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之企业核心竞争力
格兰仕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案例分析
![格兰仕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c31a7731b765ce050814e5.png)
(3)新阶段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 1998年开始的格兰仕集团发展的新阶段,其战略重点在多元化与国际化。 多元化是在小家电行业范围内进行的,除微波炉外,格兰仕集团向市场 推出电饭煲和电风扇产品。如果依照以4位数行业标准来划分,这些产品是 不同的4位数行业,因此,可称其为多元化经营。这个阶段的多元化经营有 如下特点:第一,以获取范围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战略能力为目标;第二, 产品的技术、生产尤其是销售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第三,在初步形成亚核心 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第四,以内部开发为主的战略途径;第五,工业先导 /技术主导型的战略模式。 国际化是指格兰仕集团不仅引进并集成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 术,而且还表现在:第一,市场的国际化,从全球市场视角来配置资源,以 自有品牌或OEM方式向全球市场推出产品;第二,研发的国际化,美国的R &D机构与中国的机构共同合作开发自主技术和新产品;第三,人才的国际 化,聘请外国专家和管理人才,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但是,到目前为 止,作为国际化战略最主要的生产国际化,并未成为格兰仕集团的重要策略。 我们认为,生产的国际化必将成为格兰仕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
2.转向:微波炉(1992-1997)
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 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领域(格 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仕选定 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 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 断)。为此,格兰仕人首先以真诚感动了上海的全国著名的微波炉专家,从上海无线电18厂聘 请了5名微波炉高级工程师。以上海专家为主,格兰仕很快形成了一支技术人员队伍。然后, 以创业10多年的资金积累,从日本东芝集团引进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并与其 进行技术合作。1992年9月,中外合资的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开始试产,第一台以“格兰仕” 为品牌的微波炉正式诞生。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1万台,开始从纺织业为主转向家电制 造业主为。1994年,格兰仕面临创业以来最大的挑战:(1)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商品购 买力大幅度下降;(2)珠江三角洲遇到百年来的特大洪水灾害,格兰仕厂区水深2.8米,遭 受到巨大损失。但由于格兰仕人的共同努力,当年实现产销量10万台的目标,获得销售额、利 润“双超历史”的业绩。同时,格兰仕集团推行股份制改革,集团骨干人员贷款购买公司股份 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并依照现代企业制度重组公司的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了一个遍布全面的 销售网络1995年,格兰仕微波炉销售量达2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在中国市场占据第1位, 获得惊人的业绩。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格兰仕的营销策略获得巨大的成功;二是原中 国市场第1位的蚬华公司,由于美国惠而浦公司的收购产生较大的波动,收购后的整合工作进 展不力。当年,格兰仕集团销售收入3.84亿元,利润3100万元。1996年8月,格兰仕集团在全 国范围内打响微波炉的价格战,降价幅度平均达40%,带动中国微波炉市场从1995年的不过百 万台增至200多万台。格兰仕集团以全年产销量65万台的规模,占据中国市场的34.7%,部分 地区和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1997年2月,国家统计局授予格兰仕“中国微波炉第一品 牌”称号;经国家权威部门评估,“格兰仕”品牌的无形资产达38.1亿元;10月,格兰仕集 团第2次大幅降价,降价幅度在29%-40%之间;全年微波炉产销售量达198万台,市场占有率 达47.6%以上,稳居第1。
核心竞争力的故事
![核心竞争力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dd7bc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1.png)
核心竞争力的故事引言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竞争,就要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特定领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具备的独特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既然核心竞争力如此重要,那么这些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以几个企业的案例为例,讲述核心竞争力的故事。
案例一: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能力和用户体验。
从20世纪80年代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开始,苹果公司就一直以创新能力著称。
无论是首款iPod,还是颠覆性的iPhone和iPad,苹果公司总是能在市场上引领潮流。
苹果公司的创新能力源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
公司鼓励员工不断尝试新的想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此外,苹果公司也注重用户体验,致力于设计优秀的产品。
从硬件到软件,苹果公司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简洁、直观、高效的体验,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案例二:谷歌公司谷歌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实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上。
谷歌公司拥有庞大而强大的技术团队,不断研发新的搜索算法和技术,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谷歌公司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和行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搜索服务。
除了搜索引擎,在人工智能领域,谷歌公司也拥有很高的技术实力。
其自动驾驶汽车项目Waymo以及AI助手Google Assistant等产品,都展示了谷歌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竞争能力。
案例三:耐克公司耐克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价值和营销能力上。
耐克公司始终坚持品牌定位和品牌价值观,致力于成为全球运动员的首选品牌。
通过与顶级运动员和运动团队的合作,耐克公司成功地树立了自己在运动领域的领导地位。
耐克公司的营销能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耐克公司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消费者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
此外,耐克还注重创新的营销活动,比如与音乐、艺术等领域的合作,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本科毕业论文--国产品牌手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以华为为例
![本科毕业论文--国产品牌手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以华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68aa95883d049649a66587d.png)
摘要目前手机市场逐步以智能手机为主。
智能手机市场,国外品牌手机仍然是主流,国产品牌手机企业受技术、成本等因素制约,仍然大幅落后于国外企业。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不易甚至是无法模仿的,具有使企业能够持续赢利的能力,对国产品牌手机企业具有决定性意义。
本文在阐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国产品牌手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制约因素,然后给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识、完善企业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增加技术创新、培育差异化、建立比较优势以及把握时机等对策,最后通过华为终端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找到该企业值得其他国产品牌手机企业学习的优点,并指出其不足。
关键字:国产品牌手机企业核心竞争力华为终端公司The research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brand of mobilephone--Take Huawei for exampleAbstract The mobile phone market is becoming the smart phone dominated era. The smart phone market, foreign brands phone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 enterprises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echnology, cost constraints, is still significantly behind foreign companie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the unique ability to competitors,and is not easy or even impossible to imitate,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continue to profitability, is of decisive significance of domestic brand mobile phone companies. Explain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first domestic brand mobile phones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research status,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and then given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wareness, improve the enterprise system, improve staff Skills, increas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ster differenti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final adoption of HUAWEI devic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 enterprise is found worthy of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domestic brand mobile phones, corporate learning, and pointed out its shortcomings.Keyword:Domestic brand of mobile phone Core competitiveness HUAWEI目录第一章绪论 (V)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司战略案例(3篇)
![公司战略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46820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f.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
自成立以来,华为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ICT产品和服务,包括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华为逐步意识到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以拓展国际市场。
二、战略目标华为的全球化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具体包括:1. 提升品牌影响力,使华为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2. 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实现收入持续增长。
3. 建立全球化的研发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4. 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战略举措1. 市场多元化华为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全球市场。
具体措施如下:(1)进入新兴市场:华为针对新兴市场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
例如,在非洲市场,华为针对当地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推出低成本、高性能的网络解决方案。
(2)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华为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逐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例如,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3)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华为与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
2. 产品创新华为高度重视产品创新,通过以下措施提升产品竞争力:(1)加大研发投入:华为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引进国际化人才: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人才,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构建全球化研发体系: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化研发体系,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3. 品牌建设华为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品牌影响力:(1)参加国际展会:华为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展示企业实力和产品创新。
(2)赞助国际体育赛事:华为赞助国际体育赛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华为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3篇)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bf830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f.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领军企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卓越的战略管理。
本文将通过对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战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
二、华为的背景华为成立于1987年,最初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代理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和有效的战略执行。
三、华为的国际化战略1. 市场选择华为的国际化战略首先体现在市场选择上。
华为在进入新市场时,始终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选择那些竞争激烈、技术要求高的市场作为突破口。
例如,华为最初进入欧洲市场时,选择了英国作为切入点,因为英国市场对通信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市场竞争激烈。
2. 技术领先华为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
例如,华为在4G和5G技术上的突破,使其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 本地化战略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本地化战略的实施。
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招聘当地人才、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融入当地市场。
例如,华为在欧洲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并与欧洲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4. 品牌建设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设也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通过参加国际展会、赞助体育赛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合作伙伴关系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华为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还能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
四、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因素1. 清晰的战略目标华为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明确,即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这一目标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这使得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
![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c2a3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c.png)
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相对于其竞争对手具有独特而且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必须发展和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高效的发展。
以下将通过苹果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其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以设计、研发和销售消费电子产品而闻名。
苹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创新研发能力。
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不断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和创新的技术,如iPhone、iPad和Apple Watch等。
这些产品的成功源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领先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苹果公司在研发阶段注重用户体验,致力于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易用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是卓越的设计能力。
苹果的产品在外观和功能设计方面一直保持着高水平。
这得益于公司强大的设计团队和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苹果的产品设计简洁、时尚,注重人机交互的友好性,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产品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是完善的供应链管理。
苹果公司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产品的高品质和快速上市。
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通过直接投资、技术支持和培训等方式提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能力。
这种供应链管理体系使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保证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此外,苹果公司还通过品牌价值和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构建了核心竞争力。
苹果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高,消费者普遍认可和追捧苹果的产品。
同时,苹果公司通过巧妙的营销策略和活动,将产品与品牌形象紧密结合,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苹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其创新研发能力、卓越的设计能力、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价值上。
这些竞争优势相互支撑,为苹果公司提供了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苹果公司不断加强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投入,努力保持竞争优势,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eeb3d39b89680203d825a9.png)
沃尔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分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硬如磐石,坚不可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的竞争优势。
当然有利也有弊,相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会削弱企业的战斗力。
一般来说,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主要包括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稀缺资源,不可被模仿的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持久的资源。
企业只有运用以上所说的。
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有力的竞争地位。
沃尔玛公司作为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
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
沃尔玛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超过10,000家商场,下设69个品牌,全球员工总数22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实现了价格最便宜的承诺,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
公司一贯坚持“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的原则。
走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
再次,沃尔玛推行“一站式”购物新概念。
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了现代消费者。
此外,虽然沃尔玛为了降低成本,一再缩减广告方面的开支,但对各项公益事业的捐赠上,却不吝金钱、广为人善。
有付出便有收获,沃尔玛在公益活动上大量的长期投入以及活动本身所具的独到创意,大大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成功塑造了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卓越形象。
沃尔玛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在世界市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第一、建立了竞争优势的资源。
这能帮助其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降低潜在威胁并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
swot分析案例范文(优秀7篇)
![swot分析案例范文(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718cf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9.png)
swot分析案例范文(优秀7篇)什么是swot分析篇一答案: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相关阅读】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 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齐,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1、机会与威胁分析(OT)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个性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
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
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构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
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对环境的分析也能够有不一样的角度。
比如,一种简明扼要的方法就是PEST分析,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波特的五力分析。
2、优势与劣势分析(SW)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潜力向同一顾客群体带给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
如何推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
![如何推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6a36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8.png)
如何推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一、引言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何构建并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每个企业家和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某知名企业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推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与实践。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其他企业所具备的独特且不易被模仿的优势。
这些优势通常源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组织管理效率、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能力等多个方面。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需要企业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管理优化等多方面的努力。
三、经典案例分析以某为公司为例,某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和智能手机制造商,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能力:某为坚持每年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拥有世界级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不断推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产品。
其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某为在全球通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品牌影响力:某为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其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组织管理效率:某为实行严格的矩阵式管理,确保各项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
同时,某为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供应链管理:某为与全球众多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交货速度。
四、推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从某为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推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明确战略定位:企业应清晰自身的核心优势和发展方向,明确战略目标,确保资源投入和业务发展都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展开。
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构建技术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
打造品牌形象: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形成品牌溢价。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78d14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2.png)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韩思为作者简介:韩思为(1997-),女,湖北省咸宁人,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大学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证券化。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生存以及发展。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开始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抵御外界的风险以及进行发展。
选取华为企业为例,纵向分析其近5年的发展状况,结合华为自身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核心竞争力。
我们发现华为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三个方面。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这种体制的转变中,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其中核心竞争力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但是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主要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并且以华为公司为例,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具体的分析。
本文选择华为为案例进行分析对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华为是我国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的大部分。
因此选择华为具有代表性。
第二,华为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发展是非常好的,值得我国其他民营企业借鉴学习。
二、文献综述核心竞争力最初是由哈佛大学的C ·K 普拉海拉德和G ·海默(1990)所提出的。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的内部的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整合形成的,是一种技能和技术的组合,但是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因此后来众多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国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类,整合能力观、核心技术观以及核心产品观。
整合能力观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将企业自身的各类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的能力。
核心技术观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具体的技术中,企业技术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麦当劳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麦当劳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e34d67011ca300a6c390e4.png)
麦当劳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 因素。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企业具有的独一 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 麦当劳 从创建的第一天开始,就积极实施 品牌战略,以品牌为主要特征施行特许经营 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异域市场拓展、国际化 经营,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特许经营者之一。 品牌是麦当劳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 “着力点”。
公司介绍
• 美国麦当劳(McDonald's)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 的快餐集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特许经营者之一,成就了在 126个国家拥有3万多个分店的全球最大快餐业连锁店的霸 主地位,并以每3小时增加一个店面的惊人速度持续的扩展, 成为当今快餐业的巨无霸。麦当劳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 核心竞争力,经营范围日益扩大,逐步占领全球市场。“麦 当劳”是餐饮行业的世界第一品牌,由国际著名品牌研究机 构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个品牌》 中,麦当劳名列第2位。 • 麦当劳在《财富》2003年度世界500强排序第321位,年营 业收入154.057亿美元。
麦当劳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麦当劳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公司介绍公司介绍美国麦当劳mcdonald?s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特许经营者之一成就了在126个国家拥有3万多个分店的全球最大快餐业连锁店的霸主地位并以每3小时增加一个店面的惊人速度持续的扩展成为当今快餐业的巨无霸
麦当劳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
服务(Service)
• • • • 快速便捷 微笑礼貌 免费送餐 生日会
清洁(Cleanness)
• 麦当劳规定:餐馆内不许出售香烟和报纸,器具全 部都是不锈钢的;顾客一走便要清理桌面,凡是丢 落在地上的纸片,要马上捡起来。玻璃要每天擦, 保持干净透明;停车场要每天冲水,保持湿润整洁; 垃圾桶每天刷洗,不留隔夜污渍;全店所有的不锈 钢器具必须每隔一天擦洗一遍;天花板每星期必须 打扫一次。员工上岗操作前须严格用杀菌洗手液洗 手消毒,规定两手揉搓至少20秒钟再冲洗,然后 用烘干机将手烘干。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60e88d2e580216fc700afd7b.png)
企业核心竞争力引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及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但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出竞争对手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1.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它可更详细表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和内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类型竞争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具备有如下3个主要特性。
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
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
延展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
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为其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对环境中企业所需资源的争夺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争夺环境中资源的能力。
3.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分析沃尔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硬如磐石,坚不可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的竞争优势。
当然有利也有弊,相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会削弱企业的战斗力。
一般来说,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主要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稀缺资源,不可被模仿的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持久的资源。
战略管理之核心竞争力
![战略管理之核心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2f9aaff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7.png)
战略管理之核心竞争力一、黄太吉公司的战略成败原因分析1、案例黄太吉成立于2023年,曾被称为互联网餐饮鼻祖,从卖煎饼果子起家,四年时间多次融资,估值高达12亿。
在创业之初,黄太吉是卖煎饼果子的,以其独特的互联网营销及小资的装修和店面文化火爆京城餐饮圈。
然而黄太吉煎饼经历了短暂爆红之后迅速降温,繁华商业区的高昂租金、门庭冷落的销售业绩,令不少黄太吉煎饼店难逃关门厄运。
之后黄太吉想通过打造多元化的品牌矩阵实现区域内密集开店,形成餐饮的商圈生态链,如“牛炖先生”炖菜、“大黄疯”小火锅、“从来”饺子馆、“来得及”外卖,众多品牌接踵而至。
但由于消费频次过低,难以量产等因素导致再次的关店潮。
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去年10月,黄太吉高调宣布获得2.5亿元融资,转型做外卖。
最大的特色就是为合作商户提供外卖产品的代加工服务。
彼时,外卖平台在C端的烧钱大战已接近尾声,市场趋于理性也是让投资方看到了信心。
但如今不到一年,入驻商户的“集体出走”似乎宣告了黄太吉外卖三度试错。
2、成败原因分析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黄太吉把传统餐饮模式和互联网营销结合起来成功打造出企业品牌,并在创业初始时期获得利益相关的支持,但最终并没有一直持续传奇,总结起来归于以下原因:黄太吉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模式看似是其的核心竞争力,但因在全球化的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思维和营销模式已被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和应用,而其可模仿性也非常高,因此黄太吉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模式并不能构成其核心竞争力,而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就不能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企业长期的战略目标,也因此会像黄太吉这样多次转换战略方向但结果依然不尽人意;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和知识的集合,是企业核心能力在产品上的体现,是通过整个企业的组织系统和文化价值的传递而发挥作用的能力。
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1)有价值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为顾客创造可感知的价值,如: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一切可以满足的顾客需求;(2)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知识、技术、产品、服务、营销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而这一系列的是能力是很难去模仿的;仍以海底捞为例,那么多企业向海底捞取经,但最终仍是只有一个海底捞;(3)各战略业务单元的共享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各个战略业务单元都可以共享的,如果只有其中一个业务单元可用,那也就不叫核心竞争力了;3、核心竞争力的作用(1)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产业发展的深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它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将企业之间的竞争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的对抗,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关注企业具体的产品和业务发展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避免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而陷入战略性误区;(2)核心竞争力可以加强企业在相关产品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3)核心竞争力具有难以模仿性,因而可以提高企业的持久竞争力及行业进入壁垒;(4)核心竞争力在目前全球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可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对于黄太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建议1、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愿景、使命;战略目标是发展核心竞争力前提和基础,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企业的战略目标、愿景、使命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愿景和使命,企业的一切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只注重短期的利益,而忽略长期的发展;就如黄太吉一样,无法找到关于公司的战略目标、愿景和使命的介绍,只能看到其对产品的营销,由此可见他们更注重产品的营销,而当顾客对他们的营销策略免疫,又不了解这家企业的战略目标、愿景和使命,自然也就失去了对企业或品牌的期待和支持;同时员工也会因为不明白企业的战略目标、愿景和使命对企业的前途及自身前途感到渺茫,从而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与动力;由此黄太吉首先需要明确其战略目标、愿景和使命并不断进行宣导,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这也是核心竞争力建立的一个过程;2、核心竞争力建立的外部途径(1)进行SWOT分析,分析内外部环境,找出外部的机会威胁和内部的优势劣势,在些基础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并通过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2)通过联盟来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于黄太吉之前的多元化品牌矩阵(只是不同的品牌和产品,但营销模式却相同),而是寻找一个专长不同的企业来结成联盟,彼此学习对方的专业能力,同时又能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3)通过兼并或合并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黄太吉之前也有兼并其他公司,但并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黄太吉的兼并并未带来企业的成本下降或效益提升,也非是一体化的战略,而是在其主营产品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做出的与目前经营模式相同(同样的营销手段、同样的客户定位等)的战略,从这一出发点上,黄太吉就不大可能获得成功;(4)了解顾客需求,从顾客需求出发去做产品和业务,同时又需要引导顾客需求;3、核心竞争力建立的内部途径(1)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愿景、使命并不断宣导,使其成为员工日常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观;(2)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黄太吉之所以会兼并投资其它品牌就是因为其主营产品(煎饼果子)销售下滑严重,但又没有可以取代此主营产品的新产品,当然,创新也不仅仅只是产品的创新,经营方向方法同样也可以创新;(4)专业化经营,集中企业资源在其中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准确定位市场,不断创新,做行业内的专家;在这一点上黄太吉其实是比较失败的,首先市场定位不够精准,把煎饼果子这种日常早餐的食物通过营销做为正餐食物且定价较高,顾客前期会通过新颖的营销手段光顾,但在产品口味一般价格偏高且又不是主要的正餐首选食物时,这一产品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因此黄太吉应该通过市场和行业结构分析,选择一种适合的产品,专业化经营并不断创新,真正做这一行的专家而不是营销家;(5)加强对具备核心能力员工的管理与激励,对具备核心能力员工的素质进行提炼,建立素质模型,招聘培养储备具备核心能力的员工;(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企业领导者尤其是企业老板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文化,他们的一切行为对外传达企业的理念、代表企业的外在形象,对内影响企业管理、制度、文化,所在企业领导者在软实力的建设中至关重要,如果企业领导加强学习、注重提升自我,注重对个人风格、才智、行为的有效控制和合理发挥,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软实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案例
![企业竞争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729777227916888586d71f.png)
们来分析一下美国这个高达数亿美元的运动鞋生意的战场。
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5力模型”,他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5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们用基于这5种力量的作用,对美国运动鞋企业的竞争状态列图表进行分析。
首先,这个领域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
美国运动鞋产业由“不用工厂生产”的品牌型公司组成,大公司在广告、产品开发以及销售网络出口方面都更有成本优势。
更重要的是,品牌个性与消费者忠诚度都给潜在的进入者设置了无形的屏障。
其次,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因为大多数运动鞋产业的投入都是同质的,特别是在耐克发起了外购浪潮后,超过90%的生产都集中在低工资、劳动力远远供过于求的国家。
第三,运动鞋的终端消费者在意价格,同时对时尚潮流更加敏感,但是对于公司的利润 >利润率并没有极为负面的影响。
因为如果存在利润的减少,那么这将通过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来弥补。
此外,大多数品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这阻止了购买者将品牌同不断转换的品牌形象联系起来。
此外,因为其他鞋类都不适宜运动,所以现在还没有运动鞋类的完全替代产品。
最后,美国运动鞋市场被看作具有挑战性并已饱和,充满激烈的竞争且增长缓慢,因此对于新进入者只有很小的空间。
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这些主要品牌抢占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并保持相对稳定(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这是一个令人垂涎的市场,不过壁垒高筑,有较低的供应商议价能力,适度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并且没有焦点产品的替代产品,很难挤出利润。
另一方面,当除了高度市场集中但没有任何垄断力量时,区域里的对抗十分激烈。
因此,在这个竞争环境中,独立公司的超常利润的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们的策略。
耐克,领导者的姿态耐克起源于1962年,由菲尔。
耐特首创,当时命名为“蓝丝带体育”,20世纪70年代正式更名为Nike.它初步超过阿迪达斯在美国运动鞋业内坐头把交椅,1980年占据约50%的美国市场份额。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189a04a45177232f60a2a4.png)
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一、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的技术。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行业的特点要求其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华为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近40000名研发人员),保证了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是其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先进的技术也使得华为公司的产品具有了卓越的品质。
2、良好的企业文化。
华为人普遍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
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人们提供最先进的电信设备和服务,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战略是以客户为中心。
华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主要有: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聚焦、创新、稳健、和谐。
华为内部面向市场的态度是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团队之间合作的一致性提供了内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耗,使得协同效应达到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3、合理的组织结构。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分布呈哑铃型结构,研发和市场各占40%,行政和生产人员只占20%;在华为公司内部实行二维结构,即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和按地区战略划分的地区公司,同时又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保证了组织的灵活性。
这样构筑了华为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结合就构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4、最普遍的客户关系,即卓越的客户响应。
华为公司把战壕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去,在每个地市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在地市一级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也就是代表客户来监督提高华为的服务水平。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1dc915482fb4daa58d4b78.png)
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一、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的技术。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行业的特点要求其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华为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近40000名研发人员),保证了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是其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先进的技术也使得华为公司的产品具有了卓越的品质。
2、良好的企业文化。
华为人普遍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
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人们提供最先进的电信设备和服务,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战略是以客户为中心。
华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主要有: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聚焦、创新、稳健、和谐。
华为内部面向市场的态度是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团队之间合作的一致性提供了内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耗,使得协同效应达到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3、合理的组织结构。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分布呈哑铃型结构,研发和市场各占40%,行政和生产人员只占20%;在华为公司内部实行二维结构,即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和按地区战略划分的地区公司,同时又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保证了组织的灵活性。
这样构筑了华为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结合就构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4、最普遍的客户关系,即卓越的客户响应。
华为公司把战壕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去,在每个地市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在地市一级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也就是代表客户来监督提高华为的服务水平。
案例分析之企业核心竞争力
![案例分析之企业核心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6af80d1d1711cc7930b71657.png)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力,如何引进人才、发展人才以及留住人才可以说是很多企业的核心关注点。
引进人才靠硬实力,优厚的待遇和好的发展前途往往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并留住人才靠的是软实力,这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措施,例如员工激励。
下而将通过一个案例来验证企业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案例中的新明珠陶瓷集团建立于1993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思卓曾作为新明珠战略顾问对其进行战略管理咨询。
一、案例描述近些年来,建陶行业风起云涌,而新明珠陶瓷集团却能在这样的情形下不退反进,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规模已经是该领域最大规模的企业之一。
为什么新明珠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答案或许可以从胡小燕身上找到。
胡小燕是新明珠的一名老员工,1974年出生于四川武胜县。
1990年初中毕业,毕业后在家务农,当过2年幼儿园老师。
1998年初,到佛山打工,在一家电子厂做普通工人;下半年,跳槽到一家陶瓷厂。
2002年进入新明珠集团。
2005年,在三水区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任职成品车间副主任。
2007年,新明珠和中央党校联合办了行政管理专业大专函授班,胡小燕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参加,3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008年,当选为全国第一批农民工人大代表。
2009年,辞去了车间副主任,改行做起了销售,现在是新明珠集团的营销副总。
二、案例分析从上而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胡小燕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伴随着她的发展,我们也能对她身后的那方沃土一一新明珠有初步的了解。
胡小燕初中毕业,从一个普通农民工到一个集团公司的副总,甚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除了她的敢于尝试和踏实能干,我想和新明珠对于员工的激励也是息息相关的。
在对新明珠作战略管理咨询过程中,杨思卓教授提出“强国必先强企,强企必先强人”的理念,提高员工能力与素质;并建议灵活运用多种员工激励手段,帮助企业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能够留住人才。
(一)新明珠的金钱激励金钱激励是激励方式中的一种,它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激励方式, 但是是最直接也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方式。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https://img.taocdn.com/s3/m/71881f1379563c1ec5da7148.png)
巨人的陨落
1994年,提出“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跳出电脑产业,走 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1995年,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集团自身的弊端一下子暴露无遗。 第二次创业的一年后,不得不再次宣布进行整顿,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 次干部大换血。巨人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财务状况进一步 恶化。
巨人大厦盲目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没有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内部制度出错强心针式的内部干部大换血没有及时止损反而抽掉主力资金三大失误量力而行巨人公司以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Content
03
总结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资源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力,企业面 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它可能表现为先进的技术,或一种服务理念, 其实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尽管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表现为 核心能力所衍生出来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之争,但其实质归结为核 心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否则,只能“昙花一现”。企业一时的成功并不表明企业已经拥有了核心能 力。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的长期培植。 由此可见,企业应该根据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作出是否采取多 元化经营的策略。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 品,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没有 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 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
企业文化塑造核心竞争力华为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塑造核心竞争力华为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c62c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1.png)
企业文化塑造核心竞争力华为案例分析华为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国际化企业,以其独特而强大的企业文化而闻名于世。
企业文化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仅帮助塑造了华为的核心竞争力,还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华为的企业文化中,核心价值观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华为将“客户至上”作为其核心价值观之一。
这意味着华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目标,始终保持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构建起了与客户密切合作的良好关系。
另一个核心价值观是“团队合作”,华为秉承着“以团队为基础,以协作为核心”的理念,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互助,相信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华为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并在市场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核心价值观外,华为还注重创新、拥抱变化、追求卓越等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是华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华为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
华为的企业文化还强调拥抱变化,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保持竞争力。
华为的企业文化追求卓越,鼓励员工不断追求卓越,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的成长。
华为的企业文化还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华为的企业文化中,鼓励员工积极向上、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践行。
华为的领导者们鼓励员工追求卓越,并提供了广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华为的企业文化中传递出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价值观,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归属感。
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其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华为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通过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了高效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华为的企业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使得华为能够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并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拓斯达公司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升对策分析
![拓斯达公司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升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749344dd88d0d232d46a75.png)
拓斯达公司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升对策分析内容摘要众所周知,现如今社会的智能化在不断地发展,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竞争愈加激烈,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许多公司都已经展开以工业机器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了,创始于2007年的拓斯达公司就是众多成功案例之一。
针对这一现状,本论文将以研究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基础,结合SWOT模型进行分析,分析并探究出拓斯达公司在发展的独特优势。
该论文首先对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进行研究探讨,其次对拓斯达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阐述,最后分析拓斯达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策,总结拓斯达公司在发展阶段利用自身优势不断进步的经验,供其他企业借鉴。
关键词:拓斯达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法;构成要素;提升对策Analysis on the elements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opstar compan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e intelligence of society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and the competi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in the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In the complex market environment, many companies have launched industrial robots as an ecosystem automation solution, which was founded in 2007. Topstar is one of many success stories.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thesis will us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ory as the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SWOT model for analysis,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opstar in development. The thesis firs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secondly expound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opstar'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finally analyzes Top star'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summarizes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stage Use the experienc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ts own advantages for other companies to learn from.Key words: Topstar;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SWOT analysis; Constituent elements; Promotion strategy一、绪论(一)研究的依据及意义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时期,现在,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势头似乎有所平缓,很多的制造业大亨已经到了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智能化已然成为制造业圈子里很热门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力,如何引进人才、发展人才以及留住人才可以说是很多企业的核心关注点。
引进人才靠硬实力,优厚的待遇和好的发展前途往往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并留住人才靠的是软实力,这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措施,例如员工激励。
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验证企业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案例中的新明珠陶瓷集团建立于1993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思卓曾作为新明珠战略顾问对其进行战略管理咨询。
一、案例描述
近些年来,建陶行业风起云涌,而新明珠陶瓷集团却能在这样的情形下不退反进,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规模已经是该领域最大规模的企业之一。
为什么新明珠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答案或许可以从胡小燕身上找到。
胡小燕是新明珠的一名老员工,1974年出生于四川武胜县。
1990年初中毕业,毕业后在家务农,当过2年幼儿园老师。
1998年初,到佛山打工,在一家电子厂做普通工人;下半年,跳槽到一家陶瓷厂。
2002年进入新明珠集团。
2005年,在三水区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任职成品车间副主任。
2007年,新明珠和中央党校联合办了行政管理专业大专函授班,胡小燕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参加,3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008年,当选为全国第一批农民工人大代表。
2009年,辞去了车间副主任,改行做起了销售,现在是新明珠集团的营销副总。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胡小燕的职业发展过程,
而伴随着她的发展,我们也能对她身后的那方沃土——新明珠有初
步的了解。
胡小燕初中毕业,从一个普通农民工到一个集团公司的
副总,甚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除了她的敢于尝试和踏实能干,
我想和新明珠对于员工的激励也是息息相关的。
在对新明珠作战略
管理咨询过程中,杨思卓教授提出“强国必先强企,强企必先强
人”的理念,提高员工能力与素质;并建议灵活运用多种员工激励
手段,帮助企业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能够留住人才。
(一)新明珠的金钱激励
金钱激励是激励方式中的一种,它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是最直接也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方式。
胡小燕1998年来到广东,她在广东的第一份工作是电子厂流水线工人,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块钱,半年后,因为电子厂连续加班却不见涨工资,于是在老乡的介绍下到了另外一家公司。
4年间,她先后跳槽了5家工厂,直到2002年6月28日,她应聘进入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
胡小燕初来广东,钱对她来说是最迫切的需求和最基础的保障,如果基础保障得不到满足,那么其他都是虚无飘渺的,所以她在四年
间跳槽了5家工厂。
新明珠陶瓷集团的员工薪酬水平在行业中处于前三名,另一方面新明珠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这些都给了胡小燕等员工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二)新明珠的其他多元化激励
金钱激励的基础保障性作用也决定了它只是初级的激励。
金钱可以满足生理需求的吃喝,可以给很多人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但是它不一定伴随着尊重或是自我实现。
从2002年加入新明珠,如今已有十多年,胡小燕也从成品车间分级员到跟班质、总检、车间副主任,再到营销副总。
2008年,胡小燕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有一件让胡小燕由衷感到幸福的事,就是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仅有初中文化的她从中央党校函授大专班毕业了。
随着胡小燕职位的转变,她的主要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物质的追求已经不是她关注的重点,而精神方面的追求——获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对她来说越来越重要。
因此,杨思卓教授提出的多元化激励措施恰好帮助新明珠给胡小燕这样的员工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
杨思卓教授在新明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领导力方略》课堂中曾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电工要有电工证才能上岗,司机要考驾照才能上路,且需要定期年审,为什么在企业中管理一个十几人或几十人甚至上千人团队的干部却不需要持证上岗位呢?为什么上岗后不需要进行胜任力的评价呢?这引起了新明珠对干部的储备、培养及晋升
方面的新思考。
根据杨思卓教授的建议,新明珠建立了新的激励模式,发展了原有的激励方法。
1. 从培训激励方面来说,新明珠和中央党校联合办行政管理专业大专函授班,让她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而新明珠内部的讲师制度更是给广大员工提供了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平台。
2. 从晋升激励来说,胡小燕曾说过:“我在新明珠这块沃土工作了十年,有了这个平台,我这根苗子才能不断地成长,一步步地从分级工做到跟班质检、车间总检、副主任,完成着从一个害羞的普通工人到一个敢说敢做的管理人员的蜕变。
”而她从新明珠走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更是让她在获得尊重的同时,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超越。
三、推广经验
通过上述分析,总结杨思卓教授对新明珠在员工激励方面的可借鉴建议有三点:
1. “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及“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
在这样的一个企业里,员工不必担心自身能力无处施展,更不必担心自己是外来务工人员或其他原因而受到不平等待遇。
在新明珠,没有外来工和本地员工之分,大家平等地享有各种培训和晋升机会,所以胡小燕能够在这里一步步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 专业的内部培训师体系以及与学校合作的授权班。
通过专业的内部培训,让员工成为岗位技能和经验的传播者,成为新员工的老师;并通过总结和分享,使企业成为真正学习型的企业,依靠内部力
量,将员工思想教育、技能培训落实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3. 给员工画饼,但要画能吃到的饼。
很多企业在员工进入公司时都会有很多承诺,诸如无限的晋升空间、全员控股计划等等,而新明珠和很多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企业往往只是停留在了这些承诺上,而新明珠给了它们实现的可能。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表明: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求满足自己特定的基本需要,这些基本需要被称为保健因素,包括安全、薪酬、福利等,缺少这些因素会引发对工作的不满,但他们的存在并不具备真正的激励的作用;真正的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责任和晋升等,这些才是真正驱动员工获得成功的动力所在。
这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富士康的高工资也抵挡不住员工跳楼的步伐,而新明珠却能留住很多胡小燕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