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1.中西方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中餐通常先上菜,后上汤,西餐相反;中餐主人一般多次向客人敬酒、敬莱,而西餐主人通常只敬一次;西餐主人通常不会坚持要客人非吃非喝不可,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2.电影文化差异:美国人喜欢调侃总统,英国人喜欢调侃一些暴力机构,比如监狱。

中国人最喜欢调侃老百姓。

3.文化性质差异: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

中国文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化来使人形成自律意识,自觉克服人的动物性本能,自觉克服个人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建立严密的法律来抑制个人的私欲和动物性本能.以“他律”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4.文化性格差异:中国文化属于内向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外向型文化。

5.思维方式差异:人的思维通常可分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

一般而言,中国人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不发达,西方人则逻辑思维较强。

中国人整体性思维较强,而西方人个体性思维较强。

6.文化取向差异:中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

陈独秀曾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

“西洋民族,自古迄今,彻头彻尾,个人主义之民族也。

”7.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差异: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上,中国的新闻报道侧重于抽象思维,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细节性的内容,因此形象性较差,往往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因而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一般会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加以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优点是容易抓人眼球,产生阅读兴趣,但有时也会出现夸大宣传、以偏盖全的后果。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一)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性观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认为善就是幸福,而所谓幸福亦即快乐,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生来就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或者自保、自利、自爱,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还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所在,因而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使这种个体的自然驱动力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本性即“宇宙理性”,人的理性是宇宙之灵光,人的灵魂是宇宙之光的火花,由于与肉体的结合而使灵魂被玷污了,因而人生的使命就是去除欲望,使灵魂得到净化。

古希腊的哲人们几乎都从理性的角度来规定人的本性,其中亚里士多德最具代表性。

他说:“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具有优于一般动物的理性,人的本性是能够根据理性原则而过上理性生活,即一方面人能在法律规范下被动地理性地生活;另一方面,人能自觉主动追求理性的德性生活。

但亚里士多德同时又认识到人性中含有动物性,人的理性与其动物性存在着矛盾,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而且人总是要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性中固有的兽性等天赋弱点,肉体凡胎的人很少能够超脱,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即使是最贤良的人也是如此。

人的德性的产生和实现取决于社会制度、法律环境与实践,取决于后天对人的塑造和风俗习惯的熏陶。

“如果不是从青年时代起就在正直的法律下长成的话,一个人很难向着德性。

”而道德教育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那么有力。

所以亚里士多德主张任何真实的政体都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治优于人治。

如果实行人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二)基督教的人性观基督教中的创世纪说、原罪说和救赎说等都隐喻着基督教的人性观。

《圣经·创世纪》中叙述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过程。

这启示着人具有神的理性,是神之灵气与尘土的结合体,也就意味着人是不纯粹的,不可能象上帝一样是全知全能至善的,人性是有局限性的,人的灵魂中既有一定的神性,即高出万物的理性、智慧和优越性,又有趋于尘土的幸福的欲望或非理性因素。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是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

东方文化主要指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等;西方文化指的是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

东西方文化在哲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哲学名词解释:
1. 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对于行为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在东方文化中,道德强调和谐、敬畏自然,注重个人修养和与他人的关系;而在西方文化中,道德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强调公正和人权。

2. 自由:在东方文化中,自由强调个体的内心自由和追求心灵的自由;而在西方文化中,自由更多地强调法律保障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自由。

3. 知识:在东方文化中,知识被看作是智慧和修养的源泉,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而在西方文化中,知识更多地被视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东西,注重通过知识获取财富和成功。

4. 人性:在东方文化中,人性是一种内在的本质,强调人的内心和潜力的发展;而在西方文化中,人性被看作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冲突的力量,注重人的欲望和个体间的竞争。

这些是一些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名词的解释,它们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有什么差异?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有什么差异?

人性是指人类的天性、本性、本质或本能。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性表现出来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一、行为方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独立,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和权利。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利益。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非常注重时间的管理和利用。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弹性和灵活性,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时间管理不是很严格。

二、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更加注重事实和证据。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综合思维和直觉能力,更加注重整体和上下文的理解。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实用性,更加注重个人的创新和创造力。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问题的含义和意义,更加注重传统和历史的积淀。

三、价值观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成功和竞争,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健康。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西方文化概论关于人性的觉醒与发展

西方文化概论关于人性的觉醒与发展

西方文化概论关于人性的觉醒与发展
在西方文化中,人性的觉醒与发展开始于古希腊时期。

在托勒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中,人被认为是理性的动物,具有思考、判断和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

从这些哲学家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化对于人性理性、自主和自由的重视。

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逐渐兴起,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性尊严成为了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主题。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动物,还具有情感、感性和创造性。

他们呼吁人们应该关注个体和人性,反对机械化的世界观。

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达芬奇、莎士比亚、伏尔泰等。

在启蒙运动中,人的觉醒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启蒙运动者认为人应该用理性来探寻自然和社会,并且反对盲从和信仰。

启蒙运动推动了科学、文化和理性的发展,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平等意识的增强。

20世纪的西方文化充满了变革和挑战,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思想和道德,并且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逐渐盛行。

在这一时期,人性的觉醒和发展更加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这反映在黑人运动、女性运动、LGBTQ 地位的提高,以及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信仰的多元化社会实践中。

总体而言,西方文化的人性觉醒和发展一直强调个体的尊严、自主和自由,并且鼓励人们追求理性探索、文化创造和社会变革,这也为全球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

浅谈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人性假设

浅谈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人性假设

浅谈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人性假设摘要:中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安排,基于各自对人性的不同假设,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建立在其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一直将人性善作为基本框架,通过对比中西方政治制度中不同的人性假设,深入了解中西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才能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治制度;人性假设;性善论;性恶论一、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人性假设(一)理论基础性恶论的传统在西方文化中源远流长,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始终是性恶论。

受基督教“原罪说”的影响,在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的教父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奥斯古丁就曾提出“原罪性恶论”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了罪,所以造成人的本性都是堕落的,人是有原罪的,人性是邪恶的,只有通过教会,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才能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名,其目的在于维护教会的权威。

与此同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性总是把人类拉向贪婪的私欲,逃避痛苦而毫无理性地去追求快乐”,也支持性恶论。

一直到中世纪末的宗教改革,德国的马丁路德和法国的法文尔又改造了奥斯古丁的“原罪性恶论”,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但依旧坚持“原罪人性恶论”,他们认为,原罪是由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带来的,人人都有原罪,堕落和邪恶渗透到所有人的灵魂的每一部分,即“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原罪之中,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原罪的污染。

因为婴儿是带着他们的罪一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他们就是由于他们自己的罪而不是由于别人的罪而应该受到惩罚。

虽然他们没有做出他们的罪的结果,但在他们自身之中有着罪的种子;他们的全部本性就好像是一粒罪的种子”。

在马基雅弗利在其代表作《君主论》里也说道,“一般说来,人类的本性总是忘恩负义的,是变化多端、弄虚作假、怯懦软弱、生性贪婪的”。

霍布斯也认为人是相互为战的,人与人之间是像狼一样的状态。

在近代,这种“原罪人性恶论”依旧是社会文化主流,阿克顿认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人性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特性及其与宇宙、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对于人性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些不同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基本观点和现代影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人性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于人性的探讨。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通过道德教化和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墨家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人性论则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认为人应该通过反思和自省来认识自己的本质。

柏拉图则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欲望、意志和理性,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并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为西方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观点中国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教化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其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道德责任感,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和超脱性,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自省来达到自由和无为的境界。

墨家则强调人的平等和互助,主张通过“兼爱”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的人性论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本质上是自私、贪婪和残暴的,需要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限制人的行为。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人本质上是理性和善良的,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行为。

例如,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通过超越自身限制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马斯洛则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动机是源于内心需求的满足。

三、现代影响中西方的人性论思想对于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人性论方面以儒家孟子“性善”观点,荀子首创韩非子传承的“性恶”为主。

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论是基督教思想精华之一,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西方各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文化色彩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政治、经济、文学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烙印。

标签:性善,性恶,原罪,中西文化。

引言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体现在东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究其根源是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探究这些异同则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性。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论述,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观、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

西方之于人性论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当属基督教的《圣经》中著名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罪恶。

真正确立了“性恶论”在西方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不可摇撼的地位。

本文就中西方主流人性論观点进行比较,以及不同的人性观对中西方人文科学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研究。

一、中国古今人性观(一)孟子的“性本善”论。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经过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改变即成为“善性”。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

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 3)性恶论———荀子。

(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

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人性论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的是人类本质和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

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取向,本文将就此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

1. 中西方人性论的概述1.1 中方人性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中,如《论语》、《孟子》等。

儒家有说“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性有本善之说。

儒家强调的是不断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内在本质的发掘,人的性格、素养是需要不断培育的。

1.2 西方人性论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认为人类是由于原型类似的灵魂降临而成,是伟大而高尚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有理性、欲望和感性三个部分。

基督教修行的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就是罪恶的,需要通过信仰、教育和行为实践来改变。

2.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2.1 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中西方人性论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

中国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生自然,让每个人的性格得到完美的发展。

而西方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变和修正。

它一直认为人性应该被塑造和完善。

2.2 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比较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儒家哲学中,教育是提高人品和行为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素质的提高。

而在古希腊哲学中,教育是对理智和天赋才华的发掘,强调人才选拔和培养。

2.3 对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当谈到个体和社会关系时,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中国儒家哲学中,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哲学中,个人的利益常常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之间的交易关系。

3.本文比较了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的发展历程和取向。

中西方人性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包括人性本质、教育、个体和社会关系等,这些观点都对于诠释人类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解中西方人性论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发展。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由《特洛伊》、《冒牌天神》至《楚门的世界》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由《特洛伊》、《冒牌天神》至《楚门的世界》

《 门 的世 界 》,就 是一 个 自 楚 我解 放 的过 程 ,同时 也是 找 到人 性 与解 放 人性 的过 程。在 《 想 国 》 理 第七 卷 ,柏 拉 图作 了一 个著 名 的 比 喻 ,人 们 一 般称 之 为 “ 穴 喻 ”。 洞 当洞 穴里 的囚徒 将影 子 当作 真 实 的 东西 , 回声 当成影像所说 的话时 , 将 他们 以为这 面 壁 的倒 影就是 整 个世 界。当有人走 出洞 穴并 习惯 了光 明 ,

个楚 门的 世界。 从 不知道 g己的
被 “ 议程 设 置 ” ,活 在 洞 穴 的影 像 中 ,直 到解 放 了 自我 ,走 出 了洞 穴 。 这 是 楚 门人 性解 放 的过 程 ,也是 整 个 人 类人 性 解放 的过 程。 然而 洞 穴
里 的一切 ,都 仍然 在 那 片黑 暗影 音 世 界 里 自娱 自乐 ,没 有 光 明 ,也 没 有痛苦。

伴表 示 遗憾 。他 既 已见 到 了事 物 之 本 身 ,便 宁愿 忍 受任 何 痛苦 也 不愿
回 到 洞 穴 过 囚 徒 生 活 。 然 而 , 如 果
他 复 回洞 中 ,那 些 同伴 不 仅不 信 其

言 ,还 会—觉 蓄 i 到誓 面 走 了一趟 , 得他 墨 上 誉 一 一 ■曼 眼 睛就 坏 了不 能对 “ 影像 ”如 从 前 那 样辨 别 了。洞 里 洞外 就 构成 了另
见 到 了 真 实 的 世 界 时 ,他 会 庆 幸 自 己在 认 识 上 的 变 化 而 对 洞 穴 里 的 同
道 德 追 求 的不 是人 性 ,而 是神 性。 有 了所谓 的人性。 有 了人 性 ,就 区 分 了人 与其 它 而 在 西 方基 督 文化 中,讲 求 的是原 动植物。有 了对理性的趋近与追逐 , 罪 与 救赎 ,西 方 文化 认 为人 生 来是 就 了某 种 意 义上 的羞 耻 心 ,也就 划 为 了 自身 的原罪 与 劣 根性 赎 罪 的。 分 了人 的具 体 种 类。诚 然 ,在 中西 西 方 的人 本主 义 ,实质 上 是在 认 同 方文 化 中 ,人 性 是 有差 别 的。 虽然 人 的多样 性 与复 杂 性 的 同时信 任 人 很 多 人支 持 中 方性善 论 和西 方性恶 的 发 展 性 。 在 这 一 点 上 ,可 以 说 东 论 的 划 分 , 但 我 个 人 认 为 人 心 不 止 方人 性 文化 ,几 乎是 很 欠缺 与 滞后 净 善 或净 恶 的 一层 ,只 不过 是 由于 的人 性 文 化 。 种 种外 因的束 缚 或 羁绊 表 现 出不 同 人 是 分为 肉 体和 灵 魂 的 ,在 某 的外在 形 式 而 已。 中国 由于 长 期儒 种 程 度 上 来看 ,肉体 是趋 恶 的 ,灵 家思 想 主导 ,人 性是 由道德 与 礼教 魂 是趋 善 的 ,所 以说 人是 一 半魔 鬼 束缚 的,而西 方,人 性 是 由理 性支 半 天 使 的结 合。 由于 肉体 的欲 望 霸_ 一蓝鋈 一 警曼 蕊 蚕 配 的。在 这一 点 上 ,理 性支 配 比强 不断膨胀 ,肉体 必定 向恶 ,正如 《 冒 加 的 道德 与 礼 教更 显 主动 与 积极 。 牌 天神 》中 的男 主角 ,权利 与欲 望 因为 强 加 的时 间长 了,连我 们 自己 成正 比地 膨胀 ,最 终在 他 得 到 了绝 对 自由的 同 时也 丧 失 了 自我。叔 本 也 分不清 强加 的意义 了。 特 洛伊 和 关羽 的 英雄 形 象 的 区 华 的 钟 摆 理 论 正 很 好 的 解 释 了 人 的 别 ,就 在 于特 洛 伊 这个 英 雄人 物 形 欲 望 ,无论 站 在 天平 的哪 一端 ,都 象更 具 人性 ,这 也是 西 方 英雄 人 物 将 是 痛 苦 或 无 聊 。 正 是 由 于 人 的 欲 所 然而有时这 “ ” 禁 的共 性。 而 关 羽 ,则 是 一 个被 近似 望 , 以有 了禁欲 , 就像 伊 甸 园 的禁 果 ,越 禁 越 容 易引 神化 了的英雄 ,虽然也 有七情 六欲 , 但 大 多 由于儒 家道 德 与礼 教等 的束 起欲 望 ,由于 得 不 到 的痛 苦。所 幸 的 是 ,灵魂 是 向善 的 ,有 对 于 类似 缚 而被 潜移 默化。中国的传统 人性 , 在 后 天 的教 化 中 ,虽然 被 “ ” , 化 神 气 的理 性 的追 求 ,来 帮助 肉体 得 却 也 或 多或 少在 接近 “ ” ,接 近 到 救赎 ,正如 西 方基 督 文化 中的 自 伪

中西方行政文化对比

中西方行政文化对比

2.“道德制约权力”与“法律制约权力”
中国
道德制约权力
西方
法律制约权力
•统治者为了把统治维持在一定的稳定 秩序范围内,需要一种控制权力的方 式,道德的超现实性使之成为一种最 现实可行的方式。 •“敬德保民”、“明德配天” •儒家希望通过内心的修身养性达到控 制权力的目的。
•主权在民的权力观、法律至上的意 识导出以法律制约权力的权力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法 律制度上有着切实的体现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 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单击添加副标题
行政文化— —
中西方行政 文化的对比
202X
陈建彬
概要:
东方行政文化讲究天道观 念、伦理道德、人治和集 权等;
西方行政文化则讲求实证、 法治、规范和民主。
一、中西行政文化范式比较
1、“权力至上”与“法律至上”
中国
西方
权力至上
法律至上
•依 靠 宗 法 血 缘 而 得 以 维 系 、 •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 夫” •“ 圣 人 之 立 法 ” • 老百姓缺乏政治自主意识和权 利, •君 权 大 于 法 的 观 念 深 入 人 心 , 使 民众从内心情感上排斥法律
西方:在西方观念中,人民与政府是一种授权与被授权的契约关系,
它规定着政府与公民间在权力与义务方面的双向依存关系。在这种关 系中,就公民而言,一是通过选举或遵从使政府获得合法性行使权力 的基础;二是通过纳税给予政府经济支持。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政府 中的行政人员就容易产生一种为公众而服务的观念,容易体现“公民 本位”这一思想原则。
单击添加副标题
谢谢!
202X CIICK HERE TO ADD A TITLE

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

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

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希望得到什么?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人性。

有些人认为人是恶的,他就会主X用强制惩治手段治理社会,而认为人性善的人则会主X人们修身养性,以善治国。

我们也经常问别人:“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情欲的满足就是幸福,有的会说理性目的达到后的精神快乐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其实,前者就是自然人性论者,而后者则是诉诸人的精神本质的理想人性论者。

关于人性,古往今来有很多有名的学者讨论过。

卢梭说过:“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我敢说,德尔菲城神庙里惟一碑铭上的那句箴言的意义,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

”其实,对人性的探究未必只是思想家们应当考虑的事。

因为,有人就有人性,就有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的需要。

我们只有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可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并改造人类社会。

由于有了这样的需要,就产生了许多关于人的、人性的理论和观念。

所谓人性论,无非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们对自己的本质及特性认识和理解的理论形式。

在种种我们看到的人性解释中,我们将感受到闪烁于其中的“认识你自己”的人类智慧,将会感知到伟大人类认识自我的发展脉络和时间尺度,感受到人性理论如何从蒙昧时期带有猜测性的XX知识,向现实性和科学性系统理论进化。

自然人性论。

古希腊最初的思想家把人看成是具有感性的自然物。

他们对万物的始基和生命的源泉作了探究,觉得人和世界上万物一样,都是由某种自然物质产生和构成的,而不是由神灵创造的。

米利都学派是自然人性论最早的派别。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产生于火,又复归于火”。

这些思想家把人的本源归结为某种自然物质,当然也就把人性看成是自然性了。

古代自然哲学家最大的贡献,恐怕就在于把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从原始的神话观念中独立出来,这是人类获得觉醒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分析西口文化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意义

分析西口文化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意义

分析西口文化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意义
西方口头文化强调人性、人情味儿、人为本,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在此文化中,人们通常会考虑人类的需求、感受和情感,并把这些因素视为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重要衡量标准。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事情,人们往往会建立互信关系,通过交往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此外,西方口头文化中还强调公正、正义、机遇均等、个人自由和尊重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都与人性有关。

西口文化以人为本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人类的尊严和需要。

通过这种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支持其他人的目标和愿望,从而建立持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此外,西口文化的人本主义还可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创新和创造力的发挥,从而积极地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总之,以人为本的西口文化,可以为社会、个人和组织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

中西方人性论_教育实践

中西方人性论_教育实践

摘要:人性论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中西方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人性论是探讨人的本质、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将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1. 中国人性论(1)儒家人性论: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通过教育可以发扬光大。

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约束和改造。

(2)道家人性论:道家认为人性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提出“真人”概念,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2. 西方人性论(1)古希腊人性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理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追求真理。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人的灵魂永恒,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回归理念世界。

(2)文艺复兴时期人性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和创造力。

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自然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 中国人性论教育实践(1)儒家教育实践:儒家教育注重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强调孝道、礼仪、诚信等道德规范。

在古代,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四书》、《五经》等。

(2)道家教育实践:道家教育主张顺应自然,强调身心和谐。

在古代,道家教育主要体现在养生、修炼等方面,如太极拳、气功等。

2. 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古希腊教育实践:古希腊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学校教育以培养公民为目标,如柏拉图的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

(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

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思想

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思想

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思想西方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涉及的领域和内容非常广泛。

但是,在这复杂的文化交流中,人性思想一直是关注和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

本文将以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思想为主题,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观点。

一、人性的自由和尊严人性思想中最为显而易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认可。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主义、人本主义、人权主义等思潮,都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是不可逼迫的、有自我决定权的、自由意志的存在。

这种观点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确立了人的自由和尊严是不可侵犯的原则,为个体权益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其次,它反对任何形式的压制和奴役,留下了历史上不少反暴力斗争的思想资源。

最后,它启示了人类社会对于理智思考和自由探索的尊重和支持,对于创新和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人性的理性和自我意识现代西方人性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主旨就是理性和自我意识。

这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命体和物种,是因为人拥有自我意识和智慧,具有思考、表达、判断、决定和选择的能力和意识。

这种观点的影响主要是在哲学、科学、教育和艺术等领域。

在哲学上,这种思想为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奠定了基础,成为很多思想流派的根基。

在科学上,它使得人们能够利用和创造科学技术,探究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问题的本质。

在教育和艺术上,它启示了人们追求人文精神、自我完善和创造的内在动力。

三、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有一种富有启示性的思想是,人性是复杂和多样的,从而需要我们用更广阔和更复杂的视角去理解和解释人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性不仅是上面提到的理性、自由和尊严,同时也包括情感、欲望、文化、历史、社会以及其他因素的交织。

这种观点的理解和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一刀切的、简单化的看待人性问题,需要更具体和复杂的关注和理解。

其次,它为人们寻找解决复杂问题的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路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视角。

中西方文化性格之比较——谈“情”与“理”

中西方文化性格之比较——谈“情”与“理”
殷 都学 刊
9
9
年第

中西 方 文 化性 格 之 比较
一一谈







郑 桂 田

人之 初
,
性本善

性 相近
,
习 相远


古 今 中外
,
人 之 为 人 的 最 华 本 的 人性 是 一 样


,
都 有其喜 怒 哀 乐 感
, ,
,
都 有其是 非 爱 恶 心
,

但是
,
由于 地 理 环 境
,
历 史背 景 及其 池因素 的
作 为 文化 精神 外化 的 文 化性格

中 国 文化 重



而 西 方文化 则 重



本 文 仅从 这个 角度
并 侧重 于



,
谈 一 下 二 者 的不 同
情 中 国 是 最 讲人 情 的 国家

:
中国 文 化 的 主 旋律
,
,
情感 渗透 于 社 会生 活 的每 一 个 方 面
,

人 际 关 系 的 缔 结靠情感
,
,
人 们 的价值取 向
一 种 伦理 情感
,
心 理机 制 也 是 情感
,
情 成 为 人 们 精神 生 活 的 重 要 内容
, ,
而 这 种情感 主 要是
,
是 以 血缘 为根 基 的
中国 文 化 中这 种人 伦关 系
可 以 将社会 生 活 中的 各种关
系转化 为 情 感 关 系 性和 生 活 情 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分析
无论过了几个世纪,西方文化对于人性的认识和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们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究始终是对在自我灵魂上的拷问,并且是贯穿着深沉而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在寻找人类自我救赎的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支撑人性的不同空间。

他们既有各自探讨的轨迹,又有相互交错的纽带,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一、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是古希腊中的罗马文化和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它们对人性取向有着不同的看法。

古希腊文化重视人神合一,注重人对自然欲望,肯定人的现世生活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

由健美的体魄和张扬的欲望追求构成了古希腊文化对人的理解,情感和欲望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的性格,将肉体与精神呈现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

古希腊神话中,“金苹果之争”的故事体现“美”的人性观念。

在智慧、财富和美之中,帕里斯选择了美,这种对美的热爱与任何利益无关尚,显出人性的单纯质朴和天真无邪。

希腊人也信神,但神是一个亲切的人的形象,是人的生活的另一种状态,它不像基督教的天国那样遥远神秘、威严恐怖而高不可及。

在这种状态中,人超越了自身的有限性和缺憾性。

由此,产生了西方人性观念的第一个精神维度,即人的原欲追求。

基督教文化重视人的灵魂,追求彼岸世界的超现实价值与意义。

通向完美人性的天路是建筑在深沉的忏悔和禁欲之上的,是灵魂对肉体的唾弃。

“原罪”是整个基督教信仰的起点,也是对人的认识的前提。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由于偷食禁果而具有了“原罪”。

“原罪”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与生俱来的,一出生便有原罪;第二,“原罪”不涉及一个具体的受行为伤害的对象;第三,对原罪的救赎是终其一生对上帝的皈依和对自我灵魂的深沉忏悔来获得。

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以及由此产生的负罪感,是它与古希腊文化的根本区别之一,这种对人性罪恶的悲悯意识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但是,也正是这种原罪意识和救赎构成了灵与肉的二元对立思想,上帝在另一个世界即彼岸世界中存在,人类所追求的意志自由恰恰构成了人类永难逃脱的“原罪”宿命。

由基督教文化形成的则是人性观念的第二个精神维度,即人的形上欲求。

基督教文化价值观以终极意义为追求目标,使人的心灵有了寄托。

但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又造成了人性的扭曲,也造成了中世纪晚期西方社会的衰落。

基督教由原本侧重于内心的信仰和爱,逐渐走向了外在形式的规约,变为外在的善功。

在伪善的道德旗帜下,人性中邪恶的东西肆无忌惮地表现了出来。

二、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一方面勇敢地要求人性的合理性,撕破一切虚假和异化的神性生活的面纱;一方面自觉地奉守理想神性的原则,追求真正的内心圣洁而无须拘泥于外在性的宗教形式和禁欲樊篱。

文艺复兴的意义就在于把感性的、个体的人而非抽象的神或精神看作全部生活的基础和整个世界的意义所在。

宗教改革也并非为了要否定宗教,恰恰相反,是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纯洁性和精神上的统一性,以真诚的信仰来代替各种虚假的形式,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幻的灵光。

在人文主义者眼中,人性更多的是与自然相关的人的本能欲望和意志自由,“人”首先或主要的是感性或原欲的“人”。

在他们看来,赞美肉体就是赞美生命,就是赞美上帝创世之奇功。

人体之美给人的不是邪念的满足,而是生命的充实。

当把人的肉体乃至性本身看成是上帝的造化、上帝赐予人的美与快乐时,一种重新解说教义,并不背叛上帝的新“人”的观念就产生了。

基督教文化始终影响着西方人的思想。

个性自由与人性解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所导致的纵欲、贪婪等人性的丑恶使人们的意识深处始终对基督教“原罪”与“救赎”理念保持着崇仰敬畏之心。

基督教认为爱是神性之源,也是人性之本,贯穿着原罪、节欲、赎罪的观念。

人的原罪,通过节欲、赎罪,将世俗之爱升华为对上帝之爱,人类的一切愿望、情感就可以满足。

原初基督教正是企图将平凡自然的世俗情感升华为一种神秘圣洁的宗教情感来建构一种完美的人性。

《神曲》作为一部精神史诗,贯注了对自我拯救的探索,表明人类最终要依靠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才能最终从苦难、罪恶到达至善至美的彼岸世界。

同样,莎士比亚的悲剧描绘了一个人欲横流、颠倒混乱、失落了上帝的时代。

他对洋溢着生命与青春气息的自然性爱的赞美与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怀疑并存。

在《哈姆雷特》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个性袒露、原欲冲动的英雄,而是一个充满“原罪”感,满怀“救赎”意识的忧郁王子。

对于世俗欲望的批驳和对上帝博爱、仁慈的崇仰,以及对人类自身终极意义的困惑,使他的作品中包含了浓厚的基督情怀。

因此,以肯定个人世俗欲望的合理性为起点的人文主义,其实是有着浓厚的基督教人本意识的。

三、西方人性观念的第三个精神维度,即人的理性欲求早在西方文化萌芽阶段就已经存在。

不论是古希腊的哲学还是早期犹太教,都强调人的思辨和认知能力;然而,理性欲求的真正彰显还是17世纪以后,理性主义崇尚知识和思想,认为人是思想的实体。

崇尚理性、讲究人性尊严而对人类正常情感视而不见的文化精神有所不同,启蒙运动所高举的理性主义更多的是注重人的自我本身,关注人的生命意志层面,强调“自然人性”,即认为人天然拥
有全部的知性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不凭借任何外在的权威与力量去认识真理。

“自然人”形象集中代表了他们对人的理解与表述。

启蒙思想家所说的“自然”指的是天然的、本性的和固有的意思,也就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属性,它不需要人之外的力量去赋予、去造就。

正如洛克所说:“理性,也就是自然法。

”强调自然人性,也就是在强调和肯定人的理性本质以及理性对真理的认识与把握能力,肯定人自身的主体力量与价值,在人性取向上以理性为指归,即由“原欲”向“理智”的提升。

科学与理性的张扬使人相信自己就是上帝,人们崇尚科学,追求知识,追求感性欲望的满足。

然而,人性空间所由以形成的三个维度在各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毫不相干、并行不悖的,他们错综交织,理性欲求的获取并不能成为原欲追求的障碍,原欲追求的满足也无法替代对终极价值的探询。

科学和理性摧毁了传统基督教赖以建立的神迹基础,所有违背理性精神的东西都遭到了普遍的怀疑。

西方文化就人的方面来说,是受内在异己力量奴役与放逐,同时也是在寻找自由的存在方式的精神体现。

其中,原欲追求、神性启示、理性观决定了其对人性体认的不同维度。

古希腊文化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展示了人的自然欲求;基督教文化用爱的感召来消除人性罪恶,在“原罪”与“忏悔”中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展示了人的形上欲求;而从人文主义以来则形成了崇尚思想理智和怀疑批判精神,敢于反抗一切世俗和神界的权威的传统,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非理性思想则看到人性的异化,以虚无和荒诞来看待人的存在并重新踏上人类灵魂救赎之途,同样蕴涵着浓厚的理性反思精神和人性关怀,展示了人的理性欲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存在就是人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自由追求而产生的种种欲求的实现过程,从而建构出人的生命本体的存在空间,而自然欲求、理性欲求和形上欲求则是这以人性为标尺的生命本体存在空间的三个维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