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装备运用特点

合集下载

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后勤车辆(集结转运篇)

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后勤车辆(集结转运篇)

打仗打的是后勤,尤其是如今这种高技术新装备主导的现代战争,对后勤保障的依赖度极高,后勤保障的规模也是空前强大。

由于这里是汽车门户站的主题博客,所以就不探讨与后勤建设相关的理论话题,只是就图说话,看看美军在这场号称“万亿美元战争”中的后勤车辆应用。

??? 国内及海外集结:仗是肯定要打的,这一点在2002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出战争威胁之后就已经成为事实,开战的时间全由美军的武力集结为时间点,战争时间表在后勤运输部队发车的那一天就已然存在了,尤其是当2003年2月位于卡塔尔的美军中央司令部的前线指挥部竣工,如果除了那些被控制的媒体混淆视听之外还有谁在期待避免战争的话,那就太天真了。

当美军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进行了全面的战争准备,并全面动员了大型海外基地的装备物资储备,算得上是一次涉及到全球范围的武力投送行动。

除了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之外,大量的后勤保障物资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向科威特和沙特的基地转运,日夜不歇。

战略转运:美军投送驻扎在本土和欧洲的地面作战部队,动用了近几年花大力气组建的海军“预置船队”,大量的海军预置船从位于美国本土、欧洲基地,大西洋储运站等等不同的码头出发奔向海湾地区。

美国海军的预置船队规模庞大,其中的专事车辆运输的是大型中速滚装船,下图就是满载出发的USNS Gilliland号(舷号T-AKR 298),可以同时载运近千台各类车辆。

由于美军对战时后勤保障提出了“即时后勤”“精确后勤”的概念,因此对各类后勤车辆的需求极大,据统计,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的后勤保障有70%以上由地面运输完成,因此在战略转运初期,大量轮式车辆是海运的首选。

下图就是排满了后勤车辆的运输船上层前甲板。

如此大规模的武力投送,光是美军自有的运输力量显然不够,为此美军开始动员民用运输力量,下图就是被征用的商用滚装船上载“斯特瑞克”的场景,如此大规模的海上运输都已经可以和一个中小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量相当了。

海外集结:所有的车辆装备都经由海路运抵科威特和沙特的港口,下图就是USNS Mendonca号大型预置船抵达港口之后进行卸载的场景,清一色的后勤车辆,其中有大量的MTVR中级战术后勤车,都是配属给“过渡型旅级战斗队”——“斯特瑞克旅”的油料保障车辆。

美军后勤动员特点及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美军后勤动员特点及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美国在保持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等优势的 局部动 员, 当需要采取总动 员时 , 就在全 国范 面的保障。此外 , 由于美国长期与欧洲发达 国 基础之上 , 以军 民融 合作为发展策略 , 坚持 把 围 内进行全面动员 ,而 当冲突规模 不大或仅 家进行军事高技术的研 发合作 ,使得武器 的 国防建设十调 融合于经济 建设之中 ,有效利 涉及到某一 战区时 , 力 则采取 对该 地区人力 、 物 生产和采购也 日趋国际化 ,各 国源源不断 的 用 了民用经济社会力量 ,切 实挖掘 了军队后 力、 力动员的局部动 员方式。 财 此外 , 美军还特 武器订单 ,既提高了美国与盟 国之间 的装备
为 了完善其 全球 资产 可视 化系统 ,建立 了大
再次,美国通过在 民用产业生产线上安 型的数据库 , 利用各种智能手段, 实现了在储 、
时后勤动员经验教 B , l 又修改并完善了《 I 1 美国 插军事智囊团的办法 , 从根源上促进 了军民两 在 运物资的可视化 ,不仅使战区司令都能够 国防生产法》 美国国家安全法 、 《 中与后 用高技术的融合发展。 在战 争中为了方便伤员 及 时汇总后 勤需 求量 ,而且使远 在美国本土
法律法规 , 它们相互交织 , 为美军后勤动 员提 补多少的精确化动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重要后勤保障支住 , 政治、 i 茚 经济、 外交等 供 了级动员。 美军 手段, 积极动员和利用盟国设施和资源, 为部 根据战场的不同 奇 员划 分为总动员和 队及时 电单 物资、 、 动 药、 油料 医疗及运输等 方
近年来,美国针对后勤动员方式进行调 装折叠式滚轮这一小小 的创意 , 既提高 了 员 伤
整 ,采用平时积储与战时扩张 二者 并用的形 抢救的成功率又不影响飞机的正常使用。

【可靠性知识】美军后勤精确保障如何实现?

【可靠性知识】美军后勤精确保障如何实现?

【可靠性知识】美军后勤精确保障如何实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数量的物资送达正确的用户,是美军对后勤部队保障力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美军后勤能力生成的核心要素。

私信我,一定秒回你,不信你试试?广告后勤保障力是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聚集和释放战斗力的重要支撑。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数量的物资送达正确的用户,是美军对后勤部队保障力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美军“聚焦后勤”和“感知与响应后勤”的灵魂之所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海湾战争以后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更加重视在战争爆发前对后勤能力的调用,为赢得战争构造有利态势。

在新一轮军事转型中,美军也认识到,没有后勤的转型就没有军队的整体转型。

展开剩余84%以网络为中心的“感知与响应后勤”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尝到了网络中心战的甜头,同时坚定了美军向网络中心战样式的联合作战方向转型的决心。

为适应网络中心战的保障需要,美军在总结伊拉克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作战的感知与响应后勤”的理念及其一系列理论。

所谓“感知与响应后勤”,是指以商业的感知与响应理念为基础,吸取各种先进经营管理技术的新型保障系统。

其精确灵敏的适应性保障,使基于效果的联合作战得以实施,从根本上弥补传统保障的不足之处。

“感知与响应后勤”认为,一个单位的战斗效能不仅要靠拥有足够的弹药、油料、给养、水以及维持军事能力的其他物资装备,而且要避免累赘的剩余物资。

太多的弹药、油料、给养或水会影响效能,因为物资太多,单位的速度就会减慢,敏捷性就会降低,维持高战斗节奏的时间就会缩短。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美军认为,后勤指挥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精确保障能力等,是后勤部队的核心保障能力,其基础是后勤人员和装备达到既定满编率和训练水平。

美军人员整体战勤比长期保持在1:0.8的水平。

在整体操作层面,美军强调打破体系壁垒,把联勤、军种后勤、民间社会化和动员力量,乃至友国盟军后勤纳入一个大“蓄水池”,按需灵活调用。

数量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后勤力量

数量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后勤力量

数量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后勤力量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后勤车队海上传送带作为美军海湾战争后规模最大的战争——“伊拉克自由”行动,所消耗的物资高达23.5万吨,相当于把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全部家当搬到中东。

为此,美军后勤力量动用了其所属的3个全球运输系统的全部力量。

首先,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MTMC)将要送往作战地区的兵员、物资等运送至港口集结。

然后在2003年1~3月中,这些物资由空中机动司令部(AMC)的运输机和军事海运司令部(MSC)的运输船运往战区。

就规模而言,AMC虽居世界第一,但面对如此巨大的运输量仍然只能承担其中时效性最强的部分。

战争前后,AMC的运输机累计出动5700架次,空运士兵5.5万人以上、货物4万吨以上。

实际上,美军参战部队仅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人数即达到30万人,最多的时候在4~5天内有6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被空运到战区。

考虑到长途海运造成的疲劳,兵员几乎必须空运,而空军大型运输机又具有运送多种武器装备的专门设计,因而在运送兵员的同时还必须运送一部分装备,为此大部分兵员的运送转而由动员的民间预备航空队的客机负责。

这支力量在伊拉克战争中达到了每天450架的规模。

战略机动的主力还是MSC。

包括租用船只在内,它在伊拉克战争中最多时(2003年3月底的高峰期)投入了167艘船只,达到其最大动员能力(214艘,包括租用船只)的78%,在美国至科威特之间的航线上,平均每隔133千米就有1艘运输船,构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海上传送带”。

在这167艘船只中,包括海军舰队补给船(油船和补给舰)25艘、特种舰船3艘、海上预置舰33艘(11艘属第1、第2海上预置中队,装载着海军陆战队装备)和海运船106艘。

最后一类船只主要装载地面部队的重型武器装备。

由于它没有任何自卫能力,为防止海上恐怖袭击,每艘船也顺便运载了1300名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预备役士兵。

伊拉克战争中海运的美军后勤车辆在海运船只中,6万吨的大型中速滚装船(LMSR)已成为主力。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李超;刘严东;刘权【摘要】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军事后勤动员,大力协调军地资源,重组军民一体化的工业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动员体制,统一后勤运输资源的标准,提前两年就开始进行战争动员和准备,相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而言,在后勤保障的效费比上取得很大进步,提高了后勤的保障能力.而这其中折射出的新的后勤动员的精确性、外包性以及激励性等特点是值得我军后勤动员所借鉴与学习的.【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伊拉克战争;后勤动员;精确;外包;激励【作者】李超;刘严东;刘权【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35;61229部队,湖北武汉430035;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35【正文语种】中文1、以军民一体化的工业基础强化后勤动员反应能力就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放弃了大规模全面战争的“重建”战略,而立足于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战争需求,对战争后勤动员的基础通过压缩工业动员基础的形式,调整动员储备的结构,以军民一体化的工业基础模式进行后勤动员的精简和优化。

在1993—1996年期间,美国对国防工业基础进行了重组。

重组前,美国经营军品生产的私营大公司有3800以上,军工国营企业也将近150家,另有将近8万家各类的承包商。

在伊拉克战争前期,重组后的国防工业规模仅为海湾战争前的一半,25个主承包商大幅减员,裁员60万余人,国防部为此专门支付了45亿美元作为裁员补贴。

在2001年,B/E宇航公司收购了3家制造飞机精密零件的公司,从而开启了分系统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重组。

在2002年,美国诺格公司与欧洲的TRW公司签订合同,以78亿美元将其收购,跃居为美国第二大防务合同商。

基于美国国家战略的全面调整,其国防工业向高度的军民一体化转变也势在必行。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在两用研究与发展方面,满足共同需要;二是在两用设备上,特别是零部件、软件以及材料等;三是两用工厂,采用共同的工程和生产技术手段。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测试 ( 装 备 自检测 试 ) , 由装 备失 效 后恢 复 转变 为防 止 装 备失效 , 由存货 供应 转变 为需求 供 应 , 由被 动式 维护 转变 为 主动式 维护 。 2 . 3 基 于高 度发 达 的信息 技术 实现远 程维 护
后 勤精 确保 障是美 军 提 出的新 理论 。主要指 充
的 维护 。 同时 , 五角大 楼 的后勤 专家 也通 过先 进 的通
本 。远 程维 护是 通过 维修 人员 与另一人 员或 信息 源
之 间 的 资料 或 信息 的电 子传 输 , 以便 在 维 修任 务 期 间应 用更 多的 经验 。实 现 了在 第一 时间完 成较 高质 量修理 , 并且 在 有 效 时 间 内通过 分 享 经验 而 实现 战 场快 速抢 修 。具体 是使 用视频 、 音频 、 数据 通信 等技 术手段 , 依 据专 家 意见实 现远 程协 同技术 支持 、 远程 故 障识别 和维 修 、 知识传 递 、 协 助 现场技 师进行 实时 诊 断等 功能 。 其 优 点是 提高军 事装 备完 好性 、 增强军 事展 开 时 的维护 能力 、 减少 冗余投 资 、 使 技术 资源和 专 家意 见得 到有 效利 用 、 提供实 时维护 支持 水平 、 减 少 测试 设备 投资 、 替代 传 统的测 试诊 断设备 等 。
1 ) 方便 的 自我保 障 。美 军 一直在 利 用信 息化 技
术 提高装 备 自我 保 障能力 。此次 地 面进 攻 的美 军坦 克 配备 了数 字 诊 断 与预 测“ 工具 箱 ” , 用 电 子技 术 手 册替 代 书面手 册 。 装 备使 用者 可按 照新 的手 册 , 对装 备进 行 简单修 理 ; 对 那些 搞不 懂 的问题 , 还 可 以借 助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2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 的发展变化
2 . 1 从“ 前沿存在型保障” 转变为“ 投送型保障” 在 伊拉克 战争 中, 美军 实现 了前沿基 地 、 预置力 量 、 战略 运输力 量、 本土战略基地和快速动员机制有机结合 的投送型装备保 障力量结 构的调整 伊拉克战争 中. 在美国本土 . 美军各大基地和仓库紧急筹措 各类装备补给品 . 增 加库存量 . 随时准备向战区转运 在 欧洲 , 美军起 用了德国的保 障基地 、 英 国的费尔福德 空军基地 、 西班牙 的保 障基 地. . 在海湾战 区, 美军起用 了迪戈加西亚 岛、 多哈等 1 5 个大型军事基 地 , 建造营地 、 仓库等设施及新 的装备保障系统。美军在迪 戈加西亚岛附 近和海湾国家的基地 内. 预置 了大量重型武器装备 和备 品备件 。战争 准备过程中 , 美军后勤装备保障部门将这些装备 陆续转运 到科威 特 、 卡塔尔 、 巴林等国的基地 内。在伊拉克战争准备期间 , 美军通过 2 0 多 条跨大西洋的“ 空中走廊 ” 和海上航线 . 使用了 1 2 0 余艘 各类 战略海运 船: 除了美英联军建制 的战略空运力量外 , 美国防部在战争前期 向国 内2 2 家航空公司征用 了 4 7 架 民用飞机和 3 1 架宽体运输机 .还征用 了3 3家航空公司的 9 2 3架飞机进行战略空运 美 国征召 了 1 0 0 0 0名 预备役人员 , 英 国征召 了 7 0 0 0 人, 这些力量 主要用于装备维修 、 武器 技术检测 、 装备物资器材供应等保障。 2 . 2 从“ 机械化装备保障” 转变为 “ 信息化装备保障” 近年来 . 美 军在新的保障理论 的指导和信息技术 的支 持下 , 迅速 实现 了从机械化装备保障向信 息化装备保障的转 变。 一是依托 战场信 息控 制系统 , 实施实时装备指挥 。在伊拉克战争 中, 美军 国防后勤局 、 运输 司令部及各军种后勤部门利用先进的 “ 全球作战保障系统 ” , 为战 略、 战役 、 战术各个层次的军事行动 和各类人员提供战场保障信息 , 从 而确保了能在正确的时间 、 正确 的地点 、 按正确 的数量 和质量提供正 确的装 备保 障 . 实现 了快速高效的战场信息化装备保 障 二是运用 网 络技术 . 实施远程技术支援。在伊拉克战争 中, 一般情况下 , 美 军士兵 可以按照电子技术手册使用智 能工具箱 . 对手 中武器 自行检测 、 诊 断 和必要的维护修理 当遇到难以诊 断或修 复的故 障装备 , 可借助数字 化通信 网络 向远在 万里之外的专家请教 .通过 专家指导实现远程 维 修。 三是利用“ 全资产可见性 ” 系统 , 加强对装备保 障物资 的控制 。 在伊 拉克战争 中. 由于应用 了“ 全资产可见性 ” 系统 。 美军对装备保 障物 资 的存储 、 运输和使用情 况实现 了可视化 . 大大 提高了装备保障 的时效 性. 一改海湾战争中的杂乱无序 的情况。 2 - 3 从“ 军队 自我保 障” 转变为“ 军 民一体化保 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军 队建设思想的转变 , 军 队装备保障 的社

美军精确后勤保障对我空军后勤建设的影响与构思

美军精确后勤保障对我空军后勤建设的影响与构思

美军精确后勤保障对我空军后勤建设的影响与构思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手段进一步完善,体现了美军新型精确后勤保障措施的重大影响。

研究美军精确勤保障特点,对加快我空军后勤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美军;精确后勤;影响;构思。

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军队正在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在推进军事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率先开始了对后勤保障新模式的探索。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运用先进的信息主导型保障系统实施后勤补给保障,进一步地凸显出美军现代精确后勤的雏型。

1、美军精确后勤理论的概述所谓”精确后勤”就是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手段,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建设和运用后勤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部队作战提供准确数量、质量的物质技术保障,使后勤保障的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尽可能精确的程度,实现无缝隙保障,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效益,节约后勤资源。

2、美军精确后勤理论的基本特征2.1 技术保障指挥集成互联。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启动的”全球战斗保障系统”,首次实现了战争信息的”大集成”。

这个系统,通过计算机存取重要的后勤数据,并为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的军事行动和后勤人员,提供急需的紧缺资源可视性信息。

美军通过网络实现了不同兵种、不同作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还把后勤供应的信息与作战信息集成在一起。

2.2 战场物资管理全程可视。

伊战中美军后勤依托”全资产可视性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在储资产、周转资产和在运资产等的可视化。

”全资产可视性系统”使得相关部门可以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使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大大提高了补给保障的有效性。

2.3 战场物资补给灵活高效。

美军的战场物资补给,主要是依托本土和战区的后勤基地,发挥高技术手段的作用,综合运用空中、海上、地面等运力,实施远程投送、立体补给和伴随保障。

2.4 战场修理”自助餐”与远程支援。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伴随保障使后勤力量和作战力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战场修理的”自助餐”,随时随地向作战部队提供保障,极大地提高了精确后勤效能。

美军车辆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美军车辆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Ab s t r a c t :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US Ar my v e h i c l e ma i n t e n a n c e e q u i p me n t s u p p o t, r a n d t h e n s u mma — i r z e d i t s a d v a n c e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s . O u r a r my s h o u l d l e a r n f r o m t h e i r s u p e r i o r i t i e s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mo t e t h e wo r k o f o u r v e h i c l e ma i n t e n a n c e e q u i p me n t s u p p o t r i n a n o r d e r l y a n d e f f i c i e n t wa y . Ke y wo r d s :US a m y; r v e h i c l e e q u i p me n t ; ma i n t e n a n c e e q u i p me n t ;ma i n t e n a n c e s u p p o r t
L i We n l u , Re n We n ‘ , Yu Z h a n  ̄u o , Wa n g L i a n g
( 1 .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T r a i n i n g B i r g a d e , M i l i t a r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2 .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D i v i s i o n , Mi l i t a y r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3 . Mi l i t a y r V e h i c l e D e p a r t m e n t , M i l i t a y r T r a n s p o t r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视角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供水保障系统

视角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供水保障系统

视角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供水保障系统绝境求生手册life-book中国第一求生知识微刊据美军统计,一支16655人的远征旅每天实际需水120万升,每人每天平均需各种生活用水76升,其中饮水15升。

美陆军'力量提供者'系统备有4个75700升贮水袋和3个11355升反渗透净水装置,可为一个快速反应旅或营的3300名士兵每人每天供水大约76升,即达到了美军野战条件下的人均供水量标准。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采取供水管线、水罐车、大型净水设备、单兵净水器、瓶装水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实施供水保障,满足了核生化条件下的给水需要,提高了部队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保障了作战任务的顺利进行。

同时,美军在伊拉克城市作战中,在如何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对部队实施供水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选定水源开设战时供水站美军认为,要满足战时部队的用水保障,首先要选好供水点,及时开设供水站。

在确定供水点时,要尽可能靠前设置,通常设置在旅保障地域。

如果该地域恰巧位于城市,最近的水源可能是市政供水系统,而非附近的江河,因为利用现有的公用水设施比开发新的野外水源更加迅速有效。

此外,还可以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如水库、人工水井、消防系统、灌溉系统、水厂、水塔、采石场和游泳池等。

多数干旱地区的城市,一般都位于水源附近。

由于未来战争很可能是城区军事行动,考虑到安全、疾病和整个区域稳定等因素,美军避免在自然水源建立净水和配送站。

因为负责净水的人员容易在水源地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疾病,这在不发达国家的水源周围非常普遍。

最有效、最可靠的水源是东道国的供水系统,私人供水设施只要经检验,其水源即可供饮用。

如果没有可饮用水,就只能采用反渗透净水设备(ROWPU)供水。

ROWPU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利用几乎任何水源,通过一系列媒介分离过滤器和化学清洁剂进行净化,然后分配使用。

在伊拉克北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作战的美陆军第3装甲骑兵团的保障中队,在靠近阿萨德的一个伊拉克空军基地建立了保障作业区,对全团及其配属部队成功地实施了包括供水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

【案例】日本专家解读伊拉克战争美军后勤保障(上)(讨论素材之一)

【案例】日本专家解读伊拉克战争美军后勤保障(上)(讨论素材之一)

【案例】日本专家解读伊拉克战争美军后勤保障(上)(讨论素材之一)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后勤江畑谦介[日]/著张冬/译何柏生/校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在军事后勤(补给)方面被评为大获“成功”。

当然,也有各种各样值得反省之处(教训),但至少在没有重复海湾战争后勤拙劣表现这一点上是大获成功的。

而这一成功的背景是发生了信息革命。

1.后勤新技术的应用一、射频识别标签即使前线补给部队缺乏补给品,作战部队也能知道:补给品目前位于何处、何时能够到达。

用于获取这种何处有何物,目前位于何处的信息,不仅必须依靠计算机辅助型联合采购和后勤保障系统那样的库存控制计算机系统,而且还必须依靠安装于装有补给品的集装箱上的射频识别标签的实用化。

射频识别标签系统是一种能够在其路过地点方便地读取集装箱内物资品种、发送地、接收人等信息的系统。

如果能将其网络化,就能实时掌握补给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不论补给品是装载于集装箱船的舱内,还是装载于驶在沙漠途中的拖车上,从而能够估算出补给品的到达时间。

美陆军从“海湾战争”之后着手利用射频识别标签技术。

在联合国授权的海地进攻行动(1994年)以及与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分裂独立有关的维和行动中,美军后勤对射频识别标签技术进行了试验性应用。

在1995年下半年开始的向波斯尼亚的部署中,前送物资的35%安装了射频识别标签;1995年春,在科索沃维和部队的部署中,78%的前送物资安装了射频识别标签;在2001年10月开始的“持久自由”行动中,这一比例增大到85%。

在伊拉克的形势趋于紧张的2002年,当时的司令官汤米·弗兰克斯上将下令出入于中央司令部责任区及在该区域内移动的货物必须百分之百地安装射频识别标签。

2004年7月30日,负责采购、技术与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发布了以下政策:“在与国防部有关的所有活动中,立即开始应用具有大数据收发和记忆能力的主动型射频识别标签”。

向美军出售射频识别标签的美国萨维技术公司与国防部签订合同,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置350个查询站。

美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新特点

美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新特点

美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新特点作者:战希臣张晓飞来源:《大观周刊》2011年第28期中图分类号:E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O7-0172-02摘要:随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上的大量应用,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大幅度提高。

武器装备系统越来越复杂,保障难度越来越大。

从世界范围看,美军装备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军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其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也独具特色。

本文对美军新时期装备维修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美军装备维修信息化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后,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美军越来越重视装备维修保障方面的改革,其维修思想与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美军装备维修保障发展,依据其国情和需求,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特点。

研究美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特点,对推进我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海军一直十分重视舰船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改革,在维修工作管理手段与技术方面有许多创新之处。

当前美军装备保障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1、日益重视装备维修保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美军在信息技术领域有很大的优势,研发了保障指挥控制决策系统、远程维修系统、全球战斗保障系统以及自动识别技术,实现了装备维修资源共享,极大推进了保障器材管理与供应理论的转变,美军十分重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注重维修装备可视性。

全资产可视性计划正在被美军大力地推行,该计划为装备维修的变革提供了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路。

美军认为,借鉴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成熟经验能够给装备维修环境带来巨大的变化。

随着装备可视化水平和器材库存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已经可以实现全时段跟踪部件。

例如,美军目前已经全面推广的“自动货单系统”给器材供应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硬件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手持式远距离监视器、激光卡读写器和条形码扫描器。

在大件装备或者集装箱上安装有无线电射频标签,集装箱内的各个单件装备或零部件都附有自动显示激光卡,部队人员利用手持式远距离监视器能自动接收无线电射频标签发出的信号,能自动地把有关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中,使部队准确掌握装备当前所在位置[1]。

伊拉克战争美军后勤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伊拉克战争美军后勤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第17卷第3期装Eg:乓--r程学院学报V01.17No.321墼篁2旦!!塑墼呈!垒罂!型!墼!至坠蜜矍垒堡垒!垒坠§望;!!垒2伊拉克战争美军后勤(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何嘉武郭秋呈(装甲兵工程学院技术保障工程系,北京100072)摘要: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成功地实施了后勤(装备)保障,在保障准备、保障方法、保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为我军做好新形势下的装备保障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美军:伊拉克战争:后勤(装备)保障:启示中图分类号:E271.3文献标识码:A伊拉克战争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之后,爆发的又一场较大规模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此次战争中,美军的后勤(装备)保障虽然出现了短期的困顿局面,但还是强有力地支撑了美军的前线作战,掌握了作战最后的主动权,其有效的措施和成功经验值得关注。

1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装备)保障的特点1.1以时效为目标,保障准备快速周密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快速全面的保障准备是实施有效保障的前提,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伊拉克战争中,虽然伊拉克军队战斗实力较弱,装备性能落后,但美军为谋求速战速决,周密计划,后勤(装备)保障准备工作非常充分。

一是快速动员保障力量,增强保障的及时性。

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军启动了国家战争动员机制,并实施了全方位的快速动员。

战争准备阶段,在海上运输方面,美军除紧急动员了大量的海军预备役船只外,也征用了不少本国民间商船;在本土陆地运输方面,美陆军军交管理局大量动员铁路和汽车运输部门,协助完成作战装备物资的装载运输。

另外,美军还广泛动员征召了大量装备维修、工程建筑等专业技术人员。

战争中,美军还及时动员了包括民用航空业、化工业、精密仪器制造业、特种设备制造业和航运业等在内的许多行业,为美军提供保障服务。

二是提前装备物资储备,增强保障的预见性。

美在阿富汗反恐作战基本得手后,就开始向海湾地区运送和囤积作战物资。

最新-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精品

最新-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精品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1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英联军空中打击与地面作战同时进行,尤其是地面进攻,对美英联军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美英联军的地面进攻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及时、通畅的军交运输保障功不可没。

保障过程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都将敌方的交通运输设施作为重点摧毁目标。

而这次伊拉克战争则不同,美英联军为了保证地面进攻作战和后勤供应,对伊拉克境内的交通运输采取了主动控制和利用的战略。

战争打响以后,为了保证后勤保障的顺利进行,美英联军为夺取伊拉克南部战场上的港口、机场、桥梁和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在巴士拉、乌姆盖斯尔、法奥半岛和纳西里耶等地区以及幼发拉底河流域,与伊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打通了连接波斯湾的航道,基本控制了伊南部港口,抢占了部分机场,建立了后勤保障基地,开辟了从科威特边境直抵巴格达前沿的运输补给线。

为了保证运输补给的畅通,以美军为主的联军将具体的后勤补给行动分成5个步骤:①前线作战部队用手提电脑通过卫星信号,向后方发出具体物资补给请求。

②后勤保障基地按照战前预算,根据战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综合各部队发来的临时请求,使用大型运输机和货轮向科威特运输货物集装箱,每件集装箱外壳上均有电子标识,记录集装箱内所装货物的名称、数量和所供应的作战单位番号。

③货物到达前线港口或机场后,装到货车上。

一般一个货车车队由20—30辆车组成,包括能装载5000加仑(约23万升)的油料车、载货车、送水车、维修车和牵引车等。

④在武装直升机、“布德雷利”战车和小股武装人员的护送下,后勤保障车队对前线作补给运输,每到一处供应站卸货后,运输队通过卫星信号向后方总部通报货物清单。

⑤供应站利用装甲车将货物运至前线作战部队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补给部队拥有数百辆货车,车队行进速度在24-48公里小时之间,美军至少每隔90公里就设一个后勤供应站。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英联军空中打击与地面作战同时进行,尤其是地面进攻,对美英联军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美英联军的地面进攻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及时、通畅的军交运输保障功不可没。

保障过程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都将敌方的交通运输设施作为重点摧毁目标。

而这次伊拉克战争则不同,美英联军为了保证地面进攻作战和后勤供应,对伊拉克境内的交通运输采取了主动控制和利用的战略。

战争打响以后,为了保证后勤保障的顺利进行,美英联军为夺取伊拉克南部战场上的港口、机场、桥梁和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在巴士拉、乌姆盖斯尔、法奥半岛和纳西里耶等地区以及幼发拉底河流域,与伊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打通了连接波斯湾的航道,基本控制了伊南部港口,抢占了部分机场,建立了后勤保障基地,开辟了从科威特边境直抵巴格达前沿的运输补给线。

为了保证运输补给的畅通,以美军为主的联军将具体的后勤补给行动分成5个步骤:①前线作战部队用手提电脑通过卫星信号,向后方发出具体物资补给请求。

②后勤保障基地按照战前预算,根据战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综合各部队发来的临时请求,使用大型运输机和货轮向科威特运输货物集装箱,每件集装箱外壳上均有电子标识,记录集装箱内所装货物的名称、数量和所供应的作战单位番号。

③货物到达前线港口或机场后,装到货车上。

一般一个货车车队由20—30辆车组成,包括能装载5000加仑(约2.3万升)的油料车、载货车、送水车、维修车和牵引车等。

④在武装直升机、“布德雷利”战车和小股武装人员的护送下,后勤保障车队对前线作补给运输,每到一处供应站卸货后,运输队通过卫星信号向后方总部通报货物清单。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的特点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的特点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的特点
吕小茜
【期刊名称】《外国军事学术》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后勤保障对战争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是立体化的战略投送方式快速高效;高技术后勤装备竞相登场:社会保障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勤保障随战局变化及时调整。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吕小茜
【作者单位】后勤指挥学院研究生4队,北京邮编:1008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712.44
【相关文献】
1.浅析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的特点 [J], 高奇
2.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战——瞧:美军的后勤保障咋保的 [J], 杨文平;李亚军
3.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一体化后勤保障方式探析 [J], 董良成
4.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侦察情报手段的运用及特点 [J], 李文盛
5.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烧伤医疗后送体系和伤员烧伤特点 [J], 范晓明;张学军;夏照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保障的特点及启示

浅谈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保障的特点及启示

浅谈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保障的特点及启示
赵锋;丁雷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09(000)018
【摘要】@@ 一、美军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rn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备保障的"超前性、整体性、针对性、高效性和精确性"等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力地保障了部队的战斗行动,为其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页数】1页(P110)
【作者】赵锋;丁雷
【作者单位】装甲兵技术学院学员二大队;装甲兵技术学院学员二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1
【相关文献】
1.美军装备保障训练转型做法与特点及启示 [J], 陈祥斌;令狐昌应;张爱民;伊洪冰
2.浅谈美军境外作战中后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 [J], 李金涛;郭振滨;朱文娴
3.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保障措施和特点 [J], 何嘉武;郭秋呈
4.伊拉克战争美军心理战特点及启示 [J], 吴义龙;彭岩
5.伊拉克战争美军卫勤保障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J], 贾万年;郭树森;田学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防后勤局:美军战时后勤的支柱

国防后勤局:美军战时后勤的支柱

国防后勤局:美军战时后勤的支柱美军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的出色表现证明了美国国防部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成功。

其中,国防后勤局是保证美军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防后勤局是国防部目前最大的战斗保障机构。

正如国防后勤局负责作战行动的Proctor少将所说的:“国防后勤局的任务就是为参战人员(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提供食品、服装、武器、油料等一切作战所需物质”。

国防后勤局的保障能力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到2003年4月底,国防后勤局已完成了价值近6100万美元的军方征用任务,向部队供应了总价值约30亿美元的食品、服装、医药、油料、备件和3000万袋方便食品,此外,还提供了约3亿加仑的燃料。

伊拉克自由行动同样为国防后勤局验证其改革措施提供了空间,这些改革措施包括:新的业务实践,后勤人员更大程度地参与战争计划的制定,库存跟踪技术,以及战场现场协调。

新的业务实践自上次海湾战争以来,整个后勤以及供应链的运作过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库存管理与数年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差异。

国防后勤局目前所管理的是供应商而非大规模的库存与设施。

很多物质都是由生产商、分发商和战略供应商直接运送到前线的。

国防后勤局负责应急计划与行动的空军上校Petrucelli指出:“我们已不再象以往那样管理大宗的库存货物,目前只是对一些关键的、高需求的部件进行库存管理。

我们能够确保供应商将物资直接运送到需要这些物质的任何地点,而不管它是在弗吉尼亚的办公室、科威特的港口或者是伊拉克境内的一个机场。

”早期介入计划的制定参与早期计划制定的后勤人员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整个战争期间,国防后勤局的后勤人员与作战部队的指挥官和计划人员密切协作,在战前充分了解战场上所需的物资,并及早做好准备,使得后勤人员得以更早地进入准备阶段,也使得国防后勤局对战场所需物质的预计更趋合理,这是保障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所必需的。

国防后勤局于1999年和2000年在每个作战指挥部(如美军中央司令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等机构内都设置了联络官。

斩首行动——伊拉克战争

斩首行动——伊拉克战争

斩首行动——伊拉克战争在2003年3月份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采取威慑战略,打破以往模式实施“斩首”行动,除了仰仗先进武器装备做后盾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军有着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分析美军战中后勤补给的强弱,对于正确认识此次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战争进程中,美军为了克服战线长、伊军扰、气候差等不利因素,利用空中掩护,采取多种保障方式,基本上实现了精确、及时保障的目标,后勤补给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补给的强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着眼作战行动变化,采取灵活保障方式,实现了适时、适地、适量保障战中,美军在战略、战役、战术层面上充分预见战场形势变化,多方考虑作战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种保障方式,确保美军作战部队得到强有力的后勤补给。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三种保障方式:(1)自我保障。

美军一直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此次美伊战争中,地面部队能够通过坦克车内的“数字诊断和预测工具箱”,按照电子手册对装备进行简单维修,同时可利用数字化网络进行远程咨询。

为了适应伊拉克沙尘暴气候,美海军陆战队队员战前都经过72小时的沙漠行军和48小时的挖坑训练,随身携带的单兵物资器材达30个品种。

在生活保障方面,战场配发的野战食品一律采取湿裹法包装,配发的零食达25种以上,可随时加热后食用。

甚至可随时转移的车载厕所也随部队一同去实用文档了伊拉克战场。

可见,美军依据作战环境及任务的需要,增强了自我保障的程度,给美军地面部队高速推进创造了条件。

(2)伴随保障。

伴随保障能使后勤力量和作战力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随时随地向作战部队提供保障。

战中,美军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就有6个各类支援保障营跟随,编配的各种运输车辆及特种车辆达1223辆,它们紧随一线作战部队执行保障任务。

快速向巴格达推进的美国第3机械化步兵师,则有前方保障营、维修营、卫生营等后勤伴随保障力量,负责对全师实施直接支援保障。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装备运用特点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装备运用特点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装备运用特点伊拉克战争是美军进行后勤改革以来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战争中,尽管美军后勤保障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依靠其周密筹划和严密组织,特别是使用大量先进的后勤装备,有效地保障了部队作战,充分显示了美军后勤保障的优势。

一、美军后勤保障装备的运用特点1.战略机动装备高速运转,“兵力投送”快速准确冷战结束后,美军将其“前沿部署”战略调整为“前沿存在”,大量减少在海外的基地和驻军,这就要求美军必须拥有快速兵力投送能力。

美陆军提出应在96小时内将1个旅、120小时内将1个师、30天内将1个5师制应急军连同其战斗勤务保障力量投送到世界任何事发地点。

为满足这一需求,海湾战争后,美军加强了战略空运和战略海运力量的建设,并在重点地区强化了装备物资预置,以缩短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使用大量的战略机动装备,空运与海运相结合,向海湾地区及时进行了兵力投送和物资装备运输,为战前准备和保证战争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使用战略空运装备,确保人员、物资快速抵达美军的空运力量主要包括建制空运部队和民用后备航空队。

战略空运主要由美军运输司令部所属空中机动司令部负责。

空中机动司令部下辖2个航空队,承担战略空运任务的主要装备是104架C-5战略运输机和58架C-17战略运输机。

民用后备航空队和其他商用飞机是美军战时空运的重要补充力量,国防部必要时可征调民用飞机向战区运送部队和战备物资,以弥补军队运力的不足。

今年2月8日,根据国防部与22家国内航空公司达成的协议,美军首批征用了47架民用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

2月14日,美军还租用了2架俄罗斯“安-124”大型运输机,将一批军需食品和装备从美国驻德国的基地运抵保加利亚黑海城市布尔加斯附近的萨拉佛沃机场,为对伊作战进行准备。

此后连续几天,美军一直租用“安-124”运输机从德国和法国向保加利亚空运军需物资。

据美军运输司令部透露,此次空运是继1948年6月至1949年9月的“柏林空运”和海湾战争空运之后最大的一次军事空运,在战争部署阶段共空运人员16.3万名,空运和海运装备物资36万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保障装备运用特点伊拉克战争是美军进行后勤改革以来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战争中,尽管美军后勤保障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依靠其周密筹划和严密组织,特别是使用大量先进的后勤装备,有效地保障了部队作战,充分显示了美军后勤保障的优势。

一、美军后勤保障装备的运用特点1.战略机动装备高速运转,“兵力投送”快速准确冷战结束后,美军将其“前沿部署”战略调整为“前沿存在”,大量减少在海外的基地和驻军,这就要求美军必须拥有快速兵力投送能力。

美陆军提出应在96小时内将1个旅、120小时内将1个师、30天内将1个5师制应急军连同其战斗勤务保障力量投送到世界任何事发地点。

为满足这一需求,海湾战争后,美军加强了战略空运和战略海运力量的建设,并在重点地区强化了装备物资预置,以缩短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使用大量的战略机动装备,空运与海运相结合,向海湾地区及时进行了兵力投送和物资装备运输,为战前准备和保证战争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使用战略空运装备,确保人员、物资快速抵达美军的空运力量主要包括建制空运部队和民用后备航空队。

战略空运主要由美军运输司令部所属空中机动司令部负责。

空中机动司令部下辖2个航空队,承担战略空运任务的主要装备是104架C-5战略运输机和58架C-17战略运输机。

民用后备航空队和其他商用飞机是美军战时空运的重要补充力量,国防部必要时可征调民用飞机向战区运送部队和战备物资,以弥补军队运力的不足。

今年2月8日,根据国防部与22家国内航空公司达成的协议,美军首批征用了47架民用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

2月14日,美军还租用了2架俄罗斯“安-124”大型运输机,将一批军需食品和装备从美国驻德国的基地运抵保加利亚黑海城市布尔加斯附近的萨拉佛沃机场,为对伊作战进行准备。

此后连续几天,美军一直租用“安-124”运输机从德国和法国向保加利亚空运军需物资。

据美军运输司令部透露,此次空运是继1948年6月至1949年9月的“柏林空运”和海湾战争空运之后最大的一次军事空运,在战争部署阶段共空运人员16.3万名,空运和海运装备物资36万吨。

战争爆发后,从3月19日到4月21日共实施空运11450架次,运输量约7.4万吨,实施空中加油约9700架次。

②动用战略海运装备,确保重型装备和补给品及时到位为将参战部队和重型装备及补给品按要求运抵战区,美军动用了各种战略海运装备。

今年1月,8艘快速海运船先后抵达海湾地区,把先期到达海湾的美军部队的重型装备和补给品运到战区。

这些快速船航速达30节,船长288米,可装载122辆M1A1主战坦克、183架直升机和2339辆其他车辆,船上起重机可用于托盘化和集装箱化货物的装卸,可全天候进行码头卸货或在3级海况下岸滩卸货,一天能装卸一个机械化师的坦克、火炮、车辆等大部分装备。

此外,在开战前,抵达海湾地区的预备役船有16 艘滚装船,这些滚装船适于运载超大型军事装备和补给品,装载面积为10780平方米,能放置348个集装箱。

为弥补军用运输船只的不足,美军还同总部设在美国的丹麦迈斯克船运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租用该公司的8艘商船将M1A1主战坦克和弹药等装备物资运往海湾。

此外,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的42艘预置船中的34艘投入使用,其中13艘依然作为战略预置船,另外21艘则被用于支持海运行动。

2.信息化后勤装备经受实战检验,提高了后勤保障的精确化、可视化和实时化为满足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近年来美军十分重视信息化后勤装备的建设,在研制新型信息化后勤装备的同时,特别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骨干后勤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后勤装备在战场上经受了实战检验,提高了战场后勤保障的精确化、透明化、实时化。

①后勤装备以完善的网络系统为支撑,实现了战场信息的互联互通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卫星通信建立了前后方紧密衔接的指挥网络系统。

在后勤保障领域,美军以全军作战指挥网络为依托,利用完善的后勤指挥管理网络系统,实现了后勤保障的精确化。

在战争准备阶段,美军通过战略层的全球作战保障系统、联合全资产可视性系统和全球运输网等,实时跟踪人员、物资、装备从美国本土到海湾的运送情况,实现了运输途中的可视性。

伊拉克战场上,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盟军地面部队主要使用“21世纪部队旅和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通过战术互联网进行指挥通信,对敌军和友军部队进行跟踪。

美第4机步师所有武器平台和后勤保障车辆以及其他部队(包括后勤部队)的指挥车上均安装了FBCB2系统。

战术互联网可将后勤部队的信息与前方空中、地面部队和后方指挥部的信息集成在一起,实现了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实现了战争信息的“集成”。

在科威特的补给基地与弹药库之间,美军通过“作战勤务保障自动化信息系统接口”(CAISI),采用无线局域网方式解决信息联通问题,实现了网络接入和重要信息的自动下载、自动识别信息的无线传输和弹药运输状况的实时跟踪。

美海军陆战队实施库存物资补给时,在作业现场也开设了无线局域网进行通信联络。

②使用自动识别装置,自动采集装运资产信息,实现了装备物资运输的实时可视近年来,美军将自动识别技术融入到全资产可视性网络中,逐步建成庞大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资产可视性网络系统。

在这次战争中,美军主要采用射频识别系统、二维条码等,识别运送的装备以及由集装箱、空运托盘等装运的补给品,实现了对运送装备物资的实时可视。

美陆军部署了64套便携式无线电射频标签识别系统即“便携式运输管理员用自动化运输信息系统II”,每套重29.5千克。

该系统可安装在机场、码头、公路边或十字路口,在车辆通过时用来扫描补给车队运载物品的信息。

为准确跟踪在海湾地区运送的重要物资,美军还采用了主动射频识别标签技术。

据美英联军地面部队司令部后勤信息管理主任称,NSI全球公司提供的使用卫星通信的主动射频识别装置已安装到伊拉克地区使用的500多台车辆和集装箱上。

为在港口准确识别通过海运运往海湾地区的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坦克和直升机等军事装备,美军采购了600套二维条码识别装置,包括便携式数据终端、PT400热敏条码打印机等,供在阿拉伯海湾港口的后勤部队使用。

③使用安装有移动跟踪系统的后勤保障车辆,实现战场补给的实时监控战争爆发前,美陆军为其驻科威特部队的200多台后勤保障车辆紧急加装了移动跟踪系统。

加装该系统后,指挥人员就可利用电子邮件与车辆驾驶员进行联络,跟踪运输补给车辆(队)的行进情况,并指挥保障物资在战区内的流动与输送,实现在战区中任何地点都能对运输作业进行控制。

这种移动跟踪系统具有许多战术优势,例如,如果一支待补给的部队已经转移,或者经确定另一支部队更需要这些补给品,只需向补给车队发送一份更改行驶路线的电子邮件,就能将补给品调运到需要的地方去。

④应用远程保障系统,及时获得后方的技术支持战争爆发前,美海军向其舰队医院配备了2套新的移动式远程医疗系统,以便对前线伤员开展及时的救治。

这种远程医疗系统能装入4个加固型箱中,可满足一个500张床位战地医院的需求。

该系统主要包括1个可接收卫星传输信息的碟形天线(折叠后能放进箱中)、惠普公司的服务器、海岸线通信公司的IP专用分组交换机电话系统、100多台无线式加固型“松下”笔记本电脑以及公共寻址系统、网络安全和医疗软件。

在这次战争中,美陆军也使用了一种名为“旅远程登录系统”的新型远程医疗系统,通过卫星与德国兰施图尔地区医疗中心连接,接受后方医院的医疗指导。

在装备维修诊断方面,美军坦克普遍配备了称为“数字诊断与预测‘工具箱’”的数字化技术手册,替代纸质的装备使用手册。

装备使用者可按照新的手册,对装备进行简单修理。

对复杂的装备维修,后方维修专家通过卫星通信可对前方的士兵进行指导,从而减少机械故障率,保障部队的前进速度。

据美军中央司令部介绍,担负南部主攻任务的第3机步师所有的坦克都配备了这种数字化的“工具箱”。

3.新型后勤装备及时投放战场试用,传统骨干后勤装备仍担当战场后勤保障的主力在此次对伊作战中,美军将各种新型后勤保障装备投入战场,以检验其战场的实际适应性。

在单兵防护方面,及时配备了新型模块化综合通信头盔、新型防弹衣、一体化轻型防护服等。

美特种部队和精锐的陆军步兵部队装备的新型模块化综合通信头盔,不仅舒适可靠,而且还拥有良好的通信能力,能与约30个特种部队的特殊通信平台兼容。

在卫生装备方面,许多装备都是首次使用的,如新型烧伤敷料、生物战剂侦检系统(BIDS)、M113A装甲救护车、UH-60L救护直升机、新型防护服、新型绷带、战场伤员救治医疗通信系统等。

在新研制的M113A装甲救护车、UH-60L救护直升机等后送装备上,都配备了氧气、夹板、担架、吸引装置、远程咨询设备以及受到核生化攻击时所必需的消毒装备,能大大提高伤员后送时的救治能力。

另外,美军还装备了1999年研制成功的“快速展开式野战厨房”,并对从澳大利亚租用的新型高速双体船进行了试用。

尽管美军在战场上投入了许多新型后勤装备,但传统骨干后勤装备仍是战场后勤保障的主体。

在饮食保障方面,前线部队仍主要食用快餐口粮,国防后勤局战争初期为地面作战部队发运了4800万份快餐,生产商为驻海湾美军提供的快餐口粮共有24种菜谱,比海湾战争时多了一倍。

在饮水保障方面,美军采用了多种饮水保障装备进行饮水补给,如瓶装水托盘、400加仑(1514升)水罐车、平板车载3000加仑(11355升)水罐以及每小时可处理6000加仑(22710升)的逆渗透水处理装置(海湾战争中已使用)等。

在医疗保障方面,担负前方医疗救护的骨干卫生装备主要包括前线部队用的M996、M997、M1035野战救护车和机动手术车等,担负战场伤员空中后送的是UH-60Q救护直升机,担负战场后方医疗救护的有“可部署医疗系统”(在后方基地开设),在海上担任救护任务的有“舒适”号医院船等,这些装备都是美军已使用多年的卫生装备。

在油料保障方面,主要利用传统的运加油车、软体油罐、输油管线等提供油料保障。

美军坦克、直升机和其他装备每天要消耗5678万升油料,主要靠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5000加仑、7500加仑加油车前送补给。

为了使油料供应能够跟上部队前进的步伐,美军在科威特的工程人员还铺设一条160千米长的输油管线,并用1万、5万、21万加仑的巨型油罐开设野战油库。

所使用的软体油罐、油泵和输油软管多数都是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

野战输油管线既有新研制成功的,又有20世纪90年代生产的。

在人员物资运输方面,美军轻型运输车主要有M998系列运输车,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部队。

重型运输车主要有10吨级的M915系列车和M977扩大机动性战术卡车等,它们于20世纪80年代装备部队,90年代进行改进,目前仍是美军运输车队的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