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创新主体单一,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强制

性制度安排,人为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性和竞争性,导致农村领域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单一,农村信用社占据了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垄断地位,创新主体失去了创新动力。金融创新中缺乏市场调查,盲目推出金融品种,营销工作滞后,提供的金融产品大都制订了一些过于严格的条款,手续复杂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彭秀丽

(中国人民银行扎兰屯市支行扎兰屯162650)93

总第393期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3.03

设。人民银行岗位风险防范文化应包括员工的风险观、风险内控意识和风险管理职业道德等。这些内容决定了人民银行在岗位风险防范的基本能力。一是要通过加强央行金融文化建设等方式,树立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增强员工对岗位风险防范的正确认识,提高员工对岗位风险防范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识,真正培养员工“遵章守纪光荣,违章操作可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员工正确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建立规范的行为准则,明确员工贯彻执行岗位风险防范制度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培训、监督、考核等方式,强化正当行为的规范性。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合理健全的奖酬制度和明确的惩戒措施,激发有利于县级支行岗位风险的各种因素,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岗位风险控制管理建设,确保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进行。(二)进一步完善县级支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县级支行业务规章仅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代替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制度应包含实施管理、操作和监督、制约等各个环节的所有流程规范,其制度建设应紧跟甚至超前于各项业务的发展。对

此,一是要对县级支行现有的各项制度进行

全面清理,及时废除那些已经过时的、不适用

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严肃性。二

是要结合县级支行的实际,对部分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的,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三是要

根据业务需要或者对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制度遵照执行,增强制度的有

效性。四是要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及时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真正做到业务开展与内控制度同行。(三)建立县级支行岗位风险评价体系。建议上级行统一制订人民银行岗位风险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不断规范和促进支行岗位风险控制评价工作。对风险评价内容、指标实行量化分析,以利对支行风险机制建设的全面性,内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风险控制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形成意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提高风险控制制度执行力,以增强岗位风险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时效性。

(四)加强岗位风险控制能力。一是要对县级支行实行定岗定员,对人员偏少支行建立补充人员机制,如聘用合同工等,解决部分支行因人员少就成的岗位风险。二是要整合支行风险监督力量,整合纪检监察、事后监督力量,对支行岗位风险实行有效的全面监控。

(五)强化岗位风险监督检查。有效的岗位风险检查是保证风险控制系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手段。要加大对各类岗位风险隐患的排查力度。要针对支行重要岗位易发风险隐患状况,应时时刻刻提醒员工关注业务操作中的每个细节,并帮助他们认识发生风险后果的严重性;要在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针对一些可能发生差错和风险的环节及流程进行布控排查,解决“小错酿成大错”问题。要重点关注

支行会计支付结算、国库和货币金银部门等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尤其是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相互制约原则,制度执行是否严格,责任制度落实是否到位等。

(责任编辑:王春蕾)(校对:C L )

金融广角来稿摘登94繁琐,限制了创新品种的拓展。

(二)农村领域产权制度缺陷,阻碍金融创新。作为农村金融领域首要主体的信用社仍然存在产权

(三)农村金融机构创新观念激发难。一方面,各基层金融机构主要是面向“基层”服务,大部分职工生长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封

闭的环境、

传统的思想,禁锢了其思维模式,缺乏开拓创新观念。另一方面,基层行(社)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金融创新的误解:一则认为自己地位低,素质不高,不敢言创新;二则由于缺乏相应的创新保护和激励机制,害怕改革创新会损害自己的切身利益,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目前,大多数基层行(社)普遍存在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没有树立创新的经营理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寻找金融创新的切入点,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应付上级的考核,金融创新观念十分缺乏。

(四)金融创新的配套政策到位难。金融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涉及各级政府、财政、税收等许多职能部门,需要统一规划研究、出台系统的支持政策。目前银政、银企存在“条块”矛盾,也是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支持经济发展和防

范金融风险步调不一致,

增大了金融服务创新的难度,严重影响了金融创新延伸。

(五)政银企协调联动难。尚未建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机制、金融业和政企协调沟通机制,在银企合作、项目储备、信息共享方面尚未建立完善机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工作造成阻力。

二、政策建议

(一)切实加快金融创新研发步伐。基于当前金融管理“一元化”模式:一方面,各金融机构总行应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快产品研发步伐,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基层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步实施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基层机构应突破传统思想、禁锢的思维模式,在现有金融管理制度和体制下,注重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创新,强化措施,如建立开展“一站式”、“限时办理业务”绿色服务通道,提升服务质量,做实金融创新工作;再一方面,各金融机构从上至下建立金融创新考评惩机制,以行政地

区为单位,按照“一年一个新产品”或“一年一个服务新模式”将金融产品、服务方式等创新纳入基层机构工作考评,以考评强化金融创新,强化金融创新工作的开展力度。(二)强化建立政银企协调联动长效机制的措施。一是建立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奖罚考核机制,合理设计各项考核指标,完善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把金融机构及政府各职能部门创新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并分阶段对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总结和评估,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二是建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贷款财政贴息力度,完善贷款财政贴息管理。三是建立金融业和政银企协调沟通机制。成立高规格的、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项目储备库,每年初对融资项目进行全面摸底,及时召开融资项目需求工作会议;建立政银企常态化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三)培育优质的信贷创新承贷主体。一是结合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用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加快对企业多,集中度低,规模小,同业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突出的行业的兼并重组和大企业、品牌、名牌企业联姻协作,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和企业。二是加强对企业主的素质教育。加强对企业主的职业道德素质、法律意识、科技创新意识、金融经济知识为主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引导企业向资本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和经营现代化方向发展。(四)尝试开展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为加大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力度,提高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果,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我们将尝试开展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执行信贷政策的效率、中小企业信贷、涉农信贷、消费信贷、绿色信贷、扶弱信贷、县域信贷等。评估方法根据设定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打分,按季通报,按年形成评估报告,作为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奖励的依据。(责任编辑:王春蕾)(校对:C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