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2024年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等。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个民族团结的实例,理解民族团结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
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就民族团结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观,尊重并欣赏各民族文化差异,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团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各民族共同繁荣与民族团结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
如何引导学生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反映我国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短介绍民族团结的概念,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 知识讲解与互动探讨详细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结合历史典故和现实案例,阐述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通过互动探讨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3.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设计一个模拟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体验民族团结的力量。
引导学生反思在模拟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加深对民族团结意义的理解。
4. 小组讨论与汇报分组讨论民族团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普遍性和实践性。
5. 课堂总结与情感升华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发表对民族团结的感想和承诺,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团结的力量。
互动探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鄂教版品社五下《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五下《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族团结一家亲》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
但民族团结的概念对他们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2.难点:学生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3.表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从而增强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角色卡片:准备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卡片,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3.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话题,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各民族之间的互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教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了解的民族团结故事。
思品教案-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一家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同学的情感,促进各民族同学间的友谊。
3.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尊重各民族同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民族团结一家亲》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团结的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民族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问题。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民族团结故事,讨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尊重、关爱各民族同学?”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建议和措施。
(四)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民族团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如何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
(五)互动环节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民族团结接力”游戏。
2.游戏过程中,学生需用行动表达对民族团结的支持,如拥抱、握手等。
3.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学生发表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深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为民族团结提出具体建议。
2.观察身边的民族团结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同学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民族团结对我们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
大班社会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设计范文四篇
大班社会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设计范文四篇第1篇: 大班社会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设计活动意图: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为了能够让孩子了解我国多民族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喜爱与对祖国的认知。
使孩子们在了解中国的多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课件《民族大家庭》。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一、幼儿交流调查表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
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维吾尔族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
他们喜欢跳新疆舞。
(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
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
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
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大班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幼儿能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及地域特色。
2.能力目标:幼儿能够初步判断民族间的差异,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幼儿能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及地域特色。
2.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初步判断民族间的差异,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展开: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及地域特色,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3.深化: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深入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4.巩固: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形式,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采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教学手段。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练习。
2.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习的内容,并用自己的方式向家长展示所学到的不同民族文化知识。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观察、幼儿自我评价和家长反馈等多种评价方式。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彩笔等。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及地域特色,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也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幼儿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教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的实 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 培养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02
主题队会内容
民族知识竞赛
总结词
通过民族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 高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
引导不够:在小组讨论环节, 部分队员讨论偏离主题,教师
引导不够及时。
对未来主题队会的展望与规划
展望
深化主题:希望未来主题队会能进一步深化主题,让队员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团结 的意义。
创新形式:探索更多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提高队员的参与度和兴趣。
对未来主题队会的展望与规划
• 加强实践:增加更多实践环节,让队员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分析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可能是活动内容不够吸引人、话题过于复杂或与学生 的生活经验脱节等。
活动效果评估
知识掌握
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民 族团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情感态度
观察学生在主题队会中的情感表现, 了解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和态度 变化。
改进措施与建议
80%
调整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参与度和活动效果评估 结果,对活动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如增加趣味性、简化知识点等 。
形式多样:采用了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 形式,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本次主题队会的亮点与不足
• 参与度高:全体队员都积极参与,讨论热烈,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本次主题队会的亮点与不足
01
不足
02
03
04
时间安排:部分环节时间安排 稍显紧凑,导致部分内容没有
幼儿园大班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 培养幼儿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各民族的热爱之情,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2. 难点:引导幼儿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游戏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民族的图片、服饰、音乐、舞蹈等资料。
2. 准备一些民族特色的小礼物,如蒙古族的哈达、维吾尔族的小花帽等。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各民族的风情。
4. 布置教室,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3 分钟)(1)播放一段各民族大团结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的不同民族,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民族?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 认识各民族(15 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民族的图片、服饰、音乐、舞蹈等资料,让幼儿初步了解各民族的特色。
(2)教师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3)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以及对这些民族的了解。
3. 尊重民族文化差异(15 分钟)(1)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如饮食习惯、节日习俗等。
(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3)教师总结: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嘲笑、不歧视其他民族的人。
4. 增进民族友谊(15 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如“民族大家庭”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民族的人,互相介绍自己的民族特色,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友谊。
(2)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换民族特色的小礼物,表达对彼此的友好和祝福。
(3)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对其他民族的新认识。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树立各民族“共融共存”的思想,体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从而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懂得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要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收集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故事,尤其是发生在本地区的故事;收集体现各民族特色的歌曲;准备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图片;准备几张人民币。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或传说;收集抗击侵略者维护祖国统一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民族歌谣齐欢唱1.播放民族歌曲大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微山湖》(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我们新疆好地方》(维吾尔族)请学生认真听并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以上几个民族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3.(出示民族分布地图)边交流边指认民族的分布区域。
4.教师小结: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
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今天就来说说咱们这个“大家庭”,56个民族亲情源远,共融共存,亲同手足。
(板书课题:民族团结一家亲)(二)活动二民族故事齐分享1.师: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我们的国家犹如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团结必然带来事业的兴旺。
在两千多年前,历史上有一位大美女为了促进和平,作出牺牲。
趋同听她的故事吧。
2.读故事:和亲使者——王昭君3.教师简单介绍王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及国家为促进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能力,增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观念,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掌握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行动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展现我国各民族欢庆节日、和谐共处的视频,引发学生共鸣。
问题导入:提问学生视频中的画面体现了什么精神?引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
目标展示:明确本次班会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知识讲解(约15分钟)历史回顾:简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政策解读:介绍国家为促进民族团结所实施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案例分享:通过具体案例(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事迹),展示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3.小组讨论(约15分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民族进行深入研究。
任务布置:每组需准备该民族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对民族团结的贡献等方面的介绍,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民族团结。
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研究成果,全班进行互动交流,增进了解。
4.实践活动(约10分钟)设计口号:引导学生集思广益,设计一句体现民族团结精神的口号或标语。
手绘海报: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手绘海报,展示创意与理解。
角色扮演:选取几个典型民族节日或文化场景,进行简短的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
5.总结提升(约10分钟)教师总结: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篇1)[课标内容]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新另的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指导学生对解放前后的民族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2)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图片、影视资料等,感知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2)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开发西部,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的雄心斗志。
[重点和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难点:国家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是本课的重点。
[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间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那么,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关系问题上,党和国家制订了哪些政策?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导入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2、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4、西部大开发[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加强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也加强了民族团结。
[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大班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20篇
大班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20篇教案1:认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目标: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使幼儿认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活动1:民族服饰展示材料:各民族服饰图片、服饰道具步骤:1. 展示各民族服饰图片,介绍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
2. 让幼儿试穿各民族服饰道具,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民族服饰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活动2:民族乐器体验材料:不同民族的乐器步骤:1. 展示不同民族的乐器,介绍其名称和特点。
2. 让幼儿亲自体验不同乐器的演奏,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
3.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活动3:民族美食品尝材料:不同民族的传统美食步骤:1. 准备不同民族的传统美食,介绍其名称和特点。
2. 让幼儿品尝不同民族的美食,感受不同文化的味道。
3.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民族美食的口感和特色。
教案2:传统节日与民族团结目标:通过传统节日教育,使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活动1:传统节日故事讲解材料: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故事书籍步骤:1. 选择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故事,讲解其由来和意义。
2. 借助图片、道具等辅助材料,生动讲述故事。
3.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活动2:传统节日手工制作材料: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材料步骤:1. 选择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剪纸等。
2. 引导幼儿按照指导制作手工作品。
3.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
活动3:传统节日游戏体验材料: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相关的游戏道具步骤:1. 选择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相关的游戏,如踩高跷、打陀螺等。
2. 引导幼儿体验不同游戏,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
3.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民族传统节日游戏的规则和特点。
教案3: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剧场目标:通过剧场表演,使幼儿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活动1:剧本编写材料:白纸、彩笔步骤:1. 与幼儿一起讨论并确定剧本的主题和情节。
大班社会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设9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策划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大班幼儿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服饰美食等,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团结互助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服饰美食等。
2.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团结互助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三、活动时间2022年4月10日——2022年4月20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户外活动场地五、活动内容活动一:民族团结知识讲解1. 教师向幼儿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2. 教师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主要民族及其特点,让幼儿对各民族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二:民族服饰展示1.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向幼儿介绍自己民族的服饰特点及寓意。
2. 组织幼儿进行民族服饰走秀活动,增强幼儿对民族服饰的认识。
活动三:民族美食分享1. 邀请家长准备自己民族的特色美食,让幼儿品尝并了解各民族美食的特点。
2. 教师向幼儿讲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幼儿感受到民族美食的魅力。
活动四:民族乐器演奏1. 邀请家长或专业艺人向幼儿展示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2. 组织幼儿进行民族乐器体验活动,让幼儿亲手演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活动五:民族游戏互动1. 教师组织民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 鼓励幼儿与不同民族的小伙伴一起游戏,增进友谊。
活动六:民族团结主题绘画1. 教师向幼儿讲解绘画主题,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2.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在创作中培养团结互助的情感。
活动七:民族团结诗歌朗诵1. 教师挑选适合的民族团结主题诗歌,引导幼儿进行朗诵练习。
2. 组织幼儿进行诗歌朗诵表演,展现民族团结的力量。
活动八:民族团结手工艺品制作1. 教师向幼儿讲解手工艺品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主题: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一: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目标: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习俗、节日等文化,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步骤:1.介绍不同民族的名称、地理分布和人口比例。
2.分组让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民族中选择一个,了解他们的文化特点。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方式分享所选民族的文化特点。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多样性,并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案二:传统节日交流•目标: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深友谊。
•步骤:1.介绍不同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传统节日。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方式分享所研究的传统节日。
4.学生彼此交流,了解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并比较不同节日的相似之处。
5.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校园中共同庆祝传统节日。
教案三:联欢活动策划•目标:通过组织联欢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步骤:1.学生分组策划一场具有民族特色的联欢活动。
2.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主题,设计演出内容和节目流程。
3.小组之间互相展示和交流策划方案,并提出宝贵建议。
4.学生根据反馈意见对策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学生组织实施联欢活动,并邀请其他同学和老师参与。
教案四:体验民族风情•目标: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加深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步骤:1.计划一次学校外出活动,前往少数民族居住区或相关文化机构。
2.学生观察和体验当地的风俗、建筑、民间艺术等。
3.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记录所观察和体验的内容。
4.学生根据实地参观内容,撰写学习报告或制作展板,展示给全班。
5.学生分享自己在实地参观中的感受和体会,促进交流和理解。
以上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兴趣和认识。
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教案五:民族团结故事分享•目标:通过故事分享,培养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感恩之情。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主题十六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目标:1、感受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
2、了解民族团结的碑、鼎、塔,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
3、通过了解青藏铁路,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1、了解民族团结的碑、鼎、塔,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
2、通过了解青藏铁路,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寻找民族团结的印迹教学目标:认识了解见证民族团结的碑、鼎、塔,并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族团结的碑、鼎、塔,并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
教学准备:有关唐蕃会盟碑和石城盟誓碑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云南边陲到青藏高原,从大学校园到城市广场,众多的碑、鼎、塔是上千年来中国各民族团结友好关系的见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二、民族团结三丰碑1、仔细阅读课本41页的内容,阅读后交流:三丰碑指什么?2、“滇南第一碑”是哪一座碑?为什么建造?它的誓词是什么?3、唐蕃会盟碑和石城盟誓碑在什么地方?唐蕃会盟碑:公元821年(XXX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
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XXX。
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
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石城盟誓碑:该碑中从左至右直书的正文是彝族的文化特性,从右至左直书的职官题名是汉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明政三年”是白族树立的大理国的年号,从而揭示了北宋时聚集于今云南曲靖盟誓的主体民族、及该碑的定名、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
可碑文却是用汉文字书碑刻石记录少数民族的历史事件和少数民族的言语,且利用异体字。
并阐述了历史上各民族的团结友好及自相残杀,为本日的民族大团结奠定了坚实的根蒂根基,该碑是见证之一。
3、民族团结宝鼎1、阅读课本42页的内容,了解民族团结宝鼎。
2、民族团结宝鼎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铸造的?四、XXX1、XXX么时候建成的?2、为什么建造的?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见证民族团结的碑、鼎、塔,谁来说说具体有哪些?你知道它们建造、铸造的原因吗?第二课时——联结民族团结的纽带教学目标:了解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教案标题:民族团结一家亲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社会主题:理解和促进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视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2. 学会用合适的形式表达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和友好感情。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民族团结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3. 民族团结的实践案例。
4.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准备:1. 纸和铅笔。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习俗等。
3. 学生自带或学校提供的不同民族服装。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习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并提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主体:1. 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
2. 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了解所选择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归纳。
3. 每个小组通过图片、模型或口头表达等形式,展示所选民族的特色。
4. 指导学生讨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方法,并组织小组展示他们的发现和建议。
总结:1. 鼓励学生谈论他们对民族团结的思考和体会。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促进民族团结。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俗文化展览或民族风情街,增进对不同民族的了解。
2. 鼓励学生与异地小伙伴进行文化交流,分享自己的民族文化。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程度和合作精神。
2.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3. 展示和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如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和传承民族文化。
注意事项:1. 在引入部分要求教师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民族团结和不同民族的文化。
2. 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合作,避免个别学生主导整个讨论或展示过程。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朝鲜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新疆好》(维吾尔族)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另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疆土)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4.对,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第12课——民族团结一家亲。
(出示课题)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第1、2节。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衣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
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研究课文.领悟道理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财的紧张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前进的历史。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生看书讨论(第3节):(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师:汉藏是一家。
民族之间只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财和前进。
板书:祖国的兴旺发达2.师:在中国的反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紧张的感化。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基本国策。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基本国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新课学习:讲解我国民族概况、民族关系、基本国策等内容,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4.归纳小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的练习题。
2.作业:布置思考题或小论文等形式的任务,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
3.评价方式:采用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3.参考书籍和资料: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学习。
七、结论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意识。
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国的民族问题,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少先队活动课《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队员活动
我们小队通过讨论选择的主题是寻访身边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的活动,大家分工合作,制定完成了详细的计划,请我的队员来补充。
我之前在电视上看到柳州有一位维吾尔族的叔叔来到柳州创业的故事,队员们都很感兴趣,于是我们找到辅导员牵线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出发前,我们共同完成了计划书,确定好了时间地点、寻访目标、寻访内容。
感谢这位队员的分享,还有哪位队员想分享一下吗?
队员活动
我们每位队员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各民族人民。
我认为我们可以跟少数民族队员进行手拉手活动。我们广西和西藏、新疆这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结族文化,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队员活动
我们小队打算开展讲民族团结故事的主题活动,我们查阅到文成公主进藏,满族人南仁东参与建设中国天眼,我们的同学家长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参加扶贫,大家想不想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将民族团结故事,文成公主、南仁东等人物的故事,体会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环节三:少先队员可以做什么?
辅导员活动
第二小队已经做好准备了,期待他们下周的分享,大家也可以去收集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队员们分享的精彩故事告诉了我们,各族人民早已像一家人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亲相爱的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共同努力。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呀,叔叔阿姨们为民族团结做了很多工作,在各民族团结一心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无论年龄大小,人人都能做贡献,我们少先队员可以做些什么呢?
本节队会课大家的表现可真是太棒了。第一小队汇报了红领巾寻访活动,向民族团结模范学习;第二小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下节课给大家讲民族团结故事。这节课大家还学讲了民族语言,学唱了民族团结歌曲,我们还绘制了民族团结小报,过后我们继续开展石榴花争章活动,争做民族团结好队员。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一)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一)课题: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
2.理解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定义和概念•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2. 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意义•各民族相互尊重、互助互爱的内涵•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内涵3. 民族团结的特点•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民族共同意识的形成•民族融合与文化互补4. 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行动•学生个人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意义•学生如何在校园中践行民族团结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讨论上述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图文展示:利用幻灯片和图片展示相关内容,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
•小组合作: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不同民族在一起生活的场景,并提问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2.讲授民族团结的定义和概念。
3.利用幻灯片和图片展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4.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总结出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讲授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共同意识的形成。
3.分析民族融合与文化互补的例子,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4.结合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校园中践行民族团结的经验和行动。
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制定校园内促进民族团结的行动计划。
4.学生汇报小组计划,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感受和行动的小论文,评估学生的个人思考和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暂无很抱歉,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档只提供了教案的大致框架和内容。
若需继续完成教案,可根据提供的框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练习和评价方案,以及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民族团结一家亲》-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
说话: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一致领导下、在各多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主权。按其行政地位,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发问: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多少个?其中自治区多少个?自治州多少个?自治县(旗)多少个?
小组内交流后回答。
预备
1、我国多数民族自治区分布图。
2、搜集不同民族的言语文字。
3、搜集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
书
设
计
一、交流发布会
1、展现搜集的关于民族政策的材料。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2、先生摘录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条文。
二、故事会Leabharlann 1、在小组内整理表现民族团结的故事。一方面是汉族帮助多数民族的故事,一方面是多数民族对汉族伸出支援之手的故事,另一方面是多数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
发问:我省有哪些多数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呢?
邮票等,举行民族团结为搜集与民族团结有关的图片、主题的博览会。
四、搜集
板书设计:
民族团结一家亲
尊重民俗 团结友爱
教学反思
授课工夫
授课地点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科目
宪法
班级人数
课题
《民族团结一家亲》
一课时
课型
班会
三
维
目
标
1、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多数民族生活习气和禁忌。
2、尊重各民族风俗、平等相待,感受我国各民族团结二心的深沉情意
教
学
重
难
点
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气,民族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民族团结一家亲》。
学情分析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高年级学生应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因此,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层面的理解有限,要真正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有一定难度,必须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各民族间的团结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要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难点是: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课前教师要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教学中要适当补充历史故事,尽量收集当地的历史资料作为扩充。
课前指导学生收集大量资料,学会归纳整理,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一单元的学习要点。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设计思路1.联系生活,增强教材的亲和力。
本课各民族对祖国的贡献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为了让教材具有亲和力。
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各民族代表歌曲,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在引出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时点出是咱们湖北省的,拉近与故事中相隔两千多年前人物的距离。
2.对话交流,构建和谐课堂。
民族团结的话题内涵深刻,如果作为专题讲解,不一定讲得全面,尤其是对民族团结的情感的上升,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内心的体验获得感悟。
因此,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对话式教学,围绕话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认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有效引入教学资源。
教材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文中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需要我们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本课中在突破难点上,以鲜活感人的孔繁森事例体现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无私支援;又引入“蒙牛”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事实,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各民族“共融共存”的思想,体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从而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学会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懂得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要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收集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故事,尤其是发生在本地区的故事;收集体现各民族特色的歌曲;准备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图片;准备几张人民币。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或传说;收集抗击侵略者维护祖国统一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1-P43页内容,话题为“亲情源远,共融共存”。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4-P46页内容,话题为“心相连,手相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民族歌谣齐欢唱1.播放民族歌曲大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微山湖》(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我们新疆好地方》(维吾尔族)请学生试着哼唱并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以上几个民族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3.(出示民族分布地图)边交流边指认民族的分布区域。
4.小结: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
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今天就来说说咱们这个“大家庭”,56个民族亲情源远,共融共存,亲同手足。
(板书课题:民族一家亲)【设计意图:播放代表各个民族特点的歌曲,从听觉上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到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从音乐中欣赏到各个民族的特色,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活动二、民族故事齐分享1.师: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我们的国家犹如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团结必然带来事业的兴旺。
你们知道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咱们家乡湖北省有一位为促进民族团结而远赴北方大漠的人吗?2.读故事:和亲使者——王昭君3.教师简单介绍王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了解昭君和亲的意义,欣赏图片昭君墓。
4.师小结:王昭君已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融合的代表;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
5.学生交流《文成公主进藏》故事。
6.议一议: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7.师小结:青藏高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为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如今自从青藏铁路开通后,现在全国很多人去西藏旅游,看看这是人们参观布达拉宫留下的照片。
欣赏布达拉宫图片。
8.师:历史长河中,无数这样的优秀人物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红军长征期间,也有一段民族团结的故事广为流传。
读故事“彝海结盟”9.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10.师小结: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11.学生组内交流其他故事,选派代表主讲,全班故事分享。
12.小结:这些流传至今的故事,无不告诉我们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在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
(板书:亲情源远共融共存)【设计意图:以教材中的故事为范例,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课前的大量信息,从故事中了解到无数这样优秀的人物为民族团结所作出的贡献,从而油然而生地感受到各族人民间的共融共存、源远流长。
】活动三、民族团结感触多1.小组内讨论:在听了这么多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大家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
2.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想法,指名交流。
3.小结: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我国各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故事分享后能激起学生不少感受,此时此刻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下自己感触最深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6.民族团结一家亲亲情源远共融共存第二课时活动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
(举班级的例子。
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只有大力发展这些地方的建设,把汉族地区的人力、财力和技术优势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充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我国强大的经济力量。
3.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论。
【设计意图:师生轻松地交谈各个民族的分布、居住情况,承上启下的引入到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问题中,带领学生深入思索汉族如何与各少数民族共同建设维护新时期的祖国。
】活动二、各族人民当主人1.师: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交流你了解的我国民族政策知识,师补充相关知识。
2.各民族共谋祖国发展。
(出示照片)各民族代表参政议政。
3.师:国家成立了民族学院,培养民族干部,专门在中央民族会议上商讨各民族的大事。
4.(出示人民币)学生试认人民币上的几种文字,让大家看到上面标有藏、蒙、维吾尔、壮、汉语拼音五种文字。
从这你能看出什么?5.小结:以上这些让我们都清楚的看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策略,各族人民都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设计意图: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提供了一些有关国家实行民族政策的感性材料,通过大量真实的情景,与学生共同参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建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活动三、心相连,手相牵1.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为保卫家园,奋起反抗列强的侵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
3.师讲康熙抗击沙皇俄国入侵的史实,当地达斡尔族人民与清军配合赶走侵略者。
(可出示地图简要讲解)4.师: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着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5.师: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派出了内地很多的干部、教师、医务人员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那里的人民同吃、同住、同工作,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孔繁森就是杰出的代表。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孔繁森》的故事。
(可结合教材适当补充)6.师:刚才我们听了《孔繁森》的故事,有的同学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7.出示挽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小结:孔繁森是新时期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楷模。
这位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8.师:你还知道哪些国家为了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而作出的感人事件,和大家分享你收集的的资料。
9.师:这些事例无不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不可割舍的血溶于水的同胞情,各族人民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