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郭英德)——《西厢记》(1)
合集下载
西厢记 PPT课件
赖 婚
传 简
赴 约
赖 简
问 病
佳 期
饯 行
四、《西厢记》中的戏剧冲突 • 《西厢记》中主要包括哪些、张生、莺莺、红娘 崔夫人
冲突点:门阀观念、封建礼教和婚姻
2、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矛盾
冲突点:崔张爱情进程中三人表现出的顾忌、 猜疑、矜持
五、《西厢记》中的人物塑造 • 张生、红娘、莺莺三个人物形象分 别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借厢
[粉蝶儿]不做周 方,埋怨杀你个法 聪和尚。借与我半 间儿客舍僧房, 与我那可憎才、居 止处、门儿想向。 虽不能勾窃玉偷香, 且将着盼行云眼睛 儿打当。
闹 斋
张生:小娘子莫 非莺莺小姐的侍 妾么 红:先生万福。 张生:小生姓张, 名珙[gǒng], 字君瑞,本贯西 洛人也, 年方二十三岁, 正月十七日子时 建生,并不娶妻。 红:谁问你来? 张生:敢问小姐 常出来么?
的矛盾;把张生写成了一个情种,缺陷是艺术上较粗。
3、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的创新: (1)主旨提高对“情”的重视 程度,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 成了眷属”的命题,将反对矛
头指向封建礼教。
• (2)人物刻画成功:张生、莺 莺、红娘 • (3)四美:故事美、人物美、 情境美、曲调美
1、“有情人终成眷 属”——追求爱情 自由、反对封建礼 教的主题
王 实 甫
一、《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
• 1、王实甫,时代与关汉卿接近。生平不详。 一生创作杂剧14部,多为爱情题材。除《西厢 记》外,还有《破窑记》等。 • 2、《西厢记》的体制:吸收南戏表演方式, 将几个杂剧连在一起成一个台本。
二、莺莺故事的流变过程
1、中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张生始乱终 弃却自诩为“善补过者”。 2、北宋赵德麟《会真记》:批判张生但仍沿用结尾。 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宋代许多说话、唱本中 都涉及到莺莺题材,董本是集大成式的作品,对西厢 故事有重大的突破,结局由“始乱终弃”变为共同私 奔;主要矛盾由崔张间的矛盾变为二人与崔夫人之间
《西厢记》PPT课件
第三本是“张君瑞害相思”。
• 莺莺好久不见张珙,非常思念, 就让红娘去看望张珙,这时张生 因老夫人赖婚而抑郁相思成病。 张珙趁机写了一封信,让红娘捎 给莺莺,莺莺看了得知张生抑郁 相思成病,疼在心里,但表面上 要勃然大怒,指责红娘捎信。然 后,莺莺借指责张珙之名,写了 回信。张珙看了大喜,信中写了 一首诗:
• 红娘,莺莺的丫鬟。 • 杜确,字君实,武状元,征西
大元帅,张珙之同学兼结拜兄 弟,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 • 郑恒,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 亡,老夫人的侄子。 • 老夫人,莺莺之母,郑氏。
(一)《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 唐代宗朝宰相崔珏(决),博陵郡(河北定州) 人,博陵郡崔氏在唐代是望族,为唐代五大高门 (崔、卢、李、郑、王)之一,因病亡故,老夫 人和女儿崔莺莺扶灵柩回博陵安葬,中停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普救寺。张珙去长安赶考,中途 想去拜见同学兼结拜兄弟杜确(字君实,武状元, 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路过普 救寺。于是崔张二人在此相遇,撞出了爱情的火 花,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一)《莺莺传》
•
“西厢”故事最早出于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
莺传》,又名《会真记》。
•
小说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张生游蒲州,
住在普救寺,与寄居寺中的姨家表妹崔莺莺相识。
在丫环红娘帮助下,二人私下结合,由于违背了 礼数,后来张生去长安赴试,抛弃了莺莺。并污 蔑莺莺是“尤物”,“妖孽”,作者欣赏张生对 莺莺的轻佻态度,不仅宣扬女人是祸水的思想,
(三)《王西厢》
1、把叙事体的讲唱文学改造成代言体的大型杂剧。 2、人物形象上,老夫人被写成一个封建家长的典型,
性格更鲜明。 3、主题思想上,《董》中崔张二人功名心都很重,
西厢记课件ppt
主题思想分析
01
02
03
反对封建礼教
通过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 故事,表达了反对封建礼 教束缚、追求自由恋爱的 主题思想。
强调女性地位
崔莺莺的聪明、勇敢和坚 定不移,体现了女性在爱 情和婚姻中的自主选择权 和地位。
倡导真情至上
故事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真 挚爱情,以及红娘的善良 、机智和勇敢,都强调了 真情至上的价值观。
03
《西厢记》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
语言优美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对偶、排比、借代等,使 语言既简洁又富有表现力 。
语言个性化
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各异 ,符合其性格特征和身份 地位,使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
语言音乐美
语言节奏明快,韵律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 音乐美感。Leabharlann 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丰满
人物关系错综复杂
05
《西厢记》的当代价值
对现代戏曲创作的启示
重视人物性格刻画
01
通过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塑造立体、丰满的角色形象,使
观众产生共鸣。
创新戏曲表现手法
02
借鉴《西厢记》的经典元素,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段,
丰富戏曲的艺术表现力。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03
《西厢记》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仍具有现实意义,现
创作背景
总结词
历史背景深厚
详细描述
《西厢记》的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王实甫在创作时,融入了当时 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作品评价
总结词: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它的情节曲折、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深受 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西厢记》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发 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西厢记PPT
3、红娘在《西厢记》中所占笔墨的比例较《西 厢记诸宫调》又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成为全剧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 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 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 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一、作者善于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彰显人物的个 性特征 1、莺莺的爱情萌动与封建礼教的冲突在作品中表 现的尽善尽美 2、莺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中与封建贵族身份发生 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二、以人物在不同场合的情态表现塑造人物典 型的个性形象 三、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刻挖掘与细腻描摹 四、红娘形象特征的刻画对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 在《西厢记》中作者王实甫还成功的塑造了一 个封建礼教的忠实代表人物——崔老妇 而这栩栩如生鲜活生动的形象与曲折跌宕引人入 胜的故事 ,更在于作者的语言功底。
表现莺莺自见到张生以后百般情思春天的景 物都和她思念张生联系起来景物都染上了主观 色彩明是写景实则写情。最后四句更有婉约 情词的色调委婉含蓄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用 这种语言抒发相国小姐的情思是很贴切。
《西厢记》有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最 有诗意的部分。这里戏剧情节没有多少进展也 没有矛盾冲突只是以抒情的语言叙述莺莺的 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淡淡的、悠长的哀愁。 也表现出莺莺这个大家闺秀深沉绵长的情思
老夫人的语言板滞僵硬惠明的语言豪爽朴素郑恒的语 言庸俗粗鄙。 吸收融化古代诗词中的优美诗句用于描摹景物酝酿气 氛为剧本增添了优美动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格律 口语自然 雅俗融合
《西厢记》中华美的语言适合描写人物性格的需 要如第二本第一折【混江龙【混江龙】落红成 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 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 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 减了三楚精神。
解读《西厢记》ppt课件
❖ 陈洪绶、董其昌、蓝瑛等绘图《北西厢记》
“王西厢”5本21折
❖ 第一本 ❖ 第二本 ❖ 第三本 ❖ 第四本 ❖ 第五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五折)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金批”西厢标目
❖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惊艳》《借厢》《酬韵》《闹斋》
❖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寺警》(寺警下书合一)《请宴》《赖婚》《琴心》
❖ 莺莺的性格深沉而内向,她的一往
情深与张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 从佛殿相遇到月下联吟,她已经爱 上了张生,但她的生活环境和她的 许多思想负担,使她不愿轻易泄露 内心的秘密。崔母赖婚以后,她开 始勇敢起来,但又有“赖简”的曲 折,直到“佳期”以后,她才不再 掩抑已经被唤起的爱情。这一切都 使她在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中,表 现出虽是一往情深,却又欲前又却, 曲折的内心情绪。
王实甫作品
❖ 王实甫共创作杂剧14 种 ❖ 流传3 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
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 残剧2种:《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
月夜贬茶船》 ❖ 佚失 9 种。
❖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破窑记》写刘员外的女 儿刘月娥抛球招赘,打中了穷 书生吕蒙正,刘员外嫌贫爱富, 企图毁婚,刘月娥执意不从,
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
❖ 《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团圆结尾,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 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 与上述思想内容相联系的是《西厢记》 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 张生的志诚、忠厚和他对莺莺的一往情
深,构成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同时, 作者又写了他的呆气和脆弱。他对老夫 人的机诈权变几乎毫无准备,拙于应付; 他对莺莺在爱情上表现的矜持、犹豫, 常常产生误解,引出矛盾。所有这些, 在“赖婚”、“赖简”等喜剧场面中, 都有充分的表现。正由于他的脆弱和忠 厚相连,呆气又与钟情并存,所以,他 的这些“缺点”反而有助于突出他的志 诚、憨厚的性格特点,他和他的感情也 易于赢得观众的同情和好感。
“王西厢”5本21折
❖ 第一本 ❖ 第二本 ❖ 第三本 ❖ 第四本 ❖ 第五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五折)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金批”西厢标目
❖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惊艳》《借厢》《酬韵》《闹斋》
❖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寺警》(寺警下书合一)《请宴》《赖婚》《琴心》
❖ 莺莺的性格深沉而内向,她的一往
情深与张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 从佛殿相遇到月下联吟,她已经爱 上了张生,但她的生活环境和她的 许多思想负担,使她不愿轻易泄露 内心的秘密。崔母赖婚以后,她开 始勇敢起来,但又有“赖简”的曲 折,直到“佳期”以后,她才不再 掩抑已经被唤起的爱情。这一切都 使她在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中,表 现出虽是一往情深,却又欲前又却, 曲折的内心情绪。
王实甫作品
❖ 王实甫共创作杂剧14 种 ❖ 流传3 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
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 残剧2种:《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
月夜贬茶船》 ❖ 佚失 9 种。
❖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破窑记》写刘员外的女 儿刘月娥抛球招赘,打中了穷 书生吕蒙正,刘员外嫌贫爱富, 企图毁婚,刘月娥执意不从,
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
❖ 《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团圆结尾,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 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 与上述思想内容相联系的是《西厢记》 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 张生的志诚、忠厚和他对莺莺的一往情
深,构成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同时, 作者又写了他的呆气和脆弱。他对老夫 人的机诈权变几乎毫无准备,拙于应付; 他对莺莺在爱情上表现的矜持、犹豫, 常常产生误解,引出矛盾。所有这些, 在“赖婚”、“赖简”等喜剧场面中, 都有充分的表现。正由于他的脆弱和忠 厚相连,呆气又与钟情并存,所以,他 的这些“缺点”反而有助于突出他的志 诚、憨厚的性格特点,他和他的感情也 易于赢得观众的同情和好感。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郭英德)——《西厢记》(1)精品PPT课件
▪ 关汉卿《拜月亭》:“愿天下心厮爱的夫 妇永无分离。”
▪ 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 聚。”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比较白朴《墙头马上》
❖裴少俊与李千金 ❖“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
呼作鸳鸯被。流落得男游别郡,耽阁得女怨 深闺。” ❖“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得倚香腮左右 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既待要暗 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 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 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著有杂剧14种
❖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 窑记》
❖残存《贩茶船》、《芙蓉亭》
➢《西厢记》版本:
❖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刻本 《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和诗(1/3)
❖张生:“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早是那脸儿上扑堆着可憎, 那堪那心儿里埋没着聪明。”
❖张生:“一天好事从今定,一首诗分 明照证。”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莺莺:“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 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 悲痛。……别恨离愁,变成一弄。张 生呵,越教人知重。”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吟诗抚琴的意义
❖才子佳人的文采情韵
▪ 吴门拼饮潜夫说:“情生于色,色因其才, 才色兼之,人不世出。所以男慕女色,非 才不韵;女慕男才,非色不名。二者具焉, 方称佳话。”(《春柳莺序》)
❖卓文君、司马相如故事的隐喻性
六、恋情:“合礼”与 “合理”
▪ 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 聚。”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比较白朴《墙头马上》
❖裴少俊与李千金 ❖“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
呼作鸳鸯被。流落得男游别郡,耽阁得女怨 深闺。” ❖“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得倚香腮左右 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既待要暗 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 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 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著有杂剧14种
❖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 窑记》
❖残存《贩茶船》、《芙蓉亭》
➢《西厢记》版本:
❖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刻本 《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和诗(1/3)
❖张生:“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早是那脸儿上扑堆着可憎, 那堪那心儿里埋没着聪明。”
❖张生:“一天好事从今定,一首诗分 明照证。”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莺莺:“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 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 悲痛。……别恨离愁,变成一弄。张 生呵,越教人知重。”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吟诗抚琴的意义
❖才子佳人的文采情韵
▪ 吴门拼饮潜夫说:“情生于色,色因其才, 才色兼之,人不世出。所以男慕女色,非 才不韵;女慕男才,非色不名。二者具焉, 方称佳话。”(《春柳莺序》)
❖卓文君、司马相如故事的隐喻性
六、恋情:“合礼”与 “合理”
第三节《西厢记》ppt课件
•
•
•
•
当人们看到老夫人那泰山压顶之势,被红娘以四两拨千斤的办法消解,都会莞然而笑,认识了封 建力量外强中干的本质。“拷红”以后,老夫人虽然又一将退却,但封建家长和年青一代的矛盾, 却没有根本解决。老夫人之所以答应让莺莺许配张生,绝非承认他们那段非法的恋情,而是害怕 “玷辱家门”,说到底,是出于家庭利益的考虑。她以“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张生立 刻赴考,提出“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明确地列出许婚的条件,实际上是作又 一次赖婚的准备。 在老夫人的压力面前,莺莺张生不得不暂时分手。于是,在《西厢记》的第五本中,张生考上科 举,衣锦还乡,郑恒跳出来了。本来就希望“亲上加亲”的老夫人听信谗言,果真要赖掉张生的 婚事。 然而,莺莺张生爱情始终不渝;红娘据理据法力争;白马将军也给予有力的支持。这时候,相互 对立的力量当面折证,剑拔弩张,把全剧的冲突推上最高潮。后来,郑恒自讨没趣,一头撞死; 老夫人不能再赖,无可奈何,“有情人”这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 4.张君瑞这一人物改变了前代文学作品中男子多负心汉的形象。 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张生在爱情上始终如一的多情重义的性格, 体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 • 5.《西厢记》在元代剧坛上所获得的“天下夺魁”的美名,以及 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一)(二)
• •
•
《西厢记》在矛盾的开端,尽管没有安排老夫人和崔、张的正面冲突,但却让观众看到,在三个 年青人一举一动的后面,处处笼罩着老夫人的阴影;看到年青一代和封建势力的矛盾在潜行、在 酝酿。 在崔、张彼此有情,却又无计可施,观众渴望知道事情如何进展的时候,孙飞虎事件出现了。王 实甫把它作为戏剧冲突的催化剂,使胶着的气氛陡然变化。但是,当张生计退贼兵,本来答应婚 事的老夫人突然赖婚,封建势力与年青一代的矛盾激化,剧本便出现了第一个戏剧高潮。 “赖婚”以后,王实甫让戏剧冲突转移了。莺莺、张生不甘心任由封建家长摆布,使他们合法的 要求受挫,便以“非法”的行为追求感情的满足,但这样势必要受到封建力量的粗暴干预,“拷 红”一场,王实甫写老夫人发现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往日不同。”她气急 败坏,审问红娘,剧本便出现第三个高潮。 有趣的是,当老夫人厉声传令,拷问红娘,崔、张走投无路,胆战心惊时,作者却写红娘以一席 话解决了问题。而这一席话,恰恰是封建礼教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老夫人一想:“这小贱人也道 的是,我不合养了这不肖之女,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吧!” 经过掂量,她只好偃旗息鼓,勉强答应了婚事。
《 西厢记》 PPT课件
《西厢记》在次要人物形象塑造上也颇有造诣,最典型的就 是红娘。
红娘正直、无私、泼辣、勇敢,《拷红》一折集中描写了红 娘和老夫人的直接冲突,这场较量,让我们充分见识了红娘 的机智伶俐和能言善辩。正如李贽所说:“红娘真有二十分 才,二十分识,二十分胆。有此军师,何攻不破,何战不克 服!”
红娘嘴尖舌利、爽朗乐观、诙谐风趣,体现了下层人民真善 美的人情和人性。再如老夫人作者没有从个人品质上丑化老 夫人,没有使她概念化、脸谱化,而是把她塑造成了爱女反 而害女的威严老母亲,读来令人信服。
后世的各种文艺形式诸如戏曲、弹词、说唱等都有大量 相关题材的作品,其流芳余韵,影响所及直至今日。 《西厢记》不愧为古典戏剧的明珠。
【阅读链接】
上海古籍出版社是整理出版古籍的专业机构, 从成立之初便已开始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不 同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家及诗词散文等不同文学 门类的作品选读、选辑,加以通俗的解说、详 尽的注释。2016年4月出版的《西厢记》,版 本精良,并有金圣叹的评析,可以帮助理解原 文,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值得一读。
第二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一、故事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再创造
《西厢记》最早源于唐传奇《莺莺传》。张生是一个 负心薄幸的形象,他不仅对莺莺始乱终弃,还振振有词地为 自己辩护说莺莺是“红颜祸水”,为避免自己以后遭遇不幸, 所以才“忍情”。莺莺在这个故事里显得卑微、懦弱,含羞 忍耻。
莺莺的故事就经常在诗词作品中被吟咏或再创作。如晏殊的 《浣溪沙》、苏轼的《雨中花慢》等,秦观、毛滂有吟咏莺 莺等古代美人的《调笑转踏》,宋朝的赵令畴还用这个题材 写了《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表达了对《莺莺传》结局的 惋惜。但这些作品均未改动人物和情节。
第一节 《西厢记》作者及内容
西厢记(节选)教案PPT课件
6
主要角色
末:男角。正末——男主性主要角角,如色张生。外末——老年 男子,如监斩官。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扮演年轻的女主角)、小旦、 搽旦。如崔莺莺。
净:俗称“花脸”“花面”,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 子,如《窦娥怨》里的公人,张飞、李逵。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 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新杂剧,旧传奇,
《西厢记》天下夺魁。
——贾仲明续编 《录鬼簿》
-
11
资料
金圣叹曾以《离骚》为
第一才子书,《庄子》为第
二才子书,《史记》为第三
才子书,《杜诗》为第四才
子书,《水浒》为第五才子
书,《西厢记》为第六才子
书。
-
12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实甫,名德信,元易州定兴人。约生于 1255一1260年,曾作过某地县宫,声誉很好。后 来升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和台臣易不和’ ,40多岁就弃官不做了。他在弃官后不久就完成 了不朽的剧作《西厢记》。在60岁时,他用散曲 套数描写他退隐后的生活。生活颇为优裕,诗酒 琴棋,笑做林泉,但在恬静淡泊的情怀深处,蕴 藏着久难平复的政治创伤。”“卒年约在1336一 1337年问。”
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但张生却将信拿给朋友们看,还
发了一通议论,认为女色是祸水,自称“予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
忍情”,为自己抛弃莺莺造舆论,朋友也都说张生“善于补过”。一
年后,莺莺嫁了人,张生也别娶。
-
15
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生于
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
莺莺则写了引用《明月三五夜》作答。张生猜出含义,于十五日
中国古代文学:《西厢记》专题39页PPT
王实甫的创新
• 体制的创新: 1、五本二十折;
2、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 • 题旨的改造:
崔张的爱情根由:报德还是为情所动。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唐传奇《会真 记》改写为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大胆地和封 建家长展开斗争的作品。
王实甫的《西厢记》: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 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赴宴
红:贱妾奉夫人严命,特请先生小酌数杯,勿却! 张:便去!便去!敢问席上有莺莺姐姐么? [末见旦科][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 [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 [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 [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旦唱] [雁儿落]荆棘剌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措支剌不对答!软兀剌难存坐! [得胜令]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 邓邓点着袄庙火。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急攘攘因何,扢搭地把双眉 锁纳合。
赖婚
[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 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 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 海般深思渴。毒害的恁么。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 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白头 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 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
赖简
[双调]: [新水令]晚风寒峭透窗
纱,控金钩绣帘不挂。门阑 凝暮霭,楼角敛残霞。恰对 菱花,楼上晚妆罢。
[驻马听]不近喧哗,嫩 绿池溏藏睡鸭;自然幽雅, 淡黄杨柳带栖鸦。金莲噈损 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 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 凌波袜。
相思
[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 会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小 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 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 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 君之意。[歌曰]
《西厢记》ppt课件
31
元杂剧的文化常识
杂剧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
成。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
三部分组成。曲牌后的大字是曲词(唱词),
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
韵白,又分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
中曲词的说白)等;课文中括号里面的小字
是科介,即舞台提示,剧本中关于动作、表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
【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
【三煞】【二煞】
夫妻惜别:【一煞】【收尾】
43
▲赶赴长亭: 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长亭饯别: 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
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 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临别叮嘱:
❖现在流传的还有《丽春堂》《破 窑记》两种,残存《贩茶船》《芙 蓉亭》。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 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 有很大的记》故事的流 传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 由唐代元稹的《莺莺传》 → 金代董解元的《西厢 记诸宫调》(俗称《董 西厢》) → 元代王实 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 记》(俗称《王西厢》)
7
思想意义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
思想上更趋深刻。《王西厢》以《董西厢》为
蓝本,重新改写了崔、张故事,从而赋予士子
与佳人的爱情故事以前所未有的时代内涵:热
情地讴歌张君瑞和崔莺莺自由而真挚的爱情以
及他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深刻地揭露封建礼
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封建道德观念的虚伪
性和不合理性,鲜明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散 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有 小令和套曲。散曲与剧曲的区别在于 只有唱的部分,没有宾白、科介。
元杂剧的文化常识
杂剧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
成。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
三部分组成。曲牌后的大字是曲词(唱词),
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
韵白,又分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
中曲词的说白)等;课文中括号里面的小字
是科介,即舞台提示,剧本中关于动作、表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
【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
【三煞】【二煞】
夫妻惜别:【一煞】【收尾】
43
▲赶赴长亭: 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长亭饯别: 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
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 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临别叮嘱:
❖现在流传的还有《丽春堂》《破 窑记》两种,残存《贩茶船》《芙 蓉亭》。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 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 有很大的记》故事的流 传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 由唐代元稹的《莺莺传》 → 金代董解元的《西厢 记诸宫调》(俗称《董 西厢》) → 元代王实 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 记》(俗称《王西厢》)
7
思想意义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
思想上更趋深刻。《王西厢》以《董西厢》为
蓝本,重新改写了崔、张故事,从而赋予士子
与佳人的爱情故事以前所未有的时代内涵:热
情地讴歌张君瑞和崔莺莺自由而真挚的爱情以
及他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深刻地揭露封建礼
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封建道德观念的虚伪
性和不合理性,鲜明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散 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有 小令和套曲。散曲与剧曲的区别在于 只有唱的部分,没有宾白、科介。
《西厢记》教学课件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 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 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 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 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 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 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 诸宫调》(习称《董西厢》)。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 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 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 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 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 ‘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 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 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 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 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 舅舅、舅母去。”
《西厢记》故事的来源
唐德宗贞元末年,约公元802一804年之间 ,著名诗人元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 却巫山不是云”名句 )写了传奇小说 《莺莺 传》,说的便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 这是《西厢记》情节的源始。传中有莺莺的 诗《明月三五夜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也就是《西 厢记》命名的由来。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 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 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 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 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 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 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 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 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 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 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 【4 】
西厢记(完美版)ppt课件
, 三 教 九 流 , 过 者 无
舍 利 塔 直 侵 云 汉 。 南
造 非 俗 : 琉 璃 殿 相 近
寺 , 是
则 天 皇 后 香 火
]
俺 这 里 有 座 寺 , 名
26
普救寺
[末云]是盖造得好也呵! 27
游寺
[村里迓鼓] 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 行过厨房近西,法堂北,钟楼前面。 游了洞房,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 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
《东墙记》、郑德辉的《诌梅香》则是效
颦之作。
7
• 王实甫的《西厢记》
杂剧是元杂剧对后世
剧坛最有影响的作品,
版本众多,明清版本
历 • 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达作九品十,多具种有里。程评碑点式者
的历史地位。
众多,并有著名画家
史
为之绘图,足见后人 对《西厢记》的喜爱。
地
它所宣扬的反对封建 婚姻、争取爱情自由
17
其他人物:
—欢郎
一个小厮儿(夫人儿,莺莺弟),唤做欢郎。
—法本和尚
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 [末云]是好一个和尚呵! [迎仙客]我则见他头似雪,鬓如霜,面如童,少年得 内养;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却便 是捏塑来的僧伽像。
18
“西厢”故事的演变(1)
• 唐·元稹《莺莺传》
• 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 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 君之惠也。”
12
身份;崔莺莺的丫鬟
性格:冷静、机智
简介:红娘这一个人物
的内涵也不只是一个牵
线搭桥者,而是中华民
族一种美好道德的象征。
这种道德就是:滴水之
恩,涌泉相报;牺牲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西厢记》讲析
参考书目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上 海文艺出版社,1963。
➢霍松林:《西厢述评》,西安:陕 西人民出版社,1982。
➢段启明:《西厢论稿》,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1982。
➢孙逊:《董西厢和王西厢》,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 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 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著有杂剧14种
❖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 窑记》
❖残存《贩茶船》、《芙蓉亭》
➢《西厢记》版本:
❖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刻本 《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
➢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张燕瑾:《西厢记简说》,天津:百 花文艺出版社,1986。
➢张人和:《西厢记论证》,长春:东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一、《西厢记》的作者与版本
➢王实甫(?-1324前),名德信,大都 (今北京)人。
➢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凌波仙]词:
❖赵令畤:“天长地久终有尽,绵绵不似 无穷恨。”
❖董解元叙写崔、张团圆 ❖戏文《王魁负桂英》、《赵贞女蔡二郎》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张生:坚贞不渝的情人
❖红娘:“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 花阴,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3/4)
❖张生:“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 汉。’今日反其事了。” (3/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村在骨中挑不出,俏从胎里带将来”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境遇:孤儿或游子
❖张生父母双亡,“书剑飘零,功名未 遂,游于四方” (1/1)。
❖寻求并且摆脱“代父”
▪ 周英雄《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品性之一:才华卓异,怀才不遇
❖张生 :“向《诗》《书》经传,蠹鱼似 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 火二十年。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 男儿愿。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西厢故事源流
❖《绿窗新话》卷上《张公子遇崔莺莺》 ❖《醉翁谈录》《莺莺传》 ❖周密《武林旧事》卷十《莺莺六么》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红娘
子》、《拷梅香》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否定“始乱终弃”的道德正当性
❖陈寅恪《读莺莺传》:“舍弃寒女,而 别婚高门,当日社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 也。”
❖卓文君、司马相如故事的隐喻性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外在合理性:老夫人许婚
❖特殊机遇:孙飞虎兵围普救寺(2/1)
❖当众许诺的公信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
语·为政》)(4/2)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内在合理性:张生的过人才智
❖莺莺:“诸僧众各逃生,众家眷谁瞅问, 这生不相识横枝儿着紧。”(2/1)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内在原因:男女之间的心灵感应
❖“回顾觑末”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
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 风。”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一见钟情”的意义
❖寻求爱情的艰难性和急迫性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5/4)
➢相见(1/4)
❖莺莺:“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 性儿聪明,冠世才学。扭捏着身子儿 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
❖张生:“情引眉梢,心绪你知道;愁 种心苗,情思我猜着。”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听琴(2/5)
❖莺莺:“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 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 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 不言中。”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外貌:面如美玉,体若兼金,文弱秀美, 俊雅风流 ❖《世说新语·容止》称潘安:“妙有姿容, 好神情” ,“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 车”。
❖徐陵《洛阳道》:“潘安车欲满,无奈 掷花何。”
❖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遥 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出身:世家子弟或书香门第
书》卷三《杂述·杂说》)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文人文化心态的象征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大凡读书 人通病,往往为坎坷之故,就不免牢 骚;为牢骚之故,就不免放诞;为放 诞之故,就不免溃败决裂,无所不 为。 ”(第五十一回)
十、《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世贞:“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艺苑卮言》) 。
❖莺莺:“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 则怕你‘停妻再娶妻’。”“此一节 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 此处栖迟。”(4/3)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认 可
➢大团圆的结局
❖符合人物思想性格之情理 ❖符合剧作情节发展之情理 ❖符合作者思想追求之情理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西厢故事源流
❖元稹《莺莺传》(一名《会真记》) ❖杨巨源《崔娘诗》 、李绅《莺莺歌》 ❖晏殊词、苏轼诗 ❖秦观、毛滂“调笑转踏”歌舞曲 ❖赵令畤《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
➢《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王骥德:“实甫以描写,而汉卿以雕
镂。描写者远摄风神,而雕镂者深次 骨貌。”(《校注西厢记·自序》)
十、《西厢记》天下夺魁
➢朱权:“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 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 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 莲洛浦。”(《太和正音谱》)
➢林黛玉读《西厢记》,“但觉词句 警人,馀香满口。”(《红楼梦》第二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 认可
➢道义上的认可
❖红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 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 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4/2)
❖老夫人:“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 休来见我。” (4/2)
❖《惊梦》(4/4):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认
可
➢张生的真情不变
❖张生:“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 不甫能离了心头,又早眉头。忘了时 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5/1)
的庞儿罕曾见。” ❖“谁想着寺里遇神仙”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内在原因:男女之间的心灵感应
❖“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 翠花钿。”“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 斜侵入鬓边。”
❖“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 露,半晌恰方言。”“恰便似呖呖莺 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 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 柳晚风前。”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老夫人赖婚的缘由
❖出于宗教的考虑
❖出于现实的考虑
❖出于道德的考虑
❖红娘:“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 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 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 窥视”(4/2)。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 认可
➢解脱外在的人为约束
❖莺莺:“这的是俺娘的机变,非干是 妾身脱空;若由得我呵,乞求得效鸾 凤。俺娘无夜无明併女工,我若得些 儿闲空,张生呵,怎教你无人处把妾 身做诵。” (2/5)
❖个体价值的极端张扬
▪ 天花藏主人:“人只患无才耳,若果有才, 任是丑陋,定有一种风流,断断不是一材 愚面目。”(《平山冷燕》第十三回)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不合礼的恋情
❖《孟子·滕文公》:“不待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准婚外恋”:莺莺与郑恒已有婚约
❖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王季思校注《西厢记》
二、元杂剧的体制
➢剧本:曲词、宾白、科范 ➢结构:一本四折一楔子 ➢音乐:曲牌联套(同一宫调四组套曲)
一人主唱(正末或正旦) ➢角色:末、旦、净、杂
三、《西厢记·别宴》讲析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外在原因:“男女授受不亲”的社 会
❖“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
❖莺莺:“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 怎得个人来信息通?”(2/5)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认 可
➢冲破内在的心理樊笼
❖《闹简》(3/2)和《赖简》(3/3)
❖红娘:“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 做多少好人家风范。”(3/2)
❖《诗经·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 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关汉卿《拜月亭》:“愿天下心厮爱的夫 妇永无分离。”
▪ 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 聚。”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比较白朴《墙头马上》
❖裴少俊与李千金 ❖“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
呼作鸳鸯被。流落得男游别郡,耽阁得女怨 深闺。” ❖“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得倚香腮左右 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既待要暗 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和诗(1/3)
❖张生:“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早是那脸儿上扑堆着可憎, 那堪那心儿里埋没着聪明。”
❖张生:“一天好事从今定,一首诗分 明照证。”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莺莺:“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 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 悲痛。……别恨离愁,变成一弄。张 生呵,越教人知重。”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吟诗抚琴的意义
❖才子佳人的文采情韵
▪ 吴门拼饮潜夫说:“情生于色,色因其才, 才色兼之,人不世出。所以男慕女色,非 才不韵;女慕男才,非色不名。二者具焉, 方称佳话。”(《春柳莺序》)
《西厢记》讲析
参考书目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上 海文艺出版社,1963。
➢霍松林:《西厢述评》,西安:陕 西人民出版社,1982。
➢段启明:《西厢论稿》,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1982。
➢孙逊:《董西厢和王西厢》,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 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 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著有杂剧14种
❖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 窑记》
❖残存《贩茶船》、《芙蓉亭》
➢《西厢记》版本:
❖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刻本 《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
➢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张燕瑾:《西厢记简说》,天津:百 花文艺出版社,1986。
➢张人和:《西厢记论证》,长春:东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一、《西厢记》的作者与版本
➢王实甫(?-1324前),名德信,大都 (今北京)人。
➢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凌波仙]词:
❖赵令畤:“天长地久终有尽,绵绵不似 无穷恨。”
❖董解元叙写崔、张团圆 ❖戏文《王魁负桂英》、《赵贞女蔡二郎》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张生:坚贞不渝的情人
❖红娘:“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 花阴,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3/4)
❖张生:“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 汉。’今日反其事了。” (3/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村在骨中挑不出,俏从胎里带将来”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境遇:孤儿或游子
❖张生父母双亡,“书剑飘零,功名未 遂,游于四方” (1/1)。
❖寻求并且摆脱“代父”
▪ 周英雄《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品性之一:才华卓异,怀才不遇
❖张生 :“向《诗》《书》经传,蠹鱼似 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 火二十年。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 男儿愿。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西厢故事源流
❖《绿窗新话》卷上《张公子遇崔莺莺》 ❖《醉翁谈录》《莺莺传》 ❖周密《武林旧事》卷十《莺莺六么》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红娘
子》、《拷梅香》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否定“始乱终弃”的道德正当性
❖陈寅恪《读莺莺传》:“舍弃寒女,而 别婚高门,当日社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 也。”
❖卓文君、司马相如故事的隐喻性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外在合理性:老夫人许婚
❖特殊机遇:孙飞虎兵围普救寺(2/1)
❖当众许诺的公信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
语·为政》)(4/2)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内在合理性:张生的过人才智
❖莺莺:“诸僧众各逃生,众家眷谁瞅问, 这生不相识横枝儿着紧。”(2/1)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内在原因:男女之间的心灵感应
❖“回顾觑末”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
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 风。”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一见钟情”的意义
❖寻求爱情的艰难性和急迫性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5/4)
➢相见(1/4)
❖莺莺:“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 性儿聪明,冠世才学。扭捏着身子儿 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
❖张生:“情引眉梢,心绪你知道;愁 种心苗,情思我猜着。”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听琴(2/5)
❖莺莺:“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 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 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 不言中。”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外貌:面如美玉,体若兼金,文弱秀美, 俊雅风流 ❖《世说新语·容止》称潘安:“妙有姿容, 好神情” ,“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 车”。
❖徐陵《洛阳道》:“潘安车欲满,无奈 掷花何。”
❖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遥 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出身:世家子弟或书香门第
书》卷三《杂述·杂说》)
九、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
➢文人文化心态的象征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大凡读书 人通病,往往为坎坷之故,就不免牢 骚;为牢骚之故,就不免放诞;为放 诞之故,就不免溃败决裂,无所不 为。 ”(第五十一回)
十、《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世贞:“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艺苑卮言》) 。
❖莺莺:“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 则怕你‘停妻再娶妻’。”“此一节 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 此处栖迟。”(4/3)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认 可
➢大团圆的结局
❖符合人物思想性格之情理 ❖符合剧作情节发展之情理 ❖符合作者思想追求之情理
八、《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西厢故事源流
❖元稹《莺莺传》(一名《会真记》) ❖杨巨源《崔娘诗》 、李绅《莺莺歌》 ❖晏殊词、苏轼诗 ❖秦观、毛滂“调笑转踏”歌舞曲 ❖赵令畤《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
➢《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王骥德:“实甫以描写,而汉卿以雕
镂。描写者远摄风神,而雕镂者深次 骨貌。”(《校注西厢记·自序》)
十、《西厢记》天下夺魁
➢朱权:“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 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 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 莲洛浦。”(《太和正音谱》)
➢林黛玉读《西厢记》,“但觉词句 警人,馀香满口。”(《红楼梦》第二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 认可
➢道义上的认可
❖红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 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 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4/2)
❖老夫人:“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 休来见我。” (4/2)
❖《惊梦》(4/4):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认
可
➢张生的真情不变
❖张生:“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 不甫能离了心头,又早眉头。忘了时 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5/1)
的庞儿罕曾见。” ❖“谁想着寺里遇神仙”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内在原因:男女之间的心灵感应
❖“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 翠花钿。”“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 斜侵入鬓边。”
❖“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 露,半晌恰方言。”“恰便似呖呖莺 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 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 柳晚风前。”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老夫人赖婚的缘由
❖出于宗教的考虑
❖出于现实的考虑
❖出于道德的考虑
❖红娘:“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 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 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 窥视”(4/2)。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 认可
➢解脱外在的人为约束
❖莺莺:“这的是俺娘的机变,非干是 妾身脱空;若由得我呵,乞求得效鸾 凤。俺娘无夜无明併女工,我若得些 儿闲空,张生呵,怎教你无人处把妾 身做诵。” (2/5)
❖个体价值的极端张扬
▪ 天花藏主人:“人只患无才耳,若果有才, 任是丑陋,定有一种风流,断断不是一材 愚面目。”(《平山冷燕》第十三回)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不合礼的恋情
❖《孟子·滕文公》:“不待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准婚外恋”:莺莺与郑恒已有婚约
❖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王季思校注《西厢记》
二、元杂剧的体制
➢剧本:曲词、宾白、科范 ➢结构:一本四折一楔子 ➢音乐:曲牌联套(同一宫调四组套曲)
一人主唱(正末或正旦) ➢角色:末、旦、净、杂
三、《西厢记·别宴》讲析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外在原因:“男女授受不亲”的社 会
❖“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
❖莺莺:“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 怎得个人来信息通?”(2/5)
七、“合理”恋情与社会认 可
➢冲破内在的心理樊笼
❖《闹简》(3/2)和《赖简》(3/3)
❖红娘:“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 做多少好人家风范。”(3/2)
❖《诗经·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 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关汉卿《拜月亭》:“愿天下心厮爱的夫 妇永无分离。”
▪ 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 聚。”
四、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比较白朴《墙头马上》
❖裴少俊与李千金 ❖“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
呼作鸳鸯被。流落得男游别郡,耽阁得女怨 深闺。” ❖“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得倚香腮左右 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既待要暗 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和诗(1/3)
❖张生:“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早是那脸儿上扑堆着可憎, 那堪那心儿里埋没着聪明。”
❖张生:“一天好事从今定,一首诗分 明照证。”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莺莺:“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 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 悲痛。……别恨离愁,变成一弄。张 生呵,越教人知重。”
五、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
➢吟诗抚琴的意义
❖才子佳人的文采情韵
▪ 吴门拼饮潜夫说:“情生于色,色因其才, 才色兼之,人不世出。所以男慕女色,非 才不韵;女慕男才,非色不名。二者具焉, 方称佳话。”(《春柳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