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3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

合集下载

暨大管理学院老师本科微观经济学授课课件

暨大管理学院老师本科微观经济学授课课件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图2.1 个人需求曲线
图2.2 市场需求曲线
价格(元)
价格(元)
需求量(千克)
需求量(吨)
注意:第一、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经济学一般假定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可分割性,所以以上个人和市场的需求曲线才是一条光滑的曲线而不是一些离散点。第二、需求曲线是在假定除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其它因素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做出的。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价格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化 一 需求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 需求的含义 消费者在某时间内和一定市场上按照某种价格对某种商品包括产品和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 对需求含义的解释 第一 需求最重要的要素是它的价格和数量的对等性 第二 需求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消费者对某商品的意欲性 第三 决定需求量大小的因素是消费者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 第四 需求的具体性特征相对于宏观经济的需求 第五 需求的层次性和计划性 3 需求表 需求表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计划;对某一种商品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一市场上;将一定的价格和在该价格下愿意和能够购买的数量组合列示出来就形成了需求表 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可能有无数多种;因而这种价格——数量组合也可以有无数种;所以需求表可以是无限长的
三 需求规律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 需求规律的内容: 在影响需求量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互动变化关系 2 产生需求规律的原因 1替代效应;2收入效应 四 需求的变化与需求曲线的移动 1 收入增加 2 收入减少
价 格
需求量
0
D
D1
D2
图2 3 需求状况的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静态分析法: 只分析某 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状况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第四章PPT课件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第四章PPT课件
A
2020/11/13
O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B1 B0
L
B2
31
3)成本不变,L价格不变
r↑→下旋(BA1) r↓→上旋(BA2) K
A2
A0 A1
2020/11/13
O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L
B
32
三、生产者均衡(Producer Equilibrium)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1、含义: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8
2020/11/13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11
3、图示
Q
O
2020/11/13
F
MP=0
TP最大 TP
MP=AP
AP最大
E
AP
L
A
B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MP
12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
表明在技术水平不变,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
下,追加一种生产要素,该生产要素所形成的
2020/11/13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24
完全替代品的等产量曲线 (Perfect Substitutes)
蓝铅笔
4
3
2
1
0
2020/11/13
1
2
3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4 红铅笔
25
完全互补品的产量线(Perfect Complements)
劳动工具
4
3
2
1
0
2020/11/13
1
2
3
4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3、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1)定义 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出不变前提下

《微观经济学》课件(全)

《微观经济学》课件(全)
➢实 证 分 析 排 除 一 切 价 值 判 断 , 只 研 究 经 济 现 象 的 内 在 规 律 , 分 析 经 济 变 量 之 间的关系,并用于进行分析和预测,侧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表述还是规范表述?
➢(1)股市繁荣,裙子变短(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 2 ) 在 美 国 , 收 入 最 高 的 1 0 % 家 庭 占 据 了 总 收 入 的 2 5 % , 而 最 低 的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1.资源与稀缺 ➢( 1 ) 劳 动 是 人 们 用 于 生 产 物 品 和 劳 务 付 出 的 时 间 和 努 力 。 ➢( 2 ) 土 地 是 人 们 日 常 所 说 的 自 然 禀 赋 。 ➢( 3 ) 资 本 是 用 于 生 产 其 它 物 品 的 物 品 。 ➢(4)企业家才能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组织起来的人力资源。
一、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 ➢与另一个经济体相比 ,某一经济体用较少的资源生产相同的物品 ,该经
济体在生产该物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比 如 , 假 定 中 国 生 产 一 件 衬 衫 需 要 2 小 时 劳 动 , 美 国 生 产 一 件 衬 衫 需 要 3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2.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一
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出组合。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2.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很显然,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隐含了一些假设: ➢( 1 ) 假 定 一 个 经 济 体 资 源 的 数 量 与 技 术 是 不 变 的 。 ➢( 2 ) 假 定 一 个 经 济 体 仅 仅 生 产 两 种 产 品 , 比 如 黄 油 与 大 炮 , 黄 油 满 足 吃 的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均衡的变动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变动,这种变 动可能由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
03
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
01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
程度。
02
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评价的函数。
03
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
02
需求与供给
需求分析
定义与分类
对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 服务的数量的描述。
决定因素
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需求曲线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绘制,反映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分析
01
定义与分类
对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能够供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的描述。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总结词:不同国家在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通过比较和借 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详细描述
1. 不同国家的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在 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 经验,例如美国的反垄断法、德国的 社会市场经济等。通过对这些政策的 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理念和 文化传统。
决定因素
02
03
供给曲线
价格、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预 期等。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绘 制,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正 相关关系。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
市场均衡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 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价格机制
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在市场中的分配,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机 制。

大学课程《微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大学课程《微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理解资源稀缺性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资源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社会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的资源的有限
性。 第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资源稀缺性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第三,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没有资源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三)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四) 经济模型与抽象分析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
(一) 经济学是“经济实惠之学” (二) 经济学是“成功幸福之学” (三) 经济学是“理性智慧之学”
一是生产什么(what)物品,生产多少? 二是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三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为谁(for whom)生产?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经济济学是什么
图1-4 学习经济学的好处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二、 学习微观经济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 前提条件 (二) 防止主观性 (三) 防止合成推理谬误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三、 小心,经济学也会“撒谎”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门学 问都有局限性,经济学也不例外。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当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的 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社会现象,出现经济学失灵的问题。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目录

《微观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

《微观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

P
S
P1
P0
E
P2
D
O
Q1d
Q2S
Q0
Q2d
Q1S
Q
均衡价格的形成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38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
P
D2
D0
D1
S
P1
E1
P0 E0
P2
E2
O
Q
Q2
Q0
Q1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39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3
第一节 需求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 Qd = f(P,Ps,Pc,I,F,E,O, L) 简化:Qd = f(P) 线性需求函数:Qd = a - b ·P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4
第一节 需求
四、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Qd
P
P
12
2
10
4
8
6
6
8
O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要素市场
居民
厂商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第一章 导论
18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两个部门:居民、厂商 ➢ 两个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
居民指的是消费者,厂商指的是生产者。 这里的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具有双 重身份: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 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 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 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精品】微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精品】微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Q =f( P, Pc, T, Pf, G E…) Q =f (P) P Q =-c+d·
s s
s
2.6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6.1 供给量的变动 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导致的变化
1.6.2 供给的变动
由价格以外的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变化
3 均衡价格的决定
3.1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 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均衡点 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
轿车供给量增加的可能原因
—轿车价格上涨
—油价下降 —摩托车价格上升 —自动化水平提高 —工人工资下降 —减少进口汽车配件的关税 —轿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
2.3 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 同方向变动。
2.4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表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2.5 供给函数
供给点弹性的图形
4.3.4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长期和短期
(2)技术状况:技术含量
技术类型
(3)生产周期
案例: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长久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案例: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5 供求理论与经济政策
5.1 最高价格/限制价格
优点: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 平等。 缺点:1、短缺(排队,配给) 2、浪费 3、黑市
微观经济学
主要内容
第1章导论 第2章 供求理论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4章生产理论 第5章 成本理论 第6章 市场理论 第7章 分配理论 第8章 福利经济学 第9章 市场失灵

第1章
导 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意义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ppt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ppt
详细描述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收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需要寻求最优的生产规模,以达到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平衡。
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市场结构类型与竞争策略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总结词
市场结构类型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而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影响市场价格。厂商需要根据市场结构类型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以获得最大利润。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消费者最优选择是指在给定预算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以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最优选择:边际效用理论
定义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最优选择点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即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
06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行为经济学
研究在复杂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下,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并执行决策的科学。
神经经济学
利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以揭示经济行为的神经基础。
行为经济学与神经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研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政府规制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
要点一
要点二
偏好公理
偏好具有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和无差异曲线凸性等公理性质。
效用函数
对于每个消费者,都存在一个效用函数,该函数表示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
要点三
定义
消费者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集合。
消费者预算约束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研究重点
03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宏观经济
学关注国民经济运行和政策效应。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个体经济单位及其行为。
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并运用数学模型和 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此外,微观经济学还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研 究经济行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长期生产函数:所有要素均可变
长期生产函数定义
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均可变动的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变化
描述生产规模变动时产量变动的规律,包括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三种情况 。
成本函数与收益函数
成本函数定义
描述企业生产过程中各 种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 的数学表达式。
成本类型
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 际成本等。
物品。
1.谢谢聆 听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 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 的反应程度。正常品的收入弹性大于 0,低档品的收入弹性小于0,奢侈品 的收入弹性大于1。
企业和政府可以利用弹性理论来制定 价格策略、税收政策等。例如,对于 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通过降价来增加 销售量;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可以通 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同时政府也 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来改变商品的相对 价格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地租决定因素
土地肥力、位置、用途等,以及土地供求关系 。
地租类型
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反映土地不同等级和用途的价值差异。
资本市场及利息决定
利息决定因素
资本边际生产力、资本供求关系、预期通货 膨胀率等。
资本市场概述
资本供给来自储蓄,需求来自投资,利息是 使用资本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概述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概述PPT课件
12
(2)古典经济学革命
《国富论》的出版被称为经济学史上的第 一次革命,即古典经济学革命。其标志着微观 经济的诞生,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贡 献是建立了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经 济学体系。
13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思想反映了自由 竞争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古典经济学家把经 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使经济学 真正成为有独立体系的学科。
31
1.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 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的经济总量在一定时 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 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 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这种分析考察时间 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 续的过程来看待。
32
三、边际分析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况 二、微观经济学及其体系
9
一、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况
1.古典经济学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2.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建立时期
10
1.古典经济学时期
(1)对古典经济学的说明 (2)古典经济学革命
11
(1)对古典经济学的说明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典经济学是从17世纪 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其代表人 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西尼尔、约翰•缪勒、马尔萨斯。其中最重要 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其代表作是1776年 出版的《国富论》
管理者必须学会告别过去的失误,做到 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地进行决策。
37
3.边际分析方法的深化
边际分析法要求正确处理好增量与存量的 关系
(1)通过增量,激活存量,实现总量的共同 发展。
(2)控制增量,而盘活存量。
38
微观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济学完整版(获奖课件)

微观经济学完整版(获奖课件)

消费者剩余与价格歧视
要点一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 ,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之间的差额。如果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那么消费 者剩余就是正的。
要点二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 需求和支付能力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 略,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例如,企业 可以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价 格,或者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制定 不同的价格。
边际效用递减
根据该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即“边 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可以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来制定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以吸引消费者 购买。
消费者选择与边际效用
消费者选择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下,根据商 品的价格和效用来选择购买不同 的商品组合。
ABCD
成本函数
根据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曲线
描述了生产过程中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 化的规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最大化利润与边际收益
最大化利润
根据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选 择合适的投入品数量以最大化
利润。
边际收益递减
随着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 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增量递减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模型
基本假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市场出清意味着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总是处于平衡状 态;完全理性意味着每个经济单位都是理性的,能够根据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
常用模型
微观经济学有许多常用的模型,如供需模型、成本收益模型、竞争模型、垄断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是 基于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的基本假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13
3.1.4 无差异曲线图
位于无差异曲线右上方的所有点都要优 于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一点。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否则就 会违背商品是“多多益善”这一原则。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14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17
3.1.5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与边际替代率
衣服 16
A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向下倾 斜的,这一特征描述了消费
14
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以一种
12 -6
商品代替另一种商品,这一 增一减的变化反映了消费者
10
B
1
对两种商品所赋予的相对边 际价值,消费者拥有一种商
在本章,我们讨论的是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 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根据偏好的一些基本假设,我们能对上述消费 者每月购买的F和C几种市场篮子进行比较。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9
无差异曲线
衣服
50
B
与蓝色区域里的所有点相比, 消费者更偏好A点。而红色区 域里的任一点都要优于A点。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运用到消费者行为理论。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4
3.1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步骤:
1) 消费者偏好:即说明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 更喜欢某一种商品。 2)消费者预算约束:消费者有限的收入制约了他 们的消费。 3)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将选择何种商品组合以实 现满足的最大化。
40
H
A 30
20
G
E D
10
10
20
3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食品
40
Slide 10
无差异曲线
衣服
50
B
H 40
A、B和D三点的商品组合带来的 满足程度是一样的,这些点连结 起来形成无差异曲线U1。而E点要 E 优于U1曲线上的任一点,Slide 3
消费者行为(两个案例)
通用磨坊在产品上市之前必须决定这种谷物类早 餐的价格应该定多高,才能吸引消费者,同时又 保证公司的利润。因此公司须仔细分析消费者偏 好以确定对新产品的需求。
在六十年代初制定的食品券计划时,计划制定者 要考虑这些食品券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人们提供 更多的食品,而不是仅仅给他们无论如何必须购 买的食品进行补贴。
无差异曲线图
衣服
D
B
A
在X-Y平面里,任何 一点都有一条无差异 曲线经过。 无差异曲线U3要优 于U2、U2优于U1。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U3
U1
U
2
食品
Slide 15
无差异曲线图
衣服
U2
A B
D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 就意味着A、B和D三点是 无差异的。然而,B点所 包含的两种商品数量都要 多于D点。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5
3.1.1 市场篮子
一个市场篮子(market basket)是一种 商品或多种商品的组合。
消费者是如何选择市场篮子的呢?(消 费者更喜欢哪一个市场篮子?)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6
消费者每月购买的F和C的几种市场篮子
市场篮子
A B D E G H
食品数量
20 10 40 30 10 10
衣服数量
30 50 20 40 20 4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7
3.1.2 关于偏好的一些基本假定
1)偏好的完备性:消费者对两个商品组 合A和B的偏好必选如下其一: A B, B A, A ~ B.
8
-4
D
品的数量越多,消费者赋予 该商品的边际价值越低。
6
1
用边际替代率衡量消费者在
-2
E
多大程度上放弃纵轴上的商
4
1 -1
G 品以获得横轴上的商品。
2
1
12345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本章讨论的主题
消费者偏好 预算约束 消费者选择 显示性偏好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生活成本指数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2
概述
两个案例说明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 性:
通用磨坊新谷物类早餐的上市 食物券法案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偏好的可传递性:A B, B C A C
3)消费者通常认为商品是“多多益善”.
A(3F,4C) B(3F,3C)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8
3.1.3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 表示能 够给一个人同等程度满足的所有的商品组合( 市场篮子)。
30
A
20 G
10
D U1
10
20
3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食品 40
Slide 11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形状: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往下倾斜, 表示消费者要保持满足程度不变,增加 一种商品的消费就要减少另一种商品的 消费量(否则就会破坏商品是“多多益 善”这个假设前提。)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12
3.1.4 无差异曲线簇
无差异曲线簇(indifference map)是 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它们描绘了一个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偏好。
在X-Y平面里,任何一点都有一条无差异 曲线经过。
每一条无差异曲线都是那些对消费者而 言无差异的市场篮子的集合。
食品
Slide 16
消费者偏好的序数排列与基数排列
序数排列(ordinal ranking)是将市场篮 子按照偏好程度由高到低排队,但它并没有 表明一个市场篮子在多大程度上比另一个市 场篮子更受偏好。
基数排列(cardinal ranking)将个人的偏 好加以量化或以基本单位加以度量。
事实上,效用的精确度量单位是无关紧要的 ,一个序数排列就足以让我们能够说明消费 者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