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小布偶》教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学会用废旧布料进行布偶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珍惜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布偶的起源和发展2. 布偶的种类和特点3. 布偶的制作方法4. 废旧布料的选择与处理5. 布偶创作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创作实践活动。
2. 难点:布偶造型的创意设计和废旧布料的合理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布偶实物、制作工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废旧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布偶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布偶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布偶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方法。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布偶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掌握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第16课小布偶》2. 课题:布偶的制作3. 内容:布偶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制作方法、创作实践活动等。
4. 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与学具、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布偶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一篇关于布偶制作过程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收集更多关于布偶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布偶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和解答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珍惜资源、热爱生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布偶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布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拓宽他们的视野。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布偶制作比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布偶制作水平。
2024年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小布偶》课件

2024年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小布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对应章节为《小布偶》。
详细内容包括布偶的基本知识、制作布偶的材料和工具、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以及布偶的装饰与美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知识,掌握制作布偶的材料和工具。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布偶的装饰与美化。
教学重点:布偶的制作过程,布偶的美感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布偶样品、制作布偶的材料和工具、课件、投影仪等。
学具:剪刀、针线、布料、填充物、装饰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布偶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布偶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布偶的基本知识、制作布偶的材料和工具、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制作布偶的过程,强调制作要点。
b.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布偶。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布偶装饰与美化:a. 教师展示布偶装饰与美化的方法。
b. 学生发挥创意,为自己的布偶进行装饰与美化。
5.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布偶作品。
b.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小布偶》2. 内容:a. 布偶的基本知识b. 制作布偶的材料和工具c. 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d. 布偶的装饰与美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布偶。
2. 答案要求:a. 布偶造型独特,富有创意。
b. 制作过程正确,布偶结构牢固。
c. 装饰与美化恰当,具有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布偶制作。
b. 组织学生参观布偶展览,了解不同风格的布偶。
c. 开展布偶制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2. 布偶的装饰与美化3. 实践操作环节4. 作业设计及评价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1. 布偶的款式和造型:介绍不同款式的布偶,如动物、人物等,以及它们的造型特点。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学课件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材第5单元《可爱的玩偶》中的第2课《小布偶》。
教材详细内容为:了解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学习设计和制作小布偶,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布偶的制作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布偶的制作技巧,如何将布料进行缝合,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重点:观察布偶的形状、颜色和表情,设计并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小布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布偶制作实例、剪刀、针线、布料、填充物、彩笔、画纸等。
学具:每组一套布偶制作材料,包括剪刀、针线、布料、填充物、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各种可爱的小布偶,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激发兴趣。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布偶,讨论布偶的制作方法。
2. 讲解制作方法(10分钟)介绍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设计、剪裁、缝合等步骤。
演示如何将布料进行缝合,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3. 设计小布偶(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用画纸和彩笔设计小布偶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 制作小布偶(40分钟)学生根据设计稿,使用布料、剪刀、针线等材料进行制作。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解答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布偶,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小布偶》2. 制作步骤:a. 设计b. 剪裁c. 缝合d. 填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富有创意的小布偶。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并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小布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技巧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024年美术《小布偶》课件

2024年美术《小布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美术教材第七章《布艺品设计与制作》中的第三节《小布偶》。
详细内容包括布偶的设计原理、制作步骤、装饰方法以及如何赋予布偶个性和故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布偶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布偶的基本技巧。
2.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布偶的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布偶的制作技巧,如何将设计理念融入布偶制作中。
重点:布偶的设计原理,制作步骤及装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示范用布偶、制作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针线、布料、填充物、装饰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布偶,引发学生对布偶制作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布偶的设计原理,分析制作步骤和装饰方法。
3. 示范操作(10分钟):现场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布偶,强调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动手实践(25分钟):学生按照设计理念,自行选择材料,分组制作布偶。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制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布偶设计原理造型设计色彩搭配材料选择2. 制作步骤设计草图剪裁布料缝合填充装饰完成3. 注意事项安全使用工具精细缝合个性装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故事”为主题,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个性的小布偶。
2. 答案要求:布偶造型独特,色彩搭配和谐,具有故事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更多布偶制作技巧,参加相关比赛或展览,提高自身审美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布偶设计原理中的造型设计、色彩搭配和材料选择。
2. 制作步骤中的剪裁布料、缝合填充和装饰完成。
3. 作业设计中的布偶造型独特性、色彩搭配和谐性和故事性。
一、布偶设计原理注意布偶的比例和线条流畅性,使其具有美感。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布偶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掌握捏面团制作小布偶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否则可能制作不成功。
2.学生对于颜色的把握和细节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素养和经验。
三、教学准备1.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
2.用于揉面团的面粉和水。
3.用于制作小布偶的毛线和塑料球。
4.可以用于擦拭的手纸和湿巾。
5.学生用来做实验的桌子和椅子。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讲解小布偶的历史背景,并介绍小布偶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制作小布偶的任务。
教学主体(25分钟)1. 准备工作1.要准备面粉和水,并搅拌均匀制作面团。
2.毛线和塑料球可以按照学生的需求自行选择。
3.打一些小样,以便学生提前尝试制作。
2. 制作小布偶1.将做好的面团揉成圆球状,大小为50毫米左右,作为小布偶的头部。
2.按照相同的方法,将面团揉成长条形,大小为200毫米左右,作为小布偶的身体。
3.将长条形的面团捏成合适的形状,形成小布偶的身体。
4.用毛线制作小布偶的手臂和腿,如果需要可以添加塑料球等材料做肢体部分的填充。
5.等到小布偶的身体、手臂和腿都已经完成,将所有部件缝合在一起,并且注意缝合的牢固和美观。
6.最后为小布偶制作头发和面部表情。
3. 美化小布偶1.为小布偶选择不同的颜色,为小布偶添上色彩。
2.添加细节,为小布偶添加饰品等等。
课堂练习(10分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布偶,并且将小布偶的样品放在桌面上,用于展示。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下节课内容安排。
五、教学方案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制作小布偶的情况,以及小布偶的制作成果,来评估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精品教案

《小布偶》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小布偶》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本课是以小布偶为题材,加强学生的立体空间想像力,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通过应用废旧物品进行组合、搭配、装饰,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在本课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布偶的造型,通过欣赏和制作小布偶,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教学目标1.欣赏各种小偶人,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
尝试运用废旧布料,利用贴、扎、编、粘等制作方法,巧妙搭配布料的色彩、图案和质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2.运用观察与比较、探究与体验、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感受亲手制作的小布偶的质感与拙朴,体验用小布偶进行表演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用身边所能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2.教学难点:小布偶站立的稳定性和肢体的灵活性。
布料色彩和图案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视频提线木偶剧片断。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一段精彩的表演,看看剧中的小演员都是谁呢?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呢?2.小结:原来是形象各异、活泼可爱的小布偶。
布偶是指主要用布料制作的玩偶或装饰品,布偶可以有人、动物、植物、生活物品等题材。
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如何制作人形“小布偶”。
(二)讲授新课1.了解布偶的形式与历史文化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布偶的小知识呢?(2)教师小结:布偶有多种类型,比较著名的有北京绢人、泉州提线木偶、龙溪布袋等,它们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绢人也叫绢塑,是以金属丝为骨架,棉花、纱绢为肌肤,真丝为发,绸帛为衣而塑制的人型艺术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古老的传统木偶戏的一种,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始于秦汉,历经千年传承不辍。
福建布袋木偶除了偶头、手足外,身躯、四肢都是用布料制作的。
(3)欣赏国外布偶。
小学美术《小布偶》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布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布偶制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制作出富有特色的布偶作品。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小布偶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布偶制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动手实践时也充满好奇心。这让我深感欣慰,同时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我注意到在理论介绍环节,学生们对布偶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步骤掌握得比较快,这说明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强。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剪裁和缝合环节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多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演示和指导。
此外,今天的课程让我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在讲解布偶的制作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了解布偶艺术的文化内涵,但他们对此了解有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最后,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发现学生们在掌握了布偶制作的基本方法后,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布偶作品。这让我深感鼓舞,也让我认识到,作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布偶作品。
教学内容涵盖布偶的设计、制作和评价等方面,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布艺制作的基本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以下方面:
-我们在制作布偶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我们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2.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布偶制作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珍惜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培养感恩、尊重他人的品质。
5.提高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美术创作充满热情,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小布偶》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5.学会欣赏和评价布偶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环节:
1.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布偶的种类和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布偶的制作工艺和步骤,示范制作技巧,让学生对布偶制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设计稿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相互交流、讨论,但分工合作、协调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5.情感态度:学生对美术创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对布偶制作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布偶的制作工艺、设计方法及创意发挥。
难点:布偶的缝合技巧、针法运用和填充方法。
2.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知识储备:学生对布偶的概念和种类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制作工艺和技巧掌握不足,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五年级美术小布偶教案

五年级美术小布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布偶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掌握简单的剪裁、缝制和装饰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布偶的制作流程和关键步骤。
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装饰手法,使小布偶具有独特的个性。
2、教学难点缝制过程中的针法运用和线的处理。
如何巧妙地设计和组合小布偶的各个部分,使其形象生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布料(如棉布、绒布等)、剪刀、针线、棉花、纽扣、珠子、彩色丝线、胶水等。
提前制作好的小布偶样品若干。
2、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 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精美的小布偶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些小布偶,并引导学生思考小布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知识讲解(10 分钟)利用PPT 课件,向学生介绍小布偶的基本构造,包括头部、身体、四肢等部分。
讲解制作小布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裁、缝制、填充等。
3、教师示范(10 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小布偶,边制作边向学生讲解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重点示范缝制的针法,如平针、回针等,以及如何填充棉花使小布偶饱满。
4、学生实践(20 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小布偶的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所需的材料,开始动手制作小布偶。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与评价(10 分钟)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制作的小布偶,并简单介绍制作思路和过程。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
小布偶(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6课小布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布偶的选材、设计和制作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和创意制作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体验制作小布偶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布艺在生活中的美妙之处。
通过制作小布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创意制作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创意设计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以及如何解决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布偶示例、制作材料、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布料、填充物、线、剪刀、针等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小布偶的示例,如玩偶、靠垫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提问学生:“这些小布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们有哪些独特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布偶。
通过学习,你们将能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小布偶。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探索新知(10分钟)(1)教师介绍小布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强调小布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理解小布偶的特点和美妙之处,为后续的制作打下基础。
(2)教师讲解如何设计和制作小布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择材料、设计造型、缝制等。
同时,教师展示一些小布偶的样品或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布偶的形态和特点。
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掌握设计和制作小布偶的技巧和方法。
(3)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小布偶?你有什么创意和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学课件.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材第四章《布艺品制作》中的《小布偶》。
详细内容包括布偶的设计原理、材料选择、制作步骤,以及布偶的装饰与创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
3.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重点:布偶的制作步骤、装饰与创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剪刀、针线、布料、填充物、彩笔等。
学具:剪刀、针线、布料、填充物、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可爱的小布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布偶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讨论:布偶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有哪些特点?2. 新课讲解:(1)介绍布偶的设计原理和材料选择。
(2)讲解布偶的制作步骤,如:剪裁、缝合、填充、装饰等。
(3)展示布偶装饰与创意的实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3. 实践操作:(1)学生根据设计原理,自行设计布偶的样式。
(2)动手制作布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布偶的制作,并进行装饰与创意。
4.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布偶的设计原理2. 布偶的制作步骤(1)剪裁(2)缝合(3)填充(4)装饰3. 布偶的装饰与创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小布偶。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小布偶。
2. 作业要求:作品美观、有创意,制作过程详细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布偶制作技巧的情况,以及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布艺品,了解其制作方法和特点。
(2)鼓励学生尝试其他类型的布艺品制作,如:抱枕、围裙等。
(3)组织学生参加布艺品制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小布偶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布偶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学习小布偶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对布偶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学习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小布偶的制作过程进行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小布偶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进行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小布偶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了解小布偶的外观和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小布偶的形象和特征。
学习制作小布偶(35分钟)
1.教师用板书讲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并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制作小布偶。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参考,动手制作小布偶。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20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小布偶的样本,让学生分析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形式。
2.学生就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进行艺术创作,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布偶和艺术创作作品。
2.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1.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合理,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小布偶的过程中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学生能够在这堂课中对小布偶的制作和表现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小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免学生出现操作上的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案

小布偶教案一、教材分析:玩偶作为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其造型夸张、形态逼真、色彩鲜艳,而深受学生的喜爱。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布偶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制作出形态各异、富有有个性的小布偶。
以布偶的造型美观大方的设计为学习目标。
抓住形态夸张和色彩搭配的设计重点,从欣赏感悟——尝试制作——展示评价等几个主要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操作目标:会设计并制作形态各异的小布偶。
(3)情感目标:培养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想象、创作表现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注意布偶的形态夸张和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范作等;学生准备彩色布、针线、纽扣、珠子等材料和剪刀、双面胶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首先我给学生看一段视频(巧虎过生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出示三个布偶,(胖胖猪、可爱猫咪、大耳猴)问学生:“这些小动物可爱吗?你们喜欢哪一个小动物?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用彩色布做成的),从而引入新课(用彩色布可以做出很多可爱有趣的动物来)。
板书课题《小布偶》。
(二)进行新课,引导制作方法:1.欣赏课本范作,探究制作方法。
课本范作欣赏,并思考:“这些小布偶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了哪些方法?”(剪、缝、贴)你能不能试着做一个有趣的小布偶呢?2.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并分组进行制作。
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制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并请学生上来演示制作方法,进行互动学习。
(此时播放背景音乐)3.巡视指导,及时反馈。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请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设计的思路和表现的内容及特色。
评价中播放背景音乐鼓励表扬肯定学生作业中的创新精神。
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作业中结构不够准确及用色配彩不尽合理等不足之处,在示范表演处播放一段自己预先用彩泥制作的较好的范画和学生作品的对比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画面更生动有趣?并进行全班交流。
《16小布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

《小布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小布偶》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材料选择;2. 掌握布偶的基本造型和色彩搭配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材料选择;2. 布偶的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小布偶造型,并运用色彩进行搭配,使其生动有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准备:布置一个以布艺文化为主题的教室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2. 教学材料准备:布偶制作材料包(包括布料、填充物、针线等);3. 教学课件准备:准备相关布偶制作步骤的PPT和教学视频;4. 教学工具准备:剪刀、尺子、缝纫机等。
通过上述准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布偶制作,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本环节的目标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建立本课主题的认知。
老师可以先与学生分享一些小布偶的趣事和布偶作品,以激发学生对于小布偶的初步认识和兴趣。
然后可以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学习制作小布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二、基础知识学习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会详细介绍小布偶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首先,老师会介绍布偶的种类、材料和制作工具等基础知识。
接着,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各个部分,如头部、身体、四肢等,并讲解每个部分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三、动手实践操作在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学生将进入动手实践操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指导学生亲手制作小布偶。
首先,老师会演示一遍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学生将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老师会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创意发挥环节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后,这一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优质教案

《小布偶》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各种小偶人,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废旧布料,利用贴、扎、编、粘、等制作方法,巧妙搭配布料的色彩、图案和质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亲手制作的小布偶的质感与拙朴,体验用小布偶进行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身边所能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教学难点】小布偶站立的稳定性和肢体的灵活性,布料色彩和图案的搭配。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辅助课件,收集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偶人资料,如北京绢人、泉州提线木偶等,并提前制作好一两个小布偶。
学具:乒乓球、纸筒、纸杯、卡纸、各种废旧布料、毛线等材料,剪刀、白乳胶(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北京绢人》。
观看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导入课题《小布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北京绢人,激发学习制作小布偶的热情。
)二、新课讲授(一)学生和教师探究小布偶的制作方法。
1.设置情境老师这儿有段同学自编的小布偶的小故事:清晨,玩偶大本营里传来大公鸡噫亮的打鸣声。
不一会,草地上聚集了很多的小玩偶,它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大家玩得真高兴!(各种动物形象的欣赏,有利于学生的制作与构思。
)师:同学们,你的玩偶来了吗?!赶快来用你们的巧手把你的手指偶表现出来吧。
学生在尝试折叠的过程中发现了折手指偶纸的规则,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了手指偶的折叠步骤;学生在感受、尝试、体验的过程中找到了折手指偶方法,通过自学的方式进入创作手指偶的构思阶段。
(教师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制作小布偶的兴趣。
)2.互动探索讨论把废旧布料对小布偶进行装饰,教师带来一个箱子,学生猜里面是什么?从中取出玩。
(1)探索体验师:哪位同学愿意来把这些手指偶拆开?(一生拆手指偶)师:这个手指偶是什么形状的纸做出来的?生:长方形。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 小布偶(教案)

《小布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布偶》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本课是以小布偶为题材,通过应用废旧布料进行组合、搭配、装饰,学会制作一件小布偶,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在本课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布偶的造型,通过欣赏和制作小布偶,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小布偶的艺术特征,学习布偶制作方法步骤,设计缝制一个小布偶。
2.运用观察与比较、探究与体验、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感受亲手制作的小布偶的质感与拙朴,体验布艺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小布偶方法过,用旧布制作一个小布偶。
2.教学难点:针法的学习与运用,布偶造型设计、废旧布料色彩、图案合理搭配。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教案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小布偶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小布偶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且有趣的小布偶。
3. 发展美术技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剪贴和手工制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 培养观察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小布偶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团队协作: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小布偶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剪裁、缝制和装饰等步骤。”
- “通过学习小布偶的制作,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
- “小布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和制作,展现了布偶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4. 艺术性和趣味性:
- 使用彩色粉笔或马克笔,绘制生动的小布偶形象,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3. 小布偶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小布偶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小布偶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小布偶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小布偶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布偶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 在板书中加入一些小图标或插图,如剪刀、针线等,表示小布偶的制作工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学课件.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材第六章《布艺品制作》中的《小布偶》。
详细内容包括布偶的设计原理、制作步骤、装饰方法等,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布艺品的基本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与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重点:布偶的整体布局、色彩搭配及缝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布偶、教材、多媒体设备、缝纫机等。
学具:各色布料、针线、剪刀、填充棉、装饰配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精美的布偶,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介绍布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意义。
(2)讲解布偶的设计原理,包括造型、色彩、比例等。
(3)演示布偶的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布偶形象。
(2)根据设计图纸,学生动手制作布偶,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布偶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布偶制作技巧及审美观念。
六、板书设计1. 《小布偶》2. 内容:(1)布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意义(2)布偶设计原理:造型、色彩、比例(3)布偶制作过程:设计、剪裁、缝制、装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布偶。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完成布偶的设计与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作品的完成度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民间布艺品,尝试将传统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布偶的设计原理与制作技巧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3. 作品展示与评价4.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一、布偶的设计原理与制作技巧布偶的设计原理包括造型、色彩、比例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布偶的审美效果。
五年级美术上册《小布偶》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质地和特性,并能够运用到创作中。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如形状、线条、颜色等)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能力,提高其审美观念和美术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掌握布偶制作的技巧,培养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学生互动:小组成员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想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动手制作布偶。
教学语言引导:“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制作自己的布偶,记住要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注意安全哦!”
2.学生互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互助中,共同完成布偶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布偶的制作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可爱的布偶,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讲解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材料选择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布偶制作的要点。
3.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提示: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5.反思性作业:请同学们在本节课结束后,撰写一篇反思日记,总结自己在布偶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今后学习的期望。
人教版美术小布偶教案

人教版美术小布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布偶的形象特点和历史背景。
2.学习小布偶的基本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
3.绘制一幅小布偶形象,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布偶的历史信息、图片和文化背景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
1.了解小布偶的历史背景和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产生对其的兴趣。
2.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小布偶的基本绘画技法,如线条和色彩运用。
3.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小布偶形象。
在绘画过程中,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建议。
4.让学生相互欣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分享。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小布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学生的绘画奠定基础。
2.教授小布偶的基本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绘画
的技巧和方法。
3.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小布偶形象,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提高观察力。
五、教学评估。
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绘画过程,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提高绘画技巧。
2.在学生交换作品、欣赏和评价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小布偶的认知和绘画水平进行评估和总结。
3.在学期末时,可以安排一次小布偶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进行评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布偶》教案
课程特点:
布偶是以布料、纱线、棉花、皮革等材料为主制作而成的立体作品,要求手工缝制。
这个课程的特点是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来健全其灵敏的心智。
教育目标:
保护优秀传统技艺,开创新一代潮州人对手工美术工艺的认识和创新创作;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能力,以“手巧”来促进“心灵”;营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环境,建设新时期潮人关爱、互助、和谐、进取的精神家园。
材料准备:
在手工布偶的教学中,材料的准备和选取很重要。
必须有足够的材料和时间,不可仓促,要精挑细选,不要用有弹性的布(因为这种布不容易缝制),建议选择大块简单的布料,比如将牛仔裤改造成背包或者把彩图印在大块的白布上再剪下来;先用铁丝或纸筒做个支架,再把布料穿上去或绕上去。
此法可以减少缝制的麻烦。
教学重点: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要跟家长讲明白,心灵则手巧,反过来,手巧能促进心灵。
要强调开设这个课程的意义。
要用优秀的范作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男生。
对男生和女生要做不同的指导。
老师要充分备课,拿出好的范作来展示。
老师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想象,才能吸引学生来跟你学。
对学生在选材方面要有个性化指导,这样才能减少对材料和时间的浪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让他们明白:活在当下,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始终要十分注意安全。
教育学生不让针掉到地上,不让针扎伤了自己和别人的手。
使用剪刀更要仔细。
要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比如在剪布料的时候,一人拉,一人剪,这样就比较容易。
如何克服教学难点
1、传授布艺常用针法:平针、回针、藏针、卷针、缩针。
基本功要扎实练好。
2、如何穿针引线,这是第一步,也是学生不容易学好的一步。
手势要好,才不会掉了绣花针,要先剪掉纱头,才容易穿,因为纱头经常开叉。
怎么打结,这也是难点,要多练。
3、要先画图案,再做布偶。
好比要先设计好图纸,再建筑施工一样。
可用粉笔在布料
上打稿,如果画错的话,可用指甲抠掉。
4、缝线时要缝得密,装棉时要装得饱满。
缝制时,要注意:针与针、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5、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来设计手工布偶的模型,大件和小件分开来做。
有些课件可以布置成作业回家去做,甚至可以动员亲子共做。
6、手工布偶是一门需要较长时间去训练的课程。
让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这始终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于男生。
所以,老师要把课程任务分解成若干步骤,分阶段去培训,在学生做出一定的成绩时,就要多加鼓励,提振其信心,使之有兴奋感。
《小布偶》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布偶的基础知识,了解掌握布偶的制作手法。
引导学生学会布偶的制作方法,结合媒材制作布偶,表情达意。
通过学习,感受布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美术基本技能制作小布偶,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布偶新形象。
教学难点:
运用材料本身形状、色彩和性质特点制作布偶,体现布偶的易操作与表演功能。
教学过程: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简短的北京绢人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师生欣赏各种传统手工艺小偶人,说说小偶人的特点和带来的感受。
学生说说看过以后的感受,谈谈自己以前看过的木偶剧
二、自主探究
了解小布偶外形,观察制作的材料。
教师带来一个箱子,学生猜里面是什么?从中取出玩偶范作,学生欣赏
观察这些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探讨如何制作小布偶的支架。
根据所带材料,小组讨论制作过程与方法。
讨论把废旧布料经过裁剪后能够“穿”在小偶人身上,动手操作。
选择已有的材料表现出漂亮的小布偶。
材料探究,分析制作方法。
指导学生制作小布偶
如何让小布偶站稳?如何让小布偶的动作形象生动?如何让小布偶的服饰美观?
实践体验,掌握小布偶制作方法
三、交流展示
学生介绍制作心得,共同分享制作乐趣以及碰到的困难。
组织学生简述制作心得和创作感受。
评选作品
四、拓展延伸
学生课后思考
小组内交流,可否给小布偶们配上合适的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