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word精品文档13页
影像课件整理成WORD版
中枢神经系统掌握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正常表现颅内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典型CT、MRI表现脑梗塞、脑出血的典型CT、MRI表现颅脑外伤的典型CT、MRI表现颅脑正常CT表现第一层面眼球筛窦蝶窦蝶骨大翼颞叶底面岩骨尖脑干第四脑室小脑半球桥小脑角池鞍上池层面颞叶蝶骨小翼鞍上池;呈五角形或六角形,其内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将其衬托。
其周有大脑纵裂、额叶底、颞叶、环池第四脑室小脑枕内粗隆四叠体-前角平面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四叠体池基底节: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内囊丘脑额叶、颞叶、枕叶松果体平面基底节区额叶、颞叶、枕叶;分水岭钙化:脉络丛、松果体矢状窦侧脑室体中部平面额叶、颞叶、枕叶侧脑室体中部侧脑室上方平面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白质大脑镰颅脑MRI解剖成人脑组织的MRI SE序列信号特征T1W PDW T2W脂肪白白灰白白质灰白灰黑灰灰质灰灰白灰白脑脊液黑灰白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肿瘤掌握颅内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典型CT、MRI表现了解颅内其它肿瘤的CT、MRI表现颅内肿瘤的诊断方法•肿瘤的部位与数目:原发性脑肿瘤:成人多位于大脑半球,儿童多见于幕下。
多发性病灶:转移瘤最常见,髓母细胞瘤可经蛛网膜下腔播散。
原发性胶质瘤5%多发性,脑膜瘤10%多发性。
•肿瘤的密度、信号特点•肿瘤范围•肿瘤周围水肿•肿瘤坏死与囊变•肿瘤钙化•增强扫描对诊断肿瘤的价值:肿瘤增强后多异常强化,颅脑手术、鞘内化疗或行脑室分流术后均可引起脑膜和室管膜强化颅内肿瘤脑外肿瘤脑内肿瘤部位:额叶、顶叶,可沿胼胝体侵及对侧,小脑半球、蚓部病理:Ⅰ、Ⅱ级星形细胞瘤与脑质分界较清,常有囊腔形成,恶性程度低。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呈弥漫浸润生长,轮廓不整,与脑质分界不清,半数以上囊变。
肿瘤易发生大片坏死和出血,恶性程度高CT表现Ⅰ级Ⅱ级Ⅲ、IV级平扫低密度灶混合密度低等密度灶无占位效应轻度占位水肿占位明显,边界不清增强无强化可有强化明显强化,环形、不规则,附壁结节*特征性表现:环壁上出现强化的附壁结节颅内肿瘤的MR信号特点•一般呈长T1、长T2•合并出血:呈短T1、长T2•坏死囊变:呈长T1、长T2•钙化:无信号•增强:瘤体轻-重度强化,均匀或不均匀;亦可不强化•水肿区、包膜:不强化•发病率:占颅内肿瘤15~20%,中年女性多见•病理:–起源于中胚层,发生在蛛网膜粒,并与硬膜紧密相连。
(完整)医学影像学(自己吐血整理,知识点全面,但标注的考点可略有不同),推荐文档
医学影像学第一章总论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1)穿透性:穿透人体组织(2)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吸收量不同,穿透身体的X线量有差别(3)有差别的剩余X线是不可见的,经过显像,在荧屏或胶片上就形成了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三、X线图象特点1、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是灰阶图像。
2、图像的白影、黑影与人体组织的厚度及组织结构密度的高低有关3、是穿透不同组织结构相互叠加的影像.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X线造影检查中钡剂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造影。
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是一种特殊专用于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数字化X线设备。
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 T)1.CT图像特点CT值即代表CT图像象素内组织结构线性衰减系数相对值的数值单位:亨氏单位Hu.【考】骨=1000 软组织=20-50 水=0 脂肪-90——-70 空气=-1000【名解】窗宽:是指荧屏图像上包括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
【名解】窗位:又称窗中心,是指观察某一组织结构细节时,以该组织CT值为中心观察.窗位的高低影响图像的亮度,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则变白。
加大窗宽,图像层次增多,组织对比降低;。
2.CT成像的主要优势与局限性【考】(1)密度分辨率高:能够清晰的显示密度差别小的软组织和器官(例如脑、纵隔、腹盆部器官),能敏感地发现病灶并显示其特征(例如脑出血),这是X线成像所不能比拟的。
医学影像学重点(1)-10页word资料
一、名词解释、1、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疗的学科。
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介入性治疗的科学。
2、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3、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4、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5、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6、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从而提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7、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
如心血管内流动的血液。
8、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的年龄。
(对诊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值)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愈合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9、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10、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见于炎症、肿瘤、肉芽肿)11、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中(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12、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肿瘤继而破坏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
医学影像学(2)
医学影像学1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为自然对比。
所获得的X线图像,称平片。
2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造影检查。
3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4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如心血管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黑影,即流空效应。
5 质子弛豫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称之6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有的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7 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因此,骨内的钙盐含量降低。
8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
骨松质或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
9骨质增生硬化:是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为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0 骨膜增生:指因骨膜受刺激,其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致。
组织学可见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骨小梁11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12 骨痂:骨折愈合的过程,由成骨细胞在肉芽组织上产生新骨,称为。
13 骨膜三角:骨膜的病变进展,骨膜新生骨可以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常为恶性肿瘤的迹象,称之。
14骺离骨折: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5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16Colles骨折/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或桡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17骨肉瘤:是起源于成骨性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医学影像讲课文档
3.CT透视
4.CT血管造影
5.CT灌注成像
6.螺旋CT图像重建
7.CT仿真内镜技术
第四十一页,共59页。
三、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的临床应用
•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 • 2.头颈部疾病诊断。 • 3.胸部疾病的诊断。 • 4.心及大血管CT检查也可以很好显示。
• 5.腹部及盆腔脏器疾病的CT检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 该检查方法开始只能用于头部,1974年 Dedley设计成全身CT装置,使之可以对全 身各个解剖部位进行检查,扩大了检查范围 ,临床应用日趋普遍。
第三十六页,共59页。
第三十七页,共59页。
• 普通X线成像是把主体的三维结构摄成平面的 二维图像,影像相互重叠。虽然体层摄片可 解决影像重叠问题,但影像的分辨率不高。
• X线照射在某些化合物(如钨酸钙、硫氧化钆 等)可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
• 荧光的强弱和所接受的X线量多少成正比,与 被穿透物体的密度及厚度成反比。
• 荧光作用是X线透视的基础。
第五页,共59页。
• 3.感光作用
• 感光强弱和胶片接受的X线量成正比。 • 感光作用是X线摄影的基础。
• 4.电离作用及生物效应
• 6.骨关节疾病多数情况可通过简便、经济的常规X线检查确
诊,因此使用CT检查相对较少。对于脊柱和脊髓的疾病 ,横断面CT可直接观察椎管狭窄变性,测量椎管大小并 探明引起椎管狭窄的原因。CT扫描可直接显示突出于椎 管或椎间孔的软组织块影。
第四十二页,共59页。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检查
第四十三页,共59页。
第二十二页,共59页。
• 低密度造影剂含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 多用于器官腔内或组织间隙内造影,如气腹 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及关节造影等。气脑 造影及脑室造影由于CT检查的开展已很少采 用。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考试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新骨折 陈旧骨折
完全断裂→仅为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
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凹陷或隆突,为
软组织有无肿胀
有
无
折而不断。 火器伤骨折的特点: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常有异 物存留;常并发感染;有异常愈合
三、骨肉瘤:
骨折线 骨痂 附近骨质
清晰 无
正常
模糊 有 疏松
1 ° 硬化型成骨肉瘤:肿瘤常起自骨膜下及骨皮质,向各个方向发展,侵犯骨皮质和骨松质。
b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为一个肺段或肺叶呈大片致密性实变,密度中心较高,边缘模糊 c 增殖性病变:呈斑点状阴影,边缘较清晰,排列成“梅花瓣”或“树芽”状阴影,为结核 病的典型表现 d 结核球:圆形、椭圆形阴影,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偶有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 状或环状钙化。 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称“ 卫星灶” e 结核性空洞: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内,见透亮区,空洞壁薄。
二、骨折类型:参考 PPT 图片
a 形状:分横、纵、斜、螺旋 及线形骨折 5 种
b 原因:外伤性、病理性
c 数目:单发、多发、粉碎性
d 有无伤口:闭合性、开放性
e 常见类型:嵌入、青枝、线形、凹陷、撕脱、压缩、粉碎、多发、骨骺分离、病理骨折、应力
性骨折等
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
a 原发浸润灶:肺近胸膜处原发病灶,多位于中上肺野,其它肺野则少见。 b 淋巴管炎:从原发病灶向肺门走行的条索状阴影,不规则,此阴影仅一过性出现,一般不易见 到。
c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结核菌沿淋巴管引流至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引起肺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继发性肺结核 1浸润性肺结核 X、CT: a 局 限性斑片阴影
分型: a 一侧肺不张:患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横隔升高。检测有代
★医学影像学下精品文档70页
腹部·消化系统:消化管: 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肠消化腺: 肝、胆、脾、胰·泌尿生殖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子宫、附件、前列腺、肾上腺§食管和胃肠道·消化系统常用检查方法:一、X线检查:(一)透视和平片:X线平片价值有限,仅用于与食管胃肠道疾病相关的急症检查,包括金属性异物、穿孔和肠梗阻等。
常用体位:仰卧位、立位、倒立位、侧位。
(1)低密度:气体——胃肠道积气;腹腔游离气体;胃肠道气液平面(2)高密度:不透光结石、钙化、异物等(3)软组织(中等) 密度:实质器官——位置、大小、形态及轮廓等;肿块。
(二)造影检查(钡餐、钡灌肠、血管造影):消化道主要靠硫酸钡造影。
(1)口服法:硫酸钡(钡餐),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服产气粉),碘水。
(2)灌注法:硫酸钡(钡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注入空气)。
·造影前准备1、受检部位空虚:(1)食道吞钡检查:无特殊准备,检查前1-2禁食。
(2)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禁食8小时)(3)小肠钡餐检查:上消检查后每1-2小时检查(禁食8小时)(4)结肠灌肠检查: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清洁灌肠)2、不加任何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3、不服重金属盐类药物※黏膜相:小弯侧皱襞平行整齐,大弯侧皱襞斜行、横向,胃窦部纵行、斜行及横行※充盈相:小弯侧轮廓光滑、连续,胃底及大弯侧呈锯齿状,胃底不规则,略呈网状二、CT 检查:(一)常规CT检查(二)CT小肠造影检查(CT enterography/enteroclysis,CTE)(三)CT仿真结肠内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 CTC)三、MRI检查:(一)常规MRI检查(二)MRI小肠造影检查(MRI enterography/enteroclysis,MRE)(三)盆腔MRI检查消化道CT、MRI检查:1、对消化道整体观察能力不及钡剂造影,不作为消化道疾病首选技术2、薄层扫描,应用合适的后处理技术可提高图像的质量3、增强扫描可了解病变血供情况4、对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四、超声成像·正常消化道X线表现:(一)食管:上连咽部,下接贲门;宽约 2~3cm。
医学影像学WORD版
医学影像学WORD版本第一篇总论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X线就被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这一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
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内容,应用普遍。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显像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成像和Y闪烁成像。
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CT),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等新的成像技术。
这样,仅100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形成了包括放射诊断的影像诊断学。
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近30年来,由于微电子学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分子医学的发展,致使影像诊断设备不断改进,检查技术也不断创新。
影像诊断已从单一的形态成像诊断发展为形态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
继CT与MRI 之后,又有脑磁源图(MSI)应用于临床。
分子影像学也在研究中。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现在数字成像已由CT与MRI等扩展到X线成像,使传统的模拟X线成像也改成为数字成像。
数字成像改变了图像的显示方式,图像解读也由只用照片观察过渡到兼用屏幕观察,到计算机辅助检测(CAD)。
影像诊断也试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以减轻图像过多、解读费时的压力。
图像的保存、传输与利用,由于有了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而发生巨大变化,并使远程放射学成为现实,极大地方便了会诊工作。
由于图像数字化、网络和PACS的应用,影像科将逐步成为数字化或无胶片学科。
70年代兴起的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监视下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新技术,使一些用内科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难以进行或难以奏效的疾病得到有效的医治。
(完整版)临床医学(影像学总结),推荐文档
第五章消化系统急腹症基本病变表现(1)腹腔积气:立位:新月形气体影;侧卧水平:气体位于侧腹壁与腹内脏器之间;仰卧:浮于腹腔前方;局限于某处,不随体位改变,称为局限气腹。
(2)腹腔积液:腹腔内坠于低处,仰卧位时,肝肾隐窝,其次为两侧结肠旁沟;肠间隙增宽;侧卧变为狭窄(3)实质器官增大:轮廓形状方面改变(4)空腔脏器内积气积液:胃十二指肠球部胀气,双泡征(5)腹内肿块:肿块在相邻对比下显示为软组织块影,有较清楚的边界;假肿瘤征(闭袢内充满大量液体,密度较高,正位呈肿块影像;侧卧为短小液面)(6)腹内高密度影:结石钙斑和异物,阑尾粪石呈分层同心环状,居于右腹下造影:1)急性肠套叠时,回结型和回结盲型杯口状或半口圆形充盈缺损2)乙状结肠扭转时,梗阻时,呈削尖样或鸟喙样狭窄3)结肠癌所致结肠梗阻,不规则狭窄或环形狭窄,甚至完全阻塞。
CT异常钙化灶:右下腹最常见的钙化为阑尾结石疾病诊断常见:胃穿孔并腹膜炎、腹腔脓肿、肠梗阻、腹部脏器损伤及腹主动脉瘤破裂等一),肠梗阻(有无,类型,完全与否,原因)分类:机械性(单纯性和绞狭性)、动力性(麻痹性与痉挛性,器质性)、血运性(血栓栓塞,循环与肠肌运动失调)1,单纯性:梗阻近端肠曲胀气扩大,高低不等的气液面,鱼肋状;远端无气体或少量气体(高位---近端残留液体,气体呕出,上腹部少量含气扩张的小肠影;低位——扩张肠腔及液面多;蛔虫---成团,成束蛔虫影2绞狭性:多为闭袢性,常见扭转,内疝,套叠和粘连。
肠壁粘膜增厚----变薄;积液液面较高多,长液面征;假肿瘤征;咖啡豆3)结肠梗阻:左半结肠:盲肠扩张明显,小肠或无,仰卧横结肠积气,升结肠积液;右半结肠:程度轻,小肠受累较多;闭袢乙状结肠扭转:马蹄形肠曲:二支常合并严重可扩大》10-20cm可有液面;低位结肠梗阻(有或无小肠梗阻);钡剂鸟喙状》360度,钡剂不能进入4)麻痹性肠梗阻:全胃肠轻中度扩张;气多也少,液面较低;液面有等高趋势(全结肠充气为诊断标准)【机械梗阻时,小肠含气量明显多于结肠,小肠梗阻易发生肠粘连】P135有无绞窄性判定(闭袢性:假肿瘤;咖啡豆;坏死可见气体影;病变快---腹水)二)胃肠道穿孔多见于溃疡、创伤、肿瘤、炎症;起暗病急,持续性上腹疼痛,延至全腹,产生腹壁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成像技术1. X线的概念:是波长极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
★X线的四大特性:⑴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⑵荧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⑶感光效应—是x线成像的基础、⑷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和防护的基础①白→高密度组织②灰→中等密度组织③黑→低密度组织2.MRI:长T1→黑影低信号→纵向弛豫时间;长T2→低影高信号→横向弛豫时间3.CT:计算机体层成像CT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的高但CT的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高4.超声(US):⑴概念: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医学上常用的超声频率为2.2-10.0兆赫兹⑵超声设备由:⑴换能器(又称为探头)⑵信息处理系统⑶显示器朝向探头的正向血流用红色表示;背向探头的负向血流用蓝色表示⑶声速=频率·波长★频率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穿透能力差频率低→分辨率低→图像粗→穿透能力强⑷多普勒效应的概念(P14)★⑸人体组织器官的图像表现分为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强回声四种类型具体见(P15)表格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一、骨与软组织病变▲1.骨龄的概念→(P28)2.基本病变表现:⑴骨质疏松;⑵骨质破坏;⑶骨质增生硬化;⑷骨质坏死;⑸⑹骨膜异常→具体见(P31)(掌握它们的概念以及X线检查)3.疾病诊断:(一)、骨与软骨组织的创伤:★⑴.骨折→儿童骨折的特点:①青枝骨折;②骺离骨折( P37)⑵.脊柱骨折(二)、骨与软骨组织的感染:⑴化脓性骨髓炎: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发病两周内无明显变化,以破坏为主;慢性则以增生硬化为主⑵骨结核:(以骨质疏松与骨质破坏为主)长骨结核:好发于骺与干骺端;★脊柱结核X线表现为:(P48)①病变椎体出现骨质破坏;②椎体间隙变窄;③椎体后突畸形;④椎旁冷脓肿形成;⑤破坏区出现沙粒样死骨;(三)、骨与软骨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P5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P50)⑴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以偏性心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内见粗细不等的骨嵴,形成皂泡影骨巨细胞瘤最大长径与长骨横径一致。
⑵恶性骨肿瘤(骨肉瘤)★分为:①成骨型;②溶骨型;③混合型★X线表现:好发于青少年,四肢长骨干骺端,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骨膜新生骨,肿瘤骨的形成及周围软骨组织肿块的形成。
二、关节(P62)1.基本病变表现:⑴关节肿胀、⑵关节破坏、⑶关节退行性变、⑷关节强直、⑸关节脱位2.疾病诊断:关节外伤:包括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第三章呼吸系统1.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P73)⑴.肺的横向划分:2、4肋骨前缘下端引一水平线将肺分成上中下三野;⑵.肺的纵向划分:分为内、中外三带⑶.纵膈的划分:⑴以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四胸椎下缘划一水平线→分为上中下纵膈⑵气管、升主动脉、心脏前缘→前中纵膈的划分⑶食管前壁、心脏后缘→中后纵膈的划分2.基本病变表现:(一)、肺部病变:⑴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气肿的概念(P80)纵膈偏向健侧阻塞性肺不张→纵膈偏向患侧⑵▲肺实变的概念:(P82)⑶空洞与空腔:厚壁空洞≧3mm;薄壁空洞﹤3mm结核性空洞多位于上肺尖段、后端或下叶背段⑷结节与肿块:直径≦2cm者为结节;直径﹥2cm者为肿块(二)、胸膜病变⑴胸腔积液:游离性胸腔积液:区分以2、4肋前缘分少、中、大量胸腔积液(具体见P87)局限性胸腔积液:分为①包裹性积液;②叶间积液;③肺底积液⑵气胸与液气胸:X线检查:①无肺纹理,为气体密度;②纵膈向健侧移动;③对侧可见代偿性的肺气肿,液气胸时可见液平面(具体见P89)⑶胸膜肥厚⑷胸膜肿块(三)纵膈改变(P90)★肺不张、胸膜增厚→患侧依位;胸腔积液、肺内巨大肿瘤,偏侧生长→健侧移3.疾病诊断:⑴支气管扩张症好发部位:左肺下叶及双肺下叶的背段★分类:⑴柱状型支气管扩张症→可见轨道征,戒指征⑵曲张型支气管扩张症→可见念珠征⑶囊状型支气管扩张症→葡萄串征⑵肺炎: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具体见P92)小叶性肺炎⑶肺脓肿:为厚壁空洞X线的变现为大叶性肺炎的变现+空洞⑷肺结核:好发部位:双肺上叶及双肺下叶的背段发病原因:为人型或者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分类:①原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呈“哑铃状”②血行散播性肺结核:分为急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慢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急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X线表现→“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慢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X线表现→“三不均匀”即分布不均、大小不均、密度不等③继发性肺结核:为成人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性空洞:X线表现(具体见P98)纤维空洞、空洞周围型改变、肺叶变形、代偿性肺气肿、胸膜肥厚及粘连、纵膈向患侧移位④结核性胸膜炎⑤其他肺外结核⑸肺肿瘤:(P99)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①中央型肺癌★②周围型肺癌→中晚期的X线表现为:①分叶征;②毛刺征;③胸膜牵拉征③弥漫型肺癌★⑹纵膈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P101)①胸腔→成年:甲状腺肿块、儿童:淋巴管瘤②前纵膈→胸腺瘤、畸胎瘤,前心膈角区的肿块多为心包囊肿和脂肪瘤③中纵膈→淋巴瘤、其次为支气管囊肿④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第四章:循环系统★1.心脏大小→测量心胸比率是确定心脏有无增大的最简单的办法心胸比率:为心影最大横径于胸廓最大横径的比值≦0.52.心脏的形态:横位心→短胖体型;斜位心→适中体型;垂位心→瘦长体型3.基本病变表现:(P112)4.疾病诊断★法洛四联症的基本畸形包括:(P121)⑴肺动脉、肺动脉瓣或瓣下狭窄;⑵室间隔缺损;⑶主动脉骑跨;⑷右室肥厚第五章消化系统一、急腹症1.▲胁腹线的概念:(P130)2.基本病变表现:3.疾病诊断(一)肠梗阻⑴单纯性小肠梗阻:★X线表现(P134):①肠管的机械扩张;②可见阶梯状的气液平面一些了解知识:若为空肠上段为高位肠梗阻;空肠的下段则为低位梗阻小肠横径﹥3cm,结肠﹥6cm则称为小肠扩张⑵绞窄性小肠梗阻(可见血液循环障碍)→可见“假肿瘤征”或“咖啡豆征”⑶结肠梗阻→可见“马蹄状”或“鸟嘴状”(二)胃肠道穿孔(P136)★X线表现为:新月征→即为腹腔内游离气体,站立腹部平片膈下游离气体、气腹、液腹、麻痹性肠胀气(判断题)二、食管与胃肠道(一)食管1.基本病变表现(P139)⑴食管的改变▲⑵轮廓的改变:充盈缺损、龛影、憩室的概念(P139)⑶粘膜与皱襞的改变2.疾病诊断⑴食管癌★X线表现:(P140)①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官腔狭窄;②腔内充盈缺损,癌瘤向腔突出,造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增生型癌的主要表现);③不规则的龛影(典型的溃疡型癌)(二)胃与十二指肠1.正常影像:⑴牛角型→多见于胖型;⑵钩型→胃下极大致与髂嵴水平;⑶长胃型→(无力型胃)瘦长型;⑷瀑布胃型2.胃壁的厚度不超过5cm;3.疾病诊断⑴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X线的直接征象为龛影,多见于胃小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在球部,龛影有一圈透明带或放射状粘膜纠集★⑵胃癌:良恶性溃疡X线鉴别诊断(P148)⑶结肠与直肠:结肠癌三、肝脏、胆系、胰和脾(一)肝脏1.大小正常肝脏由膈顶至肝下缘不超过15cm;2.基本病变表现:肝的大小异常;肝的边缘与轮廓异常;肝的弥漫性病变3.疾病诊断(P159)⑴肝海绵状血管瘤→(为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CT诊断标准:对比增强出现“早出晚归”征象①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造影;②增强扫描表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并不断向中央扩展;③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周围正常肝实质成等密度或高密度;★MRI:肿瘤在T1WI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极高信号灶,称为“灯泡征”⑵肝细胞癌(P161)原因:发病与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密切相关分型:①巨块型→肿块直径≧5cm②结节型→每个肿瘤﹤5cm③小肝癌→直径﹤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直径之和﹤3cm;CT:对比增强扫描是,由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出现明显的斑块、结节状强化(二)胆系1.基本病变⑴大小:胆囊横断面直径﹥5cm,胆囊增大;胆囊厚度﹥3mm,胆囊增厚⑵胆管扩张:★CT检查(P169):可见肝内或条索状或圆形低密度影,直径超过5mm;肝外胆管直径﹥1cm;2.疾病诊断⑴胆石症:X线检查:(P170)胆囊阳性结石→边缘高密度的环形菱形,多角形影“石榴子”可见充盈缺损超声:①胆管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②强回声团后出现声影③改变体位扫查,胆囊内者强回声团随着体位改变而移动第六章泌尿与生殖系统一、泌尿系统(一)肾与输尿管1.基本病变表现(P186)⑴肾数目、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⑵肾脏肿块;⑶异常钙化影;⑷肾盂、输尿管异常⑸肾血管异常2.疾病诊断⑴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马蹄肾:为两肾上极或下极多为下极相互融合,状如马蹄⑵肾盂、肾盏和输尿管异常【影像学表现】(P188)肾结石:★⑴X线平片检查:位于肾窦区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桑葚状或鹿角状的高密度影⑵CT:位于肾盏或肾盂的高密度影⑶超声:肾窦区的点状或团状高回声、后方伴有声影输尿管结石⑶肾细胞癌→为最多见的肾恶性肿瘤又称肾癌【影像学表现】(P190)⑷肾盂癌(又称乳头状癌)【影像学表现】(P192)(二)膀胱1.膀胱癌→主要为移行细胞癌X线表现: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充盈缺损二、生殖系统(略)(P205—P206) 女性:⑴子宫肌瘤;⑵子宫癌(P210—P212)男性:⑴良性前列腺增生(PSA增高);⑵前列腺癌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1.占位性效应的概念:(P235)2.⑴皮质萎缩→脑沟和脑裂增宽、脑池扩大;⑵髓质萎缩→脑室扩大3.疾病诊断(一)脑肿瘤⑴星形细胞肿瘤★【影像学表现】(P236)CT:病变多位于白质,①Ⅰ级肿瘤→通常呈低密度灶,分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②Ⅱ–Ⅳ肿瘤→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或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克呈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均匀强化。
⑵脑膜瘤→多位于脑外,MRI可见“脑膜尾征”⑶垂体瘤→雪人征⑷听神经瘤→多位于桥小脑池⑸颅咽管瘤→多位于鞍上,多见钙化⑹转移瘤→多发于颅内(CT→瘤周水肿较明显,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二)脑外伤⑴脑伤与脑裂的部位→(脑裂伤见脑膜、脑或血管的撕裂)⑵脑内血肿→多发于额叶与颞叶,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⑶硬膜外肿血→CT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⑷硬膜外肿血→位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呈新月形⑸蛛网膜下腔出血→铸形(三)脑血管疾病★⑴脑出血的CT表现: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P242)⑵脑梗死→可分为①缺血性梗死;②出血性梗死;③腔隙性梗死⑶动脉瘤→好发于颅底动脉环及其附近★⑷动静脉畸形→①供血动脉;②畸形血管团;③引流静脉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