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田园”教学实录与评析-最新资料

合集下载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园风光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田园景物描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田园风光的描绘方法。

2. 田园景物的特点及描绘技巧。

3. 优秀田园诗歌、散文的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田园风光的描绘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田园风光的作品。

2. 难点:如何抓住田园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田园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讲授法:讲解田园风光的描绘方法,分析田园景物的特点。

3. 示例法:展示优秀田园诗歌、散文,让学生体会田园风光的魅力。

4. 实践法:学生动手描绘田园风光,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田园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讲解:讲解田园风光的描绘方法,分析田园景物的特点。

3. 示例:展示优秀田园诗歌、散文,让学生体会田园风光的魅力。

4. 实践:学生动手描绘田园风光,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收集更多关于田园风光的诗歌、散文,进行欣赏和学习。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动手描绘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作品。

3. 写一篇关于田园生活的感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园风光描绘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七、教学资源:1. 田园风光的图片、视频资料。

2. 优秀田园诗歌、散文作品。

3. 绘画工具和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讲解、示例、实践。

2. 第二课时:展示、总结、课后作业布置。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教材一年级下册13—14页“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节综合性练习课。

是在学习了“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还剩多少?”和“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用减法计算,这样的问题基础上,学会找出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材创设了“美丽的田园”这个情境,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

目的是初步发展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

教学目标:1、初步发展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3、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4、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并会用语言表达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同时进行解答。

2、熟练的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准备:SMART课件学具准备:一张预习单(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提出的三到五个学过的数学问题。

加减不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天。

师:春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田园里的小动物们玩的可高兴啦。

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啊?(板书课题: 美丽的田园)生: 想。

师:现在我们跟随好朋友笑笑和淘气一起去美丽的田园看看吧。

(出示13页情境图)师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中景色:在碧绿的田野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小河里有许多鹅在嬉戏,河滩上有一些茂密的树林,有一片青青草地,几只鹅在草地上休息,在一棵大树上停着许多小鸟,天空中也飞来了一些小鸟,草地上还有许多小羊在吃草,春天的田野真美丽!师:在这个美丽的田园里,告诉了我们许多的数学信息,还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开动我们的小脑袋去发现并解决它们,好吗?(补充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本设计简单明了,直接根据当下的季节引出情境图,然后边描述边让学生观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情境图上来找出数学信息,目的明确,适时适当。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

《美丽的田园》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小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丽的地方。

请看屏幕。

(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

)师:大家说,这个田园美丽吗?(美!)好,我们今天要在这个美丽的田园里来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举手汇报。

)生1:我看到了小鸟在天上飞,还有一些停在树上。

师:有几只小鸟?生1:天上有12只,树上有5只在休息。

师:说得真好,观察得很仔细。

有没有不同的?生2:我看到了图上有白鹅……师:有几只?生2:草地上有6只,小河里有8只。

师:真棒,谁再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3:老师,图上还画了羊,有白羊有6只,黑羊有5只。

生4:我看见图上有花,红色的花有7朵,黄色的花有4朵。

师:说得不错。

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图上有小鸟、天鹅、羊和花。

再观察一下,还有什么?生5:还有树。

这边有一棵大树,那边有16棵小树。

师:他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说得好,掌声鼓励。

[评析:情境的创设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符号,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树立数学价值观。

]二、问一问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再想想,能不能用算式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想好了,在小组里说说,小组长来组织,一个同学记算式,其他同学来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跟别人不一样。

同学们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课本84面的图。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记录算式。

)师:下面,哪个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数学问题?(学生小组代表汇报。

《美丽的田园》(通用8篇)

《美丽的田园》(通用8篇)

《美丽的田园》(通用8篇)《美丽的田园》篇1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一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 创设情境,练习口算。

(1)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出示画面:一只丑小鸭抬头仰望着天空中飞过的白天鹅,眼里流露出悲伤、郁闷的眼神。

(2)丑小鸭多想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啊,你们愿意帮助它吗?(3)怎么帮呢?你们看,每只丑小鸭都带有5道口算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目都解答对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

试试吧!课件逐一出示口算题(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5道口算题得数正确后,就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

学生积极性更高了。

2.铺垫引入。

(1)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后,高兴地与同伴们一起飞呀飞,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2)课件出示画面:美丽的田园。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出示“美丽的田园”主题图,让学生自己感受田园的美丽后提问:谁能用最美的语言说一说在田园里都看到了什么?2、学生汇报,(老师同时画简笔画:树、鸟、鹅、羊、花)3、小结并提出要求: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的也非常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到田园里寻找快乐,发现数学问题。

你能在田园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4、小组合作:从五种景物中选择一种本组最喜欢的提出问题,并简单纪录好,写出解答的算式。

5、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板书算式(解答问题可形式多种)。

提出的数学问题有:(1)白羊有多少只?黑羊有多少只?(白羊有6只,黑羊有5只)(2)白羊和黑羊一共有多少只?算式为:6+5=11(只)或5+6=11(只)(3)一共有11只羊,白羊有6只,黑羊有几只?算式为:11-6=5(只)(5)一共有11只羊,黑羊有5只,白羊有几只?算式为:11-5=6(只)(6)岸上的鹅和水里的鹅一共有几只?算式为:6+8=14(只)(7)一共有14只鹅,水里有8只,岸上有几只?算式为:14-8=6(只)(8)一共有14只鹅,岸上有6只,水里有几只?算式为:14-6=8(只)(9)左边有8棵大树,右边有9棵大树,一共有多少棵大树?算式为:8+9=17(只)(10)一共有17棵大树,左边有8课,右边有几棵?算式为:17-8=9(棵)(11)一共有17棵大树,右边有9课,左边有几棵?算式为:17-9=8(棵)(12)树上的小鸟和天上飞的小鸟共多少只?算式为:12+5=17(只)或5+12=17(只)(13)一共有17只小鸟,树上有5只,天上有几只?算式为:17-5=12(只)(14)一共有17只小鸟,天上有12只,树上有几只小鸟?算式为:17-12=5(只)(15)黄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算式为:13+6=19(朵)或6+13=19(朵)(16)一共有19朵小花,黄花有6朵,红花有多少朵?算式为:19-6=13(朵)(17)一共有19朵小花,红花有13朵,黄花有多少朵?算式为:19-13=6(朵)同学们在美丽的田园里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并且在小组同学的合作下很好地解决了,你们可真了不起!看来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学的知识很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上音实验鹤壁分校杜青青一、教材分析教材中创设了“美丽的田园”这一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

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池的计算方法和求一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时困难应该不大,问题在于学生能从这么多信息中准确找出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根据所给数学信息能够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是一一个难点,为此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多进行交流,在交流和探讨中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1.初步发展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以及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从多个数学信息中找准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解答,熟练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五、教具准备教师:希沃白板课件,小鸭、小鸟、小鹅、小山羊、小绵羊贴图,8+6算式贴图,小贴画等。

学生:课本、练习本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上课提前五分钟进入班级,(课前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并带领学生一起唱)。

师:刚才这首歌曲好听吗?你知道是什么季节的歌曲?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春天啊是个美丽的季节,春天的田园更美丽,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美丽的田园走一走,一起领略春天的田园之美,想去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田园!(出示课件“美丽的田园”图片)师:哇!好美呀,鸟儿叽叽喳喳的唱着歌曲,可爱的小鹅快活的在河里游来游去,小羊咩咩的叫着,津津有味的吃着青草,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田园美么?想不想也到这样的田园里玩一玩呢?下面哪请同学们假装自己在这样的田园里面。

小学美术《美丽的田园》教案

小学美术《美丽的田园》教案
(2)绘画技巧:教授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田园风光。
(3)创作实践: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品中,提高绘画能力。
(4)审美评价: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美丽的田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充满热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同学在观察田园景物时,对细节把握不够准确,导致作品中的物体形态不够生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色彩搭配上,学生需要掌握光影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如阳光下的田野颜色较为明亮,背光处的树木颜色较暗等;
-在观察与想象力的结合上,教师需引导学生将实际观察到的田园景物与自己的情感、想象相结合,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4.教学难点:
(1)线条的运用: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田园景物的轮廓和空间关系,以及线条的疏密、曲直、长短等变化来表达景物的质感和动态。
3.文化理解: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让学生了解并传承我国农耕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审美与评价: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美的追求和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田园景物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2)学会观察和分析田园景物的特点,如田野、农舍、树木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景物时,学生需要学会运用线条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使用色彩表现景物的光影效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把握田园景物的特点,如田野的线条、农舍的形态、树木的疏密等;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技巧运用到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心中的田园风光。
(2)色彩的搭配: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生动性,同时体现田园风光的自然和谐。

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3)你还能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的说一说。 (请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 14 页“练一练” 第(1)题:
先出示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各有几只?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第(2)题: 请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一共有几只白鹅?
8+6=14(只)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
11-5=6(只)
本节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并从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 20 以内数的加
这种学习形式,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及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们的目
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新鲜,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
到学习上,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掌握 20 以内加减的计算方法,能理解 20 以内进位加、退位减的算理,并能 正确的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学习的乐 趣。
讨论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大家看,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田园里 的小动物在悠闲地玩耍着,让我们跟着笑笑和淘气的脚步一起去看一看吧!
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鼓励孩
课后 反思
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内容只有一幅图,只看一张图提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二则】【名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二则】【名师】

《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二则】〖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教材提供了一幅情境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

1. 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引入,让学生充当童话里的角色,用数学知识去帮助可怜的“丑小鸭”,从而获得成功感,萌发学习的愿望。

2.我校正在进行一节课35分钟的课改实验,因此教学环节要少,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去思考交流。

3.老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最后要让学生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无疑等于给每人配备了一位尽责的老师,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校教学条件较好,配备了电脑、实物投影仪,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可能,非常有利于低年级的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班共有学生45人,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学生爱提“一共有多少?”“还剩多少?”等顺向思维的问题,而且学生如果上课伊始提不起兴趣,就很懒得去表达。

因此,如何创设一个能调起学生积极性的情境至关重要。

〖课堂实录〗(一)导入激趣1. 创设情境,练习口算。

师: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课件出示画面:一只丑小鸭抬头仰望着天空中飞过的白天鹅,眼里流露出悲伤、郁闷的眼神。

师:丑小鸭多想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啊,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学生脱口而出:愿意。

师:怎么帮呢?你们看,每只丑小鸭都带有5道口算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目都解答对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

试试吧!课件逐一出示口算题(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学生非常踊跃。

5道口算题得数正确后,就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美丽的田园》,了解田园风光的特点和美丽,增加对大自然环境的认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提高学生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田园风光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美丽的田园》是一篇描绘田园风光的短文,通过描绘田野、河流、村庄等景物,展现了田园景色的美丽和和谐。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田园风光的特点,能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关于大自然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

3.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田园风光的理解和感受。

3.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5 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最美的田园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田园风光的美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能力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田园风光的绘画或写作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美丽田园。

5.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到大自然中感受田园风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3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共同欣赏田园风光,增进亲子关系。

美丽的田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美丽的田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4月15日地点:XX县XX乡美丽田园教研基地参与人员:XX县各乡镇小学教师、教研员、基地工作人员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村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XX县教育局联合美丽田园教研基地,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美丽的田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观摩、交流研讨、实践操作等方式,让教师们在美丽的田园环境中,感受乡村教育的独特魅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活动内容1. 开幕式上午8:30,活动在美丽田园教研基地举行开幕式。

县教育局副局长XXX致辞,强调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活动寄予厚望。

随后,基地负责人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包括设施、师资、课程等。

2. 实地观摩9:00-10:30,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分组参观了美丽田园教研基地的各个功能区域。

包括:(1)农耕文化展示区:展示了我国丰富的农耕文化,包括农具、农产品、传统手工艺等。

(2)生态农业示范区:展示了现代农业技术,如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等。

(3)乡村教育实践区:展示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包括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等。

3. 交流研讨10:30-12:00,教师们在基地会议室进行了交流研讨。

首先,由各乡镇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包括如何将乡村特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接着,教研员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4. 实践操作12:00-13:30,教师们分组进行了实践操作。

包括:(1)农耕体验:教师们亲自体验了播种、施肥、收割等农耕活动,感受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2)生态农业技术操作:教师们学习了现代农业技术,如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3)乡村教育实践:教师们分组开展了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5. 总结反馈13:30-14:00,活动进行了总结反馈。

基地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感谢了教师们的积极参与。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美丽的田园》。

(2)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描绘出田园的美景。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田园景色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描绘田园美景。

难点: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对田园景色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田园景色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田园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田园景色的看法。

(3)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

(3)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田园的美。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2)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描绘出田园美景。

4. 应用拓展:(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田园景色。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描述。

5. 小结作业:(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回家后,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丽田园。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描绘出田园美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田园之中。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直观演示:利用生字词卡片、课件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田园风光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通过观察和描绘田园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田园风光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田园风光的定义和特点观察和描述田园景物的方法绘画田园风光的技巧和步骤第二章:田园风光的定义和特点2.1 田园风光的定义解释田园风光是指乡村的自然景观,包括田野、农舍、农作物等。

2.2 田园风光的特点描述田园风光的宁静、和谐、自然和美丽等特点。

第三章:观察和描述田园景物的方法3.1 观察田园景物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用肉眼观察田园景物,注意观察光线、色彩、形状等。

3.2 描述田园景物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田园景物的特点和感受。

第四章:绘画田园风光的技巧和步骤4.1 绘画田园风光的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田园风光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4.2 绘画田园风光的步骤教授学生绘画田园风光的步骤,包括构图、上色和细节描绘等。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观察田园景物安排学生到户外田园地区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

5.2 描绘田园风光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运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丽田园风光。

第六章:评价方法6.1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观察和描绘田园风光时的表现和改进方向。

6.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6.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对田园风光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七章:总结与反思7.1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观察和描绘田园风光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7.2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八章:扩展活动8.1 田园风光摄影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田园风光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捕捉田园风光的美丽瞬间,培养学生的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

小学课文《美丽的田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田园景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田园景色。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田园景色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田园景色的喜爱。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田园景色。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田园景色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加深对田园景色的理解。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4.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田园生活中的场景。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创作关于田园的画作或故事。

美丽的田园教研活动评课(3篇)

美丽的田园教研活动评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一场以“美丽的田园”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评课议课等环节,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活动前期,各教研组认真开展了集体备课,针对“美丽的田园”这一主题,老师们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老师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探讨教学策略,力求为学生们呈现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堂。

2. 课堂展示活动当天,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代表进行课堂展示。

课堂上,老师们以“美丽的田园”为主题,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

在课堂上,老师们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3. 评课议课课堂展示结束后,各教研组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

首先,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进行了反思。

随后,听课教师结合课堂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对课堂进行了点评。

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积极为对方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美丽的田园”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2. 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活动中,教师们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3. 教研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评课议课等环节,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研氛围日益浓厚。

四、活动总结本次以“美丽的田园”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田园风光图片或实际场景,描述田园中的景物和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田园景色,准确描述田园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田园之美。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有条理、生动的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田园之美,丰富写作素材。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田园风光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田园之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田园中的景物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欲望。

3、写作指导法: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组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如绿油油的稻田、金黄的油菜花田、清澈的小溪、吃草的牛羊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丽的田园。

2、观察与讨论(10 分钟)(1)再次展示更多田园风光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包括田园中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等。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在图片中看到的内容,并尝试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

(3)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归纳和总结。

3、写作指导(15 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去过田园,或者在电视、书籍中看到过关于田园的介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写作。

(2)讲解写作的基本结构,如开头可以介绍自己对田园的总体感受,中间详细描述田园中的景物和活动,结尾表达对田园的喜爱或赞美之情。

(3)强调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学生写作(20 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开始写作《美丽的田园》。

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教案

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田园风光的基本概念。田园风光是指自然乡村景色,包括田野、山峦、农舍等元素。它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表现对象,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具体的田园风光画作。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田园景色,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捕捉自然之美。
2.技能点:教授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基本技巧;
3.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田园风光绘画创作,提高审美素养和绘画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观察与感知:通过观察田园风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创意与表现:指导学生运用绘画语言,发挥创意,表现个体对田园风光的独特感受,提升艺术表现力;
举例:如引导学生关注田野的线条,山峦的形状,天空和庄稼的色彩等。
(2)绘画技巧的运用: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方法,学会简单的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美感的田园风光作品;
举例:如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田野的边界,运用色彩渐变表现天空的远近感等。
(3)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通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创作出有特色的田园风光画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审美与评价:学会欣赏和评价田园风光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美丽的田园》评课稿

《美丽的田园》评课稿

金主任点评数学课《美丽的田园》
包头市蒙古族学校曹汇茹3月16日金主任一行专家组来到蒙古族学校观摩我的课堂教学,对我的教学方式方法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了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很好的该进建议。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环节过于紧凑,没有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2.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未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学生在做课后练习时,教师未能做到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针对以上问题,金主任给予以下该进建议:
1.放慢教学节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一年级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反映和消化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但是从主题图的引入到数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再到后来解决数学问题,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

2.丰富教学方法,尽可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点突出数学信息,提高学生找数学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数感。

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培养问题意识,做到个体先学,在进行全班汇报,最后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师生配合,完成教学计划。

3.做到完全放手,留给学生独立完成的空间。

在做练习时,应该遵循学生先说,同桌互说,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这样的步骤,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锻炼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金主任的精彩点评,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我会听取以上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在今后教学中稳步提高。

《美丽的田园教学实录》优秀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学实录》优秀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复习导课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玩吗?有三只小动物在外面玩累了,想回家休息,但是他们却迷路了。

课件出示复习第一题你们愿意把他们送回家吗?(愿意)(指名口算)二、教学过程师:你们真有爱心,也特别聪明,三只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进了家门。

他们今天到了一个很美的地方玩了一天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他们到哪玩吗?(想)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

那你们想不想去美丽的田园看一看呢?想课件出示画面:美丽的田园。

师:看到这么美的环境,你想说些什么生:我们不能乱砍树,要爱护树木。

生:不能随便乱丢垃圾。

师: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真高兴,你们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了要保护环境,真了不起。

师:在美丽的田园里来了一群小鸟,他们都在哪呢?(学生举手汇报)生:有的在树上有的在空中。

师:让我们来数一数吧!生: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

师:你是怎么数的呢?生: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师:你说的真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我是两个两个数的。

生:我是三个三个数的。

师:你们真棒,有这么多的方法。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道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只?师: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呢?生:115=16(只)师:谁还能根据我们的数学信息提出一道数学问题呢?生:树上的比空中的少几只?或者也可以说成空中比树上多几只?师: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谁会列式?生:11-5=6。

板书:11-5=6(只)师:你能再来说一说11、5、6表示什么呢?生:11表示空中有11只小鸟,5表示树上有5只小鸟,6表示的是空中比树上多6只。

师:看又来了一些小动物,他们是谁呢?他们都在哪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吧?生:岸上有6只鹅,河里有8只鹅,地上有7只小白羊,5只小黑羊。

师:让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再来提数学问题吧!生:河里的鹅比岸上的少几只?师: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生:8-6=2只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生:地上的小白羊比小黑羊多几只?师:谁能来列算式呢?生:7-5=2(只)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列出了一个算式86,你知道他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说说怎么这么快猜出来的?课件出示,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田园”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3页。

【课前思考】本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节综合练习课,教材通过创设“美丽的田园”这一情境,呈现了丰盛的数学信息。

教材按照“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应用”的思路展开,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凡思路和统统的过程。

备课前,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情境出发?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开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活动,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这些都有赖于我们教师为学生搭建思考、表达、合作、实践的平台。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初步培养学生从详尽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烂熟。

3.初步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4.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美丽的田园情境图。

今天我们要在这个美丽的田园里来学习数学知识,让我们跟着笑笑和淘气的脚步一起去看一看吧!二、你说我讲,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请大家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这幅图,说说你发现了图中有哪些数量。

生1:我看到了小鸟在天上飞,还有一些停在树上。

师:有几只小鸟?
生1:树上有5只在休息,天上有11只。

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发现吗?请把你发现的数量记录在书上。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情境图,从中发现统统的数学信息。

让学生从说看到的物体到数出数量,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问一问
师:小朋友们的眼力真好,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再想想,能不能用算式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4人小组合作,每个同学说一个问题,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跟别人不一样。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记录算式)
师:下面,哪个小组先来说说根据图中数量提出的问题?一个同学说问题,一个同学说算式解答。

生1:图上有11只小鸟飞在天上,5只小鸟停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生2:算式是11+5=16。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鸟的图片)
师:你是根据天上和树上小鸟的只数提出加法问题,可以。

生4:我们这组还提出减法问题呢。

图上有11只小鸟飞在天上,5只小鸟停在树上,树上的小鸟比天上的少几只?
生5:我们这组还有!图上有11只小鸟飞在天上,5只小鸟停在树上,天上的小鸟比树上的多几只?
师:(依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3个问题)你们根据图上关于小鸟的信息,确凿地提出3个问题,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3个问题,你们发现什么了么?
许多学生举手,突然一生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我觉得××的问题还可以这样问,就是树上再停几只小鸟就和天上的小鸟同样多?
教室里沸腾起来:可以,可以,还可以天上飞的小鸟少了几只就和树上一样多?
生:我发现,这些问题不一样问,但是计算方法一样,都是11-5=6。

师:是哦,这4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例外表达方式,但都是求天上的小鸟和树上的小鸟相差几只,都用减法计算。

【评析:重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并互相辨析、评议,体现问题表述多样但题意相同的本质,通过“情境+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全过程。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场面。


3.理一理
师:那关于羊和鹅的数量,你会提什么问题呢?
(例外小组依次汇报所提的问题,其他小组作补充。

师依次在黑板上贴出问题)
师:每个小朋友都在积极地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你们想不想给它们分分类呢?
(生解放回答)
师:对,可以分为加法的一类,减法的一类。

(学生上黑板分类演示)
师:像这样的加法算式通常是求两个数相加的和,那么减法算式呢?
(教室再次热烈起来)
生:求谁比谁多多少。

也可以求谁比谁少多少。

生:是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

生:求还剩下多少也可以的。

……
【评析:有序、分层地提问、归纳、整理,是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帮助学生达成的基本技能。


三、巩固内化,发展思维
1.编数学故事
师:大家真棒!在美丽的田园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能独立解决。

其实呀,这些算式还可以表示很多例外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编故事游戏好吗?从这些算式中选几个来编数学故事。

好!先自己独立想一想!
生1:树上有11只苹果,摘走了5只,还剩几只?
生2:我跳绳跳了9下,同桌跳了16下,我再跳几下就跟同桌一样多?
生3:我昨天晚上练了8个字,今天练了12个,今天比昨天多练了几个?
……
师:小朋友,你们会编数学故事了吗?下课后可以和你的好朋友或是爸爸妈妈一起编数学故事。

2.森林里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课后第一题)。

请学生在书上完成,全班交流。

3.我们得智慧星啦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胜利解决了各种难题,智慧老人奖励给我们好多智慧星。

瞧!淘气得到了7颗智慧星,笑笑得到了8颗智慧星,小丽得到了9颗智慧星,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评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算式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体现了动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大家在美丽的田园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而且还能独立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课后反思】
1.自主探索,发展个性
本节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课中一看二说三写四提问五解决的五步曲,让学生在探索和思考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

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2.关注生成,培养创新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独到想法不轻松批评和挑剔,充分尊崇每个学生的发言提问。

当学生提出例外意见时,教师没有一笔带过,而是充分利用即时生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真正体现了从学生经验出发,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3.多向思维,锻炼能力
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独到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求异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浙江省江山市江东小学324100
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324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