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关于论语为政篇心得体会
关于论语为政篇心得体会《论语》作为中国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论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位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论语为政篇心得体会,供你参考!论语为政篇心得体会篇1(1)天子要垂拱天下,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
这一篇由为政开始。
主要谈论如出世立身,施展自己的社会职能。
政指的是政治,也就是政府治理,君主是天之子。
政府也就成了天下万邦的中心,万民百姓仰慕肃敬。
如果天子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百姓就会像众星一样环绕北斗一样。
而天子则能垂拱而治天下。
(2)孔子讲述了自己实践道德人生的经历和过程。
提出了道德礼教治国的可行性。
(解释孔子的经历)他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礼仪道德。
三十而立是说礼仪道德经过十五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就,说明从礼仪道德的学习和实践阶段,进入了传播和教化的时期,有了真正克已复礼的事业,四十而不惑,说明经过十年的传播和教化,在学中知不足,在教中知困,而且有不足就补充,有困惑就解决,十年之后,便可以教学相长,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无所困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自己再经过十年地教化传播,便知道天地自然的命运以及自然所赋予万物人类的命运,六十而顺耳,是说再经过知道天命而作的十年,从而使自己所听到的一切都觉得顺当了。
当你明白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执着什么了,耳朵也就顺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是凡所行事言语,如同自然中的春夏秋冬一样,无善无恶,无人无我,没有规矩,也没有无规矩,自由自在无不合乎规矩。
(3)孔子对颜回的认识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整日与孔子相对言语,却从不提出问题,没有积极的反应,好像大义,什么都懂,好像愚钝但并不愚蠢,这种境界就如老子说的大智若愚,由此引发开去,只要你观察所走的路,再看到他所安心立命的事业,什么东西都隐瞒不了的。
(4)对温故而知新的解释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并列句,是说温习探索过去的史实,并且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docx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
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
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
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O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岀,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吋期混乱的政治局ffio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
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
论语为政的理解和感悟
论语为政的理解和感悟《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被誉为儒家经典之一。
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政治哲学的宝库。
从中,我们可以汲取许多关于政治与治国之道的智慧,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感悟政治的本质和价值。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政治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入的。
他认为,政治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综合艺术。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君子的德行和修养对于政治的重要性。
他强调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才能够真正实现天下太平。
这种理解告诉我们,政治不仅仅是权力斗争和利益博弈,更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追求。
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从《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孔子对于政治的态度是实践和务实的。
他注重的是在实际行动中追求真理和解决问题。
他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之后要不断实践和实践中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政治的本质。
孔子还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政治和喜欢政治的人还没有真正投入到政治中并享受其中乐趣的人来得有价值。
这种态度告诉我们,政治不是空谈和理论,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的。
从《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孔子对于政治的理解是以人为本的。
他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人的平等。
他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他还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意思是君子注重道义和公正,而小人只追求私利。
这种理解告诉我们,政治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
政治家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注重平等和公正,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和行动。
从《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孔子对于政治的理解是注重教育和培养的。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政治家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他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孔子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_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_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不仅是教育家,更是一名政治家,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不怕艰辛去周游列国。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主张为臣要“尽忠”。
尽职尽责,奉公守法。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臣之忠首先表现在不忘恭敬,要“居处恭,执事敬。
”(《论语•子路》)恭发于外表,敬体现在做事,失去恭敬之心,则失人臣之体。
孔子强调为臣者应克尽职守,努力做事,他说:“事君,敬其事而后食。
”(《论语•卫灵公》)食为禄之义,君子出仕,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敬事无倦,然后求禄,而不是把衣食俸禄放在首位。
对待君王方面,孔子说:“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忠直之臣一要不能欺骗主上,事君以诚信;二要勇于匡君之过失,不要阿臾逢迎,知过不谏,忠臣要敢于犯颜但不是欺君。
孔子强调为民要“诚信”,民信则国治。
孔子认为“信”为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輗,辕端横木,用以缚轭驾牛,軏,辕端上曲,钩衡以驾马。
车无輗軏,就不可以行走,人而无信,就不可以处世。
人若有信,无论身处何地,都会行而无阻,孔子的学生子张问行,孔子则从修身方面教导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蛮貊之邦,指少数民族地区,州里,指教化施行之地。
人以忠信笃敬为先,居未开化之地亦不妨;人无忠信笃敬,居开化之区亦无以立身行事。
非但行事如此,在治国方面,人民守诚信更重要,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三者之中若不得已,先去兵,次去食,“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同上)孔子认为,民无食虽死,但死是人不可避免的,人若失去诚信,虽生而无以自立,不如死之为安。
一国之民若多奸狡少信,国家绝无得治之理。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一、为政以德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2.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也叫“德治”或“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取信于民;⑥讲究礼节。
3.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1.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
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
“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论语》 论为政
《论语》论为政为政者必须在为政中充分体现出“仁”,即行“仁政”。
“仁政”也叫“德政”,亦即孔子所云“为政以德”。
一个人,或是一个政权“为政以德”,就会受到人民的拥护。
故王者“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仁政的宗旨,是给人民以好处。
在政治实践中,仁政又表现在为政的各个方面。
兹就《论语》中所及择要介绍。
首先,崇尚礼治和道德教化。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规定了每个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是人们的行动准则。
靠政令刑法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在孔子看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们虽然慑于刑法之威,不敢犯法,但没有耻辱之心,道德水平低下,这就未必没有犯法之心,有人还是免不了会犯法。
其实,道德礼义的教化和政令法律的威慑,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仅用道德礼义而废政令法律,在政治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其次是减轻人民负担。
当时人民的负担,主要有二,一是赋税,二是劳役。
在赋税方面,儒家主张“什一税”,亦即十税其一,当时说来是最轻的税。
在《颜渊》中,有若就劝说鲁哀公采用什一税;在劳役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说“勿夺民时”,意思是说,要适时地使用民力,不能在农忙时节征用民力,以免耽误农时。
在农业社会中,大区域的耽误农时就意味着动摇国家的经济基础。
为政者的物质都是取之于民,要减轻人民负担,为政者就应该节俭。
孔子把“节用”奉为治国之道。
生活奢侈的为政者,如齐景公、管仲、季氏等,都被孔子尖锐地批评;崇尚俭朴的为政者,如禹、卫公子荆等,孔子极为推崇。
其三,注重为政者的道德力量。
为政者必须以自己的道德力量感化百姓,而不能以权势压服百姓。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孔子云:“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云:“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⑧] 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治国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
礼治最重要的就是“正名”,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德治强调进行道德教化,正己正人。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排斥“法治”,他认为法治不过只是为了避免人们获罪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培养百姓的羞耻心,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仍在,而“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的治国方法却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化百姓,安定社会之功。
一、为国以礼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权,统治秩序日渐混乱,这种情况令孔子感到十分气愤,更坚定了他推行“以礼治国”的决心,他认为只有礼治才能使社会恢复到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的状态。
孔子认为以“礼”作为基本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政权长久。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礼治自古就有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礼治的国家可以沿袭百代。
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措施是“正名”。
孔子在于弟子讨论为政的首要问题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注重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
当然,在孔子看来,为了避免诸侯僭权,严格的君臣关系也是以礼治国的重要方面。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效忠君王便是臣子最大的“礼”,任何僭越君主的行为都是有损“礼治”的。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式?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抑或两者结合?早在2500余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一个极其合理的方案,回答了这个问题。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在这里,孔子将齐之以刑与道之以政相应,将齐之以礼与道之以德相应。
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无耻;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效果是有耻且格。
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
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
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
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
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国语晋语》说: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
厚就是增长、发展、培养。
既然性值得厚、需要厚,那么说明它有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善的一面。
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从这一传统发展而来的。
另外,《尚书召诰》曰:节性,惟日其迈。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节就是节制,性既然应该节、需要节,说明它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恶的一面。
这正是战国末期荀子性恶论的滥觞。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他们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侧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
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的为政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生从事文献整理、著述立说和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孔子又不是一个把自己关在书屋里的人,他非常关心时政,曾试图通过从政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后来因仕途不顺,才转向教育实践。
但这些并未使他远离政治,孔子在充分借鉴西周初期“明德慎罚”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以德治国。
用道德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对后世封建统治阶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把实行德治放到了治国的核心地位,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种思想在当时虽未被认同,但却为西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提供了一条治国良策。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的。
春秋后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各诸侯国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为争夺权力,各诸侯国内经常发生流血政变,子弑父、臣弑君如同儿戏;一些诸侯王上台为了满足自己荒淫腐朽的生活,变本加厉地剥削百姓,结果搞得民怨沸腾。
为了维护自己的残暴统治,许多诸侯国的国君更是依靠暴力手段“折民惟刑”,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从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治国策略。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是对西周初年“明德慎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所说的德治,大体上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统治者推行德政,宽惠使民,轻徭薄赋。
在孔子的著述和言论中,我们多处见到其要求统治阶级“使民以时”、“敛从其薄”、对民众必须“宽”“惠”等词语。
孔子认为,实行宽惠政策的最大好处就是“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其二,强调对民众的教化,反对统治者“不教而杀”。
孔子认为道德教化的力量大于刑杀,在《论语· 为政》篇中,孔子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把“不教而杀谓 之虐”(《论语·尧曰》)。
论语为政原文与解析
论语为政原文与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之一。
本文将以《论语》中有关政治的章节为原文,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论语·为政篇》原文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 子曰:“君子患道不均,小人患人不让。
”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 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二、《论语·为政篇》解析1. 孔子提出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阐述了君子的精神境界和为政之道。
君子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不追求私利,而是专心致志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勤奋学习,善于行动,注重言行的慎重和符合道德规范。
2. 孔子强调“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不仅要求自己有所作为,还要求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和正确的判断力。
3.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认为君子应该以道义为依据行事,注重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精神,而小人则只追求个人利益,对道义漠不关心。
4. 孔子强调:“君子患道不均,小人患人不让。
”这句话指出了君子在为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君子会为了追求公正而担心各种利益之间的不平衡,而小人则会因为个人面子和私利而不肯退让。
5.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大度和开放心态,君子不受小利小害的困扰,而小人则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焦虑不安。
6.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从论语看孔子的治国方略
从论语看孔子的治国方略孔子作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治国方略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发展。
他通过《论语》中的许多言行,揭示出了他治国方略的核心原则以及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
下面将从《论语》中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将孔子治国方略的核心思想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论语·为政》篇中的一则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孔子的谦虚和务实的治国态度。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认为国家领导者应该推崇和谐而不求一致的理念。
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善于倾听不同声音,容纳不同意见,但最终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以达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理念对于现代社会同样适用,即使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也应该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说:“教无类。
”这说明了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受到教育的权利,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出身背景或性别。
孔子主张普及教育,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对于现代社会同样适用,政府应该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教育的福利。
此外,《论语·为政》篇中的对话也揭示了孔子的思考方式和决策原则。
当孔子被问及如何治理国家时,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意味着孔子不赞同以虚伪的言辞和表面的美色来迷惑人民,而是强调真诚、正直和仁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治家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真诚的心,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观点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政府官员应该秉持真诚和公正的原则,与人民站在一起,以赢得人民的尊重和认可。
另外,《论语·八佾》一章中,孔子教导我们要重视传统和礼仪之道。
他认为,通过传统和礼仪的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品德和修养,使人们能够遵守法纪,维护社会稳定。
他把传统和礼仪看作是社会秩序与稳定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价值观逐渐多样化,但传统和礼仪仍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论语《为政以德》心得2篇
论语《为政以德》心得篇1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论语》,使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体会。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了解到孔子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理解。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
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
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孔子为了这个目标,终生去践行它。
他的思想对现在的社会仍有启迪。
他为了这个目标,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到了老年,他开始修订《春秋》、《诗经》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践行它。
论语《为政以德》心得篇2我爱世界上每一本有用的书,我也意识到,任何一本书的精髓只有经过反复阅读、啃咬和食用才能真正获得。
”吃《论语》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想吃,到嚼,再回味,香甜可口,清爽爽口,真的很快乐。
合上书,仿佛能闻到芹菜的香味从中溢出,我陶醉在《论语》的话语中。
我第一次读《论语》的时候,正好是五六年级。
当时,我以为《论语》只是一部白纸黑字的古文,真的很无聊。
再看《论语》的时候,是大年初一。
我觉得《论语》不仅朴素,而且美丽。
虽然白纸黑字,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三军能胜俊,匹夫不能胜志”,年初,豪迈的气魄非同寻常,“仁者不相貌,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对这四个字的描写是金先生的风度;一个仁爱的人爱这四个字,言简意赅,时时呼唤着人间的真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概括了为别人做事的本领和老师们孜孜不倦的话语。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2 教 化 百姓
孔子认 为统治 者不应 该残暴 以行 , 当推行教化百 姓的政策 , 应 用德 的办法去诱导 , 教育百姓向善 , 是人的心理素质提 高, 使得每一 个人都能养成孝 、 忠 、 悌、 俭的美德 , 做到“ 君君臣臣 , 父子子 ” 父 。在
有 自身理论的特色 。我们知道 , 时代 造就英雄 , 时代 的需求决定孔
君主以身作则孔子一方面要求以德为政爱百姓教百姓另一方面孔子继承西周的传统修德佩命敬德保民的思想要统治者以身作则目力修行自己的德性端正自己的行态度认为只有自己的品德和德性端正了才有资格去领导号召天下才能感化百姓才会有榜样教化的作用使人民向善
N 文化 I L 研究
从《 论语》 看孔子 的“ 为政 以德’ ’ 思想
主自 身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 其核心 目的是 为了利 民, 内容包括 : 其
1宽待 百姓
孔子 提出 以“ 的胸 怀对待人 民。樊迟 问仁 。 子说仁就 是 仁” 孔
倦, 行之 以忠 。” 这都是要求为政之人为民作出表率 , 并在统治者的 某些 行为上进行 适当的制约 。只有这 样才能 “ 近者说 ,远 者来 ” 。 (论语 ・ 《 子路》 )
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 不患贫而 患不安 。盖均无贫 , 和无寡 , 安无
倾, 夫如是 , 故远人不服 , 则修文德 以来之 , 既来之 , 则安 之。” 《 ( 论
语・ 季氏》 因而孔子主张“ ) 修文德 ” 达到天下统一 的。由此则 观之 ,
孔 子在《 论语 ・ 为政》 开头提 出的“ 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 星拱之” 的深刻涵义 。孔子 的“ 为政 以德” 的德治思想是对殷商西周 以来的德 的思想 的继承 , 升华 和超越 , 因而具有当时时代 的特点 , 也
《论语》的治国思想
《论语》的治国思想孔子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也有在地方为官的体验,他的弟子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各国政治,加之孔子有一套系统的哲学思想,所以他对于为政治国多有论述。
在治国方面,孔子主张“德治”“礼治”,强调统治者要讲诚信,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强调为政要爱民富民,治国要选贤任能。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节约费用而又爱护官吏,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统治者治理国家就要勤于政事,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谨慎役使百姓。
2、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引导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为政者要注意从孝道中引领忠厚的民风。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恰到好处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不论大事小事都做得和谐和恰到好处。
但是,有的时候行不通,只为追求和谐和恰到好处,不以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以礼治国:礼的使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德政(德治):孔子善用比喻,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环绕,来比喻统治者修养道德,做好表率,并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臣民自然会拥戴他,政事自然就能处理好。
5、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孔子说:“使用政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教去整顿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论语》中的智者言行——孔子的为政之道
孔子的教育思 想
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进行,而不是一刀切。
博学多才
博学多才:孔子精通六艺,拥有丰 富的知识和技能
言行一致: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认 为智者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善于思考:孔子对于政治、伦理、 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谦虚低调:孔子虽然博学多才,但 从不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以谦虚、 低调的态度待人接物
善于思考
《论语》中的智者 言行——孔子的 为政之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孔 象孔 想孔 理孔 位孔
加
子
子
子 观子 与子
目
的
的
的
的 影的
录
为
智
教
社 响历
文
政
者
育
会
史
本
理
形
思
伦
地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孔子的为政理 念
仁爱思想
孔子认为仁爱是道德的核心,是政治的基础。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反 对过度压迫和剥削人民。
孔子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只学习不思考会导致迷惑,只思考不学 习则会导致危险。
孔子强调“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发现新的理解和认识。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一)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一)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
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
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
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
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治国思想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治国思想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
在《论语》中,通过与弟子等人的对话,以及自我的进一步发挥,孔子强调,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各方面综合运用,才能民安国兴,达到垂拱而治。
标签:《论语》孔子治国思想孔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入世的政治家。
他曾为官至鲁国司寇,使得国家大治。
亦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劝说各国诸侯施行仁政。
在《论语》一书中,就记录了大量孔子关于如何治国理政的言论。
在这些讨论中,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核心所在。
本文希望通过对《论语》各章中相关文本的具体分析,能够对孔子的治国思想有一深入全面的理解。
一、以仁治国“仁”是孔子思想系统的核心概念,也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根本,以仁治国,是孔子治国理念中的最高标准。
在他看来,以仁治国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很少有统治者可以达到。
但同时,他希望国家的治理者将以仁治国这一理想当作自己的使命,以仁为己任,努力施行仁政。
对于以仁治国,《论语》比较少从正面进行详细描述,而往往通过反面举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诠释。
《公冶长》篇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这段同孟武伯对话中,孔子对在对子路、子由、子赤的治国才能一一具体分析点评后,认为三人的施政能力虽都有可取之处,但都未能达到以仁治国的境界,“不知其仁也”。
何谓以仁治国?《颜渊》篇云:“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爱人”这个词,简洁而准确地概括了仁的核心含义。
而以仁治国,就要求国家的治理者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充满爱心地对待普罗大众。
由上文所引《公冶长》中的那段对话可以知道,孔子所谓的以仁治国,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具体的施政能力上。
学习论语为政心得体会
学习论语为政心得体会《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编撰的一部记录了孔子言行及义理的书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
通过学习《论语》,我深刻体会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和为政理念,下面就是我个人对于《论语》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论语》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政的智慧。
在这部书中,孔子一直强调仁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首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他教导人们要友善、宽容、礼貌和纪律,不偏不倚的对待他人,并且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和稳定的国家。
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同理心,对别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这样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
另外,《论语》也教给我们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为政之道。
领导者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人民着想。
孔子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和智慧来治理国家。
他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先修身齐家,做到仁德之事,然后才能有资格去治理国家。
他还强调领导者应该有知识和智慧,要不断学习和进取。
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此外,《论语》还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为政态度和方法。
孔子认为,为政者要在道德和理想上树立正确的目标,而不是追求权力和个人利益。
治理国家不能只看眼前,还要看到长远。
他强调要依法治国,尽量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同时,也要懂得变通和适应,不固执一意,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只有在道义和法治的基础上,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的福祉。
最后,《论语》还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为政方法和手段。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仅需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态度,还需要有明智的方法和手段。
他提倡德治,认为通过修身齐家的方式,将德行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
他还提倡以德服人,通过道德的感召力来影响他人。
他强调要推崇礼仪,恪守公正,使官员在为政过程中不偏不倚,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通过学习《论语》,我深刻体会到了孔子的为政思想和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治国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
礼治最重要的就是“正名”,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德治强调进行道德教化,正己
正人。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排斥
“法治”,他认为法治不过只是为了避免人们获罪的一种手段,并不
能培养百姓的羞耻心,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仍在,而“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的治国方法却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化百姓,安定社会之功。
一、为国以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权,统治秩序日渐混乱,这种情况令孔子感到十分气愤,更坚定了他推行“以礼治国”的决心,他认为只有礼治才能使社会恢复到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的状态。
孔子认为以“礼”作为基本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政权长久。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礼治自古就有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礼
治的国家可以沿袭百代。
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措施是“正名”。
孔子在于弟子讨论为政的首要问题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
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注重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
当然,在孔子看来,为了避免诸侯僭权,严格的君臣关系也是以礼治国的重要方面。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效忠君王便是臣子最大的“礼”,任何僭越君主的行为都是有损“礼治”的。
孔子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为了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从而达到政治环境的安定有序。
孔子礼治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项关系,确定
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
按照名分,确定伦理
规范和行为准则,依据这些规范和准则,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
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
言行,履行义务。
这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下是十分必要的。
二、为政以德
孔子在为政中同样主张“以德治国”。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即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其他行星自然而然地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归顺。
要用道德教化感化百
姓,让每个百姓遵守孝悌之意,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行,而非用严法来约束百姓。
他提出,“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因此,统治者要想“正人”,首先要“正己”,这样才能为百姓垂范,令百姓信服,引领百姓走上正道。
“仁”是孔子道德伦理学说的核心,孔子主张实行“仁政”。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因此,统治者要首先具备这五种品质,才能成为百姓拥护的仁君。
在选贤任能方面,也要遵循严格的道德标准。
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任用贤才,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恶的人之上,是使百姓服从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
孔子认为“为仁由己”,强调自觉行仁。
他认为仁并不难达到,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这种要求,内心有这种要求,并努力践履,就可以实现仁。
孔子“仁”的思想体系,有两个基本内涵,即“修己”与“安人”。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
(《论语·宪问》)’无论是“修己”还是“安人”都离不开仁,“修己”实质就是“求仁”,“安人”实质则是“行仁”。
在“修己”和“安人”二者之中,“修己”是本,“安人”是“求仁而得仁”之后
的效用。
因此,孔子思想从“修己”之道开始,心正而身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
心不正,身不修,又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因此,“仁”,也就是道德修养,成为儒家治国的必由之路。
在治国中,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和相互渗透的。
仁是内心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仁是礼的基础、灵魂,礼是仁的体现、落实。
没有仁,礼就徒具形式;没有礼,仁就无所依托。
同样,“道之以德”是“齐之以礼”的基础和手段;“齐之以礼”又是“道之以德”的目标和根本要求,“齐之以礼”还可以使民德归厚,也是“道之以德”的一种手段。
孔子的治国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他的治国思想未能得到充分实施的原因。
他过分强调了道德教化和礼制,而不推崇使用法律等强制措施约束人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从根本上是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的。
孔子推行仁政,而并不是每个君主都是仁君,统治
者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民,巩固政权,并不会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教化
人民,他们倾向于用一种更加直接的手段——刑罚,使人民臣服,运用
武力使四方归顺,因而德治只能说是法律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单单
作为治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