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乾意墓志考释
唐代程愨墓志相关问题考释
唐代程愨墓志相关问题考释作者:李胜军来源:《文物春秋》2024年第02期【关键词】程愨墓志;唐代;程姓源流;太岁纪年法;专名纪月法【摘要】洛阳汉画艺术博物馆藏有唐代程愨墓志一合,志文详细记载了志主程愨及其曾祖、祖父、父亲的生平履历,内容涉及程姓祖源和古代特殊的纪年、纪月方法,是研究程姓源流、中国古代太岁岁阳岁阴纪年法以及古代专名纪月法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同时,志文写作大量用典,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程愨墓志,现藏于洛阳汉画艺术博物馆,2005年从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征集而来,出土时间、地点不详。
志盖为盝顶,顶边长26.7厘米,底边长43.5厘米,厚14.3厘米,正中阴刻篆书“大唐故程府君墓志铭”3行9字。
四刹无纹饰(图一)。
志底平面方形,青石质,边长43.5厘米,厚14.6厘米(图二)。
志文正书22行,满行23字,共467字。
现录文如下:大唐故冯翊郡韩城县丞程公墓志铭并序」公讳愨,字陀罗尼,其先广平人也。
昔五神纪官,袭承木火之」胤;四岳分命,敬授岁时之职。
佐虞能熙帝之功,匡周致中兴」之业,崇勋历古,光烈斯闻,盖因仕而锡族,谅伯休之遐裔矣。
」曾祖进,皇忠武将军、左屯卫郎将,袭广平公。
纯纯厥」武,戎事是徽,街耀银章,殿趋青绶,何汤之宠,未日称忠。
王父」暠,皇银青光禄大夫、彭原郡太守、上柱国。
露冕歌仁,」班条誉美,兽有越河之迹,犬无吠夜之声。
考炜,皇鸿」胪丞,治理移官,砺厉其性,掌宾陈礼,夷貊有归。
公以门子赫」兮,如磨如琢,去三惑而徇节,包六艺以润身。
弱冠岁举孝廉,」授绛郡曲沃尉,俄转丹徒郡金坛尉。
黄绶安卑,白珪无玷。
秩」满以常调补冯翊韩城丞。
州县徒劳,琴书自逸,厚德毗化,薄」俗移风。
养亲回曾闵之心,结友敦管袍(鲍)之行。
秩终调选,疾遘」幽肓,禀寿不融,享年知命。
天宝六载十一月乙卯七日奄终」于洛阳旅次,归柩于高唐私第。
呜呼!梁摧此时,哲萎何遽,寮」执失声以挥涕,邻里止相而罢舂,孤稚绝浆粒以见,羸老亲」在昼夜之闻哭。
_洛阳新获墓志_唐代墓志释文商榷_刘秀梅
词摽金響,颜温玉洁。“摽”原拓为“ ”,应为 “标”字,繁体字为“標”。“摽”,《说文·手部》: “击 也。从手,票声。”本 义 是 挥 手、用 手 抛 物,显 然 不 符 合句义,应该改为正字。在碑刻中,构件“木”作左偏 旁,大多变“扌”,在释读中容易出错。如“标”,北魏
汉书·宋均传》,宋均“迁九江太守。郡多暴虎,数为 民患”。均以为咎在残吏弊政,必“务退奸贪,思进忠 善,除削课制”。其后传“虎相与东游度江”。此则典 故喻地方官施行德政,以誉政绩。
4. 君始日弱龄,讫乎著代。“始日弱龄”,古代无
此文例。检校原拓,“日”本作“ ”,碑文甚残,但据 残画轮廓及上下句可推测,应该为“自”字。志文“始 自”与“讫乎”对举,上下对称,彼此联系,文意甚畅。 释文作“日”,误。
[文献编码]doi: 10. 3969 / j. issn. 1004 - 6917. 2012. 04. 035
NO. 04. 2012 ( Cumulatively,NO. 202)
《洛阳新获墓志》唐代墓志释文商榷
刘秀梅1,2 ,毛远明1
( 1.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2.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 六) 神龙元年( 705 年) 《唐故陈师墓志铭》 广被成子,长箪虚淑。“长箪虚淑”,文不可解,
“长箪”,不词。复核原拓,“箪”本作“ ”,应为“簟” 字。“箪”,本指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放到句中,文 义不可 通。 “簟 ”,本 义 指 竹 席,于 此 句 正 好 文 义 通
达; “虚淑”亦不词,“淑”原拓作“ ”,应为“牀”,即 “床”字。该字虽左边半残,但右边构件“木”却甚为 清楚。“长簟虚床”,当是来自潘安悼亡妻诗中的“展 转盻 枕 席,长 簟 竟 床 空。 床 空 委 清 尘,室 虚 来 悲 风”[5]。意为再也见不到床上的佳人,只留下空空的 床席布满灰 尘。 石 刻 铭 文 用 此 典 故,符 合 碑 刻 凭 悼 的造意。
郑州出土元代薛氏墓志考析
2004年,在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姚庄村附近,发现了三方元代薛氏家族墓志及一方墓志盖,分别为元薛兴墓志、薛天祜墓志、薛磐墓志及墓志盖,均为青石质。
志文中,记载了河东薛氏家族因避战乱举家迁郑以及因水患迁葬的史实,对于了解元代薛氏家族及其生活状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文拟对此三方志文加以断句,并对相关内容试作粗浅考释。
一、墓志录文此次发现的三方墓志及一方墓志盖中,叙述最详细者为薛兴墓志,楷书20行,满行24字,志石正方形,长34.5厘米,宽34.5厘米,厚8.5厘米,志边素面。
(图1)其次为薛天祜墓志,楷书15行,满行17字。
志石方形,长34厘米,宽35.5厘米,厚7厘米,志边素面。
(图2)薛磐墓志文字最少,楷书14行,满行15字,墓石方形,长32厘米,宽33.5厘米,厚8.5厘米,志边素面。
(图3)薛磐墓志还有志盖一方,顶呈方形,边长33厘米,厚7.5厘米,其上阴刻3行9字,篆书“元故宗兄薛世安之墓”,四边素面。
(图4)现将墓志文分别抄录于下。
1.薛兴墓志志文首行题“元故薛公墓志”。
墓志录文如下:元故薛公墓志乡贡进士霍复中撰旌表孝子段好仁书泰定三年冬十有二月,郑人薛嘉父卒。
余既铭其墓,胤子让又曰:“父卒时有言:‘汝祖父、母,吾虽已葬于郑城北、金水之滨,于今四十余年,为河水所圮,夙夜惊惶,幸与宗侄隆同谋,营田于城西南怀忠乡,拟奉迁之。
孝心未竟,今吾殒矣。
身后汝当承我志。
’乌呜呼!先人尚涂殡未出,适遵遗命,举祖考、妣柩,同先人叙昭穆,葬于所营之原。
先生既铭我先人墓矣,成始而成终,是所望也,敢以志请。
”余弗克辞。
按其家牒:公讳兴,姓曰薛,河东人。
乃父镇,当金末罹兵麈中,不获宁居。
天下甫定,挈家至郑之管镇。
尝为管邑宰,遂籍焉。
母霍氏,生公昆弟三人,公其仲也。
兄旺,配邓氏。
弟杲,任江西行省郎,配陈氏、尹氏。
公配毛氏。
子一人,即嘉父也。
女五人:长适秦氏,次适李,次适高,次适陈,次适赵。
孙男三人:让、谨、诚。
郑乾意墓志考释
昌通和四州刺史、平凉公(略)。祖艮,冀州别驾、
锦州长史。隋尚义丰公主(略)。父突,绵州昌隆 令、湖州长史。”【42l柳悖与彦初为父子,柳彦初墓志将
五、结语
郑乾意墓志的出土,订补了其与夫人的家族谱系, 为北朝至隋代荥阳郑氏和河东柳氏的家族变迁及社会关 系研究提供了一则新资料;为《中州冢墓遗文》中《郑 君墓志铭》的志主名讳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为探寻
石侧面有民国四年胡荃跋刻:
伟)祖思明,少勇悍,仕魏至直闰将军,赠济州刺
史。父先护,亦以武勇闻。”o”《魏书》卷五十六: “连山,性严暴,挝挞僮仆,酷过人理(略),其第
“案德政、德脊,见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郑道育子。道育名见 《魏书・郑羲》传,官开封太守。以此推测,其为道 育无疑。”嘲王其神在《隋代墓志铭汇考》中,收录
【16】
四、家祷葬地
志文载: “以大唐贞观十四年(640)岁次乙亥正 月己亥朔廿三日辛酉,合葬于雍州长安县高阳之
原。”
郑氏一族以河南荥阳为其郡望,故其多葬于河南北 邙及附近。郑谌墓志载: “以开(元)廿七年正月四
日,合葬口北邙山原。”郑敞碑载:
“粤以大周久视
元年龙集庚子六月戊寅朔七日甲申,迁窆于洛阳北邙 山之平乐原。”郑宏墓志载: “以其年六月十四日,
影响,同一官职的记载出珊这样的差别应当是避隋文帝
之父杨忠讳嘲。此外,据志文记载可知郑伟在北周时曾 任“内史大将军”,但在其墓志及文献中均未提及,故 可补史料记载之缺。另据史料和相关墓志可知,郑伟有 三子:郑大士(仕)圃、郑大济嘲、郑士志嘲。 郑乾意墓志明确记载:大父伟,显考大士,与郑德 政和郑德奋非直系血亲。同时《魏书》记载郑道育为郑 小白一系,而郑大士则是郑连山一系,非同支。郑大 士,据志文知其继承父爵,为周仪同三司,襄城郡开国 公,骠骑将军。隋代,大士任开府仪同三司(从三 品圆),渠州诸军事,渠州刺史。《唐故太中大夫使持节
淮阴高庄战国墓铜器刻纹和《山海图》
淮阴高庄战国墓铜器刻纹和《山海图》
王立仕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91(000)006
【摘要】<正>1978年3月,淮阴高庄一座战国墓出土了20余件刻纹铜器,其数量之多,几乎相当于过去所出土的东周刻纹铜器的总和.刻纹内容除习见的几何纹、燕饮图、动植物纹外,首见以神话传说中的神人怪兽为其主要摹写对象.这些刻画的神怪异人,可在《山海经》中找到对应的记述.笔者认为:高庄战国墓刻纹铜器上的有关山、神人、怪兽的刻纹,可能与战国时代流行的《山海图》有关.本文研究材料:援引自高庄墓下列刻纹铜器:铜薰炉益(1:18)、3件Ⅲ式盘残片(1:3、1:0146、1:0147)、2件铜匜残片(1:0137、1:0138)、4件铜算形器残片(1:114-1、2、3、4)【总页数】7页(P158-163,146)
【作者】王立仕
【作者单位】淮阴市市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
【相关文献】
1.试论淮阴高庄战国墓的青铜器 [J], 王厚宇;刘振永
2.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青铜器产地初步研究 [J], 罗武干;秦颍;田建花;王昌燧
3.淮阴高庄战国墓的发现和研究 [J],
4.淮阴高庄战国墓铜器图像考释 [J], 王崇顺;王厚宇
5.淮阴高庄墓刻纹铜器上的神人怪兽图像 [J], 王厚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唐大理卿崔公故夫人荥阳县君郑氏墓志铭与唐代“土门崔氏”研究
⼤唐⼤理卿崔公故夫⼈荥阳县君郑⽒墓志铭与唐代“⼟门崔⽒”研究在清光绪年间所修《获⿅县志》的“⾦⽯志”中,著录有“唐⼤理寺卿崔升妻荥阳县君郑⽒墓志”(原⽯全名为“⼤唐⼤理卿崔公故夫⼈荥阳县君郑⽒墓志铭并序”)⼀⽯,由于该墓志与获⿅本地名胜⽆涉,加之《县志》不载墓志铭⽂,所以这⽅墓志⼀直没有引起⼈们的重视。
甚⾄研究唐史的专家、学者,对此墓志也没有加以“青眼”。
然⽽,这⽅墓志却是⽬前了解有唐⼀代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门崔⽒的唯⼀实证材料。
根据这⽅墓志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具有重⼤意义的结论:①因劝说武则天还位李唐宗室⽽改写唐朝命运的著名政治⼈物崔⽞暐,《旧唐书》、《新唐书》均记为博陵(今河北安平)⼈,⽽实际应为获⿅⼈;②《旧唐书》、《新唐书》均记为“恒州井陉⼈”的⽂学家崔⾏功实际也为获⿅⼈;③有唐⼀代著名的“⼟门崔⽒”家族墓地就在今⿅泉市北新城⼀带。
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崔⽒博陵⼤房表”所列⼈物,基本都是住在获⿅的“⼟门崔⽒家族”⼈物,其中包括被后⼈称为“五龙”的崔⽞暐(长安初为天官侍郎,历任凤阁侍郎、中书令,封博陵郡王)、崔升(官⾄尚书左丞)、崔璩(颇以⽂学知名,历官中书舍⼈、礼部侍郎)、崔涣(官⾄御史⼤夫)、崔郢(⾃商州防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升监察御史)以及德宗时任宰相的崔损等皆为“⼟门崔⽒”,也皆应视为获⿅⼈。
这为研究唐代“⼟门崔⽒”仕族家庭指明了线索。
下⾯我们先来看这⽅“唐⼤理寺卿崔升妻荥阳县君郑⽒墓志”。
这⽅墓志,《常⼭贞⽯志》、《⼋琼室⾦⽯补正》俱有著录,《唐⽂拾遗》也录有其⽂。
据《常⼭贞⽯志》记载:“⽯⾼三尺七⼨五分,⼴三尺五⼨,⼆⼗⼋⾏,⾏⼆⼗九字,正书,开元五年⼗⽉⼆⼗五⽇⽴。
今在获⿅县北新城村三官庙内”。
由此可知,此墓志在清嘉庆年间还保留着,但今已不知所踪。
《常⼭贞⽯志》的作者沈涛,对此墓志有深⼊的考释。
其考释⽂字如下:“右墓志铭,马怀素撰,侄璆书。
怀素,两唐书有《传》,据碑,列衔有‘常⼭县开国公’,《传》有之。
211091846_西安新见唐代墓志考释二则_
2022.12(下)黄河黄土黄种人一、陈州太康县主簿王希价墓志(一)墓志概述2012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长安区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兆余安置楼建设项目清理一座唐代墓葬(墓葬编号:M13),出土墓志一合,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墓志系青石质。
盝形顶盖,方形,顶部边长25厘米,底部边长43厘米,顶面正中楷书“大唐王府君墓志之铭”,3行9字,四刹饰十二生肖,四侧饰卷云花纹。
志石,方形,边长43厘米,厚7.9厘米,有细线界格,志文楷书22行,满行22字,共计453字,四侧饰卷云花纹。
志文第三段第10、11、12、14字有改刻痕迹。
(封二)据志文可知,墓主为唐代陈州太康县主簿王希价。
铭文释录如下①:故陈州太康县主簿王府君志铭并序∥大唐开元廿七年三月六日,前陈州太康县主簿琅玡王∥君即世②,春秋五十有五,即以廿八年二③月廿七日归葬于京∥兆毕原之大茔,礼也。
君讳希价,字卓然,陈秘书郎东宫学∥士休宗之曾孙。
皇户吏二部郎中、博润两州刺史约∥之孙,英王府录事参军守恭之子。
皇祖烈考,功宣位升,早∥以温良从仕,终以恺悌为则。
夫姓分百氏,而王列其最,人∥唯十等,而君处其上,以生知之德,禀义方之教,切而博达,∥时称贾谊之才。
长而干蛊,始忝仇香之位。
在官以清白著∥称,居家以雍穆致身。
故德可以为人范,道可以为政本。
而∥高尚其事,不乐传劳之职。
居贞守吉,雅怀静默之心。
帙满∥数年,竟不应调。
俄而二竖兴祸,六极成灾,寝疾弥留,溘从∥大化。
嗟呼,寿才及于中年,位不离于下帙。
哭之者伤其友,∥诔之者叹其微,古人云:高才而无贵仕者,斯之谓矣。
呜呼,∥营魄难回,泉扄永掩,将天长而地久,惧深谷之为陵。
有子∥六人,曰晤、曰暅、曰晛、曰旷、曰曜、曰旸。
穷孤假存,号诉无逮,∥托兹贞石以志其先,铭曰:∥猗嗟府君,希世之有,为龙为光,可大可久,时运代谢,生涯∥超忽,谁谓雄图,一朝摧没,丘垄苍茫,先茔之傍,旧木已拱,∥新草未黄,填孤夜月,隧掩秋霜,滔滔逝水,东流不已,幽幽∥泉扉,有去无归,千龄万祀,冥寞何依。
《〈洛阳新获墓志〉释文补正》商榷一则
《〈洛阳新获墓志〉释文补正》商榷一则
周阿根
【期刊名称】《保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0)002
【摘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5期发表了任8方先生《(洛阳新获墓志)释文补正》一文,文章从俗别字、成语典故、音韵对仗、名与字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洛阳新获墓志》(李献奇、郭引强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的释文错误进行了补正,提出了诸多精深、独到的见解。
笔者读了任先生的文章受益颇丰,兹就任先生文章的一处疏漏,提出我的一得之见,以求教于任先生及诸位方家。
【总页数】1页(P112)
【作者】周阿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洛阳新获墓志》唐代墓志释文商榷 [J], 刘秀梅;毛远明
2.《洛阳新获墓志续编》释文校补拾零 [J], 王玉洁;王丹丹
3.《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唐代墓志释文举误 [J], 敖玲玲;邓章应
4.《洛阳新获墓志续编》释文校补若干则 [J], 程淑颜
5.《洛阳新获墓志续编》释文校勘六则 [J], 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隋唐墓志俗字考释九则
第40卷第4期2021年4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CollegeVol.40No.4Apr.2021DOI:10.16276/kixn51-1670/g.2021.04.014隋唐墓志俗字考释九则范文阳,何山(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400715)摘要:俗字释读、考辨是碑刻文字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其难点所在。
已有隋唐碑刻文献整理成果中仍有不少未释、误释的俗字,需要进一步探究。
本文选择其中较典型的九则材料进行考释,以期为相关碑刻文献的利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亦为汉语俗字研究提供可靠字形材料。
关键词:隋唐墓志;俗字考辨;汉语俗字研究中图分类号:H0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21)04-0075-04碑刻文献记录了碑志主的生平事迹、家族渊源、卒葬地点等内容。
碑刻文字乃当时所刻,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相应时代文字书写、使用的实际面貌。
其文献内容的丰富性和字料的真实性,于历史演进、地理变迁、语言文字嫗变等研究具有极高价值。
准确释读碑刻文字尤其是其中的众多俗字,是实现这些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由于字形讹变、石面风化湖蚀、书刻随意等原因,隋唐碑志文献整理成果中留下不少未释、误释的俗字,值得进一步探究。
本文择取其中较典型的九则材料加以考释,以期为相关碑刻文献的利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亦为汉语俗字研究提供可靠字形材料。
具体论述时,我们先酌引已有碑志录文并标注出处,再对照拓片考辨、补正缺误文字,兼及句读校理;待考字形尽量直接截取字图,以保持原貌,方便比较。
1•隋开皇十一年(591)(裴遗业墓志》:“曾祖保欢,秀才早丧,褒然举首,擅美甲科。
”(《西南大学新藏墓志集释》⑴仮,下简称《集释》)拓本“然”前之字“袤”,《集释》释作“褒”,并于文后注释二云:“褒然,宽衣博带,高雅旷大之貌。
”但“褒然”与“举首”表意不相承接,将其置于志文,文意难通,恐误。
档案真伪鉴辨论
档案真伪鉴辨论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档案》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任汉中在《山西档案》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档案“真伪”辨,关键是对档案来源的甄别,并根据档案的其他原始要素确定档案“形制过程”的真实,任何误判和管理失误都能造成档案之“伪”。
作者认为:档案之“真”:是历史活动的印迹。
档案的真实,实际是判断与其对应的产生形成过程的真实,与档案内容无关,
【总页数】1页(P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0
【相关文献】
1.真的假的:档案真伪鉴辨论
2.《潇湘竹石图》杨慎题跋真伪考鉴——兼论《潇湘竹石图》的真伪问题
3.髡残山水作品真伪考鉴漫议
4.髡残山水作品真伪考鉴漫议
5.久易庵藏朱拓《多宝塔碑》真伪考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碑刻文献校释一则
碑刻文献校释一则
刘国庆 重 庆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文 学 与 新 闻传 播 学 院
摘
要 :本文 从文 义和 字形 两方 面 ,考证 《 唐 代张 文俱 墓发 掘 报告》 一 文 中 “ 变和 ” 一词 当为 “ 燮和 ” , 两 字是 由
于 字形形体 相近 而导 致 的讹 误。 关键词 :碑 刻 ;张文俱 ;校 释 ;燮和
多聚 牛 马 粪然 之 ,从 他 道 引 去 。胡 见烟 火 不 绝 , 以为 尚 在 , 去 ,行 数 十里 乃 知 之 。追 豫 到 马城 ,围 之十 重 , 豫 密 严 ,使 司马 建 旌 旗 ,鸣 鼓 吹, 将 步骑 从 南 门出 ,胡 人 皆属 目往 赴 之 。豫将 精 锐 自北 门 出,鼓 噪而 起 ,两 头 俱 发 ,出 虏 不意 ,虏 众 散 乱 , 皆弃 弓马步 走 ,追 讨 二 十 馀 里 ,僵尸 蔽地 。又 乌 丸王 骨进 桀 黠不 恭 ,豫 因 出塞 案 行 ,
单将 麾 下 百 馀骑 入 进 部 。进 逆 拜 ,遂 使左 右 斩 进 ,显 其 罪 恶 以令 众 。众 皆怖慑 不 敢 动 ,便 以进 弟代 进 。 自是 胡 人破 胆 ,威 震沙 漠 。 至 田豫 为 曹 军 统 帅 后 , 终 于 降 服 鲜 卑 ,平 定 北 方 。 田豫 对曹魏 平定 鲜卑 功劳甚 大 ,故碑文 日 “ 袖纳 强胡 ” 。 ③ 窃 比: 谦 词 ,私 自 比拟 。《 论语 ・ 述而》 :“ 子 曰: ‘ 述 而 不 作 ,信 而好 古, 窃 比于 我 老 彭 。 ” ’ 刘 宝楠 正 义 : “ 窃 者 ,《 广雅 ・ 释 诂 》 云 :私 也 。 夫 子 谦 言 ,不 敢 显 比 老 彭 ,故 言 私 比 也 。 ”唐 代 苏琅 《 兴 庆 池 侍 宴 应制 》诗 : “ 如 临窃 比微 臣惧 ,若 济 叨陪圣 主游 。 ”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中唐宋丧葬词语浅释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中唐宋丧葬词语浅释凌僖;姜同绚【摘要】墓志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碑刻文献,其承载的内容极为丰富.又因墓志置于墓穴之中,所以保存较为完整,这也是墓志较于其他刻石的优势所在.对墓志文字进行考释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意义重大;有利于我们研究历史地理及制度史;便于我们研究其风俗文化.本文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1]一书中,搜集整理了唐宋的“安■”“卜宅”“卜窆”“迁殡”“封树”“安窆”“迁祔”“举葬”这八个关于逝世下葬的词语,加以考释.【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5页(P126-130)【关键词】《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唐宋;丧葬词【作者】凌僖;姜同绚【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墓志始于秦汉,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
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
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
下葬一词有多种表达,在墓志中更是常见。
本文将对《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中出现的“安”“卜宅”“卜窆”“迁殡”“封树”“安窆”“迁祔”“举葬”这八个关于下葬的词语进行考释,并根据在该书中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而原材料没有现代标点,为方便阅读和说明,笔者暂且为之加上现代标点符号,望方家正之。
1 安该词出自贞元八年《唐苗君妻陈氏墓志并盖》:以贞元八年十一月二日终石师子坊之私弟,以其月十九日安于府城西南五里临泉乡界平原,礼也。
[1]947“”,该字为“殡”的异体字。
《龙龛手鉴》作:“必刃反,殓也。
”[2]56 作:“俗必刃反,正作殡。
”[2]23 作。
[2]235 作:“俗。
”[2]28 《唐贾琁墓志》作。
《唐王古墓志》释解
《唐王古墓志》释解
郑志刚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唐王古墓志刻制草率、损泐严重、久湮无闻。
就书法价值言,其彰示了
一种多味杂陈、跨越茫茫时空的“懒散”趣致。
斯般“野味”,假民间书人、石工之手,在几乎无任何外界压力的心态驱使之下,得以遽尔“烹就”。
细细品咂之余,或对时下为名利所挟持的“病梅”式书风,有疗畸祛躁之微效。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郑志刚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7.45
【相关文献】
1.北周莫仁相、莫仁诞父子墓志释解 [J], 周伟洲
2.《大唐王君墓志之铭》浅谈 [J], 赵永恒
3.《唐王古墓志》释解 [J], 郑志刚
4.《唐王古墓志》释解 [J], 郑志刚
5.唐王韶郑俪升夫妇墓志浅释 [J], 张应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个故宫博物院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二
两个故宫博物院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二
郑欣淼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二、碑帖碑,指石碑,石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碑"后来也成了古代石刻文字的统称,包括刻在天然石块上的"刻石",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摩崖",形制规整的"碑碣",埋于墓圹的"墓志"和说明释道造像因缘的"造像
【总页数】18页(P10-27)
【作者】郑欣淼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69.2
【相关文献】
1.两个故宫博物院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一 [J], 郑欣淼;
2.两个故宫博物院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三 [J], 郑欣淼;
3.两个故宫博物院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四 [J], 郑欣淼;
4.清宫旧藏“体和殿制”款瓷器画样及瓷器研究——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中心 [J], 赵小春
5.《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简介 [J], 杨年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周《郑术墓志》考略
作者: 任平 宋镇
作者机构: 西安碑林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文博
页码: 62-63页
主题词: 《郑术墓志》 形制 北周 郑术 艺术风格
摘要:《郑术墓志》,2002年于长安县镐京乡沣镐村出土.首题"大周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始州刺史清渊侯郑君墓志",天和三年(568)葬.志为青石,正方形,盖为1??顶,顶面刻篆书阳文3行12字"大周开府清渊元公郑君墓志",无边饰.志石每边长52厘米,厚约11厘米,刻文26行,满行30字,楷书.志石左侧又刻4行83字,均系墓主人儿子、女婿官爵、出身之简略记述,字有残缺,字迹亦稍潦草.为便于考正,兹将墓志全文标录如下:。
《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虚词初探
《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虚词初探
陈迎娣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1)002
【摘要】对《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的虚词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出土文献有助于上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其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陈迎娣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北碚 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42
【相关文献】
1.秦简所见里的拆并、吏员设置及相关问题——以《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为中心[J], 符奎
2.《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虚词初探 [J], 陈迎娣;
3.出土文献与秦音乐机构设置及管理问题研究——从岳麓书院藏秦简"虏学炊""免为学子炊人"看秦乐人的来源与管理 [J], 李立
4.《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研究综述 [J], 马芳
5.关于秦简数学著作《数》的国际会议在岳麓书院举行——“《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简介 [J], 邹大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出土墓志》释文句读献疑
《新中国出土墓志》释文句读献疑
刘元春;李海燕
【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4)1
【摘要】列举了四例<新中国出土墓志>释文中的句读和理解的疏误,希望可以为本书的订补提供一些帮助,同时希望能为古代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刘元春;李海燕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2
【相关文献】
1.《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释文刊误 [J], 栾玉皎
2.《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卷叁)释文校正 [J], 李雨箫
3.《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补缺 [J], 李薛妃
4.《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校正 [J], 吴继刚
5.《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南京卷》释文补正 [J], 周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释
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释2000年夏,我有机会见到三合北齐墓志,现场作了录文和拓片。
根据墓志志文,这三合墓志应当都出土于河北省临漳县与河南省安阳市之间的地带,现收藏在河南省许昌市民间。
从志石、文字及墓志内容分析,不是伪造品。
除个别文字漫漶无法识读外,基本清晰可辨。
志文颇有涉及北齐政治、政区及官制者,可补现有史料之阙。
这里谨介绍其中之《丰洛墓志》。
《丰洛墓志》一合,志盖无字,志石长、宽为65×65 cm,凡25行,行25字。
由于志盖无字,志文首行也不似一般墓志有正式称呼,故不能知道墓主的姓氏,仅知其名洛字丰洛。
案北朝时期,非华夏的胡族人士,特别是北来诸族人士,名中含洛字者极多,其中身份较高者亦偶见其字中含有洛字。
如万俟洛,字受洛干[1];厍狄洛,字回洛[2];宇文洛,字永洛[3]。
应当都是译音,而区分名、字,从原名中提取一音作为名,以原名为字,是胡族上层在姓氏名字的习惯方面逐渐认同华夏传统的途径之一,是汉化的表现[4]。
以丰洛为名、字者,在北齐也颇有人在,如高澄有监厨苍头薛丰洛[5]、高洋有家人盖丰洛[6];北朝末年关中造像记中亦著录有僧人原名丰洛[7]。
丰洛既是译音,故有时又写作丰乐,如盖丰洛或作盖丰乐[8];斛律金次子斛律羡字丰乐,丰乐或作丰洛[9],等等。
本墓志的主人丰洛,以五十七岁卒于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则其生年当在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梁武帝天监六年,公元507年)。
当六镇颠覆、北魏土崩之时,丰洛正值二十岁左右。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四月,“朔州城人鲜于阿胡、厍狄丰乐据城反”[10]。
史书没有再提到厍狄丰乐后来的情况,我们只知道这个朔州城民集团,在鲜于阿胡的率领下,向东南方向进入到今山西省的北部[11]。
这是六镇乱民共同的流动方向。
墓志称丰洛为云中郡人,云中即原朔州州治所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境)。
但是我们还是无法知道,在朔州反乱中起了领袖作用的厍狄丰乐,是否就是本墓志的丰洛。
《隶辨》讹误举隅
《隶辨》讹误举隅
于淼
【期刊名称】《中国文字研究》
【年(卷),期】2015(021)001
【摘要】《隶辨》一书广泛搜罗汉碑中的隶书字形并加以考辨,是研究汉碑文字及汉代隶书的重要工具书.但该书在文字摹释、引用辞例方面,常有错讹.为避免以讹传讹,本文通过复核现存碑石拓本,对《隶辨》中存在的一些讹误进行说明.
【总页数】6页(P113-118)
【作者】于淼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隶草”、“草隶”辨 [J], 李学伟;王文超;
2.《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提要讹误举隅 [J], 吴庆晏
3.古代书画论今注今译中的讹误举隅——以潘运告编著《元代书画论》中《衍极并注》的注译为例 [J], 吴建权
4.《全宋文》佛教碑记讹误及其补正举隅 [J], 赵军伟
5.古代书画论今注今译中的讹误举隅——以潘运告编著《元代书画论》中《衍极并注》的注译为例 [J], 吴建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祖思明,少勇悍,仕魏至直闰将军,赠济州刺
史。父先护,亦以武勇闻。”o”《魏书》卷五十六: “连山,性严暴,挝挞僮仆,酷过人理(略),其第
“案德政、德脊,见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郑道育子。道育名见 《魏书・郑羲》传,官开封太守。以此推测,其为道 育无疑。”嘲王其神在《隋代墓志铭汇考》中,收录
【16】
四、家祷葬地
志文载: “以大唐贞观十四年(640)岁次乙亥正 月己亥朔廿三日辛酉,合葬于雍州长安县高阳之
原。”
郑氏一族以河南荥阳为其郡望,故其多葬于河南北 邙及附近。郑谌墓志载: “以开(元)廿七年正月四
日,合葬口北邙山原。”郑敞碑载:
“粤以大周久视
元年龙集庚子六月戊寅朔七日甲申,迁窆于洛阳北邙 山之平乐原。”郑宏墓志载: “以其年六月十四日,
虬与郑伟同时期入关归附宇文泰,推测二人或有旧交,
《隋书》卷二十八第778页,中华书局,1_973年。 《隋书》卷二十八第793页",中华书局,1.973年。 《隋书》卷二十八第800页,中华书局,1_973年。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第5671.页,中华书局,1956 年。
因而两豸嘲,待考。
【5】
受到宇文泰重视,任职丞相府记室,封美阳县男,邑二 百户。西魏大统三年(537)独孤信克洛阳后,郑伟
设置,以及翼环f兵带惦乏研究,具有重强E伤值。 注释:
【1】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郑乾意夫妇墓发掘简 报》,《文博》本期。 【2】
[3】 [4]
“与宗人荣业,纠合州里,建义于陈留。信宿间,众 有万余人。遂攻拔梁州(略),乃率众来附。”旧柳
《新唐书》卷七十五上第3258—3239
1_975年。
,中华书局,
[17】《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郑氏七房为:白麟、胤
1
w
E
N
B
O
153
万方数据
伯、叔夜、洞林、归藏、连山、幼麟。《元和姓纂》记载 的郑氏七房为:白麟、小白、叔夜、洞林、归藏、连山、 幼麟。《魏书》和《北史》均记载郑氏则为六房:白麟、 小白、洞林、叔夜、连山、(幼麟)郑羲。《新唐书》卷 七十五上第3259页,中华书局,1975年;[唐]林宝撰、岑 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九第1347页,中华书局,1994 年;《魏书》卷五十六第1243页,中华书局,1974年; 《北史》卷三十五第1308页,中华书局,1974年。 『18]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第790~791页,中华书
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友封于郑,是为桓公,其地华州
郑县是也(略)。十三世孙幽公为韩所灭,子刊播迁
陈、宋之间,以国为氏。”Ⅱ印墓志记载“其先有周之 族,中叶日郑桓公,因国命氏,遂以为姓”这与史书 记载相符。文献记载,郑氏在北魏时分为“北祖”、
“中祖”、“南祖”三支,而“北祖”又素有“六 房”、“七房”之争“”。赵超根据出土墓志的记载, 结合相关文献,考证以《魏书》所记载的荥阳郑氏北祖 六房为准㈨。乾意之祖郑伟, 《周书》有传, “(郑
影响,同一官职的记载出珊这样的差别应当是避隋文帝
之父杨忠讳嘲。此外,据志文记载可知郑伟在北周时曾 任“内史大将军”,但在其墓志及文献中均未提及,故 可补史料记载之缺。另据史料和相关墓志可知,郑伟有 三子:郑大士(仕)圃、郑大济嘲、郑士志嘲。 郑乾意墓志明确记载:大父伟,显考大士,与郑德 政和郑德奋非直系血亲。同时《魏书》记载郑道育为郑 小白一系,而郑大士则是郑连山一系,非同支。郑大 士,据志文知其继承父爵,为周仪同三司,襄城郡开国 公,骠骑将军。隋代,大士任开府仪同三司(从三 品圆),渠州诸军事,渠州刺史。《唐故太中大夫使持节
“高祖”误为“曾祖”㈣。由此可知夫人柳氏世系为:
虬生止戈,止戈生夫人柳氏及艮,艮生窘,寰生停,悖 生彦初。 柳虬,字仲蟠,《周书》有载“大统三年,冯翊王
长安郑氏墓地的地理位置,提供线索;对隋代鹰扬府的
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洛阳。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 极,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取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 以虬为行台郎中,取为都督府属,并掌文翰。”M后
“柳氏出自姬姓。鲁孝公子夷伯展孙无
骇生禽,字季,为鲁士师,谥日惠,食采于柳下,遂 姓柳氏。楚灭鲁,仕楚。秦并天下,柳氏迁于河东 (略)。生僧习,与豫州刺史裴叔业据州归于后魏。
为扬州大中正、尚书右丞、方舆公。五子:鹜、庆、
虬、桧、鬻(略)。止戈,后周洛州刺史。”削《元
和姓纂》载: “(柳)虬,周中书侍郎,生鸿渐、蔡
大士的相关情况等略作考释。 关键词:郑乾意柳氏考释
2012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 长安区郭杜产业园,雅居乐房地产开发项目基建工地 内,发掘了唐贞观十四年(640)郑乾意夫妇合葬墓, 出土了《隋辗辕府鹰扬郎将郑府君墓志铭》“1。该墓志 记载了郑乾意和夫人柳氏的家族世系,以及所涉及的相 关历史事件,对补充中古时期郑氏和柳氏家族谱系等有 帮助(见附表),为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现就志文所涉及问题考释如下:
昌通和四州刺史、平凉公(略)。祖艮,冀州别驾、
锦州长史。隋尚义丰公主(略)。父突,绵州昌隆 令、湖州长史。”【42l柳悖与彦初为父子,柳彦初墓志将
五、结语
郑乾意墓志的出土,订补了其与夫人的家族谱系, 为北朝至隋代荥阳郑氏和河东柳氏的家族变迁及社会关 系研究提供了一则新资料;为《中州冢墓遗文》中《郑 君墓志铭》的志主名讳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为探寻
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上柱国荥阳郑公(谌)墓志铭并 序》例、《唐故洛州洛阳县令》m3和《大 周故承议郎行隆州司功参军郑府君(宏)墓志铭并序》砌
等均有郑大士相关记载,但内容略简于志文。《周
书》仅记载“(郑伟)子大士嗣”嘲。志文关于郑大士 的记载,可补史缺。 另有《唐故通议大夫持节开州诸军事开州刺史上国 柱荥阳郑公({斤)墓志铭并序》载:
一、墓主人郑乾意
郑乾意,字恭礼,荥阳人。生于北周保定元年 (561)。起家右亲侍,除崤县令,迁丰州司马,转授 冁辕府鹰扬郎将,卒于隋大业八年(612)四月十七 日,#秋五-I--。 乾意起家右亲侍。右亲侍—职源于隋文帝时所置的
辕山,在县(缑氏县)东南四十六里”“1。此府因冁
辕山得名,隋府当隶于河南郡缑氏县o…,唐府承隋之 旧。《水经注》卷十五载: “灵帝中平元年,以河南
县令。”Ⅲ。《大周故河东柳府君(悖)墓志铭并序》 载:
葬于洛阳北邙山。”葬于长安的郑氏家族成员比较
少,乾意之祖郑伟葬于长安,但其墓志也仅记“以其年
“曾祖止戈,隋口仪同散骑常侍、平南将军、洛
十一月六日,合葬于咸阳之长安县某原。”未明确指
出具体葬地。因此,乾意墓志的出土,对寻找葬于长安 的郑氏家族成员墓地,提供了—个线索。
“高祖伟,后魏
侍中。曾祖权,开府仪同三司、渠州刺史、裹城县 公。祖仁,隋通事舍人。父敞,皇祠部员外、驾部郎
中、洛阳县令。”例郑权世系、官职均与郑大士相同, 应为同_人,待考。 《中州冢墓遗文》录有《郑君墓志铭》嘲,记载志
主“迁使持节、临州诸军事、临州刺史,转渠州诸军 事、渠州刺史,(略)世子德政、次子德奋等。”志
三、夫人柳氏及其家族
夫人柳氏,隋昌9・l,l束II史柳止戈长女。生于北周天和 二年(567),卒于唐武德六年(623)十月七日,时年五 十七。 河东柳氏是中古时期的名门望族。 世系表》载: 《新唐书・宰相
军将军”有所不同。原因是郑乾意与其妻合葬于唐贞观 十四年,墓志的行文必然会受到隋、唐两代避讳要求的
史迹考述
oI
shi¨kao shu
郑乾意墓志考释
杨军凯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2012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产业园一基建工地范围内.发掘
了隋唐郑乾意夫妇墓,出土墓志一合。志文记载了郑乾意和夫人柳氏的世系,以及所涉及的相关历史事 件,为隋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对郑乾意和夫人柳氏的家族世系,葬地,以及乾意之父郑
二、墓主家族世系
墓志记载,其祖郑伟,魏通直散骑侍郎,襄城郡开 国公,食邑二千户,北徐卅IN史,内军将军,荥阳太
周君(护)碑文》载“曾祖仰,后魏广平郡守、度辽
将军,从武帝入关,仍为西雍州刺史(略),父儒,
万方数据
!!!!!15q
守,周仪同三司,内史大将军,江陵等十五州总管, 宜、华二州刺史,少傅,赠大将军,大都督,司、豫、 洛、相、冀五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谥肃公。父郑大 士,周仪同三司,襄城郡开国公,骠骑将军,隋开府仪 同三司,渠州诸军事,渠州刺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郑氏族源: “郑氏出
【8】
《隋书》卷二十,,.9786—787页,中华书局,1973年。 《隋书》卷二十九第813页,中华书局,1_973年。
二《隋兴国寺碑阴》:
“今碑阴文有襄州镇副总管柳
【9】
止戈以下十八人姓名字,书尤完好。”【阚综之,可知
柳止戈,字安期,辅国将军,都督相府行参军,隋上仪 同三司,散骑常侍,通和昌洛四州诸军事、四州刺史, 襄州镇副总管,平凉公。
柳止戈,志文记载其为隋昌州刺史。柳虬墓志载
【6】
《旧唐书》卷五十-=.第2207页,中华书局,1_975年,。
“第三子止戈,辅国将军,都督相府行参军。”阳 柳虬夫^席氏墓志载“止戈,字安期,上仪同三司,
洛、和、昌三州刺史,平凉公。”吲《金石录》卷二
c7】吴刚编著:《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上柱国嘉川襄公 周君(护)碑文》,《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20页, 三秦出版社,1_994年。
十二卫,其中“左右卫,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嘲
又《隋书・百官志》载“炀帝即位,多所改革 (略),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3】“翊卫又加有亲 侍”嗍。此外,又有史载“隋制:左右翊卫府领亲、 勋、武三侍。左亲侍属左翊卫。”圄由此可见.,亲侍一 职当属十二卫中的左、右翊卫之属职。亲侍—职又见.于 (IR唐书・李密传》,史载李密“祖曜,周太保、魏 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徙为 京兆长安人。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61与 此同时, 《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上柱国嘉川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