工和使用阶段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建筑从业者应不断关注最新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以确保自身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一、一般规定1.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层高2.20 米(含2.20 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2.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面积计算。

4.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米以上计算。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5.房屋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

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二、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单层房屋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符合规则一般规定的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和高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3.房屋内的技术层(管道层、附层、夹层等)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楼梯、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6.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楼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8.原始设计斜面结构屋顶下加以利用的空间,高度在2.20 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接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0.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1.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2.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地下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及其相应出入口,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标准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标准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标准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是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中比较严谨的计算的
事情,不规范的计算将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和经济成本,因此,建
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必须按照有关的规范进行。

下面介绍的是建筑工
程建筑面积计算的标准:
一、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分为室内建筑面积和外墙面积这
两大部分。

1、室内建筑面积
(1)一般室内建筑面积由总建筑面积减去不可利用空间(包括墙体,室内墙体空间,通道,楼梯,窗洞,柱子,垭口折叠空间,柱垭口,
木架,顶部出楼梯高度,出楼梯宽度世界模式,隔断墙,隔热护墙,
走道,阳台大小等空间),得出真实可利用空间面积。

(2)室外墙面积由室内可利用空间面积乘以室外墙体空间比例(例如:室外墙体空间比例为1.1)得出。

2、外墙面积
外墙面积是指室外墙体面积,其计算公式为:外墙面积=长×宽×高×墙面积比例(其中墙面积比例一般为1.1)。

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注意事项
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时要仔细考虑墙体的厚度量,否则很容易出错。

2、可利用空间面积的计算要精确,立面上不同功能区域的墙面积需要正确分类,分别计算。

3、室外墙面积计算要根据室外墙体空间比例精确计算,以墙体和其他空间比例进行调整。

因此,在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建筑计算标准来进行计算,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经济成本。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海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海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首层建筑面积已包括在单层建筑物内,二层及二层以上应计算建筑面积。

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2.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5.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层高超过2.2米,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按其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室内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9.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10.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层、贮藏室其层高超过2.2米时,应计算建筑面积。

11.有柱的雨蓬、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2.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3.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眺望间、观望电梯间、阳台、橱窗、挑廊、走廊等,按其围护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结构面积+辅助面积+套内使用面积(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依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以下几类:1、依据对建筑物建筑面积的组成部分可划分:总的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这些术语是为了描述独幢建筑物的总的建设规模,以及地上部分建筑规模的量和地下部分建筑规模的量。

这些概念主要出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建设项目的建筑规模的审批情况说明、项目竣工验收后房屋的初始登记需做的《房屋测绘成果技术报告书》中等很多环节。

2、依据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划分:可收益的建筑面积、无收益的建筑面积、必须配套的建筑面积(无收益部分)建筑物通过出售、转让、置换、租赁、投入运营等方式可产生经济收益,经常在估算房地产的买卖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等时需要依据房地产(或建筑物)的可收益部分、无收益部分和必须配套部分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价值。

3、按建筑物内使用功能不同划分:住宅功能的建筑面积、商业功能的建筑面积、办公功能的建筑面积、工业功能的建筑面积、配套功能的建筑面积、人防功能的建筑面积。

这类划分主要依据人们对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来划分,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不同需求。

当然不同的使用功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使用目的基本不同。

4、按成套房屋建筑面积构成划分: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和其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就是房屋权利人所有的总的建筑面积,也是房屋在权属登记时的两大要素。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那么一般规定1.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构造结实,层高2.20米〔含2.20 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2.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面积计算。

4.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00m以上计算。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5.房屋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

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6.房屋构造〔如墙、柱〕占用的面积,包括地下室所占用的面积,但不包括天井、墙外阳台、客观存在外楼梯等占用的面积。

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永久性构造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单层房屋内如带有局部楼层者,符合规那么一般规定的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和高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3.房屋内的技术层〔管道层、附层、夹层等〕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的回廊局部,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楼梯、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6.属永久性构造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楼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房屋屋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8.原始设计斜面构造屋顶下加以利用的空间,高度在2.20 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接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0.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1.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居住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

居住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

居住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
居住建筑设计有哪些评价指标
括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如下:
(一)平面指标:平面指标用以评价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

1.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建筑面积(%);
2.平面系数K2=居住面积/有效面积(%);
3.平面系数K3=辅助面积/有效面积(%);
4.平面系数K4=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二)建筑周长指标这一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例。

1.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建筑面积(m/m2);
2.建筑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健筑面积(m/m2)。

(三)建筑体积指标: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
(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墙面面积是地面面积的几倍

墙面面积是地面面积的几倍

墙面面积一般是室内面积的3.5倍左右,就是墙面整个刷漆面积,吊顶的面积要算刷漆的面积,墙面面等于屋子的周长乘以房高。

地面面积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各个房间过道的面积,举例来说,客厅的地面面积就等于客厅的长乘以宽,单位是平方米。

墙面面积是地面面积的多少倍,民宅的话通常地面和墙面面积是一比二点五左右。

地面和墙面之比,一般是单独的地面比内墙,或者地面比外墙。

墙面面积分共用墙体面积和非共用墙体面积。

共用墙体是指商品房各套之间分隔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共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非共用墙水平投影全部计入套内建筑面积。

地面面积按墙与墙间的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间壁墙、穿过地面的柱、垛和附墙烟囱等所占面积。

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

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

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
来源:房天下发布时间:2016-08-04
对一般住宅工程而言,外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为:外墙面积占建筑面积的。

此外,门窗面积一般占建筑面积的。

1、门窗/外墙≈32%
2、建筑面积/外墙面积=1/
3、内墙/建筑面积≈;内墙面积/门窗面积==12:1
当然,以上数据只能做参考,具体还要看实际情况:
1、如果外墙面砖是全外墙的,与建筑面积的大概比例是:建筑面积*;内墙粉刷一般是:建筑面积*。

2、按经验数据显示,结构不太复杂的外墙一般是建筑面积*~。

内墙粉刷面积一般为建筑面积*~3。

但也不是绝对的。

3、根据经验测算,内墙如果层高3米以内大开间的住宅房屋内墙面的面积大约是地面的3倍左右。

4、外墙一般是建筑面积*~;内墙粉饰面积一般为建筑面积*2左右(不含天棚)。

5、外墙抹灰(或面砖)一般是建筑面积*左右;内墙粉饰面积一般是建筑面积*3左右。

6、如果外墙面砖是全外墙的,与建筑面积的大概比例是:建筑面积*(~);是小高层,不带采光井;内墙粉饰一般是:建筑面积*(~)。

中国外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其实没有一个标准值,也有说法认为,房屋的外墙面积取决于该建筑的水平投影的形状,形状越简单外墙面积相对就越少。

模板的布墙率计算公式

模板的布墙率计算公式

模板的布墙率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布墙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墙体在整个建筑面积中所占比重。

布墙率的计算可以帮助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规划建筑空间,合理分配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建筑的效益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布墙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布墙率的定义。

布墙率是指建筑物内外墙面积与总建筑面积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布墙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采光通风和节能性能。

一般来说,布墙率越高,建筑物的隔热、隔音和防水性能就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布墙率。

2. 布墙率的计算公式。

布墙率的计算公式为:布墙率 = (内外墙面积 / 总建筑面积)× 100%。

其中,内外墙面积指建筑物内外所有墙体的总面积,总建筑面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总建筑面积。

通过该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建筑物的布墙率。

3. 布墙率的应用。

布墙率的计算对建筑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根据建筑功能和环境要求,可以确定合适的布墙率范围。

例如,住宅建筑通常布墙率较高,以提高隔热隔音性能;而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则可以适当降低布墙率,以增加采光通风效果。

其次,布墙率的计算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合理规划建筑空间。

通过控制内外墙面积的比例,可以更好地分配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布墙率的计算也有助于优化建筑结构,降低建筑成本和能耗。

最后,布墙率的计算还可以帮助评估建筑的整体性能。

根据布墙率的大小,可以对建筑的隔热、隔音和节能性能进行评估,从而为建筑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布墙率的计算公式为(内外墙面积 / 总建筑面积)× 100%,通过该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建筑物的布墙率。

布墙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采光通风和节能性能,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合理确定布墙率,并加以应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
来源:房天下发布时间:2016-08-04
对一般住宅工程而言,外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为:外墙面积占建筑面积的0.62-0.67。

此外,门窗面积一般占建筑面积的0.22。

1、门窗/外墙≈32%
2、建筑面积/外墙面积=1/0.62
3、内墙/建筑面积≈2.62;内墙面积/门窗面积=2.62/0.22=12:1
当然,以上数据只能做参考,具体还要看实际情况:
1、如果外墙面砖是全外墙的,与建筑面积的大概比例是:建筑面积*0.7;内墙粉刷一般是:建筑面积*1.8。

2、按经验数据显示,结构不太复杂的外墙一般是建筑面积*0.7~0.8。

内墙粉刷面积一般为建筑面积*2.5~3。

但也不是绝对的。

3、根据经验测算,内墙如果层高3米以内大开间的住宅房屋内墙面的面积大约是地面的3倍左右。

4、外墙一般是建筑面积*0.7~0.9;内墙粉饰面积一般为建筑面积*2左右(不含天棚)。

5、外墙抹灰(或面砖)一般是建筑面积*0.5左右;内墙粉饰面积一般是建筑面积*3左右。

6、如果外墙面砖是全外墙的,与建筑面积的大概比例是:建筑面积*(0.45~0.75);0.45是小高层,不带采光井;内墙粉饰一般是:建筑面积*(2.47~2.88)。

中国外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其实没有一个标准值,也有说法认为,房屋的外墙面积取决于该建筑的水平投影的形状,形状越简单外墙面积相对就越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