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原文翻译复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 方圆七里的外城,
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
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 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
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 护城河不是不深,
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 粮食不是不多, 但守城者弃城而逃,
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 所以君子不战就罢了, 战争就一定能胜利。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3、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答:施行仁政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使用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8、"多助"与"寡助"的结果: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多助"与"寡助"的结果不同作者相比照的目的:①、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②、强调人和、仁政。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舜在田间种地被任用;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
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
孙叔敖隐居滨海被举用;
百里奚从市集中被举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使他做事不顺,
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
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国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一开头以排比句列出的六个历史著名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借此要说明什么道理?
共同点: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磨难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用充分的历史事实作论据,说明了逆境出人才,成就大业者都要经过一番艰苦磨练。
二、孟子认为造就人才需要哪些因素?
1、客观条件。即逆境的磨练,包括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等方面的磨练。
2、主观条件。即人在逆境中的态度,要心中受到震动,主观要努力,这是能否成才的决定因素。
三,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长才干,你认为哪一点最重要?
如:我认为“苦其心志”最重要。人必须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精神、坚韧的性格,这样才能成功。
四、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人常常犯错,这以后才能改正。意思是说犯错误不要紧,只要主动反思,及时改正,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逆境中成才的主观因素。
五、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本文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
通过正面论述逆境出人才,和反面论述安逸可亡国,从而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六、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结合现实谈一谈。
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我们仍要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如地震、疫情、战争等,一旦遇到困难的考验,要经得起磨练。在逆境中求发展。大到国家政党,小到个人,都应居安思危才能有所发展。
八、根据全文归纳出的成语(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侧重论述了哪方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侧重于“生于忧患”
九、生于忧患的事例: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以三千越甲吞灭吴国。
2、范仲淹家境贫寒,断齑画粥为食,勤奋苦读,终成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