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美术考点知识重点汇总
中考美术知识点总结
![中考美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3d12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8.png)
中考美术知识点总结中考美术知识点总结美术是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画线、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关于中考美术的知识点总结:一、线的构成和运用1. 直线:是两个点之间最短的路径,画法要求准确。
2. 曲线:是两个端点之间的路径,可以有无限多种形状。
3. 钩线:在直线末端画出一个小圆钩,常用于书法和画龙等。
4. 波浪线:在直线上画出多个波浪形状,常用于描绘海浪、树叶等。
5. 裂纹线:就是一系列中断的移动直线,能够表现物体的纹理、表面特征。
二、色彩的构成和运用1. 基本色:指红、黄、蓝三原色,它们是其他颜色的来源。
2. 辅助色:指橙、绿、紫是由两个基本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 冷暖色:冷色是指蓝、绿,给人以冷静、舒适的感觉;暖色是指红、黄,给人以温暖、活泼的感觉。
4. 对比色:指彼此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如红绿、黄紫、蓝橙等,对比色饱和度较高,配合使用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色彩搭配:是指将不同颜色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和谐的色彩效果,如色彩连续、对比、协调等。
三、造型的构成和运用1. 点的组成与运用:点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可以是一个小圆点、一个小方块等,其位置、大小、颜色都能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
2. 线条的组成与运用:线条是画面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它能够划分出形状、描绘物体的轮廓、纹理等,常用线条有直线、曲线、横线、竖线、斜线等。
3. 面的组成与运用:面是由线条围起来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封闭的图形,也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区域,面的大小、颜色、形状都能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
4. 空间的组成与运用:空间是指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常用的运用手法有透视、色彩对比、层次感等,在画面中能够给人以立体感。
5. 形式的组成与运用:形式是指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特点。
在画中的形式若是对称、和谐的,通常给人以稳定、平静的感觉;形式若是不对称、不完整的,通常给人以不稳定、紧张的感觉。
四、名画赏析中考美术还包括对名画的赏析,考生需要了解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例如中国的毕加索、李可染、光未然等,国外的达·芬奇、梵高、密勒、蒙克等。
美术中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美术中考知识点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c4284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d.png)
美术中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美术的中考考试是对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的考核,覆盖的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而且考题形式多样,不仅考察学生对美术理论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和表
达能力。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美术中考的知识点重点,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一、色彩知识
色彩是绘画中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辅色、次色等;需要了解
不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如冷暖色调的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色彩的鲜艳度等。
另外,
学生还需要了解色彩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作用,以及色彩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二、线条和形态
线条和形态是绘画中的重要元素。
学生需要了解线条的基本类型,如直线、曲线、斜线等,以及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形态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造型的基本技巧和构图原理,如透视、比例、空间关系等。
三、素描技巧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素描材料的使用方法,如铅笔、墨水、木炭等,并且需要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擦拭、涂抹等。
四、绘画构图
构图是绘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构图原理和构图技法,如
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法、对称构图等,还需要了解空间透视、光影关系、细节处理等。
五、艺术常识
除了以上内容,美术中考还包括一些艺术常识,如名家作品的学习和分析,艺术史知识,
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等。
总的来说,美术中考的考点多,覆盖面广,需要同学们充分备考,逐一攻克。
希望同学们
能够在备考中学有所得,发挥出自己的绘画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2169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a.png)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学1.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人们对物体或者光线反射出来的视觉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颜色的明暗、纯度和色调等来表现。
1.2 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构成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1.3 色彩的搭配色彩搭配需要考虑对比原则、邻近法则和辅助对比法则等,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1.4 色彩的表达色彩的表达主要有直接描绘法、色彩影响法和光色观察法等,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造型学2.1 造型的基本概念造型是视觉艺术作品中形象的表现方式,不同的造型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象效果。
2.2 造型的构成造型的构成主要由点、线、面和体等元素组成,通过这些元素的组织可以实现艺术形象的表现。
2.3 造型的结构造型的结构需要考虑形体的比例、结构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等,通过合理的结构组织可以实现形象的生动和具体表现。
2.4 造型的表达造型的表达主要有轮廓法、光影表现法和质感表现法等,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绘画表现3.1 素描素描是绘画基础,通过简单的线条、色块和阴影等来描绘物体的形象和结构。
3.2 静物画静物画是通过描绘生活中的静物来表现物体的形象和色彩关系,通过具体的对象表现光线、阴影和形态等。
3.3 风景画风景画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表现自然景观的美感和情境效果,通过描绘不同的自然元素来表现自然风光的特点。
3.4 人物画人物画是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形态特点,通过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生动形象。
四、雕塑表现4.1 素描雕塑素描雕塑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雕塑对象的形象和结构,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雕塑对象的形态和特征。
4.2 实物雕塑实物雕塑是通过雕刻等手工制作技艺来表现雕塑对象的形象和结构,通过雕刻技艺表现雕塑对象的细节和质感。
4.3 装置雕塑装置雕塑是通过各种材料和技艺搭建雕塑造型,通过不同的搭建材料和构造方式来表现雕塑对象的特点和形象。
中考美术考点知识重点汇总必背考点有什么
![中考美术考点知识重点汇总必背考点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a36db3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b.png)
中考美术考点知识重点汇总必背考点有什么“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吴有如的评价。
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灰面,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
中考美术知识点整理1、三度空间。
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
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2、量感。
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
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
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
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3、空间感。
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4、体积感。
. 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
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
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中考美术必备考点有哪些1、《洛神赋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取材于曹植名作《洛神赋》,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
2、《梅花》中国画,作者:潘天寿,画中梅花的竖枝与横枝靠近画面的横竖黄金分割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舒适之感。
3、《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西班牙),公元前15000-前12000 年。
4、《伏尔加河的纤夫》油画,作者:俄罗斯的列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5、印象派注重外光、色彩表现。
后印象派三杰:梵高、高更、塞尚,注重主观感受。
初三美术考试知识点必背考点整理
![初三美术考试知识点必背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fde65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d.png)
初三美术考试知识点必背考点整理《江山如此多娇》作者:傅抱石、关山月。
傅抱石(1904~1965),汉族,江西省新余县人。
我国著名画家,国画大师。
“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鲁昂教堂》、《持阳伞的女人》油画,作者:法国莫奈,法国印象主义的代表。
初三美术考试知识点整理1.雕塑: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式的总称,它以各种可塑的(如黏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
2.《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
3.《说唱俑》①时代:东汉②出土:四川成都③艺术特色:我国汉代人物俑的代表作品。
4.《秦始皇陵兵马俑》①时代:秦代②出土:陕西临潼③艺术特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立马霍去病墓前石刻》①时代:汉代②艺术特色:采用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初三美术考试知识点合集1.《掷铁饼者》①作者:米隆②国家:希腊③艺术特色:人物造型堪称构图上的典范,体现了动与静的巧妙结合。
2.《思想者》①作者:罗丹②国家:法国3.《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①国家:希腊②艺术特色:S型曲线造型,断残的双臂增强了美感。
4.《摩西像》①作者:米开朗基罗②国家:意大利5.《巴尔扎克像》①作者:罗丹②国家:法国③材料:青铜6.《国王夫妇像》①作者:亨利·摩尔②国家:英国③材料:青铜。
初中美术绘画知识点归纳
![初中美术绘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fa397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1.png)
初中美术绘画知识点归纳
1.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线条和阴影来描绘形象的立体感和
质感。
素描可以分为写生素描和构图素描,前者是在现实中观察并描绘主题,后者是在想象中或参考照片、画册等创作。
2.颜色:颜色是绘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
效果。
颜色可以分为三原色(红、黄、蓝)和三次元色(橙、绿、紫),
通过它们的混合和变化可以得到无限多的颜色。
3.透视: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立体感和远近距离的技巧。
通过处理线条
和空间关系,使画面看起来更具立体感和深度。
透视可以分为单点透视和
多点透视,前者适用于单一视角的场景,后者适用于复杂景象。
4.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指的是不同颜色、明暗度和饱和度之间的对比
关系。
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冷暖对比、明暗对比、互补对比等。
通过运用色
彩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明暗对比和视觉冲击力。
5.融合技巧:绘画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融合技巧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常
见的融合技巧有色彩融合和线条融合。
色彩融合是通过交叠和混合不同颜
色来创造出新的颜色和效果。
线条融合是通过描绘不同长度、形态和粗细
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纹理和形态。
除了上述知识点之外,初中美术绘画还涉及到绘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绘画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f348e3ce2f0066f4332229.png)
初中美术知识总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或选择题、简答题)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
1、美术的四大门类是:绘画、__雕塑___、工艺美术、__建筑__1、美术的主要种类:1)按使用工具、材料技法分为: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
2)按描绘对象的不同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
2、中国画:简称国画,指用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墨和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
中国画按传统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中国画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中国画艺术特点: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特点,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进行创作。
用笔:分为中锋、侧锋(偏锋)、逆锋。
中国画有“墨分五彩”之说,即墨有浓淡变化,将墨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
将墨研浓,用笔蘸墨即为浓墨;在浓墨中略加少量清水,为重墨;在重墨中加一些水,为淡墨;在淡墨中再加水,墨色极淡,此为清墨;还有将浓墨的水分挥发,达到最浓程度,此为焦墨。
用墨方法可分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泼墨法、蘸墨法。
接染:用渲染的方法,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
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
“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风格。
3、油画:它用快干油调和颜料画成,画在布、木板和厚纸板上。
油画从(清朝末年)开始传入中国。
特点: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的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1)较强的写实性。
2)表现力的丰富性。
4、版画:以“版”作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
它的创作要经过(画、刻、印)等过程。
通常有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之分。
从拓印方法和材质上可分为七个类别:凸版型版画、凹版型版画、平板型版画、孔版型版画、独幅版画、玻璃版画、拓篇。
版画术语:刀味、木味、刀法、阳刻、阴刻、主版、拓印。
5、水彩画:用水调和水溶性颜料进行创作的绘画。
美术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美术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426e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美术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绘画构图1. 构图的概念构图是指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根据主题和情感需要,在画面的空间中运用形、色、线等美术元素,采取合理的排列组合,达到一种整体与局部、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色彩与线型、空间与形态的有机统一的美感效果的过程。
2. 构图的要素构图的要素包括构图形式、构图内容和构图技法。
构图形式是指构图所采用的形式结构,包括对称式构图、平衡式构图、重心式构图和比例式构图等;构图内容是指构图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表达;构图技法是指构图所运用的各种造型手段和美术语言技法。
3. 构图的方法构图的方法包括构图的主题确定、构图的形式选择、构图的色彩搭配和构图的构图技法等。
4. 构图的实例构图实例有风景画构图、人物肖像构图、静物画构图等,如重心式构图的《石狮》、对称式构图的《紫藤摇曳》等。
二、色彩理论1. 色彩的概念色彩是人们对物体表面所反射或透过的光的感觉。
光是由无色光一波、长短不同频率的彩色光并行组成的。
2. 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属性包括色调、明度和纯度。
色调是色彩的种类和名字,如红色、黄色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是色彩的纯粹程度。
3.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组合和配合关系。
色彩搭配包括对比色彩、相类色彩、补色彩、近类色彩和冷暖色彩等。
4.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相对比和色彩对比。
冷暖对比是指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明暗对比是指明度的对比,色相对比是指色相的对比,色彩对比是指艳丽与柔和的色彩的对比。
5. 色彩表现力色彩表现力包括色彩对形体的建设作用、色彩对情感的建设作用和色彩对空间的建设作用。
三、造型语言1. 形态的概念形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外形和形状。
形态是造型的基础。
2. 结构的概念结构是指物体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和构造关系。
结构是造型的基础。
3. 质地的概念质地是指物体表面的触觉和视觉质感。
质地是造型的基础。
4. 造型手法造型手法包括写实、抽象和表现手法。
初中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d0668677232f60dccca194.png)
初中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三、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
4、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两类。
工笔画的特点:注重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细、设色浓丽。
写意画的特点:格调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生动。
5、使用的是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6、用笔:指用中锋、侧锋等笔法做画的方法7、用墨:墨色——焦、浓、重、淡、清(墨分五色)墨法——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8、写意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
9、山水画——勾、皴、擦、染、点。
10、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11、要画好人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2、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13、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14、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15、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7.5 个头长,坐约5.5 头长,席地坐约3.5头长。
简称:立七、坐五、盘三半;跪约4又1/3头长。
16、“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巴。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8、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上下左右几个面都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一个点集中消失,这个点可称为“心点”。
美术知识点总结中考
![美术知识点总结中考](https://img.taocdn.com/s3/m/6c45f5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e.png)
美术知识点总结中考一、色彩1. 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属性,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颜色。
这些颜色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成彩虹,构成了色相的基本组成部分。
2.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不同的颜色在一起使用,形成一定的色彩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包括对比色、相邻色、相似色等,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3. 色彩的表现力色彩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情境。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深远等。
二、构图1. 第一主题构图的第一主题是指作品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使人们更加关注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对比对比是构图中常用的手法,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差异,增强作品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3. 整体感构图的整体感是指整个画面的平衡和和谐,画面中的元素之间要形成一种整体的统一感,使人们在欣赏时感受到整体的美感。
三、形体1. 透视透视是一种几何学的原理,通过透视可以使画面中的物体产生远近、大小不一等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真实。
2. 线条线条是绘画中的基本表现手段,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情感,例如直线可以表现出稳重和安静,曲线可以表现出活泼和柔美等。
3. 空间感绘画作品中的空间感是指画面中的立体感和深度感。
通过比例、透视等手法可以使画面产生远近和深浅的感觉。
四、材料和工具1. 画笔画笔是绘画中的常见工具,不同材质、不同笔触的画笔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硬毛画笔适合绘制线条,软毛画笔适合绘制大面积的颜色。
2. 颜料颜料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不同的颜料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在选择颜料时要根据作品的要求和表现手法进行选择。
3. 画纸画纸是绘画的载体,不同的画纸可以产生不同的质感和效果。
在选择画纸时要考虑画面的大小、颜色和实际绘画的要求。
五、造型1. 素描素描是绘画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法,通过线条的表现来描绘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是绘画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美术初中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美术初中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66d7d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b.png)
美术初中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美术初中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美术概述中国古代美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遗产。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掌握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1.1 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美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岩画和陶器装饰。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逐渐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并逐步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1.2 中国古代绘画中国古代绘画以水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技法和代表作品,如《千里江山图》、《寿昌皇后图》等。
1.3 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古代雕塑以石刻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佛教造像、墓志铭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技法和代表作品,如《洛神像》、《卧佛像》等。
1.4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导,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故宫、颐和园等。
二、西方艺术史概述西方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包括古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巴洛克艺术等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
考生需要了解西方艺术史的基本内容,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2.1 古希腊罗马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注重人体的形象表现,强调对称和比例。
代表作品包括古希腊的雕塑《米洛的维纳斯》、罗马的大型建筑如斗兽场等。
2.2 文艺复兴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强调人文主义思想,重视透视和光影效果。
代表作品包括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等。
2.3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追求宏伟和戏剧性,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
代表作品包括伯尔尼尼的《圣彼得广场柱廊》、卡拉瓦乔的《教宗保禄五世》等。
三、艺术技法与表现手法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会运用各种技法和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艺术技法和表现手法,如造型、构图、色彩等。
中考基本美术知识点归纳
![中考基本美术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c43e4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2.png)
中考基本美术知识点归纳美术作为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考察其创作能力和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下是中考基本美术知识点的归纳:色彩知识-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 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
- 色彩的调和:类似调和、对比调和。
构图知识-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节奏、统一。
- 构图的类型:水平构图、垂直构图、对角线构图、S形构图等。
- 构图的技巧:引导线、焦点、空间分割等。
绘画技法- 素描:线条、明暗、质感的表现。
- 色彩画:水彩、水粉、油画等不同材料的运用。
- 速写:快速捕捉对象的形态和动态。
艺术流派与风格- 印象派:注重光影效果和色彩的表现。
- 表现主义:强调情感表达和形式的夸张。
- 立体主义:打破传统视角,探索多角度表现。
- 抽象艺术:不依赖具象形象,通过色彩和形式表达内在情感。
美术史知识- 中国古代美术:如山水画、花鸟画等。
- 欧洲文艺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作品。
- 近现代美术: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艺术等。
美术创作方法- 观察:细致观察对象,捕捉细节。
- 想象: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艺术形象。
- 表达: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美术欣赏能力- 学会从作品的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 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 培养个人的审美观点和艺术品味。
美术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通过绘画、雕塑等实践,提高美术技能。
- 创作过程:从构思到完成,体验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 作品展示:学会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结束语:美术作为中考的一部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中考美术科目,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
![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a2a469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f.png)
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2017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资料一、总述美术是指艺术家利用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物质材料,塑造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思想观念和感情的艺术活动。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四大类。
艺术作品的意蕴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构图是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油画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
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色彩基础包括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是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是指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相似色。
冷色指中蓝、绿一边的色相,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是指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和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
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表示人体运动总趋势的线。
景一般占据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则分别在画面的中间和后面。
在构图时,要注意将主体景物放在黄金分割点上,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12、不同的视平线高低会影响画面的构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3、___的作品《村道》运用了平行透视的手法,成功地表现了美丽的风景,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中考山东美术知识点归纳
![中考山东美术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1a34d5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6.png)
中考山东美术知识点归纳
中考美术知识点归纳对于山东地区的考生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美术基础知识: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不同艺术形式。
2. 色彩知识: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以及
色彩搭配和色彩对比等知识。
3. 构图原则:学习构图的基本法则,如平衡、对比、节奏、统一等,
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来创作美术作品。
4. 绘画技巧:熟悉不同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铅笔、水彩、油画等,并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明暗、透视等。
5. 中国美术史: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近现代和当代
美术的代表作品和重要艺术家。
6. 西方美术史:学习西方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等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人物。
7. 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包括对作品主题、形式、技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
8. 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个人
情感和思想。
9. 美术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践能力。
10.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美术与文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山东地区的中考考生不仅能够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还能够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将来的艺术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美术必考知识点的整理总结
![初中美术必考知识点的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4867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a.png)
初中美术必考知识点的整理总结
1. 西方绘画艺术史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品
-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家和作品
2. 中国绘画艺术史
- 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时期和代表作品
- 唐宋时期的绘画艺术家和代表作品
- 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家和代表作品
3. 西方艺术流派与技法
- 素描、水彩和油画的特点和使用技法
- 点彩派和立体派的艺术家和作品
- 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和代表作品
4. 中国书法与篆刻艺术
- 草书、行书和楷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 石刻篆刻艺术的历史和代表作品
- 名家书法家和篆刻家及其作品赏析
5. 美术基本功与创作技巧
- 线描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 色彩运用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造型和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技法
6. 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
- 梵高、毕加索和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欣赏
- 杨洪基、黄建盛和章子怡的艺术作品赏析
以上是初中美术必考知识点的整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 注意:以上知识点整理总结基于常见的初中美术考试内容,具体考试内容以学校教材为准。
若有不确定的内容,请咨询教师或参考教材。
中考美术艺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美术艺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d561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2.png)
中考美术艺考知识点总结1. 素描素描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也是中考美术考试中的重要一环。
素描主要包括线条、明暗和形体三个方面的绘画技巧。
线条的表现形式有直线、曲线、虚实线等,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和结构。
在明暗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明暗的对比,正确运用透视和光影效果。
形体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中考考试中,素描题目一般包括静物、风景、人物等多个方面。
2. 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也是中考美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色彩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方面。
在色相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色彩的基本属性,区分不同的色彩种类。
在明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准确表现光影效果。
在纯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颜料,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中考考试中,色彩题目一般包括静物、风景、人物等多个方面。
3. 构图构图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美术考试中的考察重点。
构图包括画面的结构、比例、透视和视点等多个方面。
在画面的结构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画面的元素,使整体布局协调有序。
在比例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物体的大小关系,不至于出现变形或缩放不当的情况。
在透视和视点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中考考试中,构图题目一般包括静物、风景、人物等多个方面。
4. 艺术常识艺术常识是美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的一个方面。
艺术常识包括美术史、艺术理论、著名画家和作品等多个方面。
在美术史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时期和重要画家作品的特点。
在艺术理论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美术概念和原理。
在著名画家和作品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些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并能够正确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中考考试中,艺术常识题目一般包括名家名作、古今中外、绘画鉴赏、美术知识等多个方面。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6623c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1.png)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美术基础知识1. 美术相关名词解释- 画面构图:画面的构成方法,是指在一个矩形画面内,如何以形、色、线等元素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色彩:色彩是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是由光源和物体所反射或透过的光所形成的视觉刺激。
- 构成:绘画中所表现的对象,在绘画中所呈现的造型及组合方式。
- 骨法:在绘画中用于构建人物形象的骨架结构。
- 素描:绘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法,它介于形态和光影之间,是形成画面构图与构成基础。
- 油画:属于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媒介,利用颜料和油混合而成的画技法。
2. 色彩搭配原理- 对比色:指在色相环上相对相反位置的两种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
对比色在色彩组合中常用于强调和突出画面中的某个重点部分。
- 三原色:指红、黄、蓝三种色彩。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这三种颜色是色彩的基础。
- 冷暖色:冷暖色是指观者在感知时所形成的一种色彩对比,通常将蓝绿等调为冷色,而红橙等调为暖色。
3. 绘画基础知识- 线:画面上的分界线。
可以用线描表现形状、质地和空间。
- 形状:绘画中所能表现出来的平面图形的形态。
- 质感:绘画中用线和色彩等手法表现物体的实质形态和感觉。
- 空间:绘画中物体之间、环境中的距离、深度、延伸等。
- 透视:用于表现画面深度和距离感的方法。
4. 绘画常用工具- 画笔:绘画中常见的工具,分为毛笔、油画刷、水粉画笔等。
- 素描铅笔:用于进行素描绘画的铅笔,多种硬度可选择。
- 调色盘:用于混合颜色的器具,一般为塑料材质,可清洗重复使用。
5. 绘画基本技法- 线描:运用线条描绘物体的形状、结构、纹理和轮廓等。
- 涂抹:将颜料均匀地铺在画面上。
- 描绘:用画笔描绘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并注重细部的描绘。
二、绘画造型表现1. 人物造型- 人物头部结构:头部骨骼构造分为头骨、脸骨和颅底部三部分。
- 人体比例:人体的比例是指人物各部位相对尺寸的比较,包括头身的比例、四肢的比例等。
中考美术生知识点总结
![中考美术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b7f5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2.png)
中考美术生知识点总结一、绘画基础知识1.素描素描是用简单的线条或线条与阴影组合来表现物体的形体、质感和空间感的一种绘画方式。
在素描中,要注意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结构,用阴影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和质感。
2.色彩色彩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要理解色彩的构成、运用和搭配,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如三原色、互补色、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等。
3.构图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和组织形象、色彩、线条等各种美术元素的技法。
要注意画面的对称、平衡、比例、节奏等构图原则,以及在构图中的中心、主次、前后、远近等。
4.透视透视是绘画中用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大小、高矮等关系的手法。
通常可以通过线性透视、大气透视、色彩透视等方式来表现空间感。
5.速写速写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将所见所想用简要的手法、速度抓住并表现在画纸上的绘画方式。
通常可以通过线条的简洁、构图的明快以及色彩的鲜明来表现形象。
二、美术常识1.绘画器材了解绘画中常用的器材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油画、画布、画纸、画夹、画稿等器材和材料的用途、特点和使用方法。
2.绘画历史了解绘画史上的一些重要画家、作品和艺术流派,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印象派的莫奈等,以及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和流派发展。
3.艺术欣赏学会欣赏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星空、向日葵等,并对这些作品的构图、色彩、形体、质感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4.美术常识了解一些美术常识,如素描的几种基本线条、色彩的构成、构图的原则、透视的种类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应用。
三、美术技法1.水彩画了解水彩画的特点、使用和调色技巧,如水彩纸的选择、水彩颜料的运用、水彩画的层次感和透明感等技法。
2.油画了解油画的特点、使用和调色技巧,如画布的准备、颜料的使用、画笔的选择和绘画的步骤等技法。
3.素描了解素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运用、阴影的表现、空间感的表现等,以及掌握一些简单的素描练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知识点(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和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
动态线: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表示人体运动总趋势的线。
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
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
人物侧面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线会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变化。
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是至关重要的。
(四)透视知识1、平行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3、视平线:是透视的专业术语之一,简称H.L,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4、中国画运用散点透视。
(五)有创意的字1、字体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字义等方面变化,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
2、字体设计要易读耐看,追求视觉美感;符合使用目的,增强观赏效果和内涵;富有时代感,获得最佳视觉传达效果;有鲜明的个性。
3、字体: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
从图文角度看字体就是笔形及组合。
宋体:源于宋朝雕版字。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黑体:字形方正,基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4、象形文字:中国古代为了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依据大自然的物象设计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形态符号,称为“象形文字”。
5、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书体和风格。
出现了“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六)风景速写取景时主体景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更符合视觉美感。
实际操作时可将画面纵横分成三等份,主体景物放在任一分割线交会点上即可。
6、视平线高低不同,所取的景物构图也就不同。
7、霍贝玛的村道成功地表现了平行透视的风景画,给观众以舒畅的美感。
8、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
9、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叫做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10、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两个消失点。
11、描绘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近景、中景一般是主体景物,要着意刻画;远景一般是背景,起衬托作用,为次要景物,刻画时应当概括、简练。
12、线描写生方法:首先选择自己要表现的主体景物,然后明确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关系,对于那些影响景物特征的细节应予以取舍,要整体把握画面的疏密层次。
八年级知识点(一)篆刻印章:分朱文印、白文印;刀法分:冲刀法和切刀法。
制印步骤:①打磨石料和刻刀(注意打磨方法)②制稿:直接反写,水印翻稿。
(拷贝,套模等)③印稿上石。
④镌刻。
(刀法:⑴冲刀:顺着运刀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去,这样运刀十分稳健准确,不易造成石材大面积破裂。
⑵切刀:顺势将刀推进,指腕齐力,注意气势,收放自如。
)小结:切、冲刀法在镌刻中常常兼而有之、灵活变化。
⑤修改。
(不光是字体的修改,还有残边,有意无意的破边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
最后要用毛刷扫渣。
)钤印(印面印泥均匀而有厚度,印盖纸面力度均匀、平着提起)(二)中国画知识借物寓意: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四君子”:梅、兰、竹、菊。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中国画分类:按技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按题材:分人物、山水、花鸟。
山水画“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
(三)书籍封面设计一般从图形、文字、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
常见的方式是以图形为主,图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
其实,单纯以文字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把文字看成一种可以进行设计的图形符号,同样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意味。
文字组合、变化、构成为主的设计方式。
九年级知识点1、文艺复兴三杰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代表作有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大卫》拉斐尔: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2、印象派代表人物及作品: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少年》。
莫奈-- 《日出·印象》《睡莲》《鲁昂大教堂》。
雷诺阿-- 《红磨坊的舞会》。
梵高-- 《向日葵》《星月夜》《鸢尾花》。
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苹果篮子》。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洪水泛滥中的小舟》3、抽象派艺术特点:抽象艺术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
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
抽象艺术要挑战经验与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
4、美术的基本门类: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
5、中国博物馆分类: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6、民族服装特点:民族服装多注重袍,裙,饰带的制作。
不同民族的服装与该地区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
各民族在服装的选料,色彩,款式和装饰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显著特色。
7雕塑的分类:雕塑按形式分为圆雕、浮雕、透雕8、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对称,斗拱,榫卯结构。
中国建筑艺术是按照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建筑文化,利用创造性的思维或方法,策划、设计、建造、雕塑、装饰、布置、制作的;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如房屋、洞穴、桥梁、墙垣、道路、水利、家具等构筑物;栽培植物等,具有典型性的形体或社会意识表现形态。
名家名画1《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
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2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小名阿芝,名璜,号白石等,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群虾图》是齐白石其中最为著名的画作之一,他在题词中写道:“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
”是一种物我两合一的境界,画家表现虾的生命的能力已达到了极致。
另有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牧牛图》等。
3徐渭(明)《黑葡萄图》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喻成自己,寄托他不为人赏识的际遇。
4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江苏常熟人。
他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是“元四家”之首。
元代山水画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写和创造理想的意境。
所谓“诗情画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富春山居图》是一幅山水长卷,描绘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
画中林木深秀、峰峦起伏,两岸数百里的景色尽收笔底。
(文人写意山水画)5《清明上河图》风俗画,是宋代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画法。
6范宽《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
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7毕加索《格尔尼卡》:(壁画西班牙毕加索)描绘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作者运用了阴冷的色彩好,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作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8莫奈油画《印象日出》表现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在弥漫的浓雾中,所有的物象太阳、海浪、小船以及远处工厂的烟囱和船上的吊车等,都变的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