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

合集下载

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植树问题教案数学植树问题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数学植树问题教案(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植树问题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会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初步培养学生解决植树问题的有关能力。

2.经历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体会植树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与求知欲望,渗透对应思想,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渗透对应思想师:同学们,认得这是什么吗?师: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师:你们知道这样的排列叫什么排列吗?师:一片面包间隔一片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排列叫"间隔排列"。

师:下面有个挑战性的问题。

刘老师听说最近有一个面包店要做一块全世界最大的三明治,供几百人吃一餐。

面包片,肉片按以上间隔排列,正好排完,不用数,你能判断面包片与肉片谁的数量多?师:为什么你认为面包片多?师:同学们说的真棒!因为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面包,所以面包片多。

今天我们就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建立数学模型㈠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师:几个月前,我们福州新修建了一条步行街,即台江步行街。

师:这么美的步行街在建设初期只是一条光秃秃的道路,怎样美化它呢?可以在街旁种树!瞧!(课件出示题目:给1000米长的台江步行街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需要准备多少棵树?)师:从图上中你得到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你先猜一猜。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

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环境。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使孩子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孩子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孩子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孩子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孩子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

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1. 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 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师:你会计算吗?(让孩子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

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2. 孩子自学探讨。

植树问题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植树问题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植树问题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1、植树问题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一、说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说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说学习重点: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习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五、学习过程:(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1、导入: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来?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提问: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们把刚才的三位同学看成三棵树苗的话,那么三棵树苗之间有几个间隔?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排队人数比间隔多一,间隔比人数少一2、过度语: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3、再次感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说说手指与间隔之间的关系。

比如: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如果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提问找生回答:如果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20棵树呢?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117-P118页《植树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

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baihuawen〕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1、创设情境,理解概念(1)出示:“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总务主任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2)理解题意。

关于植树问题的总结(8篇)

关于植树问题的总结(8篇)

关于植树问题的总结(8篇)植树问题的总结1《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曾经被演绎出了很多经典课例。

因此在教学预备阶段,我仔细地研读了许多课例,发觉在诸多课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即所谓的“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与“两端都不栽”。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三种状况”的区分以及相应的计算法则(“加一”“不加不减”“减一”)看成一种“规律”要求学生坚固地把握,从而能在面对新的类似问题时不假思考地直接加以应用。

同时在这些课例的反思中,我又发觉了一个共同的特点,许多学生能找到规律但不能娴熟地运用规律,不能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生活中相像的现象进展学问链接。

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建立“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与“两端都不栽”数学模型,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并且要总结出相关的计算公式“总长÷间距=间隔数”,并通过公式帮忙学生更好地去把握这一解题模式。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这节课的缺乏之处有以下几点:1、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学生渗透简单问题从简洁入手的思想,而本节课没有让学生体验到“简单问题简洁化”的解题过程。

2、一堂课上下来,觉得还是对学生扶的很牢,没有完全放开,以至课堂中还有许多缺乏之处,期盼日后调整改良。

3、对课堂的生成问题处理还不够敏捷,不能进展很好的利用。

植树问题的总结2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内容。

一共有三个例题,分4课时。

例1是直线两端栽树问题,例2是直线两端不栽树问题,例3是封闭图形栽树问题。

例1教学完毕后消失了已知间隔长度和树的棵数,求路段长的问题,同时还消失了队列问题。

例2教学完毕后,消失了时钟间隔问题、队列问题,上楼问题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把握起来很困难。

由于对于植树问题的理解,学生已有很大的难度,再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去解决如队列问题、时钟间隔问题、上楼问题等学生会感觉更难。

植树问题公式

植树问题公式

【植树问题公式】(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路长÷间隔长-1=棵数;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路长÷间隔数=棵数;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每个间隔长;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植树问题教学反思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

“植树问题”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1.从五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入手,让学生先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棵树=间隔数+1”的规律。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接着出示比较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栽树的方案,让学生在设计的方案中找到规律。

即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这个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2.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与“植树问题”相似的问题,让学生近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

如路旁的路灯、公路中的斑马线、楼梯的台阶、栏杆的铁柱等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

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3.在练习的设计上紧扣中心,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类似问题,这样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

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课件、表格、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间隔”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

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2.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植树问题(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找出规律1.课件出示:为迎接2008奥运会,北京市城市规划局准备在长100米的迎宾道一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我们一起来读读题。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用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用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6篇) 作为⼀名⽼师,可能需要进⾏教案编写⼯作,教案是教材及⼤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植树问题的教案(通⽤6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植树问题的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 教学⽬标: 1.通过探究发现⼀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端要种、两端不种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法。

3.让学⽣感受数学在⽇常⽣活中的⼴泛应⽤,尝试⽤数学的⽅法来解决实际⽣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的应⽤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今天来这⾥上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师挺⾼兴的,这么多⼈,正好做⼀个公益宣传,请看-- 春天,是植树的最佳时间,在座各位朋友,同学,为了我们地球⽣命,给这些孩⼦们⼀个健康的环境,请爱护树⽊,有钱出钱,有⼒出⼒,多多种树!⽀持的,⿎⿎掌!谢谢! ⼀、创设情境,出⽰问题(2分钟) 1、揭⽰课题(2分钟) 师:你们觉得种树与数学有联系吗? ⽣:间隔,⽶数等等问题。

师:种树与数学之间确实有联系,这节课我们就⼀起在种树问题上研究数学。

(课件出⽰课题:植树问题) 2、出⽰问题 课件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的⼩路⼀旁植树,每隔5⽶栽⼀棵(两端要栽)。

⼀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化繁为简,解决问题(26分钟) 1、理解信息(2分钟) 师:能看懂吗?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全长100⽶,每隔5⽶等等 师:每隔5⽶是什么意思? ⽣: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师:“间隔”这个词听过吗?能举⼏个例⼦吗? ⽐如同学之间,⼿指之间......都可以看作是间隔。

师:两端要种什么意思? ⽣:头和尾各要种⼀棵。

2、形成猜想(1分钟) 师:如果,把这条路的⼀旁看成⼀条线段的话,猜猜看,需要⼏棵树?看谁想得快! ⽣1:200 ⽣2:201 ⽣3:202 师:三个猜想答案,到底哪个答案才是对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验证。

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中心小学张晓云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页例1。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课题1.引入“一一对应”2.引入间隔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教材117页三、经历探究,尝试解决1、提出问题。

为了美化校园学校要开展一次植树活动,来看看植树要求:课件出示: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两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3、同桌或前后桌合作探讨解题思路,动手操作,寻求解题方法。

4、小组汇报,交流成果(用手指的、站队的、摆小棒的、画一画的)得到规律:棵树=间隔数+15、解决例题,一生板演其他学生自由做(100÷5=20中的 20指的是什么?20+1=21,为什么还要+1?由板演的学生说明)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生活中的例子)谁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植树问题?我也收集了一些例子,请看。

(课件展示:图片)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找到了两端都种树的规律,接着就让我们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六、拓展练习七、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植树问题(两端要栽)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间隔数+1=棵树教学反思:《植树问题》教学实录张晓云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四年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四年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某间距”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实践记录单学具准备:直尺、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教学“间隔”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

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学生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2、在队列中找“间隔”。

我们在排队时,也出现了间隔数与人数之间的某种关系。

下面,请几位同学上来排队(先请三人起来排队)问:有几个人?几个间隔?(再增加1人)再问:有几个人?几个间隔?(再增加1人)继续问有几个人?几个间隔?通过观察同学们刚才排队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人数与间隔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人数比间隔数多1,或者间隔数比人数少1)3.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1、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5......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然后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什么。

(每隔5米是指什么,两端要栽,并重点理解“每隔5米”就是指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就是间距;两端:也就是这行树的两头)然后教师提问: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答案呢?(如果要求同学们通过画图证明,每5米1棵,那究竟要画到什么时候呢?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那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
演讲人姓名 演讲时间
学校决定在从从 校门到校园东北 角100米的距离 上栽一排松树, 每隔5米栽一棵 树(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买多少 棵松树苗?
如果两旁都安 装, 一共需要安装多少 座路灯?
二.在一座全长20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
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同学们做课间 操,每排有22 人,每两人之 间的距离是1米,
从排头到排尾 一共有多少米?
李月的班级在4楼,每两层楼 之间有20级楼梯,她从一楼 到自

20棵树,每行排4棵,最多可以排几行?
20棵树植树问题
20棵树植树问 题
THANK FOR YOU WATCHING
演讲人姓名 演讲时间
20棵树植树问 题
THANK FOR YOU WATCHING

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公式:直线植树:距离/间隔+1 = 棵数四周植树:距离/间隔 = 棵数楼间植树:单边植树距离/间隔 -1=棵数双边植树(距离/间隔 -1)*2=棵数关于《植树问题》《植树问题》这节课现在的案例很多,但因为这是一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课,所以怎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才是适合学生的发展的,应该说是很难把握的。

其次是第一节课要学生学到什么?是掌握其中一点(棵数=段数+1),还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即既要理解+1的原因,又要理解—1的原因,和不加不减的原因。

宋晶晶老师结合多种版本的案例,给我们演绎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我觉得她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植树问题的原因理解的更透彻了。

这节课的主要过程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等,体验段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再通过举例使学生联系生活,对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辨析,在辨析中进一步理解+1的原因。

最后通过闯关活动,激励学生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3个变化题),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从中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的内涵。

在交流、反馈中,还引导学生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思考验证,对中下学生的体验和理解帮助很大。

我觉得宋老师这堂课是成功的,是适合她的班级的,但换到其他班级,不一定适合,如果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练习的难度要降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于《植树问题》的两点思考:不巧的很,仙桃市小学数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网络教研中心培训会暨重学新课标演讲会与仙桃市2007春季学期备考会重叠了。

因此,虽然中途赶来,但还是没有完整地听完《植树问题》这节课,遗憾之余(事实上,寥寥几分钟,执教教师的机智、艺术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能简短地谈谈自己对《植树问题》的几点思考。

说是对《植树问题》的几点思考,不如说对建立模型的几点思考更准确。

笔者以为,目前在模型的建立上面,有几点误区:一、重形象直观,轻抽象概括。

以《植树问题》为例,两端都栽树,很多老师喜欢以手为例。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7》课件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7》课件

4棵
25米
6棵
30米
7棵
……
每隔 140米种一棵 (两端都种) ,要种 多少棵树?
基本练习
(2)在一条长36米的走廊一边摆花,每隔4米摆一盆(两端 都摆)。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3)明明在屋旁的小路一边种树。小路全长21米,从路口 开始每隔3米种一棵。至少要种多少棵树?
每隔5米种一棵,各要种多少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植树问题, 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理解并掌握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解决 相关的类似的问题。
每隔5米种一棵,要 种多少棵树?
每隔5米种一棵,各要种多少棵?
路长 (米)
10 15 25 30
两端都种 画一画
棵数
每隔5米种一棵,各要种多少棵?
10米
3棵
15米
10米
3棵
15米
4棵
25米
6棵
30米
7棵
……
拓展练习
(1)用一根长54米的绳子剪跳绳,每6米剪一根, 一共要剪几次?
(2)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队伍全长8米,每两 人之间相距1米。一共有多少人?
பைடு நூலக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
为了美化校园,要在校外的一条长12米的小路的
一侧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小树,需要领几棵小树?
植树要求:
在全长12米的小路上植树,要 求每隔3米种一棵。
活动要求:
1、小组讨论:应怎么植树?
2、在这条小路上模拟植树。
3、小组交流有几种植树方法。
间隔数
只栽一端
两端都栽 两端不栽
棵 数
4 4 4
4
5
3
讨论:你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规律
• 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 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口答:
如果有12个间隔,应该栽多少棵树? 两端都不栽,需栽11棵 只栽一端,需栽12棵 两端都栽,需栽13棵
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教学楼 和食堂相距100米的小路一 两侧植树,相 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一共要种 几棵树?
15-1=14(个) 14×2=28(米) 答:这列队伍长28米。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课外练习: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 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5-1=4
8÷4=2(秒)
12-1=11 11X2=22 (秒) 答:需要22秒.
教 学 楼食堂来自100÷5=20(个) 20-1=19(棵) 答:一共要种19棵树。
把一根10米长的木头平均分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需要
多少分钟?
5-1=4(次) 4×8=32(分钟)
答:需要32分钟。
同学们做课间操,15个小朋友排成一列, 每两个小朋友间隔2米,这列队伍长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