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1. 品种法,哎呀呀,就像种苹果一样,把同一种类的产品当作一个整体来核算成本!比如说生产一堆相同的零件,那我们就可以用品种法来算算成本哟!
2. 分批法,这就好比给每一批产品都有自己的“小账本”!比如说定制的一批特别的机器,咱就得专门用分批法去核算它们的成本呢!
3. 分步法,想象一下啊,就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地核算成本呢!比如生产一个复杂的产品要经过好多步骤,分步法就能派上大用场啦!
4. 分类法,这就像是把东西分类整理好,然后清楚地知道各类的成本!比如把不同型号的产品分类核算,多方便呀!
5. 作业成本法,哇塞,这就像是给每个作业都贴上了价格标签!比如说各种不同的生产活动,用作业成本法能算得更精细呢!
6. 标准成本法,不就是给成本定个标准嘛,就像给跑步定个目标一样!比如生产一个产品期望的成本是多少,用标准成本法就能对比出来啦!
7. 定额成本法,这跟定额完成任务似的,把成本也定额好啦!像规定好生产一个东西最多花多少钱,就用定额成本法呗!
8. 变动成本法,哎呀呀,就只管那些会变动的成本呀!比如随产量变化的成本,用变动成本法就能抓住重点啦!
9. 约当产量法,这就好像把没完成的东西折算一下,就知道大概的成本啦!比如半成品的成本,用约当产量法就能大概算出来呢!
我觉得这些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用处呢,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
(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
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
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
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制费的归集、分摊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成本的核算方法
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而成本的核算方法则是确定成本的过程和方式,是企业正确计算成本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特定产品或作业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分成若干个作业,每个作业都有其独特的成本。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产品的成本构成,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定价决策。
其次,还有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而间接成本则是无法直接归属到具体产品或作业上的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间接人工等。
通过直接成本法进行核算,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产品的直接成本支出,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另外,还有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企业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通过实际生产情况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促进成本控制和管理。
最后,我们来说说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以活动为核心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它将企业的各项活动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通过对各项活动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更精确地了解各项活动对成本的贡献度,有利于企业进行活动成本管理和优化。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方法有多种多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无论是作业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还是活动成本法,都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成本构成,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统一的核算、计算和控制。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企业和行业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成本核算,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作业成本制、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全成本法和活动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根据生产作业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它将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按照不同的作业进行核算,以便于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中存在多种不同的产品或者生产过程中涉及各种不同的作业。
过程成本法是一种按照生产的工序或者流程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它适用于生产中存在多个连续的流程或者工序的情况。
过程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工序或者流程的成本,从而掌握生产过程的成本变化情况。
作业成本制是一种结合了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生产活动分成多个作业,同时又将每个作业按照工序或者流程进行成本核算,从而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综合控制。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给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直接部分。
直接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占比较大的情况。
边际成本法是一种以变动成本为核心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分离,并将变动成本分配给产品,以便于了解每个产品在不同产量情况下的成本变化情况。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将每个产品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便于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偏差情况,从而进行成本控制。
全成本法是一种将所有生产过程中的费用都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将所有费用都分配给产品,以便于全面了解每个产品的成本。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根据活动来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将各项活动的成本与产品相关联,以便于了解每个产品所消耗的各项活动成本。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01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02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月度成本核算的方法
月度成本核算的方法说实话月度成本核算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只知道把所有的开支都列出来,什么水电费啦,办公用品费啦,员工工资啦,一股脑地写在一张大表格上。
但是这样就会特别乱,完全看不出重点在哪儿,哪些地方可以节省成本也分析不出来,这就相当于你把一堆杂乱的东西都堆在房间里,想要找个东西都困难。
后来我就想,得给这些费用分分类。
我把酒水分成一类,想象这些就像家里的食品开支;房租、设备的分摊费用算成一类,就好比房子的基本开销。
这时候就有点眉目了。
我试过按照部门来核算成本,觉得这样能分清责任。
比如说销售部,他们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这些都是很清楚的。
可这时候又遇到新问题了,有些公共费用,像公司整体的水电费,那就不好分摊到各个部门了。
这个可把我给难住了,我当时还自以为是地乱分一通,结果算出来的数据根本就不合理。
再后来我学聪明了一点。
对于那些公共费用的分摊呢,我就找了些更合理的依据。
比如说按照各个部门的人数来分摊水电费,按各部门使用设备的时间来分摊设备维护费等。
这样就比之前公平多了。
做月度成本核算时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
我就曾经因为把一个数字写错了小数点的位置,后面算出的结果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所以仔细检查每一项费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就是成本核算的周期一定得是一个月整,不能多也不能少,这就像一个时钟的周期必须得固定一样,不然数据可比乱套了。
在核算成本时,我还发现及时更新数据也很重要。
比如说这个月有新采购了办公用品,或者有临时的奖励支出等,都得第一时间记下来,要是拖到下个月,那数据又不准了。
总之呢,月度成本核算真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调整的过程。
只要多实践,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慢慢地就能掌握比较好的方法了。
我的经验大概就是这些,希望能对你们有点帮助。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利润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计算成本,以便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经营成本情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全成本法。
全成本法是指将所有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分配到产品上。
其计算公式如下: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制造成本。
其次,我们介绍较为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只将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固定成本则在期间成本中体现。
其计算公式如下:变动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在这种方法下,只有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才会被计入,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另外,我们还有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生产的标准成本来核算实际成本,通过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来进行成本控制。
其计算公式如下: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通过计算成本差异,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我们介绍一种特殊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作业或订单来核算成本,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
其计算公式如下:作业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不同作业或订单的实际成本情况,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总之,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经营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进行成本核算,以便更好地掌握企业的成本情况,提高经营效益。
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而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那就是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作业或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或生产环节,然后根据每个作业或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得出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核算产品的成本。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叫做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按照成本与产品直接相关的程度来进行核算的方法。
它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其中直接成本是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而间接成本则是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管理人员工资等。
通过直接成本法,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叫做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准,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最后,还有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叫做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以活动为核算对象,通过对活动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来了解各项活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精确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希望本文介绍的成本核算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以下介绍8种成本核算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件,2万元;8日购入200件,2.2万元;10日发出存货4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500=84元。
所以10日发出存货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28日发出存货2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元;30日购进200件,2.5万。
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
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二、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效益。
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
在实际的成本核算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成本核算。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总成本计算公式。
总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的总和,它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总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其中,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到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而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属到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2.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它是管理者进行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
单位产品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成本 = 总成本 / 产品数量。
通过计算单位产品成本,企业可以了解到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保证企业的盈利。
3.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产品生产中直接用于产品的原材料的成本,它是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直接材料成本 = 原材料单价× 原材料用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单价和用量来计算直接材料成本,从而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
4.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它也是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成本 = 人工单价× 人工工时。
通过计算直接人工成本,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人工成本,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控制生产成本。
5.固定成本计算公式。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生产能力范围内,不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
固定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项目1 + 固定成本项目2 + ... + 固定成本项目n。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加工程序多样的企业。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是按照作业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核算的,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情况,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其次,我们要介绍的是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核算方法,它适用于生产过程简单、产品差异较小的企业。
在直接成本法中,直接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是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间接成本则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范围广泛,是许多企业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
再次,我们要介绍的是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核算的方法,它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产品规格固定的企业。
在标准成本法中,企业会根据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确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提高成本控制的精度和效果。
最后,我们要介绍的是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以活动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
在活动成本法中,成本是根据活动的消耗情况进行核算的,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各项活动对成本的影响,有利于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直接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简单的企业,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产品规格固定的企业,活动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为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成本的核算方法
成本的核算方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那么,如何进行成本的核算呢?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将产品的成本直接与产品相关联,主要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用等。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核算。
其次,还有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叫做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间接成本较多的情况,它将间接成本按照作业单元分配到产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间接成本较多的情况,能够更准确地核算产品的成本。
此外,还有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叫做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通过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来进行成本控制。
这种方法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偏差,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最后,我们还要介绍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活动-based成本法。
活动-based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上,从而更好地理解成本的发生原因。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的结构,有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经营环境。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希望本文介绍的成本核算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以便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通过计算和分析企业资源使用的成本,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过程。
它不仅涉及到物质成本如原材料、人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如折旧费用、租金等。
成本核算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便合理定价。
在成本核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直接成本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的直接成本较多的情况。
它通过将直接成本直接分配给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以确定它们的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人工劳动力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但不适用于大部分企业,因为很少有企业只有直接成本,并且这种方法无法考虑间接成本。
对于企业中存在大量间接成本的情况,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成本分配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间接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或服务,以确定它们的成本。
常见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包括比例法、直接人工费用法和直接人工小时数法等。
比例法是根据各个产品或服务所占总产量的比例来分配间接成本,直接人工费用法是根据各个产品或服务所需人工费用的比例来分配间接成本,直接人工小时数法是根据各个产品或服务所需直接人工小时数的比例来分配间接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基础。
除了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分配法,成本核算还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进行。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生产环节的情况。
它将成本按照每个生产环节分配给相应的作业(即产品或服务),然后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对复杂的生产过程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但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和成本分布的详细记录。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叫做标准成本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成本核算的 8 种方法,这可老重要啦!
先说说品种法吧。
就好比你开了个面包店,每种面包都单独核算成本,像全麦面包的成本就是这么算出来的呀。
分批法呢,就像你接了个定制蛋糕的订单,单独给这个订单算成本,这多清楚呀!
分步法,哎呀,比如说造汽车,每个步骤的成本都要算清楚,是不是很形象?
分类法呢,你可以把相似的产品归为一类来核算成本呀,就像把各种小蛋糕归在一起算成本一样。
定额法,打个比方,你规定做一个面包要用多少面粉、多少糖,根据这个来算成本,这多靠谱!
标准成本法,就好像给每个产品设定一个标准成本,然后和实际成本对比,多有意思呀。
作业成本法,像是把每个生产环节都当成一个作业,然后分别核算成本呢,通俗易懂吧?
变动成本法,简单说就是把那些会变动的成本单独拎出来算,这多直接啊!
我觉得呀,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用处,咱得根据实际情况选对方法,才能把成本核算得明明白白的,让咱的生意越来越好!。
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
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
1. 分类核算法呀,就好比整理房间,要把不同的东西归类放置。
比如说咱开个超市,把食品归一类、日用品归一类,这样核算成本不就清楚多啦。
2. 分步核算法,这就像爬山,一步一步来,清晰知道每个阶段的花费。
像生产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各个加工步骤,都分别算算成本,多明白呀!
3. 标准成本法,那就是个标杆呀!好比跑步比赛有个目标成绩。
比如设定一个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和实际对比,很容易就看出问题啦。
4. 作业成本法,就跟给任务打分一样。
像一家快递公司,不同的业务流程都算算成本,就清楚哪些环节最费钱啦。
5. 定额核算法,这不就是给成本画个框框嘛!比如说规定每个月水电费不能超过多少钱,然后以此来控制,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呀。
6. 比率核算法,就像看比例一样。
假设公司的营销费用占比不能太高,通过比率核算来把控,是不是挺有意思呀。
7. 约当产量法,类似于预估一下成果。
比如生产线上还没完工的产品,大致估算下相当于多少完工产品的成本,神奇吧。
8. 成本习性法,那就是了解成本的脾气呀!知道哪些是固定的,哪些会变,这不就好管理成本啦。
比如店铺租金是固定的,而原材料随产量变化,很好玩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各有各的用处,都能帮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让企业发展得更健康更长久呀!。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
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流程
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流程一、成本核算的方法1. 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方法
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方法说实话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成本就是我花出去的钱,利润就是我赚到的钱,但是真要算起来,可复杂多了。
我最早的时候,就只算我买东西花了多少钱,比如我做小生意,进一批货花了1000元,然后我把货都卖出去了,收到了1500元,我就觉得利润是500元,成本是1000元,多简单的事儿啊。
可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我试过卖一些手工制品,自己做啊,得计算原材料的成本。
这原材料的成本可不好算呢。
有时候买的原材料多,但是有损耗,做一个东西到底需要用多少成本的料,我刚开始都没算清。
比如说做一个小香囊,我买了一大块布,花了50元,香料花了30元,线啊这些小配件花了10元,总共就是90元成本。
我想这能做10个香囊呢,那一个香囊成本就是9元吧。
但实际做的时候,有些布裁坏了,最后可能只能做出8个香囊,这样一个香囊的成本就不是9元了,应该是元。
这就导致我开始按照9元的成本算利润,定价不合理了,一开始没赚到钱。
然后我就知道了,成本核算一定要把损耗算进去。
那利润呢,也是有讲究的。
我之前以为利润就是收益减去成本就完了。
但是还有很多隐形的开销,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比如说我卖东西的摊位费,如果不算进去,那利润就算少了。
再讲大规模一点的生意的成本吧,就像开个小餐馆。
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这些都得算进成本里。
那这成本就得一笔一笔仔细地记着。
我有次开个小餐馆就没算准,只算了食材和设备的成本,结果忽略了房租和员工工资的大头。
每个月感觉好像钱也够,但就是不赚钱。
后来仔细一算成本,才发现已经超过了营业额,哪来的利润啊。
对于成本核算,我现在觉得一定要全面。
就像建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瓦都得算进去。
把所有投入的钱都算清楚了,那才算得到准确的成本。
利润就从营业额里减去这个准确的成本,这样的利润才是真实的。
不过这里面还有像税收啊这些因素,我也不太确定是不是都算在成本里,看来还得再好好研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成本核算方法
痛感于各会计教材上对成本核算这块介绍得过于烦琐而不切实际,特结合自身经验写一点出来,可能过于简化,不过应该更实用。
一、适用范围
(如造船等)。
不适用于已实施ERP的企业(其各种模式已定,也不适用财务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适用一般制造业。
不适用于特殊制造业需再
参考)。
特别适用于刚学或刚做会计又要做主管会计的朋友。
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制造费用四个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 制造费用科目。
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三个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
车间人员的差旅费、办公费记入 管理费用。
3. 原材料范围。
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要原材料提前进入
了成本)。
4. 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
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
(我只设过一家,本文中按不设描述 ) 7. 不设在产品科目。
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 (分配方法见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1. 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2. 月底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3. 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帐原材料与其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
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 法。
4. 取得产成品库月报表,计算工资 (这块可能各企业不一,有的由财务计算,有的由车间计算 ),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5. 由生产车间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四、成本计算分配方法 除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外,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 产量计算产值(这块不知怎么估计才科学,我心里没底,不过每次结果也没离过谱,很接近实际 五、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 在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2.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心中一直不踏实,感觉没有理论依据,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范围很广。
我感觉 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应属一路,效果应是一样地。
3. 关于工资核算,不知大家所在的企业采用的什么法,我经历过的企业都是按当月产成品入库数量计算各工序职工工资。
如果我是税务局的,我想看一张成本计算表,要把成本构成的各要素反映在内。
要详细的。
要不我怎么知道 你是说自制半成品?我说了,如果需要,还是要设的,如果不需要就不设 总之要满足各方的需要
问题是能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
成本会计我觉得其本质并不单是核算产品的成本或生产的全部耗费,而是要能够核算生产的非正 常耗费,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数据和方向。
当然,管理只要求这个层次,考虑到效益原则,那还是蛮实用的。
1. 如果直接材料和生产工序都是一样,只是生产出的产成品规格、等级不同的话用产值来分配成本较为合适。
2. 如用料不同、生产出的品种不同,那么就按品种法分别核算其耗用多少直接材料和人工。
制造费用也是按品种以工时、工资或材料耗用
比例进行分摊。
你的方法应该是分类法的运用。
但分类法一般是采用系数分配,即先选定某一产品为标准产品,并将其单位产量确定系数为 1,其他的产品折合标准产品系数,在产品可
按完工率50 %计算。
月末计算约当标准产量总系数,以约当标准产量总系数进行分配。
这样要比产值分配更合理些。
但采用分类法分配时是有条件的,即所有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基本相同,否则会导致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
我做了好几年会计了 ,一直做商业.讨厌的成本核算终于让我遇上了
.正在头痛呢.
想请教楼主如何做,希望大伙也能帮帮忙. 1.
公司是做服装工业和商业批发.工业部分是自己有样办房,自己做样办.(该办房的所以费用包括材料指布料该入什么 )
2. 下一步公司将自己买布料和辅料,发给别的厂家加工.我认为这也是工业核算.
3. 公司同时自己入商场做专柜,听说商场按扣点方式收租金.即是扣起收入的 20%后就是我们开发票给他们,然后他们再把已卖出的减了扣 点的货款返还给我们.
,又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非主
6你核算的对或不对呢?
请问这样的操作,我在帐面上该如何设帐呀?工业跟商业一起,真没有做过.而且成本也没有做过.非常头痛呀?还是应该按照工业核算比较顺一些
我的避税之道
关于纳税筹划,也不断看这方面的东西,但多数都是对特定事项的筹划,很多业务企业日常都遇不到。
更甚者有时把一本有关纳税筹划的书看完了,内容是都很精僻,但就是找不到一个自己企业适用的。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已。
用到这儿再适用不过了,只要把税法看透,自然就会筹划。
版面上gdyzhnw发的《税收筹划就在我们身边》一文中提到:“只要我们去想,去发现,从平常的点滴做起,注意思
考身边的事,也能给企业节约不少费用。
”的观点我很赞同。
在某个时间段,我们会一直在某个企业里,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比较熟悉,在
学习税法的过程中其实已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结合,结合深度的不同其实就是学习深度的不同。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谈谈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就行筹划,其实准确地说,算不上筹划,只是避税而已,内容有些肤浅,请大家多指教。
一、关于原材料核算内容的设置。
在满足成本核算的前提下(这条有时挺虚的),我平时的做法是:只把在产成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的
几种做为原材料,其他的一律直接进制造费用,这样这些费用岂不提前周转进了成本?税法对此没有规定,相信不会有事的。
二、低值易耗品不要用什么五五摊销法,一次摊完吧,怕不好管理?设个备查帐行了吧。
三、烟酒礼品之类的发票,若是因职工红白事而发生的,一定要注明注清,这样就不用走招待费了,而走应付福利费,省得再占那本来就超标的招待费。
四、出差花费没发票的问题。
好办,那就放在补助里吧,现在除了少数几个省份在这方面有规定,一般都没规定。
只是不是太离谱,应该没事的。
五、企业资产发生毁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不要去报批这条路,那样你要做进项转出什么的,不如走低价销售,这方面税法反倒没规定,企业可以有权作主的。
六、企业所得税方面若你预测全年将亏损,那你在年度中预缴申报时就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帐面出现利润。
因为若实现了利润就要预缴,且一般不会退的,只会向后冲。
这方面一是该预提的费用一定要提到位,该做纳税调出的不要做调出。
税法对此没做详细规定,这样做不会受到处罚。
关于低值易耗品范围的说明
根据我国会计惯例,低值易耗品一般是指企业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下或单位价值在8 0 0元(不含8 0 0元)以下的物品作为低值易耗品,自然这个数字可以企业自主调整了,一般不应低于200。
但是商业企业的下列物品不论使用年限长短和单位价值大小,均作为低值易耗品进行管理:
苫布(包括篷布、油布、塑料布)、熏蒸布、枕木(包括垫木、垛架)、水泥条(墩)、风车、跳板、生猪车架、劳动役畜、各种非机动车
(包括大车、手推车、三轮车、板车)、磅秤(不包括地磅)、五立方米以下的酒罐、腌制池、灭火机、七千瓦以下的电动机、消防泵、地 毯、货架、柜台、电子秤、收款机等。
工业企业由于工艺问题,不可能举例,一般都是由主管部门制定低值易耗品目录,一般都如下分类:
维护用工具性仪器仪表;
小型机械及通信用具;
业务专用品;
小型车辆及运输用具;
家具用品;
电器用品;
五金工具;
衡器及计算器;
劳动保护用品;
杂项用品。
上述低值易耗品按其价值大小和管理上的需要,可分为甲、乙、丙三种。
甲种低值易耗品为单位价值在2 0 0 0元以上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物品。
乙种低值易耗品为单位价值在2 0 0 0元以下、5 0 0元以上的物品。
丙种低值易耗品为单位价值在5 0 0元以下的物品。
(三) (四(五) (六) (七(八) (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