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森林里故事教案中班
森林里故事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森林里的故事教案对象:中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森林主题的故事活动,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交发展。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和分享,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适合中班幼儿的森林主题故事书籍或故事卡片。
2. 相关的教具、玩具或装饰品,如森林动物的玩偶或幼儿绘本。
3. 学生的绘图纸、彩色笔等。
教学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森林装饰物,激发他们对森林主题的兴趣。
- 提问幼儿是否听过或看过关于森林的故事,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的经历和知识。
2. 故事引入:- 使用故事书或卡片,向幼儿讲述一个关于森林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情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 向幼儿提问相关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参与。
例如:“森林里住着哪些动物?”、“动物们在森林里都做些什么事情呢?”、“如果你是一个森林动物,你想做什么?”3. 分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动物角色。
- 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并绘制自己所选动物的故事情节和职责。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并与其他小组成员合作。
4. 故事表演:-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排练和表演自己创作的森林故事。
-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道具和服装,让他们更好地扮演角色。
- 鼓励幼儿用声音、动作和表情,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角色。
5. 故事分享:- 让每个小组轮流向其他幼儿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故事表演。
- 引导其他幼儿提出问题、表达赞美和建议,促进互动和合作。
6. 教师点评:- 对每个小组的表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并指出其中的亮点和改进之处。
-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讨论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收获。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聚会》二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一
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能够合理地想象并讲出故事讲给大家听,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森林里的故事》教案吧。
活动目标
能够合理地想象并讲出故事讲给大家听。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打开自己的想像空间,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森林里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猴子、梅花鹿、小熊、兔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想一想森林里都有那些动物(老虎、猴子、兔子、猫头鹰……..),最喜欢的动物有哪些。
二、看教学挂图
1、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地方。
2、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
(教师:这里总是静悄悄的,除了哗啦啦的流水声什么也听不见,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三、编故事
2 / 2。
2023年《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2023年《森林里的故事》教案《森林里的故事》教案11、在故事情境中,充分感受与理解乐曲,尝试听辨每一乐句后的强音。
(重点)2、进一步了解动物躲避危急,自我爱护的方法。
(难点)(认知打算)幼儿对森林、动物的已有阅历。
(材料打算)音乐、PPT、狼的头饰若干。
一、复习环节《小鸟小鸟》两声部演唱。
二、引出黑森林简洁介绍故事:黑森林里住着一只年纪很大很大的老狼,小动物想静静的跟着老狼到黑森林。
(探讨什么叫做黑森林?)探讨:假如这件事情被老狼发觉了会怎么样?三、听听想想1、幼儿观赏音乐。
一天,小动物们想静静地跟着老狼进森林,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赶快来听听音乐。
你觉得黑森林里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2、幼儿再次观赏音乐。
你觉得老狼在森林里走路时会是怎么样的?老狼会用什么方法应付身后的小动物们?3、幼儿动作自由表现音乐中老狼的样子。
现在请你们学学看音乐中老狼在森林里的样子吧!四、听辨强音(重点)小动物们静静地跟着老狼进入森林,细致听听老狼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朝前走?什么地方停下来应付小动物?(观赏音乐)现在我来做做老狼,请你们来看看老狼究竟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停了下来。
老狼停下来的时候小动物们要想方法告知小伙伴们,但又不能发出声音让老狼发觉,请你们动动脑筋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小动物们?小结:我们可以帮助小动物设计各种信号,在老狼停下来的时候可以给它们放射信号,这样一来小动物们就可以尽快地躲避了。
五、嬉戏1、幼儿扮演老狼,边走边用自己的方法应付身后的小动物。
边走边想:老狼每次走路的长短一样吗?2、当老狼停下来时,小动物们会怎样躲避老狼、躲避危急?(迁移主题阅历)个别幼儿扮演老狼,其他幼儿扮演小动物,用各自的方法躲避老狼。
(难点)3、小动物最终走进了黑森林,他们大声地对老狼唱起了歌。
(观赏音乐)《森林里的故事》教案2教材分析及幼儿发展分析:该教材带有肯定的故事情节性,适合幼儿大胆想象。
幼儿喜爱绘画活动,平常能画一些常见的动物形象,构图比较大胆,线条流畅,有肯定的想象力,但许多孩子很难将想象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幼儿对作品的审美阅历比较贫乏。
音乐教案-森林里的故事
音乐教案-森林里的故事主题:森林里的故事目标年龄:4-6岁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 通过音乐和歌曲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材料:1.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
2. 图片或卡片,以表示森林中的不同动物和植物。
活动流程:1. 欢迎和导入:- 欢迎幼儿并问他们是否喜欢森林。
引导他们谈论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
2. 观察与讨论:- 展示图片或卡片,介绍森林中的不同动物和植物。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
3. 音乐探索:- 播放森林音乐。
-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舞动身体,模仿森林中不同动物的动作。
4. 创作音乐:- 分发简单的乐器,如手鼓、木鱼等。
- 引导幼儿利用乐器模仿森林中的声音,如鸟叫、风声等。
5. 故事时间:- 选择一本关于森林的故事书,读给幼儿听。
-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6. 歌曲表演:- 学唱一首与森林有关的儿歌或歌曲。
- 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幼儿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7. 总结和结束:-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部分。
- 表扬幼儿的参与和表达。
扩展活动:- 安排户外活动,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森林进行探索和观察。
- 利用可回收材料制作森林动物和植物的工艺品。
- 组织幼儿进行一场森林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动物并表演森林生活。
- 鼓励幼儿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森林歌曲,可以是关于动物、植物或森林景观的歌词。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百度搜索】萝卜图片&ct=2&lm=-1&cl=2&fr=ala0&word=%C2%DC%B2%B7%BF%A8%CD%A8%CD%BC%C6%AC【百度搜索】竹笋图片&ct=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_R&pv=&ic=0&z=&se=1&showtab=0&fb=0&wi 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F1%CB%F1%BF%A8%CD%A8%CD%BC%C6%AC&s=0【百度搜索】松果图片&cl=2&lm=-1&tn=baiduimage&fr=ala0&pv=&word=%CB%C9%B9%FB%BF%A8%CD%A8%CD%B C%C6%AC&istype=2&z=0&fm=rs10谈话: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美丽的大森林看一看。
好热闹的聚会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上面画了桃子、萝卜、竹笋、松果。
学生可能回答:20个桃子、12个萝卜、10个竹笋、15个松果。
多媒体出示:左缓步走入2只熊猫,熊猫说:这是我们爱吃的竹笋;右蹦入5只猴子,猴子说:好极了,这是我们愿意吃的桃子;下飞入2只松鼠,松鼠说:这是我们最好吃的松果;左下跳入2只小兔,小兔说:这是我们喜欢吃的萝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动物画面导入,学生愿意参与,积极性高。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熊猫、猴子、松鼠、小兔要干什么它们可能遇到什么问题谁能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可能回答:1、熊猫喜欢吃竹笋,两只熊猫分10个竹笋每只熊猫分到几个2、松树喜欢吃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分给几只松鼠3一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大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一、教案名称:大森林里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森林的早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森林的基本概念,知道森林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森林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森林的概念和重要性2. 森林中的动植物3. 森林的早晨景象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展示森林早晨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森林早晨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和感受。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森林的重要性,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森林早晨图片的描述和想象力。
2. 听取幼儿在小组讨论中对森林重要性的表达。
二、教案名称:大森林里的故事教案第二章:《森林里的动物》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森林中的常见动物。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森林中的常见动物2.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3. 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展示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森林中动物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森林动物图片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 听取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对动物特点的把握和表现。
三、教案名称:大森林里的故事教案第三章:《森林里的植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森林中的常见植物。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森林中的常见植物2.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 植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展示森林中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森林中植物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森林植物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百度搜索】竹笋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 &sf=1&fmq=1330998148109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 ace=0&istype=2&word=%D6%F1%CB%F1%BF%A8%CD%A8%CD%BC%C6%AC&s=0【百度搜索】松果图片/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ala0&p v=&word=%CB%C9%B9%FB%BF%A8%CD%A8%CD%BC%C6%AC&istype=2&z=0&fm=rs10谈话: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美丽的大森林看一看。
左缓步走入只熊猫,熊猫说:这是我们爱吃的竹笋;右蹦入5只猴子,猴子说:好极了,只松鼠,松鼠说:这是我们最好吃的松果;左下跳入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熊猫、猴子、松鼠、小兔要干什么?它们可能遇到什么问题?谁能说说你我们先来帮两只熊猫。
个竹笋卡片、两只熊猫卡片。
要求学生把10要求学生把10个竹笋卡片分成同样多的份。
小组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结果。
个桃子卡片和2只猴子卡片,请同学们把个松果,每只松鼠分得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请同学们用画点子图的方法自己分一分教师巡查学生分的情况多媒体出示下一节体育课,老师带给同学们12个球。
(1)如果每人分2个球,可以分给几人?(2)我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组分几个球?。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的基本知识,知道森林的重要性。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森林的奥秘》1. 了解森林的概念、种类和分布。
2. 学习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3. 引导学生思考森林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第二章:《森林里的生物》1. 学习森林中的常见动植物。
2.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三章:《森林里的故事》1. 讲述一个关于森林的故事,如《狐狸和乌鸦》。
3. 讨论故事中的环保主题,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第四章:《森林的危机》1. 了解森林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森林砍伐、污染等。
2. 学习我国森林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第五章:《我们的责任》1.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森林保护的责任。
2.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3.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森林的基本知识和环保理念。
3.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环保行为的改变,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践行环保行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森林里的故事》2. 图片素材:森林、动植物等3. 视频素材:森林生态系统的介绍、环保宣传等4. 网络资源:关于森林保护的articles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章:《森林里的生活》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森林中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森林生活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森林中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森林生物的角色扮演,展示其生活习性。
七、教学活动设计:第七章:《森林里的循环》1. 引入:讲解森林中的水循环和碳循环,让学生了解森林对地球的重要性。
一年级上音乐教案-森林里的故事_苏教版
一年级上音乐教案-森林里的故事_苏教版第六单元《森林里的故事》单元分析:本单元以《森林里的故事》为题,选择与森林、动物有关的动画片插曲、器乐曲、民歌等音乐作品进行组合,意在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本单元所选用的曲目均具有轻快活泼、富有想象和动感的特点,听赏较多。
因此,“听—想—动”应该成为本单元教学活动的特点。
在前面几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节奏声势、演唱律动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内心节拍感,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的感觉,并对弱起、音乐中的重复、变化有初步的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唱《小猴子》听《尤开迪》动跟随《尤开迪》的音乐跳舞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听赏《尤开迪》、《野蜂飞舞》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能熟练地演唱《小猴子》,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课前准备:录音机,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朋友们,天气这么晴朗,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去郊游好吗?野营的队伍出发啦!2、听《尤开迪》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小猴子》等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录音机,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现在老师放一段动画片,大家看完后要说出动画片的片名。
放动画片《西游记》2、猴子的动作非常有趣,在我们的书上有几幅小朋友模仿猴子动作的画,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动作。
二、歌表演《小猴子》1、这些动作是模仿猴子在干什么?你还能模仿猴子的其他动作吗?2、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小猴子》,现在我们一边复习这首歌曲,一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三、探索动画艺术的奥秘1、老师用电脑画了一只小猴子,大家看一看这只猴子在做什么?老师画的猴子还会动,为什么会动呢?2、很多动画片都是画出来的,为什么画出来的图画会动呢?为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的荧光棒,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音乐教案-森林里的故事
音乐教案-森林里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方式了解森林中的故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森林里的故事:通过音乐描绘森林中的动物、植物以及自然景观。
2.音乐欣赏: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3.音乐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关于森林故事的乐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森林故事的乐曲,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画面。
2.教学难点:创作一段关于森林故事的乐曲,要求乐曲有明确的主题和结构。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森林的兴趣。
2.音乐欣赏(1)播放《森林狂想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中的乐器、音色和表现手法,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森林场景。
(3)讨论:乐曲给你带来了哪些联想?森林中发生了哪些故事?3.故事分享(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森林故事,如《小红帽》、《灰姑娘》等。
(2)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森林的故事,如《狐狸和乌鸦》。
4.音乐创作(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每组确定一个森林故事主题,如“森林里的友谊”、“森林里的冒险”等。
(3)创作:每组根据主题创作一段乐曲,要求乐曲有明确的主题和结构。
(4)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森林故事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森林的兴趣?2.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创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表现出创新精神?3.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能否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更加热爱大自然,关注森林保护,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森林里的故事》中班教学计划《森林里的故事》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中包含的意义和哲学。
他们可以合理地想象并向每个人讲述这个故事,静静地聆听他人的讲话,并积极思考。
要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请查看幼儿园中型《森林里的故事》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我可以合理地想象并向所有人讲述这个故事。
理解故事的意义和哲学。
您可以安静地听别人的演讲,并积极地考虑文学活动的乐趣。
主要困难引导孩子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在森林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猴子,梅花鹿,熊,兔子。
活动程序一,交流引导幼儿根据他们的经验来思考森林中的动物(老虎,猴子,兔子,猫头鹰.)。
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二,看教学挂图1.出示教学挂图,并要求孩子说出它是什么。
2.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老师:这里总是很安静,但是除了尖叫的水之外,您什么都听不到。
您知道为什么吗?)三,讲故事1.在挂图上放两张小屋的图片,以引导孩子们谈论谁搬到了森林。
他们的房子可能在这里,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请孩子们考虑一下并谈论它。
说话。
2.请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个人来谈论这个小组的故事。
四,分析1.让孩子们谈论他们的故事,如何使故事更清晰。
鼓励幼儿表达意见。
2.请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讲故事,并逐一举例。
例如,时间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例如夏天的中午或星期一早上。
3.让孩子用新的方式讲故事。
五,看图片讲故事1,请看孩子《幼儿用书》,老师有讲故事和问问题的感觉。
2.鼓励幼儿尝试与老师一起阅读故事。
小百科全书:森林是一个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它是由集中的树木与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相互依存,并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个生态系统。
它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森林被称为“大地的肺”。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森林里的故事(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可爱的蓝精灵》、《劳动歌》
唱:小猴子
拓展:动画艺术的奥妙
教学目标:
1.学生对动画片音乐产生兴趣,实现由喜爱动画片到喜爱动画片音乐。
2.通过动画片插曲的欣赏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歌表演等音乐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小猴子》等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课前分析:
1.本课以“森林里的故事”作为主题的前提下,又更侧重于动画片音乐。
2.学生年龄小,只顾表演忘记唱歌,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教学过程:。
二年级美术教案:森林里的故事
二年级美术教案:森林里的故事知识点1.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
2.掌握画出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的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
3.提高绘画技能和创意思维。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帮助学生掌握画出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的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
3.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和创意思维。
教学内容【整体安排】本节课教学采用项目制教学法进行。
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完成一个场景的绘画作品,最后将所有作品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森林场景。
整体时间分配:时间内容10分钟介绍故事场景和角色25分钟画出角色造型15分钟上色10分钟合作组织作品5分钟点评和总结总时间65分钟【具体步骤】1. 介绍故事场景和角色老师向学生讲解一个关于森林里的故事。
学生们需要了解森林中生长的植物、树木和动物,特别是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理解森林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我们做出保护和维护的努力。
2. 画出角色造型学生们分组,每组负责绘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造型。
老师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用几何图形、线条和比例来表达出动植物的外形,同时也告诉学生注意在绘图时要符合生物的真实特征。
然后,学生们在纸上尝试画出自己的动植物。
3. 上色学生们在画好的线稿上使用森林相关颜色的彩色笔来上色。
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色彩,让动植物画得更有生命力。
4. 合作组织作品每个小组的学生把自己的动植物画作品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森林场景。
同时,他们还可以加入其他一些元素,如树木、河流和山丘等来装饰场景。
5. 点评和总结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老师可以提出建议和改善意见,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其绘画和创新思维。
最后,老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总结这个项目。
教学反思项目制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
本节课也采用了此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场景的画作。
此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分享和合作能力。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的基本知识,知道森林的重要性。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森林的基本知识:森林的定义、森林的类型、森林的功能。
2. 故事内容:《森林里的故事》是一部描绘森林中动植物生活的童话故事,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森林的神奇与美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的基本知识,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森林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森林的基本知识。
2. 第二课时:讲述《森林里的故事》第一部分。
3. 第三课时:分析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
4. 第四课时:讲述《森林里的故事》第二部分。
5. 第五课时:分析故事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森林里的故事》童话故事书。
2. 图片:森林景观、动植物图片。
3. 视频:森林生态环境的视频资料。
4. 网络资源:关于森林保护的相关文章和报道。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介绍森林的基本知识,讲述《森林里的故事》第一部分。
2. 第二周:分析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讲述《森林里的故事》第二部分。
3. 第三周:分析故事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
4. 第四周:进行课堂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主题为《森林里的故事》,教学班级为幼儿园中班,针对孩子们爱好动物和自然的特点,让孩子们了解森林中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培育孩子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思维、察看和动手本领。
二、教学目标1. 听懂老师阅读的故事,能够回答简单问题。
2. 了解森林里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培育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3. 练习细致的察看和表达本领,通过图画給孩子呈现生态环境和动物。
4.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本领和制造力,磨练幼儿的动手本领。
5. 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幼儿的合作精神,加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课前启动1.歌曲:《小兔忙前忙后》《小熊乐园》2.游戏:猜猜是什么动物?(利用幻灯片呈现动物图片,老师说出一些特征,让孩子猜出是什么动物)3.谈话:你们知道动物居住的地方是哪里吗?(引出本课科目——森林里的动物)第二节:教学篇章1. 阅读故事《森林里的故事》。
2. 学习词汇:森林、动物、鸟、小鸟、野兔、小狐狸、松鼠,并学习它们的生活习性。
3. 了解森林生态:通过图画或幻灯片,呈现森林里的植物、动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游戏体验1. 动物拼图游戏:将动物拼图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组合成完整的动物形象并完成拼图。
2. 画画:让孩子们手绘上述动物和它们的生活场景,加强孩子们的动手本领和艺术制造力。
第四节:课堂总结1. 问答:老师出示图片,让孩子回答相关问题。
2. 签到和评价:签到和评价环节,老师得出评价看法,给家长反馈。
四、教学重难点1. 故事阅读: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森林里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情况。
2. 生态学问:通过图画、幻灯片等形式,呈现森林里的生态环境和动物间的关系。
3. 游戏体验:通过动物拼图游戏和画画活动等方式,磨练孩子的动手本领和表达本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互动授课法:讲解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孩子们听懂故事内容,还要与孩子们打开互动,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表达。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教案教案标题:森林里的故事教案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旨在通过故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动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讲述有趣的森林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说能力,并通过相关活动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能够辨别常见的森林生物,如树木、动物和昆虫。
3. 掌握有关森林的词汇,并理解其意义。
4.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说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资源:1. 森林生物图片和图表。
2. 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故事书籍。
3. PPT或投影仪。
4. 手工制作材料,如卡片、颜料和画笔。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森林生物,激发学生对森林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森林以及森林中的生物。
主体:3. 向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森林故事,故事内容应包含多种森林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鼓励学生参与故事中的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森林生物的生活。
5.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中生物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森林生物,并要求他们制作该生物的海报或展示板。
7.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海报或展示板,并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研究的森林生物。
8.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森林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作用。
巩固:9.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或书面作业,让学生表达他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解和想法。
10. 鼓励学生之间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评估:11. 观察学生在故事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12. 对学生完成的绘画、手工制作或书面作业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对森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3.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森林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书籍,并进行展示或小组讨论。
14.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森林进行观察和实地调查。
幼儿园森林里的故事教案目标
幼儿园森林里的故事教案目标教案标题:幼儿园森林里的故事教案目标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通过故事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促进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案内容及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森林的景象,引起幼儿对森林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吗?”- 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对森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故事讲述:- 选择一本关于森林的故事书,如《小熊在森林里》。
-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肢体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 引导幼儿参与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想象活动:- 提供一些森林动物和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想象自己是森林中的一种动物或植物,描述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并互相倾听和提出问题。
4. 合作活动:-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森林动物或植物作为主题,共同创作一个小故事。
- 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编写故事情节,有的负责绘制插图,有的负责表演故事。
- 每个小组在完成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故事,其他幼儿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反馈。
5. 结束活动:- 回顾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强调森林的重要性和保护森林的责任。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 以游戏或歌曲的形式结束教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以上教案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将能够在参与故事讲述、想象活动和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动手操作解疑法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2、经历和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经验,使学生乐于学数学。
3、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好玩”。
4、引导学生从真实感受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为除法意义的认识打好基础。
5、实现了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百度搜索】桃子图片
&ct=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_R&pv=&ic=0&z=&se=1&showta 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C%D2%D7%D3%BF%A8%CD%A8%CD %BC%C6%AC&s=0
【百度搜索】萝卜图片
&ct=2&lm=-1&cl=2&fr=ala0&word=%C2%DC%B2%B7%BF%A8%CD%A8%CD%BC%C6%AC
【百度搜索】竹笋图片
&ct=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_R&pv=&ic=0&z=&se=1&showtab=0&fb=0&wi 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F1%CB%F1%BF%A8%CD%A8%CD%BC%C6%AC&s=0
【百度搜索】松果图片
&cl=2&lm=-1&tn=baiduimage&fr=ala0&pv=&word=%CB%C9%B9%FB%BF%A8%CD%A8%CD%B C%C6%AC&istype=2&z=0&fm=rs10
谈话: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美丽的大森林看一看。
好热闹的聚会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上面画了桃子、萝卜、竹笋、松果。
学生可能回答:20个桃子、12个萝卜、10个竹笋、15个松果。
多媒体出示:
左缓步走入2只熊猫,熊猫说:这是我们爱吃的竹笋;右蹦入5只猴子,猴子说:好极了,这是我们愿意吃的桃子;下飞入2只松鼠,松鼠说:这是我们最好吃的松果;左下跳入2只小兔,小兔说:这是我们喜欢吃的萝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动物画面导入,学生愿意参与,积极性高。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熊猫、猴子、松鼠、小兔要干什么它们可能遇到什么问题谁能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可能回答:
1、熊猫喜欢吃竹笋,两只熊猫分10个竹笋每只熊猫分到几个
2、松树喜欢吃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分给几只松鼠
3一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谈话: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发现熊猫、猴子、松鼠、小兔会遇到这么多问题,你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二)、动手操作一
我们先来帮两只熊猫。
每小组发给10个竹笋卡片、两只熊猫卡片。
要求学生把10个竹笋卡片随便分成2堆(2份)学生按小组动手操作。
小组选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
1、大熊猫分到8个,小熊猫分到2个。
2、大熊猫分到3个,小熊猫分到7个。
3、大熊猫分到5个,小熊猫分到5个。
……
问:在以上分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大熊猫、小熊猫都分到5个,这样就同样多了,它们才不会吵架,因为这样公平。
板书:
同样多
教师归纳:
每份的卡片同样多的一种分法好,同样多的分法显现礼貌待人。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认知,不回避甚至深入挖掘学生的认知冲突,巧妙设计,将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巧妙结合,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在学生动手、动脑和互相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发展对数学的理解。
(三)、动手操作二
要求学生把10个竹笋卡片分成同样多的2份。
小组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
1、把竹笋卡片分别一个一个地分给两只熊猫,最后两只熊猫都得到了5个竹笋卡片。
2、先分别给两只熊猫2个竹笋卡片,再分别给两只熊猫2个竹笋卡片,再分别给两只熊猫1个竹笋卡片,最后两只熊猫都得到了5个竹笋卡片。
3、先分别给两只熊猫2个竹笋卡片,再分别给两只熊猫3个竹笋卡片,最后两只熊猫都得到了5个竹笋卡片。
……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1个一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最后都是分完为止。
在小朋友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分法不同,结果相同,都是每份分的同样多。
小结:
不管用哪种方法分,都是把每份分的同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2、经历和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经验,使学生乐于学数学。
3、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突破重点、难点,学生易于接受。
(四)、动手操作三
每个学生发20个桃子卡片和2只猴子卡片,请同学们把20个桃子卡片平均分给2只猴子。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随时指导。
汇报分法。
学生可能回答:
1、1只1只分的,分完为止。
2、2只2只分的,分完为止。
3、4只4只分的,分完为止。
4、10只10只分的,分完为止。
5、5只5只分的,分完为止。
……
问:在以上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1、分法不同,两只猴子都得到10个桃子。
2、两只猴子得到的同样多。
……
教师小结:
每只猴子分的同样多,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
平均分。
设计意图:紧扣新知,及时巩固。
(五)、小组探究
(1)每小组12个萝卜卡片,若干只小兔卡片。
(2)提要求:
多媒体出示:12个萝卜,一只小兔一个萝卜可分给几只小兔一只小兔分两个萝卜,分几只小兔一只小兔分三个萝卜,分给几只小兔一只小兔分四个萝卜,分给几只小兔发现了什么(3)小组动手操作
(4)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
1、一只小兔一个萝卜可分给12只小兔,有12只小兔都得到1个萝卜。
2一只小兔两个萝卜可分给6只小兔,有6只小兔都得到2个萝卜。
3、一只小兔3个萝卜可分给4只小兔,有4只小兔都得到3个萝卜。
4、一只小兔4个萝卜可分给3只小兔有3只小兔都得到4个萝卜。
,
小结:
有12只小兔都得到了1个萝卜,得到的同样多,这12只小兔平均分。
有6只小兔都得到了2个萝卜,得到的同样多,这6只小兔平均分。
有4只小兔都得到了3个萝卜,得到的同样多,这4只小兔平均分。
有3只小兔都得到了4个萝卜,得到的同样多,这3只小兔平均分。
板书:
得到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
在新旧知识的临界点上激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心理需要,驱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挖掘学生的认知冲突,使数学真正“好玩”。
(六)、探究性操作
多媒体出示:
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得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请同学们用画点子图的方法自己分一分
教师巡查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汇报结果
问:谁说一说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学生可能回答:
可以分给3只松鼠。
板书:15里面包含()个5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15里面包含()个5
教师巡查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敢于放手,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
验,体验“数学好玩”。
(七)、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50页第4题
【百度搜索】球图片
&ct=2&lm=-1&cl=2&fr=ala0&word=%C0%BA%C7%F2%CD%BC%C6%AC
多媒体出示:
下一节体育课,老师带给同学们12个球。
(1)如果每人分2个球,可以分给几人
(2)我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组分几个球
(3)每组分3个球,可分给几个组
(4)体育课结束后,把球放在4层球架上,每层摆的同样的,可以怎样摆呢
同学们懂得了平均分,快在练习本上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看你们的能力了
各小组学生互评结果。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