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流派资料]功能语言学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
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功能学派,系统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
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
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
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
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
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语言学家门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
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
随着影响的扩展和队伍的扩大,1982年第九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
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办第十二届年会,由于到美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所以在美国举行这样的大会具有深远意义。
到今天,功能主义已经与形式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两大思潮。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语法或系统语法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
语言作为符号的一种,在表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时,必然要在语言的各个语义功能部分进行相应的选择。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规则、功能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方面。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两个主要的流派,分别是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
这两个流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观点以及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是一种以形式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
形式主义派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关注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
形式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有索绪尔、布洛赫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
形式主义派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规则和结构,揭示语言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功能派是一种以功能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
功能派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
功能派的代表人物有马尔库斯、哈贝马斯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
功能派通过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揭示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主要采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进行抽象和概括,寻找语言的普遍规律。
功能派主要采用描述和解释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理论观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
功能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密切相关,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主要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研究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
功能派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研究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是两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
形式主义派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关注语言的内部规律;功能派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功能语言学简介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
Halliday 的见解: 1. 认为功能语言学更能解释语言 的性质,能透过语言研究昭示语言系统之外的东西,即 语言的社会性(社会学研究立场),因此对转换生成语 法的心理属性研究不感兴趣。2. 语言研究的重心应该是 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或者变体,而不是什么普遍语法。 3.反对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划分,认为其太过理想, 在Halliday看来,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使用时的一 种意义潜势选择。4.与天赋论针锋相对的提出儿童语言 发育而不是语言习得(acquisition)的理论,提出原型 语言(protolanguage)功能的细致划分。
荷兰学派
讲荷兰学派实际上就是讲S. Dik(1940-1995)。他 创立的功能语法在整个功能语言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体 现 在 1978 年 出 版 的 《 功 能 语 法 》 (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他把语言功能分为: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 Dik的功能语法和 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都受到 布拉格学派的影响,但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社会集团的 语言使用者为出发点,本质上是社会语言学的;而 Dik 的功能语法以说话者的能力competence为出发点,因 此从某种程度上跟转换生成语法一样具有认知心理学 的性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以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 语法理论最处于最顶峰时期发展起来的。 转 换 生 成 语 法 的 主 要 观 点 有 : 1. 区 分 语 言 能 力 ( linguistic competence ) 和 语 言 运 用 ( linguistic performance),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注重研究 语言能力,即找到语言的所有转换生成规则可以生成无 限多的句子,并记录这些规则,最终达到计算机自动生 成和理解语言的目的。2. 认为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即著名的天赋论假设(the innatism hypothesis)。3. 意义是转换生成过程中词项选择的结果。4.语言研究的 目的应该是找到合适所有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 (universal grammar)。
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Schools of Linguistics: some random thoughts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为何要讲流派问题?➢我主张,进入一个研究领域时,第一要宏观,第二要对思想(ideas) 感兴趣。
➢宏观:做研究,别一下扎到一个小领域、小题目里去,那样会见木不见林。
了解宏观背景,让你不失迷方向。
➢对思想、哲学理念感兴趣,比只对纯技术性的东西感兴趣,更有意义。
技术是手段,提高认识是追求。
1. 区分流派与分支1.1 流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影响, 往往有历史视角。
(它未必对领域中的诸多问题都有论述。
)Schools refer to trends of thought, with their representative figures, works, unique ideas, methods and influence on later development;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1.2 分支多指领域, 研究范围, 也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
可能多个流派都对它有过贡献。
(Branches refer to areas of study, with their classics,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often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1.3 历史视角和共时视角一起可以画出一个十字, 像一个坐标.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will form a cross, which like a coordinate.Distin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Branches1.2 语言学的分支: Branches:➢从内部分:语音学, 音系(位)学, 词汇学, 形态学, 句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Distinction from within: phonetics, phonology, lexic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 pragmatics (?)➢从外部分: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
语言学流派专题知识
构造主义语言学阶段性小结
1950年代:构造主义旳时代 研究对象:作为人类行为旳语言 研究范式:发觉程序+分布理论(如音位
旳描写) 哲学基础:行为主义 关心旳是对语言本身旳构造和系统旳描写 就语言而研究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
构造主义语言学旳三个流派
1、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也称功能语言学派。该学派创建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
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两者旳关系体现为:“外部语言学首先引起内部 语言学问题,继而成为内部语言学旳承载,内部 语言学则不失时机地转化为外部语言学旳前提。 内部语言学涉及言语体系旳恒定方面,它超越时 间和空间等诸多原因旳影响,是语言抽象旳部分; 外部语言学则观照语言旳动态方面,受制于时间 或空间,是言语体系旳具象旳部分。”“没有外 部语言学我们便不可能聚焦于内部语言学,便不 可能了解那种抽象旳‘一般’旳存在,而没有内 部语言学,我们便无从感知理论形态与实际中具 象旳言语之间旳关系,便无从实现理论旳升华与 转化。”
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任美国科学增进会委员、
美国科学院和文理科学院院士。他在29岁时出版旳《句法 构造》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旳思想,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
语言学中旳地位。由他主持开发旳人机对译系统采用了转
换生成语法原理,成功地实现了印欧语系中不同语言之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旳人机对译,被广泛用于国际会议旳同声传译。他后来提
构造主义语言学旳三个流派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这个学派最主要旳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被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他于1933年出版旳《语言论》宣告了美国构造主义学派正式诞生。布龙 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构造旳基本原则和措施,成为这个学 派旳理论指南,所以有人称该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 能 主 义 阵 营 之 派 别
极端( 极端(extreme) )
都围绕形式主义提出 的理论自治这一基本问题 阐发各自的立场
保守( 保守(conservative) )
温和(m 由于水平有限,找到的资 料也不够完整齐全, 料也不够完整齐全,制作的效 果未必能较好地达到。 果未必能较好地达到。 望大家理解包涵!谢谢! 望大家理解包涵!谢谢!
语言学的发展
• • • • 历史比较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主义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以韩礼德 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 韩礼德 学派为主体,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 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 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 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
功能主义注重语言的社会 方面,采用归纳的方法, 方面,采用归纳的方法,重视 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侧 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 重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 重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 功能运用
由于功能主义结合语用、 由于功能主义结合语用 、 篇章结构 和认识进行研究, 和认识进行研究,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得 到了人们的接受和重视。 到了人们的接受和重视。
形式 功能
30年代布拉格学派 30年代布拉格学派
以弗斯(J.R.Firth)为奠基 人的伦敦功能结构语言学派认为 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 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 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 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韩礼德
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理论,在对语 言的系统和结构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着重探讨语言的 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析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功能与语 言系统的关系。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常常被划分为不同的流派。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是在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主要
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布鲁姆菲尔德、哈里斯和卡内基学派。
他们主张所有语言都有一个结构性组成,并且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组成部分来理解这种结构。
2.生成语法学:生成语法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
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和语法规则的内在结构。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乔姆斯基、查姆斯基和洛卡斯。
他们主张语言是由内在的语法规则生成的,并且这些规则可以解释语言的所有特征。
3.功能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和使用。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哈林顿、哈斯和哈利德。
他们主张语言是一种用于交流的工具,其使用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4.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莱克夫、福瑞和克罗格。
他们主张语言是认知和心理过程的一部分,语言的意义是通过认知机制来建立的。
这些语言学流派各有特点,但它们都试图解释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现象的特征。
在未来,随着新的研究和技术的出现,语言学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20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史上是发展最快的、最活跃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理论并把语言学真正变成科学之后,现代语言学便呈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论文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贡献。
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 索绪尔,1857--1913,。
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使语言学科走向现代的大师”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索绪尔的理论主要是从三个斱面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索绪尔是把语言学研究明确为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他的理论直接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语言的本质。
他的理论可归纳如下:1.语言符号的本质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的,即“所指”和“能指”。
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关联的是能指的线性特征。
2.语言单位的关系性质由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因此一个能指不所指之间就没有必然的属性。
所指只是一个系统里的一员,通过同一系统内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界定。
3.语言系统不语言现象的区分这是语言系统不语言的实际现象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语言学家的认为是研究语言系统。
4.共时不历时的区分语言学上的共时不历时之区分,就是静态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之分。
二、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伊、雅克布逊、布龙达尔等。
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研究主要有三个斱面:1.为语言事实的共时研究斱法做了理论上的开拓2.强调语言的系统性特征3.强调语言在知己语言社团中所发挥的功能。
50年代后新一代的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续老一辈的研究,发展了新的理论,包括关于语言演变,语言系统,标准语言,主位不述位,语言功能。
,二,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人数不多的语言学派。
语言学流派
语场、语旨和语式作为三个社会环境符号 变量一一对应地实现了韩礼德之前提出的语言 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 功能,从而将社会符号学与功能语言学紧密结 合,对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 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来的任务 和发展方向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将来的任务和发展方 向可以总结为以下五方面: (1)继续完善理论框架本身,需对语言学的核 心领域:词汇、语法、语义学、音系学进行研究。 (2)继续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与语义、形式的关 系,语言变异和语域理论。 (3)继续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技术、 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应用,使该理论与 高科技相联系,促进该理论的发展。
4)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和 学习、语言运用中的普及,发展以语料为基础 的研究,发展参考语法。 (5)继续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各个领域中 的应用,研究语言教学、儿童语言发育、言语 病理学与语言失调、语言与神经科学、翻译 理论与多语处理、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以及 描述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等。
生平:1925年剩余英格兰约克郡的里兹,青年时期在伦敦大学主修 中国语言文学。1947年—1949年在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受到罗常培 先生的指导,1949年—1950年转到岭南大学,又受到王力先生的指 导。回英国后又在弗斯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于1955年完成博士 论文《“元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十年,韩礼德现在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任教,后在伦敦大学 学院任交际研究中心主任。韩礼德曾到世界各地讲学,担任过美国 耶鲁大学和布朗大学及肯尼亚的内罗毕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是美国 加利福尼亚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美国伊利诺伊 州离大学语言学教授。以后,韩礼德移居澳大利亚,任悉尼大学语 言学系系主任。
20世纪西方语言学流派概况
转换生成语言学
背景: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 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 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1957年,乔姆斯基出版 《句法结构》一书,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 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 影响的一种,因此,它的诞生被称为“乔姆斯基 革命”。
基本观点:
认知语言学
背景: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20世纪 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80年代中期开始成熟, 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尔文组织的在德 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大会,此次 大会宣布于1990年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成立 国际认知语言学,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 9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雷科夫、兰格克、菲 尔莫、约翰逊、杰拉茨、福科尼耶以及塔尔米等。
①语言是创造的,也即获得语言并不是去学会特定的 句子,而是利用组句规则去理解和创造句子,句数是 无限的。 ②语法是生成的,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 这种普遍语法的实质就是一种大脑具有的与语言知识 相关的特定状态,一种使婴儿能学会人类任何语言的 物理及相应的心理机制。 ③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结构和表层 结构。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 义;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 句子的语音等。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 层结构,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基本观点:
1、否定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以雷科夫 为首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 言与生活捆绑在一起,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 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2、认为语言不是自治的,句法也不是一个 自足的系统,语言是后天习得的,深受社会环境、 身体经验、认知机制等因素影响。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学理论及流派,最全语⾔学流派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批语⾔学家和⽂艺理论家。
⼴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学会等语⾔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学会传统的当代语⾔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是⼀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形式与超语⾔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进⾏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
美国语⾔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学团体中,影响最⼤的莫过于布拉格语⾔学会,美国语⾔学的每⼀项重要发展,都与这⼀学派的学说有关。
"这⼀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1926年10⽉,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发起,建⽴了布拉格语⾔学会。
参加学会的外族⼈中,以俄罗斯⼈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
俄罗斯翼成员⼤多专注于语⾔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与超语⾔因素的关系。
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较重视语⾔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理论的应⽤性。
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
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海克,斯卡利奇卡,柯⽇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克,鲍利尼等。
布拉格学派在第⼀届国际语⾔学会议(海⽛,1928)上,第⼀次把他们的⾳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的反响。
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叙述见于他们在第⼀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
《论纲》强调语⾔是⼀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的,所起的功能着眼。
1929年出版会刊《布拉格语⾔学会论丛》。
1935年创办期刊《词和⽂》。
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和⽀解,学会为振奋民族精神,合写了⽂集《关于语⾔和诗歌的读物》。
语言学流派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历史贡献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历史贡献:第一,阐明了语
言学的任务和基本方向是研究由语言单位和语言 关系构成的语言系统,这一点已经成为公认的语 言学研究定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索绪尔被称 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第二,明确界定了语言 学的基本观念,诸如共时观与历时观、语言与言 语、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以及系统中的诸 多关系,现代语言学的许多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些 观念的本质和意义而进行的,它们启动和推进了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成为 乔姆斯基的哲学训练
乔姆斯基的哲学训练
诺姆•乔姆斯基受到过迄今最为严格的实证主义语言学传 统的训练,即“后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的训练。列昂纳 德•布龙菲尔德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语言学界的核心人 物,是这一传统的思想先驱。他开创了对语言学方法论的 探讨,提出只有从被调查对象的直接观察中得出的论述, 或者可以由根据一系列机械程序所做的观察中推导出来的 通则才是可以接受的。他指出:“关于语言的唯一有用的 通则是那些由归纳而得出的通则。我们认为应当是带有普 遍性的一些特征,却很可能是我们接下来探究的另一种语 言所不具备的”(1933:20)。这样的一种观点既不提倡对 语言的普遍性质的探究,也不提倡对意义的研究,因为试 图弄清某一语句的精确意义绝非易事。
索绪尔学说在中国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国语言学界开展了关于
语言和言语问题的学术讨论。这次讨论主要由方 光焘对高名凯1958年提出“言语有阶级性”的观 点提出不同看法而引起。语言和言语问题讨论从 1959年一直持续到1964年,许多学者参与了这 次讨论。讨论从索绪尔区分言语活动、语言和言 语这三个概念的看法开始,主要集中在“是否有 必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区分开来之后,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怎样”、“区分语言和言语有 什么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三个方面。这次讨 论使人们对索绪尔的学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以下就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二、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门跨学科科学,涉及语言的音韵、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在语言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它们试图解释语言的起源、结构和功能,以及我们如何学习和使用语言。
本文将对一些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总结,包括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观点是语言的结构是固定且普遍的,反映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特征。
结构主义者相信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被描述和解释,从而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作用。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绪尔、布洛赫和哈里斯等。
在结构主义者的观点中,语言是受到语法和语义规则的约束的,这些规则决定了词汇如何组合成句子,以及句子如何表达意义。
他们强调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语法规律,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和比较来揭示这些规律。
结构主义者关注的重点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非语言的使用和历史演变。
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在人类心智中存在一种通用的语法结构,是所有语言的共同基础。
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包括乔姆斯基和赫尔达利等,他们试图揭示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结构。
在生成语法中,语言的结构被看作是由一系列生成规则所描述的,这些规则可以生成句子的各种结构。
根据生成语法的观点,人类的语言能力是由先天的语言结构知识所决定的,这种语言结构知识被称为“普遍语法”。
生成语法试图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来揭示这种普遍语法结构,以便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原理。
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观点是语言和认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语言的结构和使用受人类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包括莱克夫和基特勒等,他们试图探索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人类认知的方式。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的产物,语言结构和语义规则受到人类认知能力的制约。
功能主义语言学流派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历程
功能主义语言学流派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历程功能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它的主要关注点是语言的功能和使用。
功能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它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用于交流和实现特定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功能主义语言学流派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历程。
在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发展中,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首先是20世纪初丹麦语言学家奥托·耶斯珀森的学说的提出。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其目的是实现社会交往和交流。
耶斯珀森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而不是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他的观点对后来的功能主义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接下来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的理论的兴起。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先天能力,是大脑的一部分。
他的理论强调语言的普遍性和内在结构。
然而,乔姆斯基的理论受到了功能主义语言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他忽视了语言的实际使用和交流功能。
在20世纪60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这一时期的功能主义语言学家,如德国语言学家约斯夫·格林贝格和美国语言学家威廉·莱波维茨,继续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使用。
格林贝格提出了交际行为论,认为语言是交际行为的一部分,用于实现特定的交流目的。
莱波维茨则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认为语言反映了社会的结构和关系。
在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发展中,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派别和流派。
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功能语言学派,如迈克尔·哈尔弗迈德和迈克尔·哈斯佩尔。
他们关注语言的功能和使用,提出了诸如“语言功能是用来交流的”和“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
另一个重要的流派是美国的功能语用学派,如约翰·奥斯汀和西德尼·奥勒尔。
他们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提出了诸如“言语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规则”的概念。
他们的研究强调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流目的。
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发展特点是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使用。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1)时间:1786——1916
(2)特点:独立性、历时的原子主义语言观;
(3)贡献:使语言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主要人物:琼斯、拉斯克、格里姆、葆朴、维尔纳、施莱赫尔、勃鲁格曼、莱斯金、保罗、梅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
(1)代表人物:索绪尔(开创者)
(2)主要内容: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组合而成的系统(依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转),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3)主要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三、转换生成语言学:
(1)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2)大致内容: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
(1)代表人物:韩礼德
(2)主要内容: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研究如何根据特定交际目的选择特定的语句,集中力量发现描写语言在社会中的规律;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注重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发现语句在社会中的规律。
功能语言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流派之一
01 形成与发展
03 音位理论 05 实际切分
目录
02 基本观点 04 标记
基本信息
也叫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活动中心是布拉格语言学会。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于 1926年10月。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
他们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把语 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 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标记
标记
《音系学原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把对立关系分为许多类型,其中最重要、后来用得最广的是正负对立。在 这种对立的双方中,一方有某一区别特征,另一方没有,成为有无对立,如浊音对非浊音、鼻化音对非鼻化音、 唇化音对非唇化音等等。具有特征的一方称为有标记项,而对方则称为无标记项。一般规律是无标记项的使用频 率高于有标记项。后来,这些音系学概念和方法又被布拉格学派推广,用到语法和语义领域中去。例如,在词法 学中,有标记项表示有某一特征,无标记项则既不表示有,也不表示无──没有信号。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 birds是有标记项,单数形式bird则是无标记项,动词过去式worked是有标记项,现在式work则是无标记项。在 语义研究中也作了类似的分析,如英语bitch(母狗)是有标记项,只表示雌性,dog(狗)则是无标记项,既可 表示雄性,又可表示雌性。
布拉格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区别
布拉格学派区别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之处是:他们主要研究已有悠久文化的欧洲语言,从功能观点出发广泛 探讨标准语、语言修养、修辞学、文艺学、诗学、美学等问题。他们重视语义标准,主张采用对立论,而不接受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分布论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当代种种语言学理论,大致可以分属两大阵营:一是人文主义的语言学传统,一是科学主义的语言学传统。
前者中影响较大的当属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物韩礼德(M.A.K.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继承了英国伦敦学派(the London School)的创始人弗斯(J.Firth)的功能主义思想和理论,同时参考和兼收欧洲功能主义各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法国功能主义、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以及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语言相对论等,由弗斯的学生,伦敦学派的一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末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其中,由于韩礼德(M.A.K.Halliday)是最早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并形成自己的体系,观点最全面、系统,所以他的理论客观上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人们一般把他看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
因此,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介绍,主要围绕韩礼德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模式进行。
一、功能语言学兴起概况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别之——伦敦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
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
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
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功能主义学派(新弗斯学派)。
韩礼德于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
他曾在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留学,在罗常培先生的指导下研究汉语历史语言学、汉语音系学、词典学等。
1949-1950年,师从广州岭南大学的王力先生,研究现代汉语方言。
学成后,韩礼德回到英国,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Firth)教授。
在剑桥大学弗斯等著名教授的指导下,撰写了他的博士论文《〈元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1959)。
从20世纪70年代起,韩礼德在世界各地讲学,先后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及肯尼亚内罗毕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语言学教授。
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并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担任系主任工作。
1987年后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荣誉教授,并在新加坡、日本、英国等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5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韩礼德的功能主义语言理论是对弗斯的语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
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
弗斯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
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尽管弗斯的学术思想在很多方面有深刻见解,给人启迪,但他并未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
他的观点后来在弟子韩礼德手上获得发展。
对韩礼德这一代人来说,任务之一是把弗斯的学术观点建立成一个能解释“什么是语言”和“语言是怎样工作的”这样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
韩礼德面临的任务是:怎样用关于情景语境的观点建立一个能把语言中的范畴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解释清楚的语言学理论。
其次,布拉格学派和丹麦学派对韩礼德的影响。
在心理学家布勒(Bühler)的观点启示下发展起来的布拉格学派对韩礼德也有很大影响。
韩礼德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三大元功能,是对布勒的表达功能、表情功能、意欲功能和所指功能的进一步概括,并增添了反映语言本身特征的语篇功能。
布拉格学派的主位理论和信息理论成为韩礼德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的主要内容。
丹麦学派的叶尔姆斯列夫(Hjelmslev)有关结构表现组合关系和系统表现聚合关系以及系统才是结构的底层的观点成为韩礼德系统语法的理论支柱。
此外,中国语言学家罗常培、王力对韩礼德的影响。
韩礼德在谈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写过这样一段意义深远的话:“在中国,罗常培赋予我对一个印欧语系以外的语系的历时观和见识。
王力传授我许多东西,包括方言学的研究方法,语法的语义基础和中国的语言学史。
”就语言观来说,王力和韩礼德师徒两人在语言的社会性、语法的合法性、语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语法与语义关系等方面观点相同。
在研究方法上,王力比弗斯更早向韩礼德灌输把语篇作为研究对象、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以小句为主要语法单位、语言作为一个多层次系统和盖然的思想。
至于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词汇搭配)和语法范畴(如情态与意态、被动语态、词类划分、动词的及物性),在王力的著作中都有论述。
因此,韩礼德在这些方面继承了王力的学术思想。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早期成员是伦敦学派的弗斯(J.R.Firth)培养的一批年青学者,如格莱戈里(M.Gregory)、斯宾塞(J.Spencer)、赫德逊(R.Hudson)、赫德尔斯顿(Huddleston)、韩礼德(Halliday)等。
目前,比较活跃的在英国的还有贝利(M.Berry)、伯特勒(C.Buter)、福塞特(R.Fawcett)、特纳(G.Turner)等;在澳大利亚有哈桑(R.Hasan)、麦西逊(C.Matthiessen)、马丁(J.Martin)、奥图尔(L.M.O’Toole)等;在加拿大的有格莱戈里(M.Gregory)、班森(J.D.Benson)、格里夫斯(W.S.Greaves)等;在美国的有弗里斯(P.Fries)和曼恩(W.Mann)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
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规模较小,采用工作坊形式。
随着影响的扩展和队伍扩大,1982年第9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
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行第12届年会。
考虑到美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故这次会议是美国功能主义学者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肯定。
1991年第一次在亚洲的日本召开,标志着系统功能语言学已经登陆亚洲。
国际系统语法至今已举行过32次年会,第32次年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召开。
其中第22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于1995年7月在北京大学召开,合作者为香港理工大学,会前在清华大学举行功能语法讲习班。
自1989年起,在历届会议上,有胡壮麟、方琰教授当选为委员,这表明我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已与世界接轨。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早期出版内部刊物《网络》(Network)交流学术信息和成员活动情况,由福塞特任主编。
正式刊物为《语言功能》(Function of Language),由John Benjamins出版社于1992年发行,主编为Leuven大学的Kristin Davidse ,Antwerp大学的Dirk NOEL和Ghent大学的Anne-Marie SIMON-VANDENBERGEN。
韩礼德任该杂志顾问。
编委会中有我国清华大学的方琰教授。
该杂志的宗旨以功能方法研究语言系统和语境中的语篇;以当代语言学的功能主义和符号学为基础,讨论与语言社团有关的语言描写的理论问题和领域。
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第32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大会于2005年7月16-22日在悉尼大学举行。
张德禄(2004)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最新进展,做过归纳:在对语域概念的认识上出现了新的观点,由意义概念变成了情景概念;对体裁概念的认识由话语方式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意义构型、一种观念形态的体现、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等;在情态等语法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词汇评价系统;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语篇衔接概念向语篇的多义性、多层次性扩展;语言研究由纯粹的社会角度向认知角度扩展;发展了计算语言学,研究语篇的分析和生成等。
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还会在基本理论本身、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不断发展和深入。
二、功能语言学兴起的背景韩礼德的功能主义语言理论是在批评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某些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功能主义理论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等三个主要方面与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有明显的分歧:(一)研究对象转换生成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因此语言的生成与理解都离不开对人类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
句法是独立的、自足的,句法描写可以不考虑语境因素,在语言内部就可以找到对句法规则的解释。
语言能力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
韩礼德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足的、自主的,解释语言必须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
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后天发展而成的。
因为语言能力必须在语言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语言环境不可能是先天的,所以语言能力也不可能是先天就有的。
(二)研究任务乔姆斯基等人认为,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找出句子生成和转换的规则。
语言学家要回答的问题是语言有什么样的结构,这些结构又是根据哪些规则生成和转换的。
只有理想的说话人所使用的语言,才是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才是语言学家应该研究的。
语言学家应该忽略复杂的语境因素,把精力集中在语言本体尤其是句法的研究上。
语言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对一种语言的研究发现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
韩礼德反对把语言学研究局限于语言。
他明确指出,语言学应该既研究语言,也研究言语。
语言学家应该研究人类真正使用的语言,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所谓理想的语言。
真实语言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既包括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现象,也包括不符合语法规则但可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现象。
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找出语言使用的倾向或原则,找出语境因素与语义表达之间的关系。
此外,语言学家还应该研究语言的各种变体以及这些变体的特点和彼此之间在意义上的差异。
要解释语言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结构,结构的变化除了受语言规则本身的制约外,还有其他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
语言学家不仅要研究人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要研究人们的“交际能力”,即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就要求把语言结构和语言环境联系起来。
(三)研究方法第一,美国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言学都只重视研究语言的形式和内部结构,而忽视语言的意义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