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浅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浅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但存在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首先确定工作任务;其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再次构建基于生产一线需求的总体课程方案;最后设计各门课程的学习情景模式,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企业需求0 引言1904 年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理斯·R·范海斯(Charles R.Vanhise)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一体化,即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
“威斯康星思想”使“为社会服务” 成为大学的第三大职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第三个光辉的里程碑。
大学服务社会,从创造知识走向创造财富,掀起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次学术革命”[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极为迅速,规模急剧膨胀,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的问题。
如:学生社会适应力不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学生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不容乐观;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高职教育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课程体系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何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是指在高等教育层次,与学术性为主的教育相对应的、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
它是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工艺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
既是从职业要求出发、培养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实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2]。
1.2 课程体系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标准的建设
第5期 收稿日期:2017-01-17作者简介:张桂锋(1973—),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标准的建设张桂锋(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302)摘要:介绍了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建设的相关情况,主要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方式、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课程教学条件建设、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
希望对其他高职院校相关教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05-0133-02StudyAboutProductionTechnologyofFineChemicalsCourseStandard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ZhangGuifeng(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ShaanxiInstituteofTechnology,Xi'an 710302,China)Abstract:ProductionTechnologyofFineChemicalscoursestandard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wasintroduced,suchascurriculumorientation,curriculumtarget,curriculumdesignandteachingorganization,curriculumassessmentandevaluation,theconstructionofteachingconditions,focusesanddifficultiesandthesolutions,constructionofteachingresources.Itishopedthatitcanenlightenotherteache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Keywords:productiontechnologyoffinechemicals;vocationaleducation;coursestandard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成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
中高职衔接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中高职衔接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高职衔接的推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的中职学校,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为学生提供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知识及技能。
在精细化工领域,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离不开对行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因此,中高职衔接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从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课程设置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应当覆盖从基础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全面内容,下面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进行讨论。
1. 必修课程设置(1)化学基础课程:涵盖化学原理、有机化学、化学反应与反应动力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为学生学习精细化工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基础化学课程还应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化工在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2)精细化工原理与工艺课程:包括精细化工原理、化工传递过程、反应工程、化学工艺过程等课程。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理解精细化工技术实现的物资基础和基本原理,即使在进行实际操作和生产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够理性有效地解决问题。
(3)生产管理课程:包括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工厂管理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组织架构、流程及如何有效运用资源管理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4)表格办公课程:包括Excel、PowerPoint、SPS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课程。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工作中,大量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工作离不开表格办公软件的应用。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表格办公软件的熟练掌握,以便将来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以下选修课程:(1)制药工艺学:学习制药过程流程和工艺,了解药品生产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2)食品化学:探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了解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的影响以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一、前言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院打造品牌的重要手段,对带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学院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高职特色的专业(群),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立足株洲、服务湖南、面向全国,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服务谋发展,构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化工行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专业体系。
为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湖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学院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质量,根据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二、现状与成绩分析(一)现状与成绩学校始终“坚持对接产业规划,实施和促进专业建设;建好专业服务,提升和引领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方向,形成了“以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为引领,以生物与化工、装备制造大类为重点,带动其它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1)学校现设有化学工程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商学院五个二级学院,开设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30个高职专业,所设专业基本涵盖了化工、医药、机械、自控、信息、经管等主要行业和产业,较好地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建立和完善了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3)立项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成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专业。
(4)立项1个化工生产技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化工生产技术、化学与生物制药技术和化工自动化技术3个特色专业群。
(二)问题与不足“十二五”期间我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专业建设与调整力度有待继续加大,对接产业科学合理规划专业布局、推进品牌优势专业建设须进一步加强。
建设高质量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思考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Engineering InstituteVol.32No.4 December2020第32卷第4期2020年12月建设高质量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思考1王雄2朱晓波1(1.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999;2.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30415)摘要建设高质量实训基地是推进校企合作、落实产教融合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贴合生产企业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工行业具有生产工艺复杂、危险因素多、污染物排放多等特6,因此对从业操作人员具有非常高的素质技能要求。
以建设化工行业高质量实训基地为视角,分析了其在化工行业中的特6,并就现阶段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6及挑战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化工行业;高质量实训基地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524(2020)04-0071-03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社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
但由于化工产业工艺复杂、污染物排放多、毒性大,因而对从业操作非常高的技能要求。
的基础知识学习不能够给予学生对实际生产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在投入场工作中足无措的现象,遇到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对应起来的L 此既成前学资源的,又会对生产造成大的安全。
因此,通过产教融合高的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一的现场工作环境,能够帮助高职院校针对性的开展培养教学工作,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制,让企业所需的人才加标准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应从学工作的转变,提高与用的契合度&一3。
业也能节省新员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真正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共赢[4,5]。
1化工行业高质量实训基地的特点化工行业的生产工作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具有杂、有毒有、安全风险高等特点,许涉足化工行业或对此认知不够的人群往往会“谈化色变”。
对于未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学生来,进之前就对现场工作具有一定了解,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学生操行考核实施办法。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学生操行考核实施办法。
第一篇: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学生操行考核实施办法。
化学工程系学生操行考核实施办法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为做好“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先进学生荣誉称号的评选和各类奖学金评定提供依据。
根据《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结合我系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本办法对学生进行操行考核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评定“优秀班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学生称号和奖学金评定和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学生操行考核工作由系学工办会同系学生会和团总支组织实施,考核分为班级整体考核与个人考核两类。
两类考核均实行分月考核与学期总评相结合,整体考核、个人总结与老师评议相结合。
班级整体考核是系部根据当月各班实际人数,以八十五分为基准,将总分划到各班,再根据各班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明水平、社会公德、作风纪律、学习态度、劳动和内务卫生等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加分和减分。
系部对班级整体考核一般不负责落实到人。
为保证各班能及时落实加、减分情况,各考核部门必须在每周三前,将上周的考核结果通知到班(特殊情况也应先将考核事实通知到班,具体奖励可延续至月底),否则,考核结果自动失效。
班级整体考核,计算公式如下:整体考核总分=85分*班级人数-当月扣分+当月加分总和学生个人考核由考副班长全面负责,每月汇总一次。
考核按百分制,考核范围与班级整体考核相同。
当月考核结果必须在下月五号以前由考副班长送到系学工办。
各班级应成立操行考核评议小组,其成员由班、团干部组成。
各班级评议小组应制定相应的操行考核制度,根据考核项目,对本班每位学生日常表现及加分通知书等如实登记造册,为操行考核提供依据。
学生个人考核基分计算公式如下:设学生个人考核基分为X,班级整体考核总分为A,按班细则扣分总和为B,按班细则加分总和为C,班级人数为n,则:X=(A-B+C)/n第五条学生操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各月考核的平均成绩即为学生该学期的操行成绩。
林产化工(精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林产化工(精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林产化工专业代码:082003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林业工程类二、业务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与设备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管理知识,具备必要的化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宽度的化工专业技术,具有较强和较广的岗位适应性,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面向基层从事与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所需扎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在精细化学品开发与应用方向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在化学、化工、石油、制药、染料、涂料、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助剂等企业、事业和科研院所从事开发研究、生产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的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的应用技术,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训,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及相邻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技能,并具有能源、材料、环境、生命及信息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2、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业工程学科的原理和基本知识;3、能够从事精细化学品的新产品开发工作;能够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和技术工作;4、能够从事精细化学品生产全过程的分析、检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从事精细化学品的营销策划和产品营销工作;5、具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化工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6、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及其在化工技术中的运用,能适应现代化生产过程的要求。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08级《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染料助剂的生产与应用方向,专业代码:530205)一、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及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21世纪,适应精细化学品<纺织印染助剂)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精细化学品生产与化学项目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能较熟练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向,具有从事纺织印染助剂及相关行业生产的控制和管理,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生产装置的设计、放大和优化、产品营销等工作能力,且有较好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2、专业具体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纺织印染助剂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较熟练掌握纺织印染助剂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在纺织、印染、化工、轻工和环保等部门从事生产控制和管理,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产品营销等工作能力的项目应用型技术人才。
择业方向:纺织印染行业、精细化学品生产、环境保护、技术质量监督、商品检验、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等行业。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德育要求通过《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安心基层的优良品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智育要求<1)知识结构☆掌握纺织印染助剂生产所必备的基础化学知识。
☆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等的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化工机械设备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业反应器选型、设计和操作控制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学好一门外语,为今后更广泛地获取信息打下基础。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作者:杨晓东胡瑾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09期摘要: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能力分解,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精细化学品生产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构建了“一平台-四模块-多项目”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并对今后的建设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要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课程不改革,就都很难落实。
近年来, 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精细化学品生产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吸收“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等高职教育理念,构建了“一平台-四模块-多项目”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1 专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了明晰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围绕“培养在精细化工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与控制、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主线,组织了由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确立了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操作与管理、精细化学品的检测分析、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和精细化学品的工艺设计岗位技能的培养的专业改革思路。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针对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面广、量大、领域多的特点,率先于2002年提出精细化工专业建设的设想:即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加大课程综合化的力度,形成“一横多纵”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下包含一个精细化工概论和以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线的若干个可选择的教学模块,如涂料生产技术,催化剂生产技术,助剂生产技术等,每一模块由若干关联的项目组成,各学院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解决了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与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培养的学生更能贴近市场。
近5年,由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能力分解,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精细化学品生产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吸收“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等高职教育理念,构建以《基础化学》、《化工单元操作》、《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精细化工装备技术》、《精细化学品制备》等课程为“一平台”,以日用化学品、功能材料、催化剂和助剂、生物制品为“四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含多个相关项目的“一平台-四模块-多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XXX级人才培养方案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XXX级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层次、修业年限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层次:高职(大专);修业年限: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差不多路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进展,具备扎实的精细化学品生产理论,把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具有开发、试验和生产精细化学品的一线操作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职业目标1.各类精细化工企业中,生产一线的现场操作岗位、总控操作岗位和生产治理岗位;2.各类精细化工企业中,产品开发实验岗位、质量检测与操纵岗位;3.各类大专院校的化学化工类实验室中的实验实训岗位;4.精细化学品及化工产品的营销岗位;5.独立创办精细化工企业。
四、毕业生业务规格1.具有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公共知识与素养;2.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3.具有运算机应用的差不多知识与技能;4.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工程制图、机械基础及CAD的基础知识;5.具有与本专业管道设备拆装及爱护保养等知识与技能;6.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7.具有分析和选择原料、生产工艺路线、方法、要紧设备及要紧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操纵指标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8.具有企业治理、安全、环保等差不多常识;9.具有一定的市场知识与营销能力;10.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连续进展能力。
五、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分析表1.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图按照由专项到综合、由差不多到专业、由专业到扩展并循序递进的“层次递进”原则,构建能力递进示意图。
关键能力的培养应表达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应依照实际情形,组织专项训练,强化提高。
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坚持爱好为先、知识必备、应用为主、制造提高的原则。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应表达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但更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及大型作业(结合实际)训练提高。
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是实现构建知识能力素养结构的有效途径,应贯彻在人才培养的全部课程及过程中。
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一、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为原则,构建创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对化工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分解,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化工行业标准,与玉门油田管理局化工总厂,酒泉祁源化工厂,酒泉市同福工厂,新疆广汇能源化工公司,甘肃秋良生化公司,新疆美克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利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和“订单”企业共同构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模块、职业技术基础模块和职业技术及技术方向模块组成。
公共平台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公共课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术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职业技术基础课模块和职业技能训练课模块;职业技术及技术方向模块包括职业技术通用模块和职业技术方向模块,职业技术方向模块分为油气储运技术、石油化工工艺、煤化工技术、化工管理、化工分析五个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及“订单”教育要求,学生在第四、五学期任选一个方向模块学习,形成灵活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见表1)将“双证书”纳入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析,将“化工操作工”和“化工分析工”确定为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为保证“双证书”获取质量的提高以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证”融通,在培养计划中将安排三周“化工操作工取证训练”、“化工分析工取证训练”,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化工操作高级工证书和化工分析中级工证书。
表1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分解表备注:有★的课程为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表2 应用化生产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分解表备注:有★的课程为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2)构建一个校内外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充分利用建设成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的一体化。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日用化学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日用化学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30205一、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日用化学品方向)专业代码:530205 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生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日用化学品相关理论和技能,从事日用化学品配方设计、生产、检验、质量管理及营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高等职业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或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毕业时获取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日用化学品方向毕业证书,同时还应至少获得一种职业资格书(化学检验工或化妆品配制工);鼓励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或达到同等水平。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目标1、基础文化知识①初步掌握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并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②掌握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及其运用;③掌握体育运动基本知识;④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⑤掌握一定的高职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进行基本操作。
2、专业技术知识①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及基本理论;②掌握典型日用化学品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③掌握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生产工艺知识;④掌握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知识;⑤掌握洗涤剂和化妆品质量检验的相关知识;⑥掌握日用化学品企业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⑦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基础、电器仪表等知识;⑧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二)能力目标1、专业技能①具备较强的精细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生产管理能力;②具备较强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整理技术文件的能力;③具备正确选择、使用、维护、保养化工设备及处理异常事故的能力;④具备正确选择和使用生产装置中的电器设备和仪表的能力;⑤具备一定的日用化学品配方优化、产品检验及产品质量控制能力;⑥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⑦具备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案改进、工艺路线优化的能力。
建设产教融合的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
*本文根据作者2016年9月23日在“全国高等院校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校企合作研讨会”上的经验介绍整理而成。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和亮点,多年来,我院植根化工产业办学,坚持走“对接产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质量”的改革发展之路,主动适应绿色化工发展需求,对准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化学品(药品)生产配方设计与工艺操作、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生产设备制造与维护、生产运营与管理岗位链,构建了化工生产技术、化学与生物制药技术、化工生产自动化技术、化工装备制造技术、化工运营与管理等5个专业群。
其中,化工生产技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已经在化工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和引领产业发展能力逐步显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和优势,特别是通过打造“五位一体”的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在基地的共享开放、产教融合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形成了示范性影响。
1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概况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湖南省化学工业学校,创建于1958年,2003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省唯一的化工特种行业技能鉴定站,于2008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2009年牵头组建了由189家成员单位加盟的湖南化工职教集团,2012年立项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在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验收中获优秀等级,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先进单位(连续四次)、湖南省优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累计为化工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7万余名,为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和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誉为湖南化工“黄埔军校”。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0人,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198人,副高职称以上“双师”教师142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90.1%,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70.8%。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的调查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的调查
闫晓前
【期刊名称】《职业时空》
【年(卷),期】2013(009)006
【摘要】通过对陕西省部分精化企业相关人员及本专业毕业生的走访及问卷调查,获取了相关企业岗位需求,专业岗位知识、能力、素养要求,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信息,对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总页数】3页(P135-136,141)
【作者】闫晓前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3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思考 [J], 刘红波;林峰;龚盛昭
2.地方经济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中药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为例 [J], 王文建
3.基于校企协同的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 [J], 龚盛昭;周亮;徐梦漪;揭雪飞
4.高职院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 [J], 马洪霞;滕业方
5.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浅析--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 [J], 吴为亚;樊陈莉;周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