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我国植树造林的成果
中国在保护森林的事迹
中国在保护森林的事迹
中国在保护森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以下是中国在森林保护方面的一些主要举措和成就:
1.立法和政策: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以保护森林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规规定了保护森林资源、防治森林火灾、恢复破坏森林等方面的内容,落实了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2.自然保护区:中国设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了保护森林的重要生态系统。
这些自然保护区帮助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森林资源管理:中国大力推行林业公益性补偿制度,鼓励农民和村民参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此外,中国实施了森林资源清查和调查制度,加强了森林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4.森林防火:中国加强了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灭火工作。
通过建立早期预警和报警系统、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5.森林植被恢复:中国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造林绿化等项目,加大了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扩张力度。
截至2020年,中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近2000万公顷,有效改善了森林资源质量。
6.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森林保护合作,与其他国家分
享经验、技术和资源。
中国通过参与国际林业合作等途径,加强了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森林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通过法律、政策、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植被恢复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在绿化方面的成就
我国在绿化方面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绿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大了绿化投入,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大力推进森林植被的增加和保护。
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的实施,我国森林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3.0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效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我国在城市绿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各地政府加大了对城市绿地的投入,通过建设公园、绿地、花坛等形式,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
例如,北京市通过大规模的绿化行动,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空气质量,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如上海的“绿化千岛湖”行动、广州的“绿化南沙”计划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在农村绿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农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我国农村绿化工程的实施,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手段,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农村的山水田园风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农村旅游的发展。
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例如,长江三峡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有效保护了中国特有的大熊猫等濒危物种。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
总的来说,我国在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未来,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绿化投入,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绿色家园。
中国植树造林取得的成就
中国植树造林取得的成就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覆盖率一度下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
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超过70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位居世界第五。
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和付出。
植树造林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更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自然灾害。
中国政府在植树造林工程中,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沙漠治理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退耕还林是中国植树造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将一些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使其恢复为森林或草地。
这不仅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还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荒山造林是中国植树造林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山地多、荒地多的国家,荒山荒地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为了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荒山造林计划,将荒山荒地改造为森林或草地。
这不仅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还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沙漠治理是中国植树造林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干旱地区多、沙漠化严重的国家,沙漠化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为了防止沙漠化的扩大,中国政府实施了沙漠治理计划,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植树造林、固沙造林、沙漠绿化等。
这不仅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还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国植树造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自然灾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行植树造林工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植树造林的成就和数据
我国植树造林的成就和数据
我国一直致力于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我国共计实施植树造林工程,累计造林面积达到了82亿亩。
其中,固定沙丘、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面积分别为2.2亿亩、2.5亿亩和1.5亿亩。
近年来,我国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2018年,我国新植树木面积达到了687万公顷,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了超过3000万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超过3400万亩的自然保护区。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对林地的保护,严格控制了林地的开发和利用,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植树造林工作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林业产值已经达到了7.5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超过6%。
同时,植树造林还能够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植树造林的基本国策,加大力度,提高效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 1 -。
我国植树造林的案例及成就
我国植树造林的案例及成就
植树造林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环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必要手段之一。
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982年,我国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达4060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之一。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完成造林7357.67万亩,其中实行造林补偿的4712.04万亩,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面积1.73亿亩。
我国年造林面积持续增长,2019年年度任务是建设688.3万亩林地,实际完成716.4万亩,超额完成3.3%。
我国还推行了退耕还林工程,使得荒山荒地、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转为绿地。
其中,在南方水土流失治理和湿地恢复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湖北省的“千里光杨柳工程”,以及云南省的滇池治理等。
此外,我国植树造林质量逐年提高。
2000年以来,我国推进行动的“优胜劣汰”造林,不断提升每亩林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各地还不断通过立法完善法规,采取各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在昆明等城市,实行每个新建小区都要植树造绿地步行、公共区域绿化率达到90%的要求。
总之,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植树造林国家之一。
2024年植树造林工作总结
2024年植树造林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2024年是我国植树造林工作的关键之年。
在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植树造林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成果展示1. 植树造林面积扩大2024年,我们积极组织农民和志愿者参与植树造林工作,共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XXX万亩,比去年增长了X%。
其中,重点在生态脆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2. 树木成活率提高通过加强栽植技术培训和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我们成功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
据统计,2024年植树的树木成活率达到了XX%,相比去年有明显提升。
这对于保证植树造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3. 生态效益显著随着植树造林工作的持续进行,生态效益也逐渐显现出来。
2024年,我们的植树造林工作在改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同时,栽植的树木也起到了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改善微气候等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环境质量。
4. 社会参与度提高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组织了多项植树造林公益活动。
通过倡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大大提高了社会参与的度。
此外,我们积极开展了植树义务劳动、发放树苗等形式,引导广大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植树造林事业中来。
三、存在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在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过程中,资金始终是一个关键因素。
尽管我们在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上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这对于我们进行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提高树木成活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2. 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虽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并配备了相关技术人员,但人员专业素质仍有待提高。
对于一些特殊的树木种植和养护工作,我们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
四、改进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了更好地推动植树造林工作,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并寻求更多的社会捐款。
近几年植树造林的数据
近几年植树造林的数据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几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和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我们可以从国家层面来看植树造林的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16年以来,中国每年的绿化面积都在稳步增加。
2016年,全国绿化面积增加了66万公顷,2017年增加了69.33万公顷,2018年增加了69.11万公顷,2019年达到了74.6万公顷。
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植树造林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
而在具体的项目中,国家级的重点工程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例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推行的一项重要农村生态建设工程。
根据国家林草局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全国累计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已经达到了2.74亿公顷,其中森林面积达到了1.45亿公顷,草地面积达到了1.29亿公顷。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贫困山区的生态安全。
此外,近年来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力度。
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数据,在城市和县城的公共绿地方面,中国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项目。
2016年,全国共新建和改善了城市和县城的公共绿地1523万公顷,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1650万公顷、1680万公顷和1663万公顷。
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义务植树活动。
根据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数据,2016年中国共有1.27亿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2017年达到了1.42亿人次,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1.37亿人次和1.42亿人次。
这些数据显示了广大公众对植树造林事业的积极参与,展示了中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行动。
总体而言,近几年中国政府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项政策和举措的实施,推动了绿化面积的稳步增加,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保护了生态安全。
中国沙漠植树造林成就
中国沙漠植树造林成就
我国的沙漠面积将近20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我国将近20%的地方都是沙漠。
因此,治理沙漠势在必行,我国通过在沙漠中种植沙棘、沙柳、骆驼刺等耐旱植物,已经控制住了沙漠的继续蔓延,控制住沙漠代表着我国已经开始征服沙漠。
中国实施了覆盖范围最广的防沙治沙工程,工程覆盖了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使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实现了历史性逆转。
1994年,科研人员开始进行防沙绿化先导试验,利用地下水造林,并筛选出柽柳、沙拐枣、梭梭等一批适应沙漠环境的造林树种。
1999年完成生物防沙试验工程,2001年建成防护林生态示范工程,为实现沙漠公路的全线绿化奠定了基础。
2003年7月,总投资2.2亿元的沙漠公路绿化工程开工建设。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线采用咸水滴灌造林技术,
设计年耗水总量550万立方米;防护林生态工程栽植苗木总量达到1800余万株,林带总面积3000余公顷。
这条绿化带的建成,带动了沙漠公路客流的增长,饭馆、旅社、商铺等纷纷在沿途落户,塔里木盆地的野生动物也开始沿着这条绿色通道迁移和繁殖。
今天。
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的成就
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的成就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植树造林成为了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的成就。
一、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植树造林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008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植树造林,修复和保护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各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二、成果显著中国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中国累计造林面积达到了696.7万公顷,占全球造林面积的20%以上。
其中,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8.6%提高到了2018年的22.96%。
这些数字证明了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生态效益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可以带来丰富的生态效益。
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造林可以增加土地的固碳能力,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改善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四、经济效益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带来生态效益,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为国家提供木材、果实等资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五、社会效益植树造林还可以带来社会效益。
植树造林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之,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政府的政策支持、显著的成果、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都为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中国在植树造林的成就
中国在植树造林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源于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一,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一目标为中国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自2008年起,中国政府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旨在将我国北方三个半干旱地区,即内蒙古、甘肃和宁夏,打造成一个防护林体系。
这个项目涉及数千万亩土地,并且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第二,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了林业科技创新。
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林业科技研究院不断开发出适应不同条件的树种和植树技术。
这些新品种大大提高了树木的生长速度和适应性,使得植树造林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三,中国政府大力推广了森林康养的理念。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森林康养的价值。
为此,中国政府积极开发森林资源,建设森林公园,推广自然疗法等等,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一个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四,全社会广泛参与植树造林行动。
在中国,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全民事业,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中国政府每年都会组织一系列植树活动,而志愿者们也会积极自发的参与各种植树活动,通过种下一棵树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在政府、科技、康养和全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这个中华大地逐步变得更加生态、美丽。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未来仍将继续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十八以来林业取得的成就
十八以来林业取得的成就
自十八大以来,林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森林覆盖率的大幅提升。
据统计,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16.55%上升到21.66%,成为世界上森林面积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此外,林业的生态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十八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生态工程,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物种多样性。
同时,我国也在国际上积极参与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合作,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林业的经济贡献也越来越大。
十八以来,我国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林产品生产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
同时,林业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十八以来我国林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林业向高质量发展。
- 1 -。
我国植树造林案例及成就的总结
我国植树造林案例及成就的总结植树造林是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一项重要国策,旨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总结我国植树造林案例及成就,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国家层面的植树造林成就1.1 亿万亩绿地行动:我国自1978年启动亿万亩绿地行动以来,已成功实施了多个阶段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
这项行动不仅使我国森林覆盖率快速提升,也为保护生态环境、治沙固沙、改善人居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三北防护林体系:我国三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薄弱的地区,为了治理沙漠化,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
通过植树造林,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三北防护林体系,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并减缓了沙漠扩张的速度。
1.3 "绿色长城"工程:我国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道壮丽的山水长城。
为了保护和修复长城,我国推行了"绿色长城"工程,通过植树造林、绿化修复等措施,保护了长城的生态环境。
这一工程不仅使得长城更加美丽,也有助于吸收大气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
二、地方层面的植树造林案例2.1 云南绿化工程: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省份,该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乱砍滥伐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增强森林资源,云南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2.2 广东东江林业发展:广东是我国的工业大省,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匮乏问题。
为了改善森林覆盖率,广东实施了东江林业发展项目,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引进苗木和培育优良树种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植树造林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它既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参与绿色生活的具体行动。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植树造林实践中,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国植树造林案例及成就的总结
我国植树造林案例及成就的总结首先,我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成就显著。
近几十年来,我国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项目,如“三北”防护林工程、“西部大开发”工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工程”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保护了土地资源,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有效缓解了土地的退化和沙化问题。
尤其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使国家森林面积得到大幅增加,有效防止了沙尘暴天气,保障了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其次,我国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工程。
例如,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大量的贫瘠荒漠地区经过植树造林后,发生了明显的生态恢复,土地质量得到改善,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此外,还有一批重要的生态恢复工程如长江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等,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水资源。
再次,我国植树造林事业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行动的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我国极大地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了土地的侵蚀、水源的缺乏、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生态问题。
另一方面,植树造林行动也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例如,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不仅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升。
最后,我国植树造林事业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政策制定、投资引导、组织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动了植树造林行动。
同时,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也为植树造林事业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包括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民、志愿者等各个群体纷纷加入到植树造林行动中,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的植树造林事业在大规模项目的实施、生态修复的成果、生态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国在植树造林中取得的成绩
我国在植树造林中取得的成绩
自1978年以来,中国领导就将植树造林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和力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植树造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林业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达
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
3.04%。
其中,造林面积超过了7.8亿亩,是全球最大的植树造林国家。
2.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植树造林工程改善了区域内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因素,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例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的水土保持情况有所改善,荒漠化和沙漠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3. 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发增加。
植树造林工程不仅提高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也为从事林业、木材加工、旅游等行业提供了就业机会。
总之,植树造林是我国的一项优秀工程,不仅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植树造林,让整个生态环境更加美好,让生活质量再上一层楼。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成果有:一、植树造林绿化。
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抵御气候变化,补充水源,地质灾害防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水土工程建设等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从森林草原植被保护到森林植被重建、宜居环境改善,从绿色生态工程到中央级生态功能区建设,从西部大空间开发到农村绿化绿色水系构筑,再到周边绿色廊带建设,实现了植树造林的深入到根本的变革。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积极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有害物质跨境流动、反对污染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法规政策,同时也采取了公害治理、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风险管理等措施,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优化城乡融合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使城乡人口、经济、社会等多种要素实现高度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
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了城乡结合部的迅速发展,全面加强城市化和乡村化的协调发展,构建了以城乡融合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城乡关系。
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层面建立起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抓细节、做深入,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植到社会各界、民众大众的心中。
五、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环境知识,以实现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
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社会调查、学术交流和参考实践等方式,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和环境知识的培养,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生态文明的共同意识。
中国植树造林的成就作文
中国植树造林的成就作文在中国,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植物资源只知索取而不加以保护和建设,因而,造成许多严重后果,现在,我国森林面积只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同世界各国的平均数22%相比,我国属于缺林少木的国家。
因此,植树造林这一活动势在必行。
那么,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呢?首先,植树造林能涵养水源。
据统计,5万亩森林的涵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
由此,可以看出,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主要与植物的根系有关。
当雨水降落到地面上时,楨物庞大的根系利用它根尖上的根毛区将地面上多余的水分吸入体内,既供自己进行生命活动,又保持了水分。
在有森林的地区,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变成地下水的约占35%。
在没有森林地区,变成地下水的仅占10%。
其次,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
现在也许有人担心,人和动物进行呼吸时,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那么,天长日久,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减少呢?人和动物会不会死亡呢?不会的。
因为,在地球上有许多植物,它们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吋,总是吸收二氧化碳,呼出大量氧气。
据测试:1公顷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产生新鲜氧气700多公斤。
不少植物还能吸收有害气体。
所以,上面的担心真可谓杞人忧天了。
植树造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
各种灌木和乔木可以利用它们庞大的根系紧紧地抓住土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据调查:由于森林、草原的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仅黄河、长江每年带走的泥沙就有26亿吨,相当于冲走600万亩良田。
这难道不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吗?此外,植树造林还能吸滞尘埃,森林有着“天然吸尘器”之美称。
有些树木能吸滞尘埃,这是由于叶子表皮上有一层绒毛,再加上叶子的表面积较大的缘故。
试验证明:1公顷松树林一年可以吸滞尘埃34吨。
在有森林地区空气中含尘量比无林区少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大地一片郁郁葱葱,那么,那些令人讨厌的灰尘就会大量减少。
所以在城市,植树造林除了能够绿化和美化环境外,还有益于人体健康。
中国植树造林的成就作文
中国植树造林的成就作文
嘿,您知道吗?咱中国在植树造林这方面,那可真是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就说我去年去了趟塞罕坝吧。
以前听说那地方曾经是一片荒漠,风沙特别大。
可当我到了那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树木,那场面,太壮观啦!我走进树林里,踩着厚厚的落叶,感觉就像走在柔软的地毯上。
我碰到了一位在当地工作了好多年的大叔,他跟我讲起以前的事儿。
他说以前这地方几乎看不到一棵树,一刮风,漫天都是黄沙,出门都得捂着嘴。
后来,好多人来到这里,下定决心要把荒漠变成绿洲。
他们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种树。
刚开始,种下去的树苗好多都活不了,他们也不气馁,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进方法。
大叔说,有一次下大雨,新种的树苗眼看就要被冲走,大家冒着雨拼命去保护那些小树苗,一个个都变成了泥人。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你再看看现在,塞罕坝变成了美丽的森林
公园,空气清新,风景如画。
像塞罕坝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还有好多好多。
正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地植树造林,咱们的环境才变得越来越好。
这就是咱中国植树造林的成就,是不是特别厉害?。
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重大成就
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重大成就说到我国植树造林的成就,真是不得不提,咱们国家在这方面可真的是下了大力气,走在了世界前列。
你知道吗?过去咱们的国土上,荒漠、沙漠、裸露的黄土坡一大片,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慌。
想想那时候,地球妈妈简直快要哭了。
可现在呢?哎呀,变化可大了。
全国各地的绿化覆盖率一年比一年高。
你看,现在的城市绿地、公园小道,走一圈,恍若仙境。
瞧瞧那“绿意盎然”的景象,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走路都有劲儿了。
记得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地方干旱、风沙大,沙尘暴一来,真的是天昏地暗,一股子沙子飘进眼睛里,别提多难受了。
但现在,谁还会担心这些?咱们国家在植树造林这块,已经做出了不少“漂亮”的成绩。
你要说这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那可真是说不完的。
像是大西北、东北、华北这些地方,本来原本是荒漠和干旱地区,可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变化简直像是魔法一样。
现在那儿的沙漠慢慢地被绿树覆盖,昔日的“风沙大户”已经成了绿洲。
这一切,真的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汗水和智慧。
我国的植树造林,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得可踏实了。
你知道吗?仅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咱们就种植了好几千亿棵树。
什么概念?这得多壮观啊!这些树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还能保护水土、防风固沙,甚至提高空气质量。
你走到大城市里,看看那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路边的花坛,都是绿意盎然的生命。
你都能感觉到那种活力扑面而来,心情也一下子轻松了。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国家为了应对“沙尘暴”,实施了一项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
瞧,经过几轮的种植和管理,那些原本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带,渐渐有了生机。
原来只能一眼望到头的黄土,已经可以看到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空气也变得清新了。
不光是人类受益,连那些小鸟和昆虫都开始“回家了”,你看那飞来飞去的小鸟,仿佛在向大家宣布,咱们的地球母亲终于恢复了活力。
你知道吗?咱们国家的“绿化大军”可不止是种树这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种树容易,管树难!许多地方不仅仅注重植树的数量,更看重的是树种的选择和后期的养护。
最新整理年我国造林绿化工作成果报告.docx
最新整理09年我国造林绿化工作成果报告造林绿化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履行林业使命的基本前提。
当前我国造林绿化工作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在增长方式、区域重点、社会需求以及木材供应形势四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造林绿化的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森林经营已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
当前我国造林绿化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林地产出率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单位面积蓄积量仅有84.73立方米,人工林只有46.39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2.94%。
其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只重视了植树造林和采伐利用两个环节,而忽视了森林经营这一关键环节。
今后全国林业工作,特别是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荒山荒坡造林绿化工作的地方,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经营抚育上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使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造林绿化的区域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立地条件困难区域造林绿化工作已成为扩大森林面积的主攻方向。
当前我国缺林少绿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生态状况十分脆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十分严重,严重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
加快上述立地条件困难区域的造林绿化,已成为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主战场和要啃的“硬骨头”,也是我国扩大森林面积的潜力所在。
造林绿化的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身边增绿”已成为让人们直接享受更多更好生态产品的迫切要求。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实行“身边增绿”,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
在大力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行“山上治本”的同时,各地各单位要全面推进“身边增绿”,加强城市、村庄、校园、矿区、营区、平原以及路边、渠边、河边、湖边绿化。
木材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立足43亿亩林地解决我国的木材需求问题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为了满足国内对木材的需求,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
当前,世界森林资源仍在减少,对木材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进口木材的空间日益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植树造林的成果
小编希望我国植树造林的成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下面带您简单介绍一下。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
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
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达到157.7亿吨、碳储量78亿吨,相当于燃烧109亿吨标准煤产生的碳排放量。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每年10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我国GDP33.5万亿元的近1/3。
据统计,1979~2009年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8302.13万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3179.32万公顷,天保工程完成863.06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完成2192.11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577.37万公顷,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完成181.97万公顷,长江防护林工程完成601.92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工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