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_0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欣赏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1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2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3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4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结构框图5高中必修三历史点一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发展历程:(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高中必修三历史点二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1、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章框架图汇总
⾼中历史必修三各章框架图汇总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孟⼦、荀⼦、⽼⼦和韩⾮⼦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意⼤利的⽂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
难点⽂艺复兴的实质、认识⽂艺复兴和宗教改⾰时期的⼈⽂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1)背景:世界经济⼤危机下胡佛的⾃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膏肓。
资本主义制度⾯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预经济。
(新政的“新”之处)(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阶段:1933年3⽉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摆脱危机;第⼆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4)主要措施:整顿银⾏、恢复⼯业⽣产(中⼼措施)——《全国⼯业复兴法》)、调节农业⽣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程(作⽤: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劳⼯权利、建⽴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①在⼀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产⼒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70年代初,⾼速发展的黄⾦时代;20世纪70年代滞胀;20世纪80年代⾛出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由放任,⼜反对过度的⼲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梳理,⼀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整理⾼中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荀⼦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孔⼦与⽼⼦(⼀)孔⼦1、⽣平著述:春秋鲁国⼈,“三家⼀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 B、“礼”(“克⼰复礼”) 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神⽽远之”③教育思想: “有教⽆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发扬光⼤,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整理孔⼦⾔⾏为《论语》,尊孔⼦为圣⼈,历世景仰。
(⼆)⽼⼦:1、⽣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盾对⽴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为⽽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化产⽣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产⼒发展和社会⼤变⾰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时代,造成思想和⾔论的空前⾃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批⼈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招揽⼈才(⼆)儒家:孟⼦和荀⼦1、孟⼦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先义后利、舍⽣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成为四书之⼀ B他被称为“亚圣”2、荀⼦①荀⼦的思想:A“天⾏有常”、“制天命⽽⽤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墨家学派的创始⼈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攻③尚贤、尚同尚⼒、节⽤、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业者的利益②战国⼀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与道家2、庄⼦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与《韩⾮⼦》2、韩⾮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7
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8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9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0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1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2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3
15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6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7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8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9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0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1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2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3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4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5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4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5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6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7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8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9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0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1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2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3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4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二历史必修三思想史 思维导图集合
【合作探究】
一、 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有何异同?
先秦儒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
思想来源
儒学、阴阳、黄老、法家
主张 地位
仁、礼、为政以德; 仁政、民贵君轻、礼 法并施……
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不受重视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 统治者重视,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
同: 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
阅读教材思考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是什么?
中世纪神学 VS 人文主义
神性
→ ← 人性
肯定人,注重人性。
神学束缚 → ← 自由
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
来世/禁欲 → ←现世/幸福
要求现实享乐。
蒙昧主义 → ← 理性/经验
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小结: 我的信仰,你做主 教皇:因行称义
产生时期
复兴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出生时代:公元前5世纪
时代背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相同点: 都关注人与人类社会;都强调伦理道德;重视教育,重
视知识的作用等;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异:(1)对人的属性关注点不同:儒家强调“社会”的人,而希 腊强调“个体”的人;(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孔子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压制了人的个性 发展。而苏强调人在社会中的权利责任,人人平等,有利于人的 个性发展,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 同:孔文子等将社会和人作为研究重点,忽视对自然科学探究, 苏对自然科学研究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核定地价,增值地价 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军阀的个人及团体一 切自由和权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30832)
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程标准】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重难点知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苏联的文学成就。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价值。
重难点知识: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重点知识: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知识: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思维导图】[轻巧识记]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山东师大附中)《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文学家、美术家。
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A.雨果 B.列宾 C.海明威 D.毕加索2.(09山东临沂一中)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阅读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恩仇记》《唐·璜》《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
依据你的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A.解冻文学B.古典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3.(09山东苍山一中)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人间喜剧》 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围着时钟摇吧》4.(09山东沂水一中)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B.用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C.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5.(09山东曲阜师大附中)中国绘画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画强调“度物象而取其真”两者不同的绘画要求体现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想
王夫之——唯物主义
(《船山遗书》)
主张: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②认识论:一切事物通过观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意义: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意义
①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②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③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宋 形成发展:
1、创立者:陆九渊(南宋)
明 理 学
核心: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 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陆王 心学
认识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集大成者:王阳明(明朝)
核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吸收了佛教思想(禅宗)
认识论:“致良知”、“知行合一”。
4
背景:古希腊工商业繁荣;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代表:普罗泰戈拉
主张: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价值
智者 学派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意义:
积极:体现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程朱 理学
1、二程(北宋)
核心: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伦理
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人伦者,天理认也识”
论:提出“格物致知”
“父2、子理君学臣集,大天成下者之:定
朱熹(南宋)
《四书章句集注 》 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思维导图_知犀思维导图
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 影响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使其成为显学,自成一家, 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
积极作用
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仍有很大价值
整理“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儒家
孟子 荀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道”是世界本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主要流派和代表
法家
庄子 韩非子
“道”是最高原则;“齐物论 法治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历史意义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 家思想有关
消极作用
它的主要学说都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作为封建统治思想,对钳制人民 思想、阻碍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
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政治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出现背景
阶级 经济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文化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孔子
核心思想:仁、礼;以德治国;中庸;“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考考点梳理】第⼀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式和⼟地制度(2) ⼿⼯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学艺术(1) 科技成就(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精神的发展(1) ⽂艺复兴和宗教改⾰(2) 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 ⼯业⾰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与发展(1) 英国君主⽴宪制的确⽴(2) 美国共和制的确⽴(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宪制的确⽴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和国际⼯⼈运动(1) 《共产党宣⾔》(2) 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学(2) 进化论(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技术的应⽤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命(1) 1840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2) ⾟亥⾰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4) 新民主主义⾰命(5) 侵华⽇军的罪⾏与中国军民的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业的兴起(2) 民国时期民族⼯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到⼽尔巴乔夫改⾰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次世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第⼆次世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5. 现代科学技术(1) 相对论和量⼦论(2) 现代信息技术6.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学艺术(1) ⽂学的主要成就(2)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 有代表性的⾳乐作品(4) 影视艺术的产⽣与发展现代中国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1) 中华⼈民共和国的成⽴(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 "⽂化⼤⾰命"(4) 改⾰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 "⼀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 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 20 世纪50 年代⾄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 ⼗⼀届三中全会关于改⾰开放的决策(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建⽴初期的重⼤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邦交正常化(4) 改⾰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 中国近现代社会⽣活的变迁(1) 物质⽣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 交通、通讯⼯具的进步(3) ⼤众传媒的发展5. 20 世纪以来的重⼤思想理论成果(1) 孙中⼭的三民主义(2) ⽑泽东思想(3) 邓⼩平理论(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化教育事业(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针(3) 教育事业的发展注意:知识点只是将考纲⾥的知识点进⾏了罗列,⽅便考⽣查询考点,但是在知识点整理部分,是按照模块⾛的,可能与考纲知识点顺序有所不⼀致,但是考点都是融合在⾥边的,没有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一般平民所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观点: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影响:辛亥革命
时间:20世纪初
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激进派
旗帜:民族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主张: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特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共(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新思潮的主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地主阶级(器物层次)
抵抗派 洋务派
时间:19世纪40--50年代 人物:林则徐、魏源、 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特点:重军事,轻经济(未付诸实践) 目的:抵御外辱,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口号:自强,求富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特点:重技术,轻制度 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抵御外辱,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影响: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主张:变法救亡图存;变革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特点:重政治制度,全面学习西方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旧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革命派
人物:孙中山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民主主义(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资产阶级
时间:19世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年代
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
早期维新派(制度层次)
主张:变革政治制度,推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特点:重政治制度,全面学习西方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时间:19世纪90年代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维新派(制度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