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与阅读有效整合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策略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3114f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6.png)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策略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写作是小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阅读则是他们获取信息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1.模仿写作模仿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句子、段落和篇章结构,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并讲解其中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模仿这些技巧进行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积累素材阅读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例如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或者让他们写一些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文章的细节和情节发展,他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例如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描述进行绘画或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实施策略1.组织阅读活动为了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起来,教师需要组织一些阅读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俱乐部、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科普读物,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69fad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c.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则可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语感,培养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整合所学知识,提升表达能力,梳理思维,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受益匪浅。
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写作、融合、语文素养、提高、促进、理解、途径、环节、学生、水平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语文教学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成为思维敏捷、表达流畅的优秀学子。
1.2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环节。
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构建起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阅读是获取知识、丰富词汇、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而写作则是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
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2f531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6.png)
详细描述
案例二: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
案例三:高中语文读写整合教学
深化文本理解、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并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其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04
CHAPTER
具体操作
VS
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需求,确定读写整合点,可以是文本的主题、写作技巧或语言表达等方面。
分析整合点
对确定的整合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在文本中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价值。
确定整合点
确定读写整合点
根据确定的整合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如主题讨论、写作技巧分析和语言表达模仿等。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实施该教学模式。
进一步研究该模式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七个步骤
该模式将阅读和写作整合在一起,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来深化阅读理解。
整合读写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流程
适用于各种语言课程,特别是英语、语文等读写要求较高的课程。
应用范围
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限制
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和限制
03
CHAPTER
写作实践
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作品交流和分享,通过互相评价和借鉴,提高读写整合能力。
交流分享
实施读写整合教学
05
CHAPTER
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6338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7.png)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包括阅读教学中对读写有效结合的要求。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读写结合起来,成为了语文教师和教育者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突出“结构性”和“意义性”,强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与此新课标还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并能够进行归纳总结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读写有效结合的意义和价值读写有效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读写有效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梳理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读写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写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和知识点。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和知识点。
读写有效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需要综合运用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和表达等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语文素养。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来促进读写有效结合。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1. 设计合适的阅读内容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能力,精心设计一些合适的阅读内容,以便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启发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1d69c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6.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论文摘要:语文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其真正接触母语的开端,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将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同时还能够培养和锻炼其写的能力,充分促进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读写的融合作简要分析,探究其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融合引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读写,而读写结合则是教师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构成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个性。
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小学生有效且独立掌握语文读写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大多数学生均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如果仅仅是口头上的阅读,而不去举一反三地思考其中的深意是无法更好地提高读写能力的。
因此,如何将读写有效地融合到一起,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对于“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而言,其实就是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读写有效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进行读的时候,一定会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间接地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和内容整合、归纳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
由于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还汲取了优秀文章的精华,所以教师在读的同时还要重视写的培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阅读所得,在创作的过程中做到有东西可写,写出富有内涵和个性的句子或文章。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大量的写风景的文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色和自己阅读过的文章即兴创作介绍风景之类的句子或者段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筛选材料,选择相关内容与表达方式以完成写作目的。
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构建
![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95d1c4f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9.png)
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构建语文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涵盖了阅读、写作等方面,而阅读与写作又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一体化教学的方式来构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
下面就谈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文章,并能从文章中获取所需信息。
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表达,能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和写作两个方面。
阅读理解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方面,则可以从学生的阅读素材出发,引导他们进行写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是讲解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是进行课文导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还可以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在写作方面,可以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写作实践。
还可以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资源主要包括教材、课外阅读书籍和网络资源等。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课外阅读书籍可以作为扩展阅读的材料,帮助学生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网络资源则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在线阅读和写作训练。
六、教学实施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来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阅读技巧、课文导读和阅读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外拓展中,可以通过推荐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1fff7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f.png)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推理和作者的意图等。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构思、组织、表达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理解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使他们能够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写作中。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思路、结构和语言表达。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阅读中的理解转化为有效的写作输出。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阅读技巧、写作结构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和写作思路,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
3、练习法通过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评价法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改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展示一篇精彩的短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故事或短文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2、阅读理解技巧讲解(1)介绍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2)讲解阅读记叙文时要注意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教授阅读说明文时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指导阅读议论文时如何找出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3、写作技巧讲解(1)讲解写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
(2)以记叙文为例,介绍如何构思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3)对于说明文,教导学生如何清晰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4)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据进行论证。
4、阅读与写作结合练习(1)提供一篇简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后进行总结和概括。
(2)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或内容,要求学生进行仿写或改写。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eb5dd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6.png)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XXX年月日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内容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
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阅读促进写作,写作促使阅读的深入,本课题通过对我校三、六年级学生的研究调查,在研究活动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法指导,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阅读写作有效结合调查研究引言:让科研成为一种惯,让文化成为一种品牌,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
”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
一年来,我们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具体关注下,在我校教研组的帮助下,我们课题组三位教师共同努力,不仅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科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基于此认识,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开展了以“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作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读书写作活动。
每学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和课余时间倡导并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
并分年级作了不同要求,但是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把读与写有效结合;课外阅读与作有效的结合起来的训练方法比较单一。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作能力提高的效果,因此想就此专题进行专项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使“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趋于成熟。
另外,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时和本年级特点的阅读适合本年级特点的课外读物的基础上,辅之以“贴图写话”“仿写”等方式的训练,也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不断提高小学生作能力。
新课标》又指出:“课文阅读和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读写融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读写融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7b8d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b.png)
“读写融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一、什么是读写融合读写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写作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而读写融合则将写作作为阅读的一部分,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写作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1. 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通过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写作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内容,从而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
2.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融合教学不仅是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写作教学方法。
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写作实践时,他们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进行写作表达,这就需要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会对阅读产生厌倦情绪。
而通过读写融合教学,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写作实践,这样既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 促进师生互动:在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指导和评价等方式来促进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三、如何有效实施读写融合教学1. 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读写融合教学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读写融合教学。
2. 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读写融合教学时,需要创设一个积极、开放、鼓励表达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进行读写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e2d763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b.png)
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第一篇: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
即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
阅读是吸收的过程,写作是释放的过程。
只有吸收与释放达到和谐统一,小学生才可能写出真正好的作文。
阅读带动写作,写作提升阅读能力;明确小学生阅读与写作关系,可以达到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写作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以下几种措施:一、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写作的灵感。
一篇意境优美、语言优秀的经典文本,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读好了这篇经典范例,感悟了文本生动的语句、详实的内容、丰富的情感、领悟了作者匠心独运的素材整合和表达方法、感悟了词句的表达效果,对学生是一种成功的美的熏陶与享受,能瞬间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萌生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有了自己也想写上几段的动机。
学生一但有了这样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灵感,定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生动的作文。
如学了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同学们对父母的爱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对爱的理解的表达。
有的同学写了读后感,有的同学创作了赞美父爱、母爱的小诗……二、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因为阅读为作文提供了“怎样写”的范例,作文运用了阅读中词句积累和关于素材整合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
有不少学生说话吞吞吐吐,畏首畏尾;句子写不通或干瘪贫乏;作文语无伦次,辞不达意……这是因为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平时没有积累,俗话说:“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
读写有机相融 提高作文教学
![读写有机相融 提高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79ef3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a.png)
读写有机相融提高作文教学作为教师,则应有意识地实行能够有效结合二者的政策,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
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融合提出相关措施,旨在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时,应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模式,如可以布置阅读任务,并提出若干问题,以此设置问题情境,再借此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让学生激发出更多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并推动学生产生更多学习写作的欲望。
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摆脱传统写作教学的枯燥性,也能以更为激昂的学习热情投入写作学习之中。
例如,在进行《我的植物朋友》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所教授的课堂内容进行优化,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模拟生活中的植物情境,如:香樟树、法国梧桐树、青翠的小草、路边的野花等,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植物,并展示一篇有关于植物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
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们觉得文中的植物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这个植物吗?在生活中你们还接触过哪些植物?尝试说一下你们喜欢的植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吧。
”问题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讨论结果汇总并整理成一篇小文章。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夸奖,对写得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面,学习更多的植物名称,而且能在讨论中放飞思维,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使其愿意将更多精力放置在语言阅读和写作上,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较为可观的作用。
二、利用多样阅读内容,积累丰富写作素材阅读能够有效拓宽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从阅读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内容或者提高写作技巧,进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多样的阅读内容中,会涉及大量的好词好句,也蕴藏着诸多优质写作手法。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8b1aa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0.png)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通过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
有效整合课内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下面是几种有效整合策略。
一、挖掘课文中的阅读资源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课外阅读的读本和其他语文材料中,隐藏着大量的阅读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设计一些阅读任务,既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文中选取一段描述景色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分析、课后再读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拓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比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主题的其他文章等,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好地理解课文,扩大对相关主题的认识。
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等,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阅读活动,如图书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三、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除了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其他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报纸阅读、杂志阅读、网络阅读等。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年龄和兴趣相适应的报纸、杂志和网站,让学生通过阅读新闻、文章等,了解社会、世界的最新动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作文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注重阅读的技巧训练学生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时,应注重培养一些阅读的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归纳总结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例如通过预读标题和段落开头、找关键词来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通过提问和总结来梳理文章的内容结构等。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7c930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a.png)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概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如今的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呈现出勃勃生机。
然而,几年的实践过去了,学生的语文研究水平和能力仍不见有较大的改观。
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词语句子,为什么说话、作文还是词汇贫乏,错字错话连篇?要么就是《作文选》的翻版,尽是套话,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
究其原因,应该是对学生作能力的指导和训练的不足。
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小学生只有13%的学生爱写作文,21%的学生有点喜欢作文,24%的学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36%的学生怕写作文,6%的学生讨厌作文。
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无处着手”。
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
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
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能力?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我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教“阅读课”,但阅读课对语言的品味、训练、表达方法的体会和指导落实的也不够深入,读写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其实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阅读是作的基础。
XXX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2.XXX的作文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策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01e20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3.png)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策略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如何在课内外阅读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整合策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
一、课内外阅读的理念整合1. 价值认同:教师和家长要共同认识到课内外阅读都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互相支持和配合。
2. 目标统一:课内外阅读的目标应相互补充,既包括学科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发展全面的阅读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导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主动思考和交流,形成深度阅读。
1. 教师指定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内布置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既可以是扩展性的阅读,也可以是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巩固性阅读。
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解读和讲解,细化课文的内涵和延伸内容。
2. 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学科有关的阅读材料,可以通过教师推荐、图书馆借阅、家长陪伴等方式,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乐趣。
3. 阅读任务整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差异,安排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任务,例如写读后感、进行讨论、参加阅读比赛等,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
1. 阅读导读:教师可以在课内将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导读,包括介绍内容、预测问题、引导思考等,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和理解深度。
2. 课内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解读,辅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要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课内讨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4. 课内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作文或读后感的写作,促使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如何将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如何将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0cd8c58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01.png)
如何将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近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专注于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贯连。
如何将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整合的理论基础整合教育理论认为,将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整合的目标和意义将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生可以应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去学习其他学科内容,并提升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整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4.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
三、整合的策略1. 主题整合:以主题为中心,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以“水资源”为主题,语文课学习有关水的诗歌、散文,科学课学习水的性质,社会课学习水资源保护等。
2. 项目整合:以项目为载体,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项目学习中。
例如,以“设计班级宣传册”为项目,语文课学习写作技巧和版式设计,美术课学习插画手工绘制,信息技术课学习图片编辑等。
3. 单元整合:将语文单元与其他学科单元进行整合,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相补的效果。
例如,语文单元学习《草船借箭》,科学课学习浮力原理,历史课学习三国历史等。
4. 课堂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学习《春》一课时,可以结合科学课学习春天的植物生长,并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仔细观察自然的变化。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ae93c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a.png)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是指在语文课程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整合策略:
一、教师引导下的课内阅读
1.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专门的小角落,放置各种课内阅读的材料。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时间,供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并且鼓励他们交流和分享阅读的感受。
2. 导读与解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和导读材料。
然后,在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提问和探讨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3. 阅读策略的指导:在课内阅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和教授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总结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4. 角色扮演与舞台表演:教师可以将一些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舞台表演,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课文的情节和意义。
5. 综合性阅读任务:教师可以将多篇课文内容相近或者主题相似的文章进行组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阅读任务,如写读后感或者是写写课外活动规划。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以上策略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b48a5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1.png)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可以在教室和校园的角落设置阅读角,摆放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并鼓励学生自愿参与阅读。
在课堂上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文学名著或优秀的故事书,供他们读一读。
二、教师指导阅读老师在课内阅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课堂朗读、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心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读书活动、书展、图书馆参观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可以先选择一些优秀的青少年读物,如《小王子》、《百科全书》等,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然后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和分享。
四、设计阅读任务与活动为了更好地整合语文课内外阅读,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和活动。
在课堂上可以选取一些短篇故事或诗歌,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关故事或诗歌的绘画、朗诵或口头表达等。
这样既能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家校合作促进阅读家庭是孩子阅读的重要环境,学校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阅读。
可以在家校交流会上向家长推荐一些优秀的童书,并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进行课外阅读,并和他们一起分享读后感。
六、制定阅读计划和奖励机制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学校可以制定一个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每天或每周都要读一定的书籍。
可以设立一个奖励机制,比如每学期设置一个阅读目标,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能激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途径的探索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途径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05749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5.png)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途径的探索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整合这两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途径,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能力,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如课文、短篇故事、图画书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阅读分享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阅读促进写作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结构、语言表达和情节设置,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读后感、写延续篇、写想象故事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启发他们的写作灵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三、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实践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实践来有效整合阅读与写作,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可以选取一篇优秀的作品作为教学材料,先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然后通过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写作指导和素材积累,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教学也可以结合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践活动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写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写作与阅读有效整合
摘要: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学习的两个方面,其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促进语文写作与阅读有效整合的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阅读;整合
中图分类号:h319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够对作品的大意进行复述或描述,能够对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获得初步的感受,使其在对材料人物命运的关心中,实现与他人交流感受的目标;在写作时,要能够在观察周边事物、丰富自身见闻,获得独特个性感受的基础上,促进自身写作素材的积累。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强化阅读和写作能力,加强二者的整合意义重大。
一、将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石
作为一项吸收事件,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对他人的经验进行领受,对他人的心情进行接触;作为一项发表事件,通过写作能够将学生的经验进行显示,将自己的心情进行吐露。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写作和阅读有机地结合,使阅读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材料的阅读,实现与文章的“对话”,在对自身知识进行丰富,对范文语言进行学习,对语感经验进行积累的同时,促进自身视野的不断开阔,使自己的写作素材得以充实。
(一)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
古语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由此足见阅读的重要性。
事实上,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语文知识的丰富,离不开语文材料的阅读,只有多读书、多好书,才能使充足的积累得以形成,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规范和丰富。
语文课文中大量文质兼优的材料、语文课外读物中充足的名篇佳作,能够使学生在反复地背诵和朗读中,将无声的书面语言灵活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在将不熟悉知识转变为已有的熟悉知识的过程中,促使其对材料准确的用词、合理的布局及巧妙的构思逐步领会,在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中,实现其得心应手的写作。
(二)在阅读中进行语感经验的积累
根据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小学语文要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提高实现其写作与阅读能力的综合提高。
众所周知,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建立在语文材料的阅读过程中。
比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该句中“贪婪”一词将杨梅树的形象写活了,凸显了杨梅树的拟人化。
因此,我在进行这一环节教学时,特别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理解。
学生在讨论中,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有的认为:这里是指心理:“不知满足”,有的认为:这里是指生长过程“旺盛、茂盛”,还有的认为:这里是指状态“喜爱,可爱”等。
通过阅读训练,在使学生认识杨梅树对春雨的渴求,理解作者情感的同时,也
使学生对“贪婪”一词的巧妙运用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和体会。
二、将写作与阅读有效整合
事实上,语文教材属于一个教学例子,在这样的例子学习和探究中,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自身写作和阅读技巧的提高。
因此,在组织和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内容,通过对契合点的灵活选取,使学生语言练习和应用能够效果显著。
(一)降低难度,模仿起步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
比如,在进行中年级学生写作训练时,可以引导其以片段为基础,将自己想说的话和想描述的事件写出来,同时还要保证片段的清晰性和具体性。
比如:在学习完《桂林山水》后,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有这样一段“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根据这一描写手法,我引导学生用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模仿这一手法进行写作训练。
结果有的同学写出这样的段落:“每当夜幕降临,这座城市美极了。
那几条主街道两旁的路灯,就像几条盘曲着的巨龙,而街上川流不息的车和车灯,就像轧钢厂钢炉里流出的钢水一样,那些高低不同的住房内的灯光,亦像远处天际里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由此可见,写作与阅读的有效整合,能够使学生“乐写”、“想写”的情绪得以激发,在其“乐写”中妙笔生花、文思泉涌,从而更加促进其多读、勤读。
(二)填补空白,发挥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对教材内容空白进行填写的基础上,实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在课文创设的意境和相关关键词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文章中父子的情感。
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触将父亲拯救儿子的心理进行扩展表述。
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充满激情的宣泄,在使其阅读内涵得以扩展,写作能力得以锻炼的同时。
也促进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将写作与阅读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不断汲取写作的材料,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不断增强,在引导学生将写作和阅读作为习惯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贾艳霞.关于写作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08,(01).
[2]黄晓英.浅谈阅读与写作的整合途径[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汪蕾.以语感与知性展开写作的翅膀——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无缝对接[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