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诊断及多学科治疗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
肺癌在城市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38.08%,女性的16%,均居首位。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可归纳为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等症状。
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的首发症状和X线征可不同,其诊断应主要争取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这涉及到最有效治疗的选择。
从治疗角度出发,目前世界上均倾向于将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但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亦十分重要。
肺癌的治疗效果多年来一直没有显著提高,总的治愈率仅为10%左右,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且多药耐药。
另一方面关键还在80%以上的肺癌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下面就将最近的部分成果汇报如下:肺癌的早期诊断:定期查体:胸透、胸片仍是目前肺癌早期诊断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尚无准确、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让肿瘤的早期诊断出现了新的转机,利用检测外周血及痰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改变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
ras基因家族、erb-B族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第3、6、9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
英国的Ahrendt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p53基因以及15个敏感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美国的Sozzi等则报道了血浆中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43%的临床Ⅰ期及45%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的患者血浆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NSCL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总之,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定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理)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肺癌分型及诊断标准解析
肺癌分型及诊断标准解析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展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肺癌,医学界根据肺癌细胞的特征和扩散情况,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分型。
本文将对肺癌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疾病。
1. 肺癌的分类肺癌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细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这些不同类型的肺癌在细胞形态、病理生理特征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准确的分型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该类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快速扩散的特点,常常在早期就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根据国际肺癌研究组织(IASLC)的TNM分期系统,小细胞肺癌一般分为有限期和广泛期两种。
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所有肺癌的85%。
该类型肺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常在早期局限于肺部,有一定的手术切除机会。
根据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的不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4. 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起源于肺组织中的腺体细胞。
腺癌多呈现为周边型生长的结节状病变,常具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并有较高的转移率。
对于腺癌的诊断,肺组织活检是最可靠的方法,可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其类型和分级。
5. 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癌起源于气道上皮细胞,常见于大气道和中央气道,对吸烟者的发病风险较高。
鳞癌多呈现为中央型生长的肿块,且常具有早期症状,如咳嗽、咳痰和喉咙疼痛。
鳞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活检,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其细胞来源。
6. 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大细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较罕见的一种类型,其来源不明确或有多种来源。
它通常呈现为中央性或周边性的大型肿块,有时也可以呈现为类似腺癌或鳞癌的形态。
肺癌的分类
肺癌的分类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肺癌的病理分类(一)按解剖学部位分类1.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肺癌称为中央型肺癌,约占3/4,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较多见。
2.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称为周围型肺癌,约占1/4,以腺癌较为多见。
(二)按组织学分类:根据各型肺癌的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目前将肺癌分为两大类,即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
1.小细胞未分化癌(简称小细胞癌):这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约占原发性肺癌的1/5。
患者年龄较轻,多在40~50岁左右,有吸烟史。
好发于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倾向于黏膜下生长,常侵犯支气管外肺实质,易与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成团块。
癌细胞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常转移至脑、肝、骨、肾上腺等脏器。
本型对放疗和化疗比较敏感。
癌细胞有多种形态,如淋巴样、燕麦样、梭形等,又分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型,免疫组化及特殊的肿瘤标志物,认为是属于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
2.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40%~50%,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
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并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常早期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脓肿。
鳞癌生长缓慢,转移晚,手术切除的机会相对多,5年生存率较好,但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
鳞癌细胞大,呈多形性,有角化倾向,细胞间桥多见,常呈鳞状上皮样排列。
电镜见癌细胞间有桥粒连接,张力微丝附着。
有时偶见鳞癌和腺癌混合存在称混合型肺癌(鳞腺癌),也有其他混合型。
3.腺癌:女性多见,与吸烟关系不大,多生长在肺边缘小支气管的黏液腺,因此,在周围型肺癌中以腺癌为最常见。
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25%。
肺癌分类有几种
肺癌分类有几种文章目录*一、肺癌分类有几种*二、预防肺癌有哪些方法有哪些*三、肺癌会引起哪些并发症肺癌分类有几种1、肺癌分类有几种1.1、鳞形细胞癌:这种类型的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几乎占到了肺癌患者的管,起2,职常的严重的,长时间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患上肺癌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加。
3、治疗肺癌时存在哪些误区3.1、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就可以排除肺癌很多人都非常关注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认为标记物检查是检测的血液中的癌细胞,只要标记物正常就表示“没有癌症”。
其实,肿瘤标记物只是作为临床肿瘤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升高不代表一定患有肺癌,正常也不代表没有癌症,需要结合其他表现做出临床诊断。
3.2、老年肺癌没必要再做进一步检查许多年龄较高的肺癌患者在初期检查发现肺内占位,临床考虑肺癌可能极大,但患者本人和家属往往认为即便能够确诊,下一步也做不了什么治疗,因而不愿意再做更多明确诊断的检查。
其实对于高龄但一般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更可2,预的人容易患各种疾病,身心轻松的人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肺癌会引起哪些并发症1、呼吸道并发症如痰液潴留。
肺不张。
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等。
尤以年老体弱者。
原有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者发病率较高。
因手术后伤口疼痛。
患者不能做有效咳嗽。
痰液留积造成气道阻塞。
肺不张。
呼吸功能不全。
预防在于病员能充分了解和合作。
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后鼓励督促其作深呼吸及用力咳嗽以有效地排痰。
必要时可行鼻导管吸痰或支气管镜吸痰。
并发肺炎者应积极抗炎治疗。
出现呼吸衰竭时。
常需机械辅助呼吸。
2。
肺癌的组织学分型及靶向治疗
肺癌的组织学分型及靶向治疗肺癌是一种高发且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分型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靶向治疗成为了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肺癌的组织学分型以及针对不同肺癌亚型的靶向治疗方法。
一、肺癌的组织学分型1. 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亚型,其起源于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细胞。
腺癌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学特征,包括乳头状、鳞状和黏液性亚型等。
乳头状和黏液性腺癌具有较好预后,而鳞状腺癌预后相对较差。
2.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状细胞癌起源于气管和大支气管上皮细胞,通常相关于吸烟习惯。
鳞癌的分化程度较高,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联。
3. 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大细胞癌是一种非常少见的NSCLC亚型,其组织学特征不具有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的典型特征。
大细胞癌通常会迅速扩散,并且对化疗和放疗的反应较差。
4.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小细胞肺癌是最恶性的肺癌类型之一,通常与吸烟密切相关。
小细胞肺癌具有快速生长和迅速扩散的特点,多数患者在被诊断时已处于晚期。
小细胞肺癌需要采用化疗、放疗等系统性治疗方法。
二、靶向治疗1. 肿瘤相关抑制因子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个重要的靶向分子,在NSCLC中置换突变最为常见。
EGFR突变会导致信号传导途径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生长和进展。
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这些药物能够与EGFR结合并抑制其激活,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生长。
同时,EGFR抑制剂也可用于EGFR无突变的腺癌。
2. ALK重排发生的NSCLC融合基因ALK是另一个常见的NSCLC靶向治疗靶点。
在ALK重排阳性的NSCLC中,ALk基因与ROS-1、RET等其他基因进行融合,并引起信号通路异常激活。
肺癌的分期与综合治疗方案
肺癌的分期与综合治疗方案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对于肺癌的治疗,分期和综合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讨论肺癌的分期及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肺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扩散的程度和淋巴结受累情况进行的。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分期系统是TNM分期系统。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深度,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
通过这一系统,肺癌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不同阶段的肺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Ⅰ期和Ⅱ期的肺癌,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来彻底清除癌细胞。
对于Ⅰ期肺癌,肿瘤较小且未扩散至淋巴结,手术的成功率较高。
而Ⅱ期肺癌,肿瘤较大或已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手术的成功率可能会降低。
因此,在手术前或手术后,放疗或化疗可能会被用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Ⅲ期肺癌,治疗方案更为复杂。
Ⅲ期肺癌通常已经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和其他组织。
手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癌细胞,因此通常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这包括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组合使用。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靶向治疗可以通过特定的药物干扰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
这些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Ⅳ期肺癌,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Ⅳ期肺癌已经扩散至远处器官,手术通常不再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反,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新的免疫治疗方法也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些突破。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正在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并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摘自<吉林中医药>2017年9月刊支气管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大体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
1 肺郁痰热型症见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
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
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2 气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
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
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
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
3 阴虚痰热型症见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
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
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
4 气阴两虚型症见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白干或无苔,脉沉细。
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
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
望面色和舌脉诊法在肺癌的辨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患肺癌后神色变化不甚者,一般预后较好;如面色暗晦、面黧黑如蒙尘,为正气虚衰;若颜面无华,汗出如油,神色惨淡者,肺气将绝,预后尤差。
颜面浮肿,甚则一侧上肢浮肿,颈部静脉曲张、胸前皮下见蟹爪纹,则为水湿停聚于肺。
而颧部蟹爪纹的程度常随临床分期和症状的剧化而加重。
舌脉的变化反映了体内病变。
舌苔厚腻为痰浊,舌苔厚腻黄干,则为腑实,需泻大肠而通肺气。
舌暗,舌绛或青紫,舌脉粗张,为瘀血,可能与患者心肺功能差,循环障碍有关。
肺癌诊脉中,滑主痰湿,弦主气滞血瘀,细主虚,数主热。
肺癌的分期和治疗
肺癌的分期和治疗当肺癌被诊断时,医生需要了解其所在的位置、大小、有无转移等问题,以便于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
在此基础上,肺癌的分期和治疗就成了当务之急。
肺癌的分期肺癌的分期是指根据肺癌的体积、变异和转移程度,将其分成不同的阶段来描述肺癌的发展状态的过程。
当前,广泛使用了根据 TNM 分期系统对肺癌进行分类的方式,而这种系统是全世界认可的,通用于所有的肺癌形态。
分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肺癌局限于某一侧的肺部,并没有扩散至其他组织或组织间隙里。
第二阶段:肺癌扩散到同一肺另一部分,或者蔓延到肺附近的诸如肋骨、皮肤或者其他相关淋巴结等。
第三阶段:肺癌突破肺界外蔓延至胸部对侧、脊柱或者肺远端的其他淋巴结,并且罹患者可能会经历呼吸和其他身体的相关病症。
第四阶段:晚期肺癌进一步扩散至整个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脑、肌肉和骨头等,称为转移性肺癌。
肺癌的治疗在现代医学中,肺癌的治疗通常采取多种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等。
而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其分期、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等多种因素。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早期诊断和分期的肺癌效果比较好。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手术前的影像学和病历记录来确定手术的范围和操作方式。
手术的目的是将肺癌及周围组织一次性切除掉,以保证切除部位无癌细胞的残留。
放射治疗肺癌的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 X 线或者其他能够穿透体内深层组织的射线来破坏癌细胞,使其无法生长和繁殖。
但是,副作用也很明显,包括疲劳、恶心、呕吐和肺纤维化等。
相对于外科手术,放疗更适合治疗肺癌晚期病人,并需要更长期的治疗过程。
化学疗法化学疗法就是通过药物来杀死肺癌细胞,通常会使用单独的治疗或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然而,由于化疗药物的啰嗦性和对身体的影响,比如恶心、呕吐、脱发和免疫系统衰弱等,许多患者并不愿意接受此类治疗。
目前,针对肺癌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如肺癌免疫细胞治疗、靶向治疗等,但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还需要在致力于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了解肺癌的类型和分期
了解肺癌的类型和分期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被分为多种类型并进行分期。
了解肺癌的类型和分期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的类型和分期,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肺癌的类型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病例的85%。
它通常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三种亚型。
腺癌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多发生在女性和非吸烟者中。
鳞状细胞癌则主要与长期吸烟有关。
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较为罕见的类型,约占肺癌病例的15%。
它通常生长速度较快,容易扩散到其他部位。
小细胞肺癌通常与吸烟有关,几乎只发生在吸烟者身上。
3.肺腺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肺腺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些罕见的亚型,它们在病理学和临床特征上与其他类型有所不同。
这些亚型的治疗途径可能需要与常见类型的肺癌不同。
二、肺癌的分期肺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扩散情况以及淋巴结受累情况等因素进行的。
肺癌的分期通常使用TNM系统,简而言之,T表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扩散程度,N表示淋巴结受累情况,M表示是否有远处转移。
1.早期肺癌(Stage Ⅰ和Stage Ⅱ)早期肺癌是指肿瘤仍然局限在肺部,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部位。
早期肺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等。
2.晚期肺癌(Stage Ⅲ和Stage Ⅳ)晚期肺癌是指肿瘤已经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部位,甚至出现远处转移。
晚期肺癌的治疗通常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的机会相对较少。
三、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随着对肺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肺癌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异质性。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驱动基因突变,比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酪氨酸激酶(ALK)融合基因等。
肺癌病理类型
肺癌的病理分型
1.鳞状细胞癌一般认为鳞癌由支气管上皮化生而来,多数专家强调与吸烟程度密切相关。
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种,最多起源于段和亚段支气管。
2.腺癌腺癌分为腺泡状癌、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三种,近90%发生于肺的周围,多认为与慢性炎症、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性脓肿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纤维化及痊愈了的肺梗死有关。
腺癌细胞倍增时间最长。
3.大细胞癌
大体可分为巨细胞性、透明细胞癌性两型,生长快,恶性程度高。
4.小细胞癌可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型、混合型,起源于支气管上皮和粘液腺内的K细胞,具有特殊的神经分泌功能。
小细胞肺癌以肿瘤急剧进展和早期出现远处转移为特征,好发于较年轻患者,生长迅速,癌细胞倍增时间最短,恶性程度高,常有合并异位生长激素综合征的临床征象。
肺癌的分类及病理学
肺癌的分类以与病理学一、肺癌的临床大体分型(一)肺癌分为周围型肺癌与中心型肺癌。
肺癌可发生于两肺的任何肺叶,但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中叶最少,上叶前段最多。
1.中心型肺癌(20%~40%)(1)发生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即段支气管开口近肺门侧者称中心型肺癌。
(2)以鳞癌或小细胞癌多见。
(3)生长在气管或其分叉处的为气管癌;中心型肺癌早期,瘤体很小时局限于气管内者为管内型;以浸润管壁为主时称管壁浸润型;以浸润管壁外为主,并与管壁外转移淋巴结融合者称为腔外型。
(4)中心型肺癌之肿瘤发展至局部晚期时,肿瘤原发灶与其转移的肺门与(或)、淋巴结融合并将肺门血管包裹其中,形成大块,则成为肺门巨块型肺癌。
2.周围型肺癌(60%~80%)(1)发生于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支气管或肺泡的肺癌称周围型肺癌。
(2)以腺癌或肺泡细胞癌多见。
(3)弥漫型肺癌:肺癌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常常累与双侧,亦可发生于单侧,散在的数不清的球状病灶分布于整个肺野称为弥漫型肺癌。
此型应注意与粟粒性肺结核、肺平滑肌瘤病、肺淋巴管癌、肺真菌感染、肺多发小脓肿相鉴别。
(4)肺炎型肺癌:胸片与CT显示整个大叶性肺炎的浸润型改变,但发热、寒战、周围血象白血球升高的中毒症状均不严重、不典型。
纤维支气管镜也可能无特殊发现,纵膈淋巴结常无明显转移,故术前诊断很为难。
术中发现叶裂完好处病灶界限清楚,叶裂发育不良处病变界限也不清楚,应切除部分健康肺组织。
病人能耐受时应考虑全肺切除术,此型称为肺炎型肺癌,病理诊断常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5)纵膈型肺癌:病灶起源于贴近纵膈处的肺组织边缘,原发灶不太大,却与纵膈胸膜粘连并浸润纵膈胸膜,且转移至纵膈淋巴结,继而融合成团,常引起纵膈内血管或心包或椎体受侵。
一些病人以上腔静脉受压为第一临床表现,但病变并无远隔转移,手术切除后部分病人可获得长期存活,此型称为纵膈型肺癌。
(6)胸膜型肺癌:当周围型肺癌病灶起源于肺组织边缘,原发灶不大,很难确认,甚至胸片和CT仅显示为胸膜下的纤维条索增厚。
肺癌的分子分型与靶向治疗
肺癌的分子分型与靶向治疗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生和发展过程涉及多个分子机制。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进步,对于肺癌的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讨论肺癌的分子分型以及针对不同亚型的靶向治疗方法。
一、肺癌的分子分型1.基于突变频率的分类基于大规模测序技术,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系列与肺癌相关的致病突变。
根据这些突变出现的频率和特征,可以将肺癌分为多个亚型。
EGFR、KRAS、ALK、ROS1等基因突变是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类型。
2.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肺癌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这两种类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3.免疫原性分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治疗某些肺癌患者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可以将肺癌患者分为不同的免疫原性亚型,并针对其特定的免疫逃逸机制进行治疗。
4.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类利用基因表达谱可以对肺癌进行更加精细的分类。
通过测量肿瘤组织中大量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确定不同亚型之间的差异,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靶向治疗方法1.EGFR突变靶向治疗EGFR是一种调节细胞增殖和生存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EGFR突变是NSCLC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分子变异。
针对EGFR突变患者,口服鸟苷酸类药物如吉非替尼等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疗效。
2.KRAS突变靶向治疗KRAS突变在NSCLC中也较为常见,但由于其结构特性以及信号通路复杂性等原因,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KRAS靶向药物。
目前正在积极研发针对KRAS突变的新型靶向治疗方法,如KRAS-G12C抑制剂。
3.ALK融合基因靶向治疗ALK基因融合是NSCLC中的一种重要分子改变。
针对ALK阳性患者,已经开发出多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克唑替尼、奥拉帕尼等。
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恢复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肺癌的类型
肺癌的类型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通常起源于肺部的细胞,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肺癌的不同类型,包括其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最常见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
NSCLC包括多种亚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1. 腺癌腺癌是NSCLC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NSCLC的40%。
它通常起源于肺部的腺体细胞,这些细胞产生黏液和其他液体,以帮助保持肺部的湿润。
腺癌通常生长缓慢,最初可能没有症状。
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2. 鳞癌鳞癌是NSCLC的第二常见亚型,约占NSCLC的25%。
它通常起源于肺部的上皮细胞,这些细胞覆盖在肺部的表面。
鳞癌通常生长缓慢,最初可能没有症状。
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3. 大细胞癌大细胞癌是NSCLC的第三常见亚型,约占NSCLC的10%。
它通常起源于肺部的大细胞,这些细胞比其他类型的肺细胞更大。
大细胞癌通常生长较快,最初可能没有症状。
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二、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的另一种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
SCLC通常起源于肺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产生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以帮助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SCLC通常生长较快,最初可能没有症状。
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SCLC通常比NSCLC更容易扩散到其他部位,因此治疗通常需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的组合。
三、其他类型的肺癌除了NSCLC和SCLC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罕见的肺癌类型,包括肉瘤、类癌和肺泡细胞癌等。
这些类型的肺癌通常比NSCLC和SCLC 更罕见,因此研究和治疗方面的知识也相对较少。
结论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肺癌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肺癌分型及方案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医学在治疗肺癌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治疗肺癌注重整体观念,根据肺癌的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肺癌的分型及方案。
一、中医治疗肺癌的分型1. 肺阴虚型症状:咳嗽无力,痰少而黏,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2. 肺气虚型症状:咳嗽无力,痰白清稀,气短乏力,自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 痰湿阻肺型症状: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闷不畅,纳呆腹胀,身重乏力,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4. 气滞血瘀型症状:咳嗽有血,胸痛,胸闷,气短,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5. 阴虚火旺型症状: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6. 痰热蕴肺型症状:咳嗽痰黄稠,胸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中医治疗肺癌的方案1. 肺阴虚型治疗原则:滋阴润肺,清热解毒。
方剂:百合固金汤加减。
药物组成:百合、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贝母、甘草。
加减法:若潮热盗汗明显,可加知母、黄柏;若口干咽燥,可加天花粉、玉竹。
2. 肺气虚型治疗原则:补气养阴,止咳化痰。
方剂: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
加减法:若自汗出,可加黄芪、防风;若面色苍白,可加当归、阿胶。
3. 痰湿阻肺型治疗原则:健脾利湿,化痰止咳。
方剂:二陈汤加减。
药物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白术、杏仁。
加减法:若胸闷不畅,可加瓜蒌、薤白;若纳呆腹胀,可加苍术、厚朴。
4. 气滞血瘀型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黄、枳壳、牛膝。
加减法:若咳嗽有血,可加白茅根、茜草;若胸闷,可加郁金、香附。
5. 阴虚火旺型治疗原则: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加减法:若咳嗽痰少,可加百合、麦冬;若潮热盗汗,可加地骨皮、银柴胡。
肺癌的分型
肺癌的分型在人的生命中,总有这样那样的诱惑与欲望,拼搏劳碌,却忘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许多肺癌患者都是,当一切都如所愿时,才发现身体的不适,猛然发现有了健康才是拥有这一切的资本。
但是往往在你的不知不觉中,癌细胞已经迅速扩散,发展成了晚期。
肺癌的最佳治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肺癌的关键,也是治疗所有恶性肿瘤的关键。
很多患者都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甚至到晚期才治疗,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
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鳞癌最为常见,约占30%-35%,多见于老年人。
鳞癌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
鳞癌的分化程度高低不一,但一般生长较为缓慢,鳞癌的病程较长,较晚发生转移,且通过首先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
手术切除率较高,对放射及化学疗法的敏感度不及未分化癌。
2)小细胞肺癌(SCLC)或叫燕麦细胞癌,占2o%,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生长快,侵袭力强,易远处转移。
常伴有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早期可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复发和产生耐药。
SCLC主要发生在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约占70%病例表现为肺门肿块。
由于肿瘤侵润支气管粘膜下层和支气管周围组织,常引起官腔缩窄阻塞。
3)腺癌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一种肺癌。
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细胞,因此大多数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
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亦较小。
在各类肺癌中约占20%,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一部分病例癌肿发生在肺纤维瘢痕病变的基础上。
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生长较缓慢,但有的病例较早即发生血道转移,常在呈现脑转移症状后才发现肺部原发癌肿。
4)大细胞癌约占所有肺癌的9%,呈高度恶性,好发于60岁以上的男性。
多有大细胞组成。
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但是治疗肺癌仅有手术是不够的手术只能切除能看到、摸到的肿块,对于看不到的转移和微转移,就要靠放化疗。
肺癌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桃江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分型辨治:
3、肺虚热毒壅结型 主证:咳嗽剧烈,痰稠色黄或白,或痰中带血,气短喘促,发 热, 口苦口干,胸闷胸痛,恶风畏寒,自汗或盗汗,乏力纳呆,小 便黄赤,大便秘结,舌暗红苔黄腻或黄燥,脉细数或滑数。 治则:补肺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薏苡仁30克、浙贝 母12克、川贝母9克、半夏9克、前胡12克、桔梗12克、杏仁9 克、桃仁9克、丹参12克、鱼腥草15克、全瓜蒌15克、黄芩12 克、仙鹤草30克、半枝莲30克、蚤休12克、陈皮12克、甘草3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桃江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历史沿革:
《 灵枢 百病始生》: 1.“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 ,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 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2.“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 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3.“积之始生,得寒乃生”; 4.“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 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濇 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桃江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分型辨治:
5、 化疗胃热型 主证:恶心,呕吐,纳呆,胃胀或胃中烧灼感,口干不饮,饮 或食入即吐,呕吐涎沫,甚吐胆汁,头晕,乏力,舌红苔薄黄 或干,脉细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益胃,化痰止吐。 方药:法半夏9克、竹茹12克、陈皮12克、枳实9克、厚朴12克、 木香9克、黄连12克、干姜6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白叩 12克、大黄6克、生黄芪9克、党参12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为 引,水煎服,每日一剂。
肺癌分类及特点
2.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是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 25%,多见于老年 男性,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并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 常早期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形 成空洞或癌性肺脓肿。鳞癌生长缓慢,转移晚,手术切除的机会相对多,5 年 生存率较好,但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有时偶见 鳞癌和腺癌混合存在,称混合型肺癌(鳞腺癌),也有其他混合型。
(2)腺癌: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肺癌的 40%,与吸烟关系不大,多生长在肺 边缘小支气管的黏液腺,因此,在周围型肺癌中以腺癌为最常见。腺癌倾向于 管外生长,但也可沿肺泡壁蔓延,常在肺边缘部形成直径 2~4 厘米的肿块。腺 癌富含血管,故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较鳞癌早。易转移至肝、脑和骨,更易累 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细支气管肺泡癌为肺腺癌的一类,在女性从不吸烟者 中很普遍,会对治疗有不同的反应。 (3)大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可发生在肺门附近或肺边缘的支气管,细胞 较大,但大小不一,常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呈实性巢状排列,常见大片出血 性坏死。大细胞癌转移较小细胞未分化癌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肺内科钟华
肺癌各个病理分期如何治疗
众所周知,肺癌是临床高发的肿瘤疾病之一,高发年龄在50-65左右,会产生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急等症状,不仅会给病人身心带去诸多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还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临床上,肺癌的治疗比较重视辩证施治,那么肺癌各个病理分期该如何治疗呢?近年来,随着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研究表明,肺癌的病发与吸烟密切相关。
临床上,肺癌和其它癌症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效果越理想。
临床上,很多肺癌病人会问,在早、中、晚不同的病理分期,病人如何治疗,效果最为理想?肺癌早期:肺癌早期是癌症的初期,此时患者的病情还不是太严重,患者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治疗,通过手术对癌灶的切除,达到快速控制病情恶化的疗效,可以实现患者的临床治愈。
但手术易造成病人元气大伤,产生诸多术后并发症;及会有残留的癌细胞和毫克病灶。
因此,在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放化疗或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术后患者五年存活期。
肺癌中期:这时候癌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在不断的恶化,还会出现扩散转移的现象,此阶段的治疗目标应为缩小癌肿,以便达到可以手术切除的程度。
临床上,在术前经常使用放化疗进行缩小瘤体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
但放化疗具有“敌我不分”弊端,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患者一定要谨慎控制放化疗的剂量和次数,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临床上,放化疗后通过运用中药进行辅助,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肺癌晚期:病情发展到晚期的肺癌患者,这时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多已出现扩散转移,患者治愈的希望很渺茫。
此时患者的身体已不再适宜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应选择姑息性治疗,采用中医药或放化疗,来抑杀扩散转移的癌细胞,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
中医在治疗癌症“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所以能够实现治愈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效果。
肺癌的分期与治疗方案选择
肺癌的分期与治疗方案选择肺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较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
根据肺癌的不同分期,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的分期与治疗方案选择。
一、肺癌的分期肺癌的分期是指医生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将肺癌分为不同的阶段,以便更好地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根据国际肺癌分期标准(TNM分期系统)和具体病症,肺癌的分期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1. 分期I期肺癌I期肺癌是指肺癌局限于肺部,未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阶段。
通常在此阶段,肺癌患者的肿瘤较小且没有扩散,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肿瘤的具体位置,肺癌患者还可进行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2. 分期II期肺癌II期肺癌是指肺癌扩散到周围组织或侵犯邻近淋巴结的阶段。
相较于I期,II期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结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手段。
3. 分期III期肺癌III期肺癌是指肺癌扩散至胸部远处淋巴结或与心包紧密相连的阶段。
在III期,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较差,通常采取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有些患者还可以选择行免疫治疗。
4. 分期IV期肺癌IV期肺癌是指肺癌已经扩散到远处器官,如肝脏、骨骼等的阶段。
手术切除在此阶段无法起到根治作用,治疗主要是以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为主。
针对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还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
二、治疗方案选择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特点以及治疗目标等因素。
一般来说,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的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
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性。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一般适用于手术不可行、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肺癌患者。
可以局部控制肿瘤的生长,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肺癌诊断与治疗
• cHomemmoonptysis • vnCIaonrnhsi-oepsupsustetuctimifgicuhstunaellyss • ILntoesrsmoisfsiwoneight • RFaerveleyrmass
hemoptysis
• Wheeze
[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正常人
[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 胸片 • CT、MRI • 纤维支气管镜 • CT导向肺穿刺 • 其他
–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 血生化检查 – 开胸肺活检 – SPECT、PET – 纵隔镜、胸腔镜
[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大细胞未分化癌
large cell anaplasic carcinoma
•与吸烟关系密切 •易出血、坏死,但 较少形成空腔 •多在中、外肺野, 累及段或亚段支气管
[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small cell anaplasic carcinoma
•占原发性肺癌10-15% •中央型肺癌多见 •发病年龄早、与吸烟关 系密切 •恶性度高、易早期转移、 管外生长,放疗、化疗 敏感
[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腺癌(adenocarcinoma )
•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女性多见,与吸烟 关系不大 •管外生长 •易转移至肝、骨、 脑 •易累及胸膜引起胸 腔积液
Painless Hard and fix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的诊断及多学科治疗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
肺癌在城市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38.08%,女性的16%,均居首位。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可归纳为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等症状。
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的首发症状和X线征可不同,其诊断应主要争取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这涉及到最有效治疗的选择。
从治疗角度出发,目前世界上均倾向于将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但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亦十分重要。
肺癌的治疗效果多年来一直没有显著提高,总的治愈率仅为10%左右,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且多药耐药。
另一方面关键还在80%以上的肺癌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下面就将最近的部分成果汇报如下:肺癌的早期诊断:定期查体:胸透、胸片仍是目前肺癌早期诊断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尚无准确、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让肿瘤的早期诊断出现了新的转机,利用检测外周血及痰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改变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
ras基因家族、erb-B族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第3、6、9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
英国的Ahrendt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p53基因以及15个敏感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美国的Sozzi等则报道了血浆中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43%的临床Ⅰ期及45%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的患者血浆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NSCL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总之,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定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理)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肺癌的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已为学术界公认。
(一).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化疗和放疗目前仍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最主要方法,放化疗近期疗效都较好,有效率在80%以上。
60%左右治疗后可达完全缓解,但远期结果较差,Seifter和Ihde 分析了过去二十年文献报告中5年生存率,局限期为7%(58/862),广泛期为1%(14/1144)。
最近的几组报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差异很大。
近年来一个重大的发展是加入外科治疗。
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特点:占肺癌10-25%,平均自然生存期仅3-6个月。
SCLC的临床生物学特点:1.恶性度高-治疗要及时+强有力,2.临床分期极为重要-常规检查+骨髓穿刺or活检,orECT,3.倍增时间短(TD)75.9天,>90%已有外侵+远道转移,4.对化疗高敏感:CR30-40%,RR60-90%,以全身化疗为主,剂量足+强,高剂量化疗+干细胞移植。
5.是一种典型的全身性疾病-是以多学科治疗的典型,但25-50%的SCLC化疗有效后,仍有局部复发。
6.SCLC亚型和预后有关:纯SCLC-化疗敏感SCLC+大细胞or鳞癌-化疗不敏感SCLC+腺癌-化疗不敏感7.存在异质性-对复发者更重要:纯SCLC其中35%治疗有效后复发,变为NSCLC或混合型,有耐药性。
8.SCLC以化疗为主多学科治疗,化疗:剂量足+强+及时。
化疗SCLC目前化疗特点1.2-3个药物联合化疗,2.化疗药物同时应用,优于序贯应用,3.剂量足,4.强化剂量优于标准剂量,5.周期性交替方案优于单一方案(可使耐药性减低)6.短间歇,序贯性强。
化疗适应征:各期SCLC1.Ⅰ期-可先手术再化疗,2.Ⅱ、Ⅲa期-化疗+手术+化疗及放疗,3.手术或放疗后必须加用化疗,包括Ⅰ期4. Ⅲb、Ⅳ期-原则上化疗为主,5.治疗后复发或转移-再化疗。
有效化疗药物烷化剂,阿霉素类,鬼臼类等新药:紫杉醇,喜树碱类,键择,异长春花碱。
有效的联合方案CAO,IAO,IVP,IAC,ICE,CE,TP,TEP,NIP,VP16(p.o),CMC+VP16。
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高剂量化疗。
放疗1.胸部放疗先化后放。
时序安排――序贯,交替和同步2.脑预防性照射(PCI)SCLC伴脑M占25-37%,存活2年以上SCLC脑M达80%,Bunn报道583例SCLC无PCI,脑M占22%;355例SCLC有PCI,脑M占8%,但两组生存率相仿。
目前倾向:原发灶CR+完成多学科治疗后给予PCI。
手术治疗60-70年代-认为是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肿瘤。
70年代后-多学科治疗总5年生存率24-52%Ⅰ期五年生存率53.4%Ⅱ期五年生存率31.4%Ⅲ期五年生存率28.4%手术治疗切除了原发灶残存的耐药细胞及存在的NSCLC成分,是根治的必要途径。
生物治疗(BRM)无病期可行BRM,干扰素生存率以干扰素组优于对照组干扰素还可以对化放疗起增敏作用,发现CR者以干扰素组为多。
剂量100万u-300万u/次,T.I.w or B.I.w 肌注一般在肿瘤早期,小肿瘤,CR后使用干扰素,可延长无病生存期。
多学科治疗以TNM分期-制定化疗方案-辅以手术、放疗,化疗次数>4个周期为佳。
Ⅰ-手-化+IFNαⅡ-手-化(国际);化-手-化(国内)Ⅲa-化-手+放-化Ⅲb-化-放+化Ⅳ-化-姑息性放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束无复发给予IFNα半年-一年。
加拿大Shepherd 等报告了63例SCLC术后加化疗、原发部位及纵隔照射、预防性颅照射,5年生存率达到31%。
我国北京孙燕教授、上海廖美琳教授在SCLC的综合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另外,较好的支持治疗如静脉高营养、CSF、隔离环境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已可给予高剂量的化疗和放疗。
明显提高了化疗敏感患者的有效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大剂量化疗治疗SCLC 的过程中总结如下:(1)、病人选择:一般状况良好,卡氏评分在80以上;年龄<50岁;诱导化疗敏感。
(2)、局限期患者。
对广泛期及耐药患者无改善。
(3)、良好的硬件设备。
(二).NSCLC的综合治疗对于NSCLC的综合治疗多年来也有不少报道,但成功的经验不多。
对于T1、T2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5-83%。
上海胸科医院廖美琳报道术后+化疗或放疗与术后不进行放化疗,两者无显著差异。
目前的重点是如何提高Ⅱ、Ⅲ期病人的治愈率。
Ⅲa期以前以手术+化疗和/或放疗。
Ⅳ期则以化疗和/或放疗为主。
NSCLC占肺癌80%NSCLC的临床生物学特点:1.恶性程度较低,局部发展慢,有微转移威胁,腺癌常规小病灶大转移。
2.倍增时间(DT):sq-92天,ad-168天,3.是一个兼有局部和全身性疾病,4.对化疗敏感性较差:耐药性;异质性(尤其是复发和难治性NSCLC)个体化差异。
化疗1.概述:70年代:化疗RR仅10%左右。
80年代:联合化疗,RR有所提高,但生存率未改变。
90年代:以铂类为主的药物产生,联合化疗RR上升为40%,生存率提高。
异质性-对化疗不敏感,当肿瘤中敏感的癌细胞被杀灭后,异质性癌细胞被反馈刺激而大量增殖,导致治疗失败。
耐药性化疗方案联合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
1989年第三届国际肺癌会议MVP - RR 40%NIP- RR60%一年生存率64%。
常用联合方案:MVP、NIP、MAP、IVP、EP、NP、TP、GP。
Ⅲb,Ⅳ期:无手术指征,以化疗为主,除PD外应坚持两个周期同方案化疗后评价,并观察一个月后再确认疗效。
辅助化疗:手术,放疗后的化疗目的:杀伤局部残留及存在全血管,淋巴管的微转移灶。
手术后除Ⅰ期外均主张辅助化疗,在术后2-4周内进行,一般为2-6周期,化疗方案同前。
诱导化疗(新辅助化疗):不可手术切除的NSCLC(Ⅲ期),给予化疗-缩小原发灶,消灭微转移,有利于手术和放疗。
2-3周期为宜,同时给予支持治疗。
手术治疗:是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能适合手术的仅20-30%,指征:无明显胸内器官侵犯及远道转移的Ⅰ、Ⅱ期患者,部分Ⅲ期估计可能全部切除者,或诱导化疗后有指征者。
影响治疗成败的关键:1.NSCLC存在微转移灶,远道转移常发生在6个月-2年,手术后化疗。
2.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手术规范:手术动作要轻柔,勿挤压,以叶切为主;打开纵隔,沿站取出肉眼可见淋巴结。
放射治疗:是NSCLC另一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化疗+放疗可增加疗效。
生物治疗:适用于-NSCLC治疗结束后无病期,时间6个月-2年。
由于8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
所以化疗在NSCLC 的治疗中是无可取代的,但多药耐药的出现令人沮丧,以致目前NSCLC的联合化疗有效率仅14-40%。
肿瘤对化疗的先天耐药及获得性耐药仍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所以研究和攻克多药耐药成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化疗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目前对泰素的耐药机制也正在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解决的办法:拮抗剂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异搏定360mg/d、三苯氧胺60-120mg/d治疗81例难治性NSCLC,结果疗效明显提高;多药耐药的基因治疗及药物敏感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分步骤攻克这一科学的难题。
UICC肺癌国际分期系统历史背景:1946: Denoix 提出 TNM 分期系统1976: UICC 制定第一个肺癌国际分期1986: UICC /AJCC 新的肺癌国际分期1997: UICC/AJCC 修订肺癌国际分期肺癌的分期(TNM系统)1986/1997-UICCT 肿瘤大小、部位、侵及范围N 胸内及锁骨上淋巴结M 远道转移UICC肺癌国际分期系统Clifton F Mountain修订肺癌分期原则:分期要求更合理可行,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有利于分析预后及临床研究的比较强调同期患者终点疗效具有同一性和特异性材料来自 M.D Anderson 5319例肺癌5年生存率1986-UICC肺癌分期T的定义与概念原发肿瘤(T)Tx不能对原发肿瘤进行评定,即经痰液或支气管刷检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但影像学或气管镜下未发现原发肿瘤To无原发肿瘤的依据:有淋巴结或远道转移 X线、痰、纤支镜(一) Tis 原位癌(病变局限在粘膜层)T1肿瘤最大直径≤3cm,周围为肺组织或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证实病变位于段支气管以远(较为少见的浅表肿瘤,只累及支气管壁,不论其大小,即使延伸至隆突,也属于 T1)T2最大径>3cm侵犯主支气管,但距隆突距离≥2cm侵犯脏层胸膜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扩展至肺门区未达全肺T31 胸壁(包括肺上沟瘤)2 膈肌3 纵隔胸膜4 壁层心包5 侵犯主支气管并距隆突<2cm6 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范围达全肺T41 椎体2 隆突3 大血管4 心脏5 恶性胸水6 气管7 食管 8 纵隔肺癌伴有的胸水大部分由肿瘤引起,但少数患者的胸水经多次细胞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而且胸水并非血性,也非渗出液,若临床确定其发生与肿瘤无关,疾病分期仍可定为 T1、T2或T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