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R角对照表
折弯半径和板厚的关联
钣金折弯半径(R角)是钣金加工图纸中要求的一个数值,这个在值实际加工中很难确定有多大。
其实这个钣金折弯半径是跟料厚、折弯机压力大小、折弯模具下模槽宽有一定关系的。
实际钣金加工中经验得出:一般板厚不大于6mm时,在折弯时,钣金折弯内半径可以直接用板厚尺寸做为半径。
当板厚大于6mm且小于12mm时,板内折弯半径一般是板厚的1.25倍至1.5倍。
板厚不小于12mm时,板内折弯半径一般取2倍至3倍的板厚。
当折弯半径为R=0.5时,一般的钣金厚度T就等于0.5mm。
如果需要大于或小于板厚的半径尺寸,需要用专用模具加工。
例:当钣金图纸要求板材折弯90°时,而折弯半径特别小的时候,应该采用板材先刨槽加工,再钣金折弯。
还可以加工特殊的折弯机模具上模及下模。
那么,折弯半径与什么有关系呢?钣金折弯半径与折弯模具下模槽宽的大小有一定关系。
通过钣金加工中大量的实验发现,折弯模具下模槽宽与折弯半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1.0mm板材采用8毫米槽宽来折弯,这样压出来的折弯半径理想状态下是R1。
如果用20毫米槽宽来折弯的话,由于折弯时上模都是往下运动,拉伸板材深度达到一定的角度。
那我们知道20毫米宽的槽面积要比8毫米宽的槽面积大,在用20毫米宽槽折弯时,拉伸面积也变大同时R角也会增大。
所以,在对板材折弯半径有要求,又不损害折弯机模具的情况下,我们尽量用窄槽来折弯。
正常情况下,建议还是按照标准的板厚与槽宽成1:8的比例来操作。
最小不能小于板厚与槽宽成1:6的比例来操作,铝板折弯可适当小一些,不能小于板厚与槽宽的1:4的比例来操作。
建议: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先刨槽在折弯的方法,来制作小的钣金折弯半径。
钣金是在SolidWorks 的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种,而钣金折弯半径是钣金中要求的一个数值,这个在值实际加工中很难确定有多大。
其实这个钣金折弯半径是跟料厚、折弯机压力大小、折弯模具下模槽宽有一定关系的。
具体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实际钣金加工中经验得出:一般板厚不大于6mm时,在折弯时,钣金折弯内半径可以直接用板厚尺寸做为半径。
折弯精准计算公式及系数!
折弯精准计算公式及系数!
一.铁板90度折弯,正常折弯上模R0.5,下模V=5T,折弯系数为0.4T,V槽选用V=5T+R(R>0.5)
展开尺寸=L1+L2-2T+系数
备注:1. 2.5/SGCC孔边到折弯内寸是3.8MM时不会拉料,孔径
5.4,R0.5,V12
二、铁板6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三、铁板3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四、铝板90度折弯,正常折弯上模R0.5,下模V=5T,折弯系数为0.4T,V槽选用V=5T+R(R〉0.5)
展开尺寸=L1+L2-2T+系数
五、铝板6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六、铝板3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七、压死边系数(先使用插深下模折小角度,再用压平模压死边)
上图:展开尺寸=L1+L2-0.55T
上图:展开尺寸=L1+L2-0.55T+0.7W(W≤T)
上图:展开尺寸=L1+L2+3.14*(R+m)(2R>T)
T≤2.0,m=0.4T;
2.0<T≤
3.2,m=0.3T;
八、压段差系数
1、当W≥2T时:展开按照两次单折计算;
2、当W<2T、H≥2T时:展开按照两次单折计算;
3、当W<2T、H<2T时:展开尺寸=L+(H-T)*0.7;
4、当W<2T、H=T时:展开尺寸=L+0.15T;。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常⽤材料折弯系数表⼤全
常⽤材料折弯系数表⼤全
钣⾦的展开长度和钣⾦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度,以及钣⾦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来表⽰)有关系。
⾸先介绍Y因⼦和K因⼦:
1)K因⼦为钣⾦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厚度的⽐值,如图1中K因⼦的⽅程式:K=A/T。
2)Y因⼦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厚度计算出来的⽐值,Y因⼦公式:Y=K*(π/2)。
Proe 中Y因⼦默认为0.5。
钣⾦展开计算公式:
如图2中钣⾦的展开长度L=L1+L2+L3
L2=(π/2*R+Y*T)θ/90
其中π=3.1415,R为钣⾦内侧折弯半径,T为钣⾦厚度,θ为折弯⾓度(单位度)
常⽤材料Y因⼦和K因⼦数值:
材料:软黄铜、铜,Y因⼦:0.55,K因⼦:0.35。
材料:硬黄铜、铜、软钢、铝,Y因⼦:0.64,K因⼦:0.41。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0.71,K因⼦:0.45。
常⽤材料折弯系数表(详)
注:以上折弯系数(K)是在折弯内⾓(R)为0.5--1.0左右时的侧量值,当折弯内⾓改变时,系数改变,⼀般,内⾓增⼤,系数增⼤。
针对现有材料测试折弯系数数据如下:
热镀锌板系数(由样开组于2002-6-17提供)
铜排折弯系数:
覆铝锌板系数
说明:
计算展开长度时,所有尺⼨均以外⽪计.每折⼀道弯,便减去⼀个折弯系数.。
经常使用材料折弯系数表
14
120
150
V25
90
120
150
V32
90
120
150
T
V
一.冷轧钢板SPCC(电镀锌板SECC)
角度
最短尺寸
备注
V40
90
28
120
150
T
V
二.铝板L2Y2材料
最短尺寸
备注
V4
V6
V7
5
V8
V10
7
V12
V14
10
V16
11
V18
13
V20
14
V25
V32
T
V
三、铜板
角度
最短尺寸
备注
90
另一参考
V12
V16
V25
V32
V60
铜板
(R3)
铜板
(R3)
铜板
(R3)
铜板
(R3)
(R4)
铜板
(R4)
铜板
(R4)
铜板
铜板
Z折1 (直邊段差)
1.樣品方式製作展開方式﹕
(1).當H>5 T時﹐分兩次成型﹐按90˚折彎計算
(2)當H<5T時﹐一次成型﹐L=A+B+K
28
120
150
铜板折弯系数
铜板折弯系数
10铜板折弯系数15
12铜板折弯系数17
3.0不锈钢V25系数6
3.0不锈钢V20系数
(超过6的铜排均为用V40的下模弯的系数)
注:以上折弯系数(K)是在折弯内角(R)为左右时的侧量值,当折弯内角改变时,系数改变,一样,内角增大,系数增大。如板厚T=,R=10,V=32时,折弯系数K=左右.当T=时,R=10,V=25时,K=左右。
PROE折弯系数表
3.4
0.6
0.515
2.6
2.0 ST.ST.(不锈钢)
V12
3.54
0.46
0.445
2.46
2.0 AL(铝板)
V12
3.25
0.75
0.590
2.75
V10
3.18
0.82
0.625
2.82
2.5
2.5AL(铝板)
V14
4
1
0.572
3
2.5 M.S(低碳钢)
V14
4.25
0.75
0.472
1.75
0.25
0.680
2.25
1.0 SEEC(电镀锌)
V6
1.6
0.4
0.830
2.4
1.2
1.2不锈钢
V6
2.05
0.35
0.650
2.35
1.2 M..S.(1.2低碳钢,电镀锌)
V8
2.05
0.35
0.650
2.35
V6
1.97
0.43
0.717
2.43
1.5
1.5不锈钢
V10
2.78
0.22
V10
2.48
0.52
0.633
2.52
2
2.0 M.S.(低碳钢)
V12
3.5
0.5
0.465
2.5
V10
3.34
0.66
0.545
2.66
2.0(2.0敷铝板)
V12
3.3
0.7
0.565
2.7
V10
3.16
0.84
折弯系数表
板厚 折弯系数板厚 折弯系数折弯展开计算(折弯角度为90°): L=L1+L2-2δ+ZL:展开长度L1:边长1(见右图)L2:边长2(见右图)δ:板厚Z :折弯系数(见下表)铁板:1.0 1.2 1.5 1.8(热板) 2.0 2.5 3.0 Z无 0.4 0.5 0.6 0.75 0.8 1 无刨槽折弯(冷板)2 2 * 5 刨槽折弯(冷板)1 1 * 3 无刨槽折弯(热板) * * 3 * * 5 不锈钢板:1.01.2 1.5 1.8 2.0 2.5 3.0 Z无 0.4 0.50.6 0.75 0.8 1Q/ZB J65—20101钣金展开计算方法1 范围公司折弯次数小于8次的常规钣金件适用本方法,精密钣金件、折弯次数较多或折弯内圆弧半径R有特殊要求的钣金件需进行试折弯。
2 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內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度层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的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较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內侧移动。
中性层到板料內侧的距离用λ表示(见图一)。
3 折弯模具:我们使用的小松数控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折弯模具V型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
板厚与适用V型槽宽(见表1)。
表1 板厚与适用V型槽宽参数板厚(t),,,,,,适用V槽宽度81216254 展开计算方法: 90°折弯(一般折弯)Q/ZB J65—20102(如图二),由于我们常用的折弯上模的尖角通常小于,所以折弯内圆弧R可以视为定值,因此折弯拉伸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折弯下模槽宽V和材料厚度t。
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L=L1 +L2- 2t +系数a ; (1)折弯系数a的计算公式为(2):a = +-……………………………………………………………(2)其中:V—下模槽宽;t—材料厚度为方便计算将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简化为(3):L=L1+L2-系数C ……………………………………………………………………(3)注:简化系数C = (2t - 系数a)见表2。
常用材料90°折弯展开系数表
0.30
0.48
0.48
1.5
R=0.2\0.5
0.53
0.53
0.38
0.60
0.60
R=1.5
3.30
3.30
3.30
3.30
3.30
R=2.0
4.08
4.08
4.08
4.08
4.08
2.0
R=0.5
0.70
0.70
0.50
0.80
0.80
R=1.5
3.61
3.61
3.61
3.61
3.61
材质
料厚
折弯R角
展开系数
SUS
3
R0
0.2倍T
R1.5
3.35(相当于中性层偏移约0.25T0
R2.0
4.33(相当于中性层偏移约0.25T0
*4.33
5.03
5.03
备注:
1.“无”表示暂无此料厚的材质;
2.“R”表示折弯内弯R角,当R=0.2,R=0.5时,以R=0展开;
3.以上数据计算依据来自《展开设计计算标准》:
R=0时:
对于铁件(GI,CRS,EG等)a.当0.3<T<1.5时,K=0.4T;b.1.5≤T时,K=0.35T
*对于SUS,0.3<T<3.0时,K=0.25T(薄材:T≤0.3时,K=0.35T)
材质
GI
CRS
SUS
AL
CU(含C7521,C5210)
料厚
0.2
R=0.2\0.5
无
无
0.07(仅薄材)
无
0.07(仅薄材)
0.3
R=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