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安静和运动后脉搏血压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教学文案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教学文案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

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每个导联记录时间约10秒,然后关闭运转控制键,使走纸停止。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观察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队血管壁的侧压力。

在心室射血时,血压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

脉搏一般指动脉的搏动而言。

脉搏与心搏频率一直,可以反映心率和心律,常用作心率代替指标。

【实验器材】血压计、秒表。

【实验步骤】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它由检压计、压脉带和橡皮充气球3部分组成。

2、安静时血压的测定①令受试者静坐5min以上,脱去右臂衣袖(避免袖口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②打开水银柱开关。

③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压脉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④令受试者将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向上。

将压脉带缠在该上臂,其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cm,松紧适宜。

⑤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略向前弯曲。

⑥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胸件放在其上。

⑦测量收缩压。

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带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后,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再上升20~30mmHg(约140~160 mmHg处)。

随即松开气球螺旋,连续放气,减低压脉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当开始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⑧测量舒张压。

继续缓慢放气,动脉音先由低到高,然后由高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在声音突然变弱的瞬间,检压计上水银柱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3、运动后血压的测量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皮管接头(不要取下压脉带)。

令受试者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以每次2s的速度做蹲起动作,连续下蹲3min(30次/min)或按节拍器节律下蹲。

下蹲时足跟不能离地,全蹲时两上肢前平举,起立后两臂下垂。

当最后一个蹲起结束时,受试者迅速坐下,测恢复期第1、2、3min的血压,并记录。

@安静和运动后血压和脉搏的测试gby汇总

@安静和运动后血压和脉搏的测试gby汇总
高血压 ≥140mmHg 或
60~80mmHg 80~89mmHg
≥90mmHg
▪ 我国正常人安静时血压正常收缩压为 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 mmHg。正常人 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左右。
▪ 在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和脉搏会升高,机能 良好者,升高幅度不明显。这是因为运动时 需氧量增大,导致心跳加快,血流速度加快, 所以心率和收缩压均上升;舒张压主要反映 的是动脉血管的弹性和外周小血管的阻力, 所以理想效果应略微下降或保持不变。
安静和运动后血压和脉搏测试
心率、脉搏与血压
▪ 心脏在搏动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其周围组织 传递到胸壁,因此也可通过听诊器在左胸壁 心尖处听诊确定心率。
▪ 由心脏输出血液引起动脉管壁波动,称为脉 搏。动脉脉搏产生后可以沿着血管壁向外周 传递。正常情况下,脉搏的次数和心率是一 致的。运动实践中常用脉搏来代替心率。
实验器材:秒表、听诊器、医用血压计 测试指标:心率、血压、脉搏
▪ 实验步骤: ▪ 1.测定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脉搏。
▪ 2.受试者做30秒的20次蹲起。
▪ 3.测定运动后即刻、1分钟、2分钟、3分钟的血压和 脉搏。
60秒
10秒 测脉搏
50秒 测血压
▪ 注意事项:
1.被检者手臂应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时平 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并外展45°。
2.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气袖下缘距肘窝2- 3cm, 不可过紧或过松。
3.测量血压时,一般以右上肢为准,连测2- 3次, 取其最低值。
4.肱动脉:在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肘窝向上2厘 米臂内侧)。
5.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不能放在脉压带下。
运动后 安静 运动后即刻
1min 2min 3min

安静时和运动前后

安静时和运动前后

安静时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 (一)脉搏的测定 1、扪诊法:桡动脉扪诊 法、颞动脉动脉扪诊法、 心前区动脉扪诊法、颈 动脉扪诊法。 2、器械法:听诊法、 指脉仪、心率遥测仪。

(二)安静时动脉血压的测定 1、将袖带平整的缠于被试者的左上臂中部,松 紧以能放一指为宜。 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厘米。 2、戴好听诊器,在肘窝内测处摸到肱动脉搏动 点,将听诊器头紧贴肘窝肱动脉处,轻轻加压, 用手固定,另一手关闭气门上的螺旋帽,握住输 气球向袖带内打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 20—30毫米汞柱,然后慢慢放气。 3、在放气的同时,眼睛注意观察 水银柱液面所指的刻度,从听诊器 中听到的第一声搏动,此时水银柱 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4、继续放气,随压力逐渐下降, 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
(三)运动后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 以30秒蹲起20次的定量运动为例,测定运动后的脉搏 和动脉血压。 1、 截断脉压带和血压计之间的连接,让脉压带仍绑 在被测者上臂。 2、被测者手托气球,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按20次/30 秒的节奏,蹲起20次。 3、运动后即刻坐下,立即先测其运动后第一分钟前10 秒的脉搏,然后测定血压并记录结果。 4、运动后第二分钟开始时,仍按第一分钟要求,测定 其脉搏、血压并记录结果。第3、4……分钟测定同上, 直到测定结果已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为止。
安静时和运动前后 脉搏和动脉血压的 测定
基础型

了解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原理。 掌握人体在安静时和运动前后脉搏和动脉血 压的测定。

1、立式血压计 2、听诊器 3、医用节拍器 4、秒表



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时,受压 部位的血流完全阻断,当外加压力低于动脉 血压的收缩压时,血流开始间断的通过出现 于心脏搏动同步的短促的拍击声。随着压力 继续下降,声音强度也逐渐增大。当外加压 力降至舒张压时,血流完全畅通声音变调并 随之消失。因此,在压力下降过程中听到的 第一个轻而清晰的低调拍击声,定为收缩压。 所有听诊声音消失,定为成人的舒张压。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脉搏是人体生命体征之一,测量脉搏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脉搏的测量。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篇1一、脉搏的测量方法脉搏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在桡动脉处进行测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1. 手动触摸法手动触摸法是最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

测量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桡动脉处,感受每次心脏跳动时的脉搏搏动,然后计数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不适合初学者。

2. 电子血压计法电子血压计可以同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测量者将血压计的袖带绑在患者的手臂上,然后按下开始按钮,血压计会自动测量血压和脉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

3. 心电图法心电图可以测量心脏的电活动,从而计算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不适合家庭使用。

二、脉搏的注意事项脉搏的测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前需要休息在测量脉搏前,需要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刺激性行为。

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部位要正确脉搏的测量部位通常在桡动脉处,测量者需要找到正确的位置,并将手指放在动脉搏动最明显的位置。

3. 测量时间要准确脉搏的测量时间通常为一分钟,测量者需要准确计时,并记录每分钟的脉搏次数。

4. 注意脉搏的节律和强度在测量脉搏时,需要注意脉搏的节律和强度。

如果脉搏的节律不齐或强度减弱,可能表明存在心脏问题。

综上所述,脉搏的测量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篇2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脉搏的测量方法:1. 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通常选择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如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2. 保持患者安静:在测量脉搏前,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劳累、紧张恐惧、剧烈活动等,最好休息 30 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目的]学习并掌握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方法。

[原理]1.复习脉搏概念,我们用脉搏代替心率。

2.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无声的,给血管加压血管变窄,形成涡流有声音。

外加压力大于收缩压时,血流阻断无声,放气时压力下降;外加压力<收缩压时,血流冲过有第一声,其为收缩压;舒张压时<外加压力<收缩压时,血流断续流过有声;外加压力<舒张压时,血流连续又无声,所以最后一声为舒张压。

[对象]学生[器材]血压计、听诊器。

[步骤]1.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脉搏指触法、心音听诊法和心率遥测法。

(1)桡动脉脉搏(测对方):受试者手腕朝上,放松下垫一本书。

实验者以食指、中指(拇指托在下面)触摸受试者桡动脉处(前臂桡侧腕横纹上方,桡侧屈腕肌腱外侧)。

记录下六个10秒的心率数。

(可试做一次)。

(2)颞浅动脉脉搏(自测):用食指中指触摸耳前方颞浅动脉处。

(3)心音听诊法(运动后):听头方法:大拇指、中指拿听头,食指轻压在上。

听诊器弯曲方向向关前(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隔一件背心,放置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左乳头下1-2cm处(心尖部)。

记六个十秒。

连续测三个10 秒,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即认为是安静状态。

否则适当休息后再测。

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测30秒乘2。

或者用相邻两个10秒心率数相加乘3:(10+11)x3。

2.安静时血压的测定(1)仪器介绍:先强调水银开关(左开,右关),安全教育。

血压计由检压器、袖带、打气球三部分组成。

三者借助橡皮带相连。

介绍单位、打气球开关(松紧适宜,手法)。

(2)步骤:受试者静坐十分钟放气旋紧螺帽。

受试者前臂平放于桌上,手掌向上,上臂、心脏、水银于同一水平。

绑袖带下绿在肘横纹上3cm处,松紧适宜戴上听诊器,听头胸件置肱动脉脉搏处。

右手打气至180mmHg,缓慢放气听声音,第一声为收缩压,最后一声为舒张压。

2cm/s 3.结果与分析(1)表1 Xxx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结果指标10S 10S 10S 10S 10S 10S 1min桡动脉脉搏颞浅动脉脉搏听心率血压(mmHg)(2)分析:实验中有何问题?心率血压是否正常?[注意事项]1.测试应在安静环境中进行。

心率和血压实验报告

心率和血压实验报告

心率和血压实验报告1. 引言心率和血压是人体生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心率和血压可以了解人体的心血管功能和生理状态。

本实验旨在探究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并进一步加深对心血管系统的理解。

2. 实验目的- 探究运动前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观察不同强度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差异。

3. 实验材料和方法3.1 材料- 心率计(或运动手环)- 血压计- 实验记录表- 运动器械(跑步机、健身车等)3.2 方法1. 运动前测量参与者的静息心率和血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2. 参与者进行运动,可以选择跑步、骑车或其他适合的运动方式,并根据实验要求调整运动的强度;3. 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参与者的心率和血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4. 比较运动前后的数据,分析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4. 实验结果以小明为例,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静息心率(次/分钟)运动前心率(次/分钟)运动后心率(次/分钟)静息血压(mmHg)运动前血压(mmHg)运动后血压(mmHg)小明80 90 150 120 110 1505. 数据分析和讨论5.1 心率变化通过对比静息心率与运动前后心率的数据,可以发现运动会导致心率的增加。

小明的静息心率为80次/分钟,运动前心率为90次/分钟,运动后心率为150次/分钟。

这说明运动会使心率上升,达到较高的水平。

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心脏得以增加心率来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5.2 血压变化观察小明的血压变化,可以看出运动前后的血压值也有所不同。

静息血压为120/80mmHg,运动前的血压为110/70mmHg,而运动后的血压达到了150/90mmHg。

这说明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与心率类似,运动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血压升高是因为运动时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动脉血压上升。

5.3 运动强度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运动的强度,并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 生周期性波动, 导致管壁发生搏动, 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 向外周传播, 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 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 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 此 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心 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 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 送入发射机, 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二)动脉血压的测量
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 汞柱式血压计。它有检压计、压脉带和橡皮充气 球3部分组成。检压计是一标有压力刻度的玻璃管, 上端同大气,下端和水银槽相通。压脉带为外包 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它借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 的水银槽和充气球相通。橡皮充气球是一个带有 螺丝帽的橡皮囊,供充气、放气用。
• 我国正常青年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100-120毫米汞柱, 舒 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表示。 反复测血压时, 如血压波动小于4毫米汞柱即为准确。
• 9、运动后动脉血压测量。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 皮管接头, 注意不要取下压脉带。令缠好压脉带的受试者 按节拍器节律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台阶运动3分钟, 结 束后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分钟、4分钟和6分钟时的 血压。
三、【实验器材】
• 听诊器、节拍器、秒表、755酒精棉球、血 压计。
四、【实验内容】
(一)心率测定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5分钟。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 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秒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秒,其中 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 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 要求。然后,再测量30秒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人体生理学实验班级 14应用心理学(1)班姓名洑佳玉学号 2014326670002实验日期 2015年10月8日指导教师严璘璘题目: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学习袖带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运动负荷作用对人体血压影响的观察,探讨正常人体血压生理调节机制,了解人体血管运动的神经调节。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最常用方法是袖带间接测压法,它是利用袖带压迫动脉使动脉血流发生湍流并产生血管音,通过听诊器听取血压来测定血压的。

测量部位一般多在肱动脉。

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加大、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人、血压计、听诊器、秒表四、实验流程:1、受试者静坐5min,每隔2min测量静坐状态下血压和脉搏,直至测量数据连续三次稳定,分别算出脉搏数、血压的平均值,以此值作为对照。

2、做蹲下起立运动以每2s一次的速度进行20次,在运动后即刻、3min、5min和10min时各测定脉搏与血压一次。

五、实验报告一、学习测定不同体位下的脉搏和血压1.水银血压计测量2.电子血压计测量二、观察运动负荷对脉搏和血压的影响1.电子血压计测量2.不同状态测量:静坐、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运动后5min、运动后10min3.分析讨论全班的数据(比较男女性别的差异、运动前后的差异等等;注:全班的原始数据和具体计算分析附在实验报告后)1、个人实验结果比较在站立、坐位、静卧三个状态下,分别用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的数值有何不同。

表1:不同状态下个人动脉血压(mmHg)及脉搏(次/分)袖带式电子测压计水银式血压计静坐运动后立即运动后3min 运动后5min 运动后10min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108 75 75 104 66 131 122 79 96 113 78 88 109 67 86 102 56个人实验结果分析:1.由表一:比较分别由袖带式电子测压计与水银式血压计测得的安静情况下被试收缩压及舒张压,可发现舒张压的差异较大(7.67mmHg),猜想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测量工具下所测时的被试状态不同、用水银式测压计测时的测量误差较大。

脉搏波血压计考题1_答案

脉搏波血压计考题1_答案

血压计类判断题:1.人在一天中的血压是稳定不变的(×)2.测量血压应该在每天同一时间段测量(√)3.人的血压左右手是一样的(×)4.袖带的松紧会影响血压的高低(√)5.脉搏波血压计可有效避免假性低血压(√)6.脉搏波血压计也是用示波法测量血压(×)7.脉搏波所有型号血压计8.9000血压计也可以给儿童测量血压(×)9.测量血压时上臂位置应高于心脏(×)10.同等条件脉搏波血压计测量结果和欧姆龙或者其他电子血压计比较发现相差较大,那肯定是脉搏波血压计有问题(×)11.同等条件脉搏波血压计测量结果和柯氏音对比发现相差较大,那一定是脉搏波血压计有故障或者是测量不准(×)12.柯氏音听诊法测量的一定是最准确的(×)13.如果有客户要求进行柯氏音听诊法和脉搏波血压计对比时,只要测量结果前后相差在5mmHg以上,就证明脉搏波不准确(×)14.柯氏音听诊法连续测量几次一定是保持不变的(×)15.柯氏音听诊法测量误差在1mmHg (×)16.任何血压测量工具前后两次测量应该是保持不变或者是特别小(3mmHg以内)的变化(×)17.9000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测量者手臂可以随便搭在袖筒下侧边缘或者是站立方式都可以(×)18.9000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测试者上部分手臂最好是和袖筒的上部分边缘靠近(√)19.9000血压计测量时测量者可以随便说话或者讲电话(×)20.9000血压计不需要特别注意桌凳,只要是高低差不多就可以测量,甚至使用两个包装箱做桌子,用一个包装箱用凳子,这样的测量结果也是很准确的(×)21.柯氏音听诊法在测量过程中到收缩压时一定会听到声音(×)22.柯氏音听诊法在测量过程中到舒张压时声音一定会消失(×)23.柯氏音听诊法在测量过程中使用者一定会及时听到和读到数据,不会有任何的时间延时或者误差(×)填空题1.脉搏波血压计有___2____个气囊2.脉搏波血压计__2012_____年申请了发明专利3.儿童血压计有__2__种袖带,标准分别为___15-18cm,18-22cm____________________4.RBP-9000血压计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机器与椅子高度差为25-30cm_,9000袖带臂围的使用范围17-42cm5.RBP-9000要求手肘部放于____蓝色肘垫上____6.饭后或运动后需安静休息______30__分钟以上才可以测量血压7.高压(收缩压)大于_140mmHg___,低压(舒张压)大于__90mmHg__ 为高血压8.高压(收缩压)_130-139mmHg___,低压(舒张压)_85-89mmHg___为临界高压9.高压(收缩压)小于_130mmHg ____,低压(舒张压)小于___85mmHg为正常血压10.高压(收缩压)小于__90mmHg___,低压(舒张压)小于_60mmHg__为低血压11.9000血压计最多可储存____100____组数据12.6100血压计最多可储存____100____组数据13.88A血压计LOP表示什么______电池电量低__________14.依据《高血压指南》人的血压计在测量中误差在___10______mmHg内是正常的。

运动血压测量实验报告

运动血压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运动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压作为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变化与运动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探究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本实验对一组受试者在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的血压进行测量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运动对血压的影响,观察血压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2. 掌握运动血压测量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3. 分析运动血压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3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20-40岁的成年人;2. 实验器材:血压计、运动器材(跑步机、哑铃等)、计时器;3. 实验环境:安静、通风的室内运动场地。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3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分别为低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2. 测量方法:(1)运动前血压测量: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保持坐姿,测量其血压值;(2)运动中血压测量:受试者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3)运动后血压测量:受试者完成运动后,休息5分钟,再次测量血压;3. 数据记录:将受试者在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的血压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运动前后血压变化:(1)低强度运动组:运动前收缩压为120±10mmHg,舒张压为80±5mmHg;运动后收缩压为125±8mmHg,舒张压为85±6mmHg。

运动后血压较运动前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2)中强度运动组:运动前收缩压为125±10mmHg,舒张压为85±5mmHg;运动后收缩压为130±9m mHg,舒张压为90±7mmHg。

运动后血压较运动前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关联性
运动状态下,血压和心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般来说,随 着心率的增加,血压也会相应增加。
原因
这种关联性是由于心脏收缩力增加、血管阻力增大以及心输出量增 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意义
了解运动状态下血压与心率的关联性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状况,并为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提供指导。
03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异常 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的周期性变化,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通 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神经调节机制和心脏疾病的进展。
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
心电信息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发现心脏的潜在 病变和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射血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等重要信息,有助于了解 心脏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和调节机制。
02
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 血压的测定
运动状态下心率的测定
监测设备
使用心电图机或心率监测器等设 备来监测运动状态下心率的变化

监测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将心电图机或心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监测器放置在胸部或手腕处,以测 量心率。
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正确连接,并遵循正确的 操作方法,以避免误差。
运动状态下动脉血压的测定
监测设备
指导心脏康复锻炼
通过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监测,可以 评估心脏康复锻炼的效果,指导患者 进行合理的锻炼计划。
05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 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术的发展现状
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可穿戴设备 能够实现对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 现和预防提供帮助。

运动前后血压实验报告(3篇)

运动前后血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为了探讨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项实验,观察运动前后血压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2. 掌握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分析运动前后血压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年龄在20-50岁之间,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器材:血压计、秒表、运动器材(跑步机、哑铃等)。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对实验对象进行健康检查,排除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参加运动的人员。

(2)血压测量:采用水银台式血压计,测量实验对象安静时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3)运动干预: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人。

第一组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快走等,每次运动30分钟;第二组进行抗阻运动,如哑铃举重、俯卧撑等,每次运动30分钟。

(4)运动后血压测量: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两组实验对象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5)运动后血压持续监测:分别在运动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时,分别测量两组实验对象的血压。

4.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运动前后血压的变化差异。

四、实验结果1. 安静时血压测量结果:实验对象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0±10)mmHg和(80±5)mmHg。

2. 运动后血压测量结果:(1)有氧运动组:运动后即刻收缩压为(110±5)mmHg,舒张压为(70±3)mmHg;运动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时,收缩压分别为(105±3)mmHg、(100±2)mmHg、(95±1)mmHg、(90±1)mmHg、(85±1)mmHg、(80±1)mmHg;舒张压分别为(65±1)mmHg、(60±1)mmHg、(55±1)mmHg、(50±1)mmHg、(45±1)mmHg、(40±1)mmHg。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

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每个导联记录时间约10秒,然后关闭运转控制键,使走纸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静和运动后脉搏、血压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动脉血压间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脉搏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人体脉搏、血压的影响。

【实验原理】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搏动,搏动产生后沿血管壁向末梢传播,在浅表动脉上可触摸。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没有声音,但当血液流经血管狭窄处形成漩涡,急速的血流冲过狭窄,撞击管壁时,则发出声音。

【实验对象】
普通学生。

【实验器材】
听诊器、血压计、秒表。

【实验步骤】
3人一组,一人被测,一人测试。

一人记录。

一、测安静脉搏
触摸桡动脉或听心率,计数,记录。

二、量安静血压
l.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柱式和表式两种,都由检压计、压脉袋和橡皮充气球3部分组成。

2.检测
受试者脱去一衣袖,静坐片刻。

令受试者将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向上。

将压脉带缚于上臂,其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cm,松紧适宜。

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然后将听诊器胸件放于其上,带上将听诊器耳件。

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袋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到约200mmHg。

随即徐徐松开气球旋扭,缓慢放气,减低压脉袋内压力。

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当听到轻微而又清脆的“砰”音时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水银柱继续下降,动脉音逐渐增大,最后完全消失。

在声音突然消失(或变弱)的瞬间,检压计上水银柱刻度即为舒张压。

反复测量3次,如血压值波动<4mmHg即为准确。

3.记录
血压记录:收缩压/舒张压mmHg。

三、测运动后脉搏、血压
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皮管接头(不要取下压脉带)。

安排好记时后,令受试者作15″原地疾跑,测运动后即刻血压1次。

【实验作业】
大强度运动对脉搏、血压有何影响?为什么?
下次课:实验二视野测定
星期日1.2节1班星期日3.4节2班
星期日5.6节3班星期日7.8节4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