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期末考试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知识点
1:“三部一室”制指: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和办公室
2:博物馆方法学:是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标志是:北京三大馆的建立
4:1995年,在我国贵州六枝特区隆戛乡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即:梭嘎生态博物馆5:藏品管理的一般程序是:搜集、接收、鉴选、登记、编目、入库、保管、提用、注销、核对、统计等
6: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
7:博物馆特征: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
8: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时期,博物馆事业完全成了殖民地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1935年6月建立了所谓:国立博物馆
9:澳门的博物馆大多是:专题性博物馆,规模不大,反映了中葡文化的多元共生和互补互立性
10:成立于1846年史密森博物院,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机构,被称为“博物馆王国”,拥有16个博物馆和1.39亿件文物标本和工艺品,是世界级的学术研究中心、文化中心及艺术中心。
11: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博物馆在世界各地成倍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增长速度
12:1868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会士韩德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每日午后准人参观,不收费,后来改名为震旦博物院。
13: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这就是1682年向公众开放的是:潘提翁神庙
14: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带来深重灾难,但在此时期也在西部兴建了一批新的博物馆。
1943年12月在重庆建立了:中国西部博物馆
15: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机构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实物性
填空题
1.(专门博物馆)是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2.前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瑞士博物馆学者马丁〃施尔对博物馆学学科建设问题指出,作为科学,首先要有(专业语汇体系),第二要有(逻辑体系),第三要有(学科独立性或排他性)。
3.1955年出版的(《苏联博物馆学基础》)总结了苏联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博物馆事业的经验,在东欧和中国有较大影响。
4.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和(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
5.新中国成立以来,博物馆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类型划分也有了发展,目前,我国通常将博物馆划分为(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博物馆三类。
6.1998年,国家文物局开始评选年度(十大精品陈列),促进了各馆对提高陈列展览水平的关注。
7.1982年3月27日成立的(中国博物馆学会)是中国博物馆届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举办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开展了为博物馆提供咨询、培训专业人员和技术援助等活动。
8.(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艺术品荟萃之所,收藏着自7世纪至18世纪的11余万件伊斯兰艺术珍品。
9.一般而言,博物馆学应该既研究微观的博物馆系统,又研究宏观的博物馆事业,但其中(微观的博物馆系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
10.(故宫博物院)是一所以历史建筑及宫廷原有珍藏为中心的综合性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11.每年的五月十八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12.20世纪50年代,博物馆学的特点是以(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范式,指导中国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
13.博物馆是近代兴起的社会文化事业,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和(纪念意识)。
14.在日本的《博物馆法》和有关规定中,根据性质、设施条件、开放天数等标准,将博物馆分为(登录)、(相当)、(类似)三个级别。
15.1982年3月27日成立的(中国博物馆学会)是中国博物馆届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举办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开展了为博物馆提供咨询、培训专业人员和技术援助等活动。
16.自从英国博物馆学家赫德森撰写《80年代的博物馆》以来,(经费短缺)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博物馆的普遍性问题。
17.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博物馆,是1912年由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建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任命胡在缙为主任。
二:名词解释
1博物馆: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我国认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的特点有:实物性、直观性和广博性。
作为博物馆,其基本功能:有藏品;有基本陈列;向社会公众开放;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
博物馆以藏品和基本陈列内容分为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和其它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总的分成三大类: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博物馆起着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研究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重要作用
2生态博物馆:
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类型,它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乔治·亨利·里维埃在1971年国际博协第9次大会上首次提出;基本理念是博物馆和社区应与生活的各方民联系起来;生态博物馆主要分布于法国、加拿大
3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的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4国际博物馆协会:
国际非政府性博物馆专业组织,简称“博协”,成立于1946年11月16日。
宗旨是:促进博物馆学以及与博物馆管理和运行有关的其他学科的发展;1983年7月,中国博物馆学会代表团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博协第13届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加入国际博协,并于同年建立了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
5:博物馆协会:
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1935年成立于北京。
由袁同礼、马衡、傅斯年倡导成立。
其宗旨为研究博物馆学术,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助。
1936年召开第一届年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会务陷入停顿。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京复会。
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解散。
6:博物馆学会:
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由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倡议,于1982年创立。
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开展国际间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增进同国外博物馆工作者的联系,编辑会刊、通讯;编译博物馆学专著、资料。
会刊为《中国博物馆》
7:《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
1984年创刊。
此刊是唯一反映中国博物馆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理论性刊物。
其主要内容有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陈列、保管、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经验总结等。
读者对象是博物馆工作者、教学人员、研究者和爱好者。
8山东孔子庙堂: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为了纪念孔子的业绩,传播他的思想,特命将曲阜阙里孔子故居中的三间住房作为孔子庙堂。
室内陈列孔子的衣冠琴书和他所坐的车。
每年按一定时间举行纪念活动,供人观瞻。
孔子庙堂经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宋代已基本扩建成具有今日规模的古建筑群。
孔子庙堂是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
9:亚历山大城缪斯神庙:
又名缪斯神庙。
公元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
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馆。
其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
它吸引了各地学者、作家来此研究,如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
这个博物馆存在几个世纪后,毁于战火
10南通博物苑:
中国地方性博物馆。
民族实业家张謇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建立。
它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位于江苏南通市。
建筑包括中馆、南馆、北楼和东楼。
苑内有4个陈列馆,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文物与标本。
苑内文物标本来源于各地人士和寺院的捐赠,售予。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南通,藏品大部分遭劫掠。
1949年以后开始修复博物苑。
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开中国博物馆史上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1:张謇:
19世纪末,戊戌运动失败后,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903年,张謇赴日本考察实业与教育,参观日本馆后深受启发,回国开始筹建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对于文物非常重视,也十分重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是国家重要学术部门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助手。
广泛收集藏品,妥善保管,做好登记,重视管理。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吸收外国有益经验,对我国初期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他的开创经验是中国博物馆学的可贵经验。
12蔡元培:
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他是继张謇之后,从理论上阐扬博物馆社会价值的第一
人;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组织主持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建第一个国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
13:震旦博物院:
震旦博物院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的博物馆;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韩伯禄创建;位于上海徐家汇,属于法国耶稣会在上海举办的文化事业,主要收藏动植物自然标本;每年来此学习的学者很多,该院经常选择标本中有特色的,分寄世界各处,以供专家考订
14:史密松学院: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于1846年由英国科学家J.史密森捐款建立。
设有董事会。
它领导下的机构有:美国艺术档案馆、弗里尔艺术馆、国际交流服务社、赫什霍恩博物馆、国家航天和航空博物馆、国立历史和技术博物馆、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国立动物园、放射生物学实验室、科学情报交换所、史密森天体物理台、史密森热带研究所、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
它还以史密森研究院名义出版一份月刊。
其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和重要的科研中心。
15:故宫博物院:
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位于北京天安门北面,系明清两王朝的皇宫旧址。
1925年10月10日宣布成立。
文物主要来源于清王朝宫廷中的旧藏,总数达百万件之多。
其为中国文物收藏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博物馆。
除了收藏明清两代皇帝、后妃的生活用品和明清典章制度用具以及宫廷的奇珍异宝外,还收藏有大量历代文化艺术作品,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艺术有很大的价值。
其基本陈列分为宫廷史迹原状陈列和各种艺术藏品的专馆陈列两种形式。
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如“敦煌艺术展览”等。
出版的定期刊物有季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双月刊《紫禁城》和《故宫学刊》三种。
16: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事业爱好者的公益性团体。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友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
1972年世界博物馆之友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巴西巴塞罗那召开,各国世界博物馆之友的代表参加,国际性博物馆之友成立。
西方博物馆之友主要是援助性的组织,包括人力、财力。
中国的博物馆之友组织是1949年后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
中国的博物馆之友主要是博物馆联系社会的组织。
成员比较广泛,对象为介绍、申请和特聘。
博物馆之友成员具有对博物馆提供某些帮助的义务,也在参观、听讲座等活动上享有一定的权利。
17:博物馆三性两务:
指博物馆的三重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指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指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18:陈列:
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
陈列一般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
展示的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陈列方式。
组织陈列的基本要求有:要有先进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先进的科学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艺术性和普及型;增强精品意识,创作陈列精品。
设计陈列时分为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
两者只要结合恰当,才是精品陈列。
陈列是沟通藏品和观众的桥梁。
19: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
2003年2月28日正式成立,隶属文化部。
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的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古代文物45万件,近现代文物15万件。
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常设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华民族的历程,展现古老的中华文明,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同时,举办包括艺术品在内的多种专题展览,并配合重大纪念活动,举办各种特展。
成为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兼备的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定期出版学术刊物《中国历史文物》(双月刊)。
20:博物馆信息化:
是指博物馆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各项职能都能够利用电脑作为日常工具,并且构成一个以藏品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网络平台;从信息技术角度看博物馆信息化至少包含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和知识工程等三大门类;博物馆信息化与博物馆现代化互为表里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21:陈列语言:
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这种语言是博物馆传递信息的最富有特色的媒介。
199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ICOFOM)瑞士年会的中心议题就是“陈列的语言”
22:博物馆疲劳:博物馆疲劳即观众疲劳,是指观众体力疲惫、注意力涣散导致中途从博物馆退出;是美国心理学家鲁宾逊于1928年首先提出。
导致观众疲劳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噪音、建筑因素;参观空间大小、楼梯、地板等陈列因素等。
23:三大馆建设:指的是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
24:藏品登记:是妥善保管及全部科学管理的关键,是检查藏品数量和质量的根据,也是国家文化财产保管的法律依据。
藏品登记要建立起一套完整、准确的藏品登记账簿。
其包括:藏品登记簿、藏品分类登记簿、参考品总等级不、接触品登记簿,以及复制品登记簿等。
25:藏品编目:即编制藏品目录。
将数量众多的藏品,按一定办法分成为若干类,按一定次序排号,再说明其特点,鉴别其内涵价值,并考证其源流,使人们可以按类目查找所需的文物,以便进行文物本身和有关学文的研究。
藏品目录可分为公用目录和工作目录,其内容、功用和使用人员均不同。
编目形式主要采用卡片式目录和书本式目录。
在各馆的藏品目录的基础上,编印成全国性的藏品联合目录。
这样可大大促进藏品的综合研究,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藏品的社会价值创造条件。
26: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
与实体博物馆相比较,“数字博物馆具有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特点”最为关键的是信息实体虚拟化,是对实体博物馆职能的拓展和延伸。
数字化信息贮存载体寿命有限;数字化方式存贮的信息极易受到外力干扰、破坏;数字化信息很容易下载和复制,知识产权难以保障等等不足
27:藏品: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各馆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分为自然类——矿物、化石、动植物;人类文明的见证物)。
自然标本
三:简答题
1列举并阐述藏品征集的途径
藏品征集:是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征集的主要手段有:(1)考古发掘:是人文科学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通过田野考古发掘获得。
(2)田野采集: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自然部征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获得自然标本的主要途径。
田野采集标本力求标本的完好,无损地运回博物馆。
采集的标本一般以五份为宜(3)民族学调查征集:是收集民族文物的主要途径。
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调查征集是主要方式。
(4)社会调查征集(5)收购:博物馆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换取私人收藏的或文物商店的文物、标本。
通过文物商店提供文物,是博物馆征集藏品的重要渠道(6)接收捐赠:博物馆接收机关团体或私人的捐赠。
(7)交换:是博物馆之间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双方的藏品以有易无。
一般是以本馆藏品中的复品或与本馆性质不相适合者,去换取本馆所需要的藏品(8)调拨:是上级主管部门按各馆的性质与需要,有计划地拨给有关文物,或是馆际之间,一方支援另一方,拨给双方所需的藏品。
2:征集博物馆藏品的原则
1、明确的目的性
第一,要从博物馆的性质出发。
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收藏不同的藏品,因而也有不同的征集对象和范围。
第二,从保护国家科学文化财富出发。
第三,从陈列的需要出发。
陈列时建立在藏品基础上的。
陈列需要不断补充新的文物标本,以修改或充实陈列内容,提高陈列水平。
2、逐步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
第一,征集的重点应放在本馆藏品中的空白和薄弱环节。
第二,藏品的丰富与否,主要在于藏品的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丰富。
3、科学的计划性
第一,馆藏品现状的调查。
第二,陈列和研究需要的调查。
第三,征集来源的调查。
4、加强预见性
3:西方博物馆史发展史?
1萌芽期:最早的博物馆:(1)古希腊特菲尔·奥林帕斯神殿建于公元前5世纪,保存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
2)亚历山大里亚学院建于公元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
(3)此期特点:①藏品数量十分有限,主要是战利品,古物。
②对藏品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
③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
④博物馆的功能未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
2、中世纪时期(1)特点:①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
②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
③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
(2)地点:教堂、修道院、王室(3)列举: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
3、近代博物馆的出现(1)背景:①17、18世纪自然科学获得长足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促进人们文物收藏观念的开放,扩大了藏品领域,加深了人们对文物标本价值的认识。
②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使社会出现闲散资本,为文物收藏和博物馆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法国百科全书派通过对当时科学文化知识的总结,普及了科学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为博物馆提供了舆论准备。
④法国大革命战胜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革命后的法规中明确指出博物馆是国家教育的必要手段,对国民进行教育是国家的义务。
(2)1682年,英国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3)博物馆开始社会化,不列颠博物馆和卢浮宫。
4、近代博物馆的发展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1)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发展,英国万国博览会(2)大型博物馆的建立,美国史密松学院、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3)博物馆科学水平提高,运作方式也更为科学。
《汤姆逊分类法》(汤姆逊按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生态复原陈列法(4)各国和国际的博物馆专业组织相继建立。
1889年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专业组织。
1903年,欧洲各国在德国的满海姆召开第一次博物馆会议。
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
1926年,国际联盟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博物馆事务局。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内。
(5)苏联的博物馆建设。
地志性博物馆陈列内容包括自然风貌、历史人文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三部分。
自上而下地计划地兴建博物馆(6)美国博物馆的兴起和博物馆教化功能的强化。
5、当代博物馆的发展(1)背景:两极向多极发展,经济上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技飞速进步,博物馆的质量和办馆理念均有较大发展(2)新发展:①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使得博物馆关注下层,白人的优越感受受到冲击,让底层人民了解博物馆、为底层人民服务成为主流,比如在贫民窟建立分馆、邻里博物馆出现等②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科学中心建立,兴起探索宫出现。
③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的提出促使生态博物馆建立。
④社区博物馆出现,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贴近民众生活,适应文化资产的保存的趋势。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博物馆蓬勃发展。
优点:使博物馆藏品更好地被大众了解。
缺点:被某些人用于其他用途,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设备投入高⑥进入21世纪,2000年前后,美国文化向外传播,博物馆如何保存民族文化成为新话题
4: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近代博物馆兴起
19世纪40至70、80年代,中国人对博物馆认识的特点:仅作为一般风物人情了解,未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
这些介绍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足够认识到博物馆的社会意义,从而为建设中国自己的博物馆创造了条件。
(1)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首先介绍了一些国家的军事博物馆、历史文物馆。
(2)斌椿是1866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派出的访问欧洲的官员,在游记中记述了西方的“万种园”和“禽古馆”。
(3)张謇创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4)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中介绍了许多日本博物馆。
(5)陈兰彬的《使美纪略》记述了华盛顿纪念馆。
中华民国时期是博物馆发展时期
(1)1912—1937年,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①成立了第一个国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②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等一系列大型博物馆成立。
(2)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博物馆事业在曲折中缓慢前进。
①抗日战争中中国博物馆事业遭到很大破坏,文物散佚严重。
②在内地少数地区新建立了少数博物馆。
如四川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等。
③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前中央博物院的许多文物运抵台湾。
④人民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博物馆等博物馆和展览。
(3)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了大量的博物馆,它们是帝国主义在文化上对中国侵略的表现,是奴役中国人民的文化工具。
如上海的震旦博物院、天津的北疆博物院、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等。
当代中国博物馆
(1)1949——1952年,原有博物馆的改造与整顿①成立了文物事业管理局,郑振铎任局长,负责领导全国的文物博物馆事业。
②接管各地博物馆。
③实行法治,保护文物古迹,严禁文物非法出口。
④改造、整顿旧型博物馆。
(2)1952——1966年,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地志性博物馆的建立;纪念性博。