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流程

合集下载

现代图书编辑与出版的工作流程

现代图书编辑与出版的工作流程

现代图书编辑与出版的工作流程现代图书编辑与出版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涵盖了从文本创作到最终出版的全过程。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工作流程,展示了编辑与出版人员在各个环节中的任务和责任。

1. 招募作者和选题编辑与出版的第一步是招募优秀的作者和选择合适的作品题材。

编辑团队与作者合作,讨论并确定主题、目标读者群等关键要素。

同时,他们也负责版权的谈判与购买,确保作品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

2. 稿件初审与选择编辑在收到作者的投稿后,进行初步审查。

他们将评估稿件的质量、创意、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并决定是否对稿件进行进一步的审稿。

3. 清理与修改编辑团队对通过初审的稿件进行详细的清理工作。

他们会检查并修正语法错误、重复使用的词语、逻辑不通的部分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编辑可能还要与作者进行沟通,讨论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4. 校对和编辑在清理和修改完成后,编辑团队将对文本进行校对工作。

他们要仔细检查和修正拼写、标点、格式等方面的错误。

同时,编辑还要判断文本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编辑。

5. 设计与排版在文本编辑完成后,设计师和排版师将介入工作流程。

他们将负责确定书籍的版面设计、字体风格、插图等内容,并将文本与图像进行结合,以打造出美观而具有吸引力的图书。

6. 印刷与制作设计和排版完成后,图书将进入印刷阶段。

出版商通常会与专业的印刷厂合作,以确保图书的质量和出版时间。

此阶段还包括封面设计、装帧制作等工作。

7. 销售与宣传一旦图书制作完成,编辑与出版工作流程便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销售与宣传。

编辑和出版商将制定销售策略,包括书店宣传、媒体推广、在线销售等。

同时,他们还会与作者合作,在各种场合进行图书宣传和签售活动,以提高图书的知名度和销量。

总结:现代图书编辑与出版的工作流程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过程。

从招募作者和选择题材,到初审、清理、修改、校对、设计、排版、印刷,最终到销售与宣传,每个环节都需要编辑和出版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努力。

图书编辑流程

图书编辑流程
质检稿件
三审三校
照 原 稿
编辑校对
一、约稿(组稿)及前期准备工作
图书编辑
准备工作
根据需求、研
究竞品
制定大纲
组内讨论、 部门审核
确定大纲
跟进写作进度
关注老师 写稿情况
约稿
分配任务,寻 找合适作者
筛 选 作 者
制定约稿计划
图书编辑
1. 前期准备工作 (1)研究竞品——市场调研 选择与选题类似的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主要进行优缺点的对比,确定自己 图书的亮点,做到与同类图书有一定的区分度。 (2)了解读者需求——与老师沟通 通过多种渠道(微信、QQ、电话、邮件等)与老师建立联系,通过老师了 解一线老师对选题的看法,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选题中自己存在疑惑 的地方,可以重点向老师进行咨询;在进行老师调研的时候,要全面(例如: 教学水平、学生水平,图书版本、经济水平等)收集尽可能多的意见。
号等)
③统计费用(按照学科、项目分类统计) ④核实信息(组内汇总完成,让老师核实自己打款信息;部门汇总完成,编辑核实打款信息) ⑤制作打款申请单 ⑥打款 ⑦回访是否收到费用 注意:写稿老师和收款老师最好是同一个人名
图书相关术语
封面(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封四)、书脊、勒口、钉口、切口、环 衬、扉页、版权、前言(序)、目录、索引、篇章页、正文、插页、后记、 版式、版心、通栏、分栏、跨栏(破栏)、跨页(少儿图书)、天头、页眉、 地脚、页脚、留白、附录、注解、参考文献、另页、另面、表注、图注、背 题、版次、印次、印数、居中、出血、接排、平装、精装、线装、骑马钉、 胶钉、胶头、印张、千字、装袋、装盒、塑封、全张纸、半张纸、开本、产 品尺寸、护封、腰封
图书编辑
⑥检查对照 A.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是否一直,例如答案为A,题中A却是不符合题意的) B.标题(每个部分标题是否对照,包括空格多少,与目录是否对照,页码是否对照) ⑦注意 A.重叠(文字是否重叠、图标是否重叠) B.断排(数字和单位、标点符号、单字成行) C.压字(行与行之间,尤其是下标) D.不随意改稿(如果通版发现有些地方看着不顺眼,翻阅校对稿件,多人同时核实)

5 图书编辑出版流程(简)5.6-5.8ppt

5 图书编辑出版流程(简)5.6-5.8ppt

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 检查扉页、版本记录页、出版说明、前 言中的书名、著译者署名、出版者名是否有差错。 ② 目录内容同正文和辅文的标题是否一致。 ③ 表格、插图和地图的位臵对不对,有无 倒臵,图文是否相符。 ④ 图书章节标题排在一面的末尾叫“背 题”,这是不允许的。小标题如果恰好排在奇数 页末尾,要设法调整位臵,移到下一页或把下页 的正文移过来一二行。 ⑤ 检查外文大小写、字母、语种和移行是 否正确。
1校订
菩萨蛮 黄鹤楼 (1927春)
茫茫九派流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毛主席诗词手稿
天煞 舒芜 清明 于丹
ⅳ 校订:即根据可靠资料订正引文、事 实、数据等方面的差错。 ⅴ 整理:它是指为使书稿符合排版要求 而进行的技术加工,包括统一体例、用字用 语、书写格式,描清字符,标注说明有关事 项,保持书稿整洁等。 ⅵ 写辅文:例如内容提要、出版说明、 后记、编辑者注等。
黄金 纪连海
5.6.3 书稿发排要求 在书稿发排前,应将加工整理的书稿给作者 审定签字。经作者签字的书稿就可以送往印制生 产部门排印复制了,这就叫发稿或发排。 发稿时对书稿的要求是“齐、清、定”。 齐:就是要求书稿齐全(包括图表和附件, 如前言、目录、后记、附录等;对于正文,要求 篇、章、节以至段落、词句完整无缺,特别要防 止缺页、中断现象),不可缺少书稿中应该有的 任何一部分。
7校订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版社编辑、出版、印刷流程规范

出版社编辑、出版、印刷流程规范

出版社编辑、出版、印刷流程规范一、初审书稿初审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

要求通读全文,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稿件的价值,稿件的具体内容、体例、结构、形式、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在此基础上对稿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最后以“初审意见”的形式对稿件是否采用、是否需要退改以及如何退改、是否需要外审等提出具体意见。

二、复审编辑室由编辑担任初审的书稿,由编辑室主任复审并签署意见;由编辑室主任担任一审的书稿,则交由具有副编审职称的其他编辑室主任复审。

复审人员原则上要求通读全部稿件,并对初审者关于稿件优缺点、价值、质量、效益等的意见进行审核与判断。

对于初审者遗留的问题应予以解决。

把握不准的,提出书面意见,交由终审处理。

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初审,复审人员有权要求初审者返工。

复审结束后要写出复审意见。

三、终审终审由分管副社长或具有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

终审者对稿件内容质量全面负责,着重审查稿件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

如认为稿件尚有问题,或者前两审中还有未了事项,可提出异议,并责成责任编辑、复审者重新考虑或另行处理。

终审的处理意见一般是决定性的。

四、编辑加工在三审工作结束后,编辑对书稿加工处理。

考虑根据书稿内容对版式、封面设计、营销方式提出要求、建议。

对市场类图书,要针对书稿内容和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对书名、封面、封底的广告用语、勒口的介绍文字等作精心提炼,努力挖掘市场类图书的差异性,体现新颖性、独特性。

书名、内容提要由分管副社长审核,报社长审定。

初审原稿是电子稿的,要高度重视文档转换过程中涉及的图、表可能出现的图表模糊、清晰度差问题,不符合出版要求的图表要及时提请作者更换。

五、发排责任编辑将符合“齐、清、定”要求的稿件,交编务室登记检查后方可发排。

责任编辑会同排版人员确定版式、字体、字号。

排版人员对书稿的校样要认真核改,努力减少差错。

六、一校一校由责任编辑或作者自己校对。

一校要核对原稿。

一校后的书稿差错须控制在万分之八以内,超过万分之八的,参照《编辑、校对、审读、出版连带责任奖罚办法(修订)》(下文简称:奖罚办法<修订>)执行。

图书出版流程及编辑规范

图书出版流程及编辑规范

图书出版流程及编辑规范第一章:图书策划与选题 (3)1.1 选题策划 (3)1.1.1 选题的来源 (3)1.1.2 选题的筛选 (4)1.1.3 选题的策划 (4)1.2 选题论证 (4)1.2.1 市场分析 (4)1.2.2 选题的价值评估 (4)1.2.3 可行性分析 (4)1.3 选题审批 (4)1.3.1 提交材料 (4)1.3.2 审批流程 (4)1.3.3 审批结果 (5)第二章:作者与编辑合作 (5)2.1 作者选择 (5)2.2 编辑沟通 (5)2.3 签订合同 (5)第三章:稿件撰写与提交 (6)3.1 稿件撰写 (6)3.1.1 确定稿件主题 (6)3.1.2 拟定稿件结构 (6)3.1.3 撰写稿件 (6)3.2 稿件提交 (7)3.2.1 提交时间 (7)3.2.2 提交格式 (7)3.2.3 提交内容 (7)3.3 稿件审查 (7)3.3.1 内容审查 (7)3.3.2 格式审查 (7)3.3.3 引用审查 (7)3.3.4 综合评价 (7)第四章:编辑加工与审稿 (8)4.1 稿件编辑 (8)4.2 稿件审稿 (8)4.3 稿件修改 (9)第五章:图书设计制作 (9)5.1 封面设计 (9)5.2 版式设计 (10)5.3 插图与排版 (10)第六章:校对与质量检查 (10)6.1 校对流程 (10)6.1.1 初校 (10)6.1.2 二校 (11)6.1.3 终校 (11)6.2 质量检查 (11)6.2.1 内容检查 (11)6.2.2 形式检查 (11)6.3 错误处理 (11)6.3.1 错误分类 (11)6.3.2 错误处理方法 (12)6.3.3 错误反馈 (12)第七章:图书印刷与装订 (12)7.1 印刷工艺 (12)7.2 装订工艺 (13)7.3 印装质量检查 (13)第八章:图书营销与发行 (14)8.1 营销策略 (14)8.1.1 精准定位 (14)8.1.2 品牌塑造 (14)8.1.3 线上线下融合 (14)8.1.4 营销活动 (14)8.1.5 口碑传播 (14)8.2 发行渠道 (14)8.2.1 实体书店 (14)8.2.2 电商平台 (14)8.2.3 图书馆、学校等机构 (15)8.2.4 网络文学平台 (15)8.2.5 电子书 (15)8.3 销售与反馈 (15)8.3.1 销售数据分析 (15)8.3.2 读者反馈 (15)8.3.3 营销效果评估 (15)8.3.4 市场动态监测 (15)第九章:版权管理与授权 (15)9.1 版权登记 (15)9.1.1 版权登记的定义 (16)9.1.2 版权登记的流程 (16)9.1.3 版权登记的好处 (16)9.2 版权授权 (16)9.2.1 版权授权的定义 (16)9.2.2 版权授权的类型 (16)9.2.3 版权授权的注意事项 (17)9.3 版权纠纷处理 (17)9.3.1 版权纠纷的类型 (17)9.3.2 版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17)第十章:图书评价与反馈 (17)10.1 图书评价 (18)10.1.1 评价标准 (18)10.1.2 评价方法 (18)10.1.3 评价结果 (18)10.2 读者反馈 (18)10.2.1 反馈渠道 (18)10.2.2 反馈内容 (18)10.2.3 反馈处理 (18)10.3 改进措施 (18)10.3.1 加强选题策划 (18)10.3.2 提高编写质量 (19)10.3.3 优化排版设计 (19)10.3.4 加强宣传推广 (19)第十一章:图书数字化与网络出版 (19)11.1 数字化出版 (19)11.2 网络出版 (19)11.3 电子书与有声书 (20)第十二章:出版法律法规与伦理 (20)12.1 出版法律法规 (20)12.1.1 出版法律法规的制定 (20)12.1.2 出版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20)12.2 出版伦理 (21)12.2.1 出版伦理的主要内容 (21)12.2.2 出版伦理的实践 (21)12.3 出版违规处理 (21)12.3.1 出版违规行为的分类 (22)12.3.2 出版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22)第一章:图书策划与选题1.1 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图书的定位、内容和市场前景。

图书出版公司编辑流程手册

图书出版公司编辑流程手册

图书出版公司编辑流程手册第一章:概述 (2)1.1 图书编辑工作简介 (2)1.2 编辑流程的基本原则 (3)第二章:策划与选题 (3)2.1 选题策划与论证 (4)2.2 选题审批与立项 (4)第三章:稿件接收与初审 (5)3.1 稿件接收与登记 (5)3.1.1 稿件接收 (5)3.1.2 稿件登记 (5)3.2 初审标准与流程 (5)3.2.1 初审标准 (5)3.2.2 初审流程 (5)第四章:稿件编辑与加工 (6)4.1 稿件编辑基本要求 (6)4.2 稿件加工与修改 (6)4.3 编辑部内部协作 (7)第五章:校对与质量控制 (7)5.1 校对工作流程 (7)5.2 质量控制标准与实施 (8)第六章:设计与排版 (8)6.1 图书设计基本要求 (8)6.1.1 保证设计风格与图书内容相匹配 (8)6.1.2 注重版面布局 (8)6.1.3 保持文字清晰可读 (8)6.1.4 色彩搭配和谐 (9)6.2 排版工作流程 (9)6.2.1 素材整理 (9)6.2.2 设计初稿 (9)6.2.3 修改与完善 (9)6.2.4 审核与定稿 (9)6.3 设计与排版审批 (9)6.3.1 提交设计稿 (9)6.3.2 编辑部门审核 (9)6.3.3 作者审核 (9)6.3.4 最终审批 (9)第七章:审稿与审批 (10)7.1 审稿制度与流程 (10)7.1.1 审稿制度的建立 (10)7.1.2 审稿流程 (10)7.2 审批环节与权限 (10)7.2.1 审批环节 (10)7.2.2 审批权限 (11)第八章:版权与授权 (11)8.1 版权管理基本要求 (11)8.2 授权流程与注意事项 (11)第九章:印制与发行 (12)9.1 印制工作流程 (12)9.2 发行渠道与策略 (13)第十章:宣传与推广 (13)10.1 宣传推广策略 (13)10.2 营销活动与渠道 (14)第十一章: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 (15)11.1 售后服务流程 (15)11.1.1 接收反馈 (15)11.1.2 分类处理 (15)11.1.3 问题诊断 (15)11.1.4 解决问题 (15)11.1.5 跟进回访 (15)11.1.6 数据分析 (15)11.2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15)11.2.1 客户分类 (15)11.2.2 客户信息管理 (16)11.2.3 客户沟通与互动 (16)11.2.4 客户关怀活动 (16)11.2.5 客户满意度调查 (16)11.2.6 员工培训 (16)第十二章:团队建设与培训 (16)12.1 团队建设与协作 (16)12.1.1 团队建设的意义 (16)12.1.2 团队协作的方法 (17)12.2 编辑人员培训与发展 (17)12.2.1 培训内容 (17)12.2.2 培训方式 (17)第一章:概述1.1 图书编辑工作简介图书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它涵盖了从选题策划、稿件审理、编辑加工到校对出版等一系列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图书编目工作内容与经过流程

图书编目工作内容与经过流程

♦图书编目工作内容与流程图书编目工作是一项系统、繁琐的工作,科学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下第一步:图书编目部门从采访部门接收到馆的需要编目的图书,包括图书的接收和数据的接收(有些图书供应商会提供图书的MARC数据,该数据可以直接导入的系统中),如果图书馆采访部和编目部为一个部门可以直接进行下步工作第二步:整理图书。

为了方便之后的图书著录工作,需要整理一下图书:把复本放在一起;把同一套书放在一起;属于同一多卷集的图书放在一起等第三步:制作和粘贴条形码。

条形码号是图书在本系统中的唯一的排他性标识,一个条形码号就代表了一本图书,必须为每本图书分配一个不重复的条形码号,因此需要制作与条形码号对应的条形码,并且把条形码粘贴在图书上,为了方便下一步工作,粘贴条形码后图书要按照条形码号顺序摆放。

打印条形码可以在本系统的报表打印工具中完成第四步:图书标引与著录。

图书标引包括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即给出图书的分类号和主题词;图书著录即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对图书信息源进行记录。

一般来说图书馆都会把标引工作和著录工作放在一个流程里,即让一个人在进行图书著录的时候同时进行标引工作。

图书著录工作在本系统的图书编目——图书编目模块中完成。

为了方便下一步书标粘贴工作,著录完的图书也要按照条形码号顺序摆放第五步:打印与粘贴书标。

书标即图书标签,是贴在书脊上的排架标识,书标上通常打印的是图书的索书号和条形码号。

每本图书都要粘贴与其对应的书标,书标粘贴的位置通常为离书底部2-3厘米处,并且每本图书粘贴书标的位置要一致,即书标要粘贴整齐。

打印书标可以在本系统的报表打印工具中完成第六步:图书排架。

按照图书书标上的索书号对图书进行排架第七步:打印目录和财产登记帐。

可在本系统的报表打印工具中完成此工作说明:◆在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中,在进行完标引和著录后,还应该打印图书卡片以供读者检索图书使用,但是因为大多数图书馆现在都使用计算机检索,因此在编目工作流程中没有提到图书卡片的打印。

出版行业图书编校流程手册

出版行业图书编校流程手册

出版行业图书编校流程手册第1章项目启动与策划 (4)1.1 图书项目立项 (4)1.1.1 立项背景分析 (4)1.1.2 确定图书定位 (4)1.1.3 编制立项报告 (4)1.1.4 项目审批 (4)1.2 确定编写团队 (4)1.2.1 确定主编 (4)1.2.2 招募作者 (5)1.2.3 建立编写团队 (5)1.2.4 明确分工与职责 (5)1.3 制定编校计划 (5)1.3.1 编写大纲 (5)1.3.2 制定编写计划 (5)1.3.3 制定审稿计划 (5)1.3.4 制定排版、校对计划 (5)1.3.5 制定发行计划 (5)第2章策划与组稿 (5)2.1 确定图书主题与定位 (5)2.2 约稿与选稿 (6)2.3 签订出版合同 (6)第3章原稿审理 (7)3.1 原稿初审 (7)3.1.1 收集原稿 (7)3.1.2 初审内容 (7)3.1.3 初审意见 (7)3.2 原稿外审 (7)3.2.1 选择外审专家 (7)3.2.2 外审内容 (7)3.2.3 外审意见 (8)3.3 确定终稿 (8)3.3.1 作者修改 (8)3.3.2 复审 (8)3.3.3 确定终稿 (8)第4章编校准备 (8)4.1 确定编辑规范 (8)4.1.1 语法规范:参照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保证图书的语言文字表述准确、规范。

(8)4.1.2 标点符号规范:遵循国家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使句子表述清晰、逻辑性强。

(8)4.1.3 排版规范:根据出版社的排版要求,统一字体、字号、行距、段落缩进等排版格式。

(8)4.1.4 引文规范:对引用的文献、资料等,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标注,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

(9)4.1.5 专业术语规范:对于专业领域的图书,需遵循相关领域的术语规范,避免出现错误。

(9)4.2 准备相关资料 (9)4.2.1 原稿:获取完整的原稿,并对原稿进行初步审核,了解图书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等。

图书编辑制度与管理制度

图书编辑制度与管理制度

图书编辑制度与管理制度一、绪论图书编辑制度是指一个图书编辑部门或出版机构在编辑工作过程中所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目的是确保图书的质量和效率。

管理制度则是针对整个编辑部门的管理体系和规定,旨在提高管理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并保障工作人员的权益。

本文将重点讨论图书编辑制度与管理制度,并探讨如何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来提升图书编辑部门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图书编辑制度1. 编辑流程编辑流程是图书编辑工作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个完善的编辑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选题策划、征稿与选稿、初审稿件、修改与校对、编辑排版、审校、出版等。

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一本图书都能够按时完成并符合质量要求。

2. 版权管理版权是图书编辑部门的核心资产,因此版权管理至关重要。

图书编辑制度应包括版权保护、版权合同签订、版权费用支付等具体规定,确保编辑部门获得的版权资源合法有效,并最大化利用。

3. 质量控制质量是图书编辑工作的生命线,因此质量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图书编辑制度需要明确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建立质量跟踪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修正质量问题,确保编辑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是高质量的作品。

4. 项目管理编辑部门通常会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因此项目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图书编辑制度需要明确项目的立项、计划、执行和验收过程,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和执行机制,确保项目按时完成、高质量交付。

5. 员工培训员工是图书编辑部门的核心资产,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图书编辑制度需要包括员工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培训体系和考核机制,提升员工的编辑能力和专业水平。

三、管理制度1. 组织架构一个明确的组织架构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图书编辑部门的管理制度需要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内容,确保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避免管理混乱和决策失误。

2.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出版业编辑与校对流程指南

出版业编辑与校对流程指南

出版业编辑与校对流程指南第一章编辑准备工作 (3)1.1 素材收集与整理 (3)1.1.1 素材收集 (3)1.1.2 素材整理 (3)1.2 编辑计划制定 (3)1.2.1 确定编辑目标 (3)1.2.2 制定编辑进度表 (3)1.2.3 确定编辑重点 (4)1.2.4 制定校对策略 (4)1.2.5 制定沟通协调机制 (4)1.2.6 预留风险应对措施 (4)第二章稿件接收与初步审查 (4)2.1 稿件接收流程 (4)2.1.1 稿件提交 (4)2.1.2 稿件登记 (4)2.1.3 稿件确认 (4)2.1.4 稿件分发 (4)2.2.1.5 稿件反馈 (5)2.2 初步审查标准 (5)2.2.1 主题是否符合出版社或期刊的出版方向和定位。

(5)2.2.2 稿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学术道德。

(5)2.2.3 稿件结构是否合理,论述是否清晰,语言是否通顺。

(5)2.2.4 稿件中的数据、图表、参考文献等是否准确、规范。

(5)2.2.5 稿件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5)2.3 稿件分类与分配 (5)2.3.1 稿件分类 (5)2.3.2 稿件分配 (5)2.3.3 稿件跟踪 (5)第三章稿件编辑 (5)3.1 内容梳理与修改 (5)3.1.1 了解稿件主题和结构 (5)3.1.2 检查事实准确性 (5)3.1.3 修改逻辑错误和论述不清的地方 (6)3.1.4 删除重复和冗余内容 (6)3.2 结构调整与优化 (6)3.2.1 确定文章结构 (6)3.2.2 调整章节标题 (6)3.2.3 优化段落设置 (6)3.2.4 增删内容 (6)3.3 语言润色与规范 (6)3.3.1 修正语法错误 (6)3.3.3 规范用词 (7)3.3.4 统一格式 (7)第四章校对工作基础 (7)4.1 校对的基本原则 (7)4.2 校对流程与方法 (7)4.3 校对工具与技巧 (8)第五章一校工作 (8)5.1 一校的基本任务 (8)5.2 一校注意事项 (8)5.3 一校后的稿件处理 (9)第六章二校工作 (9)6.1 二校的主要任务 (9)6.2 二校的重点关注 (9)6.3 二校后的稿件处理 (10)第七章三校工作 (10)7.1 三校的目标与任务 (10)7.2 三校的质量要求 (10)7.3 三校后的稿件处理 (11)第八章质量控制与审核 (11)8.1 质量控制体系 (11)8.1.1 概述 (11)8.1.2 质量控制体系构成 (11)8.2 审核流程与标准 (12)8.2.1 审核流程 (12)8.2.2 审核标准 (12)8.3 审核后的稿件处理 (12)8.3.1 稿件采纳 (12)8.3.2 稿件退修 (12)8.3.3 稿件退稿 (12)8.3.4 稿件存档 (12)第九章后期制作与出版 (12)9.1 稿件排版与设计 (12)9.2 校样审查与修改 (13)9.3 出版与发行 (13)第十章编辑与校对团队建设 (14)10.1 团队构成与职责 (14)10.1.1 编辑团队构成与职责 (14)10.1.2 校对团队构成与职责 (14)10.2 团队协作与沟通 (14)10.2.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14)10.2.2 加强团队协作 (15)10.2.3 提高沟通效率 (15)10.3 团队培训与发展 (15)10.3.2 加强内部交流 (15)10.3.3 拓展外部资源 (15)第一章编辑准备工作编辑工作作为出版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出版业图书编辑与校对流程

出版业图书编辑与校对流程

出版业图书编辑与校对流程第1章引言 (3)1.1 图书编辑与校对的含义 (3)1.2 出版业发展简史 (3)1.3 编辑与校对在出版业中的重要性 (3)第2章图书编辑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3)2.1 编辑的专业素养 (3)2.2 编辑的沟通能力 (3)2.3 编辑的市场意识 (3)2.4 编辑的创新意识 (3)第3章策划与组稿 (4)3.1 策划的基本原则 (4)3.2 策划的流程与方法 (4)3.3 组稿的策略与实施 (4)第4章审稿与评估 (4)4.1 审稿的基本要求 (4)4.2 审稿的方法与技巧 (4)4.3 评估稿件的质量 (4)第5章编辑加工 (4)5.1 编辑加工的基本任务 (4)5.2 编辑加工的方法与技巧 (4)5.3 修改与润色 (4)第6章校对的基本原则与任务 (4)6.1 校对的含义与作用 (4)6.2 校对的基本原则 (4)6.3 校对的任务与要求 (4)第7章校对的方法与技巧 (4)7.1 校对的基本方法 (4)7.2 校对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4)7.3 提高校对质量的方法与技巧 (4)第8章排版与设计 (4)8.1 排版的基本知识 (4)8.2 排版软件的使用 (4)8.3 图书版式设计 (4)8.4 封面与插图设计 (4)第9章印刷与装订 (4)9.1 印刷的基本工艺 (4)9.2 印刷质量检测 (4)9.3 装订工艺与要求 (4)第10章版权与合同 (5)10.1 版权基本知识 (5)10.2 版权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5)第11章数字出版与网络编辑 (5)11.1 数字出版概述 (5)11.2 网络编辑的基本技能 (5)11.3 数字出版编辑流程 (5)11.4 网络版权保护 (5)第12章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5)12.1 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5)12.2 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5)12.3 编辑与校对的未来发展 (5)12.4 提高编辑与校对水平的策略与建议 (5)第1章引言 (5)1.1 图书编辑与校对的含义 (5)1.2 出版业发展简史 (5)1.3 编辑与校对在出版业中的重要性 (6)第2章图书编辑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6)2.1 编辑的专业素养 (6)2.2 编辑的沟通能力 (7)2.3 编辑的市场意识 (7)2.4 编辑的创新意识 (7)第3章策划与组稿 (8)3.1 策划的基本原则 (8)3.2 策划的流程与方法 (8)3.3 组稿的策略与实施 (8)第4章审稿与评估 (9)4.1 审稿的基本要求 (9)4.2 审稿的方法与技巧 (9)4.3 评估稿件的质量 (9)第5章编辑加工 (10)5.1 编辑加工的基本任务 (10)5.2 编辑加工的方法与技巧 (10)5.3 修改与润色 (11)第6章校对的基本原则与任务 (11)6.1 校对的含义与作用 (11)6.2 校对的基本原则 (11)6.3 校对的任务与要求 (11)第7章校对的方法与技巧 (12)7.1 校对的基本方法 (12)7.2 校对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12)7.3 提高校对质量的方法与技巧 (13)第8章排版与设计 (13)8.1 排版的基本知识 (13)8.2 排版软件的使用 (14)8.3 图书版式设计 (14)第9章印刷与装订 (15)9.1 印刷的基本工艺 (15)9.2 印刷质量检测 (15)9.3 装订工艺与要求 (15)第10章版权与合同 (16)10.1 版权基本知识 (16)10.1.1 版权的定义与性质 (16)10.1.2 版权的客体与主体 (16)10.1.3 我国版权法律体系 (16)10.2 版权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16)10.2.1 版权合同的种类与内容 (16)10.2.2 版权合同的签订 (16)10.2.3 版权合同的履行 (17)10.3 版权纠纷的处理 (17)10.3.1 版权纠纷的类型 (17)10.3.2 版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17)10.3.3 版权纠纷的证据收集 (17)第11章数字出版与网络编辑 (17)11.1 数字出版概述 (17)11.2 网络编辑的基本技能 (17)11.3 数字出版编辑流程 (18)11.4 网络版权保护 (18)第12章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8)12.1 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18)12.2 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19)12.3 编辑与校对的未来发展 (19)12.4 提高编辑与校对水平的策略与建议 (19)第1章引言1.1 图书编辑与校对的含义1.2 出版业发展简史1.3 编辑与校对在出版业中的重要性第2章图书编辑的基本素质与能力2.1 编辑的专业素养2.2 编辑的沟通能力2.3 编辑的市场意识2.4 编辑的创新意识3.1 策划的基本原则3.2 策划的流程与方法3.3 组稿的策略与实施第4章审稿与评估4.1 审稿的基本要求4.2 审稿的方法与技巧4.3 评估稿件的质量第5章编辑加工5.1 编辑加工的基本任务5.2 编辑加工的方法与技巧5.3 修改与润色第6章校对的基本原则与任务6.1 校对的含义与作用6.2 校对的基本原则6.3 校对的任务与要求第7章校对的方法与技巧7.1 校对的基本方法7.2 校对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7.3 提高校对质量的方法与技巧第8章排版与设计8.1 排版的基本知识8.2 排版软件的使用8.3 图书版式设计8.4 封面与插图设计第9章印刷与装订9.1 印刷的基本工艺9.2 印刷质量检测9.3 装订工艺与要求10.1 版权基本知识10.2 版权合同的签订与履行10.3 版权纠纷的处理第11章数字出版与网络编辑11.1 数字出版概述11.2 网络编辑的基本技能11.3 数字出版编辑流程11.4 网络版权保护第12章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2.1 出版业的发展趋势12.2 出版业面临的挑战12.3 编辑与校对的未来发展12.4 提高编辑与校对水平的策略与建议第1章引言1.1 图书编辑与校对的含义在探讨出版业的相关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图书编辑与校对的含义进行梳理。

图书编辑出版基本流程

图书编辑出版基本流程

图书出版流程图↓↓↓↓↓↓↓↓↓↓↓图书编辑出版基本流程1.总述1.1我国的出版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如此。

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

市场对编辑工作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编辑工作既要适应市场,以多方面、多层次的优质出版物满足读者需要;又不能片面地追逐市场,以市场为惟一导向,降低工作的要求和出版物的品位。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出版业发展的规律,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2编辑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传播和积累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落实编辑工作的方针、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要讲政治,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舆论环境。

1.3编辑工作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

编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要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等编辑实践中总结探索它的规律性,并以此指导实践活动。

如此循环往复,逐步建立和完善编辑学理论,才能使编辑工作不致成为盲目的实践,而成为自觉的创造性劳动。

1.4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环节相互联系、制约和促进,具有严密的整体性,而每一环节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各环节中有许多工序,相互之间同样具有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

图书编辑出版流程和操作步骤

图书编辑出版流程和操作步骤

图书编辑出版流程和操作步骤第一节图书辅文的作用与种类一、图书辅文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出版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版)的“辅文”条目是这样说的:“书籍中正文的附属文字。

多数置于正文前后,夹注和夹论之类则随附于正文。

包括题字、目次、凡例、前言、序言、出版说明、编者的话、编者按语、检字表、各类注释、索引、跋、后记、附录等等。

其作用在于辅佐正文的内容表述,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正文的理解。

”这里有两点:一是辅文多数置于正文之前或之后;二是目的有助于读者者加深对正文的理解。

这种处理原则,就现代图书来说,中外皆然。

书中正文以外的辅助文字,我们统称之为辅文。

2.特征:识别性、说明性、介绍性、参考性二、图书辅文的作用1.保证图书的完整性2.强化图书的功能3.指导购买和阅读4.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5..帮助读者阅读正文辅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更好地、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要领和主旨,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内容。

同时,辅文还为读者提供深入研究作品所设计的内容提供方便。

三、图书辅文的类别辅文种类很多,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评介型辅文、识别型辅文和检索型辅文三类。

具体某本书的辅文的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可多可少,不一定种类齐全。

评介型辅文:主要包括内容提要、序、编辑说明、出版说明、凡例、注释、附录、参考文献、附属光盘简介、相关出版物介绍、跋、后论和编后语等。

识别型辅文:主要包括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及其说明、载体形态记录、版本及印次记录等,以及关于丛书、多卷书、翻译书及其他相关责任人、权利人的记录等。

识别型辅文主要在图书书名页中表述。

检索型辅文:主要有目录、书眉、索引、符号表、检字表、引文出处说明等。

按照辅文的编排位置分,可分为正文前辅文、正文中辅文和正文后辅文这三类:1.文前辅文(1)内容提要。

又叫做内容简介、内容介绍、内容说明……都是简介书籍内容的。

【5A文】图书编辑工作基本流程解析

【5A文】图书编辑工作基本流程解析

五、图书编辑的基 本工作流程
选题→策划→组稿→ 审稿→校对→通读(改错、 规范格式、整体设计) →看版→ 检查样书→批量复制→ 发行
校对: 三校一读,最低限度的校次
一校: “校异同”是指将校样跟原稿 逐字逐句比照,通过查找两者异 同的放放,发现并改正录排错漏。 所用方法,对校法。
二校、三校:“校是非”是指通过对原 稿内在矛盾的是非判断,发现并改正原 稿可能存在的错漏。弥补编辑工作的疏 漏,使书稿趋于完善。也要有通读的概 念。
四、编辑应具有的 知识架构
(1)浓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博览群书”“杂家 (2)编辑的业务知识
实际的编辑中策划能力、审稿能力、编校能力、 设计能力(审美能力)
(3)与本人负责学科相关的素养知识
a.教材 b.考纲(说明与检测) c.考情(本省) d.竞品研究(怎样去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4)出版物审查管理知识
二、历史上著名的 编辑出版人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 14日),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 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清末中进 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 衙门任章京。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 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 董事长等职。解放后,担任上海文史馆 馆长,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1959年 8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商务印书馆掌门人
图书质量1、新编教科书
2、影印古籍
百 衲 本 二 十 四 史
四 部 丛 刊
三、什么是编辑?
我们是中国编辑 ---《中国编辑》杂志代发刊词
刘杲
作作一 编 的品类 辑 人等职 是 士进业 一 ,行身 种 被编份 工 称写。 作 为,简 类 “从单 别 编事的 , 辑此说 也 ”项是 是 。工对

图书编撰报告范文

图书编撰报告范文

图书编撰报告范文一、前言图书编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资源,提供便利和指导。

本报告以一本历史纪实类图书《大海之旅》为例,介绍了图书编撰的基本流程、内容和要求,以及编撰团队的组成和工作分工。

通过对该图书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图书编撰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图书编撰流程图书编撰的流程包括选题、查阅资料、撰写大纲、具体写作、校对和修订等环节。

在选题阶段,编撰团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读者兴趣,确定一本适合的图书主题。

在查阅资料阶段,团队成员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资料,为图书编撰提供支持和参考。

在撰写大纲阶段,团队需要明确图书的结构和篇章安排,并确定各章节的内容和重点。

在具体写作阶段,各个团队成员负责完成自己分工范围内的任务,并及时交流和沟通。

在校对和修订阶段,团队需要对整本书进行细致的校对和修改,确保图书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图书编撰内容与要求图书编撰的内容要根据图书主题和读者需求进行确定。

对于历史纪实类图书,《大海之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海洋的起源和演变、世界各大洋的特点和地理分布、海洋的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海洋文化和海洋科学的发展等。

在编撰内容时,需要确保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应基于可靠的史料和研究成果,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此外,图书编撰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文笔生硬和表达不清。

语言风格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简洁明了,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同时,还要考虑图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感受图书的内容。

图书的编撰要求还包括字数、篇幅和出版周期等方面的考虑,确保图书能够及时面市,满足读者需求。

四、编撰团队的组成和工作分工编撰团队一般由主编、副主编、编审、撰稿人、编辑和校对等人员组成。

主编和副主编负责制定图书的整体策划和章节安排。

编审负责对撰稿人的稿件进行审核和评审,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撰稿人负责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按照大纲的安排撰写相应的章节。

选题策划与图书编辑流程

选题策划与图书编辑流程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一、选题策划的概念1.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2.作用:把握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3.类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一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构思阶段应注意:1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与选题有多大契合度;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与选题特色关联,未来竞争力如何;三选题论证:其目的,是凭集体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部队修改和完善;第二节信息采集信息采集: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一、信息内容与采集方法: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1.社会发展信息: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包括国际形势、国经发展、方针政策、教育等;2.科学文化信息:与出版物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及各门类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3.出版市场信息:1出版动态信息:各种学科类型出版物出版信息、市场需求、价格、出版业统计资料等;2竞争对手信息:与本出版单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包括对手出版规模、品种构成、出版特色、经济实力、出版策略、竞争战略等;4.作者信息:反映作者基本情况的资料,含有关学科作者群分布状况及个人专长/学识等了解分析;5.读者信息:对出版物反映和对为了出版物需求;评价、希望、对单位认知度和认可度;二信息采集的方法:1.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最主要;2.文献检索;3.观众大众传媒;4.人际交往;5.专业市场调查;二、信息采集的要求:1.真实性;2.针对性;3.综合性;4.预见性获取新,淘汰旧,考虑趋势;三、信息处理的步骤:1.筛选;2.加工;3.存储;4.使用;目的:by筛加,便于传递、存储和使用;第三节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一、图书内容与形式的设计一图书内容设计:对相应精神文化作品概貌的设计;图书主题和体裁,提供什么,怎么提供;1.主题设计:选择确定该未来图书中需要为哪些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对图书定性、定量;2.体裁设计:根据读者接受程度,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二图书形式设计1.书名设计:体现图书主题,揭示作品体裁,讲究修辞,达到逻辑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或用暂名;2.篇幅设计:考虑图书主题和体裁,生产成本和目标读者群体的购买力等因素;篇幅影响成本3.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的设计:对图书成品物质形态的设计,考虑性质篇幅用途读者对象等;二、市场预测:1.读者需求情况;2.同类出版物情况;3.选题特色;三、实施方案的设计一作者的落实:考虑其思想水平、学术能力、行文风格等;拟出具体和备选作者;二时间安排:稿件落实/交稿/审稿/退修/编辑加工/审定发稿/校样处理/印刷/装订/出书时间等;三成本与定价预测:对生产成本预测-本量利分析-考虑影响因素读者购买力-拟定价格四宣传计划:备用宣传方式、媒体、不同阶段重点以及时段、场所安排,大的要有费用估算;五营销策略:从图书内/形、目标读者及其需求、作者声望和写作特色、产品销售契机等考虑;四、选题报告的撰写一形成:策划选题的编辑起草-提交编辑室主任退修-集体论证—以编辑室名义提交领导二内容:含1.选题名称,2.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及目的,3.选题价值,4.选题形成过程,5.选题内容及形式设想,6.读者对象,7.拟请的作者,8.与同类出版物的比较,9.时间安排,10.收益预测,11.市场营销建议,12.其他方面情况;第四节选题的论证与优化一、选题的论证:by对选题策划质量的评估来确定其是否可以组织实施的一项工作;保证质量一方式1.一级论证:直接by全社选题论证会分析选题的价值/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筛选选题,形成计划;2.分级论证:先组织编辑室论证,初步筛选,形成部门选题计划,再提交全社论证会讨论;二内容: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a引导性,b独创性;2.市场适应性判断:a针对性,b前瞻性;3.效益判断:最大追求式达到社效与经效的最佳结合;4.可行性判断;二、选题的优化:1.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市场变化,适时修改、补充、调整;3.还要不断努力提高选题的智慧含量;第五节选题计划选题计划是by一定的编辑思想而形成的选题的有机组合,由出版单位根据方针/本单位专业分工范围及出版资源条件,综合分析读者需要和市场情况,对设计采用的选题进行梳理和筛选后编制而成;一、内容与类型:内容分:1.总则:说明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对列入选题作分类统计2.列题:用表格将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或已约作者姓名及单位/主要读者/交稿日等分别列出类型分:按范围:分综合性和专项性;按时间:长期/年度;按主体:国家有关部门、数家、一家;二、结构:一种类:选题的知识、层次、功能、读者、效益结构5个二优化:使各类选题在计划中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三、特点:1.整体性,2.指导性,3.稳定性,4.灵活性四、制订与调整:1.由社长或总编辑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总体构思指导思想/整体目标/规模品种等2.经反复分析论证后,确定的选题即可整理、汇总,形成选题计划,然后报送主管部门审批第六节组稿一、方式:1.个别约稿,2.社会征稿,3.群体集稿二、步骤:一准备1.深入研究选题,2.制订组稿方案,3.物色合适作者;二联系作者;三审读编撰大纲和样稿四确定约稿关系三、落实:1.当好作者参谋,2.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第二章图书编辑第一节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审稿:广义的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选择并通过加工整理使决定采用的稿件达到出版水平的编辑活动,包括审读、审改和审定等;狭义:编辑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作用:通过把关,决定取舍,提高质量,让有益社会的图书面世,防止低劣作品出版,对社会、读者、作者负责,这是石狮选题具体步骤和进行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出版工作者担负的最重要的职责,还可发现创作人才,扩大作者队伍;一、审稿制度2种:1.国家形象出版性质管理的,2.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三审制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举办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种,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二三审制的程序初审-复审-终审;由下到上循序递进,前对后负责并以本审计的意见为后一审级的审稿提供基础,后对前制约并以本审计的意见对前一审级的审稿结果做出评判/补充;如不能解决应增加审次/人数;三三审制的作用特点:1.就程序言:从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的三审制,从下级到上级的递进,兼具服从和制约2.就目标言:每一审级的工作重点不同,具备后督察前和不同审级相互补充的特点;作用:以分级社度制度力求保证对于稿件判断、评价的客观性,最大限度避免由于某级审稿者知识不足和责任心不强和工作疏漏而导致的偏差、失误;四三审制各审级的任务1.初审:1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稿件具体内容、体例、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2对稿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稿件质量作出评价,对非组稿应对其社效经效进行预估3以审稿意见形式表明可否采用,是否需退修、外审等;4报送复审、终审;若退修还要提出退修方案初审者只有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审读,才能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2.复审:1通读;2对初审者意见进行审核判断,表明自己认同、反对或补充、或存疑态度;3弥补初审者提出的问题,对不合要求的初审可要求其返工,对退修意见表明态度;3.终审:1审查稿件政治导向,是否违法/有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是否具有学术、文化艺术价值,是否可产生社效经效;2从本单位出发综合考虑,避免重复出版、毫无特色;二、外审本单位无法解决时,将稿件送出本单位以外的专家或有关部门审读目的是准确评价,避免错误,以提高图书质量;外审意见只供本社决策者参考,不能作为最终决定;外审者必须是专业人员;重点解决无法判断的问题;过程:编辑提出送审报告,经编辑室主任签发提交总编辑室审批;报告内容包括:原稿和作者基本情况、编辑对原稿看法,需请外审者解决的问题,进行外审的原因、要求,拟请人选、外审费用标准等;三、稿件质量评价一对内容质量的评价1.政治性:稿件中的政治立场、观点倾向包括涉及政党、国家、高级领导人、外交、民宗等问题;a基本要求:以马毛邓为指导,以科发为统领;;;b不违反党和国家各项具体方针政策;c不含有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如危害国家等内容的;d不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2.思想性:稿件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有时与政治性相联系;基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科学性:稿件反映客观失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警惕伪科学;4.知识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容量与价值;基要:合乎科学;5.创造性:稿件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特点,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艺术创新等;6.稳定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长时效;图书7.艺术性:稿件对读者产生审美感染力的程度;构思具有创意,语言文字或艺术手法技巧臻于完美;二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1.结构框架:稿件内容层次安排形式;合理的框架有助于突出主题,方便读者把握;结构框架合理表现为:1各部分遵循一定的逻辑,体现系统结构,概述分述关系明确,有明显的层次安排;2不矛盾、不重复,详略有别,又互相呼应;2.行文格式统一:1各级标题采用互有区别的格式标志,同级同标;2各种注释标志应该一致;3图片、公式等标注形式一致并符合规范;4辞书要求凡相同性质的条目都应该具有统一的模式;3.表述形式:稿件中对语言文字符合规范以及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用状况;1语言角度:a语言角度:语句规范无残缺,表述准确,符合语体;b文字角度:无错别字,对异体繁体字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异形词用推荐词形,对数字用法应符合国家标准;2量和单位:不用市制/英制单位,某些公制单位已更换不宜再用,名称/中文符号和目标读者适应;四、审稿结论和稿件处理一审稿的三种结论1.接受出版,2.退修作出结论并提出修改意见,3.退稿;二作出审稿结论的方式1.作者及稿件的基本情况:作者简介、稿件来源、交稿时间,稿件篇幅、审读基本过程;2.稿件主要内容:主题/内容概要/形式特点;3.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4.审读时的疑点/难点;5.对拟退修的稿件,还应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三通知作者1.对接受出版的,告诉作者,征询对合同要款的意见;2.对退修的,退还原稿,附上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分全局的观点、见解、重要史料结构体例表现形式等和局部的个别提法、出入等3.退稿;稿件退还,原始载体退还,约稿的要妥善处理好相应事宜;五、签订出版合同1.内容包括:1双方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签约日期,作品名称;2作者享有着作权保证;3出版权是否专有、改权利所设计的文种、期限、出版发行地域;4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5出版者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量和期限;6出版权可否转授和转授后的利益分配;7作者是否授予电子版本出版权、网络传播权、翻译权修改权等权利;8图书重印再版报酬;9赠送办法和作者优惠构书条件;10违约责任;11纠纷解决方式约定仲裁机关;12其他.2.如何签订:1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后起草;2双方认可;3出版法定代表人签署;4签订;也可以先签一个意向性约稿谢谢,审稿被接受后再签正式出版合同;第二节编辑加工整理与审定发稿编辑加工整理:对已决定采用的稿件再次从各方面进行审核并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的活动;一、原则1.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2.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3.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二、内容:1.消灭差错,2.润饰提高,3.规范统一,4.其他:1核对引文,2查对资料,3校订译文,4推敲标题,5撰写规范辅文三、审定发稿一稿件送审:1.责编应将加工完的稿件逐级报送,填加工记录单,表明是否达到出版要求,签名;2.复审者审阅编加整理是否达到消灭差错等要求,如达到,可提交终审,否则帮助责编修正,签名;3.终审者对稿件最后审阅,着重于政治把关,表明是否发稿,作出决断,签名;二稿件整理:1.复查稿件,2.清稿誊抄,3.检点稿件,4编排次序;三稿件发出:责编办理手续、填写相应格式文件装帧设计单、发稿单CIP,征订单,并将之与审稿意见、编辑加工整理记录一起发出;第三节审定发稿后的编辑工作一、校样处理:一审读校样,二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三检查付印清样:1.排版质量:格式是否统一、更改处、版心是否齐平、图标是否断线等;2.结构组成:察看封面、书名页、插页、出版说明等是否齐全;二、样书检查1.面封、书脊、底封、前后勒口、扉页、版权页、出版说明、前言、后记等书名、作者、出版单位;2.书号、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书名汉语拼音、字数、定价及版本记录各项是否存在遗漏;3.目录列出的篇章遍体及相应页码是否与正文一致,书眉和正文是否一致;4.全书页码是否连贯,树叶有无漏装或错装;5.印刷装订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三、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是宣传部门、发行部门和编辑部门的共同责任;编辑人员应积极做好提供新书简介、书讯,组织、撰写书评,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系列指导设计和发布图书广告,审核其他形式材料等;四、收集反馈信息:收集读者评价;包括对于具体出版物的评价和出版单位形象的评价;第四节图书辅文图书辅文是图书正文的辅助文字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索引等;一、作用与种类一作用:保证图书的完整性;强化图书的功能;指导购买和阅读;有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二种类:1.识别性辅文:1封面文字面封、书脊、底封文字,2书名页文字扉页版权页、附书名页;2.介绍性辅文:1内容提要,2作者简介,3封面宣传语3.说明性辅文:1出版前言,从出版社角度说明情况,包括出书目的、编撰体例、整理过程等;2a 序叙,多用于学术、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自/他/代/原/译/修订版序;b前言引言、前记、写在前面,多用于教材和演绎作品;3凡例:亦称发凡/例言,一般置于目录后、正文前,多用于工具书、地图册等;4跋、后记:放在书末,相对序、前言而言的;5译后记:只用于翻译图书,在该译书无译序等时,可代替译序对进行原作评介;6出版后记:编后记,印在全书最后,出版社角度,无前言可代前言,有则补充;4.检索性辅文:1目录,一般由作者编制,编辑核对补充,也可由责编编制;2索引,有时由作者完成,有经验的编辑可做更好;5.参考性辅文:1注释:脚注、文后注、呼应注、译注、自注、原注、编者注;2参考文献表:a与正文所引文字等直接相关;b没直接引用但借鉴过的文献列表;3名词解释:对文中一些专门名词的说明,多用于科普、翻译类图书;4译名对照表:中外人名、地名、事物等对照列出;5大事年表全面/详略得当、简洁/易参考6各种附录简明/可靠/新颖/实用6.其他辅文;二、编辑与图书辅文一选择辅文设置,二选择辅文作者;三审读加工辅文:1.立意正确适当,2.评价准确实际,3.资料准确无误,4.方法科学简便,5.行文简明精到;第五节图书重印和再版一、概念和意义一重印的概念:重印时图书第一次印刷后,没有改动或改动甚少的再次印刷;特点:重印时开本、书号、版式均不变,但封面、扉页可以重新设计;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一般不变,若定价调整则须在原条码后加上附加码;重印应在版本记录中标明印次,美重印一次记录一次,逐次累计;意义:1.及时满足社会的需要,2符合最佳经济效益原作,3可以不断提高图书质量;三再版的概念:对原书作较大修改后重新排版印制;特点:进行较大修改,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有的标明有的不标明“修订本”;再版的图书照原样再印或略作小改动再印,称为再版书重印;意义:1.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2.是图书更新的重要途径,3.提升图书的使用价值,4.能使出版资源得到深度开发,5.能打造图书的品牌;二、重印再版条件:1.首要条件是图书的高质量所引发的不间断的读者需求;2.再版不同于重印之处还在于需作者配合这个重要条件;3.决策者对本单位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作周密的考虑,妥善作出安排;三、程序一重印程序:1.市场调查,2.提出重印报告单,3.检验出版合同,4.审读重印书三审制,5.办理重印发稿手续:责编填单、三审、交总编室登记后发出版部门,安排印制;二再版程序:与初版书大同小异;同:审稿起的各个编辑环节,异:审稿之前的各个环节;修订工作一般由作者承担,编辑与修订者共同制订修订方案/原则/重点,集体论证后实施;出版单位接到再版稿后,应按照出版书的要求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和审定发稿;四、重版率:全年出书种数中重印与再版书种数之和所占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出版单位办得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重印和再版的书越多,利润相对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出版物编辑流程

出版物编辑流程

出版物编辑流程一、策划组稿图书策划组稿,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形成选题、论证选题、预约书稿、订立合同等环节。

1.市场调查(1)了解读者需求情况确定拟策划选题的大致内容和读者对象,以及拟策划选题的实用功能(备学、备查、备考等),估计读者能接受的拟策划图书的价位。

(2)了解同类图书情况市场上如有与所拟策划选题同类或近似的图书,了解其编写编辑思路,主要内容及其特色,封面、版式、开本、印制特点,规模(总字数、印张数)、定价(含内文和封面用纸、印张定价),读者群定位和销售情况等。

(3)征求发行中心的意见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随时与出版社发行中心保持沟通、联系,并认真听取其意见,修正所策划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2.形成选题(1)通过调查比较、充分地了解市场情况后,确定拟策划选题的内容、形式特点(卖点),同时物色合适的作者。

(2)撰写选题策划报告,详细填写选题申报单,包括书名、作者、读者对象、规模(总字数、开本、印张数)、定价(含印张定价)、出版时间、主要内容及特色(区别于同类图书),成本核算(含稿酬和直接印制成本)以及市场预测(含预计总销售数、销售折扣和盈亏情况)。

3.选题论证(1)将所策划选题首先提交编辑室论证,充分吸收编辑室内部的合理意见,修改、完善选题策划。

(2)编辑室内部论证通过后,将所策划选题提交分管总编审查,按照分管总编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3)所策划选题获分管总编同意后,交出版社编辑委员会论证,回答编辑委员会的质询。

4.预约书稿所策划选题获出版社编辑委员会论证通过后,策划编辑根据编辑委员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选题,并组织落实。

同时,将有关信息报总编室,以便向教育部报选题计划,向新闻出版总署实名申请书号。

(1)联系作者并向其说明选题策划的详细构想,尤其要说清楚选题的内容特色,并要求其提供编写计划、编写凡例和书稿样稿。

(2)审查作者提供的编写计划、编写凡例和书稿样稿等材料,并向作者提出明确而详细的修改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稿件加工整理的方法 (一)认真审读,发现问题 (二)拟定方案,标准一致 (三)先定框架,后定细节 (四)选用色笔,书写端正 (五)电子原稿,须留痕迹
第五节 稿件加工整理
四、加工整理的原则 (一)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 (二)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 (三)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第六节 加工整理后的编辑工作
第二节 选题策划
三、选题策划的环节 (三)开展多方面的论证 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 ①引导性。 ②创造性。 2.市场适应性判断。 ①针对性。 ②前瞻性。
三、选题策划的环节
三、选题策划的环节 (三)开展多方面的论证 3.效益性判断。 4.可行性判断。 (四)不断修订和优化
第三节 组稿
组稿是编辑人员选择、组织作(译)者完成 作品写作或翻译的活动。 一、稿件的来源 二、组稿的方式 三、组稿的准备 四、组稿的落实
第五节 稿件加工整理
一、稿件加工整理的意义 (一)保证图书质量 (二)发挥编辑的创造性作用
第五节 稿件加工整理
二、稿件加工整理的内容 (一)消灭差错 (二)润饰提高 (三)规范统一 (四)其他工作 1.核对引文。 2.查对资料。 3.校订译文。 4.推敲标题。 5.撰写和规范辅文
第五节 稿件加工整理
第六节 加工整理后的编辑工作
二、稿件整理与发稿 (二)稿件整理的内容与要求 1.复查。 2.整理。 3.誊抄。 4.编序。
二、稿件整理与发稿 (三)提出整体设计要求和发稿 1.发稿单。 2.装帧设计单。 3.征订单。 4.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申报单。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申报单。
第六节 加工整理后的编辑工作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三、信息采集的要求 (一)真实性 (二)针对性 (三)综合性 (四)预见性
第一节 信息采集
四、信息采集的方法 (一)图书交易场所调研 1.图书零售店。 2.全国书市、全国性图书订货会。 3.国际性书展。 (二)文献检索
第一节 信息采集
四、信息采集的方法 (三)关注大众传媒 1.传统媒体。 2.网络信息源。 (四)人际交往 (五)专业市场调查
第二节 选题策划
一、选题策划的意义 (一)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 方针 (二)保障出版生产秩序 (三)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四)塑造出版单位的形象
第二节 选题策划
二、选题策划的内容 (一)图书的内容和形式(设计性内容) (二)市场预测(分析性内容) 1.读者需求情况。 2.同类出版物情况。 3.选题特色。
祝大家考试成功!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一、信息采集的作用 二、需采集的信息内容 三、信息采集的要求 四、信息采集的方法 五、信息处理的方法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一、信息采集的作用 (一)有助于把握图书市场趋势 (二)有助于图书的科学设计 (三)有助于对稿件的判断和加工 (四)有助于制定营销方案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二、需采集的信息内容 (一)社会发展信息 (二)科学文化信息 (三)出版动态信息 (四)作者信息 (五)读者信息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二、审稿的基本要求 (一)对稿件质量的要求 1.政治性要求。 2.思想性要求。 3.科学性要求。 4.知识性要求。 5.其他一些特殊要求。 (1)稳定性。 (2)独创性。 (3)艺术性。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二、审稿的基本要求 (二)对审稿者的要求 1.坚持稿件取舍标准。 2.评价要客观、科学。 3.操作要规范化。
第三章 图书编辑业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信息采集 选题策划 组稿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稿件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后的编辑工作 图书辅文 重印和再版
第一节 信息采集
图书出版工作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 公众发行的活动,这就是文化传播。在文化 传播过程中,编辑承担着对信息进行收集和 选择的重任。
第八节 重印和再版
二、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三、重印和再版的程序 (一)重印的程序 1.市场调查。 2.重印书审读,汇总作者和读者的意见。 3.填写重印书征订单。 4.填写封面装帧设计单。 5.填写重印书发稿单。 (二)再版的程序
第八节 重印和再版
四、重印和再版的时机 及数量 五、重版率 重版率= 重印书+再版书 出书种数 出书种数=初版新书+重印书+ 出书种数=初版新书+重印书+再版书
五、做好图书宣传工作 (二)编辑为图书宣传应做的工作 1.提供新书简介和书讯等。 2.组织、撰写图书评论。 3.指导设计和发布图书广告。 4.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六、收集反馈信息
第七节 图书辅文
一、图书辅文概述 二、图书辅文的作用 三、图书辅文的类别 四、编辑与图书辅文
第七节 图书辅文
一、图书辅文概述 二、图书辅文的作用 (一)保证图书的完整性 (二)强化图书的功能 (三)指导购买和阅读 (四)有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 并对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的要求和建议 的活动。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一、审稿的作用 二、审稿的基本要求 三、审稿的方法 四、审稿制度 五、审稿意见 六、签订出版合同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一、审稿的作用 (一)决定稿件取舍,为文化传播把关 (二)帮助作者提高稿件质量
第三节 组稿
一、稿件的来源 (一)自投 (二)推荐 (三)引进 (四)组织
第三节 组稿
二、组稿的方式 (一)个别约稿 (二)社会征稿 (三)群体集稿
第三节 组稿
三、组稿的准备 (一)明确选题要求 (二)制订组稿方案 (三)选择合适作者 四、组稿的落实 (一)加强与作者的沟通 (二)当好作者的参谋 (三)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第八节 重印和再版
。 一、重印和再版的概念及意义 (一)重印的概念和特点 (二)重印的意义 1.及时满足社会需要。 2.符合最佳经济效益原则。 3.可以不断提高图书质量。 (三)再版的概念和特点
第八节 重印和再版
一、重印和再版的概念及意义 (四)再版的意义 1.再版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 2.再版是图书更新换代、改善质量的重要 途径。 3.再版可提升图书使用价值。 4.再版能使出版资源得到深度开发。 5.再版能打造图书的品牌
三、校样处理 (一)审读校样 (二)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 (三)检查付印清样 四、样书检查
第六节 加工整理后的编辑工作
五、做好图书宣传工作 (一)图书的宣传方法 1.利用大众传媒。 2.自编宣传品。 3.店堂陈列布置。 4.举行新书发布仪式或作者签名售书活动。 5.举办读者活动。
第六节 加工整理后的编辑工作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五、信息处理的方法 (一)筛选 (二)加工 (三)存储 (四)利用
第二节 选题策划
选题是对出版物主题、内容、名称等的总 体设计。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 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 造性活动。
第二节 选题策划
一、选题策划的意义 二、选题策划的内容 三、选题策划的环节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二)三审制的程序 (三)三审制的作用 (四)三审制各审级的任务 1.初审。 2.复审。 3.终审。 (五)外审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五、审稿意见 六、签订出版合同
第五节 稿件加工整理
一、稿件加工整理的意义 二、稿件加工整理的内容 三、稿件加工整理的方法 四、加工整理的原则
第二节 选题策划
二、选题策划的内容 (三)实施方案(操作性内容) 1.作者人选。 2.时间安排。 3.宣传计划。 4.营销策略。
第二节 选题策划
三、选题策划的环节 (一)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 (二)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 1.选题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有哪些新的发展, 它的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 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同 选题有多大的契合度。 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它与选题特色 是否存在关联性。
第七节 图书辅文
三、图书辅文的类别 (七)附录 (八)参考文献 (九)索引 (十)大事年表 (十一)名词解释 (十二)译名对照表 (十三)其他辅文
第七节 图书辅文
四、编辑与图书辅文 (一)选择辅文设置 (二)选择辅文作者 (三)审读加工辅文
第八节 重印和再版
一、重印和再版的概念及意义 二、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三、重印和再版的程序 四、重印和再版的时机及数量 五、重版率
第七节 图书辅文
三、图书辅文的类别 (一)封面文字和书各页文字 (二)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出版前言、出 版后(五)目录
第七节 图书辅文
三、图书辅文的类别 (六)注释 1.脚注。 2.文后注。 3.呼应注。 4.译注。 5.自注。 6.原注。 7.编者注。
一、稿件送复审者和终审者审阅 二、稿件整理与发稿 三、校样处理 四、样书检查 五、做好图书宣传工作 六、收集反馈信息
第六节 加工整理后的编辑工作
一、稿件送复审者和终审者审阅 二、稿件整理与发稿 (一)稿件整理的目的 齐——稿件完整齐全(包括正文、目录、辅文) ——稿件完整齐全(包括正文、目录、辅文) 清——书写、勾画和编排顺序清楚 ——书写、勾画和编排顺序清楚 定——内容、体例格式已经确定,没有遗留问题 ——内容、体例格式已经确定,没有遗留问题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三、审稿的方法 (一)通读 (二)比较 (三)分析 (四)综合
第四节 审稿和签订出版合同
四、审稿制度 (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 初审,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有一定条件的助理编 辑人员担任。 复审,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 的人员担任。 终审,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 (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 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担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