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与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得就是整体与谐论与二元对立论得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得灵与肉就是与谐统一得,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得泛道德主义与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得一面与野兽得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得她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得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得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与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著名得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得,“适合于人得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就是人,什么就是人给自己提出得目得,以及达到这个目得得方法、而对您得目得,这就就是全部道德学得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得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就是任何道德学说得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得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得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得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得就是孟子得性善论、荀子得性恶论与告子得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得思想都就是对这三种观点得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得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因此人性体现在人得社会道德本性上,而不就是自然本能上。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人性场
市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市场是人类追求利益的场所,追求 利益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动物为食物而 彼此争斗的习性,或许可以认为是人类 追求利益本性的渊源)。
人性场
情场
情场是人类追求情感的场所, 追求情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动物的性本能、亲子行为、同类不 相食(不排除相食)的本能,或许可以 认为是人类追求情感本性的渊源。
超级悖论产生的根源
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初 在人性本善、本恶信念上 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社 会后来两千多年历史的巨 大差异的真正心理根源。
人性场:官场、市场、情场
物质性能赖以表现的时、空、信 息场可分为:
重力场
电场
磁场
人类人性赖以表现的时、空、信 息场可分为:
官场
市场
情场
人性场
官场
官场是人类追求权力的场所, 追求权力是人类的本性之一(雄性 动物为争夺雌性动物而彼此角斗的 习性,或许可以认为是人类追求权 力本性的渊源)。
近代更是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代议 制、民主选举、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
中国 “性本善”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一直在人性本善的梦话中,期 盼明君贤相,自欺欺人,任专制主义的传 统源源流长。
人性本善的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编 织了一块既厚实又华丽的遮羞布,这块布 蒙住了中国人的眼睛竟长达两千多年,至 今人们对这块布华丽的“人文”仍赞不绝 口。
文艺复兴人文思想
新教领袖马丁路德:“人类全部本性就好象是一粒罪恶的种 子”。
启蒙时代西欧思想家
霍布斯:“人对人好象狼一样”; 黑格尔:“恶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原动力”。
西方 “性本恶”思想的影响
西方人信奉人性本恶,所以一开始就选择 了超越一切人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西伦理思想的比较
中西方伦理思想的比较——以人性善恶为例摘要:由于各种因素,中西方对于人性善恶的伦理思想,有着不同的看法。
由此,导致了中国普遍采用德治,而西方普遍实行法治。
就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法治明显优于德治,但也要德治的辅助,即依法治与依德治国要有机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关键词:中国西方伦理思想人性善恶德治法治前言西方文化以人性本恶为理论依据,对人作自私好得的“经济人”设定,所以形成了一系列严整的外在控制手段,这种控制以权威、强制、督促乃至惩罚为手段。
与此相关,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从人性本善出发,对人作“道德人”的设定,并由此形成了以道德教化启迪良知为主要实施手段的社会控制之道。
在儒家看来,这种社会管理之道不仅治标而且治本,因而是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根本之道。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中国传统的性善说构成了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这个思路与西方传统的性恶论背景下的“法治”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1一、人性善恶学说我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治”形成的根本是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关于于人性善恶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的结果。
在不同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下,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两种伦理思想为基础分别在我国和西方文化中受到普遍的认同,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治”的发展。
(一)我国性善论的起源性善论。
所谓的人性本善, 是指每个人在本质上都具有向善的可能, 而不是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善。
其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 主张人性本善。
认为人性本善, 人所以变坏是由于受到外界物欲的诱惑, 乱了本性。
人出生后, 如果能保持善性并加以发扬, 就会成为善人至于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主张用礼义教化来弘扬人的善性。
这使得管理者要重视养, 使自身素养得到了提高, 从而在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以善为本的“仁政”, 从而以自身的“善端”来带动被管理者“乐其乐”、“忧其忧”,上下相互协同共同实现管理目标。
中西方人性观区别
中国跟西方人性观的异同——指导老师:高春华摘要:人性,已经是人类讨论的永恒的话题。
虽然依旧各执己见,但综合古今中外各家所长,透过他们的论述,我们放佛可以窥见人性的一些端倪——中西方的人性学说大致相同,但他们的主流却是不同的。
关键词:人性、东西方、善、恶、人性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过:“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科学,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他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因此,作为一个人,思考人性这个问题,是与生俱来,与身同在的问题。
我们只有了解了人性,才能对以后生活方方面面问题,有更深入的分析与了解。
中国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信无善无恶论、信有善有恶论、三品论。
中国古代、现代,关于人性的主流依然是性善论。
1、性善论。
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对人性的基本设定是人的本性普遍切近,习养造成了千差万别。
虽没有明确的指出人性本善,但从其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本善的方面还是占很大一部分。
孟子却直言不讳的提出了人性本善论,在他认为,人性中,天生充满了仁、义、智、礼等。
以至于儒家的启蒙教育经典《三字经》的开编就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的人性本善论的观点。
2、性恶论。
儒家的第三个代表荀子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天性本恶,是后天的培养才使恶变善。
但是,善只能附着在本性之上,而不能取代本性。
他的本恶论,对后世的法家影响很大。
3、无善无恶论。
战国时期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
从告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信奉的人性并没有本善与本恶,就犹如水无分于东西一样,全看后天的引导。
后天的环境影响在人性的善恶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有善有恶论。
西汉的扬雄是汉代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法言》中提出了“人之性也善恶混”的人性论思想。
中西方行政伦理建设差异比较
中西方行政伦理建设差异比较一、中西方传统核心观念的分析中国和西方由于历史传统、地域、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人的本性的假定存在差异。
西方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中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另外,在服务对象上也存在差异。
很多中国行政官员由于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为政府服务的意识。
而西方由于传统契约论思想深入人心,为公众服务观念为雇员所接受。
(一)中西方人性假设分析“三字经”在中国可谓童叟皆知。
其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可谓对人性为善的认定。
在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理论的是战国时的孟子。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就是说“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人生而就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本性。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注:陈器之《孟子通译》,湖南大学出版社198 9年,第154页。
)性善论是孟子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
儒家也有少数性恶论者,如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就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注:邓汉卿《荀子译评》,岳麓书社1993年,第499页。
)不过他的性恶论是等级制的性恶论,所以仍然是不彻底的。
从总体来看,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是以人性本善为主流的。
时至今日,我们对人性的估计也受传统影响,存在道德人这种片面人性认识,对人的自觉性期望很高。
西方文化传统中对人性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明显不同,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认识基本上是性恶论的。
西方基督教文化一直把人看作是有“原罪”的人,人甚至是由于“罪恶”才出生的,人有与生俱来的罪恶本能,所以对人性具有恶的一面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警觉。
这种性恶论我们称之为“经济人”,其叫法源于古典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
在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都是从利己主义本性出发来论证“经济人”的。
他认为“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
”(注:[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01-102页。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论东西方人性论的差异及现实意义
On Differences of Humanity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s Significance 作者: 王芳[1,2]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
出版物刊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54-58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东方;西方;人性论;差异;现实意义
摘要:人性论作为伦理学的基石,在中西方的伦理思想史上有不同的阐释路径。
比较中西方人性论的不同,分析其中二者的差异,对推进以徳治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首先,中西方伦理思想家分别从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出发讨论人性。
其次,在人性完善的道德指向上,中国以社会为本位,注重集体主义指导下个体的道德修养,而西方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本位下社会制度的建构。
贯穿于中西方思想发展历程的人性论对中西方的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有什么差异?
人性是指人类的天性、本性、本质或本能。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性表现出来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一、行为方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独立,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和权利。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利益。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非常注重时间的管理和利用。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弹性和灵活性,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时间管理不是很严格。
二、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更加注重事实和证据。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综合思维和直觉能力,更加注重整体和上下文的理解。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实用性,更加注重个人的创新和创造力。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问题的含义和意义,更加注重传统和历史的积淀。
三、价值观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成功和竞争,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健康。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人性论方面以儒家孟子“性善”观点,荀子首创韩非子传承的“性恶”为主。
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论是基督教思想精华之一,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西方各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文化色彩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政治、经济、文学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烙印。
标签:性善,性恶,原罪,中西文化。
引言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体现在东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究其根源是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探究这些异同则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性。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论述,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观、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
西方之于人性论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当属基督教的《圣经》中著名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罪恶。
真正确立了“性恶论”在西方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不可摇撼的地位。
本文就中西方主流人性論观点进行比较,以及不同的人性观对中西方人文科学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研究。
一、中国古今人性观(一)孟子的“性本善”论。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经过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改变即成为“善性”。
试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的变现及原因
试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的表现及原因摘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以民族性格的差异,导致的各个方面的不同,会导致交流受阻。
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研究中西方民族性格的不同,是必要也是重要。
本文从中西方传统文化入手,综述民族性格不同而导致的各种不同文化现象,如古典文学,小说,神话,古代建筑风格,等等;又从中西方传统文化入手,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制度,尤以宗教,哲学等方面来分析形成民族性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总之,华夏民族传统注重群体认同,西方注重个体本位;中国重道义,西方重功利;中国贵重和,西方崇力尚争;中国趋于内向,西方倾向开拓求新。
关键词: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原因,表现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是数千年社会历史传承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精神特质。
民族性格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诸多方面。
一.民族性格差异导致的不同文化现象(一)古典小说中国古代,抒情文学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古代小说创作被认为是“小道”,为文人所不齿。
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直到明清才出现了相对的繁荣,所以中国的小说理论也只能在明清才能有所发展。
中国小说的创作和地位与西方小说有很大差距和不同,中西方的性格理论便有了很大的可比性。
受“趋于内向”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与史传文学的深刻联系,中国小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脱胎于史书;又受“道义”的影响,即“人性本善”理论的影响,小说中的人物结局基本上都是预先设定的,人物都给人很大的宿命感。
尤以小说中人物性格来说,其感性直观、一目了然,又具有先天性、一成不变性,其与环境联系十分微弱。
我们可以从叶昼评《水浒》的三回说看出——“读者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事也”,即其感性直观性,例如《水浒传》三十七回中李逵的出场就很有代表性:“黒凛凛大汉上楼来,宋江看见,吃了一惊”;再者《红楼梦》第三回中王熙凤的出场描写——“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
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 3)性恶论———荀子。
(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
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麦克雷戈-人性假设XY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美国行为科学家。
在担任安第奥克学院院长期间,提出了管理人的理论。
人性假设:X理论vs. Y理论人性假设理论传统观点(X理论):大多数人生性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大多数人都缺乏进取心和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被领导。
大多数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这会导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必须依靠外力严加管制。
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易受别人影响。
大多数人都欺软怕硬、习惯于保守,反对变革,安于现状,为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惩罚,以迫使他们服从指挥。
大多数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物质和安全需要。
人工作是为了钱,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他们将选择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只有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部分人应该承担起管理的责任。
在X理论的指导下,必然会形成严格控制的管理方式,以金钱作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手段,以权力或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人性假设理论新观点(Y理论):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工作,大多数人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工作到底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处罚,要视环境而定。
大多数人愿意对工作、对他人负责,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
人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
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还学会了谋取职责。
所谓的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它是达成目标的报酬函数。
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具有其独特的合理性,但是在现代工作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以Y理论为指导,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发挥出员工的潜力,使员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个人目标;对人的激励也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员工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中西方传统德育的人性化基础比较
维普资讯
教 而 后 能 善 的 中 品 “中 民 之 性 ” 。 人 性 的 现 实 性 得 出对 人 性 的 理 想 追 求 : 困 君 要 成 为 圣 人 , 臣 了 婴 成 。 由 为 正 人 , 黎 民 要 成 为 好 人 。 第 三 、 人 性 的 可 变 性 及 其 养 成 。 中 国传 统 文 化 虽 然 有 “ 之 谓 性 ” 的 说 法 , 生
解 ,形成 中西方传 统德 育在 德育 目标 设 定 、德 育 内容选 择 和德育 实践方 式上 的差 异 。 关键 词 : 传 统德 育 中 西方文化 人 性论
I 中图分 类 号I . I 献标识 码 I l 41 文 G A 文章编 号 I 069 1 (0 2 3 0 0 . 4 10.4 0 2 0 )0. 05 0
以 向 善 和 可 以 为 善 , 而 且 他 对 人 的 向善 与 为 善 充 满 J信 心 。 此 ,性 善 论 基 本 代 表 J儒 家 人 性 论 的 本 , , 理 路 。对 于传 统 儒家 哲 学性 善 论 的把握 ,应从 三 个基 本 的方 面进 行 :第 一 、人 性 与 自然性 本质 的一致 及
传 统 德 育 是 与 现 代 德 育 相 比 较 而 言 的 一 个 范 畴 ,“ 要 是 指 在 以 农 业 文 I 为 基 础 的 社 会 形 态 . 矬 讧起 主 ! J _ I I :
来 的道 德教 育 的基本 倾 向。 “ 种倾 向作 为一利- 史 的积 淀,对 现代 德 育行 着 深 刻的影 响 。德 育 的对 缘 川 这 历
舒最 早提 出 “ 三 品”说 ,后 经韩 愈发 腱为 “ 的性 、情三 品说 ” 性 人 。节仲 舒认 为 “ ” 与 “ ”两种 人 性 善 恶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哲学是研究存在、真理、价值等基础概念和原则的学问,是一种思辨性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方式。
中西方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下面就中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一、人的本质中西方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
中西方哲学思想都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的,但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是有情有性、有知有德、有灵有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性”和“道德”。
而西方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主要是指“自由意志”和“本能”。
中西方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各具特色。
二、世界观中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存在着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世界是有道有法、有韵有节、有序有理的,意味着宇宙是一种有序和谐的整体;而西方哲学中,则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和意义所在,宇宙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神性和意义的存在。
中西方哲学的世界观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趋向,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思想特点。
三、价值取向中西方哲学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价值取向是以“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忠诚”、“诚信”等为人处世的准则;而西方哲学则强调“自由”、“平等”、“个性”的价值,认为自由是最重要的人权和国家政策目标。
中西方哲学的价值取向不同,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在人生态度、社会伦理和政治理论等领域的差异和特点。
四、思想方法中西方哲学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倾向。
中国传统哲学倡导“思维反思”,以“以治其国,必先齐其家;以齐其家,必先修其身”为出发点,强调“自我的完善”,有“反思”、“内省”、“静虑”、“修身”等重要理念;而西方哲学则强调“逻辑推理”,强调科学和实证,在理解人和世界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来验证结论。
中西方哲学思想方法不同,也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哲学传统,特别是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向等领域的差别。
中西方人性论_教育实践
摘要:人性论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中西方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人性论是探讨人的本质、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将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1. 中国人性论(1)儒家人性论: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通过教育可以发扬光大。
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约束和改造。
(2)道家人性论:道家认为人性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提出“真人”概念,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2. 西方人性论(1)古希腊人性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理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追求真理。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人的灵魂永恒,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回归理念世界。
(2)文艺复兴时期人性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和创造力。
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自然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 中国人性论教育实践(1)儒家教育实践:儒家教育注重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强调孝道、礼仪、诚信等道德规范。
在古代,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四书》、《五经》等。
(2)道家教育实践:道家教育主张顺应自然,强调身心和谐。
在古代,道家教育主要体现在养生、修炼等方面,如太极拳、气功等。
2. 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古希腊教育实践:古希腊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学校教育以培养公民为目标,如柏拉图的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
(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
比较中西方“人性恶”理论产生背景的差异——以荀子(战国时期)
比较中西方“人性恶”理论产生背景的差异——以荀子(战国时期)与霍布斯(十七世纪的英国)为例发表时间:2018-07-30T11:23:52.38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刘璐莹[导读] “人性”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古代先贤学者们大多对此有自己的判断。
其中荀子作为中国坚持“性恶论”的代表,几千年来饱受赞扬或者非议。
(陕西省委党校,710000)摘要:“人性”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古代先贤学者们大多对此有自己的判断。
其中荀子作为中国坚持“性恶论”的代表,几千年来饱受赞扬或者非议。
这一点上西方学者霍布斯与中国的荀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也存在着些许不同。
任何一种思想都根植于产生它的学者生活的社会背景中,研究荀子和霍布斯人性论的产生背景的同与异可以帮助我们发掘他们关于人性的假说异同的原因,并且教会我们如何利用社会历史背景研究政治思想。
关键词:人性恶;霍布斯;荀子;产生背景一、荀子和他的时代(一)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1、各国诸侯混战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优秀思想家,战国时期是历史上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
在短短的几百年之间,它几乎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古代社会。
这个时代有一个鲜明标志,频繁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各个国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各个诸侯国为了提升自己的国力以便于吞并其他国家,展开各种变法、变革。
其中最为出名商鞅变法,使秦国快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强大的国家。
2、诸子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由于传统的学术机构和社会体制逐渐土崩瓦解,为当时的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当时的中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门派,被后世称为“诸子百家”。
各个统治者为了谋求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强大,会听取各个学派的思想,或者聚集一大批各个门派的学者让他们互相辩论,然后从中找的一种自己想要的学说付诸实施。
当时,最为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和阴阳家。
3、政治行政变革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因为频繁的战争和政治经济来往,使得各个诸侯国开始寻求效率的方法。
中外人性假设比较研究
中外人性假设比较研究摘要:人性假设是管理当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同历史条件下人性的表现不同,本文通过追溯中西人性假设的主流和发展来探寻中西人性假设的不同之处,以及造成中西人性假设发展至今天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的原因。
对于正确认识中西人性假设的不同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人性假设主流出发点时间外延一、引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对于人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但无论怎样的管理方式都要以对于人的了解为前提,即人力资源的管理应改是基于人性假设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人性假设的差异直接影响选拔人才的方式以及对管理方式和策略人性的基本假设又受到历史文化及渊源的影响,中国的人性假设出现于战国时期显然比西方人性假设早2000多年,然而当代管理思潮主流假设却是西方的人性假设,而非中国。
通过对资料的研究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种“谜”产生的原因。
二、中西人性假设综述管理学的研究是基于人性假设而来的,而对于西方人性假设于1957年即已诞生,各类文献对其研究颇深,也有着不同分类的人性假设,而这里我比较赞同的是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于1965年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分别为以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为代表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是出于经济动机而谋求工作;以人群关系学说创始人梅奥为代表的“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以权变学派约翰·莫尔斯为代表的“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多变的;以及以马斯洛为代表的“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的需求分为5层次,而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
至今这些人性假设学说仍是世界各国研究热门对象,在管理学领域贯通全球。
中国的管理方式则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早在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中国最早的人性学说。
以“善”为基础的人性假设是儒家文化的重点内容,而儒家文化是当时皇朝统治天下的工具。
故人本善,主以柔性管理,从而可以窥探察到文化、政治、经济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王登峰崔红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摘要】该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人格结构的比较和分析揭示文化与人格结构的关系,并探寻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文化意义。
根据词汇学假设进行的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行为归类的基础之上的,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中西方对行为归类的差别。
中国文化比较强调整体性、联系性以及评价性是造成中国人与西方人行为归类差异的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看法的差异。
中国人人格量表有着比较理想的预测效度,而且与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相比更高的预测效度,这些均表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合理性。
文中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文化,人格结构,行为归类假设,中国人人格量表。
1 引言: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每个人都知道,但没有人能说得清。
40多年前,美国人格心理学教科书上的这段话至今仍然是对人格定义的真实写照,即不同的理论家对人格的界定存在显著的差异[1]。
但既然是“每个人都知道”,那一定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尽管相差悬殊,却基本上都来自拉丁文persona,即面具的含义。
Persona是舞台上的演员所戴的面具,因此既有表演的功能,又代表这一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特点,因此包括表现在外的行为特点和蕴涵于内部而外人无法直接观察的特点两部分[2,3]。
例如,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对人格的定义是由Funder提出的[4],即人格是“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模式,以及在这些模式之下、能够或不能够被观察到的心理机制”(p.1~2)。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格的界定虽然存在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但也同样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内在和外在特点的综合[5]。
人格的“格”的本义是树木的长枝条,并被引申为品格、格调及标准、规格。
“人格”强调的是行为标准(表现在外、有章可循)和对内心世界的把握。
即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同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内在特点和外在特点的综合品质,只是在不同情况下对内部和外部特点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一、西方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
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
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
“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
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
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
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
他强调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由此也推动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
(四)“复杂人”假设
美国行为学家沙因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且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之外,又提出了“复杂人”假说,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仅有复杂性而且有不确定性,人的许多动机安排在各种重要的需求层次之上,这种动机阶层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是不一样的。
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行为动机、工作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沙因基本上将人性的各种情况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归纳,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管理方式。
二、中国早期人性假设
(一)“性善论”
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就是仁义礼智,这些不是从外部给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的。
[1]在管理学的角度上,孟子的“性善论”主张管理者应该施以仁政,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是好的,所以管理者应加以引导,使其顺应自己的统治。
(二)“性恶论”
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他的思想与孟子截然相反。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认为人生来是恶的,肯定性恶是人的固有的本质,主张对人的管理办
法是教化人性,变“恶”为“善”。
由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著名论断。
这一转化需要由圣人教化大众,而这一过程便产生了礼义,法律制度也同时产生了。
(三)人的需要及其层次
《论语》《庄子》《列子》中逐渐认为人对生理享受、财富、权势、事业成功的追求是人的四种需要,这和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已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其他学说
董仲舒、韩愈、王充提出了“性三品”说,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人性二元论”,王守仁的“心性合一论”,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等
三、中西方人性假设的比较
(一)中西方人性假设的相同点
1.理论观点都是从片面到片面再到全面。
中国早期的人性假设先从孟子的“性善论”再到荀子的“性恶论”,这是对人性从片面的善再到恶的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虽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但是相对于前两者单一的人性论,“性三品说”做到了能够把人的个体的差异概括进来,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西方的人性假设也是从“经济人”到“社会人”,之后又出现了“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理论的发展与中国早期的人性假设类似,都是先片面地提出观点,再从片面到全面。
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早期管理者在运用这些片面理论所对应的管理方法时,发现这些管理方法并不能真正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或者说达不到应有的管理目标,从而反思理论的正确性,推动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
2.出发点都是从人的需要层次入手。
对比中西方人性假设,二者都肯定了人的需要层次,都认为人是有经济和物质欲望的。
我国传统思想发展史上各个时期对人性中关于经济物质的欲望都作了大量的探讨。
孔子说:“富与贵,乃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乃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而西方的“自我实现人”的理论更是直接从欲望角度入手,分析了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理论。
总体来说,中西方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都是从片面再到全面,从关注整体的“人”再具体到个体的“人”的过程。
(二)中西方人性假设的不同点
1.产生的背景不同。
中国的人性假设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是“仁”的观点,强调仁者爱人,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孟子才首先提出了“性善论”,而不是“性恶论”。
西方的文化背景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目的也是提高效率和利润率。
2.产生的目的不同。
中国的人性论主要是为政治的统治来预设一个理论的基础,每一个理论所对应的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孟子的“性善论”对应的是德治,荀子的“性恶论”对应的则是法治的思想,主张管理者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西方的人性论主要是为了经济层面上的管理,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崇尚“效率至上”的管理者们采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但是劳资纠纷和罢工还是此起彼伏,这种情况促使管理学者们深入研究决定工人劳动效率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所以才有了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开展的霍桑试验。
3.产生的方式不同。
中国早期的人性假设产生的方式是通过研究者对“人”的理解来概括得出的,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理论思辨,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操作方法,理论带有片面性和经验性。
4.对人的定位不同。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开始关注人本身,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