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题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题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常考题型专题一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所写事件常考题型: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关于谁的几件事/一件事?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①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 )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考点二:品味题目常考题型: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②标题的作用是什么?③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④给文章加(换)题目。

答题技巧:文章的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

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

一、揣摩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步骤:联系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例如: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例3.《变色龙》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答题技巧:首先通篇阅读文章,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其次,在答题时,必须包含人物两大要素,同时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即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两大要素,同时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即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题型(二):题目“XX”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答题技巧:这类题主要考察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题技巧就是要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题目的好处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比如是否有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否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是否交代了描写对象,是否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是否点明线索,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题目中有运用修辞手法,则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三):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某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文章某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关于段落的作用如何作答,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判断段位所处的位置,是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还是其他语段。

不同语段所承载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题型(四):文中的XX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和其他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具体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等方面所做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共20张PPT)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共20张PPT)

分析记叙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 插叙:
• ①交代…(家境、生活环境、故事内容、缘由);丰富或补 充…内容,使情节波澜起伏;
• ② 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 ③刻画了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 倒叙: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引出下文,或首尾呼应。
②强调了…主要内容,表达了…情感,突出中心。
• 补叙: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叫补叙。

补充交代…内容,使故事情节完整。

人称的作用:
• 第一人称:“我” • ①便于自我抒情,感情真挚; • ②真切自然,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 • ③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 第二人称:“你” • 增加亲切感,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 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 • 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 第三人称:“他” • 显得比较客观公正,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不
起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 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
的性格特征; • 心理描写:用来揭示人物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
人物描写及作用(动、语、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心)(主角)
• 1.指出人物描写方法:仔细分析有几种 • 2.分析作用:人物怎样的心情,心理,表现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感情。 • 3.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如对比,铺垫
启示; • 3.谈谈我们在实际中应该怎样做。
• 问: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 答:通过记叙记……事件,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观点、看法。 • 思路: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一般一类人物表现一类主题,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记叙文阅读中12种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记叙文阅读中12种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记叙文阅读中12种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总结一、概括文章(段落)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问法,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中、横线上填写主要内容。

方法:1.根据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

答题格式:A+B+CA.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C.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划分文章(或者文段)层次并归纳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如:本文(段)可划分成几个部分(层次)?每个部分(层次)写了什么内容?(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横线或方框中填起止段落及主要内容。

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件发展过程划分(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三、辨识记叙线索并分析其作用常见题型:简答题:本文以什么为叙事(记叙)的线索?其作用是什么?方法:(1)把握线索标志: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2)了解常见线索(明线和暗线)--- 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

(3)掌握线索的一般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四、为文章拟标题常见题型:让考生直接在题目位置的横线上填写自己拟定的标题;如: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拟写一个怎样的标题最合适?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五、品味题目或者标题的好处常见题型:要求回答:题目的好处、题目含义或这个题目换成另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D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味: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上;D.设置悬念上。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记叙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分数,因此,做好记叙文阅读能够将总分提高不少。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一、概括文章内容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谈论抒情句中。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大事,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怎么看待。

即:内容+情感态度。

答题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白)……的故事(事迹、经过、大事、景物),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或抒发了的……的感情。

二、为文章或文段拟标题为文章拟题目技巧: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大事(4)情感。

为文段拟小标题技巧: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消失的词语、句子。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三、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分析题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与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

详细、形象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爱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索;也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四、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进展过程(找各个大事);4、根据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总分总(掐头去尾)。

五、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线索推断技巧:看题目,看谈论抒情句,看多次消失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大事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

示例:(1)以详细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3)以中心大事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模板

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模板

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模板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模板一、标题题型一: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在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时,应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标题在文章中具有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以及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等作用。

二、内容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采用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样)的方式,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同时,要注意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

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在分析故事情节时,对于叙事散文,应该分析其起因、经过、结果;对于小说,则应该分析其开端、发展、、结局。

同时,要注意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

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在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时,开篇可以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中间可以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尾可以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主旨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在概括文章的主旨时,可以采用内容+主旨(情或理)的答题模式。

例如,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某人或某物的故事(事件、事迹、经过),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某种感情(现象、感悟)。

同时,要抓关键句、抓关键词,如标题、开头段,结尾段、过渡句(段)、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等。

题型二: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在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时,可以点明主旨、揭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等。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在记叙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包括主旨题、细节理解题、推断题、态度观点题、作者意图题等。

下面是对这些题型的常见解题技巧的总结:1. 主旨题:主旨题考察文章的中心思想,解答时需要归纳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找出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选项。

2. 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考察对文章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

答题时可以通过寻找关键词、排除干扰选项等方式来确定正确答案。

3. 推断题:推断题考察对文章信息的推理和推断能力。

答题时可以通过推理和同义替换等方法,根据文章暗示的信息进行推理。

4. 态度观点题:态度观点题考察作者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看法和态度。

答题时需要通过分析作者在文字中的措辞和态度暗示来确定正确答案。

5. 作者意图题:作者意图题考察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答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全文的内容和作者的表达方式,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意图的选项。

除了以上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技巧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记叙文阅读的答题能力:1. 多读多练:多阅读记叙文的文章,进行大量的练习,增加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了解,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

2. 注重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对文章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脉络。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留意关键词: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寻找答案。

4. 注意选项干扰:注意选项之间的干扰和陷阱,切忌被表面的文字迷惑。

5. 善用标注:在阅读文章时可以使用标注线、标注关键词等方式来帮助理解和寻找答案。

总之,记叙文阅读要注重对文章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答题的能力。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二、议论文阅读技巧 (5)三、议论文的常见题型 (7)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一、语文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二、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二)题目理解,把握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三)阅读语段,体会作用。

题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题型2: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题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初三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主要题型与常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主要题型与常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主要题型与常考知识点归纳整理考点一:词语/句子的含义一、题目类型1、经典设问:a)、根据上下文,理解……(某词)的含义b)赏析加点词。

(福建省常考题型)c)、揣摩下列句子,说说你对其含义的理解。

d)、根据你的理解,体会下面句子的言外之意。

e)、文章的第*段为什么说“……”?2、变式设问: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加点词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答题模板a)本义+语境义(+感情色彩,褒义贬用,贬义褒用,大词小用)b)手法(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手法五种)c)词语描述对象特点+塑造人物形象d)思想感情4、答题技巧细读文本,定位到具体文段,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推知具体于语境义,再结合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二:句子/段落/首尾段的作用1、句子/段落/首尾段的作用1、经典设问:1)开头一段(或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文章开头(或结尾段)写道:“……”,有什么作用?文章开头(或结尾段)在内容或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答题技巧1)、开头作用a)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等。

b)内容上:点明中心,揭示文章中心(主旨)2)、结尾作用a)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b)内容上:点明主题,深化主题。

升华主旨。

情节徒生波澜,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

意味绵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中间段作用:a)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b)内容上:结合改段具体内容分析。

3)、标题的作用a),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b),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主旨);c),交代文章写作情感;d),点明时间地点,表明写作对象。

e),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f),作为文章的线索。

考点三:分清线索,理清记叙顺序题目类型1、经典设问a).本文的线索是什么?b).联系全文,揣摩作者“以……为题”的用意。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五.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探究能 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这 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 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 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 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 现力及特点。 ► 六、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 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 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 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 (2)以时间为 线 (3)以人物为线 (4)以事件为线 (5)以情感 为线(6)以某物为线 (7)以题目为线 (8) 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 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 清晰。 3、答题套路: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 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 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 主旨鲜明。
► 七、文章的结构
1、划分段落、层次: 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 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 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 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 (尾声)。 2、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 事件,剪裁得体,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得当。

八、语言上 1、题型: (1)词语选用: 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 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 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 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 的判断: 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 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B、一般是往前 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 一读,看是否适合。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联系词语 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 容。 答题套路: “X X”一词原指……,这里指……, 起到了……的作用。 (4)运用有修辞赏析语 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 “……(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 (能)“……”(套修辞作用)(修辞作用见附1 ) (5) 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加语言特色词语)如“…… (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见附2语言特色)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5、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居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常见修辞答题格式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答题思路如下: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
此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文章线索:
(1)以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 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答题模版一、句式作用1.短句的作用:干脆利落,简洁明快。

2.短句独立成段:视觉上更醒目+突出强调内容。

3.重复的短句:突出强调。

4.对称的句子: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5.长短不一的句子:句式生动活泼。

二、标点作用1.句号的作用:语气舒缓。

2.①问号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

②连续问号的作用: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3.该用顿号却用逗号:逗号停顿时间长,起强调作用。

4.省略号作用:说话断断续续或沉默或思绪延续或给读者思考空间。

5.感叹号作用:强烈抒发情感/增强语气调自我反思。

标点符号的共性作用: 表达了的情感。

三、童谣/歌谣/诗歌作用1.使文章增添生动活泼感(歌谣),具有可读性。

2.使文章增强文化韵味/意蕴 (童谣/诗词),具有可读性。

3.交代信息,丰富文章内容。

4.突出所写的特点。

5.表达人物的心情。

6.点明文章的中心。

7.表达作者的情感。

四、修辞作用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五、环境描写作用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六、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第二部分答题套路一、词语赏析题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手、特、情。

没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解释词语+分析词语作用+词语表达情感。

二、词语含义题本来义:词语的字面意思。

语境:词语在句子中直接体现出的意思。

表现义:词语表现出的目的意图、情感态度、精神品质。

三、句段作用题【结构上】首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万能作用);点明中心(首段中含中心句);文题照应(首段中出现题目);首尾呼应(首段尾端有相似相关语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热门6篇)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热门6篇)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第1篇记叙文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以记叙为主,采取综合表达的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

记叙中的说明。

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下面是记叙文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概括文章内容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二、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总分总(掐头去尾)三、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示例:(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四、为文章或文段拟标题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第2篇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的解法1-6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的解法1-6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的解法目录1.标题含义和作用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伏笔照应铺垫5.概括主要内容6.环境描写的作用7.句子赏析8.人称9.人物形象10.顺序11.细节12.线索13.重点句段作用14.加点词语15.开放题内容:1.标题含义和作用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概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二、典型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四、标题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线索悬念)(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记叙文现代文阅读六个常见题型的万能答题模板

记叙文现代文阅读六个常见题型的万能答题模板

记叙文现代文阅读六个常见题型的万能答题模板虽然中考的语文阅读题有许多的难题和知识,但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解决语文考试中的难题,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六个常见题型的万能答题模板(一) 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对比:强调了……突出了……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承接:便;就;于是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条件:只有……才……;只要……就……记叙文现代文阅读的技巧总结表达方法考题形式:本文采用了哪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1.记叙:作用: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 记叙文 解题技巧+例题01:标题的含义

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 记叙文 解题技巧+例题01:标题的含义

第01讲:标题的含义(讲解)【技法说明】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

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挂钩。

【常考题型】1.谈谈你对标题“XXX”的理解。

2.题目“XXX”有何含义?【技巧点拨】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解答。

答题格式:既指(表层含义)......,也指(深层含义)方法一:分析标题的关键词即从理解标题中关键词的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例文分析:高贵的慈善李良旭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

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扑鼻的香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

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

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

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

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

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堆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

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母亲笑了笑,说道,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币,不是钱。

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币呢。

我说道,那您以后要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币。

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游戏币,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

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给的。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一、基础知识要点梳理。

(背诵)1.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2.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5.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6。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8.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9.六种常用行文线索:人、物、时、地、情、事。

二、记叙文阅读十八个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1.标题含义?答题模板:表层义十深层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情感、主旨) 2.标题的作用?答题模板: ①概括文章所叙之事。

②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④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⑤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⑥富含哲理,引人思考⑦确定文章感情基调3.以XXX为线索?(1)答题模板:①人物线索。

(人物的见闻感受或事迹丿②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③感情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

⑥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答题模板:①文章的标题。

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2).以XXX为线索,有何作用?答题模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顺序及作用?答题模板:①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或时间先后写。

)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②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设悬,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作用、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人称及作用?答题模板:①第一人称(我)作用:亲切、自然、真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和情节的 发展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 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十六、描写的作用
A(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B: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C: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
四、 辨别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使文章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2.倒叙: ❖ ①首尾呼应,中间回忆(由眼前事
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作用: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五、人称及作用
❖ 1.第一人称(我,我们):给人以真实感、 亲切感,便于抒情
❖ 2.第二人称(你,你们):面对面交流,亲 切,便于抒情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 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串连在一起, 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三、文章内容的概括
❖记事类文章要求完整(六要素),即 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事,结果怎样
❖写人的则要求分条简洁概括。
❖写景状物的文章则从那几个方面对这 个事物进行描写。
❖注意: ❖1.人物众多时,找出主要人物; ❖2.插叙的事情排除掉; ❖3.若有两件主要事情,都要概括出来。
❖ (4)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
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5)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
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 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
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 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2)结合修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写出了……,点明了本文的 主要内容。
九、文章题目的作用
❖ 1、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 2、交代主要内容 ❖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 4、交代描写对象 ❖ 5、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 ❖ 6、揭示或者暗示主旨 ❖ 7、点明行文线索
十: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心 情
❖2.推动情节发展 ❖3.为下文作铺垫 ❖4.象征和暗示 ❖5.烘 托人物形象 《雪地贺卡》首段
❖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 了„„的社会现实
十一、 赏析文中重要的句子
答题角度:
(一)从语言特色上分析(看句子特点) A:找修辞: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B:找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解释他 们的妙处(生动传神) C: 找特定的表达方式 (二)理解句子含义 D: 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7)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
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 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8)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
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九)联想想像 ❖(十)托物言志 ❖(十一)借古讽今 ❖(十二)虚实结合

❖ 15、记叙顺序及作用? ❖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

十三、关键词语的赏析
❖1、动词,形容词的赏析:这个 词语(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 (准确传神---)地写出了----,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感情色彩变化或者用法发生 变化的词语,如贬词褒用,大词 小用或反语等:用法+意思+情感
❖十四、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 (1) 句子结构上的作用要视其位置而定。 ❖ ①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奠定全文
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 ②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 ③结尾 总结上文; 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或揭示中 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 ④除结尾外都可能是为后文作铺垫
❖ (2)句子内容的作用。首先要看句子的表达方式,表 达方式不同的句子,作用也不尽相同。记叙文中常用 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这里主要谈谈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议论句、抒情句通常与文章的主旨由 密切关系,主旨句通常以抒情句、议 论句形式出现,它们通常位于文章的 开头或结尾,议论句、抒情句的作用 主要从主旨方面答题就行,如表现 (揭示)文章的主旨(突出文章的中 心),抒发某种感情,使文章具有强 大的感染力等。
十五、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 十二、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 (1)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 (3) 夸张: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 (4)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使文章条理清晰,节
奏鲜明。 ❖ (5) 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 (6) 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 ❖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9) 反语:讽刺揭露某一现象
17、文章的标题能否替换?
❖18、文章的结尾能否改写? ❖19、联系自己的实际谈理解 ❖20、结合文章的主题(或哪
一点)谈自己的阅读体验
语言风格
正式开始答题。首先“定点”,即找出每一 题的出题点,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找到了出 题点,就进入“扫描”阶段。以出题点为中心上 下“扫描”,寻找答题点。一般地说,代词所指 代的内容就在上文,比喻句所说明的事物也在它 的上文;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所说 明的观点要看它前面的议论句;散文的主旨句往 往在抒情议论性语句中。找到了答题点,还要注 意答题方式。多数情况下,可直接摘引原文中的 语句作答。如果题目要求你“概括”“归纳”, 则必须通观全段甚至全文,将要点整合,用流畅 的个人语言来表达。
❖ 3.第三人称(他。他们):不受时空限制, 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
❖ 注意:在具体文章中,第一、二人称中的 “便于抒情”需联系文章所抒发的具体情感。
❖六、怎样概括一篇文章的主旨(主 题)?
❖ 多数情况下都概括为:内容+情感。
❖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 即:谁?+怎么样?
❖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 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七、 为文章拟个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 ⑴.核心人物 ⑵.核心事物 ⑶.核心事件 ⑷.作者情感

八、品味文章题目的含义

❖A.内容上(双关) B.主题上(概括文章 的主要内容) C.修辞上
❖ 示例:(1)如象征性的文章题目, 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 本指… …实指… … ,突出主题。
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 几道题由浅入深,题与题之间既彼 此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地说,应 从第一题入手,循序渐进地答题。 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从题目之间 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从而更快捷 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文章的主题
1、写人类文章的主题往往是反应主 人公的思想情感、精神风貌、传统美 德。
2、记事类文章的主题则是生活经历 或人生感悟。
3、写景状物类文章的主题是抒写喜 爱赞美之情或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
❖ 二、 常见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⑴.核心人物 ⑵.核心事物 ⑶.核心事件 ⑷.时间 ⑸.地点的 变换 ⑹.作者的情感或情感的变 化

❖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 (3) 插叙(叙事时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
出中心。
15:代词的指代内容 一般在代词前面的文字中寻找答案
16、怎样理解句子中看似矛盾的词语?
方法:分别解释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在文 中的所指。 例子 :“他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答:不矛盾。平凡指的是他的身份和生活; 伟大指的是他的精神。
❖十七、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有哪些?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 理描写)
❖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 章的表现力。

❖十八、 表现手法及作用(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渲 染气氛、抒发感情。
❖ ⑵伏笔悬念。能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 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 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
作用:突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品质,反映作品 主题
D: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作用: 烘托人物的什么心情, 渲染某种气氛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 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所有的侧 面描写都是为正面描写服务的。
初中记叙文阅读常见 题型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的分类
❖1、写人 ❖2、记事 ❖3、写景状物(散文、 游记类)
练习一
❖给下列文章分类
❖《走一步,再走一步》、《老王》、 《羚羊木雕》、《紫藤萝瀑布》、 《背影》、《我的老师》、《散 步》、《三峡游记》、《柔软的父 亲》、《阿长与<山海经>》、 《家乡四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