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二模易错题
上海中考二模化学汇编—选择题易错题
年
级:初三
课时数:3 学科教师:
辅导科目:化学
2012 年初三二模汇编——选择题易错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1.通过易错题和新题训练查漏补缺。 2.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内容 (奉贤二模)3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一定( )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B.含碳、氢元素的物质 C.碳元素的单质或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D.无法判断
(闵行二模)46.一种不纯的铁粉,已知它含有铜、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现取 5.6 克该铁粉和足量的稀 硫酸反应产生 0.2 克氢气。则该铁粉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A.铜 B.铝 C.镁 ) D.肥田粉(NH4)2SO4 ) 方法二 溶于水 硝酸银溶液 ) D.铝、镁的混合物
(普陀二模)35.下列氮肥中不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A.尿素 CO(NH2)2
B.碳铵 NH4HCO3 C.硝铵 NH4NO3
(普陀二模)4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或选择的试剂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需鉴别的物质 碳粉和二氧化锰 氯化钠和硫酸钾 方法一 双氧水 焰色反应
C D
碳酸钠和烧碱 铁粉和氧化铜 )
盐酸 用磁铁吸引
酚酞试液 稀硫酸
(青浦二模)4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教学目的
(奉贤二模)4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 选项 物质 x y z A B C
(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D
)
CaOCaCΒιβλιοθήκη 2 CaCO 3BaCl 2
CuNO3 2
CuOH2
CuSO 4
K 2SO 4
KCl
BaNO3 2
沪教版(上海)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实验室有一份由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混合而成的粉末15.1g ,向其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所得溶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31.6g ,则该实验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A .100gB .150gC .200gD .300g【答案】D【解析】设实验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由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2HCl=MgCl 2+H 2O ;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CuO+2HCl=CuCl 2+H 2O ;可知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氯元素,可得关系式2HCl ~(2Cl-O )73 55x×7.3% 31.6g-15.1g=16.5g 73557.3%16.5x g=⨯ x=300g 。
故选D 。
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 .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 .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C .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D .10克镁粉和铜粉【答案】B【解析】【分析】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10gx 10010g 44x↑= 解得x=4.4g此时左侧烧杯增加的质量为:10g-4.4g=5.6g 。
所以为了保持平衡,右侧烧杯也需要增重5.6g 。
由于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所以若想在加入10g 碳酸盐的混合物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是4.4g ,必须是两种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大于100,一个小于100。
A、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两者都大于100。
上海市中考化学二模易错专题
上海市中考化学二模易错专题基础概念专题《单选部分》1.(2021•崇明区二模)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切玻璃2.(2023•静安区二模)臭氧发生器可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3),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O2和O3的分子相同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D.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和臭氧质量相等C.O2和O3的性质一定相同3.(2023•长宁区二模)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单质B.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D.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化合物4.(2023•徐汇区二模)下列关于红磷和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种物质C.着火点相同B.互为同素异形体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不同5.(2021•静安区二模)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积小,质量也小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C.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6.(2023•静安区二模)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积小C.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不一定发生变化7.(2021•闵行区二模)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B.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一定不变D.水的反常膨胀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8.(2023•宝山区二模)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B.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9.(2023•青浦区二模)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D.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10.(2019•上海)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11.(2022•宝山区二模)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的是()A.原子B.分子C.单质D.化合物12.(2021•闵行区二模)不能证明水是化合物的实验是()A.水的电解B.氢气的燃烧C.H2还原CuO D.碳酸的分解13.(2023•嘉定区二模)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质量D.分子数目14.(2023•崇明区二模)某化合物含两种元素,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氧化物B.可能是混合物C.可能是盐D.可能是碱15.(2022•松江区二模)一定含氧元素的纯净物是()A.酸B.碱C.盐D.单质16.(2023•浦东新区二模)一瓶无色气体,经分析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气体()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不定项部分》1.(2022•嘉定区二模不定项)有关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物均为化合物B.伴随沉淀的产生C.元素存在形态发生变化D.又称为中和反应2.(2023•嘉定区二模不定项)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B.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为酸和碱C.混合物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D.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2022•杨浦区二模不定项)有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C.碱性氧化物一定能和酸溶液反应D.酸与碱反应一定没有沉淀生成4.(2022•金山区二模不定项)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元素化合价改变B.一定有气体或者沉淀生成C.元素的存在形态不改变D.中和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5.(2021•普陀区二模不定项)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物均为化合物B.产生沉淀C.元素存在形态改变D.生成盐和水6.(2022•松江区二模不定项)有关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均为化合物B.又称为中和反应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可能伴随气体的产生7.(2023•奉贤区二模不定项)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氢氧化锂(Li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有关氢氧化锂的描述正确的是()A.组成:由2种元素组成B.类别:碱C.性质:能与盐酸反应D.用途:干燥二氧化碳8.(2020•浦东新区二模不定项)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相同的()A.分子个数B.原子总数C.摩尔质量D.质量9.(2022•奉贤区二模不定项)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C.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D.明矾用于水的消毒10.(2022•静安区二模不定项)物质的用途涉及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石墨用于做电极B.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C.用氢氧化钠做干燥剂D.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11.(2022•嘉定区二模不定项)有关H2S的叙述正确的是()A.H2S的摩尔质量是34gB.H2S中含有氢分子C.H2S中的元素呈化合态D.H2S中氢、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12.(2022•金山区二模不定项)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对应的是()A.生石灰:CaO B.熟石灰:CaCO3C.胆矾:CuSO4•H2O D.纯碱:Na2CO313.(2022•宝山区二模不定项)下列酸、碱、盐溶液的pH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酸溶液的pH<7B.碱溶液的pH>7C.盐溶液的pH=7D.酸碱盐溶液加水后,pH均发生改变14.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某物质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碱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酸、碱、盐都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15.(2023•崇明区二模不定项)室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10,有关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呈碱性B.溶质可能是碳酸钠C.一定含一种溶质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6.(2021•徐汇区二模不定项)密闭容器中,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A.物质的量比为1:1的C和O2B.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D.质量比为3:4的C和O217.(2022•宝山区二模不定项)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可能为零18.(2021•浦东新区二模不定项)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19.(2021•奉贤区二模不定项)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是()A.液氧B.氯酸钾C.蒸馏水D.二氧化碳20.(2023•徐汇区二模不定项)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原子团的是()A.酸B.碱C.盐D.氧化物21.(2023•黄浦区二模不定项)有关碱性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能与水反应B.均能与酸反应C.含有金属元素D.含有氢、氧元素22.(2023•杨浦区二模不定项)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A.金属元素B.氢元素C.原子团D.酸根23.(2023•青浦区二模不定项)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甲中包含全部乙、丙物质,乙和丙有部分物质是交叉关系。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带解析)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铝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答案】D【解析】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温度一定,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错误;B、加入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所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立即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结束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错误;C、因为稀盐酸呈酸性,pH<7,加入氢氧化钠,pH升高,图象应从小于7逐渐到大于7,错误; D、横坐标是滴加酸的质量,所以相当于开始酸不足,导致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酸而不取决于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只有一种金属完全反应时,之后曲线才不重叠。
因为硫酸足量,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金属决定,根据方程式可知同质量的镁铝,铝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正确。
故选D。
2.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答案】C【解析】(1)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因此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44 106100y 2.2g z 5g106/44=y/2.2g y=5.3g 106/100=z/5g z=5.3g图1中b点的值为5.3g ÷10%=53;x点的值为(5.3g +5.3g )÷10%=106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a点表示碳酸钠先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到7;因此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 当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b~c段反应过程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呈中性,图1中c点时,原溶液中的溶质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除考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D【解析】A. 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末,收集气体。
故A错误。
B. 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煅烧充分反应,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
故B错误。
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 加入适量NaOH溶液,产生新的杂质氯化钠。
故C错误。
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与硝酸银充分反应,生成银,硝酸铜,后过滤。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除杂相关的知识。
2.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答案】D【解析】【分析】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镁再与硝酸锌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
【详解】A、若滤液为蓝色,则硝酸铜未完全反应,镁已经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含有铜、银两种固体,不符合题意;B、若滤液为无色,则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可能是镁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也可能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或恰好和硝酸锌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锌、银、铜,也可能镁过量,这时滤渣中含有镁、铜、银、锌,故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固体,不符合题意;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锌,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与硝酸锌完全反应,或镁过量,这时滤液中只含硝酸镁,故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不符合题意;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渣中不含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故滤渣中一定不含锌、镁,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铜,这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和硝酸铜完全反应,这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镁,故至少含有2种溶质,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九年级上《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易错题集二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九年级上《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易错题集二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C.D.2.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稀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都含有C.守恒观:铁丝在高温条件下熔化成铁水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变化观: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F+3CO2Fe+3Ce2O3===高温O2 (a)(b)3.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中的图、图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指针平稳后,两同学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别是( )A.甲、乙都偏向右边,但偏差值不同B.甲、乙都偏向左边,但偏差值不同C.甲、乙都指向正中D.甲指向右边,乙指向正中卷II (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4. 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Ⅲ.西气东输将改变居民的气体燃料结构,下表是几种气体燃料的价格和热值:燃料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价格元/千克元/千克元/千克热值综合考虑,你将选择哪种燃料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中考上海化学各区二模易错题
2014 黄浦31.臭氧(O 3)、二氧化氯(ClO 2)、双氧水(H 2O 2)是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 .氧分子B .氧原子C .氧气D .氧元素 练习:河水、液氧、空气从构成上来看都含有(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气 D .氧元素46.煅烧石灰石(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含钙、碳元素,且不参与反应)可制得氧化钙。
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已分解的碳酸钙与原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 A .3:5B .1:2C .2:5D .3:104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氨气(NH 3)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部分微观示意图。
③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I 是表示:氧分子和氨气分子分解为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过程II 是表示 。
练习:①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在宏观角度的本质区别是 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在微观角度的本质区别是 4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② t 3℃时,若将50g 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 (“A ”、“B ”或“C ”)点,若将甲溶液降温至t 1℃,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
I .溶液变为饱和 II .溶解度增加 III .溶质减少IV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练习:①在t 1℃时将60g 的甲、乙、丙分别放入150g 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 不饱和的那份溶液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②将t 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各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52.工业生产的氢氧化钠常含有碳酸钠杂质。
为测定某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设计以下实验。
(装置气密性良好,每一步骤反应完全,浓H 2SO 4具有吸水性) 【实验设计】以下操作最终导致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如何改变去除A __________ 去除C __________ 去除 E __________ 反应前不通空气 __________ 反应后不通空气__________ 硫酸不足__________反应前反应后III氧原子 氢原子氮原子S (g/100g 水 )乙 丙 甲 t ( ℃ ) 50 3012 t3 70AC B2014 静安34.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读液体体积C .过滤悬浊液D .熄灭酒精灯 练习:写出检验上面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在密闭容器中,将1molCO 和1molO 2混合,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上海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
C.FexOy为Fe2O3
D.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D
【解析】
【详解】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
x=5.6g,y=9.8g
则生成FexOy的质量为:12.8g-5.6g=7.2g;
设氯离子质量为x,
2Cl-~H2↑,
71 2
x 0.4g
x=14.2g,
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5.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详解】
A、若滤液为蓝色,则硝酸铜未完全反应,镁已经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含有铜、银两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B、若滤液为无色,则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可能是镁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也可能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或恰好和硝酸锌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锌、银、铜,也可能镁过量,这时滤渣中含有镁、铜、银、锌,故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设12gFe2O3完全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y
试管中残留固体中含FeO的质量为
设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z
【详解】
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质量是9.6g,9.6g>8.4g,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故A正确;
B.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9.6g,故B错误;
C.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6.6g-2.4g=4.2g,故C正确;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用足量的CO 还原8.0g 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2.5g ,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A .FeOB .Fe 2O 3与Fe 3O 4的混合物C .FeO 与Fe 3O 4的混合物D .Fe 3O 4【答案】C 【解析】 【分析】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设生成12.5g 碳酸钙,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2322CO +Ca OH =CaCO +H O44100x12.5g↓ 44100=x 12.5g x=5.5g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夺取一个氧原子,该氧原子来源于铁的氧化物,故8.0g 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5.5g 100%=2g 44⨯⨯;则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0g-2g 2g:=6:75616,当FeO 与Fe 3O 4的分子个数比为3:1时,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6:7,故选C 。
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A .60%B .47.3%C .40%D .33.6%【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50g×23%=11.5g 。
通过钠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原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1.5g÷2323+1+12+163⨯=42g 。
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为43.8g ,则减少的质量为:50g-43.8g=6.2g 。
减少的6.2g 是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根据差量法有: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Δm 168184462x 6.2g 168x=62 6.2g↑解得x=16.8g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6.2g100%=40%42g⨯。
上海初三化学二模易错题精选文档
上海初三化学二模易错题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崇明县46.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B.共生成1mol氧化钙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D.共生成16g二氧化碳奉贤区46.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4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8.8g B.12g C.15.7g D.20g5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第二步:另取样于烧杯中,先逐渐加水,再逐渐加稀硝酸,整个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和;②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同时有气泡产生;③C点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黄浦区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净化过的水通入氯气后输送到每家每户,其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②下表是NaOH和Ca(OH)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100g水),请回答下列问2题。
符号是;表中“111”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Ⅱ.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结果分析】实验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由实验可知X的值为。
,通过蒸发浓缩、,然Ⅲ.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OH固体。
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Ⅳ.现有20℃时Ca(OH)2恢复到原来温度得到的溶液(乙溶液),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 乙(填“>、<、=”)。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氦气D. 二氧化碳2.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挥发性B. 溶解性C. 助燃性D. 导电性3. 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金刚石B. 木炭C. 炭黑D. 一氧化碳4. 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葡萄糖B. 甲烷C. 酒精D. 碳酸5.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用于工业炼铁。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6. 加入水中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粉笔灰B. 食用油C. 硫酸铜D. 氯化钠7.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8.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的是( )A. 硫B. 铁丝C. 红磷D. 氢气9. 氢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物质是( )A. B. C. HCl D. NaOH10.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氖气:填充霓虹灯B.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 盐酸:除铁锈D. 一氧化碳:冶炼金属11. 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盐B. 含有原子团C. 可作复合肥料D. 灼烧时火焰呈黄色12. 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A. 锌B. 铜C. 铜和锌D. 铁和锌13. 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管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 b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 a管产生的气体与b管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D. 该实验从宏观上证明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4. 对应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分别滴加溶液B证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将NaOH固体放入稀盐酸中C 检验中是否混有HCl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CuO加入过量的稀,过滤A. AB. BC. CD. D15. 干垃圾焚烧可用于发电,焚烧前一般需粉碎处理。
上海初三化学二模易错题新版
崇明县46.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B.共生成1mol氧化钙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D.共生成16g二氧化碳奉贤区46.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4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8.8g B.12g C.15.7g D.20g5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第二步:另取样于烧杯中,先逐渐加水,再逐渐加稀硝酸,整个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和;②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同时有气泡产生;③C点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黄浦区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净化过的水通入氯气后输送到每家每户,其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②下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100g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NaOH3190111X313336溶解度Ca(OH)20.190.170.140.120.090.08Ⅰ.表示溶解度的符号是;表中“111”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Ⅱ.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结果分析】实验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由实验可知X 的值为 。
Ⅲ.除去NaOH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通过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OH 固体。
Ⅳ.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 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得到的溶液(乙溶液),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 乙 (填“>、<、=”)。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会生成氧气而出现气泡,蒸馏水中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A正确;B、锌和镁加入稀盐酸中都会出现气泡,不能鉴别,故B错误;C、燃着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空气中现象不变,可以鉴别,故C 正确;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投入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红棕色会褪去,氧化铜不具有该性质,可以鉴别,故D正确,答案选B。
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选项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B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D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上海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上海卷)·【解析】A.活字印刷术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指南针不是化学的成就,错误;C.黑火药的利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成就,正确;D.制造青铜器不是四大发明,错误。
故选C。
2.C【解析】A.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mol,故A选项正确;B.1 mol不同物质所含的微粒数是相同的,都是6.02×10²³个,故B选项正确;C.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ol,不是18 g,故C选项错误;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3.D【解析】30℃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 g,则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
60℃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B物质10 g,则6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但无法确定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不同,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所以无法比较二者的溶解度大小。
故选D。
4.A【解析】A.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也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实验I中即发生了物理变化,也发生了化学变化,A分析不正确;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分析正确;C.在加热的过程中,乒乓球片和纸片燃烧的先后不一样,得出乒乓球片和纸片的着火点不同,C分析正确;D.二氧化碳有灭火性,而浓盐酸和碳酸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反应速率较快,而灭火器需在短时间内需短时间内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故D分析正确;故选A。
5.B【解析】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热,而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钙,方案1和方案2都合理,不符合题意;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根据除杂原则方案1是正确的,方案2不正确,因为盐酸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用点燃的方法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不能点燃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盐酸是错误的叙述,盐酸能与氧化钙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答案】B【解析】【分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Cu>Ag ,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Z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碳与硝酸银不反应。
【详解】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B、当上述两个反应分别恰好进行完全时,设生成银的质量分别为x,y+=+Zn2AgNO2Ag Zn(NO)3326521613g x65216=13g xx=43.2gCu+2AgNO=2Ag+Cu(NO)332642163.2g y64216=3.2g yy=10.8g当锌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为:3.2g+43.2g=46.4g,铜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最大是:43.2g+10.8g=54g,由于金属的质量是48g,46.4g<48g<54g.由此可知,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已参加反应,所以,固体物质有银、铜和碳三种,即m=3,故B不正确;C、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故C正确;D、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4g+2g=56g,故D正确。
沪教版(上海)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A. 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B.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4:7 C.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D.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答案】B 【解析】A.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氢元 素的化合价为+1 价,所以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 价为+2 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改变; B.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16: 28=4:7;C.由图可知,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D.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选 B
沪教版(上海)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 80℃含有 100 g 水的 KNO3 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 2 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 60℃~70℃之间 【答案】A 【解析】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是在一定 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A、由题中信息 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2g,所以 80g 水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为 25.6g,所以可推知硝酸钾的总质量为 25.6g+110.4g=136g,80℃时,80g 水中溶解 136g 硝 酸钾刚好饱和,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丁是饱和溶液,所以乙、丙、丁 都是饱和溶液,错误;B、甲到乙的过程中,没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没有改变,正确;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100g:136g=25: 34,正确。故选 A。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
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上述变化情况的是(横坐标表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的Al(OH)3沉淀的质量)A.B.C.D.【答案】B【解析】【详解】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AlCl3+3NaOH=Al(OH)3↓+3NaCl,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计量数之比为1:3,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选:B。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Fe(NO3)3C.Cu(NO3)2、Fe(NO3)2D.AgNO3、Cu(NO3)2、Fe(NO3)2【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的分类B物质的检验和区别纯碱、胆矾、生石灰—盐类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可用灼烧闻味的方法检验羊毛和涤纶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 概念的认识D物质的性质和应用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洗涤剂乳化作用—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作电极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灭,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3.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A.26. 2gB.26.6gC.26. 0gD.25. 8g【答案】B【解析】【分析】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设7.2g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Mg+CuCl=MgCl+Cu2224647.2g x2464=7.2g xx=19.2g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5.6g=25.8g设5.6g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Fe+CuCl=FeCl+Cu2256645.6g y5664=5.6g yy=6.4g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6.4g=26.6g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8g,小于26.6g。
上海初三化学二模易错题
崇明县46.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B.共生成1mol氧化钙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D.共生成16g二氧化碳奉贤区46.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4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 8.8g B . 12g C . 15.7g D . 20g52.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第二步:另取样于烧杯中,先逐渐加水,再逐渐加稀硝酸,整个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有气泡产生;③C点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黄浦区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净化过的水通入氯气后输送到每家每户,其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表是NaOH和Ca(OH)z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1OOg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020*********NaOH3190111X313336溶解度Ca(OH)0.190.170.140.120.090.08I.表示溶解度的符号是 _______________ ;表中“ 111 ”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C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NaOH 质量/g 50 60 70 80 H2O 质量/g50 50 50 50 溶液质量/g100110114.5114.5【实验结果分析】实验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可知X 的值为 _____________ 川.除去NaOH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Ca (OH )2,通过蒸发浓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OH 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初三化学二模易错题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崇明县46.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B.共生成1mol氧化钙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D.共生成16g二氧化碳奉贤区46.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4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8.8g B.12g C.15.7g D.20g5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第二步:另取样于烧杯中,先逐渐加水,再逐渐加稀硝酸,整个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和;②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同时有气泡产生;③C点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黄浦区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净化过的水通入氯气后输送到每家每户,其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②下表是NaOH和Ca(OH)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100g水),请回答下列问2题。
符号是;表中“111”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Ⅱ.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结果分析】实验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由实验可知X的值为。
,通过蒸发浓缩、,然Ⅲ.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OH固体。
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Ⅳ.现有20℃时Ca(OH)2恢复到原来温度得到的溶液(乙溶液),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 乙 (填“>、<、=”)。
Ⅴ.在20℃时,向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111gNaOH ,欲使其完全溶解变成不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D .可以升温到40℃以上E .NaOH 的溶解度一定变大F .20℃时加入的水的质量>53.欲测定某溶液中溶质成分。
已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 2SO 4、HCl 、NaOH 、BaCl 2中一种或二种,现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①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石蕊变红,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
② 为了进一步测定成分,重新取少量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的Na 2CO 3溶液,生成图1图2 d cb a Na 2CO 37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图1)和滴加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 关系(图2)。
Ⅰ.根据图1,推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一定不存在物质的原因是 。
Ⅱ.滴入Na 2CO 3溶液的过程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
Ⅲ.图2中d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简述bc 段溶液pH 一直为7的理由是 。
闵行区47.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发展之本。
③ 水是重要的溶剂。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过量Y A .酒精灯 B .玻璃棒 C .烧杯 D .量筒④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下列实验中水起吸收热量作用的是 。
48.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学性质。
① 为了验证反应Ⅰ,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由无色变成色。
② 反应Ⅱ通常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反应发生的依据是 。
51.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与硝酸锌。
为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晶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 操作M 是 ;② 加入过量X 的目的是 ; ③ 滤液C 的溶质是 。
普陀区46.已知金属M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M原子量为x,其他原子量也已知;(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若要求得金属M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所用到的一组数据可以是A.(1)(2)(3)(4) B.(2)(3)(4)(5) C.(1)(2)(3)(5) D.(1)(3)(4)(5) 51.实验室中利用CO还原氧化铜得到铜,若要充分还原8g氧化铜,实验中氧化铜放在双通管中进行反应(如右图)。
试回答: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利用方程式计算理论上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其物质的量又是多少②实验后,理论上双通管的质量会减少 g,而实际实验操作中,测得减少的质量往往要比该数值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52.实验室中酸、碱、盐类非常常见,而且种类繁多。
现实验室中提供了食盐、氯化铁、硫酸镁、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酚酞等溶液以及碳酸钙粉末,三位同学选取以上给定的药品用于以下实验。
试回答:①甲同学选取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进行了(填反应类型)反应实验,两种溶液均含溶质,且体积均为20mL。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中,若选取A和C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混合后再滴入酚酞,溶液不变色,再将B和D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滴入酚酞,溶液为色。
实验完毕将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一个空废液缸中,则对废液的酸碱性判断为。
②乙同学选用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溶液,进行了一些实验后,小静将废液移入废液缸,则废液缸中沉淀一定有,溶液中一定有。
(以上若多填将到扣分,直至扣完为止)③丙同学选取了其中的某些物质,进行下表中前两个实验,请你帮助完成下表,并请你自己设计完成实验三:————————————————实验三食盐溶液、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松江区49. 某校学生学习金属后做如下探究: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
①用一定量AgNO3Ⅰ.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的组成是。
Ⅱ.溶液甲呈蓝色,溶液甲中一定含的溶质是。
使溶液呈蓝色的化学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②称取铜粉和锌粉混合物10.0克,逐滴滴入100克稀硫酸溶液,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Ⅰ. 混合物中Zn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mol(写出计算过程)Ⅱ.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52.用下列装置制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 2O 2)的反应. 资料: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 2,H 2O 发生反应: 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H 2O →4NaOH+O 2↑ ①写出仪器a 的名称 。
②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装置A 制取CO 2的优点是 。
③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CO 2中混有的HCl ,装置D 的作用是 。
④装置E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图中的 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
⑤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中固体的成分,甲同学取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无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没有。
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向一份溶液中滴加有气泡产生C中固体有碳酸钠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C中固体有氢氧化钠徐汇区46.实验室里Na2CO3试剂可能混有Ba(NO3)2、KCl、NaHCO3杂质,今取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D.样品中混有NaHCO3,也可能有KCl4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①判断实验B中是否发生反应的方法是。
② 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上图所示),混合,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等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过滤烧杯内的物质后,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③【假设】假设1: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假设2: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假设3: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假设4: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讨论】你认为上述假设中一定不合理,理由是;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的假设是。
④【实验】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方案及现象证明假设4成立,请补充完成下表实验。
50.为了测定某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①每一次反应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②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52.化学课上教师演示了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混合物的实验,课后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教师演示中获得的灰红色粉末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D中盛放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主要原理:称取样品粉末W g,放入C中;D中装入a g药品;反应结束,冷却后,称量D中药品质量为b g。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w-(b-a)×12/44]/w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主要实验内容②实验讨论置E 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按上述实验,得到铜的质量分数不精确,你认为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 ,如果要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对该装置改进的方法是 。
24.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C+O 2 CO 2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有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静安区45.将4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6g,再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到固体氯化钙的质量为A.无法确定 B.44.4g C.33.3g D.35.6g 5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第二步: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第三步: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