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笔记(登哈特著人大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笔记时间:05年10月3日—10月20日)1、宪政主义行政思想: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性。
代表人物:杰斐逊、沃尔多、戈尔姆比斯基、奥斯特洛姆、登哈特。
2、管理主义行政思想:关注效率。
代表人物:汉密尔顿、威尔逊、威洛比、古利克、西蒙、奥斯本和盖布勒。
3、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中提出了十大原则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认为,政府不仅应该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企业的某些价值观。
本书作者认为这些观点是不可接受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柱)的中心原则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受到自我利益的驱使,它总是抵制一些类似公共精神、公共服务的概念。
”4、本书作者试图以公共服务取代新公共管理。
他主张的公共服务的核心是:民主治理。
但既然是治理,就离不开官僚组织,以及由官僚组织所引发的一系列被认为是不民主的命令、控制和官僚主义。
作者的一个弱点是,他所主张的新公共服务除了告诫人们注意对民主、公正、回应性登社会公共价值的追求外,也无法提供一种可替代的东西,或者说理论。
官僚制在还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以前,还会存在。
在目前状况下,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官僚制进行改进,使之适合新的时代需要。
新公共管理作了一些努力,但它过分偏重于管理主义,从而丧失了一些社会公共价值,这就需要宪政主义行政思想进行努力校正。
5、作者认为,过往有关行政组织理论的著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主流的公共行政理论致力于论述所谓的理性行政模型和建立在政治-行政两分法基础上的民主责任观;第二,作为一种学习理论,两分法把自己局限于对知识学习的实证主义理解中,没有认识到或者采用替代方法来观察组织,尤其没有将公共组织理论中的批评、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进行观察;作为一种组织理论,两分法把自己局限在由等级制结构表现出来的工具主义的关怀中,没有认识到或寻找一些可替代的组织设计,尤其没有将交流、一致性和控制问题结合起来。
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
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1公共管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它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它是一门经过科际整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是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性学科。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
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
一、学到了前沿的管理学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水平。
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计划”这个词。
大到美国政府的火星探测计划,小到我们身边的一次周末旅游计划。
由此可见,计划几乎无处不在。
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
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
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
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
一个组织适应未来技术或竞争方面变化能力的大小与它的计划息息相关。
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
然而许多管理者总是强调日常的经营活动而忽略做计划,这是造成他们日后到处“救火”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做了计划也只是在做无用工而已,所以他们都不愿意做计划。
其实不然,我认为计划是为了有备无患。
做了总比没做好。
计划包括确定使命和目标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标的行动;这需要指定决策,即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确定行动步骤。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是由陈振明和孟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丛书”的其中一本。
公共组织理论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公共组织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也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
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相似,公共组织理论是“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公共组织理论研究的是公共组织性质、结构、设计方式、组织过程或组织行为、组织环境、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类的组织问题。
本书在知识结构上注重理论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在内容和素材上则突出了我国公共组织管理的本土性和实践性。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公共组织理论的视野、公共组织理论的发展、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关系、公共组织的结构与设计、公共组织的管理过程或管理功能、决策、领导、协调和控制等基本问题,介绍当代公共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设计了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构架。
公共组织的职能范围从其性质的角度可划分为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角度可划分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职能。
所以我认为本书的应该着重阅读公共组织的决策、领导、协调与控制这几章。
而本书是理论性的,所以最后一章“公共组织理论的基石”也是很重要的。
看完这本书后,我还想在这补充一下公共组织的“三圈理论”。
公共组织有“公共价值”、“能力”、“支持”这三个圈,而这“三圈”缺一不可、公共价值需要证明、能力建设不能忽略、外部支持需要提前培育。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范文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范文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范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知识学习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知识的获取有很多方式。
理论。
登哈特指出,本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共组织的理解,从而使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
为此,他列举了两个案例,说明了两种不同认识组织的方式。
其中,第一个案例在于说明我们看待组织生活的方式和我们在公共组织中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案例的作用在于它反响了信息的获取是我们行动的根底这个核心问题;第二个案例再次说明了人们所持的理论和所采取的行动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问题,即更关注“效率”还是更关注“顾客”,确切地说,是更关注高效率地完成工作还是更倾向于即时回应“顾客”的需求和愿望。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到,理解公共组织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而将我们自己有关公共组织的一些不明晰的理论与那些理论家和实务家所提出的更加明确的理论相对照,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组织理解。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些正式的理论,这些正式的理论提供了一个衡量我们对公共组织生活理解程度的标准。
当我们思考各种不同的理论时,会看到其所反映出来的生活。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生活反映是不完全的,而且是经过群众文化视角和理论家的详细研究视角筛选的。
因而,有时会呈现现实,理论有时会遮蔽现实。
因此,在深入研究公共组织理论时,我们应该始终意识到理论家们在建构理论时所做出的选择,以及他们的选择可能对事实造成的扭曲。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不断追问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没有说出来,以及他们将要说些什么。
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理论是如何说明我们自身以及组织是什么,而且也要研究我们的组织可能会成为什么。
1、公共组织理论构建的三种取向第一,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的视角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的视角》读书笔记 [美] W•理查德•斯科特(W. Richard Scott), 杰拉尔德•F•戴维斯(Gerald F. Davis)/著, 高俊山/译.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ing: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 Perspectives)[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的视角》第一篇:组织研究导论第一章:作为研究主题的组织1.组织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帕森斯认为:“组织的发展已成为高度分化社会中的主要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人们才有可能完成任务,达成对个人而言无法企及的目标。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舞台上,组织正日益普遍起来,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其重要性,同时,它们的重要性还体现于另一个方面,那就是,组织正越来越频繁地被作为困扰着当代社会的各种弊病的根源。
比如:(1)米尔斯在1965年便警觉的提出了“权力精英”的出现,他们再三个重叠的组织登记中占据高地:国家机构、军队和大公司;(2)组织使现代生活理性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组织而被系统地理性化—即被规划、被系统化和科学化,变得更加有效和有序,处于“专家们”的管理之下。
梅勒:“他的残酷莫过于以专家来取代善良之人,以理性的危机来取代魔鬼,及以神经质的女性取代女巫”这些广泛的对于组织的普遍负面后果的非难与关注,恰恰证明了它们在现代世界中的重要性。
组织的研究可以增进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理解。
霍曼斯指出了组织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的价值:“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大型企事业组织都是建立在人类团体的意志上的,不仅如此,组织更是这种意志的合理化反映。
”2.作为研究领域的组织(1)组织研究领域的出现直至40年代后期,组织研究才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而存在。
以前都是一些实证研究:例如犯罪学家对监狱的研究,政治分析家对政党结构的考察,工业社会学家对工厂和工会组织的研究。
读书笔记--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的精神》这本书关注的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何界定公共的意涵;如何在民主政治背景下开展有效的公共行政;如何平衡效率、经济和公平;怎样成为一个讲求伦理的公共行政管理者;公共管理者为什么要成为代表性公民等等。
这本书的目的是促进对公共行政这门学科的了解,还在于加强对公共组织和公共背景下的公共工作的理解。
第一部分:治理、政治和公共在第一章里,作者讨论了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的含义。
作者首先探讨了“公共”这个词的古典含义和来源。
在希腊语中,公共这个词意味着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能够理解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
他们用公共泛指社会中的所有的人,意味着一种集体主义倾向。
作者分析了学界的五种关于“公共行政是什么”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认为“公共是利益集团”。
多元主义认为,利益集团由各种具有相同利益追求的人聚集而形成,在政府中,各种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并追求符合利益集团利益的偏好。
“公共利益”就是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
很多批评这个观点的人士坚信,如今政府存在许多问题都与多元主义有关,政府在任何行动之前都要征得各方利益集团的领袖人物的一致性同意,所以政府行动迟缓,丧失活力。
第二个观点——“公共是理性选择者”来自公共选择理论。
这个观点从自我利益的假设出发,将市场经济模式和个人主义假设用于解释美国政治体制的运作,官僚体制和人一样,也会对自身的偏好进行理性的计算。
批评者认为,和多元主义的观点一样,公共选择的观点对社会的弱势群体依然漠不关心,所以它也不能代表公共的利益。
第三个观点从立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公共是被代表者”。
因为现代民主政府是间接民主不是直接民主,民选的官员直接代表公众,他们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持有最合法的发言权。
但是这个观点也有问题,公众只能通过有点的方式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公民经常感觉到他们所选举的代表并未有效地代表他们的意愿,公民所关心的问题和感到难过的事情经常得不到解决。
第四个观点从服务提供的角度出发,认为“公共是顾客”。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篇一: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公共组织理论》report一、作者介绍二、本书关键内容《公共组织理论》该书主旨就是促进大家对公组织了解, 从而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
本书关键批评新公共管理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采取企业管理技术, 而且也应该采取一些企业价值观。
下面将对本书各章节进行具体评述。
第一章, 认识公共组织。
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 第一, 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一部分, 所以是政治学一个分支; 第二, 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 第三, 公共组织被认为是一个专业领域, 它吸收了不一样理论见解以处理实际问题。
而公共行政是指为寻求实现公众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管理。
这个定义表明, 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多个不一样研究方法和实践方法结合, 它包含着一个根本、一以贯之鲜明专题。
从该章中两个案能够看出, 首先, 政府机构要以最大效率提供服务; 其次政府机构又必需对用户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 思想传承: 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
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著作。
她们著作勾画了本世纪西方世界思想发展方向, 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特征作了最清楚、最有影响力叙述。
马克思一个尤其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发展过程了解与经济组织方法历史分析结合起来。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人客观思索和对人行动意义结合产物, 当然这种结合是极难是现。
弗洛伊德指出: “本我, 是精神动力源泉, 它意在通过愉快标准来减缓内心担心; 自我, 意在协调个体和客观世界, 她活动奉行现实标准; 超我, 是社会价值和理想概括, 是对和错判定内在表现。
在本我、自我、超我竞争中, 自我发挥着协调中介作用, 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内在冲动倾向, 也预防人格存在受到过分道德压制。
”三位理论家真知灼见有利于更全方面了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作用, 她们都认为现代人首要任务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觉一个有效地互动关系。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读《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有感一、作者介绍本书作者——尼古拉斯·亨利,一位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专长于公共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研究。
他先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校区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享利教授著书十余本,发表论文几十篇共论文获得过《美国公共行政评论》颁发的埃德文·O·斯坦恩奖。
他曾就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新默默西哥大学、佐治亚大学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他所领导的佐治亚南部大学曾被CNN专题报道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颗新星,而他本人也步入了佐治亚州100位当代最有影响人物的行列。
二、主要观点及结构分析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公共行政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共行政的学科发展范式、公共组织、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政府间关系以及行政伦理等。
这本书分为4篇。
第一篇讲的是公共行政的范式变迁,既讨论公共行政的思想史。
“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是重要的,因为公共刑侦人员怎样看待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在民主政体中的适当行为领域,通常属于学术殿堂所形成的观点,而不宜在权力的回廊里所形成的”。
此外这本书是从美国人的视角探究公共行政的研究与实践,焦点是美国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行政。
作者提出“定向”(locus)和“焦点”(focus)为公共行政的特征。
“定向”(locus)指改学科领域设置在“哪里”。
公共行政的一般定向是在政府官僚体制,但是也有特殊情况。
“焦点”(focus)是指该学科领域专门研究的“什么”。
本学科的很多焦点随着公共行政范式的变迁而改变。
“范式1:政治/行政两分法”时期(弗兰克·古德诺和伦纳德·D·怀特)强调“定向”,即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领域应该设置在哪里的问题。
(公共行政应当以政府官僚制度为中心;任何政府都存在政治与行政两个领域;)“政治不应该侵入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导致科学性研究;公共行政能够成为‘价值中立’的科学;公共行政学的使命是经济性和效率性。
读书笔记《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
读书笔记《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读书笔记《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The Subject is Organizations; The verb is Organizing.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环境、战略与目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人员、工作与技术。
基于不同的本体论,形成的三个主要系统视角:理性系统、自然系统、与开放系统。
生存智慧既不属于基础研究,也不属于应用研究,而属于人文的知识。
当然,也可以算作组织文化的个性化的一部分。
理性系统的四个主要思路: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行政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以及西蒙的行政行为理论。
自然系统的社会共识派的四种主要学派: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塞尔兹尼克的制度论思路、帕森斯的AGIL模型。
除此外,还有社会冲突模型。
开放系统的三个流派:系统设计学派、权变理论、维克的组织模型。
专业人士的组织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现代化带来的一个人文与社会意义上的变革是,在各个领域中,临时契约都在取代永久制度,从专业服务到情感、两性关系、文化、家庭、国际事务与政治活动——J·F·利奥塔德,1989。
----(这其实背后隐含了两种变化,人的物化与时间节奏的快速化)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的边界非常模糊,这包括了劳动力的模糊与任务职责的模糊。
腐败问题是所有组织的共同问题,不仅仅在公共组织中,也存在在私人企业中。
私人企业在反腐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法律工具与执行工具。
组织决策并非制度安排上的决策程序,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其正确的决策往往需要将所有的参与者与利害相关者都纳入考虑范畴。
设定目标是一回事,动员力量实施目标是另一回事。
从更加常见的情况来看,落实政策的难度要大于制定政策的难度。
管理好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是组织的重要任务。
交易成本经济学家的“制造还是购买”抉择,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揭示了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本书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奥斯特罗姆写就,在书中,她重点论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公共事物自主治理理论。
在本书的开头,作者描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为什么国家或市场在有效治理公地时通常会失败而许多社群的人们却通过一些制度安排取得了成功?作者正是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之上展开了她的研究与论述。
首先,作者探讨了三种普遍而有影响的模型。
第一个是公地悲剧,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士亚里斯多德的断言:凡是属于最大多数人的公地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东西;第二个是博弈论中经典的囚徒困境,它使人类对于理性的初衷和由此造成的非理性结果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第三个是奥尔森对群体理论观点的反驳,他认为个人很难为群体的共同利益自发地采取行动。
这三个模型的相似之处就在于,个人的完全理性往往会生产出从所有相关者看来并不理性的结局,他们的中心问题便是搭便车,与此同时,人们通常会把现实与这些模型进行简单粗暴地套用和比较,并认定他们将陷入这些模型的陷阱中。
而对于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经济学家们也往往倾向于两种固定的方案,一是利维坦方案,主张应用一个外在的利维坦去避免公地悲剧,但这种方案隐含的完美假设是一个拥有充分信息、完全理性的利他主义者在担任着利维坦的角色,而这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可能的,就如我国之前某些政府的唯GDP论思想,为了经济发展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一个糟糕的统治者或是中央机构还有可能把情况变得更糟;二是私有化方案,主张建立完全私有的产权来解决公地悲剧,但这种方案存在的同样难以实现的完美假设是所有资源都是同质的,这显然更加不可能。
总而言之,无论是利维坦方案还是私有化方案,都是把一种外在的制度安排强加给受他影响的个人,这种不契合现实的制度安排其最终的结果通常都是失败的。
实际上,许多成功的案例都是突破了这两种僵化的方案,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或是寻找一种更适合他们的创新性方案或制度,而作者则致力于对这些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进行探索从而做出一系列合乎理性的推测。
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
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篇1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公共行政学》的著作,该书由多位知名学者共同撰写,旨在探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公共行政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发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公共行政学是一门关注公共组织、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的研究,旨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公民参与等,同时揭示了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书中提到的“治理理论”印象深刻。
这一理论强调了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倡通过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来解决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这一理论在当前的公共服务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它是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跨学科方法,旨在通过对政策过程的理解来制定有效的政策。
这种研究方法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政策环境,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政策。
总的来说,《公共行政学》是一本内容丰富、观点独特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公共行政学的学科性质和重要理论,对公共服务的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那些对公共行政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将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
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篇2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政策领域的学科,旨在提高政府效率、效能和公民满意度。
*旨在介绍我对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认识、个人观点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案。
一、对公共行政学的认识公共行政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涵盖了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公共事务。
该学科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公共组织理论》report一、作者简介二、本书主要内容《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
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
下面将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
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
而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
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
从该章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
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著作。
他们的著作勾画了本世纪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最有影响力的阐述。
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这种结合是极难是现的。
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它旨在通过快乐原则来减缓内心的紧张;自我,旨在协调个体和客观世界,他的活动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概括,是对和错判断的内在体现。
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竞争中,自我发挥着协调中介作用,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的内在冲动倾向,也防止人格存在受到过分的道德压制。
”三位理论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现代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现一种有效地互动关系。
《新公共服务》之读书笔记
《新公共服务》之读书笔记《新公共服务》这本书代表的其实是新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管理要求。
其作者登哈特夫妇主要研究关于公共行政的新的方法,简称为新公共管理服务理论。
该书是对以前陈旧的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优劣分析,也有对现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并提出自己新的看法,最后提出自己的新公共行政的内容即新公共服务主要是对服务而不是掌舵。
作者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从以下七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内涵:(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2)追求公共利益;(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6)服务,而不是掌舵;(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无论是从理论价值还是从实践意义来看,它都不失为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很有创新性的学术力作。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简介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其提出是对老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进步和优化,特别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智力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已经经历了一场革命,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在是否“掌舵”也不在是否“划桨”上,而是应该在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具体来说,新公共服务理论包括以下基本要点: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不是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4、为公共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5、责任并不简单。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书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读书笔记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阅读报告一、本书对我国公共管理的意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的中文版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充满巨大机遇、变革和挑战的时代印行的。
构成本书理论核心和实质的有两个主题:一是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二是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
虽然,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领域,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政准则,但以开放的思想对待国际的经验,通过比较、鉴别、有选择的吸收,发展中国自己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并积极致力于时间,却是非常必要的选择。
本书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公共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为民执政的服务宗旨和民主参与的服务方式,对致力于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这些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所提倡的人本精神、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的基本内涵是相统一的,最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府,他们以尊重人的个性、确认人的价值、推进人的发展为使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它本质上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它试图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同时在摈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无不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审视着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而实践中我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和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这就影响到我们对政府职能的正确认识和对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念和原则对于我们澄清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认识,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的。
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
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治理理论既是一种重新定位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策略,也是一种重新审视公共部门再造和转型的学术旨趣治理理论的重点不在于分析公共部门内部的公共预算、政策制定等问题,而在于分析公共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大量复杂关系治理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组织架构,可以据以求得对变化中的统治过程的了解一、治理1.含义:治理是个人和机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管理它们的共同事务的所有方式的总和,是一个容纳冲突和利益分歧、采取合作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的要点在于,目标定于谈判和反思的过程之中,且要通过谈判和反思加以调整2.特征:斯托克总结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①治理主体的多样化②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③主体间权力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动性④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⑤公共部门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3.善治:善治就是治理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八点:①参与;②法治;③透明④回应;⑤共识;⑥平等⑦效能;⑧问责二、治理理论1.治理理论内部虽复杂,但都基本认同以下三个观点:①在治理过程中,网络在事实上已经存在②治理本身可以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并符合一定的社会逻辑③治理理论热衷于总结好的治理模式和特征2.治理理论可以分为两大路径:网络治理和元治理①网络治理:1.含义:网络治理视角中的行政世界是一个网络,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并不是被公共部门完全垄断的,而是不同程度地分散在大量网络中,并由网络中的大量相关公共、私人和非政府组织所共同影响和推动的2.网络研究的`三个传统:贝瑞等人区分了网络研究的三个传统,包括社会网络、政策网络和公共管理网络:3.政策网络:定义:政策网络是由于资源相互依赖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群组织或若干群组织的联合体治理路径的政策网络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领域内的组织间关系上政策网络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于非等级制协调之上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定治理形式或治理结构,是与市场、科层制三足鼎立的第三种社会结构形式与国家治理模式作为处理公共问题,供给公共服务的治理路径,政策网络主要是通过在组织间,群体间的政策网络进行资源交换、共同合作、最终解决公共问题特征:①主体间相互依赖②政策网络是一个过程③政策网络的活动受到制度制约分类:以罗茨的分类最为瞩目,根据利益团体的分布、成员、垂直的相互依赖、资源的分配、平行的相互依赖五个标准,罗茨把网络分为五种类型:①政策社群;②专业网络③府际网络;④生产者网络⑤议题网络续上表罗茨依据成员资格、整合程度、资源分配与权力关系四个面向,将政策社群与议题网络作为两大极端类型:政策社群在一端:组织稳定,资格限制严格,内部有纵向的权力等级关系议题网络处在另一端:成员资格开放,组织不稳定,纵向的权力等级和权力支配很少形成:韦伯分析了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①政策制定者对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②政策制定者对资源,信息共享的需要③结盟的需要④追逐权力的需要⑤协调的需要政策网络路径瓦解了传统政策研究的政治行政二分模式。
公共组织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公共组织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的含义美国哲学家斯宾塞将组织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现代组织理论奠基人巴纳德-有意识协调两人及以上活动与力量的系统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观点:1)有目标;2)心理3)技术4)有结构组织的共性:1)相互交往;2)目标;3)结构和行为方式;4)有精神意识-组织文化;5)开放的系统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本质特征—组织目标与行为;组织目标-逻辑起点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2个(人员目标三职机,权责规章组团队、技术信息与支持)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公共组织仅指国家机关。
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
管理幅度:管理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二、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古典模型和官僚模型都是科层组织。
科层组织是现代组织结构的主导形式。
二、政府组织的结构1 纵向结构:宏观上:指各级行政组织间的层级关系-中央与地方组织结构(层次结构)微观上:指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如国务院各部委下设的司局级、处级、科级层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厅局下设处级、科级等层次。
2 横向结构(分部结构)。
主要按职能划分,除此之外,还有按地区划分,按服务对象划分和按行业和产品类型划分。
3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并不是相互脱离的,二者相互交织形成行政组织的结构网。
在我国,行政组织中的横向结构服从于纵向结构。
第三节公共组织环境一、公共组织环境的含义公共组织环境是公共组织身外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组织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总和。
二、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高斯里格斯-三种行政生态模型:农业社会(融合)型、过渡社会(棱柱)型、工业社会(衍射)型;有的行政生态学家认为,组织的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和中介环境三、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1.政治环境:直接对公共组织产生影响,对公共组织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
公共组织第三2
公共组织第三、四章读书笔记李勇3100101085 行政管理1001班公共组织是为了追求社会公共价值,公共组织成员在按照民主的规范行事方面承担了与他人不同的重负,而且要始终关注哪些赋予了公共组织鲜明特征的社会价值。
公共行政学充满了政治理论,即公共组织如何推动民主社会发展的理解。
沃尔多认为:政治理论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理论,因为它详细探讨了在一个组织化的社会中从事公共事务管理要承担的义务。
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出现了两个重要主题:第一,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张力;第二,寻求行政管理的科学原理以提高政府组织的效率。
公共行政理论的发端:汉密尔顿和杰弗逊主张: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赋予行政机关相当大的权力。
行政原理指出,行动要有效就必须有明确的指挥,这种指挥只能有一个来源,即统一的行政。
杰弗逊将行政和组织问题与拓展民主联系直接起来,指出两个行政理论中的基本原则:“政府必须实行分权,以使每位公民都可以亲自参与公共事务……政府必须训练人民的政治智慧,培养具有独立性的公民。
”二者的区别在于,汉密尔顿主张广泛的裁量权,杰弗逊强调通过宪法和法律严格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以确保官员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民主权在杰弗逊党人的推动下得以扩展,政治高度分权的观点得以确立.地方政府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管理权,政府的各个部门也相互分立,并相对独立地采取行动.分权的弊端在于常常导致自主变成自大,分立变成独立,独立变成肆意妄为。
由于政党分肥制的推波助澜,政府不仅变得分崩离析,组织混乱,有时甚至到了毫无信用可言的地步。
一些学者设计可操作的民主制度理论,强调了规范问题的重要性。
怀特指出:“公共行政研究需要与涉及正义、自由、服从和国家在人类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等问题的政治学理论相结合。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面对政治学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宪政研究上,而忽视了政府机构实际运作的问题,威尔逊提出了“企业式管理"的原则,参考利用私人部门的行政管理模式.威尔逊对美国的文官制度改革是这样评价的,“它将通过树立公共机关受到公众信任的神圣尊严,使官声生活中的道德气氛得到再造,它还通过使机关变得公正不阿的办法,开辟一条机关事务有条有理的道路”.科学主义时代到来,企业完全信奉技术的魔力,不仅把技术运用于改进机器,同时也把技术运用于改造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组织理论》Report一、作者简介登哈特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大学教授,政治顾问;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宪政主义者;是2004年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德怀特·沃尔多奖的获得者。
他一贯的学术价值取向是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传承,重视公共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运作的结合与协调;反对将公共行政理论“纯学术化”,对管理主义特征明显地过分强调效率的“新公共管理”基本持批评态度。
代表性着作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意义之寻求》等。
二、本书主要内容《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
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
下面将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
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
而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
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
从该章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
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着作。
他们的着作勾画了本世纪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最有影响力的阐述。
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这种结合是极难是现的。
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它旨在通过快乐原则来减缓内心的紧张;自我,旨在协调个体和客观世界,他的活动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概括,是对和错判断的内在体现。
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竞争中,自我发挥着协调中介作用,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的内在冲动倾向,也防止人格存在受到过分的道德压制。
”三位理论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现代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现一种有效地互动关系。
第三章,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
威尔逊最早提出“政治行政分离”的理论原则。
古诺提出国家的根本职能是国家意志的表述,必要职能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克利夫兰阐明了“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行政组织本身,而在于政府之外是否存在拥有控制力的选民及其代议机构,这些选民及其代议机构有权决定政府成员的意志,并要求他们在行政活动中贯彻这些意志。
”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他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规、规章和原理上。
沃尔多指出“政府与道德毫不相关,适当的制度和专业人才可以决定一切。
”该章主要有两个主题:第一,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张力;第二,寻求行政管理的科学原理以增进政府的组织效率,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效的运作,民主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持,而高效率最有可能在合理的企业中产生。
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
本章首先提到西蒙的贡献,首先,紧扣逻辑实主义的观点,主张在行政行为研究中事实和价值的分离,接着进行严谨的实验研究计划,以构建一种综合性的行政理论。
其次,非常快的摆脱了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紧密联系,而倾向构建一个一般的方法。
在本章中还提到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封闭系统研究方法和开放系统研究方法。
开放系统研究方法认为我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所有影响组织变量的因素,也不可能预见和控制这些量的影响。
封闭系统视图以使用的方式利用组织资源、使组织的每一部分符合系统的生成“逻辑”,并通过控制机制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第五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
组织人本主义来源,一方面,对工人行为和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更加开放和参与性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变革的观察,很多人发现让组织的底层工作者参与管理,将推动组织的重建与复兴。
该书在新公共行政着中论述了“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效率与公平”、“层级体制与参与制”。
作者认为,虽然新公共行政对于公共行政领域已经产生了并且还将继续展现其重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发掘了传统理论框架下的“异类”,而不是提出什么真正的替代传统的理论。
第六章,政策和新公共管理。
本章讲述公共改革的发展的两大方面,其一,是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即:指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区或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
其二,公共行政的有效性,即:政策所导致的决定“比其他的备选方案更有可能产生所追求的结果”。
该书主要从更大政治背景中的公共政策以及当前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作者通过案例作出选择的结论:一个似乎很简单的计划最后变得非常复杂,它牵涉到了许多参与者,牵涉到了一大堆不同的观点以及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条见长而且扭曲的布满决策的路径。
第七章,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
行政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作一个组织,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既定的目标。
“公共组织的成员对于追求生命、自由、追求和快乐。
对所有公民的自我成长提供帮助,以及为公民提供教育等反面的承诺,只能通过个人而非物质的互动才能发生。
”书总提到,“新公共服务,来自两个灵感:(1)民主政治理轮尤其当它涉及公民之间以及公民和他们的政府之间的关系时;(2)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具人文主义传统的方法对管理和组织设计的研究。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
这是该书的最后一章,也是书的一个总结,在书的开始,该书已经表明,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共组织的理解,从而是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时间,思想寓于行动。
纵观全书,该书以研究者者理论观点介绍为主,通过该书的阅读,发现“人们需要一种可以看到事情真实一面的环境,一种可以根据更广泛的情景来观察事物,因而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环境。
”为了所有人能认识到他们对民主价值的最充分、最好的表达具有共同的责任,实务者和理论者都必须不断地学习。
三、对本书的评价《公共组织理论》是登哈特教授的一部经典力作,在这本书中,登哈特教授继承了他的一贯学术价值取向,即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的传承,同时重视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之间的协调。
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作者针对目前行政管理界热烈推捧的“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新公共服务”,指出了效率主义思想将公共组织理论带入的误区,他强调公共利益,为改革政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1)、行政理论的界定登哈特对公共行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
登哈特认为,把公共行政定位为对实现社会价值的管理,就是为了让人们避免以工具性的眼光看待世界,能够学会用批判性的知识来诠释、揭示现实,努力与大型复杂的官僚组织机构相抗争,以实现个性自由的张扬和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登哈特教授的观点,纵观国内很多行政管理方面的学者和学者对公共行政的定义无非就是政府组织或者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要不然就是认为就是强调管理过程采取的一些手段,其根本价值观就是效率主义。
特别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管理过程不仅要强调效率更要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个人认为政府对效率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基础上。
2)、行政与二分法登哈特指出:“两分法从未像后来的一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进行过明确的划分”。
很多人都很片面的理解了古德洛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认为古德洛和威尔逊只是一味的强调两者的分离,但是通过本书才认识到古德洛在很大程度并不是追求两者的区别,而是强调两者的协调。
这种两分法的象征意义不久就超越了其现实意义,对后来的公共行政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从登哈特教授的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行政环境,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提倡,因为正是两分法才是他们追求效率的行政理论的根基,他们认为政治是用来实现公共价值和平等的,而行政与政治分离,从而保证了行政的独立性,也就是意味着行政可以向私营企业一样去追去效率。
3)、新公共服务的提出为了拯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的危机”,登哈特以行动理论、批评理论以及后现代理论为哲学基础,借鉴和综合了民主政治理论与公共行政理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行政模式。
在登哈特看来,“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民主治理模式。
它高度重视公民的权利和人的价值,表达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实现了从专注效率和业绩到专注公民参与性与回应性。
4)、本书的一些局限一是过于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追求。
登哈特在书中对于传统的主流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过于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技术和效率,结果忽视了公平、回应性等其他观念。
这些批评同然言之有理,不过登哈特自己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是理论不具有现实性,流于空泛。
登哈特对官僚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要用新公共服务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取代官僚制的具体组织体制。
失去具体组织体制和管理技术的支撑,民主管理只能是一种对公共行政的美好逻辑演绎,根本不可能实现。
官僚制作为工业社会的一种相对来说最有效的组织体制,在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之前,它还会存在。
因此,在还无法用一个全新的体制来取代官僚制的今天,人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对官僚制加以改进,使之适合薪的时代需要四、对我国的启示1)、对我国公共组织学研究的方法论改进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公共组织研究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所有范围内对我们而言可行的方法。
2)、研究缺乏对我国公共组织实践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的“局部叙事”,对真实的行政过程探讨不多,实证研究尤其匮乏。
当务之急是应该在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中要强调方法论的规范性,并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加强实证研究的同时,重视诠释研究与批判研究,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
第二,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
新公共服务理念将”与公民对话协商”和”追求公共利益”作为未来的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组织理论领域的一个新精神。
在我国,党和政府正致力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念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成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有用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