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母亲的恩情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9 母亲的恩情》教案_1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展示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要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这首诗,体会母亲的恩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词。
2.朗读《游子吟》,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二、精读指导。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情感。
是呀,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他把对母亲的敬爱与思念都凝聚在了《游子吟》这首诗里。
让我们快乐地来学习课文吧。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能够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3)朗读、感悟这个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这段内容用诗句来概括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能够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2)孟郊听了又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母亲的恩情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母亲的恩情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笔者在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一节课,本文将围绕“母亲的恩情”这一主题,设计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大意并掌握关键信息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恩之情3.学生能够在本文的启发下,自觉孝敬父母,珍惜亲情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老师打开课件,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短片,引发学生对母亲的关注和热情。
2.老师借助百度词条等工具,介绍作家和本文的背景,引导学生对本文的内容预期。
阅读指导1.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大意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提示学生重点关注文章中的‘母亲’这个人物。
2.老师分段讲解,对于每一段有重点地解释、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3.老师通过阅读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应用1.每个学生都有父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写一篇感恩母亲的文章。
2.学生们互相交换,进行同侪讨论和修改。
3.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名人故事会”的演讲,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情感教育1.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尝试理解“母亲”二字所包括的艰辛与牺牲,并指导学生表达对身边父母的感激。
2.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家庭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珍惜亲情,珍视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总结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学生们不仅在语文阅读上有了新的提升,还明确了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进一步了解到亲情的重要性。
这体现出本文对于学生心灵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苏教国标教育理念,这也为今后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9、《母亲的恩情》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的内容。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理解体会课文第三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整体感知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话的题目是母亲,母亲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二、品读文本,感悟真情1、诗人孟郊他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五十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明学生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看图思考,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体会母亲的关怀和慈爱。
(学生交流)3、指导朗读前四句诗。
4、出示图:天亮了,儿子要走了,母亲把儿子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
思考:母亲会对孟郊说些什么?(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三、深情诵读,品味诗句孟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远行的路,心里百感交集,请小朋友读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思考:1、小草为什么长得这样生机勃勃?2、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谁,由太阳的光辉想到了什么?(指导理解“沐浴着阳光的……恩情啊!母亲的慈爱……光辉吗?”这两句话的意思)3、指导朗读后两句诗。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母亲的恩情如此深厚,让孟郊难以忘怀,一生都铭记在心,于是在五十岁那年,他写下来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谁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真情永驻学生交流:用具体的事情说说母亲对你的爱。
六、布置作业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读给妈妈听。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了解母亲的爱和恩情,进而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同时,通过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语文技能。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会朗读文章。
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学习如何描述母爱的特点和意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与母亲有关的MV或小视频,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第二步:预习导入1.请学生们打开教材上《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让他们在默读3分钟内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结构。
2.请学生们自己思考,母亲在文中所发生的故事和情感为何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步:阅读与分析1.教师朗读全文,并对一些难懂词汇进行注释。
2.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情节和细节,最好是分段朗读,规范发音,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
3.询问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读出母亲行为中蕴含的情感和激发珍惜母亲爱的情感。
第四步:朗读练习1.请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1-2名同学进行朗读练习,并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及时互相纠正。
2.针对每一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提醒,帮助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加优秀。
第五步:写作辅导1.在理解文章和朗读练习步骤中,让学生们学会总结写作的思路和技巧,通过写作的方式对母亲进行表达和感谢。
第六步:课堂展示1.让每个小组进行PT展示,其他同学对于展示进行点评,增加展示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5. 作业布置1.要求在家完成一份作文,表达自己的母爱情感,呈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原文背诵,熟练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二、教学反思这次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母亲这个话题开展,让孩子们在逐渐了解母爱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技能。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导语】《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
课题中的“恩情”在本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对儿女的恩情,再就是儿女对母亲的感恩。
篇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
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
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
第一至三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
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
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二、学情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对母亲的感受又是不同的。
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事情而引出课文。
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
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四、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1、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母亲的恩情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母亲的恩情
一、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母亲的恩情》,描写了一个男孩遇
到了许多困难时,母亲无私地帮助他,最终取得了成功。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母亲的恩情,从文学素材出发,传递家庭伦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母亲的无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
•了解母亲的恩情,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感。
•了解古诗韵文《登高》,初步学会赏析古诗词。
•能够运用想象,写一篇《感恩母亲》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听说、体验、观察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组织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情境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理解和词语理解难度较高,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需要采用热情善意的态度,鼓励学生真实表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老师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向学生介绍本单元主题:。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教案_29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一、学习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母亲的恩情》。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在文中巧妙的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
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
课文还配备了3幅彩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从而增加对诗句的感受。
三、学情分析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的朗读与积累。
学校组织的古诗诵读使学生对古诗有了很大的理解,早自习时也可以模仿老师有模有样地配乐朗读。
这首《游子吟》学生早已很熟悉,里面的一些诗句在平时生活、学习中学生也会运用。
这只是有利的一方面,仅仅是纸上谈兵,从知恩,到感恩还有一段距离。
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感情,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动情,读出悟出文中那浓浓的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
难点:体会文中母子间的深厚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觉得生活中妈妈对你怎么样?(用一句话或者几个词语来描述)是啊,妈妈的关怀无处不在,她常常带给我们深深地感动,妈妈对子女真是恩重如山,今天让我们满怀深情的走进《母亲的恩情》。
二、复习检查1、通过对课文中的填空来检查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读读词语湿润恩情抚摸注视慈爱光辉沐浴报答铭记著名注意正音:前鼻音的字有“润、恩”,后鼻音的字有“情、光、铭、名”,“慈”是平舌音。
三、精读训练1、出示《游子吟》,母亲的恩情就藏在这篇诗中,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母亲的恩情》的主题和内容。
2.掌握部分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1.提高语言翻译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3.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母亲的恩情》的主题和内容;2.设法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难点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2.如何沟通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布置、讲解、辅助卡片、引导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放一首《妈妈我爱你》的歌曲,让学生回忆起和母亲之间的感情,进而为课堂内容引入。
第二步:讲解首先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一遍故事的内容,然后问学生故事中的母亲为何跑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添加一些适当的注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主题。
第三步:辅助卡片制作一些辅助卡片,例如一些词义卡、元音音节卡、练习卡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一些词义、发音的理解。
第四步: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母爱”这个话题,同时也提高学生自觉感恩母亲之情。
第五步:回顾课程结束后,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学生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及时给予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将今天学到的知识传递给亲友,让他们也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标题: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主题:体验母爱要点:1.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2.探究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3.唤醒学生感恩之心。
六、教学评估通过布置习题和随堂测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具体操作是:1.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练习小组;2.设计各种形式的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答题方式,例如有选择题、填空题等;3.在课程结束时,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对答案的方式,评估学生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9.母亲的恩情
9.母亲的恩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10个生字。
3.大致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课前准备:1.课文范读配乐,生字卡片,图片2.回忆一件妈妈关心自己的事。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4、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恩情缝补针脚几根抚摸迟迟归报答永远孟郊沐浴铭记寸草心(1)指名读生字词(2)说说你有哪些生字读音要提醒大家的?(3)哪些字可以用换部件的方法,哪些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
(4)你已经懂得的词语的意思。
(5)带读、开火车读、齐读(6)去掉拼音读带读,开火读、齐读刚才的字词学得非常好那句子呢?5、指导读好长句子(1)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指名读齐读(2)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师领读指名读齐读)6、把生字词和句子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7、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1、读了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2、母亲对孩子的恩情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3、在回答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第一、二小节。
4、课文里包含着一首小诗,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学过,你还记得吗?《咏华山》《英英学古诗》板书:文包诗五、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黑板补针根抚摸报2、自己先去认读一下生字的字形和结构,指名读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点?3、你记住了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偏旁和字义有关系)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重点指导书写:“补”提醒“衣”字旁和“视”字旁的异同第二课时。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9 母亲的恩情苏教版
9、母亲的恩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寸”。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歌曲《妈妈辛苦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后4个生字“恩、补、针、根”,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背诵《游子吟》。
一、导入1.PPT出示:古诗《游子吟》,告诉学生这是唐代一位诗人写的,设置疑问:这位诗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呀?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母亲的恩情》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恩”的读音)。
二、自学1.范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打开课本,听老师读课文,标出小节号。
2. 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把所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三、导学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用PPT出示:孟郊、缝补、沐浴、铭记、一针一线、几根、抚摸、报答、迟到、寸草、永远、恩情、注视、慈爱、湿润、光辉、著名等词语。
指名读,正音:“迟、针”是翘舌音,“寸”是平舌音,“恩、针、根”是前鼻韵母,“孟、缝、铭、永”是后鼻韵母,“抚”的声母是“f”不是“w”。
(2)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先同座位讨论一下)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念母亲的恩情而作的一首诗。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母亲的恩情_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母亲的恩情_苏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10个汉字,能够背诵《游子吟》。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明白得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母爱的伟大,使学生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把你从小养育大,冷暖饿饱都牵挂。
你有困难她担忧,你有成绩她称夸。
人人都说她最亲,世上不能没有她。
每年五月十一日,送支康乃馨给她。
(母亲)师: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能说说什么缘故吗?是的,母爱就像太阳,不管时刻多久,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热。
今天有一位叫孟郊的诗人,要为我们介绍下他的母亲,让我们去看一看2. 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1)指导朗读课题(语气轻柔缓慢)。
(2)ēn“恩情”:深厚的友谊。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ēn bǔzhēn gēn fǔmōbào chícùn yǒng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2)指导生字的笔顺。
“寸”:横、竖钩、点、“永”:点、横折钩、横撇/横钩、撇、捺、(3)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标好自然段。
2. 认读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恩情缝补针线触摸回报迟到永久感恩补偿分针抚顺报答延迟永生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会1.师:请同学们自己快速的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述了什么?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绎而成的一篇故事。
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宝贵。
2.师: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4.词汇积累:请同学们在本节课学习的生词、短语中,选择五个,用它们造句,加强词汇的运用能力。
5.情感体验:与家人共同完成一项家务活动,如做饭、打扫卫生等,体验母亲的辛勤付出,并记录下这一过程中的感受。
6.艺术创作:以母亲的恩情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手工作品,展现母爱的伟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2.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养成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品质。
5.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家庭、关爱家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课堂讲解,深入分析:针对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亲的恩情,体会母爱的伟大。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4.朗读指导,培养语感: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把握。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7.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将课堂所学内容与家人分享,让家人了解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增进亲子关系。
作业布置要求:
1.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要认真对待,力求做到最好,体现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2.作业完成后,请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将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3.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篇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
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
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
第一至三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
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
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二、学情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对母亲的感受又是不同的。
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事情而引出课文。
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
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四、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1、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
9、母亲的恩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重点、难点: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孟郊在他50岁那年写下的诗(课件:《游子吟》),他为什么写这首诗?又表达了什么情感呢?2、学了第9课《母亲的恩情》,就明白了。
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教学生字“恩”,上下结构,上面是“因”下面是心字底,恩情,就是深厚的情意。
3、齐读课题。
二、读诗,读出节奏:1、请同学们看课文,找到《游子吟》这首诗,对照拼音,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这首诗中出现了4个生字组成的词和词组(课件:密密缝、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谁来读?3、这首诗,谁来读呢?(点拨:注意题目和诗之间的停顿、诗句间的停顿、每行诗中词和词之间的停顿)。
4、齐读诗。
三、读诗,读出画面:1、过渡:刚才,我们已经读出了诗的节奏,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诗,再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书上的插图,想象一下全诗向我们呈现了几个画面?(课件交流:深夜缝衣,清早送儿,触景生情)2、学习第一幅画面:A:我们先来看第一幅画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B: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细节描写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项读读这句话(课件: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
)老师有意读错:一针一线,引导学生理解:一针针一线线:缝得多细呀!缝得多密呀!这就是诗中“密密缝”的意思。
为什么要缝得这么细这么密呢!教师介绍:其实这里表现了一种民间风俗,也就是出门远行的人,他的母亲总会在他出门之前,为他缝补衣服,这就是(学生读第一行诗)的意思,缝得越细越密,这样出远门的人才能早点回来。
3、学习第二幅画面:A:下面我们走进第2幅图,齐读第2自然段。
B:问:临行前,母亲再三叮嘱什么呢?(课件: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母亲盼望儿子早点回来,就是诗中的什么意思?(理解:意恐:害怕、担心,担心儿子很迟才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产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背诵古诗《游子吟》。
3.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母爱的伟大,产生热爱母亲的真挚情感。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背诵文中的古诗。
3.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9 母亲的恩情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孟郊。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衣裳。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句导读:省略号表示母亲还想到很多关于儿子的事情,这里省略没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段导读: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还在给他缝补衣裳。
第二天清早①,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她望②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句导读:朗读时感情要真挚,语速稍慢。
]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③了。
段导读:母亲送儿远行时的感人情景。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④。
[句导读:小草的生机勃勃离不开温暖的阳光,以此来衬托母爱的伟大。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⑤,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⑥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⑦啊!段导读: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
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⑧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⑨!段导读:孟郊的诗作《游子吟》。
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⑩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小诗《游子吟》。
段导读:《游子吟》是怎样写成的。
☜①清早:日出前后的时间。
③湿润:潮湿润泽。
④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朝气蓬勃。
⑤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
⑥沐浴:比喻受润泽。
⑦恩情:深厚的情义;恩惠。
⑧意恐:担心;害怕。
⑨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的恩惠。
⑩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著名:有名(用于值得褒扬的人或事物)。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生字卡片,投影。
一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很多同学都听过这首诗,可能有的同学还会背,但你们知道这首诗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首诗的来历的课文。
3.板书课文题目:母亲的恩情。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反复读几遍。
2.请学生读课后的生字表,认读本课的生字。
3.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把生字的音节写在黑板上,然后把相对应的生字贴在下面。
(1)先读黑板上的音节,注意读准确。
会认的字:mèng féng gēn fǔcímùyùmíng yín会写的字:ēn zhēn zhù shìchícùn yǒng(2)出示本课的会认字以及会写生字,请学生贴到相对应的音节下面。
孟缝沐浴铭慈恩注视针根抚迟寸永吟(3)请学生对照音节反复读生字。
4.请学生在书上找出带有生字的新词。
孟郊缝补沐浴铭记恩情针线几根抚摸迟归寸草心永远5.请学生反复读这些新词,把字音读准。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请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共5个自然段)2.请五个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检查他们读得是否准确,包括字音、多字丢字两方面。
3.重点指导以下两处的朗读。
郊儿:这是两个音节,不能连起来读。
早点儿:“点、儿”要连读成儿化音。
4.再请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读课文,大家互相指导。
5.请两个小组汇报朗读情况。
四指导本课生字的书写1.请学生观察本课的生字,有哪几个字需要通过字典才能确定它的部首?(“寸”和“永”)2.请学生借助字典查找这两个字的部首。
3.请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把部首标在书上。
还要观察每个字的字形,一会儿请学生来分析。
4.请学生来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
注:“氵”是部首,注意左右比例。
针:“钅”表示针是用金属制成的。
视:右边是“见”,部首是“礻”。
(2)独体字。
寸:笔顺: 一 寸。
永:笔顺。
(3)半包围结构。
迟:笔顺。
里面的“尺”最后一笔是点。
(4)上下结构。
恩:上面是“因”,下面是“心”。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描红练习。
6.同桌互相检查指导。
9 母亲的恩情恩ēn 针zhēn 注z h ù 视s h ì 迟c h í 寸c ùn 永yǒng教学时,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这位母亲的头发已经斑白,这是她为儿女操心的标志啊;母亲的额头布满了皱纹,皱纹是岁月的痕迹,更是为儿女操心的印记啊;母亲白天劳作,晚上还要就着油灯微弱的亮光为儿子缝补衣裳,过度的劳累使她背更驼了,眼更花了……通过看图、想象、练说,在一次次的师生互动对话中,母亲对孟郊的恩情,不仅仅停留在纸面,此时,已慢慢融进学生的心中。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正确的下面画)孟(mènɡ mèn)吟(yín yíng)缝(fénɡ fén)慈(chí cí)二、比一比,再组词。
恩( ) 注()迟()永()思( ) 住()远()水()答案一、mènɡ yín fénɡcí二、恩情思念注意住下迟到永远永恒河水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护之情,从而产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2.练习用“忙着”写一句话。
3.背诵《游子吟》。
PPT。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出示部分生字,请大家进行扩词练习。
恩:恩情报恩针:针线针对迟:迟到迟早2.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围绕着《游子吟》这首诗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理解文中词语1.请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
2.把自己不懂的词与同桌交流,看看能不能在同桌的启发或帮助下理解这些词语。
3.把还没弄懂的词语再全部提出来,请同学互相讨论。
注视:认真地看。
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三理解课文内容1.这篇课文的题目叫“母亲的恩情”。
课文写了母亲的哪些做法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的句子,然后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甲:“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从“夜深了”我知道母亲已经缝了很长时间了,夜深了还没有休息。
“一针针一线线”这两个词表现出了母亲缝得很认真。
学生乙:“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从母亲的思想活动中能感受到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孩子的担心。
其中的省略号是省略了母亲所想到的情况,所以母亲要连夜为孩子缝衣服,免得孩子在外受冻。
学生丙:“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母亲依依不舍的心情。
她不是送出家门就算了,而是一直送到村外。
学生丁:“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这句话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担心、想念、盼望。
2.从这几句中选择一两句你最喜欢的读一读。
3.刚才,我们体会了母亲对孟郊那种爱护、关心的情感。
那孟郊对母亲又是怎样一种情感呢?找一找描写孟郊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学生甲:“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从“不住地”这个词中能看出他在向母亲保证,一定会早点儿回来,不让母亲担心。
学生乙:“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这时的孟郊肯定想到母亲的白发是为自己操劳累的,又想到了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所以眼睛湿润了。
学生丙:“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从“抚摸”这个词中我体会到孟郊不是一般地摸一下衣服,而是充满感情地摸。
“注视”是认真地看。
他抚摸着衣服,注视着针脚,想到、感受到了母亲对他的爱,就像太阳照射着小草,给了小草生命,让小草成长。
而这种恩情是无法报答的,所以孟郊写成了《游子吟》这首诗。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5.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要读出母子间那种深深的爱。
四扩展——联系生活实际体会1.孟郊从母亲为自己缝衣服这样的小事中体会到了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为我们做了很多,可同学们体会到了母亲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母亲?2.看,我们每位同学的妈妈都是那么伟大。
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没有朋友,没有兄妹,但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难道我们真的无法回报吗?(不是,也许我们就是为母亲做得再多,也无法和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相提并论,但我们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孝敬母亲,让她少为我们操心。
)3.看投影上的一句话:母亲忙着..为孟郊缝补衣裳。
你能不能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说一说母亲“忙着”为你做过什么。
学生甲:母亲一下班,就忙着为我做晚饭。
学生乙:一吃完饭,母亲就忙着刷碗、扫地。
4.那我们能不能帮母亲做些什么呢?9 母亲的恩情1.读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课文,并想一想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孩子们缺少的不是被爱,而是如何感受到爱,可对同学们提出要求:每天至少要对长辈说三次谢谢,还要记一记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在教学“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孟郊这时眼睛会“湿润”,可让学生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学生便可在读中明白“湿润”的意思了,在这里“湿润”是指孟郊要跟母亲分别了,心里觉得特别难受,眼泪就流出来了。
教师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孟郊为什么这么难受,此时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味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有效地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站在孟郊的立场上体会母亲的恩情,在练说中让学生学会感受伟大的母爱。
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联系生活,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你的?你最想对你的母亲说什么?学生的情感被唤醒了,徜徉于浓浓的母爱中,学生被深深震撼了,道出了各不相同的但却都是发自肺腑的心声。
一、看拼音,写词语。
ēn qíng zhēn duì zhùshì yǒnɡ yuǎn ( ) ( ) ( ) ( )二、读读词语,再写下来。
湿润恩情抚摸慈爱注视光辉沐浴报答铭记著名三、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恩情针对注视永远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