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建井技术提纲

合集下载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精炼,凡原报告已有交代,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的新进展的部分,应一律从略,但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充分予以总结。

凡与报告的观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今后生产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代清楚。

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

一、文字说明第一章概论1、矿井交通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2、井田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3、老窑、火区、岩溶陷落范围及分布情况;4、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情况。

5、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6、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施工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第二章井田地质构造特征1、井田总的构造特征;2、开拓区范围内影响断层、褶皱(褶曲)煤层的产状要素,各主要构造的控制程度及其对煤(岩)层的破坏情况。

3、井田内已控制地质构造的可靠程度;4、井田内中小型构造的特征、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5、岩浆侵入体的分布、产状、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情况;6、岩溶陷落柱的分布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第三章煤系、煤层及煤质特征1、煤系断层:煤系断层的地质年代、厚度、岩性、含煤层数、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以及煤系变化情况。

2、煤层:煤层特征,分层叙述煤层的最小、最大厚度和一般厚度,层间距,结构,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

3、煤质特征。

4、瓦斯情况。

第四章井田水文地质特征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含水层(组)分布规律和特征。

2、井巷实见涌(突)水点位置、涌(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3、井巷涌水量与巷道长度的关系。

4、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储量与三量计算1、储量计算或核算的依据和方法;2、矿井储量和可采储量(未经个性的快段,按原储量统计);3、储量的增减情况及其原因。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编制大纲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编制大纲

前言一、编制设计的依据二、设计的指导思想三、设计简况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二、地形地貌三、河流四、气象及地震五、矿区经济概况六、矿区煤炭生产建设概况七、交通运输八、电源、水源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层二、构造三、煤层及煤质四、水文地质条件五、工程地质条件六、环境地质条件七、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八、勘探程度及可靠性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井田境界二、矿井储量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三、矿井服务年限第三节井田开拓一、井田地质构造、老窑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井开采的影响二、矿井开拓三、水平划分四、大巷布置五、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第四节井筒一、主斜井二、副斜井三、回风平硐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一、井底车场形式二、井底车场硐室三、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支护第三章大巷运输第一节运输方式选择一、运输方式二、主要运输巷道断面、支护方式、坡度及钢轨型号第二节矿车一、矿车选型二、矿车数量计算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一、设计依据二、设计选型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第一节采煤方法一、采煤方法的选择二、工作面设备选型三、工作面支架与顶板管理方式四、工作面回采方式五、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数、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六、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七、生产时主要材料消耗指标第二节采区布置一、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采区数目、位置和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二、采区尺寸、开采顺序及回采方式三、采区巷道布置四、采区车场、装车点及硐室五、采区煤、矸运输、辅助运输及设备选择,采区通风和排水第三节巷道掘进一、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三、掘进工作面个数及掘进设备配备四、采掘比例关系和掘进率、矸石率预计五、井巷工程量和移交生产时的三个煤量第四节移交标准及建井工期一、建井工期二、工作面开采顺序第五章矿井通风与安全第一节概况一、瓦斯二、煤尘三、煤层自燃倾向性四、地温第二节矿井通风一、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四、矿井风量、负压及等积孔五、通风设施、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措施第六章提升、通风、排水设备第一节提升设备一、提升方式二、主斜井提升设备三、提升安全第二节主要通风设备一、设计依据二、设计选型三、调节、反风措施第三节排水设备一、设计依据二、设备选型第四节压风设备一、设计依据二、设计选型第五节架空乘人器设备一、设计依据二、设备选型第七章地面生产系统第一节煤质及用途一、煤质分析二、煤的用途、用户第二节煤的加工第三节地面生产系统布置一、工艺方案及布置原则二、生产系统能力及主要设备配置三、工艺流程四、排矸系统第四节地面生产辅助设施一、矿井机电设备修理车间二、坑木加工三、煤样化验室第八章地面运输第一节概况第二节煤炭外运方式第三节进场公路第九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第一节概况第二节平面布置一、平面布置的主要原则二、平面布置设计三、场地绿化和美化设施第三节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一、竖向布置原则二、竖向布置形式三、土石方工程量及填挖平衡四、场内排水第四节场内运输一、窄轨铁路二、场内道路第五节矿井其它工业场地一、风井工业广场二、排矸场三、爆破材料库第六节管线综合布置第七节防洪排涝第十章电气第一节供电电源第二节电力负荷第三节送变电一、矿井供电方案二、送电线路技术特征三、矿井中心变电所四、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校验第四节地面供配电一、地面供配电系统二、工业及民用建筑物防雷、照明第六节井下供配电一、井下负荷及井筒电缆选择二、井下供电系统第七节调度、通信一、行政通信二、调度通信第八节生产安全监测与计算机管理一、生产安全监测二、计算机管理第十一章工业建筑及行政、公共建筑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一、设计依据、指导思想二、气象条件三、工程地质、地震资料、建筑材料及设计依据第二节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一、生产系统的建筑物结构选型二、建筑结构特征第三节矿井行政、公共建筑物一、设计依据二、矿井行政、公共建筑面积计算三、浴室、更衣室设备计算第十二章给水、排水和采暖通风供热第一节概况及设计依据一、概况二、主要设计依据第二节给水一、矿井及工业场地用水量估算二、给水水源三、给水系统及主要给水构筑物第三节排水第四节采暖供热一、室外气象参数二、采暖三、供热四、设备选型第十三章节能减排第一节节能一、井下开采节能二、地面建筑节能三、矿井供电节能四、机械设备节能五、节煤六、给排水、暖通及环保节能第二节节水一、用水指标分析二、节水措施第三节减排一、瓦斯利用二、矸石利用三、矿井水利用第十四章矿井灾害防治及安全装备第一节开拓布置及矿压控制一、矿井、水平、采区及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二、采煤工作面、主要运输巷及回风巷的支架选型及顶板压力、下沉量的关系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评述一、通风系统中风流稳定性说明二、矿井通风系统抗灾能力分析三、矿井风质、风量合格分析及合格率第三节防灭火一、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二、井下外因火灾防治措施三、地面防灭火系统第四节防治水第五节粉尘防治一、概述二、综合防尘措施三、建立完善的井下防尘洒水管路系统四、矿井粉尘的检测、监测第六节矿井瓦斯防治一、瓦斯二、防爆措施三、隔爆措施第七节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一、生产监测系统二、计算机管理系统第八节矿井安全仪器和装备一、矿井安全仪器和装备第九节电气安全一、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二、电气设备接地、漏电、过流三大保护及其可靠性分析三、雷电及设置的雷电保护装置四、电气防火和防爆措施五、在预防触电方面的措施六、为防止静电第十五章环境保护第一节水污染及处理一、生活污水处理二、井下废水的处理第二节噪声污染及防治第三节矸石、废渣处理一、防治矸石山污染措施二、生活垃圾处理三、锅炉灰渣处理第四节矿井绿化、水土保持第五节地表沉陷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第十六章技术经济第一节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定员一、劳动定员二、劳动生产率第二节概算投资及资金筹措一、概算投资二、资金筹措及投资分配第三节原煤生产成本一、成本计算依据二、原煤成本计算第四节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一、煤炭用户及价格二、矿井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三、利润第五节财务评价一、盈利能力分析二、盈亏平衡分析第六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十七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第一节概况第二节产品需求状况及市场预测一、煤炭产品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二、产品的价格分析第三节回采率计算一、工作面回采率二、采区回采率。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2009-12-4 17:29:17 阅读4950次《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适用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煤矿机电、矿山安全技术专业可参考)类别:高等成人教育层次:专科设计周数:10周大纲说明一、概述矿井地理位置和隶属关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编制设计报告的依据。

二、矿井建设综合评价资源的可靠性,按地质条件确定矿井类型,煤种和煤质,对煤的需要程度。

矿井的外部条件,包括铁路运输、水源、电、土地等,设计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要点和指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矿区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交通条件,居民点分布情况。

矿区内煤矿分布及其他工业和农业生产情况,可供矿井建设和生产用的原料和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矿区的电力供应情况。

矿区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冻结期长短和冻土深度,年平均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

矿区的水文情况:河流、湖泊、沟渠的分布,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

历年最高洪水位。

工业及居民用水的水源、水质及供应情况。

矿区开发历史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井田的地形。

井田的勘探程度。

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地质综合柱状图。

井田的地质构造,最主要的地质变动。

如断层、褶曲等。

其分布情况。

有无岩浆侵入现象。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含水层情况,岩层的透水性,井田涌水量。

第三节煤层特征煤层埋藏条件:走向方向、倾向和倾斜角度及其变化。

煤层群的层数,各煤层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厚度,各煤层间的最大、量小和平均间距。

煤层的围岩:各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岩石组成。

厚度、硬度、容重松散系数,及其他与开采有关的特性。

煤的特征:煤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各煤层的牌号及其用途。

煤的硬度、容重和解理性,煤层中含有夹石情况,煤的含瓦斯性、自燃性、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章包括下列图表:1、矿区交通位置图(小插图);2、综合地质柱状图(小插图);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4、主要地质构造特征表;5、可采煤层特征表;6、煤的工业分析表。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附件一一:附件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一、适用范围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

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一)封面(1)报告名称统一为:山东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

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三)正文目录第一章 绪论………………………………………………………………页码 第一节 目的、任务及依据……………………………………………页码 第二节 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页码 第三节 自然地理………………………………………………………页码 第四节 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页码 第五节 周边矿井开采情况…………………………………………页码 第二章 矿井地质工作………………………………………………页码 第一节 以往地质勘探工作…………………………………………页码 第二节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页码 第三节 对原矿井地质报告的评价……………………………………页码 第三章 矿井地质………………………………………………………… 页码 第一节地层……………………………………………………………页码第二节 含煤地层……………………………………………………页码第三节构造……………………………………………………………页码第三节 岩浆活动………………………………………………………页码第五节岩溶陷落柱…………………………………………………页码第六节地质构造评价………………………………………………页码第四章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页码 第一节煤层……………………………………………………………页码第二节煤质……………………………………………………………页码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页码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页码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页码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页码第三节矿井涌水量及预计……………………………………………页码第四节主要水害及防治措施…………………………………………页码第五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页码第六节供水……………………………………………………………页码第六章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页码 第一节 开采方法及顶底板条件………………………………………页码第二节 特殊开采…………………………………………………页码第三节 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页码第四节 地温与地压……………………………………………………页码第五节 环境地质………………………………………………………页码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页码第一节估算范围和工业指标…………………………………………页码第二节估算方法和参数的确定………………………………………页码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及块段划分原则………………………………页码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页码 第五节 资源储量变动对比与利用情况………………………………页码 第六节 开拓、准备、回采煤量情况……………………………………页码 第八章 结论…………………………………………………………页码 第一节 主要地质成果…………………………………………………页码 第二节 问题与建议……………………………………………………页码 资料总目录………………………………………………………………页码 (四)附图目录顺序号 图号 图件名称 比例尺 (五) 附件目录顺序号 附件名称 页码 (六)附表目录顺序号 附表名称 页码 (七)正文文字编排要求1、章名:黑体小二居中2、节名:黑体小三居中3、文字:宋体小四,字符间距为“标准”4、行距为固定值22磅5、选用纸张A46、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 ,装订线为0 cm 。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规定、提纲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规定、提纲

关于印发《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的通知各省属煤炭企业,各市煤炭管理部门:为规范全省煤矿地质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地质报告的编制质量,更好地给煤矿生产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省煤炭局组织有关人员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最新煤矿规范、规程及规定,重新修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以下简称《提纲要求》),现印发给你们。

今后,凡在我省境内进行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建井地质报告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均应严格执行本《提纲要求》,否则,不予受理地质报告审批事项。

附件: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2、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3、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附件一: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一、适用范围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

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二〇一一年六月说明为进一步提高矿井技术管理水平,强化技术业务保安,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制定印发了《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包括采掘、“一通三防”与防治水共三个部分,分别对常用的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提出了编制大纲,同时对大纲编制内容提出了要求。

首先要着重说明的是,由于煤矿生产技术条件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具体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过程中,必须按现场实际条件编制,因此,特别强调本大纲仅供参考。

大纲内容如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以上级规定为准。

大纲试行期间,若上级或煤矿出台有关新的规定,要按新规定要求,编制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大纲或大纲编制内容要求可能存在不全面或错误、疏漏等问题,敬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大纲试行期间及时指出,并请各矿总工程师认真汇总修改意见与建议,反馈公司相关业务部门,以便煤矿进一步修改完善大纲。

本大纲解释权归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

目录第一部分采掘 (5)一、炮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5)二、炮采工作面收作安全技术措施 (6)三、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8)四、采煤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技术措施 (9)五、采煤工作面端面漏冒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10)六、采煤工作面过钻孔安全技术措施 (11)七、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2)八、综采工作面铺网、使棚安全技术措施 (14)九、综采工作面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6)十、巷道开窝拨门安全技术措施 (17)十一、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19)十二、巷道过断层(破碎带)安全技术措施 (20)十三、掘进工作面过老巷(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21)十四、巷道冒顶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22)十五、巷道支护形式变更安全技术措施 (23)十六、架棚巷道回棚安全技术措施 (24)十七、巷道修护安全技术措施 (25)十八、掘进工作面过钻孔安全技术措施 (27)十九、大断面峒室、综采切眼刷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7)二十、巷道围岩注浆加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8)二十一、大倾角(>25°)巷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9)第二部分一通三防 (31)一、局部通风系统设计 (31)二、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设计 (32)三、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33)四、矿井反风演习安全技术措施 (34)五、巷道贯通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36)六、采区防突专项设计 (37)七、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39)八、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41)九、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 (43)十、突出煤层石门(含立井、斜井)揭煤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45)十一、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49)十二、临时停风巷道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51)十三、采区(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53)十四、工作面收作防治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54)十五、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55)十六、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57)附件一瓦斯涌出量预测 (59)附件二抽采系统设计 (61)第三部分防治水 (62)一、老空区探放水工程设计 (62)二、6(10)煤采煤工作面底板灰岩水防治工程设计 (63)三、近灰岩掘进巷道施工防治水工程设计 (66)四、灰岩探查钻孔单孔设计主要内容 (68)五、6(10)煤采煤工作面底板灰岩水防治工程总结及开采安全评价 (68)第一部分采掘一、炮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地质情况工作面回采范围,煤层厚度、倾角,顶底板,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瓦斯情况等。

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

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

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煤矿矿井的开拓与开采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煤矿行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矿井开拓和高效的开采技术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1. 煤矿矿井开拓技术1.1 井筒设计井筒是矿井开拓的关键部分,其合理设计对于井下工作环境和矿井通风起着重要作用。

井筒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矿区地质结构、矿井规模和井下工作需求等因素,以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高效的矿井生产。

1.2 井下巷道布置井下巷道布置是矿井开拓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布置巷道能够实现矿井的顺利联络和物资运输,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

在布置巷道时需要考虑到矿层的倾角、矿井的规模以及井下设备的布置等因素,确保矿井的通畅和高效。

1.3 井下通风系统井下通风系统是矿井开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通风能够确保矿井井下环境的氧气供应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在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矿井的规模、矿井深度以及井下工作的需求,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以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2. 煤矿矿井开采技术2.1 综采技术综采技术是现代煤矿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将采煤机和截割机引入到井下进行煤炭开采,实现自动化的采煤过程。

综采技术能够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并减少井下工人的劳动强度。

2.2 液压支架技术液压支架技术是煤矿开采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液压支架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得井下煤炭的安全开采成为可能。

该技术能够确保煤层的稳定和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

2.3 煤层注水采矿技术煤层注水采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煤炭开采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煤层中注入水来形成水力支撑,保持煤层的稳定性,并降低煤层的顶板事故发生率。

煤层注水采矿技术能够提高井下的安全性和开采效率。

综上所述,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在煤矿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合理的矿井开拓和高效的开采技术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固井技术方案提纲怎么写

固井技术方案提纲怎么写

固井技术方案提纲怎么写
固井技术方案提纲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井眼情况:介绍井眼深度、井眼直径等情况。

2. 完井液情况:介绍使用的完井液类型、配比比例、注入量等情况。

3. 固井材料:介绍使用的固井材料类型、规格、数量等情况。

4. 固井方案:介绍如何设置固井筒、固井水泥的选择和浆液配比、固井程度的要求等。

5. 质量控制:对固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说明,包括固井前的准备、固井过程中水泥浆的性质、固井完成后的检测等。

6. 安全措施:对固井过程中各种安全事项进行说明,包括防火、防爆、防漏等。

7. 修井方案:对于固井后出现的问题,介绍常见的修井方案。

8. 注水井固井特殊要求:对于注水井的固井,介绍其特殊要求,如固井筒的特殊处理、水泥浆的特殊配比等。

以上就是固井技术方案提纲主要包括的内容,方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具体的井眼情况和固井要求来确定。

矿井建设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矿井建设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土木工程(单招,矿井建设)专业毕业设计大纲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矿建专业毕业设计是矿井建设工程专业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地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以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工程技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丰富学生的生产实际知识。

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某一理论或生产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煤矿的建设程序,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以便毕业进入工作单位后,能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早日作出成绩。

二毕业设计资格学生必须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所有的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并取得合格成绩后,才准许做毕业设计。

三完成毕业设计遵循的原则毕业设计分一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是按指定矿井的地质条件及矿井初步设计,完成一个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毕业计一般部分必须按照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工作量设计中必须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与发展规划要求,遵守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其他涉及安全、质量及环保等方面的有关规范、规定和决议。

毕业设计中的方案选定必须注意生产安全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施工新技术;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建设的高效率;尽可能缩短建井总工期。

毕业设计的专题部分是针对理论上或生产实际中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设计和研究。

完成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应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内容、方法或结论的某一方面应尽可能有创新。

煤矿斜井建井工程施工方案

煤矿斜井建井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煤矿斜井建井工程,位于我国某省某市某县。

斜井井筒设计深度为800米,倾角为12度,净断面积为20平方米。

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井筒施工、井底车场施工、通风系统施工、排水系统施工等。

二、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成立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等组成的施工管理团队,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2. 施工进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三、施工工艺1. 井筒施工(1)采用钻眼爆破法进行井筒施工,钻眼设备选用YGZ-90型钻机。

(2)爆破采用乳化炸药,严格控制爆破参数,确保爆破效果。

(3)采用人工清矸和机械清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矸石处理。

2. 井底车场施工(1)井底车场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采用C25混凝土浇筑。

(2)井底车场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网联合支护。

3. 通风系统施工(1)通风系统采用主通风机和辅通风机相结合的方式。

(2)主通风机选用K4-21.4-NO.12型轴流风机,辅通风机选用K2-20-NO.8型轴流风机。

(3)通风管道采用钢板通风管道,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

4. 排水系统施工(1)排水系统采用排水泵房和排水管道相结合的方式。

(2)排水泵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管道采用PE管材。

四、施工质量控制1. 井筒施工(1)严格控制钻眼、爆破、支护等工序的质量。

(2)定期对井筒进行测量,确保井筒垂直度和倾角符合设计要求。

2. 井底车场施工(1)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序的质量。

(2)对井底车场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通风系统施工(1)严格控制通风管道安装、连接等工序的质量。

(2)对通风系统进行试运行,确保通风效果。

4. 排水系统施工(1)严格控制排水泵房、排水管道等工序的质量。

(2)对排水系统进行试运行,确保排水效果。

五、施工安全管理1.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方案。

2.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建井地质说明书提纲

建井地质说明书提纲

建井地质说明书提纲
在建井施工之前,应根据井田地质勘探资料和井筒检查孔所获得的资料,按建井施工要求,经过分析整理后编制建井地质说明书,作为建井部门选择施工方法,编制井筒和井底车场施工设计及制定作业规程、指导井巷施工的地质依据。

建井地质说明书应有文字及图纸两部分组成。

1.文字部分
(1)施工位置:简述施工地点、工程编号、井筒开凿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及方向、井底车场等工程。

(2)地质情况:阐明施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如井筒穿过的主要岩(土)层岩性、物理力学性质;裂隙发育情况及厚度;基岩风化带的特征;可采煤层的位置、厚度、结构核顶、底板性质,煤层的层间距;井筒及井底附近的断层、裂隙、破碎带及摺曲情况;井筒经过的含水层、预计涌水量、供水水源、工程地质及其它影响施工的地质因素。

(3)地温情况:如钻孔测温资料的分析成果。

(4)注意事项及建议: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指出设计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支护、排水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

2. 图纸部分
(1)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为1:500或1:1000)
(2)工程位置平面图(主副井、检查孔主要运输大巷和石门,比例尺为1:500或1:1000)。

(3)竖井井筒、斜井或平硐预想剖面图(比例尺为1:200或1:500)
(4)井底工程施工范围预想水平切面图(比例尺为1:500或1:1000)
(5)主要硐室预想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200或1:500)(6)切过井筒的水文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500—1:2000)及其它水文地质图
(7)土工试验成果一览表
(8)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报告表。

煤矿建井巷道施工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煤矿建井巷道施工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煤矿建井巷道施工锚杆支护施工技术摘要:煤矿井下掘进开采时,巷道支护技术至关重要。

发电领域对煤炭使用量逐日增长,煤矿开采深度也随之不断加深,巷道断面层承受压力与日俱增,应用传统支护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煤矿生产环境所需。

通过正确应用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既可以提高现代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生产风险率,为企业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煤矿建井;巷道施工;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前言煤炭开采的本质上就是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行为,原本埋藏在地下的煤炭原石本身就是结构的一部分,一旦被挖掘,原本的结构就被破坏,从而失去平衡性,因此很容易发生巷道围岩变形、巷道塌方等问题,尤其在高强度开采时严重威胁了地下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巷道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而煤炭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是一种常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1煤矿掘进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概述该技术主要对煤矿巷道进行支护,成本低且操作简单。

通过实施该技术可以加强巷道支撑力,对其产生保护作用,维护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在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螺纹钢是主要材质,可以保证支护承载力。

在开展技术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根据地下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类别锚杆。

如果围岩稳定,可以选择直径小的锚杆;如果围岩处于不稳定状态,则可以选择直径大的锚杆;如果施工区域内的煤矿较为松软,则选择长度长的锚杆施工。

但该技术后期开展维护与检修工作较麻烦,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无法对事故做出预判,在地形条件极为复杂的巷道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另外,在实施该技术时,其对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极高,唯有结合工程实际所需,设计合理的施工图纸,才可确保施工人员顺利施工,充分发挥锚杆的支护作用。

传统煤矿开采时,施工人员使用不同类型的金属支架对巷道进行支护,但该形式参与人员过多,使工程人力成本上升,工程整体经济效益下降。

同时,该支护方式的安全性无法得到良好保障,与现代煤矿生产环境所需不符。

通过应用锚杆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巷道安全可靠性、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滕东生建煤矿主井施工组织设计大纲

滕东生建煤矿主井施工组织设计大纲

山东省滕东生建煤矿主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二O O四年十二月九日企业精神团结守信求是开拓优质高效创业争先质量方针科学管理优质工程信誉至上服务四方处长:总工:生产管理部:安全监察部:机电部门:编制人:编号:ZM/71-SGZS-TDZJ-01 版次:A/0生效日期:二00四年十二月九日发放号码:受控状态: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二、工程内容及工程技术特征三、地质概况第二章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二、施工队伍准备三、施工现场准备四、施工技术装备与材料供应安排五、试挖及锁口施工第三章施工方案的选择一、冻结段施工方案二、基岩段施工方案三、与井筒相连接的相关工程施工方案第四章施工工艺一、采用“四新”加快施工速度二、井筒冻结段施工三、基岩段施工四、与井筒连接处相关工程施工五、井下贯通巷道的施工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及处理特殊地质变化技术措施(一)基岩段防治水措施及临时排水方案(二)井筒通过不稳定岩层及断层破碎带的施工(三)井筒揭煤施工第五章施工辅助系统一、提升系统二、井筒悬吊设施三、井口及地面辅助设施第六章施工组织与管理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二、施工管理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与进度控制一、工期安排二、工期保证措施第八章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灾害预防和安全保证体系一、安全管理措施二、施工技术安全措施三、灾害预防第九章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一、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二、质量保证体系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第十一章附图表前言滕东生建煤矿主井井筒净径为5.5m,井深为922.1m。

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国家及本行业部门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本处的施工能力和技术经验,提高矿井建设的综合效益,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工程进度。

本着工期短、效率高、质量优、效益好的原则,建设滕东矿井。

我处于1999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经过二年多的运行,确保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工程全优。

建井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建井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建井⼯程技术基础知识第⼀编建井⼯程技术操作基础第⼀章建井采矿⼯业第⼀节采矿⼯业及技术的发展⼀、采矿⼯业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齐全,到⽬前为⽌,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达130 多种,其中锑、钨、钼、汞、锡、钒、铁、稀⼟⾦属、菱镁矿,萤⽯、重晶⽯,磷,硼,⽯墨、⽯膏、膨润⼟等20多种矿产居世界前列,这些矿产资源为迅速发展我国的采矿⼯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解放前,我国采矿⼯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不振,矿产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新国成⽴30多年以来,对矿⼭建设很为重视,投资约达300 亿元,使采矿⼯业的落后⾯貌得到了改变。

新中国矿⼭⽣产发展的过程是:解放头三年,主要是恢复⽣产,对个别矿⼭进⾏了改扩建。

第⼀个五年计划时期,新建和扩建⼀⼤批矿⼭,矿⽯产量增长很快,为发展采矿⼯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个五年计划开始时,采矿⼯业发展迅猛,但由于⼯作失误,造成采剥(掘)失调,致使!%&# 年以后产量下降。

⾃1963年⾄1965 年进⾏了三年国民经济⼤调整,巩固了矿⼭原有⽣产⽔平,并有所提⾼。

1966年开始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但由于“⽂化⼤⾰命”的⼲扰,⽣产发展⼜遭受挫折。

在第五和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在党的⼗⼀届三中全会以后,把⼯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采矿⼯业才⼜得到健康发展。

1986 年3⽉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7年4⽉国务院⼜制订了《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暂⾏办法》、《全民所有制矿⼭企业采矿登记管理暂⾏办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办法》等具体条例。

这些法规对合理利⽤矿产资源正在起着和将要起到良好的作⽤。

1985年,我国除燃料矿产品外,年产各种⾦属及⾮⾦属矿⽯(不包括砂⽯)达到5.9亿吨。

表1-1列出了“六五”期间主要矿种的平均年产矿⽯量(不包括地⽅中⼩型矿⼭的产量),为了与解放前后对⽐,也列出了1949年和解放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和“⼀五”期间)的矿⽯年平均产量。

从表中看出:1981~1985年主要矿种的年平均矿⽯产量与1949年的⽐较分别超过了百余倍⾄数百倍,为经济恢复时期的30倍,“⼀五”期间的6.3 倍。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一、引言本章主要介绍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编制大纲的背景和依据。

二、煤矿常用专项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本节详细介绍煤矿常用专项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包括提高矿井生产效率、保障矿井安全、降低矿井工伤事故率等方面。

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矿井风流控制、矿井风阻计算、通风系统布置等方面。

四、矿井水文地质调查与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水文地质调查与设计的目的和方法,包括地质构造及煤层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应力场测量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五、矿井防尘治理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防尘治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煤矿颗粒物浓度控制、防尘设备选型、煤壁喷水降尘等方面。

六、矿井防火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防火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包括煤矿火灾危害分析、设备防火措施、建筑防火设施等方面。

七、矿井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方法,包括监测参数选择与布局、报警系统设计与布置等方面。

八、矿井通信与避险系统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通信与避险系统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通信方式选择、避险逃生设备选型及布置等方面。

九、矿井救护与应急预案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救护与应急预案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包括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救援装备配置、应急预案编制等方面。

十、矿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矿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

十一、结论本章总结了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强调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附录:相关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以上是针对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大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填写每个章节的内容,以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营。

矿井设计开题报告提纲

矿井设计开题报告提纲

矿井设计开题报告提纲矿井设计开题报告提纲一、引言- 矿井设计的重要性和背景-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二、矿井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原则- 矿井设计中的安全考虑- 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技术2. 经济原则- 矿井设计中的成本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和策略3. 环境原则- 矿井设计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三、矿井设计的关键要素1. 地质条件- 地质勘探和地质数据分析- 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2. 矿井结构- 矿井井筒和巷道的设计- 支护和加固措施3. 设备选型- 矿井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4. 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和原则-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5. 矿井排水-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四、矿井设计的方法和流程1.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地质勘探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现场调查和实验数据的分析2. 设计方案的制定- 根据地质条件和生产需求确定设计目标 - 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3. 模拟与优化- 利用数值模拟和仿真技术优化设计方案 - 风险评估和灾害预测4. 施工与监测- 矿井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五、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井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分析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六、结论- 总结矿井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强调矿井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七、展望- 矿井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可能的创新和改进方向文章通过引言引出矿井设计的重要性和背景,提出矿井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

接着,详细讨论了矿井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地质条件、矿井结构、设备选型、通风系统和矿井排水。

然后,介绍了矿井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设计方案的制定、模拟与优化以及施工与监测。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实际矿井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最后,文章总结了矿井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方向。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案例,能够给读者提供全面的矿井设计知识。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

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试行)二〇一〇年六月说明为进一步提高矿井技术管理水平,强化技术业务保安,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制定印发了《煤矿常用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包括采掘、“一通三防”与防治水共三个部分,分别对常用的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提出了编制大纲,同时对大纲编制内容提出了要求。

首先要着重说明的是,由于煤矿生产技术条件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具体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过程中,必须按现场实际条件编制,因此,特别强调本大纲仅供参考。

大纲内容如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以上级规定为准。

大纲试行期间,若上级或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出台有关新的规定,要按新规定要求,编制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

大纲或大纲编制内容要求可能存在不全面或错误、疏漏等问题,敬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大纲试行期间及时指出,并请各矿总工程师认真汇总修改意见与建议,反馈公司相关业务部门,以便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进一步修改完善大纲。

本大纲解释权归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股份公司)。

目录第一部分采掘 (55)一、炮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55)二、炮采工作面收作安全技术措施 (66)三、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88)四、采煤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技术措施 (99)五、采煤工作面端面漏冒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1010)六、采煤工作面过钻孔安全技术措施 (1111)七、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212)八、综采工作面铺网、使棚安全技术措施 (1414)九、综采工作面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515)十、巷道开窝拨门安全技术措施 (1717)十一、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1818)十二、巷道过断层(破碎带)安全技术措施 (1919)十三、掘进工作面过老巷(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四、巷道冒顶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建井技术(提纲)立井井筒施工是煤矿建设的关键工程,掘进工程量(进尺)虽仅占5~10%(如口子孜东矿投产时井巷工程量总进尺29705m,而三个井筒为3042m),但工期却占三分之一左右,投资占20~30%。

一、建井方法:1.井筒穿过的地层地质概况(表土层、基岩风化带、煤系地层另外说说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地层)2.普通凿井(钻眼爆破)法适用条件:基岩段井筒和表土层较薄且不含水或弱含水的井筒。

3.特殊凿井方法(1)冻结凿井法适用条件:广泛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下的地下工程。

(2)大钻机钻井法适用条件:①以表土层为主的井筒施工,煤系岩层约占全井深度的1/4左右;②地质条件复杂(流沙层、粘土层厚,岩层涌水量大)的井筒。

(3)沉井法(施工160个井筒,总深度5000m;山东曲阜单家村矿主井,192.75m)适用条件:①无承压水;②深度目前小于200m;③穿过密实粘土层、砂礓、砾石、卵石层时需要提高水枪压力或辅以抓斗取石。

(4)砼帷幕法(最大深度57m)适用条件:含水不稳定表土层厚度不超过60m。

(5)注浆法(设计手册将其与井点法均列为建井方法,实为一种施工措施)(6)井点法(降低水位法)具体建井方法的选择原则见设计手册P1539。

二、立井施工普通凿井(钻眼爆破)法1.项目核准2.“N通一平”3.“三大一深”(大吊桶、大抓岩机、大模板,深孔爆破)到大段高液压下行单缝式整体活动钢模板,大流态、高强、速凝等多性能混凝土4.装岩、提升、排矸(0.11m3、0.2m3、0.4m3、0.6m3、1m3抓岩机;1m3~5m3吊桶,日本最大4m3、德国最大7m3、原苏联最大8m3;7t、15t自卸式汽车)5.伞形钻架(4臂、6臂、9臂)6.井架(亭式钢管井架Ⅰ~Ⅴ、ⅢG 、ⅣG型,生产井架建井用)和吊盘7.井壁固定吊挂8.通风、防排水、照明、信号及通讯、测量、安全梯9.过煤层施工(以望峰岗为例)(设计手册P1559)10.立井井筒延伸 (不停产 保护盘 正井法和反井法) 反井钻机:导孔直径216~311mm ,扩孔直径:1200~3000mm ,钻孔深度:120~250m ,宜控制在150(180)m 以内。

11.基岩段井壁结构设计 (设计手册P1559表4-3-39) 基岩井壁厚度经验数值井筒直径 (m ) 井壁厚度(mm ) 壁后充填厚度(mm ) 混凝土 料石 混凝土砖 缸砖3.0~4.5 300 300~350 400 425 混凝土砖、料石及缸砖井壁的壁后充填厚度为100mm现浇混凝土为零 4.5~5.0 300~350 350~400 400 475 5.0~6.0 350~400 400~450 500 515 6.0~7.0 400~450 450~500 500 550 7.0~8.0 450~500 500 600 600 注:1.本表厚度不包括壁后充填;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3.本表适用f=4的岩层。

三、冻结凿井法冻结凿井法是:用制冷技术暂时冻结加固井筒周围不稳定地层并隔绝地下水后再凿井的特殊施工方法(煤矿科技术语),又称冻结法凿井。

冻结法凿井已有130年历史。

1883年德国首次采用冻结法凿井技术获得成功后,在德国、比利时、英国、荷兰、波兰、原苏联、加拿大、中国(1955年开始)得到普遍应用。

原苏联1928年开始采用冻结凿井法,解体前共采用冻结法施工建成约500个井筒。

波兰从1885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采用冻结法施工建成约250个井筒。

德国在鲁尔矿区建设了250个立井井筒,多数是采用冻结法施工的。

英国1909年开始采用冻结凿井法,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塞尔比煤矿,年产商品煤10Mt ,矿区内10个立井井筒和2个提煤斜井都是采用冻结法施工的。

上世纪20年代比利时的冻结深度达到638m ,,50年代加拿大的冻结深度达到915m ,70年代初英国博尔培钾盐矿风井的冻结深度达到930m 。

比利时冻结的主要地层为含水丰富不稳定的冲积层,其它国家冻结的主要地层为软弱含承压水地层。

根据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统计资料,我国1955~2010年由国有大型企业采用冻结法建成立井井筒968个。

累计井筒长度达227km ,最大井筒净直径10.5m 。

目前我国冻结法凿井已进入深井冻结时期,中东部地区最大冻深800m ,西部地区达950m 。

而在上世纪冻深还没有超过500m 。

近十多年冻深500~950m 的井筒已超过100个,是冻结深井井筒数最多的国家。

最近施工完成的甘肃省核桃峪矿副井,净径9.0m ,冻深950m ,超过英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近年部分深立井冻结法凿井统计表序号井筒名称井深(m)净径(m)冲积层厚或基岩含水层深(m)冻结深度(m)开钻日期(年、月)1 宁夏红二矿副井988 7.0 464.1 682 2010.42 内蒙巴彦高勒副井644.5 9.0 649.67 655 2010.53 内蒙葫芦素回风井681.3 8.0 525.0 672 2009.74 安徽板集矿主井795.3 6.2 580.93 660 2010.95 安徽杨村矿主井986.9 7.5 283.0 710 2009.66 内蒙母杜柴登副井711.0 9.4 124.7 721 2008.107 安徽口子东矿主井1005 7.5 568.45 737 2006.68 内蒙门克庆矿副井755 10.0 760.23 765.5 2010.59 内蒙门克庆矿风井735 8.0 690.6 747 2010.510 河南李粮店矿主井755.5 5.0 394.8 772 2009.611 内蒙母杜柴登主井762 6.5 124.67 777 2008.1012 河南李粮店矿副井780.5 6.5 391.25 800 2009.613 安徽杨村矿风井986.9 7.8 538.9 800 2010.214 内蒙门克庆矿主井785 9.6 67.3 802 2010.515 陕西高家堡矿副井841.5 8.5 22.8 850 2010.1216 山东龙固矿北风井764 6.0 675.6 730 2011.317 陕西高家堡矿主井859 7.5 26.5 791 2011.118 陕西高家堡矿风井821.5 7.5 320 830 2011.119 甘肃新庄矿风井1025 7.5 210.61 910 2011.920 甘肃新庄矿副井990.3 9.0 890.0 908 2011.821 甘肃核桃峪矿风井975 7.0 521 916 2011.322 甘肃核桃峪矿副井1005 9.0 214 950 2011.3(一)立井冻结1.冻结原理:氨-盐水(氯化钙)循环钻冻结孔管路安装冷冻机(活塞式、螺杆式)2.冻结方式:全深、差异、分期、双排(多排)管、局部3.防片帮孔冻结和双供液管冻结4.冻结壁(固结粘土To可低于-3.6o C,杨村为-1.1~-2.7o C之间)未冻水含量Wu(一般粘土-3o C时为10%,两淮深部粘土可达15%)导热系数λ,两淮比通常土要小,导热性能要差。

5.冻结壁的形成和温度场(预测模拟计算机软件)6.水文观测孔和测温孔7.冻结壁设计(按井检孔资料最深透水砂层为设计控制层,并核算深部粘土层的掘进段高和暴露时间。

)8.冻结深度《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第5.2.2条“立井井筒的冻结深度,应根据地层埋藏条件及井筒掘砌深度确定,并应深入不透水的稳定岩层10m以上。

基岩段涌水量较大时,应延长冻结深度。

”第5.2.26条“冻结段井筒的掘砌深度应浅于主冻结孔设计深度(7~15m)。

”(以谢桥副井、刘庄副井、新主井为例)9.冻结井筒掘进上下慢,中间快。

压风防冻;机械破土(挖掘机,冲击式抓斗);(表土层中一般禁止采用钻爆法,含水冻结岩层使用,炮孔与冻结孔距离不得小于1.2m)10.预留风道口11.冻结法凿井井壁结构a.施工方法和顺序b.承载情况和受力过程(四个阶段)c.水的渗透,内壁菏载,壁间注浆时机(以刘庄副井为例)d.冻胀(砂层)和塑胀(粘土层)e.冻结压力设计取值 200m以内>1.0H,200~350m <1.0H,≥400m为1.0~1.2Hf.泡沫塑料板的隔温、隔水、缓压作用g.套内壁时的温差应力及外壁对内壁的约束(加塑料薄板夹层,配双排钢筋,混凝土添加剂)h.壁座(圆筒形、锥形)i.井壁结构设计1)计算原则2)菏载系数3)结合施工条件(少分段,混凝土强度等级,壁厚变化处的处理,外层井壁配筋等)(以杨村风井为例)4)壁座的设置、形式与位置5)冻结基岩段井壁6)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安全度的比较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①第7.1.3条,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C50时,设计计算都需乘以折减系数α1β1(对比表4.1.4)②第7.3.1条,轴心受压构件,构件总强度须乘以系数0.9③第9.5.1条,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和条文说明④第A.2.1条,素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系数0.85(原为0.95)(顺带谈谈井壁配筋的必要性)⑤附录C C.3 多轴强度12.冻结法凿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a.速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钻孔达月进尺3400m、螺杆式冷冻机、液压下行单缝式整体活动钢模板、高性能混凝土等b.钻冻结孔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顾北副井和界沟回风井为例)《煤矿冻结法开凿立井工程技术规范》第6.2.4条中规定“当低碳钢冻结管连接采用焊接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冻结管两端必须有坡口。

4焊缝应饱满,焊接后必须冷却5~10min才能下放。

”c.井筒试挖条件:《煤矿冻结法开凿立井工程技术规范》第9.1.1条中规定“水文观测孔水位1层或多层水位都必须均匀有规律上升并溢出管口,最迟一层水位溢出管口7d,并保持稳定。

当井筒工作面有积水时,井筒水位亦应有规律上升,井筒内积水与外部含水层无水力联系。

”否则欲速不达。

(以顾北副井为例)(也有特例:山区部分承压含水层未冻就可能冒水。

应对措施:接长水文观测管再继续冻结。

) (还要注意水源井的影响)(界沟回风井底含层报道情况)d.关注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配比(以祁东副井、丁集某井筒和刘庄某井为例)e.关注内层井壁厚度(以卧龙湖主井和界沟回风井为例)f.泡沫塑料板的利与弊(以刘庄某井和界沟回风井为例)g.多余管路对井壁的影响(以张北主井和界沟回风井为例)h.壁间注浆时机及新的变化(以潘一东回风井和刘庄、张北副井等为例)(山东金桥矿事故)i.冻结深度达马头门问题(以钱营孜风井为例)j.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以潘三东风井和张北副井为例)k.关于负摩擦力问题(二)斜井冻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南卜弋桥煤矿斜井情况,(卜弋桥煤矿斜井冻结起止垂深26~47.7m,冻结段斜长61.5m,冻结孔3排,冻结孔间距1.2m,分2段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