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七

合集下载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七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七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七一、单选题1、()是教育政策的根本特征()。

A.政治性B.高度权威性C.明确目的性D.系统性2、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五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张老师的做法()。

A.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3、“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最早见于()。

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4、“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大特征。

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5、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性著作是()。

A.《大教学论》B.《民主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7、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

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表现出来的。

A.教育B.环境C.遗传D.活动8、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等。

自美国单轨学制设立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采用这一学制,其主要原因是单轨学制有助于()。

A.教育制度的统一B.多种人才的培养C.教育的前后衔接D.教育的逐级普及9、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

A.建立专业理想B.拓展专业知识C.发展专业能力D.形成专业自我10、下列关于隐性课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隐性课程一般不在课程规划中做明确规定,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B.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两面性的特点C.校风、学风、校园环境都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D.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只能获得非学术性知识11、夸美纽斯论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设计教学法D.班级授课制12、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一、单选题1、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后,李老师让该小组的成员去帮助其他几个很困惑的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

A.最近发展区B.联合发展区C.运动发展区D.感觉发展区2、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

这种现象属于( )。

A.退行B.投射C.升华D.文饰3、“找借口”“酸葡萄心理”“甜柠檬效应”都是消极的挫折防卫方式,起着自我欺骗和自我麻醉的作用。

这种反应是( )。

A.补偿B.文饰C.退化D.逃避4、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

这种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5、王老师班上有两个学生,都有傲气,无视纪律,不服管教,任课老师每次都向王老师抱怨这两个学生怎么管都管不好,但王老师却看到了这两个学生的巨大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对他们两个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问王老师的教育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性原则C.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D.导向性原则6、张老师以“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主要内容举办了一场讲座。

这场讲座的类型是( )。

A.生态教育B.生存教育C.生命教育D.生活教育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B.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C.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班集体的核心队伍8、陈老师是初二(2)班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其工作的中心环节应当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9、已有十年教学经验的徐老师,近期工作热情大大降低,情绪波动也特别大,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回答起来也是应付的状态。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题七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题七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题七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依据回答。

A.问卷调查法B.实证研究法C.文献研究法D.理论分析法2、下列关于学习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学习的结果仅表现为个体行为的变化B.广义的学习,专指人的学习C.学习是在意识水平上进行的,不存在无意识水平的学习D.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3、老师告诉小东:“如果明天早上还迟到,就请家长来学校。

”这里运用的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4、教师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B.存在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5、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A.动力来源B.作用C.社会意义D.个人前途6、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精细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7、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中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

A.共同的表征B.共同的知识C.共同关系D.共同经验8、“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把整个问题分解为局部,使矛盾充分暴露,再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主要矛盾。

”这句话描述的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9、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个体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时,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可见该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B.前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C.后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D.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9、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个体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时,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可见该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七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七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七一、单选题1、课堂纪律包括( )。

A.教师纪律、集体纪律、任务纪律、自我纪律B.教师纪律、集体纪律、任务纪律、警示纪律C.常规纪律、集体纪律、风向纪律、自我纪律D.舆论纪律、集体纪律、风向纪律、自我纪律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的课堂氛围属于( )课堂气氛。

A.专制型B.自由型C.放任型D.民主型3、下列不属于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的是( )。

A.教育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有效性原则D.冷处理原则4、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

A.生活性B.综合性C.开放性D.活动性5、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

A.杜威B.卢梭C.康德D.洛克6、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融合课程8、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内容。

这种课程属于( )。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10、“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这表明教师应具备( )。

A.广博的文化修养B.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D.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二、简答题1、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简述先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3、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完整)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点1: “教育” 一词的由来:“教育” 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2 :教育的概念1.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3 :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考点4 :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辨一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 ♦考点6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7 :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八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八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九一、单选题1、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谣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谣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

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 )。

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2、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教育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3、庞老师发现本班同学有穿名牌并互相攀比的现象。

她通过个别谈话并有针对性地开报告会和组织辩论的方法,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

庞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情感陶冶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4、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

A.教师的人格特点B.教师的教学水平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D.教师的威信5、在任老师的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的课堂气氛B.消极的课堂气氛C.中立的课堂气氛D.对抗的课堂气氛6、王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 )。

A.认知能力B.监控能力C.操作能力D.教学效能感7、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8、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

A.甄别与鉴定B.选拔与淘汰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9、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包括( )。

A.多元智能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0、通过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在一个测验中,衡量它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二、辨析题1、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3、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教师资格证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19年版(5,6,7)

教师资格证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19年版(5,6,7)

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19年版(5,6,7)考点5.学校教育制度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条自上而下地发展产生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一条自下而上发展,由小学到中学再到今天的短期大学.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⑴学校教育制度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①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社会早期,终于定形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特点:a.教育主体确定b.教育的对象稳定c.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d.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②制度化教育:指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葵卯学制)③非制度化教育:指出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不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的思想: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代表人物:库姆斯(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⑵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f.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考点(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1.旧中国的学制沿革(寅卯丑戌)*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①1902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为蓝本,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②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的开端,《奏定学堂章程》)→承袭日本学制,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学制三段五级,教育目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不允许男女同校③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对旧学制修订,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首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④1922年的“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2.新中国的学制沿革①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主要特点: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②1958年的学制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条件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③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④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普遍性、强制性、免费性3.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①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纵向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②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横向结构:基础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成人继续教育体系、特殊教育的学校系统4.学校教育制度及其类型⑴双轨型学制代表国家:英国、德国、法国⑵单轨型学制代表国家:美国⑶分支型学制代表国家:前苏联、中国考点6.课程考点(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1.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2.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一、单选题1、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3、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2年B.3年C.5年D.8年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5、“活到老,学到老”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

A.义务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C.素质教育思想D.民主教育思想6、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学家是()。

A.卢梭B.杜威C.康德D.赫尔巴特7、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是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

A.教育的经济功能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8、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9、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的学制是()。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多轨学制10、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

A.对知识技能的推测B.对心理素质的推测C.对综合能力的推测D.对品德发展的推测11、以下选项不属于经验主义课程论观点的是()。

A.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B.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C.课程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生活的范围D.课程应给儿童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12、由于教学分工的深入,一些科任教师认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心理健康与自己的教学工作无关。

这说明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的()的规律。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强化习题七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强化习题七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强化习题七一、单选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2、初中阶段开设的科学课,融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内容。

该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B.培根C.康德D.洛克5、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论D.主体能动论6、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该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交往起源论7、( )不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A.备课、上课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8、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C.全面发展D.个性发展9、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这说明了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0、孔德说:“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二、辨析题1、附属内驱力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2、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唯一的区别在于有意注意不需付出意志的努力。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重点整理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重点整理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重点整理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做习题七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做习题七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做习题八一、单选题1、有的人在优良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却一事无成,甚至走向与环境要求相反的道路;但有的人虽然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却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说明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是()。

A.环境B.遗传素质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2、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B.掌握运动技能C.形成锻炼习惯D.放松身心3、晓冬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4、郑老师上课时会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把内容讲的“一览无余”。

这种做法符合讲授法要求的()。

A.注意启发诱导学生B.应注重适时强调C.应把握恰当时机D.应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之后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程之中6、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

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瞬时记忆D.短时记忆7、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监控策略D.组织策略8、刘老师在课上让同学们以1m, 5m, 8m的距离对身高为193cm的壮壮同学进行观察,同学们都觉得壮壮的身高是不变的。

这体现了知觉的()。

A.理解性B.选择性C.整体性D.恒常性9、小明背诵一首古诗,从头到尾读了8遍,便记住了。

小明再读()遍学习效果最好。

A.2B.3C.4D.510、孩子喜欢吃肉,妈妈要求孩子先吃蔬菜再吃肉,妈妈的做法属于()。

A.消退 B强化 C.惩罚 D.替代二、辨析题1、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段。

2、启发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获得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辨析题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辨析题

中学《教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选择题辨析题高频考点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属性(2018 ±)(1)教育的本质属性①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③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④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④教育具有民族性⑤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⑥教育具有生产性3、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经济(或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①经济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③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④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⑤经济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⑥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手段③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2019上)(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孟母三迁、墨子提出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作用: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学校教育: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最新精编)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最新精编)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完全按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国内:(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

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

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

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

“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简答题高频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简答题高频考点

简答题高频考点1、教学设计导入原则:目的性启发性关联性趣味性艺术性。

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O(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发展与进步。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4、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七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七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七一、单选题1、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这种学习是()。

A.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信号学习D.发现学习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下面关于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B.练习过程中存在“高原现象”,过了此期,技能水平还会提高C.技能水平随练习会不断提高,不会出现起伏现象D.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3、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

此时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D.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4、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强化法B.示范法C.消退法D.行为塑造法5、在课改中提出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A.甄别适合培养的学生B.选拔适合教的学生C.促进学生成绩提高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6、当前个别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以教谋私”现象,违背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爱岗敬业B.廉洁从教C.严谨治学D.依法执教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

A.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B.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D.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8、下列不属于狭义的教育者的是()。

A.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B.专职教师C.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D.家长9、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这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A.教育全民化B.教育终身化C.教育多元化D.教育民主化10、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1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表现为()。

A.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B.劳动力再生产C.促进文化的融合D.减少人口数量12、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21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 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 特征( ) 。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 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 衔接但不对应C 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 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 -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及高频考点归纳(汇总版)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及高频考点归纳(汇总版)

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及考点归纳(汇总版)说明:本文档为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复习重点、章节习题集及高频考点归纳(小抄版),内容详实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复习重点归纳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的涵义(掌握)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等德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小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千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千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千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2019年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习题卷七

2019年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习题卷七

2019年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习题卷七一、单选题1、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2、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某年级开展了“每月之星”的评比活动,通过综合评价一个月内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选出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作为当月的小明星,并将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

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情感陶冶法D.指导实践法3、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管理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4、上课时用红笔在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6、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7、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8、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赛尔D.皮亚杰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感情?(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10、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 )。

A.叙事型B.讨论型C.表演型D.体验型二、简答题1、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简述贯彻小学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3、简述贯彻小学德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有哪些?5、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1、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

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八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八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八一、单选题1、一名教师在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2、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3、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4、下列关于小学生的多动症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动症一般在10岁以后会有异常表现B.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征C.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差D.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的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5、指出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丁D.强化理论6、下列选项中的心理学家与后面的理论相匹配的是( )。

A.桑代克-顿悟论B.斯金纳-发现学习理论C.苛勒-试误论D.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当师生、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处于( )。

A.自主活动阶段B.核心形成阶段C.组建阶段D.成熟阶段8、李老师通过修订和执行班规去管理班级的活动,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李老师的做法属于班级管理中的( )。

A.平行管理B.民主管理C.常规管理D.目标管理9、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 )中来。

A.阶段性班级活动B.日常性班级活动C.课外班级活动D.校外班级活动10、关于班主任的角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B.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C.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D.班主任并非是班级普通的一员,因其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二、简答题1、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哪些?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感觉的特性包括哪些?4、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5、对小学生学习指导的方法有哪些?三、材料分析题1、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七一、单选题1、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

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

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2、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B.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4、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

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5、提出要以“文、行、忠、信”为教育内容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苏格拉底D.柏拉图6、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A.传递和保存B.传播和交流C.选择和提升D.更新和创造7、印染技工的颜色鉴别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

这说明遗传素质具有()。

A.差异性B.可塑性C.对身心发展的制约性D.对身心发展的不可控性8、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基础9、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

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0、王老师带领学生到郊外果园,请有经验的果农讲述果树种植的基本常识。

王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参观法C.讨论法D.演示法二、辨析题1、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外开展的活动,所以对课堂教学没有积极影响。

2、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3、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4、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三、简答题1、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2、简述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4、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5、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四、材料分析题1、某物理老师在教《轮轴》一课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的力气大。

他故意挑了身高相近的男女同学各一名,先请他们上讲台掰手腕,女同学输了。

接着,老师又拿出了一个啤酒瓶,请这两位同学再比一比,男同学握住瓶子的颈口部分,女同学握住瓶身部分,各自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赢了,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纷纷议论,老师顺势说道:“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这与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接着,老师就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问题:(1)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

(2)从新课改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

2、高一女生马英前几天向班主任廖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她感觉自己喜欢上了班里的男生周勇。

上课时,她总是走神,不由自主地看周勇在干什么;下课后,她的目光总是跟随周勇的身影,如果看不到周勇,她就会心神不定,看不进去书。

她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非常忧虑,担心被老师、父母发现,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会因此而下降。

她十分困扰,问廖老师自己该怎么办。

问题:(1)请根据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特点分析案例中马英的问题。

(2)如果你是马英的班主任,你会给马英提出什么建议?7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

解析: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或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产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材料中,陈老师通过边说边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掌握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采用的教学方法属于演示法。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所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

解析: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清朝末期。

清政府对延续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启了中国现代学制改革。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

解析:根据评价的功能,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课堂作业与评议以及书面测验等,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的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

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题干表述的教学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

《论语·述而》云:“子【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提出题干观点的教育家是孔子。

5、以四教:文、行、忠、信”。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者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而使他们能迅捷、经济、高效地获得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

与此同时,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教育也就有了文化保存的功能。

题干所述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传递和保存。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或训练,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印染技工长期从事印染工作,使其颜色鉴别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这说明了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

解析: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基础。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某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激情、心境和应激。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它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

题干中,同学们由于获得比赛第一名而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王老师带领学生到郊外果园,请有经验的果农讲述果树种植的基本常识,他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参观法。

二、辨析题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课外活动的意义:①课外活动将学生从书本知识引向实际,从学校带人社会,加深、扩充和巩固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②课外活动是教师因材施教,青少年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③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④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⑤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所以,课外活动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整体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无目的的。

如果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就不能称为教育。

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也称积极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也称消极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学校教育,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例如,应试教育下追求高分数的标准化教学,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也存在消极影响。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此外,教学还需要增强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和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制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明确目的性。

说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需要,切中要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