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晒”为话题的作文(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晒”为话题的作文(4篇)

以“晒”为话题的作文

晒,让黑暗无处藏身

包一中高二班李苗

展露在阳光下,我们感到春天和煦的温暖;而畏缩在黑暗中,我们也将经历严冬残酷的拷问。勇于晾晒,不仅要行动,而且要态度。在晾晒中展现自我,对暴露出的弊端不予掩饰而是加以改正,才是“晒”的真正意义。晒,让黑暗无处藏身。

晒,让个人形象更鲜活。我们常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经历,感想,游记,分享并展示我们拥有的资源,却无一不是在美化自己。扬长而避短,趋利而避害本是人之常情,却往往让人在赞美声中迷失自我。古语云:君子慎独。独处则无人知,无人知则坏事近。当我们尽力想要隐藏缺点时,焉知不是隐患爆发之时?因此,大方亮出自身的缺点,把自己放在阳光下“晒一晒”,矫正过失,方算为人光明磊落,兼容并蓄,有大将之风。

晒,让社会形象更清明。普通人尚且不愿意暴露自身劣势,更何况国之蛀虫。他们总是小心翼翼的把卑鄙无耻的嘴脸隐匿在暗处,面子上还要表现出一副浩然正气来。然而福报因果轮回,他们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尤其是在互联网兴

盛的今天,越来越多热心的网友加入了把贪腐“晒一晒”的行列,协助发现并审办了一批“楼哥房姐”。晒一晒,让我们的政府更顺利的了解民生,听取民意,更加科学的处理政治决策与法律执行中的漏洞。清明的社会形象将大大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与民族的自信心,一个强大,自信,和平的大国形象跃然而出。

晒,让国际形势更明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纪念阅兵式中,中国领导人的参与,无疑让世界看清了我们的立场与决心。我们可以宽恕,但绝对不会忘记战争为我们带来的伤痛。与此同时,德国总理再次为七十年前的那场浩劫向世界人民致歉。这种正视历史,直面错误的态度令人心生敬佩。而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国的态度却始终暧昧遮掩,甚至不顾世界人民的指责而篡改历史,企图为他们的罪行蒙上道德底线的“遮羞布”。军国主义的思想仍旧在黑暗中滋生,只有回归历史,把历史“晒一晒”,才能更加有力的呼唤和平。

晒,让黑暗无处藏身,让世界更添清明。

“晒”中看古今

包一中高二班雷昊晶

“晒”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态度。有人说:“‘晒’得好是一种乐趣。”却也说:“‘晒’不好是一种灾难。”晒与不晒全由自身定,小小的“晒”中却也包含着大智慧。

古人的智慧总在于预测今朝,正因为他们“晒学问”,五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才得以流传至今。儒家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正统思想,它的广为流知也得益于孔老先生四处游学,“晒学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告诉我们要虚心于学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教诫我们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成了几千年来各朝谏管所推崇思想。孔子的“晒”本是源于一种大爱,无浮华、无炫耀,真真切切地为国为家为人民。他所“晒”的正是我们所需要并能感化我们的。

对于现代来说,网络中流行“晒心情”,意指拿出自己的事情与他人分享。“晒”不仅仅是对外表露心境,相反,我们的内心也需要拿出来“晒一晒”。阿来因《尘埃落定》使他名声远扬,他用其高原般流淌的文字征服了读者的心,然而在他创作时却遇到困境,害怕作品不能使自己和读者满意,于是他搁笔一段时间,使心灵饱受高原阳光的滋润,放下包袱,写出了《空山》这一本著作。同样,建筑学家贝聿铭因在建造卢浮宫金字塔时因不能使外国人信服同样也饱受煎熬,但他能打开心扉,接受阳光的沐浴,最终取得巨大成功。“晒”不仅仅向外,更重要的是向内,“晒”是一种自我境界的升华。

国家的实力也同样需要“晒一晒”,晒出我国的成就、进步与发展,这正体现了我国立足于国际社会的巨大决心与

勇气。在APcE会议期间,中国的“水立方”正晒出了我们的这一态度。水避高居下,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胸怀;以柔克刚,是一种策略;奔涌不息,是一种目标。水虽柔,滋养着万物,却不求回报,不争不抢,从容处之。这正是中国以一个新的姿态“晒”向全世界的,“晒”体现着一种策略。

“晒”与“不晒”是在态度中体现的,因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所决定,而我们真正能把握的,是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别让“晒”成为一种挫败,更别让“晒”成为一种伤害。

晒得阳光

包一中高二班郝卉洁

指导教师刘晓红

幼苗晒晒阳光,能茁壮成长;被子晒晒阳光,能驱走阴潮;孩子晒晒阳光,能强健筋骨……“晒”的好处,似乎数不胜数,但这当中必有一个原则:晒得阳光。

“晒”的心态要阳光。万事发生皆有其出发点,而往往判断是非都要看其出发点是否正确,“晒”也不例外。因何而“晒”?现在的人,常常在遇到想要赞叹的事物时,反应便是掏出手机拍照留念,然后配几句感悟,发送到各种社交平台上求点赞、求评论。初衷是不错的,无非是为了找到一些与自己共鸣的声音罢了。可久而久之,似乎谁的“赞”更多、谁的转发量更高之类的问题,已经超过了人们对“晒”

出的东西的关注,随即而来的就是“晒”的初衷不再单纯了。吃顿大餐要“晒”,看到豪车要“晒”,凡是一切能提高自己所谓档次的东西都要“晒”出来,就不再是简单的分享了,而变成了炫耀。

“晒”的事物要阳光。虽说社交平台上就是要“晒出一切你可以晒的东西”,可总有些人,乐意“晒”自己的名牌、奢侈品,更有甚者,连不是自己的东西也要拿来“晒一晒”。在这个“有钱就是任性”的可悲时代,“晒”出的事物也大多和价值挂钩,人的涵养就这样被物质一点一点的吞噬了。相比起那些贵重物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晒”自己正在读的书,“晒”自己闲来无事的随笔,抑或是今天新研究的一道菜。这样,人的身心才能通过“晒”而得到陶冶。

“晒”的方法也要阳光。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常出现:据知情人士透露,某某人怎样怎样……为了博取关注度不惜透露旁人隐私,这种做法实在恶劣,且不论这隐私是否重要或是否适宜曝光到公众面前,单就这一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为人所不齿。即使一“晒”成名又如何?在世人眼中,你的人品已经存在很大诟病,还有哪位敢与你结交?情节严重者,更有恢恢法网等着让你自食恶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社交软件、平台、网站等等层出不穷,“晒”生活似乎成了人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在“晒”的同时,切记把握分寸,谨记原则,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