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思路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文本前的准备:在学习阅读理解题型前,需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积累,包括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等。
这样可以帮助理解文本的意义和深层次的内涵。
2. 抓住文本的主题和结构:阅读文学类文本时,要注意抓住文本的主题和结构,了解文本的整体架构、中心思想和情感体验。
通过分析文本的标题、目录、开头和结尾等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
3.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包括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思想和观点等。
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对比、对话、独白等手法,揭示出作者的意图。
4. 理解文本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是解题的重点。
要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形象特点、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同时,还要注意抓住文本中的情感暗示和情感转折点,理解文本情感表达的程度和方式。
5. 从上下文推测词语含义: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会遇到一些生词和词语的多义性。
要善于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具体含义。
可以通过分析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句子结构和语境信息等来推测词语的意义。
6. 多角度思考问题:在答题过程中,要通过综合考虑文本的各个方面来作出准确的答案。
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深入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详细细节,从而得出准确的解答。
以上是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的一些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住,多进行实践和练习,熟能生巧,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1. 阅读全文:在回答问题之前,仔细阅读整篇文本,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和结构。
注意文中的细节和论点。
2. 注意段落结构:文学类文章通常具有明确的段落结构,每个段落都有特定的内容或论点。
理解段落的逻辑关系对于回答问题很重要。
3. 关注重要细节:注意关键词、短语或句子,这些细节可能与问题有关。
它们通常在文章中用粗体、斜体或引号强调。
4. 分析作者意图:理解作者的意图、态度和观点对于回答问题非常重要。
通过注意语气、修辞手法和上下文,推测作者的目的。
5. 使用推理和联系:阅读文本时,使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背景知识,将不同的细节和观点联系起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6. 多角度思考:遇到开放性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考虑多种可能的答案。
文学类作品通常有多重意义和解释。
7. 划重点和标记:在阅读过程中,划重点和标记关键词、短语或句子,以帮助你记住重要细节和信息。
8. 注意语言和修辞手法:文学类文章通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
表达主题和情感。
注意并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对于回答问题很有帮助。
9. 查找其他资料:如果遇到陌生的文学作品或文化背景,可以查找其他资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10. 练习真题:通过做一些高考文学类阅读理解的真题练习,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基本设题思路及解题方法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基本设题思路及解题方法教学园地05-18 1711:文学作品阅读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理解、筛选、概括、整合、以及鉴赏评价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其命题形式有以下六种类型:一、词语理解型【高考回放】(沈红《湿湿的想念》,2007年高考北京卷)①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
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⑩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
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
‛‚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
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答题方略】词语理解是历年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主要考查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
一般来说,此类题型会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
其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例题演绎】正确解答例文中的问题,必须先把握文章的思路,这样才可以快速锁定答案的范围。
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
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有用类文本是一种偏向于实际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文章,下面是高考语文文学类及有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
文学类及有用类文本阅读:(11-12题,25分,力争17分以上)[约23分钟]①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②认准答题方向:词句明白得、作用、分析问题、归纳主旨等;③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
④采纳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分条陈述等,做到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语言通畅。
【友情提醒】①解题前切记填涂选考题号②解题时要通过五个步骤:通读,了解内容;看题,明确所问;找点,圈定答题区域;过滤,综合判定;权衡,规范作答。
③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显现。
④解答一样方法阅读与解题的一样要求:1、原则:主题在心中,答案在文中,方法在胸中2、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3、步骤:第一步——速读原文第二步——审读试题第三步——重点回读第四步——紧扣原文、灵活作答规律点睛:1、整体阅读把握主旨2、认真审题文题对应3、瞻前顾后考虑全面4、对比要求规范答题▲把握语言组织方法:(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差不多上要点),进行压缩;(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提炼法:关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要紧内容。
▲答案要点:要①依照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
▲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能够分点(层)表述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显现了语病【规律总结】★现代文阅读“作用题”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比较典型的小说就是《牲畜林》。
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
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实用类文本是一种偏向于实际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文章,下面是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11-12题,25分,力争17分以上)[约23分钟]①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②认准答题方向:词句理解、作用、分析问题、归纳主旨等;③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
④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分条陈述等,做到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语言通畅。
【友情提醒】①解题前切记填涂选考题号②解题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通读,了解内容;看题,明确所问;找点,圈定答题区域;过滤,综合判断;权衡,规范作答。
③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④解答一般方法阅读与解题的一般要求:1、原则:主题在心中,答案在文中,方法在胸中2、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3、步骤:第一步——速读原文第二步——审读试题第三步——重点回读第四步——紧扣原文、灵活作答规律点睛:1、整体阅读把握主旨2、认真审题文题对应3、瞻前顾后考虑全面4、对照要求规范答题▲掌握语言组织方法:(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要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
▲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规律总结】★现代文阅读“作用题”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课件31张
刻画技巧
1、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对话、独白)、动作 描写。 2、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 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展,营造氛围,渲染时代气氛,深化主题; 3、其他术语:工笔、白描、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 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工笔)、侧面描写(环境 描写、对比、衬托、烘托)、对比、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抓住关 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 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态度。
一、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 结构依靠情节的力量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 构成。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有: (1)线索。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 某种情感、某个事件,也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 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 线两种。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小说明线所叙述 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 来的线索叫暗线。 暗线的作用: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 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联想五:相对自然的生长规律,人的心念因太没有准则和规律,导致不可得,更无法知解人与自然的 本意。
⑨我读过一本《醉古剑堂扫》,中有这样几句:“今世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马车,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 人人解醒。”乃是因为人不能取寓自然,所以不能得人间的清凉。(借助引用,指出天下追名逐利 的人们太多,揭示他们不能得到人间清凉的原因。)虽说不少智慧之士想要突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藩 篱,像明朝才子于孔兼在《菜根谭题词》里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 高吾道以通之。”想要找到一条补天通天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心再飘逸,我们的道再高远,恐怕 都无法让苇芒在春日里开花吧! (用事实警示人们难以突破自然演变的藩篱,苇芒只能开在秋天, 与前文呼应,解读深入浅出。)
高考复习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模式
高考复习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模式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卞文分析……表达效果:这类题属于表达作用类试题。
本文就文学作品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
一、谋篇布局类例: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006年高考全国卷I)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人手)。
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作铺垫。
中间段过渡;照应或承接前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起纽带作用。
结尾段呼应前文,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点明题旨,卒章显志;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充满哲理,委婉含蓄。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作答。
参考答案:①这句话首先写出了阳光的作用,“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是阳光带来的良好的收成和劳动的美好;⑦“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是阳光带来的健康的体魄和阳刚之美.这都是大自然.的赐予,这是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结果.(内容);③与下文写午轻农夫扎根农村,回归自然,以及感受阳光之香照应(结构)。
二、修辞方法类例: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2006年高考江苏卷).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在答题时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要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主要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可以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小说考试的命题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情节”题型:简明概括故事情节,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析人物”题型: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客观公平地评价人物。
3.“看环境”题型: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分析作品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并指出某个物品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5.“讲方法”题型: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及其塑造形象的作用,分析特有的表达方式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鉴赏画线句子,以及分析人物语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及其社会意义,检查文章前后是否有矛盾。
考点一:小说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可以从修辞角度、写景角度、多种感官描绘、表现手法、选取代表性事物等方面进行。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关于环境的题目,例如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或者分析一些特殊环境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例子1:对于小说《乌米》中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衬托和分层写景的手法,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了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例子2:在小说《二十年以后》中,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则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例子3:在小说《墙》中,墙被拆后,两家合为一院,春意融融,会餐洽洽,这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表达和谐、团结的主题。
②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情节的发展过程;③在概括情节的同时,要注意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影响,尽可能多地揭示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产生波澜;2)折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3)深化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整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小说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考点1 把握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
其主要作用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题型1 概括故事情节“概括梳理故事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情节,一般与分析情节作用结合起来考查。
(1)按照情节的基本结构来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线索——串联故事情节的东西(3)抓住场面来梳理: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方法突破分析概括小说情节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考查梳理情节,还是考查以分析情节为基础,概括人物的心理、态度等的变化,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抓线索,或抓场面,或抓中心事件,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通过梳理文章层次,抓住每层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题型2 分析情节的作用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分析小说中不同情节的作用,二是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的情节的作用。
特殊情节的作用:(1)小说开头的作用:<1>设疑(悬念)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作用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式开头:作用为: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篇1)答出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
需要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篇2)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
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 答题技巧点点拨
文学作品阅读的答案整合技巧技巧一、应依文答题,忌随心所欲,主观臆断示例1:“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是因为什么?请结合原文分条列出。
(每条不超过10个字)(4分)相关语段: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
随便的一棵树,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无论在山野、广场、路边,永远那么潇洒大方。
人类的姿势要挑拣环境,不信你到舞台上走一圈,会发觉自己竟然不会走路!就算那些整天呆在台上的时装模特儿,就我看还是矫揉造作,远不如一棵树优雅。
一棵树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出来,而是谦虚地隐藏一半在地下,变成根系,从而形成了树的深度。
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
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敝开,只要能接收到阳光,并没有特别忌讳。
有多少人能怜惜来自宇宙的每一点营养呢?我们不是担心食物有毒,就是担心消化不良,深怀戒心,结果戒心影响了吸收。
一棵树全身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棵树形态上都有不同,却同样简洁、完美,这正是许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类,一种保持了个性的完美。
——节选自《上帝的花园》答案:(1)因为树的自然、大方、优雅、潇洒(2)谦虚、有深度(或不夸耀自己的全部)(3)没有忌讳(或珍惜宇宙的每一点营养)(4)简洁、完美而保持个性。
解析:出题人是“依文设题”,所以我们也应“依文答题”。
有的题干明确告诉了我们应根据某段或者是某句话去答题,我们解题的时候就应该围绕那个“中心点”,而不应背离它。
锁定目标段和目标句之后,“筛选信息”,形象一点叫“沙里淘金”,就是排除多余的信息,去沙,然后淘出金(有用的信息)。
尽量用原文的话,切记不可凭想当然去整理答案,否则得不偿失。
以上四点,均是锁定目标段和目标句之后,筛选文本相关信息所进行的整合。
技巧二、应分点列写,忌杂乱无章,东扯西拉示例2: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相关语段: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
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一;1、审题:;①说说某词语、某句子丰富含意,答题侧重内容(抓关;①说说某词语、某句子的表现力,答题侧重手法(如修;①对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和含蓄、抽象的词;①“在文中”或“结合文本内容”是关键所在,命题者;①答题时的语言表达要记得关键词的替换理解,修辞句;●《3年高考2年模拟》p18—19《给书虫当夫人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一、重要词语的含义(一)答题方法1、审题:① 说说某词语、某句子丰富含意,答题侧重内容(抓关键词语,思考作者用意或读者的理解;理解表层意思、深层意思、言外之意);① 说说某词语、某句子的表现力,答题侧重手法(如修辞、结构作用)。
2、方法:① 对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和含蓄、抽象的词语的理解,需要弄清手法上的特点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该词语的含义。
① “在文中”或“结合文本内容”是关键所在,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
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一个涵义丰富的词语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
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① 答题时的语言表达要记得关键词的替换理解,修辞句子还原真实意思并说作用与情感,抽象含蓄句子具体化,具体生动句子概括抽象化,复杂句子化为简单句子再体会。
3、词语含义分析题的答题模式: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二)参考例题● 《3年高考2年模拟》p18—19 《给书虫当夫人》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①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参考答案:“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①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整理(共四类题型)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一、环境分析题【知识必备】(一)自然环境的作用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2.交代人物活动场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二)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解题技巧】(一)环境描写的特点1.常见题型文中第×段的环境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2.解题思路(1)抓题干要求,分清环境描写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
(2)抓景物类别,依类别概括特点。
(3)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1.常见题型指出文章某一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2.解题思路(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
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
(2)从写景角度看①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色角度)。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
③写景顺序——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到低,由低及高;由内而外,由外及内等)。
(三)环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第二步: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语言赏析题【知识必备】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情理和谐,意境深广,富有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高考语文复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常考考点归纳:解读标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理清线索、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概括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写作手法、赏析精美语言、设题方式及解题技巧如下:一、在标题上设题1、从题目的表层义、深层义、主旨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蕴含的情感、主旨等几个角度考虑标题的含义。
2、考虑标题是否概括了文章内容,是否为主要情节,是否蕴含(点明)文章的主旨,蕴含或表达了情感,是否新颖、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等。
3、拟写标题时可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用简练的语言去表述。
二、在情节上设题1、概括全文内容、情节或场面时,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三要素缺一不可。
2、简述故事情节时,需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在环境描写上设题1、自然环境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可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关于社会环境描写:需揭示作品中的社会现实。
注意场面描写:需表现一种特定的气氛,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
四、在人物形象上设题1、辨识、分析刻画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答题模式:本文运用了xx手法,塑造了xx形象,表现了主人公xx性格特征。
1)正面刻画也叫直接描写,方法简称为XXX(外)、语、动、心。
2)细节描写:描写人物的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细节描写是指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内心情感、品质性格,以突出中心。
比如,XXX顺手拿走母亲的手套,胡屠户替女婿扯衣裳襟,XXX排出九文大钱等。
侧面衬托是指通过写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
高考语文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第一部分题目主题类【高考预测】2023年语文高考,关于小说的题目和主题的试题依然可以在客观的选择题和主观的简答题里出现,直接考查题目或者主题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客观题读懂选项,主观题读懂题干,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小说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语言、形象、结构、环境、表达技巧和文本特征要有一套整体的体系。
确定答题的思路,结合文本作相应的阐释。
【应试技巧】(一)小说主题意蕴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挖掘小说主题意蕴,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三)小说主题意蕴阅读突破点①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
②注意标题和体裁。
标题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有时就是小说线索,必须关注。
③抓关键性语句。
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的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
抓住“文眼”就把握了探究的方向,所以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意味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
④注紧扣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⑤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和作家的相关状况,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知人论世可以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⑥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尤其情节的突转,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手法。
(四)常见题型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主题。
(或)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2.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3.结合某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4.读了全文,小说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高考阅读答题技巧汇总---文学作品
阅读答题技巧汇总---文学作品【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①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②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③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④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⑤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①注意整体阅读②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①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④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题型分析】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解题思路】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文学类文本阅读,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纵观近三年全国高考大纲版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大都是从作用、概括、赏析三个角度进行提问,下面结合具体试题说说这三种提问方式,并分析一些解答的技巧。
一、作用型提问方式(一)"结构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和技巧】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简析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态度(如果能表现)。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等作用。
【经典试题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解析】第一问答题策略:(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2)要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3)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第二问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
【答案】第一问:戈壁滩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第二问: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经典试题2】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张承志《大河家》)【解析】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答案】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1、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思路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
对于此类题,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2、信息筛选性试题思路解决本类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因为此类题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样蕴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样蕴藏在蚌壳里。
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要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的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归纳主旨性试题思路审美鉴赏性试题思路。
这一类题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
例如:问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格(大纲规定的8种),有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词语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构思上其中一点几点妙笔好在何处,文章的整体风格(豪放、婉约、明朗、含蓄、雄壮、纤巧等),文章所表现的情况(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壮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实,审美鉴赏题还是在于理解文意。
对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侧面的景物的不同特点。
对修辞的理解:抓住修辞本身的特点,再结合语境来解释用这种修辞的妙处。
4、综合探究题要结合文章本身作答总体建议:①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如果有选择题,先做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
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④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
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⑤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注意事项1、认真研读2022年考试说明,逐题完成2022-2022年共四年北京高考题,对由多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和作文五个板块组成的试卷结构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仔细梳理试题类型、知识点分布及题目能力要求,结合自己过往语文考试的真实表现,找准自己的增长点,确定此阶段复习备考重点。
高考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草堂·诗魂——明确思路,规范答题
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中不得志的对比;P5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P5\6 ⑥杜甫苦寒至极的境遇与不计个人遭遇,心忧
天下的对比。P6
学生答案
对比作用:突出了杜甫的一生的成就以及
杜甫草堂的文化意义。
强调杜甫命途多舛,怀才不遇,同时从侧
面反衬他的文学成就之高,对后世影响之 深,证明了“文章憎命达”的命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高考试题中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对于文学作品阅读,我们需要读懂和把握作品的主题,才能更好的解题,那么文学作品阅读有什么技巧可循么?阅读这些作品又有哪些思路呢?下面查字典语文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思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散文阅读,由于其篇幅短小,文字精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邃,可操作性强,所以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喜爱, 2000年《长城》、2001年《门》、2002年《话说知音》和2003年《乡土情结》连续考查了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分析近几年高考的散文阅读题,我们不难看出: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来实现的;而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则主要是通过考查作品的表达技巧来实现的。
检查考生文学作品阅读的效果如何,主要就是测试词句是不是理解,文意有没有把握,文章会不会分析,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能不能评价、鉴赏。
1.理解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要求是B级。
理解的要求涉及二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词语含义的理解是阅读的基础,迅速准确地把握词语在一定语境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理解词语的关键是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考点中所言文中实际上就是指具体语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大语境);二是指具体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即通常所说的语境 (小语境)。
在理解词语时,这两种语境同时起作用。
高考测试的文中重要词语主要有: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⑤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⑥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临时义。
如何准确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呢?在弄清词语词典义的基础上,具体的训练方法是:①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②根据语境揣摩词派生出来的新义,分析词语所隐含的内容;③准确指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或指出某词语所指的对象或范围;④弄懂语境中词的比喻义、借代义、反语义;⑤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平时的阅读理解乃至复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多留心一些新词和旧词新用的现象。
养成释词看文的良好习惯,不可孤立释词,就词释词。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03年《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的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的条目中,删掉了并解释三个字,只是用宏观视角、定向性的理解代替了微观视角、定位性的解释;加上了的含意,更侧重句子在文段中的整体意思的考查,表述更为明确具体。
改动后其难度的降低不言而喻的。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主旨句、概括句、过渡句等。
阅读时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重要句子通常指这样一些句子:①内涵比较丰富,含意比较含蓄,利于考生发挥的句子;②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③全篇或某一段的中心句,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过渡句。
④比较难理解的比喻句。
理解这类句子有时要注意分析句子自身的结构,有时要分析句间关系理解它的含义,有时还要透过某种修辞手法弄清它的言外义。
当然,句意的理解仍然离不开上下文语境的限制。
重要语句的位置有时可能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有时在文章中间,也有可能分散于文中,须将它们综合起来理解。
2.分析综合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是C级。
分析综合的要求涉及五点: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整合一词是2003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内容。
整合不仅仅是提取,还包括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的过程,由原先的着重考查思维的结果变为考查思维的过程,涉及阅读者本身的认知积累因素更多,有强调素养的成分。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也可以是标题、注释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①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②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③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组合、转换、延伸等能力。
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
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敏锐的语感的培养,靠一时的突击是不会奏效的,只有通过平时多读、多思考、多品味才能获得。
当然,仅凭语感也不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如在做题时,要仔细将题目的选项与阅读材料做比照,把复杂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抓明示信息,抓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等,捕捉隐含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结构指文章内部构造,是作者从表达中心思想的目的出发,对作品的材料的精心安排。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路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给文章划分层次,是把握文章思路的手段,也是分析文章的手段。
文章的结构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必须对文章整体感知,对全文、全段有个大体的了解;其次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题往往不大从全篇出题,而是就一段或几段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这就要找准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散文,无论写人为主,还是写事为主,都离不开叙事。
事情的发展,又离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是散文常用的结构方法。
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深思散文的形神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散文,理清散文的行文思路,弄清所写事物、事情之间的关系,从而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03年《考试说明》将中心思想改成了中心意思,符合主观题的答题特点,为考生展示才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降低了难度。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一段文字内容很多,但其核心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从题目设计所覆盖的范围来看,它可以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材料中心的归纳。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
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
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人、事、物态度的分析。
所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颂或批评,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或是完全支持或是有一定保留,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或明示,直接表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托物言志,含蓄委婉地抒写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要我们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的。
要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思想与主题,二是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及背景。
具体分析可采用这些方法:①从作品内容分析入手。
文章中的材料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表明了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立场,而作品主旨有时更是直接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②注意标志性词语。
对于分析文中作者观点态度而言,那些表示人物思想情感的词,如认为以为觉得感到之类的词,往往直接领起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抓住它往往就抓住了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联系作品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包括作者一贯的思想观点、写作的背景动机。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常常表现得委婉含蓄(甚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就必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来帮助理解。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所谓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是指文章本身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间接的推断得出结论。
当然这个推断来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根据地得出的。
它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色彩。
想象是在原有表象(主要指语言文字的描述)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它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性色彩。
推断与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把推断和想象列入考点,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体现了由注重知识立意向注重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思想。
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思考、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就会在原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得到延伸和拓展,信息量大大增加,而信息量的增加值就是学生的创造值。
这一考点的测试题往往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有较大的开放性。
由文内拓向文外,由有形飞向无形,由现实推知过去与未来&&文中无法找到现成答案。
二是有明确的指向性。
这与高考话题作文的要求相一致,但其目标指向性要比话题作文更为具体,更为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