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江苏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0年2月)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全年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0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6.1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3.4亿元,增长13.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6475美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4∶54.1∶39.5。

先进制造业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上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39.8%,提高1.1个百分点。

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30%、22%和21%,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 35.7%,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增长177%。

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4.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9.4%,分别提高0.9个和2.3个百分点。

2009年鉴财经统计资料

2009年鉴财经统计资料

2009年鉴财经统计资料江苏省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构成单位:亿元江苏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单位:亿元江苏省粮棉油产量一般预算收入分科目金额单位: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分科目金额单位:万元司法75,469 60,190 25.4 监狱173,024 151,304 14.4 劳教26,177 23,097 13.3 国家保密2,259 1,483 52.3 其他公共安全支出25,485 12,581 102.6 五、教育5,926,032 4,928,972 20.2教育管理事务116,215 85,222 36.4 普通教育4,316,023 3,744,498 15.3 职业教育727,058 517,956 40.4 成人教育10,077 9,535 5.7 广播电视教育15,402 17,867 -13.8 留学教育600特殊教育24,856 19,842 25.3 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81,763 71,258 14.7 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559,344 428,617 30.5 其他教育支出74,694 34,177 118.6 六、科学技术915,173 687,266 33.2科学技术管理事务47,072 37,062 27.0 基础研究6,122 5,249 16.6 应用研究51,874 63,949 -18.9 技术研究与开发556,226 410,516 35.5 科技条件与服务36,503 44,811 -18.5 社会科学8,923 6,981 27.8 科学技术普及23,194 16,706 38.8其他环境保护支出36,080 8,030 349.3 十一、城乡社区事务3,617,904 3,112,204 16.2 城乡社区管理事务480,247 338,455 41.9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95,008 63,792 48.9 城乡社区公共设施2,127,533 2,053,471 3.6 城乡社区住宅144,745 76,497 89.2 城乡社区环境卫生304,597 260,728 16.8 建设市场管理与监督42,758 14,518 194.5 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23,016 304,743 38.8 十二、农林水事务2,761,599 1,936,328 42.6 农业1,472,767 1,057,383 39.3 林业101,831 78,099 30.4 水利790,730 475,325 66.4 南水北调14,476 50,444 -71.3 扶贫95,988 36,176 165.3 农业综合开发204,372 176,980 15.5 其他农林水事务支出81,435 61,921 31.5 十三、交通运输1,172,120 791,508 48.1 公路水路运输802,396 703,244 14.1 铁路运输207,151 11,250 1741.3 民用航空运输14,021 6,356 120.6 其他交通运输支出148,552 70,658 110.2 十四、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2,886,538 1,825,375 58.1基金预算收入分科目金额单位: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分科目金额单位:万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分科目金额单位:万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支出分科目金额单位:万元一般预算收支分级金额单位: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分级金额单位:万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支分级金额单位: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分地区一般预算支出分地区金额单位:万元 金额单位元苏中小计3,636,833 2,975,375 22.2 苏中小计4,481,152 3,475,646 28.9 苏北小计4,002,417 2,989,291 33.9 苏北小计6,720,416 5,018,646 33.9南京市3,865,600 3,301,883 17.1 南京市4,046,656 3,429,386 18.0 市区3,675,264 3,160,700 16.3 市区3,781,406 3,231,999 17.0 溧水县100,168 65,008 54.1 溧水县139,103 93,039 49.5 高淳县90,168 76,175 18.4 高淳县126,147 104,348 20.9 无锡市3,654,300 3,005,829 21.6 无锡市3,389,831 2,708,203 25.2 市区2,251,226 1,882,336 19.6 市区2,141,665 1,689,690 26.7 江阴市1,021,866 823,335 24.1 江阴市898,168 740,888 21.2 宜兴市381,208 300,158 27.0 宜兴市349,998 277,625 26.1 徐州市1,258,505 1,003,791 25.4 徐州市1,990,464 1,474,369 35.0 市区711,740 606,137 17.4 市区842,95035.3623,115 丰县52,680 34,948 50.7 丰县157,929 116,415 35.7 沛县108,094 82,488 31.0 沛县203,316 168,273 20.8 铜山县133,000 102,280 30.0 铜山县224,738 162,830 38.0 睢宁县52,158 34,312 52.0 睢宁县167,227 117,449 42.4 新沂市70,104 52,141 34.5 新沂市157,278 113,104 39.1 邳州市130,729 91,485 42.9 邳州市237,026 173,183 36.9 常州市1,851,888 1,580,688 17.2 常州市1,866,796 1,546,367 20.7 市区1,527,880 1,305,365 17.0 市区1,510,855 1,250,226 20.8注: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为剔除不可比因素后的可比口径。

盐城2009统计公报

盐城2009统计公报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917.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23.7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2.9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由2008年的18.1:47.9:34.0调整为17.2:48.2:34.6,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9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5553元(按2009年年均汇率折算为3740美元),比上年增长14.3%。

全面小康进展顺利。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跃上了新台阶,初步测算,2009年全市全面小康综合得分达93.3分,比上年增加3.3分。

从四大类构成看:生活水平实现程度最好,达到95.3%,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94.4%,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达92.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达92.4%,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从具体指标看,25项指标中已有14项指标达标。

各地全面小康建设均取得较大进展,其中东台、大丰继续走在全市的前列,预计综合得分均突破96分。

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农业生产连续六年实现丰收,200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农业327.0亿元,增长6.1%;林业16.5亿元,增长4.8%,牧业181.6亿元,增长2.3%;渔业123.8亿元,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44.8亿元,增长7.3%。

粮食总产量创建国以来最高纪录,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622.9万吨,增长3.3%;棉花总产13.6万吨,下降26.1%;油料总产36.0万吨,增长7.0%。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苏政发[2010]16号【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01.31【实施日期】2010.01.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苏政发〔2010〕16号2010年1月31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2009年初,根据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成50项重点工作,明确由省政府领导成员牵头协调、责任部门负责落实。

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带来的严重冲击,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2009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在各责任部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组织督查组分赴市县进行实地检查,协调监察、审计部门对部分重点工作进行效能监察和审计督查,邀请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省政府参事视察检查交通、水利、建设、环保等重点工程,并对农村新一轮六件实事工程、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完成情况以问卷调查形式征询社会公众意见。

总的看,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目标1.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12%。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4%。

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力争增长13%。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2%。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20%。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增长17%。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

5.外贸出口总额力争增长5%。

(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外贸出口总额下降16.3%。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

2009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抓住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江苏沿海开发、融入长三角三大机遇,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面小康建设顺利推进,民生民计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39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1.1、0.6和0.4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5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0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890.56亿元,增长15.6%。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5 ∶52.3∶37.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14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4000美元,达到4028美元。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城市化率达49.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彰显活力。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8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高于GDP增幅0.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GDP的62.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1237.33亿元,增长14.5%。

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5.83万户,增长19.5%,注册资本达844.79亿元,增长39.3%;个体户21.83万户,增长19.7%,注册资金60.42亿元,增长42.9%。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中25个指标的初步监测结果,已经达标指标15个,比上年增加2个,总体指标达标率为60%,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在未达标指标中,目标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指标有7个;其余3个指标目标实现程度也都达到80%以上。

二、农林牧渔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200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7.4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农业总产值285.36亿元,增长9.3%;林业总产值10.01亿元,增长6.9%;牧业总产值128.62亿元,增长7.4%;渔业总产值24.48亿元,增长6.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02亿元,增长20.5%。

2009_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_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坚持科学发展导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保增长,扩内需、促转型”的工作主线,积极应对挑战,坚定发展信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预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3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9.1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30.67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增加值1640.5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70.42亿元,增长13.5%。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非公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7.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35.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5529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3.1:46.4:50.5调整为3.1:45.6:51.3。

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比上年上升0.1%。

构成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五升三降”。

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升幅分别为2.1%、2.6%、0.5%、0.5%和6.6%;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的降幅分别为3.1%、3.5%和1.1%。

2009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0.8,比上年下降9.2%。

其中,轻工业价格指数为94.1,重工业价格指数为88.7,分别下降5.9%和11.3%;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89.1,下降10.9%;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为100.1,上升0.1%。

二、农业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总产值223.66亿元,比上年(现价,下同)增长6.7%。

2009年江苏省市县经济指标统计

2009年江苏省市县经济指标统计

13767 18718 16542 13153 17115 23277 16846
13.40 13.50 14.50 14.10
37.71 16.74 26.81 15.22 330.40
55.77 39.71 61.05 37.21 923.74
44.12 32.89 48.50 32.44 789.95 45.56 58.29 60.31 76.42 85.70 130.46 93.02 913.61
3.07 11.71 11.35 10.50 11.60 96.45 8.51 12.52 6.75 7.52
46.10 51.30 51.40 55.10 35.20 45.60 35.50 46.70 74.60
311.80 30.5 14.17 15.74
44.30 34.5 40.10 43.80
24.29 50.91 35.31 69.09 32.71 80.11 48.70 82.54 31.63 96.85 57.42 146.76 47.44 109.82 144.88 1042.03
15612 26422 20347 25086 25553 29959 20404 16542 17519 22031 26468 28583 34887 41406 66436 24375 41157 28409 39929 54732
海州区 赣 榆 县 东 海 县 灌 云 县 灌 南 县 淮 安 市 楚州区 淮阴区 青浦区 涟 水 县 洪 泽 县 盱 眙 县 金 湖 县 盐 城 市 盐都区 响 水 县 滨 海 县 阜 宁 县 射 阳 县 建 湖 县 东 台 市 大 丰 市 扬 州 市 邗江区 维扬区 宝 应 县 仪 征 市 高 邮 市 江 都 市 镇 江 市 京口区 润州区 丹 阳 市 扬 中 市 句 容 市 泰 州 市 海陵区 高港区 兴 化 市 靖 江 市 泰 兴 市 姜 堰 市 宿 迁 市 宿豫区 沭 阳 县 泗 阳 县 泗 洪 县

2009年南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南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通市统计局(2010年3月30日)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复杂的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为工作主线,危中抢机、难中攀高,全市经济总体实现了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72.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6.4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07.50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8.84亿元,增长14.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231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89美元。

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8.2:56.0:35.8。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6.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8.7,即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3%。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8%,消费品价格下降1.1%。

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五降两升一平”态势。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6.50万个。

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2万人。

全市工商部门新登记私营企业1.52万家,年末累计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3.78万家;新登记私人企业注册资本451.77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3041.32亿元。

全市工商部门新登记个体户7.63万户,年末累计达34.17万户。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2.66万人,其中,市区(包括通州区)人口为211.54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6.24‰,人口死亡率7.75‰,人口自然增长率-1.51‰。

城镇化率52.7%。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0.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

其中,农业产值175.94亿元,增长3.1%;牧业产值113.21亿元,增长6.7%;渔业产值106.09亿元,增长2.5%。

连云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连云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连云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宏观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连云港市跻身国家发展战略、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开发建设的起始之年。

一年来,面对百年不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全力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积极抢抓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历史机遇,全年经济运行尽管经历了低谷、复苏、回升的困难历程,但最终发展依然呈现出“总量突破、增长提速、质量平稳、发展和谐”的良好态势,总体发展仍是多年以来取得成果较为丰硕和充实的一年。

一、综合经济总量实现历史突破。

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下同)再次创造历史,全年实现GDP 94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较上年增长13.6%(简称同比增长,下同),增长幅度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1.2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13个市中位居第7位,较上年前移1个位次。

人均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21144元,同比增长13.9 %。

按现行汇率计算(下同),已跨上3000美元台阶达到3097美元。

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37229元,即首次突破5000美元达到5452美元,标志着连云港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次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全市三次产业继续呈现“稳固、提升、活跃”的良好局面。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6.07亿元,增长15.9%,居全省第2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1.06亿元,增长15.2%,居全省第7位。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46.3:37.3。

县域经济继续全面加速。

县域GDP共实现571.6亿元,占全市比重60.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县域GDP增长15.2 %,增速较全市高1.6个百分点。

从全省来看,尽管在经济总量上仍存在明显差距,但从发展速度上看,全市县域经济加速态势明显,全市四县GDP增幅在苏北24县乃至全省52个县(市)中均位居前列。

2009年全国31个省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和排名

2009年全国31个省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和排名
5273.33 9.2%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0 山西省
5033.5 38.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黑龙江省 2009 年国民经 21 黑龙江省
5029.1 37.6%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津市 2009 年国民经济 22 天津市
5006.32 47.1%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 2009 年国民经济 23 北京市
379.42 22.4%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个省( 2009 年全国 31 个省(市、区)固定资产投资额 排 名 省 市 自治区 山东省 固定资产投资 额(亿 元)
19031
比上年 数 据 来源 增长 山东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3.3%
1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 江苏省
18751.6 24.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3 河南省
2438.18 30.8%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夏 2009 年国民经济和 28 宁夏
1119.14 30.3%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9 海南省
1002.5 41.4%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海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30 青海省
800.51 37.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藏 2009 年国民经济和 31 西藏
13704.65 30.6%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4 广东省
13353.15 19.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宁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5 辽宁省
13074.9 30.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6 河北省

2009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

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重民生与抓经济相结合,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济运行经历了下降、企稳、回升三个阶段,逐步朝积极方向转化,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和确立,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一、经济运行综合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更趋协调,发展方式有效转变。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增强,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24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农林牧渔业现代农业建设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生产格局。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6.8%。

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15.5千公顷,建成千亩以上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78个,其中万亩以上14个。

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占到56%。

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总数达1402只。

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碧螺春茶、苏太猪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农业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年末累计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1个。

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2874万立方米,疏浚整治各级河道1718公里,加高加固圩堤141公里,增砌护岸184公里。

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状况分析(2000~2009年)

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状况分析(2000~2009年)

1
0
4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 经济发展有差距:
苏南
苏北
原因:国家政策.教育程度. 原因:国家政策.教育程度.地理原因等 等
• 人员素质有差异:通过调查,苏北的人员素质普遍 人员素质有差异:通过调查,
比苏南的差.这与两地的教育程度不同. 比苏南的差.这与两地的教育程度不同.当然又由于 经济的发展不一样.教育的设施有差距. 经济的发展不一样.教育的设施有差距.各方面的原 因导致两地的人员素质差异. 因导致两地的人员素质差异.
• 城市化进展不同:苏南的城市化进展较快,苏北多 城市化进展不同:苏南的城市化进展较快,
农村. 农村.
小结
• 了解了江苏经济状况,我们组有了自己的 了解了江苏经济状况,
感想. 感想. • 要发展经济,一定要狠抓教育. 要发展经济,一定要狠抓教育. • 发展经济,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原则 发展经济, • 大力建设公共设施.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大力建设公共设施.
又图是江苏省 2000年到 2000年到2009年 年到2009年 GDP和GDP增长 GDP和GDP增长 状况。 状况。 从这对数图可以清 晰的看出江苏省的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 解江苏的经济发展 情况及苏南、 情况及苏南、苏北 的差距和原因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1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GDP 增长率
GDP 8583 9515 10636 12452 15000 18273 21548 25560 31000 34061 增长率 11.53 10.83 11.83 17.13 20.47 21.82 17.92 18.62 21.28 9.9

南京市鼓楼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鼓楼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鼓楼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GDP)343.7亿元,同比增长11.6%(按可比价格计算)。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4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7.3亿元,同比增长12.5%。

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7%和92.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升了1.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2009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17. 5%。

其中:国税25.9亿元,同比增长20.9%;地税38.5亿元,同比增长13.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14.3%。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软件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6亿元,软件出口1.39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2.8万人。

全区共有涉软企业522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167家。

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企业74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2家,3家企业跻身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强,4家企业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7个软件产品获“2009年度优秀软件产品”称号,5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3认证。

民营科技企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拉动作用日益突出,2009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57亿元;新增民营科技企业6家,总数达101家,技工贸收入超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3家,千万元以上企业达35家。

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 2.3%,软件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园区、经济园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聚集效应逐渐显现。

社区建设成效显著,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全面完成。

2009年连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连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连云港市连云区统计局二〇一〇年三月2009年,连云区上下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分析形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奋力抢抓江苏沿海开发重大机遇,坚定信心,扎实苦干,攻坚克难,加快推进“5111”工程116个重点项目,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依然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一、综合经济保持快速发展。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48.22亿元,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2亿元,下降3.8%;第二产业增加值20.25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23.35亿元,增长16.1%。

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11.5:41.0:47.5调整为9.6:42.0:48.4。

全区人均GDP达到35095元,较上年增长16.4%。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积极对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和项目争取,100余个项目列入规划项目储备。

深化事业单位、城市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城管执法大队顺利移交连云区,出台重大行政事项听证、行政首长问责等办法。

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立区金融办公室,在市区率先成立得信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3520万元。

做大投融资平台,海发集团资产总额突破60亿元,全年融资17.6亿元。

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协税护税,健全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度。

墟沟街道财政收入率先突破亿元大关。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成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建成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提供担保贷款2亿元。

全年新增民营企业598家、个体工商户1430户。

二、农业农业经济取得突破。

200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4亿元,较上年增长5.9%,其中渔业产值7.19亿元,增长6.0%;农林牧产值1.17亿元,增长4.4%。

全区水产品产量5.56万吨,增长2.9%。

南京市下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南京市下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南京市下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京市下关区统计局2009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促转型”的工作主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2009年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快报数,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07亿元,按可比价(下同)计算增长11.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3.57亿元,增长1 4.8%;第三产业增加值130.5亿元,增长10.9%。

二三产结构为20.5:79.5。

财政收入保持增势。

2009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2.45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国税收入11.81亿元,同比下降4.01%;地税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4.8%。

地方财政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6.23%。

全区内在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新增私营企业924家,个体工商户3197户,新增个体私营累计注册资本达14.62亿元。

现有楼宇、园区33个,入住企业1231家,注册资金达34.58亿元,全年实现税收2.11亿元,同比增长37.3%。

二、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2009年,我区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

截止2009年底,全区共有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01家,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分别为74家、38家、10家、14家。

按在地口径,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6%,完成年计划100.5%,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5.81亿元,同比增长18.0%;住宿餐饮业实现5.43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他行业实现1.36亿元,同比增长14.3%。

按扣除搬迁因素的可比口径,全区各类市场成交额为410.87亿元,同比下降21.4%,其中原材料市场累计成交额为258.29亿元,同比下降3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0-05-24 15:49:00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全年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0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6.1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3.4亿元,增长13.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6475美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4∶54.1∶39.5。

先进制造业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上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39.8%,提高1.1个百分点。

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30%、22%和21%,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35.7%,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增长177%。

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4.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9.4%,分别提高0.9个和2.3个百分点。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市化率达5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加快推进苏南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2.3%,提高2.9个百分点,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

全年共实施1121个减排项目,关闭小火电组687.6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4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547.2万吨,分别完成“十一五”总目标的224.3%、51.1%和77.4%。

预计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年度目标。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1%和4.1%,累计完成“十一五”减排总目标的98.93%和121.1%。

物价水平年内小幅上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上涨0.9%,其中猪肉下降19.4%、油脂下降24.3%、鲜蛋上涨0.6%、禽上涨1.3%、鲜菜上涨18.1%。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1%,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2.0%、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1.3%、有色金属和电线类下降14.1%、化工原料类下降11.0%、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0.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

指标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0.4 -0.4 -0.5 食品0.9 1.1 0.7 #粮食 4.4 5.1 4.0 烟酒及用品 1.7 1.8 1.5衣着-1.0 0.1 -4.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3 1.9 -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0.7 0.6 0.9交通和通信-3.3 -3.7 -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1 -1.1 2.2居住-2.5 -2.2 -3.3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

年末全省城乡从业人员467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8万人。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1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2%,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28个月保持动态为零。

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推进,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1.1万人。

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有序展开。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新突破。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

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地方金融机构继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迅速发展。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一步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91.2万户,比上年增长11.7%,注册资本20136.7亿元,增长28.1%;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261.4万户。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二是内需持续均衡增长存在较大制约,民间投资跟进有待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消费后劲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基础地位还不够稳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完善;四是民生和社会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就业、医疗、住房、市场物价、劳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尚待有效解决等。

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3230.1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1.7 %。

其中夏粮1103.2万吨,增长0.8 %;秋粮2126.9万吨,增长2.2 %。

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

全年粮食面积为527.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万公顷;棉花面积为25.2万公顷,减少4.8万公顷;油料面积59.3万公顷,增加2.6万公顷;蔬菜面积114.8万公顷,增长5.0%。

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1万公顷。

农产品优质化水平提升,优质小麦、水稻比重继续提高,油菜全部实现优质化。

林牧渔业稳定发展。

全年造林面积12.1万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348.1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16.7万吨,增长5.8 %;禽肉产量120.4万吨,增长6.7 %。

禽蛋总产量185.2万吨,增长7.6 %。

牛奶总产量55.4万吨,下降9.3%。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43.2万吨,增长4.3%,其中淡水产品312.7万吨,海水产品130.5万吨,分别增长4.3 %和4.2 %。

产品名称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粮食3230.1 1.7棉花25.6 -21.6油料162.2 7.9#油菜籽121.7 7.9花生38.7 8.7 蚕茧7.9 -19.8茶叶 1.6 1.4水果(含瓜果类)731.0 7.0肉类348.1 6.3水产品443.2 4.3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

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2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7万公顷;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81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9%。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累计入社农户达54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6%。

农村新一轮六件实事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行政村基本实现通电、通公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稳步向好。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7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4828.7亿元、11898.4亿元,分别增长11.8%和15.7%。

国有工业增加值1071.5亿元,增长2.6%;集体工业增加值263.5亿元,增长10.9%;股份制工业增加值7752.2亿元,增长17.4%;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6658.9亿元,增长12.7%。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921.2亿元,增长6.1%;私营工业增加值5623.6亿元,增长19.7%。

企业效益逐步回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1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5.4个和4.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448.1亿元,增长21.2%,增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19.4个和11.7个百分点;其中利润3865.4亿元,增长24.3%,增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28.1个和17.1个百分点,呈现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利税增幅高于销售增幅的良好发展态势。

企业亏损面11.7%,比上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90.3亿元,下降32.8%。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4.0,提高12.5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4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医药制造业产值1079.2亿元,增长27.3%;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2321.6亿元,增长20.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6517.4亿元,增长14.6%;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4902.8亿元,增长13.4%;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0273.1亿元,增长8.4%。

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6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在列入统计的7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46种,下降的有29种。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纱万吨401.9 6.4 布亿米79.0 1.3 化学纤维万吨894.5 11.1 卷烟亿支924.6 3.4 彩色电视机万台1151.3 34.3 家用电冰箱万台667.1 4.7 房间空调器万台331.2 -53.2 原煤万吨2397.4 -2.6 天然原油万吨184.0 0.0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2984.3 3.4 粗钢万吨5489.9 12.9 钢材万吨7859.7 8.4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54.1 13.4 水泥万吨14434.1 6.7 硫酸万吨401.5 4.7 纯碱万吨248.3 -0.9 乙烯万吨141.6 5.1 化肥(折100%)万吨317.3 4.8 汽车万辆50.6 79.8 #轿车万辆21.5 84.7 发电设备万千瓦371.9 -43.7 集成电路亿块163.7 13.4 程控交换机万线 4.7 -61.0 微型电子计算机万台8180.9 35.8 移动通讯基站设备信道519111.0 -27.4 建筑业蓬勃发展。

全省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81.3亿元,增长18.4%;竣工产值7637亿元,增长12.8%,竣工率达75%;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16.8万元/人,下降3.6%。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494万平方米,增长8.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882.1万平方米,下降43.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530.8万平方米,下降4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