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导游词 修正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昊陵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羲皇故都旅游观光。
我是导游员×××,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简称太昊陵,坐落在淮阳县城北关,在古蔡河的北岸,毗邻美丽的龙湖。
太昊陵是祭祀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因为太昊陵按照伏羲先天八卦的数理兴建,所以成了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的孤例,被列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羲皇文化广场总括太昊陵)太昊陵的第一大特点是超凡的古老,据《陈州府志》记载,这里早在春秋的时候就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宋以来由于皇帝的颁诏祭祀,太昊陵得到不断扩建,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存建筑是大明皇帝太祖朱元璋颁诏建造的,后来又经过明清两代多次拨官银修葺、重修、扩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太昊陵里供奉的伏羲氏生于今天的甘肃天水附近,6500年前他率领部落,沿黄河向东方逐水草而牧,最终选择了富饶的黄淮平原聚居,定都宛丘,据考古发现淮阳县城东南的平粮台就是宛丘故城遗址。
当年的伏羲氏带领部族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下了伟大的功绩。
据史书记载,他结网罟、兴渔猎,养牲畜、充庖厨,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造琴瑟、正姓氏、制嫁娶,建屋庐、造干戈、饰武功,说到这儿,问大家一句,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什么?(停顿)回答的对,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就是伏羲氏在宛丘创造了“龙”的形象,后来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
不仅如此,他还以龙纪官分理海内,在以古陈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掀开了华夏文明的历史序幕。
可以说伏羲氏开创了古老的东方文明,民间因此都称他为“人祖爷”。
太昊伏羲氏生活在淮阳,死
后葬在淮阳,比后来的炎黄二帝早了15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族的祖先,所以太昊伏羲陵被考古学界誉为“天下第一陵”。
“太昊”即是后世人民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像太阳当空那样发出无限的光明。
1997年6月2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参观完太昊陵后,不常题词的朱总理一反常态欣然题写了“羲皇故都”四个大字。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以前我们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这次记好了,今天我要带领大家领略的是伏羲氏创制的六千五百年前的文明。
(由羲皇文化广场走向渡善桥)我们脚下的这个广场叫羲皇文化广场,它在2004年建成,曾经举办过两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可以容纳100万人聚会,成为我国现在祭祀祖先的最大的文化广场,它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太昊陵景区的文化品位。
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叫渡善桥,民间又把他称作“面桥”,意思是四面八方来祭拜伏羲氏的善男信女马上就可以和伏羲人祖爷见面了,当然也有忘记一切邪欲杂念,潜心入定,一心向善方能渡过这座桥的意思。
渡善桥有三座,古时候文官走的是东面的桥,武官走的是西面的桥,中间的桥专供皇帝和御祭钦差通过,今天呢我们就痛痛快快地过一把皇帝瘾,就走中间的渡善桥。
(午朝门前)现在位于我们眼前的是午朝门,这是整个太昊陵景区的第一道大门,因为它子午相对,坐北朝南,所以民间俗称“午门”,午朝门建于明代,是按照典型的帝王规制建造的。
东西两面对峙而立的是和午朝门同时建造的石坊,俗称“八字墙”,大家看这堵“八字墙”有什么特点?(游客回答后引导)“八字墙”向两边倾斜,这是工匠特意设计的,可以给人带来很宽敞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显示了午朝门容纳八方香客的胸怀,它历经700多年,始终保持原样,简直可以与名扬世界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媲美。
午朝门左右配有东、西天门,与渡善桥东西配桥相对。
在过去两边建有石牌坊,东曰“开物成务”,西曰“继天立极”。
西护城河与蔡河交汇的那座桥叫“下马桥”,封建时代武官在这里下马,东护城河与蔡河交汇的那座桥叫“上马桥”,祭拜完人祖伏羲后武官在这里上马。
太昊陵午门往东现在的商业街在封建时代称作轿杆路,因为文官在这里上下轿得名。
古时候文武大臣只能从东西天门进入太昊陵,午朝门是为皇帝和御祭钦差专建的,时代不同了,现在是新社会,人人是皇帝,大家尽可以从午朝门进入太昊陵。
(转向太昊陵午门前右侧)大家看前面这棵横卧地槐树,这棵槐树大家可不能小看,它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大家看这棵树从根部往上裂开一道很大的缝隙,小孩子可以从中间钻过去。
而树干的中部到树杈又合为一体。
民间传说这树洞很灵验,要想钻过去,千万不能说“别卡那儿了”,要是说了一定卡在里面,必须向人祖爷祷告求情,才能出来。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坚强不屈的树干,竟然奇迹般地发出了新芽。
大家去过古寺名刹,古槐倒不少见,但是像这样死而复生的古槐却非常罕见,何况树体裂开后复生,可以说全国仅此一棵。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是太昊陵这片神奇的土地。
当年伏羲氏率领部族沿黄河东迁,在宛丘定都,看中的就是这块神奇的风水宝地。
伏羲氏在神奇的地方创制了先天八卦,创制先天八卦的地方到处充满神奇,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仅在太昊陵就有“八大奇观”,今天我们见到的“千年古槐死而复生”是太昊陵第一大奇观,随着我的介绍,大家还将实地感受到其他奇观的魅力,也给大家留一道习题,随着我的导游介绍看谁能记住太昊陵“八大奇观”的名称。
(过午门)大家向上看,正中间的是宋高宗赵构书写的“龙师人皇”,右面是原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书写的“中华始祖”,左面是欧阳中石书写的“昊德宣猷”,东西面是宋儒理学家朱熹书写的“观法于天”、“观象于地”;背面是民国总统黎元洪书写的“象天法地”。
这些题词从不同侧面褒扬了人祖伏羲氏的功绩,从题词者的身份我们不难看出伏羲氏的地位是何等的不凡。
(过午门行走在甬道上)这两边是太昊陵景区的整体效果图和基本情况介绍,写得很明白,大家可以欣赏。
(停顿片刻)大家向前看,我们面前的主甬道长750米,太昊陵的主体建筑均贯穿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从午朝门开始把所有的大门都打开,可以一直看到伏羲的陵墓,这就是“十门相照”,“十门相照”在建筑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从午门开始每过一个门均向左偏一点,把这些偏移的点连成一条线与地球子午线的夹角恰好是地球磁偏角的度数,究竟为什么这样设计?里面蕴藏着什么样的玄机?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这真让今天的我们惊奇于古人的建筑智慧。
(玉带河)前面的这条小河叫玉带河,古代又叫做御沟,看上去像束在太昊陵腰间的玉带一样,故名玉带河,河上这三座桥叫玉带桥,分别与午朝门和东西天门对应,这是帝王宫殿陵寝建筑的规制,南京明故宫、明孝陵都是这种规制。
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的陵墙并入护城河,而后流入蔡河。
陵墙外侧河岸边各有一口井,俗称“玉带扣”。
这种形制全国只有四处,太昊陵位居其中。
玉带河还有一种意义,据说里面的碧水可以洗去世俗的铜臭气,古代过此河是不能携带钱币的。
所以今天的游客可以把随身带的钱币掷于河中的龙头,如果投中龙头,并且钱币不落下来,预示来年大富大贵。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碰一下运气。
(道仪门前)这道门叫道仪门,道,古代指道德,道学,而伏羲创制的先天八卦是道学之源。
仪,就是义理,礼仪。
在这里建道仪门主要是用来昭示伏羲文化的威仪,要想了解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必须以一种谦卑的礼仪着手,才能进入道仪门,这是完成德业的第一步,所以道仪门标志着太昊伏羲氏先天八卦总纲中的最高原则。
道仪门在古代还有更大的作用,它提示前来祭拜的人,如果是皇帝和御祭钦差必须整冠束带,以示对人祖伏羲的敬重;武官要卸下兵器,整冠束带,肃然起敬。
一般香客要行跪叩大礼方可越过此门。
好在我们生活在新社会,没那么多礼仪,只要心诚就行。
大家可以欣赏一下道仪门上的书法艺术。
(鸟柏树前)我们面前的这棵侧柏树龄已有一千多年了,大家看它长得很有个性,大家看它有哪些特点?(停顿)它整个树冠没有一个枯枝,树干长满了奇形怪状的疙瘩,周身上下生满了枝丫,这就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天然鸟柏。
关于鸟柏淮阳的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伏羲率部族来到宛丘这个地方创始了古老的文明后,他更想建立一个美丽的家园,就命大力神鸟率百禽们飞越田野森林,飞越高山大河,把不同的种子衔回来种在宛丘,经过多年的生长,在宛丘大地上就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林园。
里面有很多奇花异草,还有很多珍贵的树木,伏羲为了表彰百鸟的功劳,便把一种常绿的大树命名为“鸟柏”。
几千年过去了,人们忽然发现,在太昊陵古柏的木质纹理里,隐藏着百鸟的图案,在木板刨光之后,百鸟图案清晰可见,奇绝天下。
这里的古柏顿时成了稀世珍宝,也成了不法之徒觊觎的对象,以至于今天只剩下眼前的这一棵鸟柏。
这棵鸟柏是太昊陵第二大奇
观,“鸟柏叠翠”也成了太昊陵的一景,它给世人带来了美妙的图画,也给世人留下了不解之谜。
(先天门前)我们面前的这座高台建筑叫先天门,“先天门”三字为明代的一位叫尧卿的御史书写的,它是根据伏羲创制的八卦命名的。
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画成八卦,被尊为先天八卦,周文王被拘羑里时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原理把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它们都是通过数的关系对宇宙万物生灭变化的具体而系统的表述,所以说淮阳是八卦的发源地。
这也是太昊陵的第二大特点:拥有厚重的文化。
正因此先天八卦成了中华文化的源头。
大家往先天门上面看,那两个大字念什么?(停顿)这两个字念“滥觞”,“滥”本来指大面积的沼泽地,还有一种意思是指江河的源头。
“觞”是指用动物头上的角做成的酒杯,“滥觞”本意是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小得仅可浮起一只微小的酒杯,引申为文化源头的意思。
两边的对联“尽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际”高度评价了伏羲先天八卦的地位。
1986年8月,美籍华人、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先生参观完太昊陵后,对伏羲八卦的历史功绩大加赞赏,挥笔写下了“中华文化源头”的题词。
(太极门前)过了先天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开阔地带就是太极门广场。
广场中间的这条路叫玉带路,顾名思义就像皇帝的玉带一样镶嵌在太昊陵的中央,它横贯东西,东面通内城的“三才门”,“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它和外城的“东华门”相通,西面通内城的“五行门”,“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它和外城的“西华门”相通。
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的是“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
太极指的是阴阳未分、天地混沌的时期,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此创始,所以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源。
太极门是整个太昊陵建筑东西南北的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
太极门东面有角门叫“仰观”,西面有角门叫“俯察”,它象征着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创先天八卦的意思。
有位八卦研究专家说太极门是伏羲八卦的磁场中心,所以太极门前的台阶是合影留念的好地方,有兴趣的游客朋友不妨留下闪亮的瞬间。
(过太极门)这里是太昊陵的中心大院。
大家看,东南角的这座楼叫钟楼,
西南角的这座楼叫鼓楼。
二楼东西对峙,楼内有木梯可达上层。
钟楼上悬有明代铸的一口巨钟,鼓楼内挂有一面大鼓。
古人计时是早晨撞钟,晚上击鼓,这就是“晨钟暮鼓”的来历,钟声和鼓声可以使整个陵区都能听见。
现在呢,早晨钟响,表示开园,一天的祭祀活动开始。
晚上击鼓,表示闭园,一天的祭祀活动结束。
民间传说,到太昊陵一定要撞钟,它可以消除全身的晦气,到太昊陵一定要击鼓,可以振奋一年的精神,并且能给日后带来大富大贵。
给大家留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尽情的撞钟击鼓。
(统天殿前)我们面前的这座辉煌的殿堂叫做“统天殿”,俗称“大殿”,它是祭拜伏羲氏的主要殿堂。
殿前的月台有300多平方米,是历代祭拜的主要场所。
统天殿建于明代,是陵庙内体积最大、等级最高的重点建筑,统天殿的殿脊上装饰考究,中间突出的是三节彩釉吉星陶楼,楼下有一神龛,神龛内写有“一统天下”四字,左右两边的骑马的彩陶是28星宿,它代表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殿四挑角上的骑马彩陶是历史上选出来的四绝人,他们是庞涓、子都、韩信、罗成。
统天殿前面殿檐下悬挂的是几位名人的书法题词,最中间的“宝笈渊源、名迹久传”是乾隆十二年乾隆皇帝的御笔,左面的“羲皇故都”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所题,右面的“万姓同根”是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李鹏所题,“人文始祖”是现任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所题,“道天理地”为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李铁映所题。
大门两边的对联:“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是国家文物局著名专家罗哲文所题。
大家从这些题词上可以看出伏羲氏的地位,我们面前的这座统天殿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一座能称之为“统天”的,“统天”的意思是统一天下,因为伏羲氏利用自己创制的先进文化统一了东方部落,他的发明创造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尤其他的先天八卦哲学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根源。
说伏羲氏的功绩统一天下绝不夸张,而古时皇帝的宫殿只能称为“奉天殿”或“承天殿”。
大家可以在前面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统天殿内)正对着我们的这位头生双角,肩披树叶,赤脚袒腹、手托八卦,面目慈祥的老人的金身塑像,就是生于炎、黄之前,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太昊伏羲氏。
从他的着装可以看出,伏羲氏所处的时代还是原始社会时期,他是一
个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
塑像是根据保留下来的宋代伏羲铜像重塑的,原来为木雕像,文革期间被毁。
左右站立的是朱襄和昊英的金身塑像。
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
游客朋友可以在这里焚香跪拜伏羲圣像,祈求富贵。
(跪拜结束向右引领)我们说伏羲氏伟大无比,他的伟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边便是表现伏羲光辉一生的《伏羲圣迹图》青石浮雕,我们来瞻仰一下,浮雕包括“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
这些浮雕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了伏羲氏伟大的一生。
(《伏羲圣迹图》详解见附录)伏羲像后面的浮雕分别记述的是飞龙氏朱襄造书契;潜龙氏昊英造甲历;居龙氏大庭造屋庐;降龙氏浑沌驱民害;土龙氏阴康治田果;水龙氏栗陆疏导泉流。
(显仁殿)统天殿后面便是等级仅次于统天殿的“显仁殿”,俗称“二殿”。
显,显扬、张扬;仁,即二人,二人即父母,其意是慎终追远,不忘祖先。
殿内供奉着女娲的立身塑像,以纪念伏羲女娲肇始人类。
如今人们视女娲为母性始祖和管理婚姻生殖之神,女娲成了华夏族的圣母娘娘。
这里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大家可能都知道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呢?就发生在古代的宛丘,今天的淮阳。
传说,伏羲氏时代,有一天忽然天塌地陷,实际上是发生了地震,世界上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
为了繁衍人类,他们不得不兄妹相婚。
后来他们嫌生育太慢,就用黄土抟成泥,捏泥人。
这些泥人晒干后都有了生命,会说会走,成了活生生的人。
他们拼命地捏,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泥人。
一天,下起了大雨,他们来不及一个个往屋里收,就用扫帚往屋里扫,结果有的胳膊断了,有的腿残了,所以出现了残疾人。
中国人为什么是黄皮肤呢?因为是用黄土捏的。
伏羲女娲看到那些残疾人,心里很不好受,就改用火烧,烧透的变成了黑人,半生不熟的成了白人。
他们感到和大家不一样,自惭形秽,烧透的黑人跑到了非洲,所以到今天他们还非常顶日晒,白人呢跑到了欧洲和美洲。
所以天下男女都是伏羲女娲的子孙,故而伏羲被当地人尊称为“人祖爷”,女娲被
尊称为“人祖奶奶”,太昊陵被尊称为“人祖庙”。
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人祖奶奶女娲的塑像,她的主要功绩是抟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四极;治平洪水,使人得以安居。
淮阳一带几千年来就有捏泥泥狗的习俗。
泥泥狗是太昊陵泥玩具的总称和昵称。
这些泥泥狗,有的像人,有的像狗,有的是飞禽和其他动物,它用黄泥捏制,全涂黑底,然后用红、黄、白、绿、粉五色绘出点线图案,这是古代伏羲女娲抟土造人文化信息的传承,形状、颜色几千年不变,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
每个泥泥狗的正面都绘有女性生殖器图案,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女性生殖的崇拜。
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的朝祖会上每天的香客、游客平均达二十万人,到这个殿里求子求孙的人,人山人海,非常灵验的。
大家可以在这里焚香祈祷。
(子孙窑)大家看这就是“子孙窑”,在显仁殿东北角最引人注目。
这也有来历,六千多年前,人祖伏羲每逢仲春便以“会”的形式把各部落青年男女召集起来,中间放一块带孔的石头,男女如果相互倾慕有意,分别摸摸石孔,便能成为夫妻,就像现在办理了结婚证才能成为合法夫妻一样。
“子孙窑”又名“求子石”,可以谐音为“子孙要”,就是“要子孙”的意思。
它实际上也是远古时代生殖崇拜的遗物,它是女娲生殖器的象征,象征人类生命的最初起源。
到了后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三”,想要孩子的妇女们会来到这里,虔诚地烧香拜祖,争相抚摸“子孙窑”,以此祈求早生多生贵子。
当然这是上古遗留下来的风俗,今天看来显然有悖于当今的计划生育国策。
但是到庙会上抚摸“子孙窑”却作为一项极富情趣的娱乐活动一直流传下来。
说的这儿,各位想为人父人母的游客朋友不妨一摸,切忌心里想好了要男要女,想要男孩的用手逆向转三圈,想要女孩的用手顺向转三圈,要是左右各三圈,将来一定生一个龙凤双胞胎,可想好了,这是太昊陵很灵验的一个地方,求子求孙的游客不可错过。
我们还要知道太昊陵在民间有八大灵验点。
在显仁殿就占了两个,一是子孙窑求子灵验,二是显仁殿里拴娃娃灵验。
(太始门)显仁殿后面的这座高台建筑叫做太始门,又称“寝殿”,属于古城门式门洞,门洞上方嵌有阴刻楷书“太始门”三字,右悬“继天立极”,左悬“赞神明”铁匾。
上筑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因此又称“转厢楼”。
整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因为楼内立有明正德八年 (公元1513年)的御碑一通,所以又称“御碑亭”。
它是太昊陵现存古碑中有年款的最早者。
碑文开头有“洪武四年”字样。
我们说在太昊陵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着神奇的人物,神奇的人物又演绎出神奇的故事。
关于转厢楼在淮阳的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在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起义,打了败仗,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又后有追兵,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跑到了太昊伏羲的小庙内,对着伏羲像祈祷说:“人祖爷若能保我平安无事,今后一旦得了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宫殿,替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说也奇怪,他话音刚落,一只蜘蛛立即在庙门口飞快地结起了蛛网。
元兵追到庙前,见蛛网封门,便追向别处,朱元璋因此大难不死。
后来,平民朱元璋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皇帝,他没有忘记在淮阳落难的经历,想起自己当初的许诺,在洪武四年便派他的大臣徐达前来,完全按照自己宫殿的规制重修了太昊陵,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太昊陵格局是明朝洪武四年仿照南京皇宫建造的。
另外,转厢楼还是古代民间的法庭,相传古代如果两家发生纠纷,官方不能评判,就到这里让“人祖爷”评判,两家就派一个代表登上转厢楼,一起往下跳,谁摔死了说明谁输理,淮阳一带的民间认为这也是太昊陵的一大灵验点。
不过我们现在是法制社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现在转厢楼已经封闭,再有纠纷一律到人民法院。
(先天八卦坛)转厢楼后面就是“先天八卦坛”。
这个坛面砌的是先天八卦图,卦序为乾(三三)、兑 (三三)、离(三三)、震(三三)、巽(三二)、坎(三三)、艮(三三)、坤(三三)。
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伏羲氏一画开天的形象表达,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阴阳八卦,中间这条曲线叫交合线,这两点像鱼的眼睛,象征两条鱼在交尾,预示繁衍出新生事物,暗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伏羲文化的精髓。
(伏羲墓前二奇观)我们先说一下伏羲墓前的两大奇观,大家往前看,那棵柏树下面突出的那一块树瘤像什么?(停顿)说得对,像人的耳朵,所以这棵柏树就叫“耳柏”,这是太昊陵的一大奇观,全世界找不到第二棵,名副其实的
“天下第一耳”。
这棵“耳柏”树据考证为宋代古柏,已有九百多岁,民间传说它是用来倾听羲皇子孙心声的,向它述说心愿,人祖爷会助您如愿以偿。
民间认为对耳柏许什么愿,它都能听见,并帮助你实现愿望。
许什么愿不能给人说,天机不可泄露,这样才灵。
大家不妨许个愿。
(停顿片刻)好,说罢“耳柏”这处奇观我们向上看,大家看到了什么,(停顿)对,枯柏树的树丫里发出了新枝,据管理人员讲,新枝是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发出来的,引起了很大轰动,柏树已经枯死十多年了,为什么能发出新枝,林木专家研究好久得不出结论。
这成了太昊陵一大奇观,叫做“枯木发新枝”。
民间认为太昊陵有伏羲的先天八卦神影笼罩着,所以有一个广大的神奇的场,在这个场下什么稀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伏羲墓)好,领略罢伏羲墓前的两大奇观,我们开始瞻仰伏羲墓。
这就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墓,也是全国唯一的上圆下方形规制的陵墓。
明代以前,陵墓都是方形的,在朱元璋的时候才改为圆形,唯有伏羲陵下面仍保持方形,一是反映出朱元璋对人祖的尊崇;二是要体现出人祖的至高无上;三是代表天圆地方,是人祖一画开天,分出天地四方的。
伏羲陵墓原来并没有这么高大,是明嘉靖二十四年才增高到现在这个面貌的。
大家看,伏羲陵墓高大,周边又没有取土的地方,这究竟是怎么堆成的呢?是香客们从四面八方带来的土堆成的。
陵墓前竖有一块巨型墓碑,既无题跋又无年款。
因此,关于碑文的书者与年代,其说不一。
不过关于苏东坡之妹苏小妹巾书墓碑的传说较广。
说是宋神宗年间,重修太昊陵庙将竣工的时候,想在陵墓前建一个石碑,以便于观瞻。
恰好苏东坡在其弟苏辙的官署里住着,主管便派人前往,请他书写“太昊伏羲氏之墓”七个大字。
纸墨字条送到官署里,碰上苏东坡出城游玩未归,其妹妹苏小妹偕女仆同到书室,见桌上墨纸齐全,书兴大发,因无大笔,就用她的汗巾,一气把“太昊伏羲氏之墓”七个大字写完。
苏东坡回来见了,喜出望外,认为苍老古劲,可传千古。
不过他发现苏小妹把“墓”错写成了“莫”,甚为惋惜,苏小妹在一旁则只笑不语。
苏东坡望着小妹的得意之情,忽然醒悟,连连称赞:“妙,妙”。
原来,苏小妹是以大地为土。
求书者来取,苏东坡立即交给他们。
好,给大家留五分钟的时间烧香祭祖,也可以照相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