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中图版必修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概念,并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及其特点。
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是如何估计的,并了解有关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不同观点。
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讨论,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评价比较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加强环境保护。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地球环境人口的容量,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对待。
在我国应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即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
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方法从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入手,联系实际生活事例,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伴随着人口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那么,我们的地球能一直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我们身处的地球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节内容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基本常识,以便对我们的地球环境容量有一个了解。
下面我们学习第三节内容:1.3 环境人口容量(板书)面对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事实,人们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供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表面的环境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于是,人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板书)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为什么提出环境人口容量?这可能是学生会首先想到的问题。
所以教材一开始,就从人们关心自身所处的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引出环境人口概念。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以下问题,了解相关内容。
问题展示(用投影仪或多媒体计算机将以下问题展示于屏幕之上,便于学生思考与阅读课文内容)课堂活动:学生看完课文后,根据上述所列问题,老师可组织学生展开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或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列举一些事例来阐述或解答上述问题等,最后,老师可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加以概括、总结,点明核心内容。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一章1.3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掌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准确描述并举例说明。
2.学会运用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相关指标,分析我国及世界各地的资源环境状况,提高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
3.掌握估算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方法,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预测。
1.必做题:
(1)结合课堂所学,运用生态足迹法估算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并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选做题(任选一题):
(1)搜集资料,了解全球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现状,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针对我国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问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宣传海报,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
4.培养学生对地理数据、图表的分析能力,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设计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表达、沟通、合作等社交技能。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增强学生对我国及全球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问题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口与环境问题,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态度。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1.3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教案1作者:加入日期:06-07-25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区分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数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讲授过程]:[情境创设]有一片草原,放养着一定数量的牛羊,有一户人家在此幸福地生活。
迁来了一户人家,也带来了一批牛羊,当然也可以一起幸福的生活,但迁来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不能够养活更多的牛羊,所以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始下降,但仍然可以维持生活,但不能够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人越来越多,这片草原所能够维持最低生活质量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为其环境承载力。
一、环境承载力:1、定义:考虑生存,最大的人口数量[定义]P20: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其影响因素:自然环境要素: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
3、以水资源为例,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水资源的多与少——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域所能够维持的最大人口数量。
4、环境承载力即可以从单一因素考虑,也可从自然环境系统综合考虑。
二、合理人口容量:1、定义:考虑发展,最大的人口容量。
还是那一片草原,能够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下降,即使他们能幸福生活的最大的人口容量。
即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时的最大人口容量,即为合理人口容量。
定义:P20,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合理人口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
2、影响因素:现实人口:现实人口多的地区一般其合理人口容易也大。
因为现实人口数量是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自然、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域开放程度:北上天,一千万人以上,应该说这样的空间范围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而为什么又能养活呢?地域开放,输入资源。
例: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资源短缺,其发展是利用了其它国家的资源。
(完整版)《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影响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探究法,提高学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列表比较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永兴岛案例培养学生的现代海洋观和爱国情感,通过对本节内容探讨使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列表分析法、练习巩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引入(航拍中国海南节选)(2 分钟左右)师:视频当中提到的永兴岛?同学们都听说过吗,学生:回答师:但是可能大家对永兴岛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它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三沙市政府驻地所在处,面积不足3 平方公里,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岛上各种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展示图片),那在这仅有的2.6 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最多鞥养活多少人?又最适宜居住多少人?带着这两个问题,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永兴岛的历史和今天。
(展示课题PPT)新课讲授:一、环境承载力---解读概念2 分钟师:地球对人口的承载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这个限度就是环境承载力,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环境承载力对的定义(展示PPT)师:请同学们注意几个关键词,一定时期、环境和资源、最大,从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定时期说明环境承载力在不同时期,,由于资源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改变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一定时期内,资源,环境比较稳定,环境承载力可以估算,具有相对确定性,其衡量标准是用环境人口容量师:这里提到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不是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学生:回答教师:对,不是,而指的是满足人类最低生活消费水平,这种生存层面上的最大(PPT翻页)是一个警戒值师:据史料记载3000 年前,就有渔民在永兴岛从事捕捞活动,但是历史上该岛却少有常住人口师:是什么原因使得永兴岛少有常住人口,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又是什么?(展示PPT)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的小组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前后同学一个组,结合教材学案中所给材料一,并将最终的结果写在学案上。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区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并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培养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区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图表和一些因人口过多而导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二)讲授新课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讲解环境承载力的定义: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举例说明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如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所能支撑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
2、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的相关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自然环境条件是环境承载力的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解释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引导学生对比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理解两者的区别。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评价指标;3.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2.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评价指标;2.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地图或课件展示一些城市或地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地方的环境与资源状况,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方是否能承载更多的人口,如果不能,为什么?2. 新知讲解(15分钟)2.1 资源环境承载力1.定义概念: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能够承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是该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界限;2.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可利用面积、人均能耗、水资源供需平衡、土地资源利用、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
2.2 人口合理容量1.定义概念: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某一地区,按照其资源和环境状况以及增长趋势,所应达到的合理人口数。
2.计算方法:可以按照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科技进步的影响等因素来确定。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份关于某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让学生分别使用人均可利用面积、人均能耗、水资源供需平衡、土地资源利用、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来评价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然后根据人口增长趋势和已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数据,来计算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最后让学生就计算结果进行讨论。
4. 拓展应用(15分钟)1.学生选取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实例,探究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状况;2.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评价指标,设计一份关于某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调查问卷;3.学生对所创建的调查问卷进行填写和分析,并给出改进方案。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与学习方法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与学习方法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2. 教学准备•PPT课件:包括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和示意图;•教学工具: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境承载力概述1.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例如“你认为环境承载力是什么?为什么重要?”;2.简要介绍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意义;3.通过PPT展示环境承载力的示意图,以帮助学生理解;4.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环境承载力的案例,并进行汇报。
第二课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2.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并列出相关例子;3.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案例,并进行汇报。
第三课时:人口合理容量的计算方法1.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例如“你认为人口合理容量是什么?如何计算?”;2.介绍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给出计算人口合理容量的具体步骤,并进行示范;4.分组练习:请学生分组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计算,并进行互评。
第四课时:环境保护行动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2.引导学生讨论个人和群体在保护环境方面可以采取的行动,并列出相关例子;3.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的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并进行汇报。
4. 教学评价•平时学生的讨论和活动参与度;•分组讨论和汇报的内容和质量;•学生对环境承载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的理解程度。
二、学习方法1. 阅读理解•阅读相关教科书或专业书籍中关于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部分,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阅读相关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了解环境问题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实地调查•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或行动,了解实际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进行人口普查和统计调查,了解当地人口情况,并尝试计算人口合理容量。
地理ⅱ中图版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
地理ⅱ中图版1一、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二、教学目标1.明白得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阻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明白得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3.认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深刻明白得我国实施打算生育和环境爱护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图表,培养读图、读表能力。
三、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的阻碍因素、合理人口容量。
四、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图表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举例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共2课时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地球上最多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容纳多少人适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活动1〗课本P18图1-3-1(运算机模拟的以后趋势)分析(1)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何特点?(2)在人口增长、粮食增长、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五个因素中,哪个因素的进展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3)当资源不断减少、污染不断增加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发生如何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活动2〗探究河流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阻碍(1)从河流淡水饼状图中找出河流淡水总量居于前三位的大洲和总量最少的大洲;(2)对比人口比重饼状图,你认为那些大洲会显现水源短缺问题?(3)为何各大洲的水资源总量与人口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一样?说明阻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缘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小结:产生水资源危机的缘故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措施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自然缘故②水资源的时刻分配不均修建水库③人口增多、工农业进展,用水量剧增节约用水人为缘故④水污染严峻防治水污染〖活动3〗探究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对环境承载力的阻碍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请同学们在它们之间加上因果关系的箭头。
〖活动4〗阅读教材第20页,《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然后展现下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地球环境承载量的看法小结:能够乐观的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可不能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和进展提供更为宽敞的以后;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已能主动调剂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操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中图版必修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并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结合概念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者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具体的案例,分析某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
难点: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案新高一必修地理教学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目的】1.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自主学习】〔“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导〞由教师自主完成;此学案中“自主学习〞即为第二环节“思〞,这部分建议学生必须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直接快速对答案,重点知识稍加讲解〕一、环境承载力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可以维持抚养的①(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②、科技开展程度和人类文化程度。
3.估算(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③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
一般方法:(2)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⑥、科技、社会文化等多要素进展综合考察。
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⑦的生活方式舒适的生活环境〔1〕条件满足⑧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不阻碍后代⑨〔2〕本质:一个国家或者者地区⑩_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自然环境的优劣及自然资源的〔11〕和质量,是人类生存和开展最根本的条件。
(2)社会经济开展程度:社会经济的开展、消费力程度的进步可以大大进步人口的合理容量;但是当消费程度超过社会经济开展程度和〔12〕时,人口合理容量就会〔13〕。
(3)科技程度:科学技术程度的进步,会扩大资源的开发,并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同时进步资源〔14〕,进步人口合理容量。
(4)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进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封闭系统中,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这一地区人口容量〔15〕。
3.特性:具有〔16〕。
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在贯彻〔17〕的同时,大力开展经济,努力进步科技程度,进步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程度,提倡〔18〕消费。
【交流探究】〔“交流探究〞部分包括了“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的“议、展、评〞三部分,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问题进展讨论,讨论完毕,小组选出代表进展发言答复以下问题或者者者上前台展示讨论成果,学生展示完毕以后,教师总结点评〕探究一:想一想,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探究二:如何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与特性(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2)特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探究三:城、乡村和牧区的人口容量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探究四: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差异极大,能否用迁移人口的方式使我国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即为“六加一〞教学形式中的“检〞,要求当堂完成,当堂讲解〕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不同的开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根本一样的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确实定性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表达是()A.指某个国家或者者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B.环境所能包容的最大人口数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D.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3.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A.人口数量B.消费程度C.科技程度D.人口素质4.关于环境承载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就是人口的合理容量C.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D.是衡量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指标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程度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程度C.资源状况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6.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表达是〔〕A.我国目前人口数量已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C.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D.主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的主要根据是我国水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课后练习】以下列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读图答复下题。
2.1.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设计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并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分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者的影响因素及它们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结合概念和影响因素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2.通过学习人口合理容量,认识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联系世界和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理解其严重性与紧迫性,试着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合理建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借助具体的案例,分析某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分析能力。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地区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例,将理论融入到生活中。
3.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手,引导学生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3.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重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
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正确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展示交流法、讲授法、案例法、对比法、分组合作讨论法五、本主题应解决的问题:1、什么是环境承载力?2、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指标是什么?(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是什么?4、土地资源对环境承载力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6、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在概念、人口数量上有什么区别?7、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是否相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什么?8、学习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是什么?六、学生还可能提出的问题1、地球上最多能容纳多少人?2、怎么测量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的极限?3、各种要素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一样吗?4、自然资源越缺乏人口合理容量就越小吗?5、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值”吗?七、主要知识点(一)环境承载力1、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与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3.docx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一本节教材分析
⑴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归纳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C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坏境观。
(2)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
(3)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4)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
启发讲授、案例学习
二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从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归纳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概念。
问题:XX城市(学生所在城市)的人口有多少?面积有多大?如果人口增加一倍会发生什么现象?增加十倍呢?
根据是什么呢?
导入二以课本素材资料发问,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展示“苦难的母亲”漫画,说明人口增长与地球压力的关系,引岀思考问题:地球上人口能否无限增长?地球人口数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土比肆维莘変以3無中壬琵!。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认识到环境承载力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以及如何确定合理人口容量。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合理人口容量,以及如何平衡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展示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案例。
2.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重要性。
2. 讲解环境承载力:讲解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意义。
3. 讲解合理人口容量:讲解合理人口容量的定义、确定方法及意义。
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与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如何平衡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
六、教学延伸与实践活动1. 延伸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全球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问题,了解不同国家方面的政策措施。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地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进步。
八、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1. 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认识到环境承载力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了解人口合理容量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人口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内涵及其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环境人口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PPT、案例资料和问题讨论题。
2. 安排课堂讨论时间和小组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发学生对环境人口问题的思考。
2. 讲解环境承载力:介绍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解释环境承载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讲解人口合理容量:阐述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分析人口合理容量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呈现具体环境人口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实现人口合理容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建议。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人口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 介绍我国在环境人口方面的政策举措,如计划生育、生态文明建设等,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2.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环境人口问题。
八、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知识,调查身边的环境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提问、讨论、分享等。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认识到环境承载力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 帮助学生了解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与国家、地区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分类及衡量指标。
2. 环境承载力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 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4. 我国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现状分析。
5.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案例研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口承载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设计有关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教学素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学生分组名单。
4. 相关案例资料、实践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为什么关注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环节二:讲解环境承载力1. 讲解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分类及衡量指标。
2. 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环节三:讲解合理人口容量1. 介绍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分析我国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现状。
环节四:案例分析1. 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环节五:实践活动1. 设计有关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
2.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环节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关键点。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历案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掌握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3、能够分析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4、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环境观,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1)综合分析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2)如何在实际中合理确定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三、知识链接1、人口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2)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
2、环境问题(1)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四、学习过程(一)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自然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科技水平越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3)地区开放程度: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外部资源的输入,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4)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均资源消耗越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3、案例分析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农业发展;水资源相对短缺,限制了工业的大规模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地区开放程度较低,对外交流有限;生活消费水平适中。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评估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读图
承转过渡
刚才我们从环境承载力来讨论了我们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这个是从有限的资源角度来说的,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一个警戒值。那么从经济、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大家可能要问到另一个问题:地球上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合理人口容量。
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解析及影响因素
对了,那么我们自然界环境要素呢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等,这些资源对人类而言不可或缺,它们是怎么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呢,它们影响程度一样吗?请各小组同学相互讨论。
老师借助图表数据引导分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从表1-3-1中可以看出淡水资源丰富的大洲,人口数量怎么样?也多)
比较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
好的,同学们,这两个概念我们都学完了,大家来总结一下,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有什么区别?
PPT呈现比较表格
学生填表
通过表格比较,辨析和清晰认识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一)(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并理解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这两个概念
2、能分析出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这两者的影响因素
2、3、能结合概念和影响因素区别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借助具体的案例,分析某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前面已经讲过人口的增长与迁移,对本节内容人口的环境承载力及合理人口容量有一个铺点作用,与此同时,本节知识的讲解将有利于学生关于人口知识的系统建构,形成相对完整的人口观。本节内容对第二章的城市化逆城市化等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铺点作用。
学情分析
大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理解概念,区分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借助举例分析,举例类比再结合案例,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理解。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看图
观察思考
复习导入
承上启下提问
入课
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第三节内容“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大家在课本上找出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载力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概念PPT展示
找出概念
培养学生自学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解析及影响因素
大家都知道了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那么,说明,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指标是什么啊?(教师强调:人口数量),接着,大家想想看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啊?
1.大家在课本上找到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划出关键词,再想一想,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它跟环境承载力有何区别?
2.概念:
从概念上我们发现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受自然资源的影响,还应考虑什么呀?该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例如:技术、智力等条件。同样地,大家小组来讨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合理人口容量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等下各组派个代表来给我们说下各个小组的看法。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教学重点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能具体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运用资料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与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人口过多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粮食不足,供水不足等等。我们也知道,世界人口现在已经达到60多亿,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那么大家思考过吗?我们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
刘金燕
授课人
刘金燕
时间
教学课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课标解读
本课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都是以往高中地理没有出现的新专业属于。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上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量,则会使原有的人口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奔溃。“合理人口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包括能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这两个概念,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问题,如果人类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合理人口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说明:合理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
相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地区,其合理人口容量不同。比如说当今的美国和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前和现在的中国,合理人口容量不一样。
看课本
读课本分析
和老师一起分析
小组讨论,总结,代表发言。
那么从大家讨论的结果来看,不同因素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最主要取决于那个因素:某区域稀缺的因素。好的,那么刚才提到的环境承载力大小主要是从单一因素来考虑的,也可以从自然环境系统来考虑。总之,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
课本P18页的图表
木桶原理
生答: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